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元节习俗与包袱写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元节习俗与包袱写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中元节习俗与包袱写法 中元节习俗与包袱写法 谢五八 一年一度的中元节来临,按民间风俗,各地都忙于“接公公奶奶”回家祀奉。但也有一些人对中元节习俗知之甚少,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或者平时接触这种仪式不多的人,就不知怎么“接”,怎么“送”,怎么“祭”,怎么写封包。有些人知道我是研究民俗的,于是,每年都有人跑来问我,或打电话问我,我就我所知道的,一一作答。但这都是个对个解答,不够大众了解,为了普及,在此作文以答。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三元”之说,即: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庆新年,吃元宵;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谷物新熟,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食寒食,纪念贤人。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称:
2、“三元者,元,本也。但以上三官为万物之行本,故曰三元。”题解称:“一切众生,生死命籍,善恶录,普皆系在三元九府,天、地、水三官考校功过,毫分无失。所言三元者,正月十五日为上元,即天官检勾;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即地官检勾;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即水官检勾。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三官之所统摄。”赐福天官叫紫微大帝,赦罪地官叫清虚大帝,解厄水官叫洞阴大帝。又说,这“三元”又分别是这“三官”的生日。另外,八月十五日称中秋节,携老登高,为敬老日,但不在“三元”之内。 一、中元节概说 一般地说,认为中元节源出于道教。据道藏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
3、脱。”道教太上三官经又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道教认为:上元节是天官赐福日,中元节是地官赦罪日,下元节是水官解厄日。所以中元日要赦免亡魂的罪责,普渡孤魂野鬼。这就说明,至少在东汉时期就有“鬼魂解脱回家探亲”的文字记载了。其实,农历七月十五日,正值“立秋”时令前后,所以叫“小秋”时节。此时,已有若干农作物开始成熟,有小量秋收了,为不忘先人,民间用新米等供奉祭祖,向祖先报告秋成,让先祖“尝新”。因此每到七月十五日的“小秋”时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这样就形成了中元祭祖的民俗。只是道教产生之后,把这一民间习俗上升为理论,并加以神化而已,因此中元节的真正起源要远远早于道教产生的
4、东汉,应当是由狩猎社会转化为农业社会时期。因为中元节有用新成熟的农作物祭奠祖宗这一背景情节,只有农耕社会才有“新谷祭祖”的物质条件与“祭祖冲动”或“思想动机”见新思旧见谷思祖的动因。 中元节的时间,一般为农历的七月十五日,但有些地区为七月十六日,有些地区为七月十四日。如湖南中部的梅山地区所属县市就是七月十四日,在七月十四日这一天傍晚就要将先祖送走。先祖拿着后代打发的钱财,先到扬州街上看“竹子戏”,然后才回地府。 中元节俗称“七月半”,也叫“鬼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每年到七月初(梅山地区是七月初十),家家户户都要接老人回家供奉和准备给老人烧封包。民间传说,七月初一开鬼门,阎王爷就放出全部的
