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六语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六语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六语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珍爱我们的家园 13、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10个生字,能读写下列词语:裹着、渺小、范围、恩赐、慷慨、滥用、枯竭、贡献、威胁、目睹、和蔼可亲、晶莹剔透、相互交错、生态灾难、生态环境。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4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课前准备:搜集地球相关资料,如:地球遭破坏的一些数据,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时代周刊
2、1998年评选的新闻人物地球 你吃惊吗?为什么吃惊?(不是一个人;是一个生活的家园,是我们唯一的生活环境;没有出现什么状况。) 2、为什么地球会被评为新闻人物?答案在课文中。 二、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完之后,你心里有什么感想? 2、沉痛、有点可惜;非常可惜;难过;讨厌破坏资源的人;伤心;可怕心情很沉重,很复杂。 3、课文中哪几行文字给了你这样的心情,用“”划下来,轻轻读,静静问,为什么课文中的这几句话会给我这样的心情? 4、把你的心情搞得复杂的句子给揪出来。 5、第一个学生讲后的教师评语:我特别注意你的第一点,你说地球本来就很渺小,人类可以生存的环境有多少?我注意你讲的第二点
3、,人数在膨胀,到2080年人类会达到多少?(120亿) 6、第二个学生:难受、没有第二个星球。还有谁也有同感?人类会灭亡40万亿里公里是一个什么概念?航天飞机速度最快,每小时2000公里你估算要多少年?(20万年) 你想去吗?(太长了,都死了。) 读书:“科学家已经证明” 7、讲同一意思还有一段话,读读。 即使找到第二个地球,也会有同样的悲剧产生。 板书:(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谁来读这句话。学生朗读语调沉稳,但是背后是一颗焦虑的心教师范读齐读 8、第四自然段憎恨那些人读,让大家感受你对他们的憎恨你憎恨时会这样温柔地跟大家说学生朗读你的感情我体会到了,可能你平时不太会发
4、火,谁再来 1 读女生读这是那些贪婪的人在不加节制的地开采,使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同样的意思还有一段话,谁来读。 9、读,表明资源不是无限的,地球上的资源会被开采完的。体会得多么细腻,特别强调资源要多少年才能重新形成几百万年如果人们乱砍乱伐,地球上的资源必将枯竭,如果资源都开采完了,人们还能从其他地方得到补充吗?(板书: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其他地方得到补充)轻轻地读一读这句话。把你复杂的心情朗读出来。 学生朗读“都”强调、停顿为什么学生再读 学生二读齐读 10、板书: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1、把四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王老师相
5、信你肯定会有许多了不起的发现。(1)地球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那不是你的发现,是这几句话已经告诉你了 (2)作者是很感慨,抒发自己的感情,告诉大家保护地球发现写作的用意眼光犀利。 (3)我们要对地球负责任联想丰富,但那还不叫发现 (4)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挽救,不能只是等待上帝发现用意。把这段话跟文章的内容联系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5)用名词都是人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争斗是没有意义的对美伊战争是持否定态度的,胸怀广阔,目光远大。 (6)看到了希望,破坏了就要移居到别的地方去,等几十年、几万年也不要紧前提是人类只有觉醒了,才有可能,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与时代周刊联系,又有什么发现? (7)地球是各界关
6、注的焦点。人类已经开始觉醒,地球成为人们的焦点 地球就诊记 12、教师引读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第二课时 一、出示地球图片 它在轻轻地向我们哭诉,把地球母亲哭诉的声音用波浪线划下来。听了地球母亲的哭诉,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二、学习 1、地球母亲在向我们哭诉什么?把你听到的读给大家听。 (1)读地球母亲以前的模样这是地球母亲的哭诉吗?希望变回以前的模样出乎教师的预料 (2)读句子曾经是那样美丽的母亲,现在是这样伤痕累累,憔悴不堪 (3)补充 (4)地球是无私的,把身上所有的东西慷慨地给了我们,很心痛。地球母亲是那样的无私,而我们人类是怎样对待我们的母亲的?学生读读到“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灾难”,你
7、有什么感受?地球母亲不该给我们这样多的爱,其实想告诉大家什么?我们太不珍惜地球了 学生三读,只有许多的动物都快乐地生存,地球母亲才是快乐的。 (5)教师范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人类正在不断摧残母亲的身体,地球母亲遍体鳞伤; 地球母亲正在不停哭诉; 有一个人在哭泣,可是没有人去理它; 茂密的森林;树桩;洒落在地球上的金钱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漫画家呀! 2、齐读地球母亲的哭诉之声。 3、出示资料:地球上的一天 教师朗读资料,什么感受? 心痛,打击,应该保护地球;像沙漏,但是地球不能再有第二次;震惊,省略号这不是省略号,像一块块石头砸在地球母亲的身上,轻轻地哭诉,读学生齐读 你还从别的地方听到地球母亲
8、的哭诉吗? 4、第三段“不是地球的恩赐”人类如果能够节制的话,地球 如果有第二个地球,你愿意去吗?为什么?没有人性;有奶便是娘;内心矛盾。 6、地球生物圈二号实验失败,教师简介该实验 7、齐读这一段 根本不能想象地球以前是怎么样的? 不可思议,现在的地球到处都是,有一丝可怕仅仅是这样一丝可怕人类最大的麻木就在于不知道地球母亲的脆弱,人类最大的悲哀就在于不知道地球母亲的珍贵 8、大声呼唤地球母亲你作为他的孩子一定有话想说,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三、课堂练习 1、播放懂你,学生写对地球母亲的话。 2、地球母亲希望听到你的心声,交流。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
9、生字。 14、大瀑布的葬礼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而且是由一位总统亲自主持,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你可能对此感到奇怪,学习了课文,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分组学习、讨论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3、思考下列问题: (1)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什么要为一个瀑布主持葬礼? (2)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景象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3)这一闻名世界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4)巴西总
10、统在主持葬礼时那饱含深情的话语说明了什么? 4、提出不懂的问题 (二)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了大瀑布昔日的雄奇景象?请你找出并读一读。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课文的哪部分写了大瀑布发生变化后的样子?指名读一读。理解“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3、由此你想到什么? 4、巴西总统是如何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这次行动的重大意义何在?(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5、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四、总结、扩展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个曾经给巴西和阿根廷人民带来骄傲与欢乐
