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通用《浮生六记》读后感范文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关于通用《浮生六记》读后感范文8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关于通用浮生六记读后感范文8篇 所谓读后感就是一种好的记录方式,读一本好的书籍相当于在学问的海洋里游走,那么相关的读后感该如何写呢?以下是我和大家共享的关于通用浮生六记读后感范文,以供参考。 关于通用浮生六记读后感范文1 浮生六记是清朝沈复的自传体散文。“浮生”二字出自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全书与妻“芸”和丈夫“三白”的夫妻生活为主线,描写了一个可爱的女子和一段令人憧憬的诗情画意的夫妻生活,然而这段世外桃花源般的生活并未持续许久,最终被现实打破,佳人化作一缕青烟,生者从今扰扰嚷嚷,不知梦醒何时耳。 林语堂生
2、活的艺术中曾经提到过此书,说书中的女主子公“芸”是最可爱的女子。当时曾经觉得新奇,也许是读书不多,我能想到的书中可爱女子就红楼梦中的史湘云,高傲与偏见的伊丽莎白班奈特。而看完此书的前两章,“闺房记乐”和“闲情记趣”后对芸的可爱结论完全赞同,甚至畅想我要是男人也要娶个芸这么可爱的女子。 全书写描写芸可爱的趣事特殊多,芸因为想去庙会看花灯,于是女扮男装称是三白的堂弟。正沾沾自喜,游遍庙会竟无人认出,突然偶遇一熟识的女眷,芸竟干脆上去打招呼,身子一侧,依在了夫人的肩膀上。夫人大惊,旁边的丫鬟怒曰“你是什么人,如此轻狂,不知法纪?”芸一看状况不妙,立即脱掉帽子和鞋子,抬起脚丫给他们看,说:“我是女子啊
3、。”旁人面面相觑,然后哄然大笑 芸爱吃臭腐乳和卤瓜,三白笑她“狗没有胃所以才吃粪便,因为它不知臭”芸强行用筷子把卤瓜塞到三白嘴里说“我都做了很久的狗了,就委屈你尝试一下。”并一本正经地说“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芸喜爱在发间别上茉莉花做装饰,即美观又香气袭人,三白笑曰“这茉莉花的香味竟盖过了屋里佛手的香味。”芸说“佛手是香料中的君子,香味醒悟脱俗,似有似无;茉莉则是香料中的小人,香味有点谄媚。”三白问“那你为何近小人而远君子乎?”芸笑着说“我笑君子宠爱小人啊?” 芸素来豁达不拘小节,一日与三白一起在桥下与船娘饮酒至深夜,次日挚友之妻告曰“听说你丈夫昨日在桥头与两失足妇女饮酒到深夜啊。”芸笑曰“
4、确有此事,其中一个就是我。” 芸不仅可爱还是一个聪慧又有情趣的女子,对诗词歌赋也颇有天赋,年少就曾写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句子。三白从湖边拾得假山的石头,她亲自用石墨画上纹理,种上藤萝做成逼真的盆景,与三白一起畅想老来隐居于此山,在山的这头建上小屋,那头引入溪水。在乡下避暑的日子,芸利用豌豆花制成格子花架放在窗前,靓丽可爱,既能遮荫又不会拦住风和光线。因为家境不富有,芸会裁衣还会刺绣补贴家用。三白爱喝酒,芸制成梅花盒,盒子呈梅花型,每格放一个白色的磁盘,磁盘里放些精致小菜。三白爱花艺盆栽,芸又建议花虽美但少了些灵动,夫妻两人又制作昆虫标本把昆虫固定于花叶上,使盆栽更加生动。芸还会制