5、鬼魂,让他们享受一年一度的“假期”,死去的先人魂归人间检查后代们的善恶情况,在阳间的人们就举办一些祭拜活动来款待他们,尤其是中元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以此祭拜这些从阴间来的鬼魂。在梅山地区,中元节也不叫“中元节”或“鬼节”,还是直接就叫“接公公奶奶”或“七月半”。 农历进入七月初一至七月十五日期间,每天正午前焚香,由家中男丁用金属“钱戳”打印纸钱。纸张是用竹子造的的专用纸,叫“烧纸”,大小规格为9cm17.5cm。十几张纸为一叠,每叠纸在打印时,只能打印三排,每排打七个或九个戳印,要成单数。戳印状如古代铜钱,一排戳印代表一串钱,三排戳印就是一吊钱,为三百缗。打印好后,
6、把紧叠的纸一张张松开,便于焚化时燃烧。然后按需要以 三、 七、 九、十 一、十三等单数为一叠,用小包袱纸包好。现在市面上有现成的机械打印钱纸买,省去了许多事。 二、怎样接送与祭祀祖先 1、接先祖。到了七月初一或初十,在傍晚时分,拿一挂鞭炮,三根香,一叠蓬松的散钱纸,由家长带领一家老少,在屋前坪里或屋前路口,烧钱纸,焚香,行鞠躬礼,作揖,恭迎先祖,为首者要说恭迎先人祷告词,如:“公公,奶奶,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元节,我们全家在此恭迎你们回家,希望你们吃好、玩好,并保佑全家老少健康平安”等等。然后鸣炮,一路烧纸钱引先祖回家。 2、祭祀先祖。先祖接到家里后,在桌子上摆上荼水、果品、点心等,侍奉刚进屋的
7、“老客”。以后一日三餐都要侍奉好茶、好酒、好饭菜。侍奉的茶杯、酒杯、碟子与饭碗的数量,按习俗不同,有些地方是八个,有的地方是三个(取道德经上“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意。在这里,三,表示无限多)。用八个的,桌子四方每方摆二个;用三个的,三个并排摆放在上座位(即所谓的“正位置”,一般在房门对应的方位)。农村有厅堂的,如果在厅堂的方桌上敬祖,杯碗碟则摆放在神龛位置(大门所对方位)。祭祀的秩序,一般是先焚香烧纸,祷告,先祭酒,次祭饭菜,再祭茶。祭祀时在每个碗上摆一双筷子,然后在每一个碗上用筷子点一下菜,口云:“请公公、奶奶、父母喝酒,吃饭,呷菜。多呷点。”十分钟至半小时后撤掉饭菜。先拿下碗上的筷
8、子,然后把碗筷移开,边撤筷子时边说:“请放下。”然后换上茶杯。口云:“请公公、奶奶、父母喝茶。”十分钟后撤掉茶杯,口云:“请放下。”祭祀的茶、酒、饭都不要太满,茶、酒盛杯子的三分之一,饭盛一勺,就可以了。天天如斯。先祖吃过后再阳间的人吃,就吃祭过先人的饭菜,据说先人吃过的东西有保佑作用,活人吃了好。 3、送先祖。送先祖的仪式与接先祖差不多。七月十四日或十五日,祭过晚饭后,等到傍晚,就开始送公公奶奶了。先摆上水果茶点,家长进行祷告:“今天是中元日,是公公奶奶在阳间的最后一天,今天晚上你们就要打转了,我们打发你们一些金银财宝,你们拿到阴家去用。包袱上都写了名讳,各自莫拿错了。公公奶奶要保佑子孙内外
9、发达,全家身强体健,官运亨通,财源滚滚,无灾无难。小孩子好养好带,老年人无病无痛,读书的考上重点大学,当官的连升三级,经商办企业的早成亿万富翁”然后烧纸焚香,家长拿着燃烧着的纸钱在前面引路,其他人拿着鞭炮、香烛、封包、引火助燃用的稻草在后,从家里鱼贯而出,到达屋前的路口停下来(引路的纸钱不能熄灭,一叠快烧完了再点燃一叠,次第向前引),先铺上稻草,再把装有纸钱、元宝、衣物的包袱放在稻草上,在旁边插上香烛,然后点燃香烛、稻草、包袱,作揖、鞠躬。并祈祷、告别:“公公奶奶,父亲母亲,中元节就要结束了,你们又要回到地府去,我们尽管舍不得,但没有办法,只有多打发你们一点钱物,你们在阴家好受用。现在时间尚早
