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学设计评价标准(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学设计评价标准(精选多篇).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教学设计评价标准(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中学教学设计评价标准 中学教学设计评价标准 为加强教学设计管理,完善教学设计评价,提高教学设计质量,结合县教育局关于推进中小学课堂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评价内容 (一)教学目标 1.目标难度。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课标(或考纲)要求; 2.目标内容。目标内容是否全面,能否涵盖三维目标; 3.目标描述。描述是否规范,行为条件是否明确,行为动词是否准确,行为对象是否具体。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重点是否准确,是否符合课标(或考纲)的要求,是否符合教材实际,重点有没有遗漏; 2.难点。难点是否明确,能否依据内容特点和学生实
2、际进行预设,预设的难点是否是知识的衔接结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教学过程 1.自学学习自学任务 能否依据学习内容设计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是否明确,能否说明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目标)的要求,能否体现学习方法的指导。 自学内容 认知前提。即学习本节内容所用到的旧知识。能否依据本节内容设计认知前提,认知前提是否是本节的基础,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否密切,能否帮助学生做好学习铺垫;内容编排是否符合新旧知识的递进关系,衔接过度是否自然,有没有存在较大的跨度。 新知认知。即本节学习的新内容。按照“把目标转化为问题,把问题转化为活动”的思路,能否依据课标(或考纲)的要求设计学习问题,学习问
3、题能否涵盖所有基础知识,能否揭示知识要点;学习问题排列是否合理,能否符合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或递进关系;能否依据学习问题整合感知素材,丰富学生感知的内容,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与方法。 学习诊断。即学习效果检测。能否依据学习任务设计学习诊断,诊断内容能否涵盖学习知识,诊断难度是否符合学习任务的要求,诊断题型是否合理。 2.讨论展示 能否设计自学交流、展示活动,有没有设计组织方式、组织程序以及实施的明确要求。自学交流可以采取集中组织或按学习任务分块组织,学习展示可以采取板演、实物投影、口头解说、演示等,展示人员可以是小组代表,也可以是小组集体。 3.精讲点拨 能否针对预设的难点设计讲解内容,讲解内容是
4、否具体、细致;能否针对重点设计探究活动,探究程序设计是否清晰、具体,教学手段是否科学、合理。 4.反思拓展 能否围绕重点、难点设计反思拓展活动,有没有针对知识内涵、研究历程、研究方法等设计反思问题,有没有拓展前后知识以及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能否体现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或情感态度的设计;反思拓展难度是否适当,是否符合课标(或考纲)要求。 - 11.自主学习(35 分) 自学任务(5 分) 自学任务明确,有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目标)的要求,能体现学习方法的指导,评定等级为“优秀”;自学任务有做什么、如何做的要求,能体现学习方法指导,但做到什么程度(目标)要求不明确,评定等级为“良好”;自
5、学任务有做什么的要求,学习方法和预习目标不明确,评定等级为“合 格”;自学任务不明确,仅仅是目标的描述,或仅仅是笼统的学习要求,评定等级为“不合格”。 自学内容(30 分) 认知前提(5 分)。认知前提符合本节的基础,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密切;内容编排符合新旧知识的递进关系,衔接过度自然,能达到以旧引新的作用,评价等级为“优秀”。认知前提符合本节的基础,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密切;内容编排符合新旧知识的递进关系,但衔接过度存在一定的跨度,评价等级为“良好”。认知前提符合本节的基础,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密切,内容单一,仅仅是为了回顾,新旧知识之间过度没体现,评价等级为“合格”。认知前提与本节内容没有联系
6、,评定等级为“不合格”。 新知认知(20 分)。能依据课标(或考纲)的要求设计学习问题,学习问题能涵盖所有基础知识,问题之间的排列符合知识的逻辑关系;能合理设计或整合预习素材,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与方法,评定等级为“优秀”。能依据课标(或考纲)的基础要求设计学习问题,学习问题能涵盖所有基础知识,问题 之间的排列符合知识的逻辑关系;能合理设计或整合预习素材,丰富学生的认知内容,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不明显,评定等级为“良好”。能依据课标(或考纲)的要求设计学习问题,学习问题能涵盖所有基础知识,但问题排列与知 - 3能针对重点、难点设计反思拓展活动,反思全面,能针对知识内涵、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等设计反