5、作莲花香片,把茶叶放入荷花的花苞中待次日荷花盛开取出茶叶,再用荷花上采集的露水烹茶,茶芳香扑鼻。 芸素爱美,对美的事物和人都特殊痴迷,一日听说三白的堂弟得一美女,芸欣然前往想看,事后摇头“美则美矣,少了些韵味。”堂弟戏谑“莫非你准备将来给三白纳一个又美又有韵味的美女吗?”芸竟然之后真致力于给三白纳一真正的美女。后来一次在虎丘偶遇江南名妓“园”,特殊兴奋地说“最终找到一个又美又有韵味的女子了。”芸欣然与之结伴为姐妹,并赠送翡翠镯替三白做聘礼。然最终园辜负了芸的好意嫁与富人之家,芸难过落泪,也竟因此被公婆诟病结交不良女子,为日后最终失去公婆宠爱埋下伏笔。 看第一二卷是轻松又开心的阅读,然后看到第三
6、卷“坎坷记愁”又难免惆怅芸的命运。真应了那句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始芸淡泊名利,她的幻想是过像沧浪亭萧爽楼那样的生活,布衣暖,菜饭饱,一家人其乐融融不问世事的生活。然后现实生活并不是桃花源,须要面对的照旧是柴米油盐贵和人情世故,多情率真之人也多因情和真而伤,何况又是在那样的时代里。 芸的悲切命运即是那个社会造成,也是芸本身造成的。芸太爱三白,在对三白的爱里完全失去了自我,一心为三白寻找真正的佳人,与失足妇女结为姐妹被人诟病;因为担忧三白与弟弟的关系不和,宁愿受委屈也不情愿告知公婆小叔在外借债的真相;因为三白的愚孝,擅作主见为公公纳妾,结果失去婆婆欢心;又因为伤了婆婆的心,心中自责写信给三白,在信中
7、称公公为老头,让三白把此女送回老家。结果信被公公看到,勃然大怒驱逐出门,从今飘舞在外,客死异乡。 此书看到卷三实在是觉得惋惜,芸娘死后的第四卷已无心去看。在前两篇时还艳羡这样情意浓浓的夫妻生活,而看到最终实在觉得芸娘这样的女子嫁给三白有些惋惜了。虽然三白对芸娘清深意重,未曾离弃,但到后期从芸娘遭受委屈起先,他都并未给出半分解决方案。一生未给芸娘带来富贵和现世平稳也就罢了,在芸娘遭受冤枉和委屈时未英勇站出来替芸娘说话,只是眼睁睁看着这种悲剧的发生。身为长子,明明应当担当家庭重任,却因过于清高任由弟弟胡作非为,家道中落;身为丈夫,完全没有照看好妻子儿女,妻子飘舞在外重病而亡,女儿草草嫁人,儿子早夭
8、,自此以后浑浑噩噩聊度余生。 全书始于快乐,最终忧患,死别生离,悲切动人。惋惜、可叹、又可悲!卷三之后再无心去看后卷。做女子可如芸之聪慧、可爱,和善,却不能太深情,太心软,沈三白虽好,却只能做吟诗作对之友,实不宜选为夫婿。 关于通用浮生六记读后感范文2 清代的沈复,知道的人不少,芸娘呢?也也许略有耳闻。浮生六记有六记,看似只有前两卷是写沈复与芸娘的生活,但其实每一记都有一个芸娘。哪怕是她逝后的生活,沈复独居修身养性,整日赏花观水却还是言谈举止带有芸娘的影子。用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说,也许就是从今以后,我所爱的都像你。 浮生六记是沈复一生的传记,记载了他少年承父业,游山玩水的欢乐,也写了他中年无业
9、穷困潦倒的光景。全书读下来,给人印象最深之处,还是他和芸娘的爱情。十三岁的沈复信誓旦旦说:“非淑姊不娶。”颇有几分刘彻金屋藏娇的架势。后来果真四年后,芸娘成了沈复的妻子。以后的日子两人如胶似漆,沈复外出差还差点相思成疾。他们二人志趣相投,共同作诗品茶赏花种草。芸娘在花草方面颇有造诣,又心灵手巧。她用植物做活屏风,用细丝扣虫系于花草间,比画中的小虫还栩栩如生,见者无不称绝。 而沈复在其次卷闲情记趣中,详尽地阐述了很多植物盆栽的培育方法,他自觉识遍群芳谱,种也种过大半,看他在侍弄花草时,总让人不由得有种闲适之感。尤其是他种的碗莲,“花发大如酒杯,叶缩如碗口,亭亭可爱。”有极强的感染力,让人恨不得也
