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数学优秀教案模板(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数学优秀教案模板(精选多篇).docx(23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小学数学优秀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小学数学优秀教案 垂直与平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水彩笔,尺子,三角板,量角器,小棒,淡粉色的纸片,双面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
2、上册6465页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知道了直线的特点,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直线的有关知识。 (一)学生想象在无限大的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师:老师这儿有一张纸,如果把这个面儿无限扩大,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个无 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一条直线。想一想,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会有哪 几种不同的情况?(学生想象) (二)学生画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各种位置关系 师:每个同学手中都有这样的白纸,现在咱们就把它当成一个无限大的平面,把你刚才的想法画下来。 注意,一张白纸上只画一种情况。开始吧。(学
3、生试画,教师巡视) 二、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 (一)展示各种情况 师:画完了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看看你们组谁的想法与众不同?(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把你们的想法展示给大家看看?(小组展示,将画好的图贴到黑板上) 师:仔细观察,你们画的跟他们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可以上来补充!(学生补充不同情况) (二)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画出来这么多种情况。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在小组中交流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 1小组汇报分类情况。 预案: a分为两类: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 b分为三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 c分为四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
4、一类,不交叉一类,交叉成直角的一类。 当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出现“交叉”一词时,教师随即解释:也就是说两条线碰一块儿了。在数学上我们把 交叉称为相交,相交就是相互交叉。(并在适当时机板书:相交) 2引导学生分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相交、不相交两类。 3(学生说出自己小组的分法后)师:对于他们小组的这种分法,你们有问题吗? 设想:当出现“b”情况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想象直线是可以无限延伸的,并把直线 画得长一些,使学生明白,看起来快要相交的一类实际上也属于相交,只是我们在画直线时,无法把直 线全部画出。 当出现“c”的分法时,开始同“b”的做法一样,先使学生明确快要相
5、交的一类也属于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再使学生明确分类时要统一标准。相交的一类,快要相交的一类,不相交一类,这样分类是以相交与否为分类标准。而相交成直角是根据两条直线相交后所成角度来分类的。二者不是同一标准,所以这种分法是不正确的。从而达成分类的统一,即相交的一类、不相交的一类。总之,在分类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看似两条直线不相交而事实上是相交的情况。先想象是否相交,再请一两名学生动手画一画,从而达成共识。 三、归纳认识,明确平行与垂直的含义 (一)揭示平行的概念 师:那剩下的这组直线相交了吗?(没有)想象一下,画长点,相交了吗?(没有)再长一点,相交了 吗?(没有)无限长,会不会相交?(不会)
6、(边提问边用课件演示) 师:这种情况你们知道在数学上叫什么吗?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板书:互相平行)知道为什么要加“互相”吗? (学生回答)谁能说说什么是互相平行?(学生试说不完整的概念) 小结:在同一平面内,画两条直线会出现几种情况? (二)揭示垂直的概念 师:咱们再来看看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都形成了四个角) 师:你认为在这些相交的情况中哪种最特殊?(相交形成了四个直角) 师: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而其他情况相交形成的都不是直角,有的是锐角有的是钝角。 师:你是怎么知道他们相交后形成了四个直角呢?(学生验证:三角板、量角器) (板书:成直角、不成直角) 师:像这样的
7、两条直线,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 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互相垂直。(学生试说后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互相垂直的概念) 四、练习巩固,深化对垂直与平行的理解 1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垂直与平行的现象,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学生举例后教师可适当添加一两个 没想到的例子。 2我们看看运动场上还有这样的现象吗?(出示主题图) 3咱们看看几何图形中有没有垂直和平行的现象?(出示几何图形) 五、拓展延伸,发展空间观念 师:下面咱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出示小棒)每根小棒代表一条直线。 1摆出两根红色小棒与绿色小棒平行,想象有多少条直线跟绿色小棒平行
8、。观察发现规律。 2摆出两根红色小棒与绿色小棒垂直,想象有多少条直线跟绿色小棒垂直。观察发现规律。 六、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节课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强调了“同一平面”,利用小游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习,以后在讲课的时候多设计点教具和小游戏来帮助学生学习,课后学生们还得对垂直和平行两个概念要熟记。 推荐第2篇:小学数学优秀教案标准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标准 基本要求: 1、体现新课程理念,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要求,体现“课堂教学质量工程”的基本标准。 2、
9、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恰当,能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合理使用教材,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方法切实有效。 3、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安排教学组织形式、课型结构、教学媒体、教学方法等,教学方法、策略等多样有效。将各种媒体有机结合,合理、有效利用教学资源,重视生成性资源。 4、具有完整教案的基本要素(教学重点、难点、教材分析、课型、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结构完整,步骤清楚,文字简洁流畅,板书板图规范、直观。 5、展现真实的教学过程 。 具体要求: 一、教学目标设计: 1、明确(目标表述清楚、明白、
