《血常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常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ppt(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血常规的临床意义2019-01-10 张卉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血常规的正常值血液是由细胞成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及非细胞成分(血浆)组成。血常规检查又称血液一般检验,用于发现血液系统相关疾病及其他疾病引起血液成分异常的情况。131-1724本院(50%-70%)(20%-40%)(3%-8%)100-300血常规白细胞异常1.计数异常:白细胞增多a.中性粒细胞增多:生理情况:饱餐、高温、严寒、运动、妊娠后期或婴幼儿;病理情况:急性感染(G+球菌为主)、严重外伤、大面积烧伤、髓系白血病或其他恶性肿瘤(肝癌、胃
2、癌);病毒感染细菌血象:流行性乙型脑炎、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b.淋巴细胞增多:生理情况:4-6岁儿童;病理情况:病毒或部分杆菌感染、淋巴细胞恶性疾病、再障、自身免疫病、移植物抗宿主病;c.单个核细胞增多: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寄生虫感染(疟疾、黑热病)、肺结核活动期、恶性组织细胞病、单核细胞白血病;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变态反应、寄生虫感染、银屑病、湿疹、嗜酸粒细胞白血病;e.嗜碱粒细胞增多:变态反应、自身免疫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转移性肿瘤;f.类白反应;白细胞异常1.计数异常:白细胞减少a.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性疾病:革兰阴性杆菌(伤寒、副伤寒)、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疟
3、疾、黑热病);造血系统:再障、非白血性白血病;其他:理化损伤(如抗甲状腺药物、化工原料、射线)、单核-巨噬系统亢进、自身免疫病、肝硬化脾大;b.淋巴细胞减少: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抑制剂、放射线、免疫缺陷病;c.单个核细胞减少:原发或继发性骨髓造血异常;d.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伤寒及副伤寒初期、手术、烧伤、应激、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原发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继发性:急慢性感染或炎症反应、缺铁性贫血、恶性肿瘤、急性大量出血或溶血后、脾切除术后;减少:来源减少:再障、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营养性贫血、骨髓纤维化后期、放射线、化疗;破坏增多:ITP、脾亢、抗
4、凝剂、药物过敏(磺胺、奎宁)、自身免疫病;消耗:DIC、TTP;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抗凝诱导血小板聚集;血小板异常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异常贫血a.红细胞计数减少来源减少:骨髓衰竭(再障、范可尼贫血),红细胞增殖、分化异常(纯红再障、肾性贫血),造血功能抑制(放化疗后),骨髓浸润(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或实体瘤骨髓浸润),DNA合成障碍(营养性贫血),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缺铁、先天性无转铁蛋白血症、原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病、珠蛋白合成障碍疾病),低氧亲和力血红蛋白病,慢性病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破坏增多:红细胞缺陷、免疫破坏(自身免疫、血型不合、药物诱发、PNH、烧伤、化学毒物、溶血尿毒综合征、微生物、动物毒素);丢失过多:急、慢性失血;b.形态异常:正细胞性:急性失血、再障、溶血性贫血及MDS;小细胞低色素性: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珠蛋白代谢异常、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溶血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高原生活史、长期吸烟或慢性心肺疾病史;M:42%-49%;F:37%-48%;升高:血液浓缩(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等),在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平衡时,Hct是治疗参考指标;红细胞增多症;减低:各种类型贫血、过度补液或失血后大量补液稀释性贫血;血细胞比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