10、,你们先到扬州街上看了戏再回去。明年中元节再会。”还有一些父子之间,母女之间的体己话都可以告白,诚如活着时告别一样。 三、怎样写包袱 在中元节期间,要为先人准确一些金钱财物,如金条、元宝、冥钱、钞票、衣帽、鞋袜、日用品管。现在还有美元、欧元、英镑、人民币、汽车、电视、电脑、手机等现代物品,阴家也与时俱进了。这些东要用用包袱包起来,便于携带与邮寄。有的用笼箱装起来,显得更客气。包袱或笼箱的封面就要写上姓名地址、物品名称、数量等,便于投递与收执。但是现代人对这种老格式比较陌生,不会写。现在市面上有现成的包袱买,印上了格式,但一些人还是不会填空。下面介绍包袱的写法。 包袱又叫封包, 原本指的是两种东
11、西,前者指封缄,亦指封缄着财物、文书等的封套。后者指用布包起来的衣物包裹。后来两种含义重叠了。如:唐代元结心规:“其甚也,则须封包裹塞,不尔,有灭身亡家之祸。” 又如。宋洪迈夷坚三志胡廿四父子:“乾道元年冬,弋阳某客子独携包袱来宿。” 对于冥用品,本着“阴阳一理”的理念,也比照阳间的包袱寄包裹。冥用包裹分为小封包与大包袱。小封包为包裹纸钱时用,是由草纸裁剪而成,一般是长26.5cm,宽16cm。行文由右至左竖排五行,依次写“今逢中元大会处备冥财一束”、“化奉”、“祖考(妣)公老大人(孺人)阴府受用”、“孝孙谨具”、“天运年七月十四日化行”。小封包的数量一般是多个的,每个都要如是写好。每一个祖宗
12、可以封多包,以每个晚辈的名义分别署名,也可以夫妻的名义署名,也可以全家的名义署名(可以写“率全家谨具”)。写好后,小封包可以单独焚化,也可套在大包袱内与其他物品一起焚化。 小封包模式如下: 冥用大包袱由草纸折叠而成,包袱一般为45cm50cm规格。正面共分五行由右至左竖排,书写格式:依次写“中元化袱 包”、“上奉”、“故祖考 公 老大人收”、“孙 曾孙 玄孙 谨具”。如果死者的儿子活着,写包袱时的称呼、落款以儿子为主。即:依次写“中元化袱 包”、“上奉”、“故显考 公 老大人收”、“男 率孙 曾孙 玄孙 谨具”。包袱的背面写上封字,表示封口,在邮寄的路上不要让别人拿了去。如果是给故去的母亲写包
13、袱,中间一行则改为“故显妣府老孺人收”。除了给先人包袱外,一般还要给车夫力士一个包作为报酬,包袱正面写“车夫力士”四字即可。有的还写上一两个特殊的包袱,正面中间写“地盘业主,孤魂野鬼”,右侧写“魂下受用”。也就是给“坟山地主”与无人祭祀孤魂野鬼的份子钱。 包袱较通用的模式如下图: 有的包袱格式还要写上地点,详细程度类似邮递,一般用过去的地址,只详细到相当于今天社区的庙隍就可以了。如“湖南省宝庆府新化县太阳四都福景山庙隍”。至于这个地址,有写亡故之地的,有写安葬之地的,有写故乡之地的,有写祭祀人之地的,都可以。但笔者认为,以写祭祀人之地为妥。第一,较之不会出错。年长月久,上面几代人死于何处,葬于
14、何处,甚至故乡为何处,都很难弄清楚了,详细的通讯地址更难查找。而祭祀人自己的地址就明了得多。第二,因迁徙、搬新居等原因,祭祀人之地往往是变动的,而邮件写祭祀人住所之地,可以让收件人记住其地址,下次中元节不会走错地方。第三,写邮件发出之地城隍庙的地址,其实就是把包袱交给城隍,让神通广大的城隍代为分发邮件,保准不会误事。城隍担当了邮局的角色,城隍就是地保,是管理阴魂的地方官,是经常与阴曹地府打交道的,而且城隍有阴魂花名册,哪个阴魂在哪里清楚得很。其实,中元节的包袱是不用写地址的,因为是当面交给先人带走的,无需地址。只有在其他时间烧化包袱时才需要写地址,因为那是邮寄,不是自带。 如果包袱较多,又是寄
