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历史教案百度文库5篇.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631001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4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初中历史教案百度文库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2023年初中历史教案百度文库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初中历史教案百度文库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中历史教案百度文库5篇.docx(5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初中历史教案百度文库5篇 写教案是老师提高自己教学实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教案在起草的时候,老师须要考虑与时俱进,以下是我细心为您举荐的初中历史教案百度文库5篇,供大家参考。 初中历史教案百度文库1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堂,学生要知道西域的地理位置;了解张骞通西域、班超经营西域;丝绸之路对中外交往的作用;汉与日本朝鲜交往的史实。通过视察书中的张骞通西域路途示意图、丝绸之路示意图。 2.在看图中引导学生留意图例的运用、识别地理方位、线路走向等,培育学生运用历史地图的技能。 通过学生设计汉武帝聘请勇赴西域人才的诏书、结合张骞出访西域图设计情景对话、比较张骞班超共同点等活动熬炼学生对历史材

2、料的分析、整理、归纳技能和运用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3.从张骞、班超的经验可以看出有作为的人都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的坚韧斗志。教化学生只有有信念、恒心才能取得胜利。 通过秦汉中外交往的史实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绚丽。我们应当为辉煌的中华文明傲慢骄傲。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在本课中反映出的张骞、班固等人的勇于开拓主动进取的精神,表现出对外来物质文明、文化的渴望、兼容并收的气度,反过来,主动的对外交往又促使汉王朝更加强大。通过西域,世界东部的古老中国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正是由于与其他文明区域建立起亲密的联系,东西方文化进行了广泛地沟通,使中华民族不仅汲取

3、了其他区域文明的很多精华,同时向世界展示了华夏文明的绚丽辉煌。 两汉对西域的长期经营扩大了汉朝的疆域和统一。宽阔的疆域首先有利于先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播,如第18课中佛教的传播就是经过西域地区;其次有利于地区的开发;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融合的因素。这为后边教材的北方民族内迁及民族融合-的出现埋下伏笔。 重点分析: 张骞通西域、班固经营西域从汉朝的初衷来讲主要是对抗匈奴。汉对西域的开发和统治始终和匈奴斗争的成败紧密联系。不过,从历史影响看,对西域开发和经营其历史功绩远远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张骞通西域,以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汉与西域和中亚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随丝绸之路的扩大这种

4、联系越来越亲密。 汉朝在西域统治地位的确立,对形成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汉武帝到东汉末,经过350年的斗争、和平,经过经济文化交往,不仅使汉族统治者相识到西域是汉朝的一部分,也使西域各族把自己当成汉朝的一部分。西域都护的设立标记今日新疆在历划入中国版图。从今以后,新疆的命运便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难点分析: 丝绸之路在中外沟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会取名“丝绸之路”,说明什么?学生确定会有疑问。丝绸之路的线路也比较困难,况且本课还有一条张骞通西域线路示意图更简单混淆。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1激励学生课前搜集与本课人物事务有关的历史资料,如新编历史剧的剧照、历史人物的图片、

5、遗迹,激发学生的爱好,使学生对课本有肯定了解,降低学习的难度。 2老师细心设计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参加教学的爱好。 3讲张骞时,可让学生拟写汉武帝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的诏书,包括目的、人才的条件、会遇到的危急等。还可结合书上“张骞出访西域图”设计一段汉武帝与张骞的对话。 4丝绸之路,可放映相关的影视资料或结合地图设计一条“丝绸之路旅游线路” 5讲班超时,激励学生讲他的故事。然后,将张骞与班超进行比较。 课内探究活动设计 1学生分组以丝绸之路为内容设计旅游线路。 2学生以政府的名义拟写表彰张骞、班超功绩的诏书。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张骞和班超出访西域、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 教学手段:

6、多媒体协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汉初疆域汉强大时的疆域让学生比较两副图在领土范围上的不同。为什么到汉朝中期西汉疆域扩大了,而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方。这就是今日要了解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张骞出访西域 1汉初的西域 汉朝玉门关、阳关往西,今日新疆以及和新疆相邻的中亚各国,统称为西域。这里有三十六国之多。这些国家大多人数很少,最多的乌孙人口是36万。这里的居民有的经营农业,有的从事畜牧业、各国语言不同、各自独立。西汉初年,匈奴势力伸展到西域,折服了西域各国。 2张骞出访西域 提问 (1)匈奴是如何统治西域各国的?举例说明。 (2)西汉初年西汉政权与匈奴关系如何? (3)匈按限制西域对西

7、汉有什么影响? (4)西汉与西域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 匈奴贵族在折服西域的过程中,对待当地人民非常残暴。(举例说明:住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大月氏人被匈奴贵族赶到伊犁河流域。不久,匈奴又俘虏了大月氏国王,取下头颅做成饮酒的器具。)匈奴贵族的暴行,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剧烈憎恨。西汉初年经济尚未复原,国力不足,白登之围后被迫对匈实行和亲政策,以避开匈奴的-扰。匈奴限制西域并以此为据点进攻西汉使西汉边疆不得安静。匈奴成为西域和西汉共同的威逼。 经过汉初的养精蓄锐、文景之治,西汉在武帝统治时国力雄厚,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确定放弃和亲政策用武力战胜匈奴。他了解到月氏人对匈奴统治者无比痛恨的状况就确定派人联络大月氏

8、,并和它结盟东西突击匈奴。可是派谁去呢?汉武帝找不到合适的人选,确定下诏书招募。(让学生分组拟写汉武帝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的诏书,包括目的、人才的条件、会遇到的危急等。) 在这种状况下,张骞应聘。(由学生介绍张骞应聘前的简洁状况。)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访西域。看书中张骞出访西域图老师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发挥设计一段汉武帝与张骞的对话。(提示:可描写汉武帝的嘱托、勉励,张骞表示不辱使命等。) 张骞率领100多人踏上征途,不幸在中途被匈奴所俘,被拘禁了10余年。虽经验了种.种困难,但他从未丢弃汉朝的节。后来张骞最终率领部属逃离了匈奴,找到大月氏。十多年来,大月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无

9、意东还,再与匈奴为敌。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归国。在归途中又被匈奴抓住,扣押一年(舌战群儒的主子公是谁?舌战群儒的主子公是诸葛亮。舌战群儒典故的意思:舌战、激烈争论;儒:指读书人。指同许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可由学生补充内容) 张骞这次出行历时十三年,受尽磨难,但未能完成使命。张骞是不是白去了?(同学回答老师归纳)张骞虽然没有达到出访西域的目的,但是了解到西域的地理、特产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也了解到西域各族人民很想同汉朝往来。张骞把这些状况,具体地报告给汉武帝。为了扩大汉朝的政治影响,与西域各国建立联系、交换物产,汉武帝派遣

10、张骞其次次出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访问诸国,西域各族政权派人跟随汉使到汉朝答谢,汉朝同西域各国最终建立了友好关系。张骞其次次出访西域,大大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经济文化的沟通。(展示汉与西域的物质往来图) 3域督护府的建立 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这是西汉派驻西域的总监护,是进行军事、行政管理的长官,其职责是管理西域事务,爱护往来的商旅。这说明我国新疆和新疆以西的若干地方西汉时就已接受中心政府的管辖,说明新疆已纳入中国的版图是我国领土不行分割的部分。 请同学们谈谈你如何评价张骞? 答案提示: 第一:个人品行-具有探险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剧烈的责任感等。

11、 其次:历史影响-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域诸国正式起先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沟通,开拓了丝绸之路。 二、丝绸之路 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丝绸之路的路途。 提问: (1)为什么这条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有哪些影响? 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起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维持,对中西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和其他文明区域建立

