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医药行业大事记.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649434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医药行业大事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3年医药行业大事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医药行业大事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医药行业大事记.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医药行业大事记 政策篇】 一、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国务院办公厅于10月发布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发展卫生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并提出加快医药卫生体系建设、各项重点工作以及保障措施。 【时代方略点评】 卫生投入持续加大,刺激药品市场需求。“规划”规定未来五年各级政府卫生投入在不低于前三年基础上有所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个人支出控制在30%以下。 “基药制度”执行力加强,基药市场空间扩大,利好优质基药企业,中小规模企业面临营销战略转型。“十二五”期间,将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全覆盖;所有零售药店

2、和其他医疗机构都应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报销比率将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中药、民族药企业迎来新机会,应把握政策机遇,借力发展。现有地、县两级中医民族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按中医医院建设标准进行建设,覆盖率争取100%;中医临床科室主要病种,中医治疗率达50%。 二、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 工信部发布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医药行业发展目标如下: 目标项 指标 总体规模 产业规模平稳较快增长。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 发展领域 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新品种、现代中药、先进医疗器械、新型药用辅料包装材料和制药设备,加快推进各领域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医药工

3、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 基药供应 确保基本药物供应。基本药物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有效满足临床需求。基本药物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主要品种销售前20 位企业占80%以上市场份额 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骨干企业研发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5%以上,创新能力明显提高。获得新药证书的原创药物达到30 个以上,开发30 个以上通用名药物新品种,完成200 个以上医药大品种的改造升级,开发50个以上掌握核心技术的医疗器械品种 行业标准 质量安全上水平。全国药品生产100%符合新版GMP要求,药品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加快国际认证步伐,200个以上化学原

4、料药品种通过美国FDA 检查或获得欧盟COS 证书,80 家以上制剂企业通过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或WHO 的GMP认证 产业集中 产业集中度提高。到2023 年,销售收入超过500 亿元的企业达到5 个以上,超过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00 个以上,前100 位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50%以上 国际竞争 国际竞争力提升。医药出口额年均增长20%以上。改善出口结构,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品种显著增多,制剂出口比重达到10%以上,200 个以上通用名药物制剂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注册和销售。“走出去”迈出实质步伐,50 家以上企业在境外建立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 环保节能 节能减排取得成效。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十

5、一五”末降低21%,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 【时代方略点评】 医药工业持续稳健成长。医药工业总产值与工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目标分别为20%和16%,而“十一五”的增长情况分别为23%和15.4%。由于“十二五”工业总产值基数大于“十一五”同期,20%是一个常态化的增长率目标。 未来企业数量将在兼并重组中减少,优质资源持续向优势企业靠拢。2023年百强企业的销售收入占比将达50%以上,销售收入超500亿企业达5个以上,超百亿企业达100个以上。对比2023年制药工业企业情况,政策推动产业集中,汰弱留强。 企业必须由规模扩大向质量提升转变。国家强调提升质量和效益,强调

6、创新与质量安全,严格控制新开办企业数量,对原料药企业提出更高的环保要求;另外,提高药品审批技术门槛意味着企业获得批文的难度增加,这要求企业不断提高新药研发水平。 基药生产企业需要具备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能力。政府继续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将保障基药供应,推进基本药物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主要品种销量居前的20位企业将占80%的“基药”市场份额。企业需要在有限的资源下,把握重点产品、重点市场,参与基药竞争。 三、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 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药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制度、加强药用辅料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随后出台。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仿制药一

7、致性评价、新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信息化建设、标准提高等重点工作已在按要求、进度推进。 【时代方略点评】 企业必须权衡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关系,积极进行新版GMP认证工作。规划要求生产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全面达到新版GMP的要求,药品才能上市;国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认证,拟出台引导和鼓励政策,在医保、价格、招标等方面给予优惠。短期的建设成本投入将给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带来保障。 药品质量安全成为企业“第一生命线”。规划表明国家将加大监督力度,严抓药品安全,强调药品全过程质量监督;提高药品检测能力;健全药品上市再评价和风险评估机制;严厉打击药品违法广告。 四、2023年药品两轮降价 3月30日,国

