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意见.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意见 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安排部署,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不仅提高农民收入,而且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省委、省政府决定,用三年时间,对全省近5万个行政村配套改造、整体提升(以下简称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重大意义 对农村实施配套改造、整体提升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能否大幅度提高,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系到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能否巩固和加强,意义
2、重大而深远。 (一)加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 要。我省是农业大省,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是农村,难点在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发展,要求我们不仅要大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而且必须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大力气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村庄布局零乱、房屋结构陈旧、基础设施不配套、公共服务水平低等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 (二)加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迫切 需要。近年来,我省大力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全省城镇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重城轻乡的体制弊端,无论是基础设施,
3、还是公共服务,对广大农村历史欠账较多,农村面貌与城市发差尤显突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快农村面貌改造和提升,尽快让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现代生活。 (三)加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是着力改善“两个环境”的迫切需要。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是省委、省政府着眼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推进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大基础性、保障性工程。改善“两个环境”,农村是基础,也是短板。当前,我省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不仅表现为传统意义上的脏乱差,而且呈现出生活污染和生产污染并存、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等新特征。改造提升农村面貌,促
4、进现代村落与田园风光,生态文明有机结合,既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内在要求,也是改善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 (四)加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是革新农民生活方式、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生活设施落后、生活品质低,是多年来我省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改变传统落后生活方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我们必须急农民之所急、解群众之所盼,加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实现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方式的大变革。 (五)加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是扩内需、保增长的迫切需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根本立足点是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内需最大的潜
5、力在农村。推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升农民消费水平;一方面还可以拉动我省钢铁、建材、建筑等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全省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总体要求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安排部署为指导,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标,大力实施“环境整治、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生态建设”五大工程,保持田园风光,增加现代设施,绿化村落庭院,传承优秀文化,加快打造“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田园风光、舒适宜居”的现代农村。 坚持党政主导,农民自愿。各级党委、政府是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责任主体,要统筹谋划、整合资源、
6、强力推进,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搞强迫命令,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基本要求,切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农民自己干,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建设美丽家园。 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强化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要充分考虑农村与城镇的功能性差异,突出乡村特色,保持田园风貌,注重农村文化传承,通过试点示范引领健康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针对各村发展基础、人口规模、资源禀赋、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多种模式推进。不搞“一刀切”,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不破坏生态环境。坚持少花钱、多办事,重点解决饮水安全、
7、民居改造、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厕所改建、厨房改造等突出问题,除了城郊一些村庄,其他农村重在整理改造,一般不要大拆大建。 坚持标本兼治,量力而行。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实施村庄配套改造,整体提升,既要注重整治脏乱差,又要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既要开展集中整治,又要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注重实效,切实避免形式主义、面子工程,严禁向农民强行摊派,严禁过度负债搞建设。 坚持改革驱动,市场运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将改革创新贯穿于行动的全过程,着力破解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中的瓶颈制约。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形成全社会、多元化支持和参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工