11、的大瀑布,由于人们的肆意破坏而逐渐枯竭,而巴西总统的行动,也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让我们一同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五、布置作业 注意观察你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教学目标: 1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教学
12、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投影仪,收集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了解印第安酋长西雅图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引入新课 1完成填空练习:( )的土地 学生口头填空,教师板书词语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来到这样一片土地上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解题。理解“神圣”的意思(原指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 过渡:“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为什么用“神圣”来形容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注意
13、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2、交流主要内容,了解“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补充介绍文章背景。 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雅图。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3、围绕“神圣”,理清文章脉络。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 13自然段:总写这片土地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神圣的。 48自然段:表达了西雅图酋长对白人的强烈要求,如果把土地转让了,希望白人能牢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911自然段:进一步阐
14、述了人类和大地的关系,指出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三、研读课文13自然段,初步理解“神圣” 1正像同学们刚开始上课时所说的,我们常用广阔、肥沃(列举学生填空时用的词语)等词语来形容土地,而作者却选择了“神圣”这个词语。那么123自然段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边读边想边勾画,并批注下自己的感受。 2交流表现“神圣”的词句。 重点理解以下语句,并相机指导朗读: (1)“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我们这个民族”印第安人,演讲的原文中自称为红人。 (2)“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
15、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 (3)“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3师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就在这每一部分都那么神圣的土地上,呈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生自由阅读13自然段,想象,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 小结:我们尊重这片土地上的任何东西,它们是那样圣洁。 4引读23自然段。 四、小结:这就是我们的家园,这就是我们神圣的土地。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是如此的重要,如何保有这份神圣呢?同学们课后自主阅读课文,找找答案。 第
16、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感知“神圣”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2、介绍西雅图这个城市。 资料:西雅图被称为常青城,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城市。它海拔最低,却有古老的冰川,活跃的火山和终年积雪的山峰。西雅图又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城市,它拥有青山、湖泊,拥有港湾河道,拥有温润的气候,如春的四季。无论是在美国本土,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城市能像西雅图那样,山峦、平地都被密密的、几近原始的森林所覆盖。市区内外皆衬饰着幽静的港湾、河流、绿树,掩映着色彩丰富的街市。而在环绕着城市的青山之中,又错落地隐藏着几十个大小不等的湖泊。树木葱郁,草地青葱,甚至飘来飘去的雨,轻 5 轻掠过的风,
17、都带着青绿的颜色。 过渡: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珍贵和不可侵犯,那么怎样才能保存这份神圣, 留住这片圣洁呢? 二、研读课文,理解”神圣” 1学生自由读四至八自然段,从文章中找出体现“神圣”的相关语句,并做好旁批,写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出示“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了解“你们”是谁?(白人) 2抓住关键语句进行交流,并指导朗读: “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1)学生交流感受。(河水对我们很重要。) (2)为什么作者说要像善待兄弟一样善待河水?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
18、感受。 (3)感情朗读45自然段。 “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景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4)“它”是谁?为什么要照管好它? 重点理解“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 (5)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 “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 (6)引导学生举例理解”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 自由读第八自然段,说说我们怎样热爱、照管这片神圣的土地的? 3默读910自然段,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热爱、照管这片神圣的土地。 重点理解:“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小结;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拥有着生命
19、成长的物质,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只有爱护大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才能确保人类生命成长需要的各种自然条件,从而保持生命的延续。 三、拓展延伸,深化“神圣” 1在已出示的句子“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后,出示“我们一定要 “,引导学生补充课文以外的自然物。 2独立思考,补充,并交流。 四、课后练习,积累语言:练习:前3题为必做,第4题为选做。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语段背下来。 2、勾画好词佳句并摘抄。 3、阅读西雅图酋长演讲原文。 4、小练笔:联系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是否得到了保护,写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板书设计: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善待河水 神圣的土地 善待空气 善