10、具体) 2、恰当(符合课标、学科、学校、教师、学生实际) 3、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方法设计 1、教法选择得当(结合教材、学生、学校、教师实际,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优化组合) 2、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根据实际需要,教具、学具、软硬件并举) 三、教学程序设计 1、环节设计合理(有层次、结构合理,过渡自然) 2、环节中小步骤设计具体,时间分配合理 3、程序设计巧妙(体现教学过程和方法上的创新性,有艺术性) 四、教材处理 1、思路清晰(有主线,内容系统,逻辑性强) 2、导入新颖(结合学生实际,以复习旧知识或其他方法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3、突出重点(根据教材
11、及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在目标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重点) 4、突破难点(体现出由抽象到具体、化难为易、化繁为简、难点分解突破的方法。) 5、抓住关键(能找出教材特点和本课特点,找准处理教材的关键。) 五、师生活动设计 1、精讲巧练、分层训练(以思维训练为核心,落实“双基”,体现优生培养过程,体现学困生的分层要求。) 2、教为学服务(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启发性,引导、点拔、动口、动手、动脑结合) 3、体现知识形成过程(通过暴露思维过程,学生自悟与发现,总结出规律和体会。) 4、学法指导得当(各种学习活动设计具体,准备充分,指导有方) 六、习题设计 包括题目素材、案例、例题、应用性题目
12、、训练题目、达标题、课后巩固性作业、预习题目等。题目要适量、典型、有层次性,要按照A类基础巩固题,B类中等难度题,C类较高难度题准备上述各类题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要求。 七、板书设计 1、突出重点,主次分明,有启发性,体现教学思路 2、言简意赅,图文并茂,布局科学,有美感 3、设计巧妙,有艺术性 推荐第3篇: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是来应聘小学数学教师的考生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数的加法与减法,以下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
13、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首先,我对教材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小数加法与减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版)五年级上册第+页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已经学过了小数的性质以及整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学习这部分内容做好了有力的知识支撑。学好这部分内容,为学习后面的相关内容积累了知识经验,并且在今后的生活和进一步的学习中有广泛的运用。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探索小数
14、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材提供的素材,是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小数加法与减法这一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的道理。 二、接下来说说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有效地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他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主观性和能动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且他们开始
15、有意识的主动的去探索周围未知的世界,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写一些关于学生的特征)根据他们的这些特征,我设计了创设情景法、自主探索法、合作交流法等数学教学方法,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具体的情境中亲自体验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过程。 新课标指出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此,本课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验证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面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三、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其他的都差不多,就是说教法
16、那里要加上学情的分析,还有就是有一些新理念好的。 在这一过程中,我将探究知识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达到会学习、能学习、爱学习的目的。 有一些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的,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这个环节中,我力求体现由扶到放的思想,让学生通过等学习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能力。 归纳总结方面,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再次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巩固,突出本课的重点,构建了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并且通过学生自己回答,让他们学会自我评价,体现了新课标评价的多样性,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
17、。 最后关于探索方面的,入第二个环节是自主探索,感悟新知,你可以借用这句话,布鲁纳提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倡导探索性的学,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理念。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00页的“用计算器计算”及相关练习。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计算器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给人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计算问题带来了方便,同时为探索数学问题,揭示数学规律带来了便利。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学生或多或少地接触和使用了计算器。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18、,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子计算机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的编排突出以下三个特点:注重计算器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生活经历及学生的学情发展方面出发,我拟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计算功能。 