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土地经济学答案.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652276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土地经济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年土地经济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土地经济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土地经济学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土地经济学答案 1土地的概念是就土地作为(C)而讲的。 A、矿产资源B、生产资料C、自然资源D、可再生资源 2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的(C)为基础。 A、历史特性B、地理特性C、自然特性D、使用特性 3把土地类型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D)。 A、质地B、所有权形式C、经济用途D、地貌特征 4把土地分为粘土、壤土、沙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C)。A、所有权形式B、经济用途C、质地D、地貌特征 5把土地分为私有、国有、集体所有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B)。A、质地B、所有权形式C、经济用途D、地貌特征 6狭义的土地利用计划是由(C)作出的。 A、单位B、个人C、政

2、府D、都不是 7下列属于狭义土地利用计划范围的是(A)。A、政府制定的计划B、一个农场的规划 C、一个农民的规划D、村庄的规划 8土地的(A)决定了人类利用土地的活动必须合理安排。A、有限性B、固定性C、差异性D、可再生性 9土地经济供给的(D)决定了土地实行计划利用,确定合理的利用方式。 A、固定性B、差异性C、可再生性D、稀缺性 10在社会形态中,土地法权制度形成的基础是(C)。A、土地所有制度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经济制度D、土地使用制度 11土地法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C)。A、土地所有制度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经济制度D、土地使用制度 12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C)。 A、土地

3、经济制度B、土地使用制度 C、土地所有制度D、土地管理制度 13土地关系的基础是(A)。 A、土地所有制度B、土地使用制度 C、土地管理制度D、土地分配制度 14土地所有制的法律体现形式是(C)。 A、土地分配权B、土地处置权 C、土地所有权D、土地使用权 15迄今,人类社会已经经历的社会生产方式有(C)。A、3种B、4种C、5种D、6种 16下列土地所有制中属于公有制的是(B)。A、奴隶主土地所有制B、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 C、封建土地所有制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17下列土地所有制中属于公有制的是(B)。A、奴隶主土地所有制B、原始社会土地所有制 C、封建土地所有制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1

4、8土地使用制的法律体现形式是(B)。A、土地所有权B、土地使用权C、土地占有权D、土地处置权 19在整个土地制度中,土地使用制是由(C)决定的。A、土地管理制度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所有制度D、土地占有制度 20在整个土地制度中,土地所有制决定着土地的(D)。A、土地管理制度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占有制度D、土地使用制度 21土地所有制的反映和体现是(D)。A、土地管理制度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占有制度D、土地使用制度 22实现和巩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和手段是(A)。A、土地管理制度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占有制度D、土地使用制度 23在封建社会,占有大量土地的是(C)。 A、农民

5、B、手工业者C、地主D、商人 24就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互关系而言,“两权”合一的是(C)。A、地主B、佃农C、自耕农D、农奴 25土地租赁权人为取得土地租赁权就必须向出租方缴纳(C)。A、管理费B、使用费C、地租D、以上都是 26现实的土地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综合体,而且是一个由各项自然因素并综合了人类劳动成果的(C )。 A、自然历史综合体B、自然地理综合体C、自然经济综合体D、自然政治综合体 27可以作为土地自然属性反映的是(A)。A、自然特性B、经济特性 C、历史特性D、地理特性 28人类在对土地的利用过程中产生了(B)。A、自然特性B、经济特性 C、历史特性D、地理特性 29在奴隶社

6、会中占有大量土地的是(B)。 A、奴隶B、奴隶主C、农奴D、商人30迫使人们必须节约、集约地利用土资源的是(B)。A、位置固定性B、面积有限性 C、质量差异性D、功能永久性 31土地级差地租产生的基础是(C)。A、位置固定性B、面积有限性C、质量差异性D、功能永久性 32为人类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提出客观要求与可能的是(D)。A、位置固定性B、面积有限性C、质量差异性D、功能永久性 33以下属于土地自然特性的是(D)。 A、土地供给的稀缺性B、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 C、利用后果的社会性D、面积有限性 34以下属于土地经济特性的是(B)。A、面积有限性B、供给的稀缺性 C、质量差异性D、功能永久性

7、 35引起土地所有权垄断和土地经营垄断的基本前提是(C)。A、位置固定性B、质量差异性C、供给稀缺性D、功能永久性 36对于土地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弹性的是(B)。A、土地的经济供给B、土地的自然供给 C、土地的需求D、土地的使用 37支配土地从一种用途转向另一种用途的土地利用经济学原理是(B)。 A、稀缺原理B、替代原理 C、比例原理D、以上均不是 38最早发现“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是(C)。 A、亚当斯密B、李嘉图C、威廉配弟D、屠能 1土地的概念中包括以下哪几部分(ABCDE)。 A、岩石B、矿藏C、土壤D、水分 E、空气 2土地的基本特性包括(AD)。 A、自然特性B、稀缺特性C、使