8、家发改委对消化类药品等价格作出大幅调整,涉及286个品种或品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17%。 10月8日起调整部分抗肿瘤、免疫和血液系统类等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共涉及95个品种、200多个代表剂型规格,平均降幅为17%。 历年行政性降价金额评估(数据来源:南方所,时代方略整理) 次数 时间段 降价评估金额(亿元) 1-5 97-99年 64.2 6-8 2000年 33.4 9-11 2023年 44 12-14 02-03年 50 15-16 04-05年 65 17-20 2023年 119 21-25 2023年 188 26 2023年 27 2023.3 100 28 2023.8 5

9、0 29 2023.3 30 30 2023.9 降幅17% 【时代方略点评】 外资企业单独定价优势逐步减少,但产品覆盖率或会加大。此次药品降价主要针对“日费用”较高的昂贵药品,对低廉的药品价格不作调整。调整主要针对外资原研药,属于高端药品领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资药企相关产品的销售毛利率。缩小单独定价和统一定价的差距,保证了内外公平。 降价对象转向高利产品,企业盈利能力受到冲击。抗肿瘤药、免疫调节药和血液系统品种都是重大疾病用药多、价格高、技术门槛高、原研进口药居多。发改委已经对近年调价较少的肿瘤药动刀,下一步调价的重点品类或可能为中药品种。 五、2023版基药目录扩容 11月20日,陈竺在

10、2023年中国药学大会上表示,年内将发布2023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新版基药目录的适用范围将从基层医疗机构扩至各级医院。2023年8月18日,卫生部等9部门公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其中明确指出基药目录“原则上每三年调整一次”。因此2023年正好是调整窗口期。 到2023年7月,基药制度已经在全国各省市基层医疗机构中实现了全覆盖,并开始向二三级医院进军,一些省份对二三级医院使用基药的数量和金额做出了硬性规定。2023版基药目录调整,这使一些对基药制度持观望态度的企业也开始跃跃欲试。 【时代方略点评】 产品进入基药目录机会增多,企业需要关注新增品种动向,早做准备。企业基药市场将不仅仅局限

11、于一个区域。新目录有望在医药品种数量和目录适用范围等方面扩展,预计在原版目录基础上增加200多种药品,未来将不允许各地再自行增补地方版基药品种,国家基药目录将是完整版。 中药、民族药产品增多,企业实现收益回报可能性增大。中药品种大幅增加,相对于化学制剂同质化明显态势,中药独家或类独家品种多、有价格优势,这将成为新版基药扩容后,部分药企盈利增长点。 六、SFDA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启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注册司组织召开的“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企业座谈会”,会后提出一致性评价讨论稿。按照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的统计,未来4年我国将完成涉及570个

12、化药品种、3.3万个批准文号、2400余家药品生产企业的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 【时代方略点评】 国内医药企业压力增大,需着力改进工艺、提升产品水平。对达到要求的品种,国家在定价、医保、招标等方面将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对达不到要求的品种,坚决予以淘汰。大量中小规模生产企业将面临技术和资金的双重考验。 外资企业借机扩大市场份额。SFDA有意将此工作与新版GMP及药典的实施、药品标准提高等工作相结合,形成“组合拳”,合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提升,外资原研药可能借此机会进一步挤压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 七、规范药品流通环节 商务部发布的2023年第58号公告中,五项药品流通行业标准确定将于2

13、023年12月1日起实施。这五项药品流通行业标准为:药品批发企业物流服务能力评估指标、零售药店经营服务规范、药品流通企业诚信经营准则、药品流通行业职业经理人标准、药品流通企业通用岗位设置规范。 【时代方略点评】 有实力的企业应提升企业管理和服务能力,促进药品流通行业健康发展。商务部要求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积极引导和监督药品流通企业,认真执行五项标准。鼓励实力企业积极发挥骨干作用,在执行五项标准中带头示范。 流通业准入门槛提高,不合规的流通企业将没有生存空间。该规范设定连锁零售药店和药品流通企业的分级标准,并首次在国家层面出台药品流通行业职业经理人标准。未达标企业将被淘汰。 八、SFDA部分权利下

14、放地方 11月12日,广东省药监局对外发布消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已于近日作出“关于广东省先行先试药品审评审批机制改革”的批复,药监改革有望提速。 【时代方略点评】 有利于产品转让与上市,加快药品产业化速度,促进产业要素流动。所涉及的药品产业化阶段包括:药品专利买卖、生产专利买卖、药品委托代加工,审批技术操作简单,对区域医药产业有一定促进作用。新药技术转让、药品生产技术转让等内容的审批原本需要一年左右,下放到地方后,可能仅需要23个月。 药监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给行业注入新的活力。药品审批的效率问题一直较突出,国家局在2023年的药品注册审批年度报告中就曾明确提出,我国将逐步建