7、思问题;拓展到位,能针对前后知识以及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设计拓展内容,体现了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和情感态度的设计;反思和拓展难度适当,符合课标(或考纲)要求,评定等级为“优秀”。能针对 重点、难点设计反思拓展活动,能针对知识内涵进行反思,注重了前后知识之间以及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但反思欠全面,忽视了研究过程或方法的回顾,评定等级为“良好”。能针对重点知识设计反思问题或训练题组,难度符合课标(或考纲)要求,评定等级为“合格”。没有设计反思拓展活动,或反思拓 展内容不符合课标(考纲)要求,评定为“不合格”。 5.系统总结(5 分) 能设计系统总结活动,活动要求明确,能体现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8、、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总结要求,评定等级为“优秀”。有系统总结活动的设计,有对知识和方法的总结要求,但缺少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总结要求,评定等级为“良好”。有系统总结活动的设计,仅有对知识的总结要求,评定等级为“合格”。没有系统总结活动的设计,或仅有条目没有总结 要求,评定等级为“不合格”。 6.达标检测(15 分) 难度符合课标(或考纲)要求,内容能涵盖所有知识点,题型合理,具有层次性,基础性和拓展性内容比例符合 4:1 的要求,评定等级为“优秀”;难度符合课标(或考纲)要求,内容能涵盖所有知识点,基础性和拓展性内容比例符合 4:1 的要求,但考查层次性欠缺,评定等级为“良好”;难度符合
9、课标 要求,内容能涵盖重要知识点,评定等级为“合格”;没有设计限时作业,或难度不符合课标要求,评定等级为“不合格”。 - 56 - 推荐第2篇:优秀教学设计评价标准(.9) 泸西县中学教师优秀教学设计评价标准(试行稿) (2023年9月23日) 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年)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梦,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鼓励广大教师创新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造就一批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做出贡献,泸西县教育局教研室特组织全县中学教师举行优秀教学设计交
10、流与评比活动。 本项活动的宗旨是:重在参与,重在过程,重在交流, 重在研究,提高中学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为了更好地贯彻活动宗旨,顺利开展本项活动,特制定本优秀教学设计评价标准。 高中为单元教学设计,初中为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以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3年版)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统称为“课标”)为基本依据,要把“学科育人”作为根本目标。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学生学习本学科知识的规律设计教学过程。要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切实学
11、好学科知识,提高学科能力。要引导学生的创新思考,加强学生的实践,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并逐步学会学习。要注重教育技术的使用,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要注重使用评价-反馈手段,恰当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对课堂教学设计的评价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主要指“课标”的“内容标准”中所规定的学科知识及其由内容所反映的学科思想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教学内容分析的目的是在准确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使教学做到准、精、简。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12、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学内容分析要做到: 1正确表述教学内容以及由内容所反映的学科思想方法,并阐明其核心; 1 2正确区分教学内容的知识类型(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3正确阐述当前教学内容的上、下位知识及其关系,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 4从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角度分析内容所蕴含的思维教学资源和价值观教育资源; 5通过分析明确教学的重点和关键。 二、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和安排师生活动方式的依据,是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的依据。清晰而具体化的目标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科学习。教学目标的设置与陈述要
13、做到: 1正确体现“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在“课标”的“总体目标”和“内容与要求”的指导下,设置并陈述单元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 2目标要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 3目标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避免抽象、空洞; 4要用清晰的语言表述学生在学习后会进行哪些判断,会做哪些事,掌握哪些技能,或会分析、解决什么问题等等。 三、问题诊断分析 问题诊断分析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条件的分析。学习条件主要指学习当前内容所需要具备的内部条件(学生自身的条件)和外部条件。学习条件的分析是确定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材料的前提。鉴于学习条件(例如,内部条件包括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的复杂性,本标准着重强调如下要求:
14、1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认知基础(包括日常生活经验、已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和学科思想方法等); 2分析达成教学目标所需要具备的认知基础; 3确定“已有的基础”和“需要的基础”之间的差异,分析哪些差距可以由学生自己消除,哪些差距需要教师的帮助; 4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困难或障碍,并分析突破问题、困难或障碍的策略。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根据已定的教学内容、问题诊断分析和学习行为 2 特点,重点分析应当采取哪些教学支持条件,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思维,使他们更好地发现学科规律,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本标准侧重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要从使用信息技术的原则出发,结合具
15、体教学内容加以分析,充分体现使用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主要分析如下三个方面: 1说明具体所使用的信息技术,要具体指出用计算机或其他信息技术设备的什么软件工具或功能; 2说明将所使用的信息技术具体用在哪个教学环节或哪个具体内容上,以及如何通过使用该信息技术来帮助完成哪些具体的教学任务; 3具体说明使用该信息技术会给教学或学习具体带来什么好处。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科学习活动,包括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知和实践两个方面。从操作的层面看,教学过程就是由教师安排和指导的学生学习的活动步骤。对教学过程的要求是: 1注意根据不同知识类型的学习过程安排教学步骤,包括:引入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6、调动学生已有相关知识,呈现有组织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的归纳、概括活动以促进知识的理解,通过练习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提供应用性情境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等; 2正确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正确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重点突出,把主要精力放在核心内容及其反应的学科思想方法,注重建立新知识与已有相关知识的实质性联系,保持知识的连贯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易错、易混淆的问题有计划地复现和纠正,使知识得到螺旋式的巩固和提高; 3学生活动合理有效,教师指导恰时恰点: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提出问题,使学生面对适度的学习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全体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提高学生思维的参与度,使学生逐步学会思考; 4恰当处
17、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以便于机智运用反馈调节机制,根据课堂实际适时调整教学进程,采取有效策略解决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为学生提供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效果; 5设计的练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起到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查漏补缺的作用,并在帮助学生领悟学科基本思想,积累丰富的学科活动经验,发展学科能力,培养学习习惯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6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学习的需要,恰当选择和运用包括教育技术 3 在内的教学媒体,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以更好地揭示学科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学科知识,发展学科思维。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还要注意对所使用教学策略的
18、分析。教学策略是指在设定教学目标后,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为解决教学问题而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策略分析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教学策略分析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并做到具体且针对性强: (1)对如何选择、运用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教学材料的分析; (2)对如何从学生的现实出发组织教材,将已学知识自然融入新情景,以旧引新,以新强旧的分析; (3)对如何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情况选择教学方法的分析; (4)对如何围绕教学重点,依据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设计“问题串”,用以引导学生的学科思维活动的分析; (5)对如何为不同认知基础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和适当帮助的分析