10、立马也翻箱倒柜找一碗来种莲。但就像做饭简单烧糊要重头再来一样,种花也是常有失败,有长势甚好的兰花被人泼了开水一夕既死的,有悉心布置地盆景被摔碎的,沈复和芸娘总是双双落泪,仿佛痛也痛在一起了。 但再怎么华蜜的时间总是有限的,短短几年里,沈复家道中落,芸娘身患重病,最终还是香消玉殒。临死前口中断续叠音“来世”二字,让沈复几乎肝肠寸断。 自芸娘去后,沈复终日形单影只,面容憔悴,备极凄凉。他在惨淡中写下:“奉劝世间夫妇,固不行彼此相仇,亦不行过于情笃。语云:恩爱夫妻不到头。”唯恐是真情实感所致。因为太爱,所以在离开的时候反而更加痛彻心扉,早知如此,不如当时克制情感,当时少爱一分,今日便少痛一分。 凄凉
11、中,沈复就完全将感情寄于山水书画,怕是因山不死,水不竭,书画世上有千万,不像芸娘是世间孤品。他整日少思少言少怒,住在寺中一如禅师。追求的是心无杂念,清净明白。却也会在登山时不经意想到,当时与芸娘共赏美景时,良辰美景被轻轻放过,如今孤身一人,看景好像更全更透,却平添一分落寞。 想和你过完这一生,然后来世,我做女子,你做男子,我再嫁给你,你去云游天下,我为你斟茶种花。这是沈复对芸娘说的话。在古代,男人的地位很高,休妻纳妾都是常态。地位越高,越难看清自己,似乎那时人的心有许多颗,可以分给一个又一个。又或者他们不屑还是羞于把心交给一个比自己卑微许多的女人。沈复与芸娘的爱,之所以被传为佳话也许就是因为这
12、份难能珍贵。沈复十三岁的一句戏言,坚持了二十三年,芸娘去世便不念俗世,一心向禅。而芸娘和这样的痴情种也是相配的,她贤淑和善,大方优雅,精于女工又懂琴棋书画,这样的才子才女相爱,本就是人间佳话。中间二十三年的悲喜,皆从浮生六记里道来。不疾不徐,或悲或喜。沈复一生并无大成就,就是普一般通一介文人,浮生六记写得清清淡淡,读起来大起大落之处为少,不过是一个小人物的生活,生活里起起落落,或悲或喜,还藏了一万句,我爱你。 关于通用浮生六记读后感范文3 断断续续半个月,算是看完了浮生六记前四卷。后两卷因为不是三白原笔,只略翻几页,发觉其文字的确与三白风格不尽相像,便没了阅读的爱好。 追究起看这本书的缘由,是
13、一个挚友的挚友圈封面是浮生六记里的一段话。可前四章看完,也没看到那段话,上网查过,才知那段话是第六卷里的。即使翻遍书本,再细细默读,却很难再回到像我第一眼看到这段话时的感觉。 我必需得承认,其中所涉及的很多情感,我是没有经验过的,可偏偏【卷三-坎坷记愁】中芸娘与沈家冲突那段看得我心情跌宕不止。读这本书时,恰是我思乡心情最浓的时候,看书的时候,总会不觉把自己代入,读到情意浓处,我的双眼也因泪水而越加模糊。 一、称寝人影瘦,霜染菊花肥 志趣相同者不约而同,说的就是他们夫妇俩吧。不管是在沧浪亭畔故居,还是借宿友人萧爽楼,都少不了讨文论字赋酒令,三白玩花弄草时,俩人情趣亦非常相投,羡煞旁人,我也因此越
14、来越喜爱芸娘。芸娘撒手人寰的时候,我想到水调歌头中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许久,千里共婵娟。” 二、起初我非常抵触看带译文的版本,真正看过后,更觉得是没有存在的必要。文言文本身就给人一种朦胧羞怯,若隐若现的感觉,所营造的气氛是现今白话文无可比拟的。我所看的版本译文是难的照搬不译,简洁的反而翻译出来。乍看之下是圈钱的,可当细心品读下去才发觉,一些难懂的句子是作者内心感受的直白,因为不翻译,所以才会迫使你停下来思索作者要表达什么。 忆妾唱随二十三年,蒙君错爱,百凡体恤,不以顽皮见弃。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无憾!布衣暖,饭菜饱,一室雍雍,悠游泉石,如沧浪亭、萧爽楼