12、了联系,东西方文化的沟通日益频繁。 三、班超经营西域 到了东汉,西域的形势发生了改变。汉初匈奴-成南、北匈奴。南匈奴归顺了东汉。北匈奴贵族则常常率领骑兵南下掠夺,重新限制了西域,向各国勒索繁重的赋税,切断了西域和东汉的交往。为了复原中原和西域的交往、复原对西域的管辖,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访西域。 1班超出访西域 老师形象的讲解并描述班超的故事,也可由学生补充。 2甘英到达波斯弯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访大秦。甘英到达波斯后,安眠人由于担忧中国与大秦干脆通商道路开拓后会影响他们传统的商业利益,所以有意向甘英夸大海道的险恶,甘英因而没有再往前走。但是,他熟识了沿途的地理和风土人情,为后来中

13、西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沟通供应了有利的条件。公元166年,大秦安墩王朝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同我国干脆友好交往的起先,这是中西交往的一件大事。 提问:在张骞和班超两个杰出的历史人物身上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答案提示: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矢志不移的坚韧斗志。 四、汉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 早在3000年前,中朝人民就有亲密往来,东汉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各国同我国关系亲密,文化沟通加强,汉朝的铸铜和制漆技术传到朝鲜,朝鲜的名马等物产也传到中国。从很早的时候起,中日两国人民就驾小舟飘洋过海,相互往来。两汉时,日本的100多个小国有30多个和汉朝有往来。东汉光武帝时,日

14、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给一枚汉倭奴国王金印。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也在这时传到日本,日本还发觉了两汉时期的铜镜。 小结:今日我们学习了张骞和班超出访西域,感受到他俩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精神。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畅通,一方面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使中国丝织品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大大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沟通。我国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对东方各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板书设计: 两汉经营西域和秦汉对外关系 一、张骞出访西域 1汉初的西域 2张骞两次出访西域 3西域都护府 二、丝绸之路 三、班超经营西域 四、汉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 初中历史教案百度文库2 北方的民

15、族大融合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驾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缘由、内容及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实力。 2、过程与方法:层层设问启发激活学生的新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合作学习、发觉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突破对重难点的学习。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推动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历史价值观。 重点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如何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教学方法 探讨-引导-活动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关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公元420

16、年起先,我国南方经验了哪几个朝代?都城在哪?历总称什么? 2.导入新课 北魏统治北方时期,民族融和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其缘由是什么呢?历的孝文帝改革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原委起了什么作用呢?今日这节课就要解答这些问题。 3、探讨新课: 提问:淝水之战以后,北方处于什么状态? 设问:结束北方混乱局面的是哪一政权呢?(学生答)正是鲜卑拓跋部建立起来的北魏政权。 一、你知道吗,北方是怎样统一和融合的? 下面大家阅读课文,分组解决以下问题,并且每个学习小组还可以围绕主题提出你们更感爱好的问题来共同探讨解决?(时间五分钟) 鲜卑族是如何兴起的?北魏政权是何是建立的?北魏是怎样统一北方的?是在何时?结合课文的图

17、文资料谈一谈这种改变对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哪些影响和冲击。 二、北魏政权为什么要迁都呢? 想一想孝文帝的大臣们会同意迁都吗?假如不同意,动动脑筋想一想孝文帝会用什么理由来劝服的大臣?北魏政权迁都洛阳后,你以旅游者的身份谈一谈哪里都发生了那些巨大的改变? 三、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A:政府规定,官吏按季度领取俸禄,严禁贪污; B:政府把驾驭的土地安排给农夫,农夫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担当肯定的徭役和兵役; C: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并要求鲜卑人采纳汉姓、学说汉话、改穿汉服,提倡同汉族通婚。 意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复原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孝

18、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今日我们回头看一看,在我国56个民族中,还有没有鲜卑族呢?他到哪里去了?为什么鲜卑族不见了?对此大家思索一下,孝文帝的改革给我们今日的生活和改革留下了什么启示和感慨? 4、学习小节: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顺应这一趋势,在其统治区域内进行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过程,进一步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5、课后作业 1、北魏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 2、北魏孝文帝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 3、想想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出现过哪几次统一局面? 六、活动与探究 阅读教材中的自由阅读卡