19、; (6)对如何提供学生学习反馈和调节的分析。 六、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个方面。教学内容分析和问题诊断分析要体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诊断性评价;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利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以便于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控。另外,还要通过课堂目标检测和课外作业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终结性评价,具体要求是: 1目标检测可分为单元目标检测和课堂目标检测。目标检测要紧扣教学目标,通过编拟一定量的题目组成目标检测题来评价课堂教学或单元教学达成目标的情况。对于每一道题都要写明设计意图,以加强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能反映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一个单元设计一个单元目标检测,检测目标应与单元
20、教学目标一致,突出单元核心内容;一次课还应设计一个课堂目标检测,检测目标应与课堂教学目标一致,兼顾课时教学的主要内容。 2作业除了要紧扣教学目标,还要针对课堂教学(特别是目标检测)情况,选择一定量合适的题目,以进一步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复习、巩固和提高有关的知识、技能、方法和能力。对于每一道题都要写明设计意图,以突出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并反映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推荐第3篇:WEBQUEST设计评价标准 WEBQUEST设计评价标准(自我设计部分) 总分:25分 完整性(3分):是否包括了WEBQUEST的相关内容; 选择的主题(5分):选择的主题是否适合于应用WEBQUEST:导言(
21、3分):是否起到了介绍了背景及意义,是否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 任务(5分):任务布置是否清晰,学生是否明确具体要做什么; 过程+资源(9分):过程对学生的指导性是否明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过程中提供的资源是否是优化后的资源,是否能真正帮助学生完成主题学习。 他人的WEBQUEST设计评价(对别人设计的评价部分) 请大家把自己的设计发送到群邮件中,你可以任意选择一个同学的设计进行阅读。 站在学习者的角度,从上述几个部分选择任意一位同学的设计进行浏览,并从上述几个部分写出你对该同学设计的一个较为详细的评价。请注明同学的姓名和学号。最后打印出来后与你自己的设计一并上交。 推荐第4篇:地理教学评价标准
22、 地理教学评价标准 地理教学设计的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标设计 1能正确解读地理课标的陈述结构、分析课标要求。 2全面、适切,“三维目标”有机统一,符合学生实际。 3表述明确、可测,采用行为目标方式。 4体现层次性、差异性,重点、难点准确。 二、教学内容设计 5能对比和分析各种版本教材,把握教学的广度和难度。 6能把握使用教材的特点,教学内容组织有序、有效。 7重视构建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 8突出人地关系、注重空间关系等,体现地理特色。 三、教学策略设计 9能体现基本课堂教学结构所隐含的认知规律。 10课堂交往方式多样,合作、竞争和个体化活动和谐统一。 11强调学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12
23、体现地理课堂教学特征。 13媒体选择与组合体现实效性和先进性。 四、教学评价设计 14体现对学习的积极评价,并强调标准参照评价。 15评价内容全面,分层设计,充分运用地理语言。 16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相结合。 五、整体设计 17系统、全面、有序、反馈。 六、设计特色 18考虑教师个人的风格、当地和学生特点,有独创性。 地理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A、教师表现 一、内容呈现 1目标呈现明确,并可激起学生学习愿望。 2内容充分分析和把握,体现知识结构和认知过程,有概括和检查,满足学生需求。 3充分使用地理(含图表)语言,体现地理特色。 二、组织教学 4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差异,因材施教。 5学法指导有效
24、,情境创设合理,组织有序,引导得法。 6教学民主,尊重、理解、激励学生,师生互动,反馈与调控及时。 7传统与现代地理媒体、传统与现代地理教学方法匹配、恰当。 B、学生表现 三、学习状态 8注意力集中,情绪饱满,参与面广,主体地位体现充分。 9学习方式多样,有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体现。 10思维活跃,能质疑问难,充分展现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四、学习效果 11达到预期的基础、提高、体验等学习目标,有成功体验。 12学生会学,学习主动,课堂气氛活跃。 13思维活动有深度,情感交流充分。 C、整体效果 14系统、有序,效果明显。 D、特色创新 15体现教师个人的风格、当地和学生特点,有独
25、创性。 教学反思写什么? 课后用随笔的方式及时记下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和感受,是实现自我反思、监控的最直接、最简易的方式。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 (1)记录反思课堂的成功之举。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达到预设目标的做法和措施,教学思想、原理及方法的渗透、迁移和应用的过程,感触与创新等。 (2)记录反思“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汲取的教训。 (3)记录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思想及情感交流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
26、而烟消云散。 (4)记录和反思学生见解。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烁,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思路和好的方法,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得以补充和完善。 (5)记再教设计。通过梳理与反思,对课堂的教与学和得与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对如何再教这部分内容做些思考,写出“再教设计”。 我们地理教师还可以在下一班中,即时再实施、再感悟,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著追求。一有所得所悟,及时记录,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 推荐第5篇:评价标准 国培研修平台评价标准 一、县(区)