8、用特性 D、经济特性E、历史特性 3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ABCD)。 A、位置固定性B、面积有限性C、质量差异性 D、功能永久性E、供给稀缺性 4土地的经济特性包括(ABCDE)。 A、供给的稀性性B、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C、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D、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E、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5土地的基本功能包括(ACD)。 A、承载功能B、利用功能C、生育功能 D、资源功能E、非生物功能 6按地貌特征可以把土地分为(ABCDE)。 A、山地B、高原C、丘陵D、盆地 E、平原 7按土地质地可以把土地划分为(ACD)。 A、粘土B、黑土C、壤土D、沙土E、红土 8按土地所有权形式可以把土地分为(

9、ABDE)。A、私有的B、国有的C、外商独资的 D、公共所有的E、集体所有的 9按现实经济用途和可能经济用途,土地资源可分为(ABCDE)。 A、农用土地B、非农业生产用地C、城乡居民点用地 D、水域E、特殊用地 10农用土地包括(ABCD)。 A、耕地B、园地C、林地D、草地E、水域 11非农业生产用地包括(BC)。 A、建筑用地B、厂矿用地C、交通用地 D、商业用地E、军事用地 12水域具体包括(ABCDE)。 A、河流B、湖泊C、水库D、沟渠E、堤坝 13土地中的特殊用地包括(ABCD)。 A、休息用地B、自然保护区C、军事用地 D、未开发利用土地E、建筑用地 14影响耕地需求的因素有(

10、ABCD)。 A、人口B、土地生产率C、国民经济状况D、以上都是 15土地利用的效益评价包括(ABC)。A、经济效益评价B、生态效益评价C、社会效益评价D、环境效益评价 16土地收益是( BCD) A、土地价格B、正常情况下的土地收益C、处于最佳利用方向的土地收益D、土地纯收益E、以上全对 17土地自身因素主要包括(ABCD ) A、位置B、肥力C、面积D、地势、地质E、水利设施 18传统城市土地使用制的弊端(ABCDE)A、不利于土地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 B、不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体现按劳分配原则C、不利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D、不利于廉政建设 E、不利于整个经济体

11、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19世界各国的土地管理机构的主要模式有(CD)。 A、直接管理模式B、间接管理模式 C、分类分级管理模式D、垂直统一管理模式20土地产权包括(ABCDE)。 A、所有权B、使用权C、租赁权D、抵押权E、继承权 21土地租赁一般可分为(AC)。 A、有偿B、无偿C、有期限D、无期限E、均不是 22地役权主要包括(ABCDE)。 A、建筑支持权B、采光权C、眺望权D、取水权E、道路通行权 23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争取(ABC)方式 A、协议B、招标C、拍卖D、赠予E、继承 24土地使用权抵押时,(AB)也随之抵押。A、附着物B、地上建筑物C、地上有形资产D、地上其它人的财产E、无形

12、资产 25(ABCD)情况下,土地使用权可以终止。A、期满B、续期期满C、国家为公共利益收回D、违反合同规定E、未到期,国家无偿收回 1、简述土地自然供给的制约因素。、(1)适宜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气候条件;(2)适宜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3;可资利用的淡水资源;(4)有可供人类利用的生产资源;(5)一定的交通条件 2、社会主义级差地租的性质与特点? 社会主义极差地租所反映的经济关系,是在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条件下,国家、企业和个人对超额利润的分配关系,它表现为地区间和单位间经济效益的某些差别,社会主义的极差地租的实体不再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特定部分的转化形式,而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由土地条件优

13、越的企业的劳动者创造的超额利润。 3、简述土地经济供给与自然供给的联系与区别。 (1)土地自然供给是土地经济供给的基础,土地经济供给只能在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变动。(2)土地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3)土地的自然供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一定的,无弹性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是变化的,有弹性的,并且不同用途土地的供给弹性是不同的。(4)人类难以或无法增加土地的自然供给,但可以在自然供给的基础上增加经济供给。4简述影响土地价格的政策因素? 1)国家发展政策(2)土地利用计划与规划(3)价格政策(4)税收政策 5影响土地价格呈