19、,找一找:在今日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还有哪些?写一份微型历史专题报告。 附:板书设计 一、北方的统一和融合 1、北魏建立 2、统一北方 3、融合的概况 二、迁都洛阳: 1、迁都的缘由2、迁都的作用 三、孝文帝改革 1、历史背景2、主要措施3、历史作用 四、北朝的形成 初中历史教案百度文库3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驾驭的基础学问;南朝;士族;江南经济的发展。 2.要求学生相识: 南朝时,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南迁的北方劳动人民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开发的结果;劳动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士族是一群腐朽的社会寄生虫。它的所作所为,为它的衰落和灭亡埋下了伏笔

20、;凡阻碍社会历史发展的剥削阶级或阶层,必将被社会历史发展所淘汰。 3.要求培育学生的实力: 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分析南朝的政治、经济特点,使学生明白南朝在动荡中发展,培育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实力。 通过对江南经济发展的分析,培育学生综合分析的实力。重点和难点:士族和江南经济的开发是本课重点。九品中正制和士族是本课难点。 (二)教学打算:投影仪、挂图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缘由何在?(苻坚伐晋,上下反对,军心不齐,恃强傲慢,临阵害怕,指挥失当。东晋军队作战英勇,指挥得当。)淝水之战的影响如何?(淝水之战以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东晋乘机收复了黄河以南

21、很多失地。) 2.导入 新课淝水之战为东晋复原中原创建了特别有利的条件。但东晋统治者并没有乘胜逐北、收复中原的大志。他们满意于偏安局面,热衷于内部斗争,结果使得淝水之战后收复的失地先后丢失。此后,政治更加腐败,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愈演愈烈,农夫起义不断发生,东晋政权的灭亡已指日可待了。 3.讲授新课 1.刘裕建宋,南朝起先(板书)420年,东晋大将刘裕代晋称帝,建国号宋。东晋灭亡,南朝起先。 2.宋齐梁陈的更替(板书)自420年刘裕建宋到589年隋灭陈的170年间,南方经验了宋、齐、梁、陈四朝,历总称南朝。同学们看课本第148页上的南朝表,讲出南朝起先和结束的年头、开国皇帝、国号和都城。(420年

22、至589年。宋朝刘裕;齐朝萧道成;梁朝萧衍;陈朝陈霸先。各朝都城皆在建康,今南京。)现在再请同学们看“宋齐梁陈更替”一节,找出南朝政治经济的特点。假如细致看书,就可发觉,这四个朝代有不少相同之处。 宋齐梁陈都在建康建都,是都是偏安的朝廷。 宋齐梁陈的更替都是由军事将领夺取政权来完成的。 各朝存在的时间都很短。最长的宋朝59年,最短的齐朝23年。 疆土越缩越小,到陈时缩至最小,力气也很弱小,终至灭亡。看到这些相同处后,请同学们说,南朝政治上的特点是什么?(政治是动荡的。)很对,南朝的政治特点是动荡,但南朝的社会经济确有所发展,特殊是宋朝的社会经济发展还是比较快的。豪门贵族的势力在南朝时仍旧很大。

23、豪门贵族自魏晋以来叫士族。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士族的由来、演化和特点。 3.江南经济的开发(板书)三国孙吴时,江南经济已得到开发。孙吴地区富庶,大批北方劳动农夫躲避战乱,迁居江南,带去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吴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山越,和汉族一起,共同开发江南经济。现在请同学们看“江南经济的开发”一节,对比孙吴时江南经济的开发,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大家可以探讨一下。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老师归纳如下: 无论是孙吴或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都是在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时发生的。说明战乱破坏社会生产力,安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两次江南经济的开发,都是北方劳动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增加劳动力,带