27、指导教师职责与数据统计(未注明即默认为是整个项目期间) 1硬性数据:统计所负责研修组的每一位参训教师的作业、文章和发帖阅读量达100%,作业点评要覆盖所负责研修组提交作业的50%以上。 2硬性数据:限制每位指导教师只能在自己负责的研修组范围推荐作业。每模块推荐作业不超过6篇,每模块学习园地发帖推荐不超过6条。每个模块的推荐名额在模块学习完毕后仍然可以继续使用直到用完为止,但是未用完名额不能用于其它模块。随笔与感言的推荐数量为“模块数乘以6”,研修全过程不分模块统一使用,用完为止。 3硬性数据:统计与限制创建学习园地。每个县(市、区)每个学习模块必须且只能创建一期学习园地,每期学习园地至少设置一
28、个话题。 4硬性数据:限制在网络研修期间,推荐磨课计划数量不超过6个。在校本研修期间推荐磨课计划不超过12个。 5硬性数据:统计在整个项目期间,在学习园地区发主题帖或者回帖共计不少于40条,其中网络研修期间20条,校本研修期间20条; 6硬性数据:统计在问答区回应学员的提问共计不少于20次(不限区域),其中,网络研修期间10条,校本研修期间10条; 7弹性数据:统计学习园地要在模块学习开始后两天内创建,并且设置讨论话题。课例学习模块的学习园地,要设置“磨课计划”讨论话题。 二、研修组长职责与数据统计 1硬性数据:统计提交磨课计划; 2硬性数据:统计本组教师模块作业阅读点评量达到100%; 3硬
29、性数据:统计整个研修期间发帖数共计不少于80条,其中,网络研修期间40条,校本研修期间40条; 三、参训教师职责与数据统计 1硬性数据:统计总发帖量共计不少于100次(发帖统计范围:学友作业、问答区、在线研讨区、学习园地、课程资源评论、课程简报评论等)。其中,网络研修期间40条,校本研修期间60条; 2硬性数据:统计按流程学完所有模块。网络研修期间:模块 一、 二、三按要求提交作业每模块1篇,模块 四、五参加学习园地协同话题研讨,每期在学习园地发帖至少1条。校本研修期间每期在学习园地发帖至少1条。 3硬性数据:统计撰写、发表反思性文章或随笔感言至少2篇,撰写、 发表研修总结文章至少1篇。 4硬
30、性数据:统计学员要全程参与两个学期的研修组磨课,完成研修组分配的磨课任务。 5弹性数据:统计浏览每一期课程简报并发帖评论。 6弹性数据:统计在问答区提出问题或者回答问题至少2条。 7弹性数据:统计参与每次集中在线研讨,每次发帖至少1条。 国培(2023)示范性远程培训: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 2 / 2 推荐第6篇:评价标准 教案评价标准 规范性: 1、按课时备课(数量) 2、字迹工整 3、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过程 5、板书设计 6、课后反思小结 科学性(质量): 1、教学目标设计明确、完整 2、教学重点、难点切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3、教学环节齐全,能体现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31、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4、板书设计合理 5、课后小结要思得、思失、思改 作业评价标准 规范性: 1、作业量合理 2、.批改规范,有明确的对错符号 3、.全批全改 4、批改认真细致,准确无误,做到不错批、不漏批 5、对于解答不完整、推理不严密,或不规范的作业应批示出 6、批改后,学生对错题能够改错 7、改正题教师要复批 科学性: 1、批改有评语,对学生有指导性 2、教师的批语书写要工整、规范、准确,对学生有示范性。 3、进行作业批改记录和分析,要有作业批改记录本。 推荐第7篇:评价标准 高等学校学生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中国教育先锋网2023-02-25张宝歌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教育的
32、根本任务是培养人,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体现是高等学校学生质量。在影响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诸多因素中,学生质量则是根本因素,因此,探索学生质量问题是提高教育质量、加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学生质量;高等教育;评价 高等教育必然需要质与量的协调发展。长期以来,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广泛而深入,特别是关于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则受到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但这种重视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本身的研究与评价,是不是能够代替教育服务对象质量的研究与评价?是不是教育服务质量高就一定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教育是培养人的特殊活动,教育本身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教育服务对象的成长也同样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这样“双动态
33、”的情况下,因与果将变得不必然化,也就是说,单纯从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本身去研究和评价,是不全面的且缺乏针对性,而应当从高等教育服务的对象入手,即从评价学生的质量出发,去研究影响学生质量的重要因素教育质量,这样通过对学生质量的评价,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评价教育质量,即影响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因此,构建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应当是高等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高等学校学生质量内涵 在当前的教育质量研究中,大多数都对教育质量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但对学生质量的分析却极少,对大学生质量的研究就更加缺乏,大部分研究将学生质量纳入到教育质量中去理解。根据1994年国际标准ISO8402中质量定义理解,教育质量