14、总体上升趋势的因素?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2)人口数量及家庭户数增加(3)土地投机 6简述中国土地市场的特点。 、(1)垄断性(2)权利主导性(3)不完全性(4)地域性(5)土地供给弹性小 7土地市场宏观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1)保护土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2)实现土地优化配置(3)保证土地价格的基本平稳。8土地金融的特点。 (1)债权可靠,较为安全。(2)贷款偿还期较长,利息率较低。(3)土地金融一般 实行债30券化。(4)土地抵押贷款契约到期以前,债权人不能任意要求债务人偿还其债务;相反债务人必须保留在契约到期是随时偿还债务并收回抵押土地的权力。9发展土地金融业的意义。 1)发展土

15、地金融业,可以为土地的开发、改良和建设筹措大量的、并能长期利用的资金,促进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2)发展土地金融业,可以促进国家土地政策的实施。(3)有利于活跃商品经济,促进地产市场的形成和发育。 10土地税收的依据和功能。 依据:(1)按土地面积征收(2)按土地总收获量征收。(3)按土地收入征收。(4)按地价征收。 功能:(1)保障国家财政收入(2)抑制土地征收(3)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4)引导土地利用方向。(5)调节土地收益分配。 11、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 (1)农村非农产业发达,农业劳动力已大量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且这些劳动力转移后获得相对长期稳定的职业和收入。这样,在

16、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农业劳动力人均负担的耕地面积才能增加,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才成为可能。(2)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农机化水平的提高,要求经营土地面积的扩大有利于农机的充分利用。在以手工和畜力为主进行操作时,自然就不存在扩大规模的客观动因。(3)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加强。一般说来,较大规模经营的成功与否,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状况。这种服务的项目愈广泛、质量愈高,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实现可能性也愈大。(4)经营者素质的提高。大规模经营与小规模经营相比,肯定需要经营者有较高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经营者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管理能力、责任心等。(5)集体经济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17、有能力在规模经营的起步阶段给予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扶持,并能在受灾年景给予经济保险,也是一个重要条件 12、简述我国应如何实现耕地供求平衡 (1)通过退林还地、退渔还田等措施恢复一部分耕地。(2)鼓励农民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垦荒山、荒地、海涂、河滩以及工矿废弃地以增加耕地面积。(3)提高耕地利用率和生产能力,间接增加耕地面积。(4)加强用地的行政管理。(5)政府制定地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投资者多用建成区土地,少占用耕地。(6)深入进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一套节约用地的机制。(7)进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有利于控制耕地占用速度的土地管理体制。 13、简述土地抵押权所具有的性

18、质 (1)土地抵押权的优先清偿性。(2)土地抵押权的附属性。(3)土地抵押权的不可分性 14城镇土地分等与定级的关系。 分等是把一个城镇(一般以县区为单元)作为一个点来看待,分等就是把全区域各个城镇按照其社会经济、自然条件进行划分。它反映城镇之间的差异。定级就是把一个城镇作为一个面来看待,对其不同区片进行质量划分。它反映城镇内部各区片的差异。15城镇土地定级因素选择范围。 a.繁华度:商服繁华影响度;b.变通条件:道路通达度、公交便捷度、对外交通便利度、路网密度; c.基础设施:生活设施完善度、公用设施完备度;d.环境条件:环境质量优劣度、文体设施影响度、绿地覆盖度、自然条件优越度; e.人口

19、状况:人口密度;16.我国现行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存在的弊端。 (1)国家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不清。现行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3 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中依法没收、征用、征收、征购收归国有的土地”,“国家未确定为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山岭、荒地、滩涂、沙滩以及其它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从上述立法,我们可以得出:对农村土地,除了国家的,就是集体的。但现行立法并没有界定,哪些土地是国家的,哪些土地是集体的,更没有界定哪片土地

20、属于哪一个集体所有。即使对我们一般认为界定得比较清楚的城市土地,实际上也是极其模糊的。如城市市区范围内,存在着一些集体所有的土地。特别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新设建制市的城市不断涌现,老城市市区的不断扩大。新设建制市的市区土地是否自然而使原集体的土地变为国家所有?同时,建制镇被法律认可为城市范围,而建制镇的土地实际上主要属于集体所有,这种模棱两可,含含糊糊的规定,连立法者也解释不清楚。(2)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属不明确。现行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都规定了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但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代表究竟是谁,立法和实践中都不甚明确。土地管理法第8 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

21、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可以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各该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 1989年关于确定土地权属问题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代表按乡、村、组的实际占有为界线。很明显,上述立法规定了三种主体,即乡农民集体,村农民集体和村民小组农民集体。这些规定,表面上确定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代表,其实不然。首先,乡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事实上不存在。政社合一的体制废除后,无论是在法律规定中还是事实上都不存在所谓的乡农民合