24、去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可见地区间的经济技术沟通,可使先进生产技术得以推广,促使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 两次开发江南时,由于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相互学习,结果是加深了交往,促进了融合。 两次都是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江南多水,如孙吴时就发展造船业,促进海上交通和贸易的发展。东晋南朝时,发展水稻生产,独创水磨,推广小麦种植,在此基础上发展冶铸、缫丝、制瓷、造纸业等等。 不同之处是:孙吴时,江南的开发仅限于长江中下游一带。东晋南朝时,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农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肯定程度的开发。(挂出小黑板,上有南朝经济发展简表)。 请一位同学

25、上来讲解后,老师再作讲解。 4.复习巩固 先由老师简述本课主要内容,再请三位同学简述下面三个问题。 (1).齐梁陈更替的概况。 (2).南经济开发的缘由以及开发简况。 课后小结: 初中历史教案百度文库4 教学目标 (一)要求学生驾驭的基础学问 五代起先的时间、五代的名称和统治地区;后周世宗改革的内容和作用;北宋的建立;宋初实行加强中心集权的措施和影响;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结果。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相识 1.五代十国时期军阀间的不断混战,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广阔人民的愿

26、望。 2.王安石变法尽管最终失败了,但它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次重要的改革,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三)要求培育学生的实力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务的实力(后周世宗与王安石变法)。 重点和难点 (一)本课重点:北宋加强中心集权和王安石变法。 (二)本课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教学手段 1.制作幻灯片五代十国形势图、辽、北宋、西夏形势图、禁军人数激增。 2.制作表格:王安石变法主要措施。 教学思路和学法指导 (一)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事先制作幻灯片和表格,通过课堂演示幻灯片,引发学生爱好,吸引学生留意力,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获得学问。 (二)对现行教材合理

27、加工和重新组合。设置问题情境时,由浅入深,启发诱导,审时度势,把教材内容转变成为学生最易汲取的学问结构。通过讲授,化未知为已知,化深邃为通俗,化困难为简明,从而使学生把学问结构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并内化为自己的学问。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爱国主义教化,语言精练而富有感染力,使学生从精神上得到升华,把学问学习和思想教化融一体,形成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有机统一。 (三)把“探讨法”引人课堂,实行合作教学。提出问题,分组探讨,老师巡察指导。 通过双向沟通或多向沟通,达到共识。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散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四)指导学生用“列表法”进行课堂练习。事先预制表格,依

28、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抽几名同学完成。目的是巩固所学学问,在填完表格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学问比较,培育学生多向思维、分析比较问题的实力。 (五)课堂小结。留意整理学问框架,强调重点和难点,使学生从整体上驾驭学问结构。最终给学生供应进一步探讨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以培育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问题的实力。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我们知道,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旺盛发展时期。但到了后期,经过一系列动荡之后,唐政权千疮百孔,名存实亡,最终907年灭亡,中国封建社会又进入了一个民族进一步融合、封建经济接着发展的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1368)。那么,唐朝灭亡后,中国的政治局面如何?在政治舞台上

29、又发生了哪些大的事务?今日,我们接着学习第9课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 (二)导学新课 板书:第9课 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 老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第一、二自然段。 1.“五代”和“十国”有哪些含义?它从实质上反映了一种怎样的历史局面? 2.后周世宗改革的主要内容及作用如何? 板书:五代(907)十国 学生回答后老师讲评。 演示幻灯片五代十国形势图。907年,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历称为后梁(讲明加“后”的缘由)。 此后的五十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统治黄河流域,合称五代。那时候,南方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 可以看出,这时的

30、政权四分五裂,更迭频繁。比如五代,50多年里就更换了5个朝代,也就是说,谁兵强马壮,拥有重兵,谁就当皇帝,那么,这种政权的实质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板书:藩镇割据接着扩大 老师总结:正因为如此,军阀之间混战不休,人民生活非常疾苦,渴望统一,到了五代十国后期,统一趋势不断加强。五代中的最终一个君主周世宗就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所进行的政治改革,加快了统一的进程。那么,周世宗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作用如何? 学生回答后老师讲评。 周世宗在位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1)安抚流民,(2)减免赋税,(3)惩治贪官,(4)整顿军队。经过改革,经济得到了复原,疆土得以扩展,为后来结束分裂割据