8、作格局。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要求,把改善农村面貌与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过程中注重采用节能、环保、低碳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努力实现绿色发展。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涉及“三农”工作的方方面面,要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乡村旅游、一村一品相结合,实现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与产业发展互动互促;与推进农村配套改革相结合,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改造提升;与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相结合,有效发挥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指导作用;与开展扶贪攻坚相结合,统筹推动产业富民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与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相结合,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改造
9、提升农村面貌的素质能力。 三、主要任务 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不是简单搞环境卫生,而是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开展配套改造、整体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实施“五大工程”: (一)实施环境整治工程。 1、全面开展“四清”(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彻底清理国、省、县、乡干道及村内街道、房前屋后、村庄周边、公共场所的各类积存垃圾,消灭卫生死角。清理村庄街道两旁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废弃建筑材料,清理村内散落粪堆、砖头瓦块等。拆除村内侵街占道的私搭乱建设施,清理、修整坍塌破房、残墙断壁,使村内从主街道到小街小巷整洁通畅。清除院落内垃圾、杂物,规整院内堆放物品,及时清理畜圈粪便
10、,做到房内、院落整齐清洁、明亮舒畅。2023年底,全省所有行政村要完成“四清”任务,并建立起村内卫生保洁员队伍。 2、加快推进“四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重点加强村庄出入口、主干街道、集贸市场、公共活动场所环境卫生管理维护和完善提升,保持净化。以房边、村边绿化为重点,积极开展街道、庭院绿化,因地制宜种植树木和花草,有条件的村要打造绿化景观街道。建设安装线杆、路灯等亮化设施,实现村内主街道夜晚有照明,推广使用路灯太阳能供电。整治临街建筑立面,绘制文化墙,规范户外广告、公共标志,注重色调协调。2023年底,全省所有行政村要完成“四化”任务。 (二)实施民居改造工程。 1、稳步推进新民居建设
11、。要完善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合理确定中心村的位置和数量。选择地方有积极性、村庄有条件、群众有意愿的中心村,按照“燕赵特色、田园风光”的要求,开展类型多样的新民居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农村样板社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新民居示范工程,以已有5000个省级新民居示范村为重点,抓配套、抓提升、抓拓展,增强对周边村庄的带动能力和人口吸纳能力。对偏远山区、泄洪河道、地质灾害区、尾矿库下游等不宜居住的村庄,加快撤并搬迁,向中心村集中。 2、引导现有住宅改造提升。对规划保留的大多数村庄,要着力进行就地改造提升。积极开展外墙立面美化,引导农民进行坡屋顶改造,实现冬暖夏凉、与周边环境和设施相协调。鼓励农民采用节
12、能、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型墙体建材、环保装修材料,改造提升现有民居。就地翻建住房要符含村庄建设规划,采用凸显地方特点和乡村特色的新民居设计图样,严禁规划区外新建住房。 3、加大危房改造力度。认真落实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对危房进行改造,不断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覆盖面,加快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加强农村危房工作管理和指导,规范运作,提高质量,提升建设效果。提高新建项目比例,严格规范维修标准,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并逐步提高补助资金标准,让贫困家庭真正受益。到2023年底,全省完成40万户的危房改造任务。 4、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特色村落建设。深入推进历史文化 名镇名村保护工程,
13、逐步完成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范围内历史建筑修缮、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组织申报、认定、公布省、市级传统村落目录,建立保护和开发机制,传承发展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到2023年底,省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全部完成修缮改造任务。 (三)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1、推进农村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村村通建设、连村道路建设、村内街道硬化和农村客运服务网络建设,方便群众出行。村街道路要体现乡村特色。可建石板路、红砖路等,不宜水泥平铺。到2023年底,全省重点区域和重点村内主街道全部实现硬化。按照统筹规划、城乡一体、适度规模联村集中供水的思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让农民喝上
14、达标水。到2023年。己列入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十二五”规划的村全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抓紧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快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改造,保障农村用电需求。积极推动移动、联通。电信信号单项全覆盖,宽带网络覆盖所有行政村。加快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加强适农信息服务开发与推广。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2、推进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在源头削减,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上。采取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村庄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以中心村、行政村为主,人口密集、污水排放相对集中的村落,可采取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排水管网等方式,人口较少、居住分散的村落,可采取沼气净化池等
15、适宜方式,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鼓励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对金属、玻璃、塑料等垃圾进行回收利用,电池等危险废弃物单独收集处理处置,禁止随意丢弃、堆放、填埋。有条件的村庄要选择经济、适用、安全的处理处置技术,建设无机垃圾填埋处理、有机垃圾堆肥处理等设施和场地,实行“就地分拣、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积极推行“户收集、村集中、乡(镇)运送、县(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到2023年50%以上的县(市、区)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和污水有效处理。 3、推进农户厨房改造。加快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和使用方式,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秸秆沼气、秸秆固化成型、秸秆生物碳生产技术示范点,推广秸秆能源化利用。推广
