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z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z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30.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z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30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胡玲玲 历史文化学院 20232111104 【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到这是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态的新变化。 2.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3.从多角度分析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阅
2、读教材的有关资料,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 2 通过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掌握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材分析】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明代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清代雍正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了顶
3、峰。明清两代,以六部为中央政务部门,分理国政,直属皇帝。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了顶峰,也使中国在政治上大大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教学方式】 1.依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取、舍和整合。 2.对教材比较明晰叙述内容,可以略讲,以学生阅读为主。 3.培养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资料,材料可以包括史实资料和各种图片资料,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通过前三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夏、商、西周、秦汉、隋唐、宋元的政治制度。我们先主要回顾一下秦
4、汉、隋唐、宋元的政治制度。秦朝在中央设立了皇帝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汉初,王国问题影响了中央集权,经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至汉武帝采取专制措施,形成“大一统”局面,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在中央,重用皇帝身边的人。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保证皇权。地方上,隋实行州县二级制,到唐则进一步完善,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北宋则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元朝为加强统治与管理,实行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地方设行中书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前面各朝代,是将地方分权逐步集权于中央,那又是
5、怎样进一步集权于皇帝的呢?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历史发展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讲授新课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明初丞相权势过重 师:明初沿袭了元朝的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可是宰相制度自秦设立之初,从最初的“无事不领”,到后来的“事有专注”,其权限不断缩小,地位不断下降。可是,相权与皇权的矛盾却一直都存在。尤其在元朝,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后,立左、右丞相,其权力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宰相制度的存在就会导致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社会动荡,明太祖朱元璋对丞相的使用一开始就存有戒心。请同学们
6、阅读一下课本16页“历史纵横”与第二段的文字。归纳一下明太祖采取了哪些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2.明太祖采取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在地方,明太祖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布政司、都指挥司与提刑按察司,分管一省的行政,军政与司法监察,其长官分别为布政使,都指挥使与按察使。三司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的权利就集中到了中央。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因此,在中央,朱元璋也必须削弱宰相的权利。洪武十三年(1380年),爆发了“胡惟庸案”,丞相胡惟庸以谋反罪被处死。明太祖借此杀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亭等,株连三万余人。从此,中书省和丞相废而不设,将相权分与
7、六部,并提高六部的地位,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自此,秦汉以来沿袭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全国军政大权由皇帝一个人独裁。 3.宰相制度废除的原因与影响 师: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到了皇权。历史原因:元丞相权势过重。直接原因:胡惟庸娇姿擅权,胡乱作为。 师:任何事都是存在着两个方面,废除宰相制度也是如此。同学们可以现在阅读以下第16页“资料回放”,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丞相制度的废除可以集权于皇帝,维护皇权,避免丞相权势过重,导致政局动荡。但废除丞相后,其积极作用也自然消失,会造成怎样的弊端呢? 学生:回答 师:我们都知道丞相有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管行政的积极作用,明太祖废除
8、宰相制度,其用意是在于一劳永逸地解决君相之间的矛盾。但废除宰相制度以后,期积极作用也自然消失,会造成怎样的弊端呢?请同学们阅读以下第17页“学思之窗”的内容。在废除宰相以后,所有国家大事都是由明太祖一个人处理。在当时,明太祖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要批改奏章200多件,处理政事400多件。而且从“学思之窗”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由于过分集权于皇帝,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更加严重。 二、内阁的出现 师:宰相废除之后,全国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他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处理这么多的国家大事。于是,在明朝就建立起了内阁制。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内阁制的发展与演变的过程。 1.内阁的设立与演变 师:明太
9、祖最初设置四辅官进行辅佐,他们来自于民间,朴实醇厚,没有政治背景。但他们缺乏政治经验,无法起到作用。于是明太祖下令废除四辅官的建制,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但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时期,选拨翰林院官员做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参与军国大事的讨论,并且明成祖征求他们的意见,有意识地吸收他们参与讨论国家机密,内阁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属官与衙署。 明宣宗以后,内阁政治地位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掌握了“票拟”之权。(所谓“票拟”,是说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送给皇帝批示之前,由阁臣替皇帝指出处理意见,用小票墨笔书写,帖在各个奏章上面,称为“票拟”,然后呈给
10、皇帝申定,再由太监用朱笔抄写,交付实行,称为“批红”。 明神宗时,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权势显赫,削弱六部职权,使内阁首辅权压群臣。张居正任职期间,也有很大的作用。同学们可以阅读一下第17页“历史纵横”,有的学者以张居正为例,认为明朝的内阁首辅是宰相,你认为呢? 请同学们看以下的材料,思考:内阁的首辅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神宗实录卷 学生:回答 2.内阁与宰相的区别 师: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主要助手,其权力主要有两项:一是参谋最高决策权,另一个就是总领最高行政权。而内阁