31、局面打算了重要条件。那么,这种分裂割据局面又是怎样结束的呢? 老师提问,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1.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 2.能否说北宋结束了分裂局面,就是统一中国? 板书:陈桥兵变 北宋建立 960年 东京 生答师总,:赵匡胤原来是后周禁军的将领,驾驭着军事大权,此时后周皇帝年幼无知,赵匡胤就想取而代之。960年的一天,正值正月初一,宫内张灯结彩,大摆宴席,君臣正欢庆新年。突然,边关告急,慌乱之中忙派赵匡胤出兵迎敌,赵匡胤率军到达陈桥驿却按兵不动。晚上,赵匡胤假装喝得酪酊大醉,其他将士密谋来到他的卧房,拥立他当皇帝,赵匡胤有意推辞,众将士早把打算好的黄袍披在他的身上,随后跪倒,高呼“万岁

32、”,这样,赵匡胤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皇帝。可以看出,赵匡胤当上皇帝就是因为他手中握有重兵,是五代“谁兵强马壮谁就当皇帝”的接着。 板书:五代(箭头指向)陈桥兵变,写上“接着”。 北宋建立后,又接连歼灭了十国政权(箭头指明北宋歼灭了十国)。这样,北宋就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在这里,我们只能说是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而不能说是统一了全国。因为这时期与北宋并立的还有强大的辽等少数民族政权。请看屏幕,老师演示幻灯片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对于垂手可得的皇权最明白不过,怎样才能把这个皇位坐稳呢?于是他上台后,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心政权,详细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阅读课文,分小

33、组探讨,归纳有几个方面。 板书:加强中心集权措施 学生回答:a.杯酒释兵权 老师总结: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接受宰相赵普的建议,赵普是如何建议的?请同学们看书上的材料。 稍夺其权夺去他们的权柄 制其钱谷限制他们的财政 收其精兵收回他们的兵权 所以,宋太祖一上台就着手削夺朝中大将的权力,他即位的其次年,有一天宴请石守信等大将。席间,宋太祖长叹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当上了皇帝又睡不着觉。”大将忙问缘由。宋太祖答道:“假如有一天,你们的部下贪图富贵,也把黄袍加在你们的身上,那就由不得你们了。”石守信等大将忙问怎么办。宋太祖说:“你们不如废弃兵权,多买良田美宅,快乐一世,君臣无猜,岂不很好?”石守信

34、等大将领悟皇帝的用意,其次天全部称病辞职,交出兵权。可以说,宋太祖不费一兵一戈,轻而易举地解除了朝中大将的兵权,消退了“陈桥兵变”这种事情再发生的隐患。 板书:杯酒释兵权(箭头指向)陈桥兵变,写上“消退”两字。 那么,宋太祖还实行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b.派文臣做地方官 C.另派官员管理财政 d.编禁军 这样,地方上的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了中心,防止了藩镇割据的重演。 板书:b、C、d(箭头指向)藩镇割据接着扩大,写上“防止”两字。 刚才大家归纳得特别好,我们把这几项措施综合在一起,给大家半分钟时间,反复读一读,过一会,请一位同学起来复述。 (学生复述,老师激励) 大家进一步考虑,宋太祖

35、实行这些措施有没有好处?(有)有什么好处?(加强了中心集权)应当说,这些措施在前期起到了肯定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却给国家带来了极大弊端,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方面,北宋政府派文臣做地方官,另派官吏管理财政,无疑增加了官的人数,再加上每年科举人数的增加,就渐渐形成了浩大的官僚机构,官多,国家的财政支出就多。另一方面,军队不断扩充,(放幻灯片禁军人数激增)为了维持这支浩大的军队,每年国家要支出财政收入的50%70%。这样,政府人不敷出,财政出现了危机。再加上土地兼并,阶级冲突尖锐,另外还有辽、西夏的威逼。在这种状况下,为了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 板书