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在计算中体会计算器的优点,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 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4、教学重、难点 为了更好地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按主次轻重处理好教学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19、如下: 重点:初步了解计算器的计算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熟练地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三、说教法、学法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新的教学理念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这一总体目标,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观察,勤于动手操作和解决简单实际问
20、题的能力。其次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从小能博采众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使之初步建立起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本节课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课始时多媒体课件情境引入。教师根据课件加以叙述,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开展学习活动。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使学生自觉进入学习佳境。 2、动手操作,互动合作法。 让学生在“试一试”“想想做做”等活动中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从中体会到计算器的优点。还让学生在“找一找”的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找出规律。这些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良好习惯和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21、 3、激趣法。 根据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本课设计了“比一比”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我设计了下面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逛过超市吗?(生答)咱们今天再去逛一下金江的百惠超市,好吗? 2、出示收银情境。师:这位收银员是小丽阿姨,她每天要收上千人的购物款。你们看小明买了4支铅笔。(出示小明拿了4支铅笔,并标明每支2元),谁能帮小丽阿姨口算一下,小明应付多少钱?指名回答后,一位叔叔买了一部电视机
22、2859元,一台电冰箱2507元,一个消毒柜628元)师问:谁又能口算出这位叔叔应付多少钱呢?(让学生稍做思考,体会口算时的困难。)师紧接着导入新课: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板书:用计算器计算) (以上导入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出生动的画面,从而把学生带入到生活的情境中,这样既能吸引了学生,又能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认识、使用计算器。 1、师:大家认识计算器吗?你们知道计算器面板上有什么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情况,适当小结:计算器面板上有显示器
23、和键盘) 2、师: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键盘上各个按键是做什么用的?(学生介绍后教师和学生一起重点认识:开机、关机、清除、数字、运算符号等按键。) 3、师:你们知道计算器有什么作用吗?会使用它进行计算吗? (三)梯级练习,巩固提高 1、“试一试” 765+469 3028-2965 58976 41600128 765+469-296 8166827 然后说一说: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准确、快捷)。 (这一活动,放手让学生单独练习,使他们在操作中熟悉键盘,在操作中养成技巧,并从中体会到计算器在计算中的优点,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小就有使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意识。) 2、比一比:课文第
24、101页的第32题 (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防止学生情绪冷却和学习疲劳,又达到逐步熟练使用计算器的目的)。 3、找一找。 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式子。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 小组讨论找出式子的规律。 (以上题目,让学生通过利用计算器算出得数,然后比较得数找规律填第六个式子。既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来参与学习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扩展延伸。 回到情境引入的最后一道题(多媒体展示) 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用计算器帮小丽阿姨算一下,买电视机、电冰箱、消毒柜的这位叔叔应
25、付多少钱?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明白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体会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也回应了开头的引入。) (四)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 (这样的总结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的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 显示器 例题:3827和3018 面板构成 开机键(ON) 关机键(OFF) 键盘 清除键(CE) 数字键 运算键 优点:准确、快捷 (这样的板书设计让人一目了然,耳目一新。) 总的来说,这堂课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并通过反复的操作使学生逐步熟练掌握计算器的操作,整节课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
26、我在学生学习时只是给予适可的帮助,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本节课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发挥,进行表现,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使学生学而不厌,体验学数学的乐趣,体验学数学的美。 推荐第4篇:小学数学教案(购物小票)(优秀)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购物小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 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信心。 教学重