22、作社。因而也就找不到一个代表乡农民集体的组织或机构作为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代表。这样,法律规定的乡农民集体所有,实际上是无人所有。乡政府作为一级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律上不可能成为集体土地的所有者。但由于存在着上述无人所有的缺陷,使乡政府对土地的管理职能与所有 权合二为一,集体土地事实上成了国有土地。其次,村民委员会也不能作为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代表。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第2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不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而是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因而,它不能成为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者。最后,村民小组也不能做为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代表。因为在

2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小组的组织基本解除了,况且村民小组仅仅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不是一级集体组织,因而它也不能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代表。(3)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地位虚置。从理论上讲,农村集体拥有法定所有权,集体应当可以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但在客观事实上,我国的集体所有权是一种不完全的权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最终处分权属于国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家建设需要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时,国家只要通过征用就可以了。虽然合理的限制权利是现代法律的重要特征,但我国对集体土地的征用范围和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不同。世界各国认为的“公共利益”严格限定在国防、环境保护,公

24、共活动场所等方面,而我国则扩大到国家的一切经济活动范围。我国土地管理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国家建设征用土地,被征地单位应服从国家需要,不得阻挠”即不得因拥有土地所有权而拒绝征用。第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经济利益得不到保障。 这表现在两个层次上:(1)国家通过行政权力, 侵犯农村集体土地的经营收益。农民经营使用41 土地,一方面要向集体上交提留或承包费用;另一方面要向国家低价交售农产品和农业税,这实际上是国家通过隐形方式从农村土地中抽取巨额地租。 (2)国家侵占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收益,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只有经国家征用转为国家土地后,才能出让、转让。国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政府对农村

25、集体土地“先征后让”,征用土地的主体是国家而不是用地单位。征用后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用地单位只享有使用权。国家征用土地,虽然也给土地所有人一定的价款补偿,但补偿价款的数额远远低于土地的市场交易价格。这不仅使集体土地所有者失去了土地出让权,同时也使本应属于集体的土地收益流入国库,集体土地所有者的主体地位无从体现。 17论述现阶段中国土地市场的机能 (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在土地无偿使用制度下,土地利用极不合理。在农村,不是按其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来安排生产,而是搞“小而全”,或只顾眼前利益进行掠夺性使用;在城市,行政划拨,无偿使用,因而土地使用上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的现象相当严重。在位置极佳的市中心

26、地带,用地单位很多不是经济效益最高的商业企业,而是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城市规划难以实现;商业区、住宅区、行政事业办公区等零碎散乱,极不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重工业生产基地不是安排在原料产地,而是设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内;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如此,其利益也就很难归位。在1988年开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前,国家作为城市土地的所有者,基本上没有向土地使用单位收取地租,因土地位置优越而形成的超额利润,完全由企业(使用者)得到,利益主体严重错位。这种弊端只有通过建立土地市场来解决。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有利 于土地资源的宏观分配和微观流动,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地租能真正地归土地所有者所有,而投资土地的利益又能

27、为使用者所得。这样,不但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而且能实现土地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宏观调控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土地市场的建立,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有力的杠杆。国家通过对土地市场的干预,提高或降低某类用地的价格或租金,就为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土地保障。比如,国家为了促进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的发展,可降低其用地价格,以此提高其生产利润,促进其扩大再生产;倘若要压缩楼堂馆所的建设,就可提高其用地价格,以减少其生产经营利润,抑制其发展。(3)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土地市场的发展,必定加速房产市场的形成。没有土地市场,而只对住宅实行商品化经营,是不

28、可能使房产市场正常运转的。建国以来,我们在城市建设(包括住宅建设)上投入了巨额资金,但由于实行土地无偿使用方式,不但巨额投资收不回来,而且每年还得支付大笔维修费,使得城市建设维护资金十分匮乏。同时,随着城市扩大,人口增长,住房困难户越来越多,城市用地也日趋紧张,使房地产业处于恶性循环中。而土地市场的开辟,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行,就可使国家收回投资,并提供大量的城市建设资金促进房地产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4)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经济。为此,就得建立各种市场,如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一种,自然不能游离于市场之外。在产品和生产资料由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土地的行政划拨、无偿使用,不但不能使生产资料(土地、资金、设备)与劳动形成最佳组合,产生最佳效益,而且会使企业之间竞争的条件不平等。这对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完善、价值规律调节作用的发挥极为不利。因此,作为整个市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土地市场的建立,无疑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土地经济学答案 土地经济学1 土地经济学实习 土地经济学2 经济学答案 土地经济学ppt总结 土地经济学模拟试题 政府经济学答案 经济学作业答案 土地经济学实践教学(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