15、之境况,真成烟火神仙矣。神仙几世才能修到,我辈何人,敢望神仙耶?强而求之,至干造物之忌,既有情魔之扰。总因君太多情,妾生薄命耳! 这类书,一直不适合现代人的快速阅读习惯,假如买来只是读过译文,那完全没有买的必要。而稍有点语文功底的人,也不必像我一样傲慢自大,因为译文为你供应了不同的翻译思路。 三、看书的确是须要一个宁静的环境的。 余凡喜事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即论诗品画,莫不存人珍我弃,人弃我取之意,故名胜所在,贵乎心得,出名胜而不觉其佳者,有非名胜而自以为妙者。 我喜爱早上的宿舍,舍友还在睡觉,校内广播还没响起,四周一切只有我的呼吸声,那时候读书时间过得好慢,惋惜我没有毅力在这寒冬早起;我
16、喜爱中午的图书馆,那时只有寥寥几人,可以随意找个偏僻的角落静静地看书。但在那觉得总有人看我似的,我浑身不自觉; 下午,哪里都很喧闹,教室或许是最宁静的地方,但和食堂一样,我不愿在最冷清的时候去那;晚上,我哪也去不了,宿舍也无法总是给我我想要的宁静,我常常什么都做不下去。这本书,就是在这断断续续的时间里读完的。 没有完全读懂的书会留缺憾,所以要读其次次第三次。而有些经验没有经验过,就算读再多遍,也只是醒悟原来这种感觉是可以这样形容的,而照旧不懂这种感觉是怎样的。假如强求不得,就等若干年后再读过吧。 关于通用浮生六记读后感范文4 浮生六记这本书初为伍智红所举荐,是在聊金瓶梅时她说这本书据说也略有香
17、艳文字,但当我打开这本书之后却被它感动到数次落泪。 浮生六记为清代沈复所作。沈复字三白,苏州人,少时家境尚富足,后面没落,生活颇为贫苦,职业为幕僚,文人一枚。此书共分为6卷,分别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之所以将“闺房记乐”放在卷首,作者坦言是因关雎这首爱情诗为诗经第一篇,这也是我最为观赏的一卷。 沈复其妻名陈芸,他叫她“芸娘”,芸娘是大他十个月的表姐,长相娴静,性格温顺,且聪慧,刺绣之暇,渐通吟咏,少时便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佳句。两人从小感情就很好,新婚初期,沈复外出求学,心中却对妻子百般思念,老师看出他的心思后,数月之期
18、便“出十题而遣余归”,他在这段求学期内也是度日如年。“居三月,如十年之隔”。一到家,两人相见,便将四周一切置之度外,双手紧握未通片语。正如秦观的鹊桥仙中所言:“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多数。” 芸娘善烹饪、刺绣女工,也懂诗文,两人相伴时,是爱人也是知己,偶有言语互戏,为生活也增加了不少情趣。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芸娘有一次在沈复的建议下女扮男装,与他一起共逛庙会,因为女子出门不便恐惹非议,但没想到竟然真的无人识出,她无心将手搭在妇女肩上,让妇女怒火中烧,直到她脱帽说“我亦女子耳”,众人才转怒为欢。这一段读起来挺有意思的,电视剧中女扮男装是多么明显,我们常想那些人是有多瞎才看不出,而今看到这原来
19、真有这种识不出的,感到震惊。 还有一节生活片段是写夫妇两人搬到别处避暑,邻居是一对老夫妇,待人非常友善,两家人相处非常融洽,一起钓鱼观霞,吟诗作对,妇女温酒做饭,晚上月下对酌。旁边种满了菊花,虽身着布衣,但心中不忘诗酒,生活充溢诗意,好像一对神仙眷侣,令人艳羡不已。但这也是他们最华蜜的时刻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生活的磨难终究还是将他们拆散。 芸娘还曾给丈夫寻小妾,见憨园宠爱不已,只惋惜后被人抢去,这导致芸娘染上血疾,最终也是因这个病去世。其实这一点我是有些不理解的,向这种神仙眷侣般的日子,心得有多大才能容下第三人来共享丈夫的爱啊,为丈夫寻小妾这种事,正宫娘娘都不会去做吧,正常人不都是怕丈夫寻小妾