27、、难点 1、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核对购物小票的情境,引入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 1、先让学生说说小票上每一项表示什么意思。 2、讨论如何核对找回来的钱对不对的问题。 3、列式计算,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二、探索计算方法 1、根据问题列式,估算结果。 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先估算结果。 2、涂一涂 理解方块图的意义,涂出相对的方格。并说一说想法。 3、探索计算方法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
28、上的数就能对齐,然后就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一样了。 4、研究问题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独立解决,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 三、练一练: 第2题:先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对所有的学生不必提出统一要求,有的学生可能提出的多一些,有的学生可能提出的少一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第3题:让学生指出错在哪里、什么原因,并进行改正。 第4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估算的作用。 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减 题1:小数加法竖式 题2:小数减法竖式 四、作业:第15页第1题 推荐第5篇:数学优秀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整十数除三位数) 王书江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除数是整十
29、数的笔算除法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它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基础,对于学生掌握试商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已有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知识经验,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探索空间,而对于学生来说,在用两位数除的过程中,只不过试商难度加大了,有时需要试两三次才能求出一位恰当的商,计算过程也比以前复杂了。
30、 二、设计理念: 1、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例题的安排从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的16个减少为6个,删除了繁杂的计算,删除了被除数是四位数的除法,不出现商是三位数的情况;除法估算不单独编排,只作为笔算除法之前的一个准备性知识,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3、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 把计算置于实际生活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4、加强估算教学。使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策略,体会估算的作用。
31、5、为了解决试商这个关键问题,教材按照计算的难易程度,先教学用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让学生探讨口算方法,掌握口算方法;再安排商是一位数,主要解决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突出基本的试商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最后安排商是两位数,让学生将除的过程、试商方法迁移至此。 三、教学目标 按照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学习活动,经历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
32、。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除数是整十数 的笔算除法) 教学过程 一、自学找疑(引学) 1.(口算比赛) 6030 8020 18060 45050 72080 54090 42070 28040 2、写出与这下面各数接近的整十数。31 46 52 63 89 74 21 74 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整十数除法的口算,咱们比一比,看哪些小组能说的对又快。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让我们全班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出色地表现自己,勤动脑,积极发言。 3.上节课我们解决了“92本边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的问题,那么图中还
33、告诉我们有140本故事书怎么分配呢?学生根据题意列式,并说明理由。 (2)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自己读一遍) 14030= (要看140里面有几个30本,所以用除法) 被除数是三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怎样笔算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板书课题:整十数除三位数。 4、学生质疑,教师总结问题。1)估算14030的商是多少。 2)猜想一下14030的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3)怎样列竖式计算?为什么要这样算? 4)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 5)在笔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5、根据问题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点拔) 6、效果,提炼疑难问题。 二、探究解疑(引探) 1.针对
34、自学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或容易出错的地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探究活动。 1).怎样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 2).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 3).笔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2.汇报结果 (首先要注意被除数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第二,注意在书写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第三,注意试商时看几和除数相乘接近被除数但又小于被除数;第四,还要注意除数要比余数小。) 3.做一做(独立完成,同位订正) 三、巩固新知 (引练) 1、完成练习十四第一大题。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 二、五大题。 四、拓展提升 (引练) 李叔叔花240元钱批发了80千克苹果,以每千克4元的价钱卖出60千克,剩下的
35、每千克卖3元。李叔叔赚了多少钱?请用两种算法来计算。 2、解决问题(处理好余数进一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争辩中明白剩下的20吨还需要一节车厢。) 五、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生1:余数要比除数小。 生2:注意商的书写位置。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四第4大题。 推荐第6篇:小学数学优秀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一、教学内容 西师版 一、情境导入 植树节那天,明明和他的同学一起在植树。瞧!(课件出示P2页的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 他们一共植了多少棵树?对你的同桌说一说。再请学生汇报(师板书)。(学生一般会采用一棵一棵的数,应用情
