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案14.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案14.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案14.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第14课 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 2识记在运动与革命中出现的纲领性文件内容,了解其意义与历史进步性; 3学习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背景,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驾驭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 【教学内容】 一 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 A阶级矛盾的激化(根本原因)B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C自然灾害严重D西方基督教的影响 2、进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定都天京后,分兵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三次战役,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天京事变(成为太平
2、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失败 (标志:天京陷落)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4、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2)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5、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农民阶级不可能带领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但他们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6、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解决土地问题,提出了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内容:A、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B、产品归国库 理
3、想目标:建立一个“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 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1)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2)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3)但是这个制度所制定的平分土地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施过。 7、1859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的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评价:(1)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
4、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2)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推行。 二、辛亥革命 1、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成立:兴中会是中国地一个革命团体,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2、武昌起义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3、武昌起义的影响: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4、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是一
5、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制定时间:1912年3月, 制定机构:参议院 内容:A、主权在民 B、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 C、责任内阁制(防止袁世凯个人专权) 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影响: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6、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逐渐攫取了革命果实 7、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宣告结束,同时也标志着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 8、辛亥革命的影响: A、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辛亥
6、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在中国的统治,承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提高了人民的参政议政意识,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颁布的一系列法令措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教学重点】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2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3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革命纲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热点试题】 1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与其影响是什么? 2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有哪些? 3袁世凯是怎样窃取辛亥革命的成
7、果的,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近年真题】 (2023年)19.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 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坦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如图。这反映出 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 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善 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效显著 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A. B. C. D. 【答案】A 【解析】阅读图6所反映的事件及图文字所包含的精神,即可选出,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的使用只是中华民国成立后普及中小学教育的措施,不能算“公民教育成效显著“,排除 ;妇女地位的提高是通过废除妇女缠足、三从四德的陈规陋习等社会习俗的变革实现的,也非一片课文能做到,排除。 (2023年)1
8、7图五是一幅驳斥清末“民智未开”观点的漫画。它试图传达的观念是 A反满兴汉 B官逼民反 C政治民主 D暴力革命 图5 政府与百姓(约1911年)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清末“新政”骗局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应该理解为 “民智未开”背景是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期间。所谓“民智未开”即应该用专制制度来统治人民。用时间限定词排除A,用材料中驳斥观点一说可排除B、D。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2023年)37.材料三 清末“新政”较之洋务运动更能体现学习西方的决心与实效,更具有社会转型的色彩。其计划不可谓不庞大,改革的速度也不可谓不快,但练新军也好,办实业也好,兴学堂、派留学也好,还
9、有各地办警政、地方自治、各类调查与选举,样样需费,而且非有巨额投入不可。对于连支付赔款与借款都不堪重负的清皇朝来说,经费问题就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摘编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2)根据材料三对新政的认识,指出清政府推行新政的目标及其面临的实际困难。(4分)结合图10分析,清政府为克服困难采取了什么措施,这种措施导致当时舆论对清政府产生了怎样的看法,这种舆论产生了何种影响?(6分) 答案:目标:学习西方,实现社会转型(2分)。困难:经费不足(2分)。 措施:增收捐税(2分)。 看法:清政府压榨人民(2分)。 影响:加速清朝灭亡(2分,或加速新政失败)。 解析:从材料三中,概括归纳清政府
10、推行新政的目标及其面临的实际困难。通过漫画分析,回答清政府为克服困难采取了什么措施,这种措施导致当时舆论对清政府产生了怎样的看法,这种舆论产生了何种影响?此问是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以考查能力为主。 (2023年)16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对当时中国国内的“立宪”,“专制”之争产生了很大影响,立宪派和主张君主专制的人对战争结局抱有不同期望,立宪派普遍希望 A日败俄胜 B.日俄俱败 C.日胜俄败 D日俄休战 【答案】C 【解析】考查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立宪派反对革命,也反对清朝统治的现状,要求清政府向他们开放政权,从1903年起公开呼吁实行君主立宪,日俄战争后,以立宪的日本打败专制
11、的俄国为理由,呼声更高。 (2023年延考区)15戊戌变法失败后,立宪派曾参与的历史事件是 A萍浏醴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辛亥革命 D二次革命 答案:C 解析:在早期的革命中,革命党人主要依靠革命党人和会党组织,如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二次革命等,只有在辛亥革命中,立宪派投机革命。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案14.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高中历史说课稿太平天国运动 学年高中历史 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1 高考历史一轮经纬考案 1.3.1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高三历史总复习模块七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学案 高中历史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岳麓版必修1 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设计(人民版) 高三历史总复习模块七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当堂检测 高一历史太平天国运动复习教案 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