20、么,因憨园被别人抢去而生病去世,我觉得芸娘死得有点过分啊。 两人虽然琴瑟和谐,但文人总风流,沈复外出游玩时也和挚友找妓女,一起饮酒赏景。沈复在提到这件事时,写到自己因不逼妓女吃酒,对她们总是温顺以待而受到妓女们的宠爱,那种待遇是多少有钱人都享受不到的而非常得意。晚上,沈复揽妓赏月,心中还想着要是芸娘也在此共享美景该多好。这也是我觉得沈复配不上芸娘的地方。我们中国有个很坏的传统,就是男人就该三妻四妾,女人就该忠贞不二,导致现在男性出轨人们都是劝女性隐忍,“男人么,这很正常的。” 在坎坷记愁这一卷中,作者写到他生活的窘迫,人生百态。父子兄弟不和,友人背叛,妻死子夭,算是很凄惨了。或许跟自己当时的心
21、情有关吧,看到这我好几次都湿了眼眶。芸娘死得很凄惨,两人生活贫苦,她躺在床上最终只留下“来生”二字,便香魂永逝。“当时是,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故意欲碎。”甚悲。 而后写到儿子逢森、父亲都去世了,让我想到了余华的活着,沈复和富贵一样,并没有因亲人的相继离世就也想从人间解脱,当然他有过出家的念头,但女儿说他尚有亲人在世,不应如此。沈复的确没有消极度日,我们可以从卷六养生记道中看出,他还是想健康地活着。在这一卷中他提到了不少与现代健康养生相符的观点,如:“醉眠饱卧俱无益,渴饮饥餐尤戒多,食不欲粗并欲速,宁可少餐相继接。”“试听行坐不行久。”还有些虽是说健康,但也有人生哲理的: “今欲安心而
22、却病,非将名利两字涤除净尽不行。”此为淡泊名利。 “将啼饥者比,则得饱自乐;将号寒者比,则得暖者自乐;将劳役者比,则有限自乐;将疾病者比,则康健自乐;将祸害者比,则平安自乐;将死亡者比,则生存者自乐。此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人大言,我小语;人多烦,我少记;人悸怖,我不怒;淡然无为,神气自满,此长生之药。”此为遇事淡然处之,把心放宽。 “闲时无事之人,整日不观书,则起居出入,身心无所栖泊,耳目无所安排,势必心愿颠倒,妄想生嗔,处逆境不乐,处顺境亦不乐也。”不读书心神无所寄予,简单想多,故杨绛先生说,你不欢乐,是因为你想得太多,而读得太少。 “无论何种境况之中,可以不必郁郁,须从郁郁之中,生出希
23、望和欢乐之精神。”英雄所见略同,实习的最终一节课我也跟学生说,不管你今日有多么不欢乐,你总得找到欢乐的入口,总要有那么点事让自己快乐起来。可道理都懂,自己却做不到。 还有关于读书的。“知强记之心,速欲之心,夸多斗靡之心都必需要剔除,如此方能与圣贤印对,是个纯乎天理之心。” 沈复的这本浮生六记记录了自己的生平、生活、情感,很朴实,言语很清爽,令人有感动之处,也有让我不太认可之处。明清时这种平淡清爽的文字还是挺多的,日后要阅读张岱的作品,以及浮生六记的同类作品项脊轩志。 关于通用浮生六记读后感范文5 浮生六记为清代沈复所著,为自传体散文,全书共分为六篇,文字美丽、细腻,恬淡安静,用语虽是古文,却也
24、浅显易懂,是值得一读的美文。 本文开篇是闺房记乐,记录了沈复和其妻子陈芸的日常生活。叙述以时间为轴,娓娓道来,将古时夫妻生活的点滴用笔墨描绘出一幅精致画卷呈现于读者眼前,使人在繁华乱世之中也能感受到一二闲适之情。颇有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季节的韵味。 弘一大师云: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而忘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而沈三白和陈芸便是如此,没有轰轰烈烈,没有狗血剧情,有的只是止于唇齿、掩于岁月的深情。这种生活极富有诗情画意,看似人人皆有,确为人人所无。 其中有篇写到其妻陈芸爱吃腐乳,沈复鄙夷不已,后在芸劝告下尝了一口,然后真香,正是