34、应当是“教育满足受教育者发展需要并实现特定社会目的的能力和属性”。教育评价辞典认为教育质量是“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和学生所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及态度为其离开学校以后适应社会的程度”。Edward Sallis认为,“教育质量包含四个必要条件,道德、专业、竞争和可靠”。Astin.A.W认为“学校的质量至少包括四种不同的含义,即学校的声望等级、可得到的资源、学生成果、学生天赋的发展或增值”。事实上,这种将教育质量内涵扩大化的理解是不科学的,教育质量与学生质量是两个关系密切但又完全不同的要素,学生质量是个人的主体需求在学校教育及家庭、社会等因素影响下而形成的能力素质的程度或表现方式。因此,对于大
35、学生质量的特点,我们可以有这样的理解: 第一,以大学生的主体需求为依据,以大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大学生质量是 基于学生的需要,是以大学生的需要为前提,如果大学生不需要,也就没有教育活动的实质发生,更谈不上学生质量。另外,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大学生必须得到相应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 第二,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为指导。大学生质量是按照教育目的结合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实现的,从根本上来说,国家、学校在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主体需求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从而获得与教育目的和教育初衷相符合的大学生质量,因此,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是大学生质量的指导因素。
36、 第三,以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的评价为标准。教育所培养的人归根结底要服务于社会,社会对大学生质量有着较高的需求,对大学生质量提出具体要求,这些要求也是对大学生质量的评价标准。 第四,以大学生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为基础。大学生质量是基于学生的遗传素质和家庭环境的基础上探讨的,离开这个因素去探讨大学生质量的高低都是不可能的,因为教育不是万能的。 第五,以高等学校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及教育资源为主要媒介。高等学校始终是学生成长的媒介,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在高等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总是有限的,绝大部分时间要在社会进行磨砺,从而成为人才。 二、高等学校学生质量结构 大学生质量结构应当包括哪些方面?
37、大学生是通过分科来培养的,大学生也是高等学校为社会发展直接培养的应用人才,因此,大学生质量结构必然根据不同的专业领域内容是有差别的,但对于大学生而言,应当具有的最基础能力是一致的。因此,大学生质量结构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学业成就方面 第一,学习成绩的维度: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大学生质量评价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大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效果的表现形式,也是大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综合表现,更是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指标。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当前大学教学中过于重视学生知识学习而忽视能力培养,但在大学教学中,学习成绩仍然是评价学生质量的重要内容,原因是,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
38、养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表现,不能将二者分开讨论,更不能认为重视知识学习就一定忽视能力培养,事实是,在大学教育期间学习知识是为了在工作后更好地培养能力,而不是说不重视能力培养。 第二,学习能力的维度:大学生学习能力是大学生学习知识的关键因素,也是大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全面把握能力,包括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 效果等。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水平直接决定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情况。 第三,学习创新的维度:学习创新是大学生必备的能力和素质,大学生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及突出的创新研究能力则是大学生毕业后工作所必需,包括大学生的发明创造、撰写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及获得的各种奖励等。 (二)社会
39、适应方面 第一,环境适应的维度:大学生离家在校生活,其对校园环境的适应及对社会环境的适应都是其质量的表现,只有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才能在毕业后的工作中独立地完成各种工作任务。 第二,人际关系的维度: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需要独立的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及与社会各种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学习和生活,也影响大学生个性的发展。 第三,生活准备的维度:大学生应当训练其生活准备能力,对毕业后的如何生活应当做好规划,设立生活目标,并为了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而努力做好各种准备。 (三)自我完善方面 第一,自我监控的维度:大学生的各种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也要耐住寂寞