15、立“中央集中审评”和国家管控的“区域性药品审评中心辅助审评“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省局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能力,授权有资质的省局承担部分药品注册申请事项。本次试点可以看作是一种药监改革提速的政策信号。 【行业篇】 一、基层市场,医药企业的“必争之地” 受中国医改政策影响,基层市场逐渐成为独立于医院终端、零售终端的一个特殊市场,据BCG2023年度报告显示,预计到2023年,中国县级医院药品市场规模将达2800亿元人民币,此后仍将继续增长。 时代方略点评:企业应该根据市场格局变化,调整营销战略和产品结构,市场重心应根据政策导向进行倾斜,制定针对县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市场的针对性、个性化营销策略。贴近

16、市场,把握潜在机遇,迅速做大做强。 1.直接面对六亿患者的县医院终端。县医院一直是本土企业的地盘,但随着市场吸引力的加大,外资企业对此也跃跃欲试,县医院市场的“短兵相接”势必成为可能。外资企业需要调整营销理念,贴合市场,采用经济有效的商业模式应对县医院市场复杂的地缘特点。 2.慢病主力社区卫生院终端。到2023年,慢病药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销售预计将达到目前城市医院同类药品销售的一半,前景乐观。但也存在诸如分布分散和受“基药制度”影响的问题。为此企业必须明确自身战略优势,参与或影响招标政策。 二、”毒胶囊”事件 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

17、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中。修正药业等9家药厂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最高超标90倍。“毒胶囊”事件就此引爆。 SFDA在全国范围对18家药用明胶生产企业的检查中,共查出1家企业一个批次产品铬超标;对117家药用胶囊生产企业的检查中,检出15家企业74批胶囊铬超标,不合格率为7.9%。6省(市)76名相关责任人员受到处理,其中厅级干部7人、处级干部24人、科及科以下干部45人。 时代方略点评:毒胶囊事件是行业畸态发展的折射,也是行业朝健康方向迈进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动荡。医药企业应该从成本导向真正转型为市场导向,回归到

18、安全、有责任、高科技、为人类健康服务的行业使命中来。 1.国家将严抓药品安全。药品安全事件从个案发展到行业整体事件,成为影响深远的系统性风险。对此,国家专项出台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黑名单制度和药用辅料监管规定。企业需要严格控制药品质量安全,防止踏入“雷区”。 2.招标采购中“唯低价是取”的扭曲政策。我国基药制度采用“双信封”的安徽模式招标。在该模式中,价格因素在采购权重中竟一度高达90%,原本应当是重点的质量因素却被淡化与忽视,使得这一“唯低价”的模式一直被业内所诟病。自去年56号文件“关于基药招标价格最低、质量合格”定调后,已经出现了大量招标价低于成本价、大型品牌优质企业产品不能中标

19、的现象,该模式已抑制了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CRO产业,引领中国医药发展新思路 今年4月,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即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首家上市的CRO企业。CRO产业一跃进入公众视线,它的发展历程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中国CRO产业的发展。 在中国,CRO产业只有15年的发展历程,2023年至2023年,我国CRO行业的市场规模从30亿元增长到9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44%;其中临床试验CRO的市场规模从17亿元增长到5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72%,高于医药市场总体增长。 时代方略点评:国内医药市场逐步成熟,分工细化,像CRO这样的延伸产业,走出传统医

20、药发展模式和思路,积极探索并成就了新的利润机会。时代方略行业分析师认为,CRO产业快速发展代表医药研发的发展趋势,与CRO的广泛合作是国际上运行较好的模式,也可以成为迫于创新压力下,本土企业寻求突破的明智选择。 1.轻资产特性。CRO产业的特点是提供个性化的、专属性的,单一的产品服务,具有智力成本依赖、高水平团队及国际服务标准等特性,除高端设备外,不依附地产、厂房等硬件,具有极高灵活性。 2.医药企业间广泛合作。严格意义上说,CRO产业是医药产业链上研发环节的延伸,是一种精细化分工。未来适合行业发展的企业有两种:一是大型医药集团,靠规模经济和雄厚资金实力取胜;二是专业特色化企业,靠在某一特殊领