25、余掩鼻咀嚼之,似觉脆美,开鼻再嚼,竟成异味,从今亦喜食。看到此处,我也不禁莞尔一笑,沈复对生活中小事的描写,真是趣味横生。其情其景仿佛跨越了300年时间隔阂,重现于世人眼中。 陈芸曾发愿: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持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 是的,布衣菜饭,可乐终身。夫妻二人最喜爱在日常生活中找寻乐趣,安度流年。我喜爱沈复文字里的恬淡如水,也喜爱那暖和的烟火气:守着一屋一院,一人一心,一茶一饭,远赛过看乱世红尘的万千风景。 余年一十三,随母归宁,两小无嫌告母曰: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 十三岁那年的夏天,还是少年的三白邂逅了
26、表姐芸娘,自此情窦初开,一片光风霁月,发誓此生非芸娘不娶。 三白和芸娘的爱是活生生的,是落实到红尘地面上的,是有情有义的温度,是宜室宜家的。 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拨钗沽酒,不动声色,良辰美景,不放轻过。 沈复一直好客,芸娘便打算好茶好酒好菜进行款待。有时缺酒钱,芸就拔钗沽酒,不露丝毫声色,良辰美景,不能辜负。 街头有鲍姓者,卖馄饨为业,以百钱雇其担街,是时风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 那日,城外油菜花盛开,芸娘提议大家一起去城外赏花饮酒,还机灵地雇佣卖馄钝的小贩,挑着炉火,跟大家一起去
27、,好为大家温酒热饭。 游人们看到这样一群人在尽情地吃喝,无不艳羡这奇异的想法。喝到有些小醉,或坐或卧,或歌或啸。 陈芸,会持家,精刺绣,善烹饪,有雅意,爱看山水,爱花草,爱书画,能吟咏诗歌,才思娟秀,能工善文,德贤兼备,有生活情趣。 沈复叹其:求之闺中,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矣。 记得书中这样写道两个人不动声色的深情。七月初七,是民间乞巧的日子,芸娘也张罗了一番。三白就趁着佳节刻了两枚印章,上面写:愿生生世世为夫妻。他的那枚是阳刻,芸娘的是阴刻。每当两个人通信时,便用印章进行落款。 每次读到这里,都被两个人的心思幽情所打动。我想,古人的许多情思是我们今人所无法企及的。一个人能细细体会并感知另一个人
28、的美,亦能抚琴弹得一手好曲子,闻弦歌而知雅意。见花落泪,拂风有声,看得懂花光灯影。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每日劳碌的我们有多久没有手写一封信件了呢,对着一个科技的工具日夜旋转,万般话语只从嘴出而却未心入,泛滥的情话使人口躁唇干。习惯运用电脑打字的我们是否还能写出娟秀的字呢。这样彼此心心念念的当心意和诗意真是难以寻找了吧。 作家庆山说:浮生六记这册薄薄的古人笔记里,引人心动的,不尽然是一对男女之间私自的情感。这样的生活,必定和当时的社会形态,和大众的价值观,和他们对待文化、自然、生命、快乐的看法息息相通。越过两百年,且看今日的社会,谁还能具有这样的玩心,这样的旷达。灵魂的宴席早已结束,剩下虚妄和空