20、待动物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难点: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1教学挂图。 2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谈话:上一课中,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21、。 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小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文大意。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指导阅读,感受“奇迹” 1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 2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
22、,喻示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引导学生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些到了这一奇迹?学生自读课文一至五自然段。 3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大环境”险恶。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学生用文中语句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话。 (补充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沙尘暴等资料。) “小环境”艰苦 16、青山不老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艰苦? 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3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3、? 引导: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了引读“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与日月同辉了”,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引读并出示“青山是不会老的”。 指导:“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老农能和山水共存,像日月一样永放光辉吗?联系上下文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小结: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描写作者感受的话。 总结: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
24、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生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 四、再读全文,积累拓展 1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 阅读,勾画。 同桌交流。 大声诵读。 2交流读后感受。 引导:你想对老农说什么?还想对别的什么人说点什么吗? 板书设计: 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 小环境艰苦 口语交际习作四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3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
25、,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打开思路,引出话题 1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板书:学会生存) 2“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倡的一个概念。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说:人们再不能一劳永逸获取知识了,而要终身学习如何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说说由这四个字你想到些什么。 二、畅所欲言聊话题 1教师读一则报道14岁少女勇斗歹徒惹争议:该不该见义勇为?(正
26、方:称赞 8 她是“小英雄”,社会呼吁见义勇为,有助于弘扬社会风气;反方:“鸡蛋不要碰石头”,在通常情况下,未成年人还不具备与违法犯罪分子或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作直接面对面抗衡的能力,而见义勇为的后果很可能是徒劳的甚至付出生命。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尊重生命这一主题,鼓动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是与法律明显相悖。)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2出示: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市教育局主持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正式出台,“敢于斗争”在新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被删掉,“见义勇为”也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消失。“主动报告”、“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自救自护”等有效保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内容
27、则首次出现。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视生命,就要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 3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自己遇到、听到或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媒体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 (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讲了什么,你从中了解到哪些自我的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见解。然后共同讨论: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小组总结后推选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三、召开“自我保护”座谈会 1请各组代表到主席台就座;推荐一名主持人与老师共同主持。 2确定座谈会有关要求: (1)发言人必须将发布的内容或事情讲清楚。 (2)在发言过程中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3)在座的各位同学可
28、以和发言人共同讨论同一个自我保护故事或方法进行提问。同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各位代表分别发言,每次发言完毕,主持人组织发言人与同学们共同讨论话题,或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4评选“最佳发言人”和“最佳自我保护办法”,并说明评选理由。 5引导大家总结,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如何应对? (1)在家中的自我保护:防火及时关闭电源、煤气灶阀门, 同时打开门窗,呼唤邻居、行人帮助灭火。家里或近处有电话, 应迅速拔119报警;防水知道家里水源的总开关在哪里,一旦发生跑水情况, 先把总开关关闭。如果拧不动, 要赶快请邻居帮忙。迅速拨打维修电话。防煤气要知道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和使用炉火和煤气灶的方法。屋