16、使用先进炉具、灶具,减少污染物排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广使用天然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沼气集中供气。到2023年底。新增沼气用户21万户、秸秆压块炊事采暖30万户。 4.推进农村厕所改建。编印农村厕所改建技术规程,加快改造农村露天户外厕所,加大技术创新新产品SMC高密度复合材料沼气油的示范推广,大力推广使用双瓮式、三格化粪池式、三联通沼气油式厕所。推进粪便无害化处理。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到2023年全省重点区域内村庄基本完成厕所改造任务。村内公共活动场所,要逐步建设无害化公共厕所。 (四)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工程。 1、加强农村教育设施建设。科学
17、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教学点撤并要充分考虑学生上学方便和交通安全,每个教学点要实现信息化全覆盖。加快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扶持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按照布点规划建设标准化幼儿园。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技能培训授课点要向村内延伸。加强农村校车配备与管理,保障中小学生上学安全。 2、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建设。大力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民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重点改造和提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危旧狭小问题。到2023年底,每个行政村都要建有文化活动场所,体育健
18、身设施安装覆盖面达到60%以上。 3、加强农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每个行政村原则上建设一个不低于60平方米,设置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的标准化卫生室,改善农民就医看病条件。2023年基本实现全省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标准化卫生室。 4、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大力推广利用现有“空心房”建互助幸福院等多种养老摸式,着力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托。到2023年,全省农村互助幸福院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集中供养能力达到70%。 (五)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1、加强农村污染治理。严格执行农村污染物排放标准,严禁污染企业到水源保护区、江河源头
19、区及水库库区落户,集中治理乡村小焦化厂、小水泥厂、小炼铁厂、小储煤厂等污染企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农业清洁示范区建设,综合利用清洁种植、清洁养殖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实现田园(养殖区) 清洁、水源清洁和家园清洁,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环境。 2、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太力开展农村山坡地、废弃砖瓦窑、闲置宅基地整治。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前提下,对田、水、路、林、村、矿以及滩涂荒地、未利用地实行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农村公墓和骨灰堂建设,移风易俗,节约保护耕地。 3、大力开展农村植树造林。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生长 的树种和花草,在村庄周围建设环村
20、林带,在房前屋后、村里村外、田间隙地、道旁河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努力实现每个村庄村中有绿地、周边有林带,形成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良好环境。注重生态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对村域范围内的沟渠、坑塘、河道等,采取近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实施全绿化。到2023 年,全省村庄绿化率达到30%以上。 4、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结合国家农村环境连片整 治项目实施,编制农村区域性路网、管网、林网、河网、垃圾污水网一体化建设规划,成片连村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并逐步扩大整治范围,不断扩大示范成果。纳入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计划的村庄,确保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
21、率大于70%。到2023年底建成国家级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l00个以上。 四、实施步骤 要以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为遵循,本着“发展中心村、提升一般村、打造特色村”的基本思路。按照面上整体推进,沿高铁、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和沿城、沿海、沿景区等重点区域率先突破的工作路径,分期分批全面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力争全省农村面貌年内求突破、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 (一) 2023年,全面启动、重点突破。在县 (市、区)、乡(镇)指导下,各村制定三年改造提升目标任务,年内全省所有村庄,要全面完成“四清”和“四化”任务。要从交通沿线和条件好的地方抓起,示范带动、逐步推开,2023年全省重点抓好8000 个村庄的改造
22、提升工作,其中包括今年5000个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帮扶村和沿高铁、高速、景区周边、首都周围及经济条件好、班子力量强的3000个重点村庄。每个市要选择一个县、每个县要选择一个乡镇、每个乡镇要选择乡镇政府所在地,进行连片集中打造。力争形成一批精品示范点、示范线、示范区。没有列入2023年改造提升重点的村庄,也要逐村搞好规划,引导农民按规划建房。 (二)2023年,扩点扩面、明显见效。总结先进经验、完善配套政策,巩固和扩大“四清”、“四化”成果,并着力对重点区域村庄进行全面改造提升,确保2023 年基本完成15000 个村庄的改造提升任务。其他村要从实际出发,做好重点方面的改造提升。 (三) 2
23、023年,全面提升、实现目标。对剩余的村庄,全面推进改造提升工作,确保2023 年底全省行政村基本完成改造提升任务,并基本建立长效化的农村公共设施和环境管护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省委、省政府成立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领导小组,省委副书记任组长,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相关领导任副组长,省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统筹负责全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谋划部署和组织推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综合协调、新闻宣传、规划编制、资金整合、环境整治、民居改造、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
24、建设、科技支持、督导考核等11个工作组。各市、县 (市、区)都要成立领导小组,特别是县(市、区)都要成立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构,以县 (市、区)为单位统筹谋划、整合资源、整体推进。省级重点抓试点、抓机制、抓政策、抓考核,市级抓组织、抓协调、抓推动,县级抓项目、抓整合、抓落实,乡村抓实施、抓管理、抓维护,形成上下联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 (二)明确目标责任。县 (市、区)党委、政府在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中承担主要责任,副书记、分管副县 (市、区)长直接抓。各市、县 (市、区)要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实际,抓紧研究制定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量化三年工作目标和年度推进目标,细