36、:王安石变法 老师引导学生看课本王安石的插图,介绍王安石的生平事迹:王安石是我国古代的政治家,读书特别广博,儒家经书、佛经、诸子百家、医术、小说无所不读。他很早就显示出政治才能。年轻任知县时,为当地兴修水利,博得了百姓的敬重。他任地方官多年,熬炼了才能,对社会现实有深刻了解。宋神宗即位以前,就读过王安石上皇帝的万言书,特别观赏。即位后,他把王安石召到中心,恳切询问变法谋略。王安石指出,农夫徭役负担沉重,军队没有战斗力,国家财政亏空,官吏习惯于得过且过,这样下去是危急的。他提出改革的详细方法,宋神宗坚决了变法的决心。变法期间,由于遭到大地主等的坚决反对,宋神宗罢了他的官,虽然后来又重新当政,但无

37、法贯彻自己的主见,又辞去职务。1086年,在江宁去世。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本。 1.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如何?(概括两点) 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几项?这些措施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王安石变法变的究竟是什么? 4.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缘由。应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 投影:王安石变法主要措施 名称 新制 旧制 目的和作用 青苗法 官府向农夫供种子、贷款,农夫20%利息偿还 农夫只能向高利贷者借钱,利息高 限制大官僚,大地主及高利贷者的利益,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赋税收入 募役法 征收役钱,不服役官僚也要交纳役钱 官僚地主不服役 方田均税法 核实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赋税 官僚隐瞒土地,

38、不纳税 农田水利法 激励垦荒,兴修水利 促进农业生产 保田法 把农户以保、大保为单位编制,两个以上的出保丁,平常种田,农闲练兵 加强了对人民的限制,也可增加国家的军事力气 老师逐条分析内容(与旧制相比较)、作用,然后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老师总结:虽然王安石变法给政府带来利益,但是最终以失败告终。失败的缘由是什么?(a.用人不当,b.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王安石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仍旧给我们以启迪。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应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从王安石变法的得失中总结) 学生们结合所学的学问,按座位分成四个人一小组,进行分组探讨,提出个人见解。老师在学生间巡回指导,视察学生,预料学生可能会提出

39、的问题,随时应变。学生将小组探讨的状况进行全班性的沟通。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状况,适时地激励与限制。假如有的发言言之有理,有史有论,应赐予激励,而对一些立论偏颇,或者过于空泛的发言,则应以启发诱导的方式,把他们引入正题,并能从问题中总结阅历,给学生以启迪。 老师总结: (1)目的:挽救封建统治危机,富国强兵。 (2)措施:变法维护了农夫的利益,维护了北宋政府的利益,对大官僚大地主及高利贷者不利。 (3)成就:新法推行后,政府的收入有所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全国各地兴修水利一万多处,增加了国家的军事力气。 (4)败因: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新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

40、剧烈反对,几乎全部被废除。 的确,分析完了王安石变法,我们应当相识到:当一种制度或体制阻碍了社会发展的时候,那就必需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在改革的过程中,新生事物必定要遭到旧势力的阻挠,道路是艰难的。只要有益于社会发展,那么我们应当坚决立场,加大力度,这样才有可能把改革进行究竟。 询问同学对每一个问题有无补充或新想法,还有什么疑问。老师解难释疑。 (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内容学习,我们了解了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接着和扩大,而北宋的建立又是五代的接着,北宋接连歼灭了十国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但并没有统一全国。为加强统治,北宋实行了一系列措施,既防止了陈桥兵变的重演,又消退了藩

41、镇割据,加强了中心集权,但同时又导致了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膨胀,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于是就有了王安石变法,变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但由于用人不当,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最终还是被废除了。 (四)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五代分布在北方,十国分布在南方 B.陈桥兵变事实上就是北宋的建立 C.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D.王安石变法只是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并没有维护农夫的利益 2.1069年,任用王安石变法的是( ) A.宋真宗 B.宋仁宗 C.宋神宗 D.宋钦宗 3.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接着和扩大 B.后周的强大,为后来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创建了重要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