29、里要经常通风换气。防盗一人在家,把屋门、防盗门从里反锁上, 钥匙放在固定位置等。 (2)在外边的自我保护:上学下学尽量走大路,少走僻静小路最好结伴而行。如遇坏人打劫,尽快避开,跑向人多的地方,同时大声呼救;如发现火灾,有人溺水等要大声喊人,不要自己去救火,不会游泳,不会救护,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不进网吧,不与网络聊天中认识的陌生人见面或留下联系方式等。 四、总结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天就有十多个未成年人因为天灾或人祸而提前结束春天般的生命。在灾难面前,生命都会显得无比脆弱。但是,很多灾难的背后,我们又会痛切地感觉到,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多点求生意识、求生技能,也许,很多人还是可以逃出死亡。让我们
30、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吧! 9 资料袋 2023年12月26日,11岁的英国少女蒂莉史密斯跟爸爸妈妈已经在泰国度假胜地攀牙湾游玩时,发现远处海水突然不平静起来时,她马上觉得非常不安。蒂莉注意到,远处的海水开始出现泡沫,水流的速度也在加快,且急速后退,这让她立即联想到老师在地理课上讲述的有关海啸将发生的知识。蒂莉歇斯底里地狂呼“不好了,要发生海啸了!”父亲带妻子女儿返回旅馆,并将此警告带给100多位游客和旅馆的工作人员。就在人们逃离海滩没几分钟,巨浪袭来,人们却全都获救了。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听到了那么多自我保护的故事,这些故事中都蕴含着知识与
31、智慧的力量,还有令人敬佩的坚强、镇定与乐观,使危难化险为夷。有些故事让我们听起来惊心动魄,有些让我们赞叹不已。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自己经历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 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1你最想写的什么事情?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上自己或别人说的自我保护的故事,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受益非浅。 2谁来告诉大家你最难忘的自我保护的故事?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草稿上写出题目,用几句简练的话列出提纲。 3通过这件事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说出自己的感受。 4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些惊险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能够写得很精彩。 三、回顾写作方法 1
3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写作方法: 细节描写使人如临其境;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心理描写让人了解事情背后的变化;侧面烘托将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使文章条理清楚等。 2谈谈你准备用哪些写作方法。 三、指导学生自由习作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回顾拓展四 学习目标 1.巩固本组学习本组课文的所得,明白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感动比如,读文章要入情入境才能够被感动。 2.积累20个成语。 2.懂得“程门立雪”的意思,懂得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尊敬教师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朗读对话,畅谈发现 1.(教师出示交流平台
33、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请学生们自由大声的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想想你从他们的对话中发现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对话。 10 谁愿意说说自己的发现吗? 3.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 (1)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设身处地地想,入情入境地读。 (2)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要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 (3)要注意表达的方式。 选择典型的句段,朗读体会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式。 1)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再见了,亲人)直接抒发感情。 (2)五天以后,洪水退了她丈夫和她的儿子。(桥)在故事的叙述中表达感情。 4.回忆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课文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感情的? 5.还有
34、哪些其他的表达感情的方式?给出实例体会,比如借景抒情,咏物抒情 二、总结学法,课外拓展 1.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听说大家在课外也收集了一些感人的文章,请在小组中交流交流(学生出示自己平时阅读是比较喜欢的文章),老师提两点建议: (1)朗读文章时,要入情入境地读,用自己的朗读打动听者。 (2)听的同学要边听边思考,这篇文章什么地方令你感动?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2.学生小组交流。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朗读文章,学生交流听后感受与体会。 第二课时 一、教学“日积月累” 1.自由读“日积月累”词语。 2.小组中交流哪些词语自己会认识,让学生较快地从熟悉的成语中产生亲近感。 3.
35、再读课文,按自己的方法把词语进行归类。 (1)比较适用于形容和平时代的精神。(2)比较适用于形容战争时代得精神。 (3)比较适用于形容坚强意志的成语。(4)比较适用于形容思想境界方面的成语。 4.再次诵读。 5.开展“小组故事会”活动。 (1)自由选择文中的三个成语,讲述自己熟悉的历史名人或生活中的劳动者的故事。 (2)小组要评出“故事大王”,推荐参加全班“故事大王”比赛。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来玩个成语接龙游戏好吗? 2.看来同学们积累的成语还不少。大家一定知道不少成语,都来源于生动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板书课题)程门立雪。 3.齐读课题。注意“程”是后鼻
36、音,“门”是前鼻音。 三、初读故事,概括 1.自由读。思考: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用一两句话把“程门立雪”的故事说明白。 提示:用上“谁和谁”、“为了”、“结果”、“后来,杨时成为” 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杨时和游酢为了解决疑难问题,冒着大雪赶到程颐门前,当时老师正在午睡便站在门外等 11 候,等老师醒来,他俩已成了雪人,后来,杨时成为一个著名的理学家。) 3.想象程颐醒来后看见门外的两位“雪人”会说什么? 四、总结廷伸,课外拓展 1.齐读第二段。2.“程门立雪”现在多用来称赞什么精神? 3.速读全文,找出从哪些地方看出杨时尊敬老师? 4.全班畅谈班级中尊敬老师的典型事例。5.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将“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好朋友听。2.继续收集成语故事,与同学互相交流。 六语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六上第四单元教案 六上第四单元作文 七语上第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五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一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六数上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四上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教学设计 六上第四单元词语盘点日积月累 统编五上第三单元、第四单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