29、洞的嬉戏。两百年后的爱情,也已失去彼此观赏和玩味的从容心境,失却细腻的心思和克制的礼仪。 一生一世一双人,有人问你粥可温,有人与你立黄昏。古人的意趣及情思单纯美妙,花下对酌,举杯邀月,有千年悠悠之思。抑或丝丝细雨撒落江面,江畔游人寥寥,山水青幽,触目皆是清澈的静。 当下时代熙熙攘攘,不见当年的风花与雪月,人群的喧嚣与喧闹,但终究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打捞起来只是一片虚幻的影子。 通读全书,可以发觉,沈复是一个极具温度并且主动乐观的人,非酷爱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其文透露着美,于细微环节之处展露朝气。我想:这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活的情趣,恒久值得我们学习。人间不值得,一草一木皆失颜色;人间值得,一草
30、一木皆具风致,单看观草观木之人心境如何了。 浮生六记是可读性很强的一本书,其用语虽是古文,但因其以情字见长,故特殊能够引发人的共鸣,生活中每件小事的描述不见刻意,而能轻松地让我们想到自己身上最近发生的事情,从而觉得通体安逸、有所感悟。 关于通用浮生六记读后感范文6 读完浮生六记,感觉像是无意间获得了一枚质量上乘的温凉好玉,放在手里细细摩挲、端详,熨帖踏实的触感便从掌心始终传达到心底。起初,将作者感情渐渐咀嚼,只觉得口齿缠绵生香,到后来竟也有了微苦的味道。方知,这部颠沛流离了两百年,而照旧散发芳香书香的宝贵记录,贵在沉重,贵在悲怆,贵在深情。 谪仙人诗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
31、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本书作者沈复,出于此诗及自身经验的感慨,即落笔作文,取书名为“浮生六记”,分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与“养生记道”。其中的闺房记乐,道尽了沈复与妻陈芸间动人的爱情,以及难能珍贵的知己一般的默契,让读者高兴赞美,暗自钦羡;而坎坷记愁,则诉说了作者生活的艰辛与苦涩,字里行间透出的无奈,更是让人不胜唏嘘。 伊始,沈复用清丽温顺的笔墨,勾画出了一个娇憨清秀的女子形象“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这女子如此平凡,美得恰到好处,举手投足间尽是知书达理的落落大方;她又
32、如此非凡,你的身影落在她水灵的双眸之中,顿觉清爽,仿佛感受到了一股温顺而坚决的力气。是了,她叫陈芸,是长他十月、会照看人的好姊姊,他儿童伶俐,每每都亲亲热热唤她一声“淑姊”。时间不紧不慢地滑行,天公将她对他的好、他对她的情,悉数看在眼里,于是成全一桩美事,让她顺理成章地成了他的妻。从今,二人饮茶论诗,游山玩水,夫妻间的生活趣事,更是俯拾皆是。 他是青衫磊落的书生,他邀她畅谈古今。她浅笑,抬首答:“杜(甫)诗锤炼精绝,李(白)诗潇洒落拓;与其学杜之深严,不如学李之活泼。”全然不是平常小女儿的忸怩姿态,而是自信地、坚决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他高兴不已。 他是疏朗好玩的夫君,他请她远出郊游。她巧扮男装,
33、见外人便说明说是他的表弟,却哪里藏得住眉间的秀丽风姿?他暗叹,眼前一亮。 他与友人于外观花,发愁饭菜冷热。她“灵机一动,从城中雇来馄饨担子,推来烹茶暖酒热饭。酒肴俱熟,坐地大嚼,各已陶然。”他的挚友由此对她赞叹不已:“非夫人之礼不及此!”他含笑,毫不虚心地接纳,心道:“好一个秀外慧中的芸娘!” 然而,这命中注定的好姻缘,却被早早地收回。芸娘素怀顽疾,加之沈复家境并不非常富裕,夫妻二人生活得艰辛,却又因心思单纯而几次三番地被人欺侮。沈复的父亲铁石心肠不愿施援手,而芸娘一直不讨婆婆的喜爱,二人跌跌撞撞,最终无法变更这窘迫的境地。最终,陈芸因病逝世,将沈复留在这反复无常的冷漠人世,从今,悲欢都只能独