21、域做深做透或将产业链上某一环节作出规模来生存,而CRO就是这样一种企业存在,通过明确分工,发现蓝海。 3.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趋势是国内CRO产业成长的基础。CRO产业最早兴起于国外,随着中国逐渐成为新兴市场,大量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带来新的理念和技术,只有利用中国临床的广泛资源,CRO产业才会快速发展起来。 四、外资企业“本土化”、国内企业“国际化”,进程加快 9月12日,全球第二大制药商默沙东公司与中国先声药业合资组建的先声默沙东(上海)药业有限公司正式运营。先声默沙东宣布正式运营的第二天,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全球最大的制药企业辉瑞公司合资发起的“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在杭州成立。 时代方

22、略点评:外资本土化、内资国际化的是中外合作的双赢买卖,值得有条件的企业探讨和借鉴。时代方略咨询认为竞合博弈是商业发展的走向,医药行业的中外合作形式是竞合博弈的很好例证。 1.中国诱人的新兴医药市场。中国是一个人口老龄化明显、医保支出增加、慢性病发病率高、经济实力增强、有巨大潜力的新兴市场。据经合组织12月27日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称,中国未来两年经济增长分别为8.5%和8.9%,按医药经济平均高于GDP10-12个百分点计算,未来还会保持在高位增长。 2.跨国医药企业面临困境。外资企业面临专利到期、利润下滑、新药开发难度大、欧美主流市场购买力下滑、新兴市场难以深入的局面。跨国企业必须与本土企业结

23、成更深的合作关系,应对当前尴尬局面。 3.本土企业“没创新就没出路”。本土企业受政策导向影响,面临淘汰低产、利润薄弱、创新落后、产品同质化的局面。外资企业有国际化布局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品牌也是重要资源。双方互相都有需要,合作就是水到渠成。 五、中药注射剂,谨慎前行 11月2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称,鉴于“柴辛感冒注射液”等11种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少、安全性及有效性数据不充分,现有标准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均一性”,拟淘汰11种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这种“西化”的中药一出现,就被寄予了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希望,但不容忽视的是2023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中药注射剂依然是中药制剂的主要风险。 时代

24、方略点评:中药注射剂具有重磅产品的“特殊基因”大病种治疗领域、医院终端用药、独家品种优势、大包为主的销售模式等。时代方略咨询认为,以心脑血管疾病、抗感染疾病为主要治疗领域、单一有效成份、作用机理清晰、工艺水平高、质量控制好、学术推广得力的产品将是中药注射剂的未来方向,进入主流市场也更加有机会。 1.中药注射剂具有大产品基因。2023年IMS公布的第二季度中国医院用药十大产品中,8种是注射剂,其中4种是中药注射剂。品种独家具有定价优势、涉及大病种领域、临床用药渠道都是重磅产品拥有的特色。 2.倍受诟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强烈,从鱼腥草注射液、茵桅黄注射液,到双黄连注射液一连串不良反应出现,归根于

25、药品成份复杂、药效难以控制,且临床存在各种滥用现象,使得政府开始采取紧缩政策。 3.加强单方植物药研发是关键。中药厂家最大利润产品就是中药注射剂,如何保住利润产品,企业需要获得中医、西医共同认可。利用指纹图谱技术、明确成份和起效靶点,不仅有利于临床学术推广,也利于企业获得专利等创新荣誉。 六、专利药,集中到期利润缩水 从2023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的5年间,全球将有多达631个专利药到期。7月31日,辉瑞在华尔街发布财报称,今年第二季度净盈利增长25%,不过同时明确指出,这是由于生产成本及营销和重组开支的大幅下降,抵消了仿制药竞争导致“立普妥”销售额锐减的结果。今年第二季度,“

26、立普妥”在美国的销售额锐减79%,从上年同期的14亿美元降至2.96亿美元;在全球的销售额下降53%,至12.2亿美元。 时代方略点评:面对转眼即将到来的仿制药市场机会,中国医药企业如何定位?时代方略咨询认为,中国亟需由“仿制药大国”向“仿制药强国”转变,须在2023年仿制药爆发峰值到来前,制定仿制药发展战略,考虑规模和盈利能力的有效发展。 1.抓紧上规模。一段时间内医药行业并购还将持续,通过并购扩大规模,可以实现市场份额提升,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中国企业应该利用地缘优势,深耕本土医药市场,形成一批成长迅速、实力突出的高端仿制药强势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寻找合作,扩大新兴国家市场出口,寻