25、化“五大工程”,实化推进举措。市级实施方案和任务目标由省级审核认定,县级实施方案和任务目标由市级审核认定,各级实施方案和任务目标作为本级党委政府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公开承诺,向社会进行公示,并作为上级督导考该评价的主要依据。省直有关部门要按照任务分工,抓紧制定包括建设标准、完成时限、实施步骤和支持政策等内容的工作方案,明确目标,明确力量,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工作指导,推动工作落实。 (三)科学编制规划。要切实加强规划引导,所有进行改造提升的村庄都要编制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对民居、道路、上下水、垃圾处理、厨房改造、厕所改建、村民中心、村庄绿化等统筹安排,并做好与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相关规划的协
26、调衔接。每个乡镇要成立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部门要做好规划的审核把关,在规划制定和修编过程中,要让农民群众充分参与,确保规划符合当她实际和农民意愿。省直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道路建设、垃圾污水处理、厨房厕所改造、村庄绿化等方面技术导则,确保改造提升有章可循、按规实施。 (四)加大投入力度。省、市、县(市、区)三级都要安排专项资金,加大支持力度,实施以奖代补,对积极性高、干得好的村庄实行重点奖补。整合涉农资源,统筹“一事一议”奖补、新民居建设、农村土地整理、农村环境连片治理、农村危房改造、贫困村扶贫移民等有关项目资金,集中用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相关建设。用好用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增减挂钩
27、指标收益的80%要用于置换出建设用地的村庄改造提升,土地出让收益要拿出一部分用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资助农村改造提升行动,对工商企业捐款和投资建设农村公共设施,可按规定享受税前列支等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村集体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充分运用“一事一议”政策,引导农民积极投工投劳。 (五)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农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抵押贷款试点。有条件的县 (市)可成立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公司,承担农村改造提升工程的项目谋划、资金运作,组织好项目实施。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推动
28、农村资源要素可抵押、可流转、可交易,增强改造提升行动的内在动力。研究制定农村环境建设、运行、管理长效机制。 (六)强化科技支撑。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要体现科技创新,采用先进技术成果,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的科研资源,推进小型民生科技攻关,开发推广节能环保的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新型能源利用的水平。组织专家筛选适合农村特点的民居类型、先进技术和产品设备,发布新民居实用图集、设备设施产品名录,推广实用技术,为改造提升行动提供技术文持。要落实全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一批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结合全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深入农村开展先进适用
29、技术推广和服务。 (七)开展帮扶帮建。耍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和部门帮扶制度,省、市级领导联系县。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街,做到每个村都有党政干部联系、有部门帮扶、有干部驻村指导。有条件的村要配备“三个一”,即从后备干部或退居二线的干部中选配一名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选派一名大学生村官,安排一名科技特派员,形成持续帮扶帮建机制。要采用专业建设队伍与群众相结合的办法,各级都要动员安排专业建设机构参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积极鼓励民营企业、社会组织、民间团体、爱心人士、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开展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的帮扶帮建。鼓励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在外公职人员返乡帮建。积极推进村企对接
30、,通过企业命名认建、品牌捐赠助建、合作开发共建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 (八)加强教育培训。大力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宣传册、文明纸、民约墙、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推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破除陋习、移风易俗、提高素养,形成讲文明、爱卫生、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和自觉行动。要通过制定村民公约、签订卫生责任状等形式,落实好村民的环境卫生责任义务,建立制度保障。以县 (市、区)为主,分级、分批集中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大培训,实现县直相关部门、各乡镇有关人员和所有行政村干部全覆盖。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省份和省内先进地区经验。 (九)营造良好
31、氛围。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和实施步骤,统一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引导工作深入广泛开展。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通过开辟专题、专栏、专访和组织各类宣传活动,总结先进典型,推广经验做法,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良好氛围。让广大农民群众和全社会共同参与,每年评选推出一批美丽乡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十)严格考核奖惩。各级要加强对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督导检查,实行每季一调度、一年一观摩、每年一考核的督导考评制度,严格工作问责制。建立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纳入省委统筹的
32、重点考核项目,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要把群众监督、媒体监督与行政监督结合起来,构建全方位、多层坎的动态督导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查找问题、督促整改,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此件发至县处级,由各县翻印发至县直部门及乡镇、村) 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意见 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规划设计编制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街道扎实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推进会讲话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调查与思考 乡镇农村面貌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重点村工作台账 赵勇同志关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讲话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的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