40、、承受孤独,这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监控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又是大学生良好行为的最强有力的保证。 第二,社会评价的维度:大学生应当具备对社会的各种问题和各种现象的正确评价能力,也应当具有对不同事物进行客观的评价能力,这样大学生在接触社会及与人交往时,才能运用正确的方法,以良好的方式交往人和处理事。 三、高等学校学生质量评价 第一,质量跟踪评价法。建立“大学生学习发展档案”,档案包括大学生自然情况,记录大学生出生、家庭情况、高考情况、身体状况及联系方式等;大学生学科学习质量,记录每学期大学生的考试成绩;大学生综合知识质量,记录每学期大学生阅读的书目、撰写的各种学术论文和发表的文章;大学生社会活动
41、质量,记录大学生每学期参加的学校及社会的各种活动及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奖励;通过建立档案的方式可以清楚地记载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成长历程及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情况,在大学四年毕业时,对学生进行一个综合的质量评价,这是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质量评价。 第二,综合会考评价法。大学生的学习是开放式的学习,专业课学习采用的是单科结业的方式,如果不采取跟踪评价的方法很容易将已学习的科目遗忘。这种情况下,采用跟踪质量评价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的方法是,每学期结束的科目在四年毕业前进行一次会考,考试内容是几年来学习过的所有科目的综合知识,根据学生对综合知识的掌握重新排列学生的综合排名。基础课学习采用每年一次
42、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大学生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数与量进行全面的考查,在提高专业学习效果的同时,加强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效果。 第三,质量增值评价方法。教育增值是指一定时期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或一定时期内学校教育活动对学生增加的价值。其基本假设是,学生入学时的水平与毕业时的水平的差异,或学生在校期间的变化情况,可以归因于学校、学生变化的幅度,即教育增值的大小,可以看作是学校、培养计划、课程和教师的教育成就。一是把教育增值作为学生质量的评价指标。把教育增值作为评价指标,可以使学生质量的评价具有可操作性。如何评价学生的质量提高还是下降?如何评价一所学
43、校的办学水平?学生在知识质量、学习能力、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增值”,则是一个有效的指标。一所把入校时成绩优秀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毕业生,未必算得上高水平、高效能的学校,而一所能把入校时成绩平平或较低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毕业生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高水平、高效能学校。消除了一般学校和薄弱学校的不公平感,使他们在教育中的付出得到公平的认识和评价,增加工作的动力。同时给一些“名校”、“重点学校”带来适度压力,促使他们不只是在录取学生质量上做文章,更重要的是提高学校管理和教学效率。二是把教育增值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当前,在学校教育中,存在很多盲区,如课堂教学的效果到底如何?学生的每一年学习在知识、能力及社会适
44、应等方面到底有没有提高?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与刚入大学之初有何变化?变化的幅度如何?学校了解得既不全面也不深入,只是通过每年的考试来评定学生大学四年的情况,但社会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是多方面的,而我们的学校却对社会要求学生的情况一无所知。教育增值要求学校制定详细的、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或人才培养目标。其目的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最有效地开发自己的潜能,获得最大的“增值”,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质量。 第四,工作准备评价方法。每个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是为了毕业后的工作准备,在大学期间准备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毕业后的工作效果,因此,在大学期间应当加强大学生的工作准备。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工作训练机会,如师范类的学生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其从师技能,通过平时的教师基本功训练、讲课训练、实习班主任训练等方式提高其教师能力,医学类的学生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其从医技能,通过实地到医院实习和个人找实习基地等方式训练其医生能力。根据学生在大学生期间对工作准备的态度及效果对大学生进行质量评价,或可以通过每年一次工作技能竞赛的方式提高大学生工作准备质量。 第五,自我陈述评价方法。大学生从一入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自我陈述或自我汇报,学期初在学习、读书、活动、研究等方面设立自己的目标,并在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