27、求欧美主流医药市场机会。 2.逆市求盈利。规模效益虽然能增强企业在不景气经济环境中的抗风险能力,但是企业是追求盈利的业务单元,不能只求规模忽视利润,企业应该探索经济高效的生产模式和营销模式,实现低利时代的利润增长。 七、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 12月23日,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1500亩、总建筑面积122万平方米的华佗国际中药城落成。规划14.9平方公里的现代中药产业园,战略定位为集生产经营、中试孵化、科研、信息为一体的国内独具特色、国际具有影响的现代化医药工业集聚区。 目前,康美药业、修正药业、白云山制药、上海雷允上集团等一批上市公司或知名药企入驻,中医药企业发展到284家,其中现代中药

28、产业创业园已入驻企业111家,初步形成了以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植物提取物生产、中药保健品和中成药制造、中药产品贸易、中药科研、教育和中药文化传播为主体的较为完整的中药产业发展体系。 时代方略点评:国家主张大力扶持中药产业发展,大破大立,实现中药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并逐步向“集群化”业态发展。 1.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中药企业主动掌控中药种植资源,一来可以规避成本波动、二来可以实现规模效益、三来可以实现商政共赢。 2.科学打造“现代中药”。用标准化的生产检验流程来确定中药的成份、药效和作用机理。通过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深入挖掘中医药的作用机理和组方构成,用更加先进的剂型发挥中医药在某些疾病上的优

29、势。 3.多元化,实现大健康。在9月15日召开的2023中国医药企业家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称,中药大健康产业“2023年产值已经达到7000亿元,可喜的是今年将达到1万亿。”中药企业可以在中药商业、中药食品、中药化妆品等领域寻找新的增长机会。 八、生物医药行业,“资本魅力”不减 2023年5月,国务院通过了“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在生物制药方面,包括创新药物、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都将获重点支持。第三季度个股研究表明,货币资金在3亿以上的55家生物医药公司具有极强的扩张能力,生物医药可动用资金能力全行业第一。 时代方略点评:生物医药行业持续受资本追捧,成长速度稳

30、健加快。时代方略建议企业应明确生物板块发展战略方向、定位和实施发展举措的步骤,合理利用资本市场机会,加大在新技术、新设备和高端研发人员上的投入。 1.生物仿制药给企业带来机会。根据Datamonitor研究显示,2023年生物仿制药的全球市场规模将由2023年的2.43亿美元增长到37亿美元。在2023年到2023年期间,将有30多个品牌生物药失去专利保护让出市场独占权,这些产品目前的市场销售额达500亿至600亿美元,为生物仿制药的上市销售提供了巨大空间。目前SFDA启动生物仿制药指南制定工作,为今后生物仿制药的加速审批带来了希望。 2.政策持续利好行业发展。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扶

31、持生物制药产业。在资金上,投入力度也大幅增加。据统计,仅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投向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大新药研发、创制领域的专项资金将超过400 亿元。从2023年到2023年,已经有22个国家级的生物制药工业园区先后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陆续成立。 【企业篇】 一、海思科,“轻资产”理念实现常规发展 海思科药业1月17日登陆中小板,公司成立于05年,短短几年发展,销售额超过6亿。 时代方略点评:海思科的很多经验值得中型医药企业借鉴,通过资本助力、发挥现有核心优势、专注于研发“创新首仿药”,引领了企业未来发展。传统医药行业早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如何在政策从紧的宏观条件下,实现利润增长,海思

32、科药业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 1.“以市场为导向,多系列多品种组合开发”的研发模式。一方面通过市场调研,遴选产品线及开发领域;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药品研发情报信息收集系统,实时跟踪国内外的新药研发动态及相关专利信息。 2.创业初期的代工生产模式。为获得快速的资金积累,公司在主导产品研发成功后,与业务合作方天台山制药和美大康药业合作,合作方在公司技术支持下取得药品生产注册批件并进行生产,海思科负责产品的全国独家总经销。 3.“战略合作、利益共享”的营销模式。在新产品创新仿制带来的品种优势之上,公司根据产品特点,选择与具有政府资源的省级代理商合作,通过代理商的学术培训、协助省级代理商共同建立地市级纯销