15、给同一个祖先的,可以只写第一包,其他的包袱可以写以“字号第”。如“父字号第二”、“父字号第三”“母字号第二”,“母字号第三”省去了许多笔墨。 包袱右边的“中元寄钱”,讲的是烧包袱寄钱的原由、时间。人刚死,烧包袱过去,谓“伴棺寄钱”;正月初 一、五月初 五、七月十 五、八月十五,烧包袱过去,分别为“元旦寄钱”、“端阳寄钱”、“中元寄钱”、“中秋寄钱”。中间的那一行,是包袱的主体部分,注明收钱人的称谓、姓名。“故”,亡也。“显考”、“显妣”是对已故父亲、母亲的敬称。至于父母是否“显”过,并不重要。如果是孙辈给祖辈烧包袱寄钱,则要写“显祖考”、“显祖妣”。男性写名讳,女性写姓氏即可,不写名字。“老大
16、人”、“老孺人”,是再一次的敬称。无论死者生前是何身份,一律“大人”、“孺人”称呼。 “大人”过去是对王公贵族等高位者的尊称;“孺人”是过去对妇女的封号,七品官的妻子可为封孺人。到了阴间,乞丐与帝王都平等了,都用“大人”、“孺人”称谓。“冥府受用”,指给祖先带回阴曹地府用的。后面是寄件的名字与投邮时间。对于落款,过去男士写名字,媳妇写姓氏,未嫁女写名字,已嫁女不署名,现在都可以署名、写名字了。落款还要注意辈分称谓。年份要用甲子,不用公元,如今年为“甲午”年。月份与日子也要用阴历,不用阳历。 再举一例写法: 第一列:中元胜会之期虔备冥资成 封(指中元节鬼魂胜会之期虔诚准备冥界纸钱并打包成多少封)
17、 第二列: 上奉 (指恭敬地奉送给) 第三列: 故 收用(指给已经故去的老人收用) 第四列: 孝 祀(指阳世孝人祭奠的) 第五列:天运 年 月 日叩化(指农历年月日跪拜焚化) 四、包袱上的称谓 写包袱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相互称谓。根据辈分不同,彼此的称呼也不同,弄不好就要出笑话。 首先,要清楚常用的十八代称谓:鼻远太烈天高曾祖考已子孙曾传来晜仍云耳。因为不太好记,我曾经给它编成一个五言歌诀就好记多了:“鼻远太烈天,高曾祖考已。子孙曾传来,晜仍云耳止。” 1、直系血亲相互称谓: 上九代:称鼻祖。包袱写法:故鼻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自称落款:孝耳孙。 上八代:称远祖。包
18、袱写法:故远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自称落款:孝云孙。 上七代:称太祖。包袱写法: 故太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自称落款:孝仍孙。 上六代:称烈祖。 包袱写法:故烈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晜kn孙。 上五代:称天祖。 包袱写法:故天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来孙。 上四代:称高祖。 包袱写法:故高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玄孙。 上三代:称曾祖父。包袱写法:故曾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曾孙。
19、上二代:称祖父 。 包袱写法:故祖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孙。 上一代:称父亲。包袱写法:故显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自称落款:孝男 2、旁系血亲、姻亲、表亲、继亲、世亲、夫妻、故友、其他等相互称谓: 因内容较多,为简便计,下面用列表式 : 孝家称呼 包袱写法 自称 父之兄:称伯故伯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父之弟:称叔叔 故叔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父之堂兄:称伯伯 故堂伯 公 老大人收用 孝堂侄 父之侄:称兄或弟 故堂兄或弟 老大人收用 堂兄或弟 母之父:称外祖父 故外祖考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外孙 母之兄或弟:称舅