36、境图启发学生一排一排的数并列出算式,然落后一步启发学生还可以一列一列的数并列出算式。) 板书:777728 (4个7) 444444428 (7个4) 同学们观看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引出各个式子的加数都相同。 师:同学们你们在写算式时有什么感到? 让学生畅所欲言。(麻烦,容易出错) 像上面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一种简便方法,这种简便方法是什么呢?这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新知探求 1.初识乘法 老师还是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伙伴-“乘号”,板书:“”。 乘号,它像汉语拼音里边学过的什么?齐读“乘号”两遍。 怎样写乘法算式呢?我
37、们只要去数一下是几个几就可以了。比如:7777=28(在老师的指引下数1个7,2个7,3个7,4个7)是4个7。所以写成乘法就是 (板书)74=28读作7乘4等于28。 或47=28读作4乘7等于28。(学生齐读两遍) 2.认识乘法各部份的名称 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我们也跟它各部份取一个名字,老师同时板书 板书:4 7 28 因数 乘号 因数 等号 积 3.教学例2 老师: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按老师的要求摆:每次摆3根,摆4次,然后再想一想“一共摆了多少根?怎样列算式?”学生一般都会列加法算式,老师应激励并用数“几个几”的方法,指引学生把它写成乘法算式。 老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38、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乘法?用乘法有什么优点?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相同加数的加法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3页课堂活动第1题 学生用学具“小棒”先摆一摆,再填空。再次强调用数“几个几”的方法来填乘法算式。 2.教材第3页课堂活动第2题 一个学生摆小棒,一个学生说算式 然后互换角色进行活动。(对摆小棒的学生强调:每堆要摆得一样多!对说算式的学生强调:先用几个几的数,然后再说乘法算式。) 四、课堂活动 1.拍手游戏。比如老师每次拍3下,拍4次。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拍臂游戏。比如老师每次拍5下,拍4次。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3.找朋友.把意思相同的题用线连起来
39、。(课件展示) 9+9+9 34 3+3+3+3 14 1+1+1+1 75 7+7+7+7+7 39 五、应用拓展 现在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跟着跟着老师到校园里看一看。(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的情境图)让学生细心观看情境图,并让学生说说画上的内容,老师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情境图中4个小朋友提出的问题上。你能提出和今天这节课有关的数学问题吗?怎么列乘法算式?(强调用“几个几”的方法去数,然后再列乘法算式) 六、指引总结 1这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要明白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在这两个数中间写上乘
40、号。读乘法算式时,按从左到右的次序读。这节课,每个小朋友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知识。 七课后练习 教材练习一的13题 通过情境的创设,启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自动性。 作为老师应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供给各种能够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纵情地表现自己的才干、发挥自己的潜能,这样才能进一步激起他们愿望学习的信心与热情。 在一系列的学习之落后行必要的小结,能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更加明白的认识。 这一环节,一方面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供给了空间,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自主探索、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供给了机会。 这一环节的课堂活动,将知识的
41、巩固在一种愉乐、轻松的气氛中进行 本环节既重视了基础训练,同时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观念。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系统,又培养了学生对自己所阅历的学习进行及时总结反思的习惯和才能。 六、教学反思: 依据新课标精神,对于本节课的设计和课堂实施,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1.在情境中学数学 “知识起源于生活” 。由于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理解才能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本节课,我充分应用“植树活动”“校园活动”这两个主题情境,紧紧围
42、绕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发思维”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努力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2.在需要中学数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全部数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指引者、合作者。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指引他们去想更好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有了很大激情、动力,而且会不知不觉产生对数学知识的强烈求知。最后再指引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点,并带他们到生活中去用乘法,从而初步形成了“乘法”的概念,并体悟学习乘法的意义。 3.在活动中体验数学 “思维就是操作”,“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我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特别注意设计具有启发性的数学操作活动,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 4.联接多媒体学数学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也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直观化、生活化,教学重点、难点就迎刃而解。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创造的火花就会不断的展示。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就应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溢生命活力,老师就必需改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应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学习活动,让学习主体的认知结构、自主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