33、网络、指导区域市场开拓等措施,构建了低费高效的销售网络。 二、养生堂万泰,世界首支戊肝疫苗上市 2023年1月,科技部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由厦门大学、养生堂万泰公司联合研制的“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大肠埃希菌)”已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于预防戊型肝炎的疫苗。 时代方略点评:外生性研发是未来医药企业发展方向,时代方略咨询认为,企业依靠外部科研院所、CRO机构,申请政府资金支持或专项重大课题支持,不仅有利于企业长期利润,也有益于公众形象。 1.企业创新需借助政府力量。中国医药企业分散、经济实力较弱,仅依靠自身很难实现创新目的。政府应该牵头鼓励创新,积极进入投资项目;出

34、台多项优惠政策,为企业创新提供便利条件。 2.外生性研发成为主流。医药企业需要有效整合利用社会各类资源,降低新药研发的成本,提高新药研发的效率。“外生性研发”模式一般由企业或政府出资,委托大学、专业科研机构或者CRO公司进行新药研发,科研成果归生产企业所有,生产企业负责上市后的销售,其他参与者根据协议获得销售分成。但是需要注意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的一致性。 三、金陵药业,医疗领域战略转型 参照“宿迁模式”,南京市鼓楼医院于7月13日对仪征医院紧急增资,持有10%的股份,更名为“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有限公司”,从而使其纳入南京鼓楼医院集团管理; 7月20日,金陵药业与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股

35、东王顶贤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公司将出资12295万元受让后者持有的鼓楼仪征医院68.33%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 时代方略点评:随着新医改涉入“深水区“,制药业传统发展空间逐渐狭窄,企业寻找新的机遇,实现战略转型日益迫切。但医疗领域的特殊性使投资人持观望态度,时代方略认为,积极探索医疗机构经营模式,有政策层面的深远意义,企业可对自身资源及内外部环境做出客观评估,稳中求进,逐步尝试。 1.医疗机构逐步向现代公司治理模式转变。此举对缓解医疗卫生资源短缺、改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大有好处,但公益性值得商榷。托管经营模式、股份合作制模式、产权整体转让模式是最为典型的三种模式。药企与医疗机构的天然联系,

36、可以较容易涉足其中。 2.金陵药业参股医院经营是一种产业链延伸的战略思维。企业对于产业链延伸有一种自发冲动,但也存在巨大风险,比如,产业链中各环节的协同、管理成本上升、资金链断裂风险等,况且在新医改政策还未充分明朗前涉足医疗机构,风险不小。 四、智飞生物,国际化合作发展战略升级 2023年9月,继此前与美国默沙东公司签署五价轮状病毒疫苗、甲肝灭活疫苗等疫苗推广协议之后,智飞生物与默沙东就四价人乳头状瘤病毒重组疫苗签署协议,智飞生物将负责该产品在中国大陆区域的进口、推广及销售工作。智飞生物所达成代理的宫颈癌疫苗是全球第一个,也是唯一获准上市的用于预防四价HPV引起的宫颈癌和生殖器官癌前病变的癌症

37、疫苗。 时代方略点评:智飞生物的渠道优势一直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代理跨国公司疫苗产品,不仅能够获得未来国内疫苗市场扩容带来的长期利益,还提升了公司国际化形象。 1.国内外企业战略合作不断深入。战略合作带给国内企业学习外资企业的管理模式、研发技术等更多深层利益,稳固的战略合作需要建立在合理的运作机制上。制药行业各种监管规定的影响、未来市场形势的变化、医疗政策的改变所造成的风险值得注意。 2.外资企业需要贴近本土市场的合作对象。外资企业通常会寻找管理和经营理念先进的本土企业合作,但贴近本土市场能力更被看好。从双方合作的过程来看,智飞生物的决策力也是合作的一个重要契机。 五、红日药业,强大的“产

38、品力”是企业高成长的关键 在2023年资本市场整体环境低迷情况下,红日药业连续5个月涨势如虹, 8月份涨幅已超过30%,成为今年A股市场上一匹耀眼的黑马。 1月至6月份,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增长106.39%,营业利润约为1.57亿元,同比增长124.9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08亿元,同比增长149.77%,涨幅居发布中报的创业板上市公司首位。 时代方略点评:医药行业是一个需要早布局、耐心培育的行业。红日药业多年在产品力上的不断挖潜最终使企业顺利通过政策和市场的不断冲击,逆势而上。 1.产品力是公司成长性好的重要保证。公司是“血必净注射液”的唯一生产商,拥有国内唯