20、故舅考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外侄 母之伯爷:称堂外祖 故堂外伯祖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堂外孙 母之堂兄:称堂母舅 故堂母舅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堂外侄 父之姐夫:称姑父 故姑父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内侄 具 父之姐妹:称姑母 故姑母 府 氏老孺人收用 胞侄 叩 父之姑爷: 称故姑公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内侄孙 叩 父之姑娘:称姑婆 故姑婆 府 氏 老孺人收用 孝侄孙 叩 同父母之姐:称胞姐 故胞姐 府 氏收用 胞弟 叩 胞姐之丈夫:称姐夫 故姐夫 收用 内弟 叩 母之姐夫:称姨父 故姨父 府 老大人收用 姨侄 叩 母之姐妹:称姨母 故姨母 府 老孺人收用 姨侄 叩 妻之父:称岳父 故岳父 公讳 老
21、大人收用 孝婿 叩 妻之伯爷:称伯岳父 故伯岳考 公讳 老大人收用 侄婿 叩 妻之伯娘: 故伯岳妣 母讳 氏老孺人收用 侄婿 叩 妻之祖父: 故内祖考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孙婿 叩 妻之姐夫: 故襟兄 收用 襟弟 叩 妻之姐姐: 故姨姐 府 氏收用 姨妹弟 叩 祖母之姨侄: 故姨表爷 公讳 老大人收用 表侄 叩 母之姨侄: 故姨表兄 收用 姨表弟 岳母之舅娘老表: 内表母舅 老大人收用 外侄婿 妻之表兄: 内表兄 收用 表妹弟 乾爹: 故寄父考 老大人收用 寄男 叩 乾爹之父亲: 故寄祖考 老大人收用 寄孙男 叩 乾爹之岳父: 故寄祖考 老大人收用 寄外孙 乾爹之子: 故寄兄 收用 寄弟 叩 妻
22、之保爷: 故寄岳考 老大人收用 寄子婿 后父: 故继父 老大人收用 继男 叩 后母: 故继母 老孺人收用 继男 叩 大妈的儿子与小妈: 故妾母 老孺人收用 孝嫡男 小妈的儿子与大妈: 故嫡母 老孺人收用 孝庶男 奶妈: 故乳母 府 氏 收用 孝奶男 丈夫: 故良人 收用 荆室 叩 妻: 故贤妻 收用 为夫 具 朋友: 故彦兄 收用 世弟 叩 老庚: 故庚兄 收用 庚弟 叩 后夫与前夫: 故同绿 收用 同绿弟 公讳: 老大人收用 世侄 叩 手艺与师父: 故恩师 老大人收用 孝门徒 叩 拜把弟兄: 故血兄 收用 血弟 道士与老师: 金羽化法师 大真人收用 门徒 异族化纸: 故异族 收用 异族 叩
23、伯或叔与侄: 故贤侄 收用 愚伯或叔 亲家: 故姻兄 收用 姻兄 叩 未婚夫与妻: 故结发 府 断弦妹收用 断弦兄 未婚妻与夫: 故淑配 府 无缘兄 无缘妹 父亲与儿: 故幻化亡男 反念父 翁父与媳妇: 故幻化亡女媳 反念翁父 父亲与女: 故夭命亡女 反念父 岳父与女婿: 故贤门亡婿 反念岳 与亲家父母: 故姻尊 姻侄 叩 与亲家之祖: 故太姻尊 姻内侄孙 乞丐与施主: 故施主 丐人 叩 另外,男称大人,女称孺人。老人死三年内:亡男称新逝显考,亡女称新逝显妣。三年后:亡男称故显考,亡女称故显妣。 附:直系血亲相互称谓写法示例图: 2023.8.9 中元节习俗与包袱写法 中元节烧包格式 写包袱格式写法怎么写 中元节烧包格式 写包袱格式写法怎么写 高中生中元节作文中元节习俗1 中元节 庆中元节作文快乐的中元节 中元节作文中元节可以搬家 中元节作文200字中元节的由来与佛教 关于中元节习俗的调查报告 潮汕中元节七月半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