11、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然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他么一旦失宠,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便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可见,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而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3.内阁的三个特点 师:从宰相与内阁的区别,我们进而可以总结出内阁的三个特点。第一,非法定机构,即不是定制的,不是法定的中央级的行政或者是决策机构。第二,没有决策权。第三,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内阁无法限制皇权,且阁臣的升降和职权的大小都是由皇帝决定,甚至是票拟权也是要
12、经皇帝的批红。 师:虽然明朝加强君主专制,但最后还是不可避免的被农民起义所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朝。清朝时以满洲贵族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它也沿袭了君主专制制度吧,而且在明朝的基础上达到了顶峰。下面我们来看清朝君主专制是如何一步一步达到顶峰的?我们下堂课继续讲授。 习题巩固 1.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立内阁 B.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待提高 C.内阁正式成为统帅六部百司的机构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2.明史职官志载:“洪武十七年铸铁牌,文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置宫门中。又敕诸司毋得与内官监文移往来。”但明朝宦官专权的现象仍不断发生,造成这一现象的根
13、本原因是: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明朝后期皇帝年幼无知 C.明朝后期皇帝多懦弱无能 D.明朝时期大臣多与宦官总结,把持朝政 三、军机处的设立 1.议政王大臣会议 师:清初,仿照明朝的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由内阁负责。但在当时起主要作用的中央行政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它又称“国议”,1637年创建,1792年废除。努尔哈赤在建后金之初,军国大事都由宗室贵族共同商议,带有贵族军事民族色彩。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后,八旗旗主全部封王,每次召开会议,他们都会参加。在这个会议上,很多事情都是由八个旗主共同商议决定的,皇权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这里我们要提到满清在入住中原以后,政治制度带有奴隶制和
14、早期封建制的贵族军事色彩,即君臣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事实上最高的权力机构,权架于六部和内阁之上,对皇权构成了威胁。不符合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趋势。 2.南书房 师:康熙帝亲政后,在1677年设南书房,由皇帝亲自挑选某些经过精审确定的亲信文人入南书房办事,组成自己直接控制的机要秘书班子,许多重大政务已不再交付给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改由南书房传谕或起草,甚至收纳来自各地的密奏小折,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更直接地行使皇权。这样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牵制,加强了皇权。 3.军机处 师:请大家阅读以下的材料: 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连日
15、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思考: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原因是什么? 师:从以上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是用兵西北,防止军事机密的泄露而设置。请同学们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二: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 师: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师:因此,军机处的设置,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
16、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手中,“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军机处最大的特点可归为:简,即人员机构简单不像内阁人员庞杂;速,即办事效率高,有旨随时承办,且当日事当日毕;密,即军机处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自入内。 师:课后思考:为什么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就达到了顶峰呢? 四、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师:在清朝设立军机处以后,君主专制就达到了顶峰。从秦到清,我们可以看出皇权是一步一步在加强的。我们该如何全面的看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积极影响:1.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17、2.能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如秦朝修筑长城和灵渠。隋朝修建大运河。明清修撰史书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3.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各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师:消极影响:1.皇权专制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2.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容易遏制了思想。如秦朝独尊法家思想,“焚书坑儒”,明清“八股取试”,清朝的“文字狱”。3.阻碍封建社会后期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关系的发展。阻碍社会与生产力的发展。当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西方世界在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近代民主制度,从政治上步入了近代的社会。中国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严重的扼杀了社会的创造
18、力,减缓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之一。 五、单元小结 明清(顶峰)明: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清:设南书房、设立军机处中央:设中书省皇帝集中元(新发展)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宋朝(加强)隋唐(完善)两汉(巩固)中央: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相权地方:把军事、行政、财政权力收归中央中央:三省六部中央集权集中地方:加强统治;中期后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中央:汉武帝重用亲信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地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加强皇帝制度秦朝(形成)三公九卿郡县制地方分权 六、习题巩固 1.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
19、.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政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宰相,清初“军国政事”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2.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时代,政府的专制精神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的含义的史实是: A.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清朝设立军机处 C.清廷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3.明史职官志载:“洪武十七年铸铁牌,文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置宫门中。又敕诸司毋得与内官监文移往来。”但明朝宦官专权的现象仍不断发生,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明朝后期皇帝年幼无知 C.明朝后期皇帝多懦弱无能 D.明朝时期大臣多与宦官总结,把持朝政 z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30 第四课_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教案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后随堂练习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说课稿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