39、一上市的“Rho 激酶”抑制剂,后续有三个1类新药以及处于申报生产前的硫酸氢氯吡格雷。 2.营销力为公司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023 年起公司对“血必净”进行营销改革,一方面加快了医院覆盖数,另一方面对终端的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公司因地制宜地制定学术推广计划,改变推广费用失衡的状态,同时也顺应国家对流通领域加强管控的大背景。 六、南京医药借力联合博姿,区域型流通企业困境突围 2023年9月16日,南京医药与联合博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及股份认证协议,中外两大医药流通企业全面展开战略合作。 时代方略点评:经过涉嫌贱卖国家资产、2023年净利润巨亏等*后,南京医药将何去何从?时代方略咨询认为南京医药掌控江苏

40、、福建、安徽三省医药流通渠道资源,销售网络密集、较高的市场份额都是企业的优势资源,但需要借助清晰集团战略才能发挥出来。 1.战略摇摆之误。南京医药04年提出“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物流为主体、医药工业和科研技术为两翼);06年改为“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剥离工业;08年又重提工业,提出以“同仁堂”品牌为代表的中药资源整合方案;09年提出自有工业和战略合作伙伴并重的发展规划,整合全流域中药资源;10年提出建立以同仁堂为核心的健康服务贸易平台;11年又变卖包括同仁堂在内的工业资产。战略上不能一以贯之,是企业发展大忌。 2.国企转型之难。从南京医药年报可看出,引起巨大亏损的直接原因是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

41、销售费用,这显然是集团管控中存在的不经济造成的。官本位思想浓厚、管理绩效低下、冗员过多,只重规模的大,忽略效率的精。只有引入竞争机制和市场意识,充分参与竞争才是克服国资背景企业“股转神不转”标本兼顾的有效手段。 七、罗氏瞒报不良反应,外资企业“鸭梨很大” 2023年7月,英国每日邮报率先披露,罗氏公司涉嫌隐瞒1.5万例服用该公司药品后患者死亡的报告,同时被隐瞒的还有6.5万多例不良反应报告,其中乳腺癌药物“赫赛汀”、恶性淋巴瘤药物“美罗华”、丙肝药物“派罗欣”、直肠癌药物“安维汀”、肺癌药物“特罗凯”等五种药品在中国有售。 时代方略点评:时代方略咨询认为药品不良反应是一个系统性风险,无论国内企

42、业还是国外企业、无论企业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处于哪种发展阶段都应该以药品质量安全为第一考量。 1.外资企业日子不好过。外资企业专利到期、研发压力、运营成本过高都迫使外资企业开始铤而走险。 2.国内不良反应监控还需加强。消息源头来自于国外,暴露出中国药监部门存在的管理漏洞,中国庞大的用药基数,不良反应概率理论上是高于国外的,而却后知后觉,值得反省。 八、国药系,“大健康”开局 2023年12月,国药集团正式宣布: 一、投资控股现代阳光体检公司; 二、进军电子商务,将收购的线上电商平台更名为“国药集团1健康商城”,正式上线。 时代方略点评:国药系利用资本运作,通过并购形式快速进入体检和电子商务领域

43、,实现了产业链再延伸。时代方略咨询认为,集团跨界发展壁垒越来越高,需要拥有极强的融资能力、较高的管理能力、抗风险能力以及专业领域的专业型领军人才。 1.各方巨头齐聚医药电子商务。医药电子商务可期待的“爆发性“增长一直吸引企业关注,目前有九州通联手京东商城推出的京东好药师、复星医药旗下的金象网。同时,专业互联网企业也加紧布局医药领域,天猫医药馆后,网易也选择进入保健品网购。 2.医疗体检棋逢品牌对手。国药系跨入体检领域,势必遭遇美年大健康、慈铭体检、爱康国宾三大规模品牌企业竞争。目前体检行业出现公立和私立机构并存,毛利不断下滑的态势,行业良莠不齐。年国家出台健康体检行业三大国家标准,显示该行业将逐渐被规范化的征兆,国药在此阶段进入,给本不平静的行业又掀起一阵大浪。 医药行业大事记 医药行业大事件 医药行业 医药行业 地勘行业大事记 宏观医药行业 医药行业分析 医药行业术语 医药行业业务 医药行业现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