34、自下咽。酒,只能自酌,身边没了那个脸色酡红的美妙女子,四周的一切人事都成了难以忍受的孤独。不禁怆然。 这时候,便想起简嫃的话。“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读已死来句读。”好像每一场催断人肠的生离,都只能以死别作为结束。生命脆弱如此,哪堪更别离?在历经沧桑之后,沈复浑浊的眼里,也生出了浮生若梦的辛酸悲苦,忆起当年与陈芸相知相伴的点点滴滴,哀痛一如一场暴烈的雨,在春寒料峭的日子里,重重地、直直地砸进心里。自此,阴阳两隔,知交零落,黄昏里燃一封恒久寄不出的家书,清明季节拥抱冰冷的墓碑聊以安慰,仿佛灵魂已随她远去。而在梦里,她缓缓归来的倩影,对着他泣不成声。 他惊觉:用情不胜深。 原约定要踏遍祖国河山,而如
35、今,人世间哪一条路,他都不能与她同行。 关于通用浮生六记读后感范文7 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芸备小酌。打算邀月畅饮。晚上突然阴云充满昏暗了,芸担忧地说:“妾假如能与君白头到老,月轮应当出来相伴才是。”我也觉得萧索起来。这时忽见隔岸萤光忽闪明灭千万点,穿梭于柳堤长满水草的水中小洲。我便与芸对联句以解心中郁闷。然而对了两韵之后,越联想越放纵,竟然想的离奇玄妙随口乱说起来。 芸听了已经大笑地涕泪交加,倒在我的怀里不能成声了。这时,我突然觉得她鬓角茉莉花香扑鼻,因此我拍着她的背说明说:“想古人以茉莉花形色比作珍宝,所以可以插在头发上妆锦压鬓,岂不知此花必沾染油头粉面之气,其香味才更加可爱。连所供的
36、佛手果香味也要退避三舍了!”芸即止住笑说:“佛手果乃香中君子,香味只在有意无意间;茉莉花只是香中小人,必需借人之势才能挥发,其香味也像勾肩搭背的献媚之笑呢”。 我说:“那么你为何而远君子而近小人呢?”芸曰:“我笑君子也爱小人啊”正说话间,更漏已经三更了,慢慢地风扫云开,一轮圆月涌出。我们倆都很兴奋,倚窗对酌。酒还没喝三杯,忽闻桥下轰然一声,似乎有人落水了。就窗细看,波明月镜,不见有什么东西。只听见河滩有只鸭子连忙奔跑声。我知道沧浪亭畔原来就有淹死鬼的传闻,胆怯芸害怕,就没敢说出来。 关于通用浮生六记读后感范文8 周末,在书店里看书,找了本沈复的浮生六记来看。 看文言文对我来说比较困难,所以看的
37、,是由张佳伟玮翻译成白话文的。 浮生六记这书名是早就听说了的,却从来没有看过。如今得了一机会,花上几个小时,渐渐翻看。 作者沈复,字三白,号梅逸。其浮生六记记载了其与妻子芸娘之间的生活轶事,亦描述了一些生活游历的细微环节,而且,如今仅残余四卷,这看上去平淡无奇的小书,为何在文人中颇具盛名?顺手翻看,不过记录了些细碎小事,说不上恢宏浩大,甚至连宏图大志也全无,却流传甚广,也是让人费解。 细细看完后,最终有点点知道,这小小一本书,里面包含的深情与意趣,的确值得回味。 沈复的妻子陈芸,自幼与沈复熟悉,两情相悦,婚后沈复的生活起居,均由她照看。看沈复描写的妻子,到处充溢了对她的观赏、钦佩与感谢,从性格
38、、样貌、言行、喜好,各个方面描述得异样具体和丰富,一位甘于牺牲、知性得体的古代女性形象跃然纸上。 芸娘不得不让人观赏。她是聪慧的,自小会背诵琵琶行,翻到一册琵琶行后,尽然因为能背诵,而一个字一个字比照认字,从今识了字,通晓吟咏诗词;芸娘是雅致的,地上杂乱的有青苔的小石头,也能做成假山峰,种上云松,盆景之精妙立即得之;芸娘是大方的,往来的文人挚友聚在一起谈论诗画,芸娘买了钗子沽酒,没有半点迟疑;芸娘是巧思的,为夫君及挚友聚会想出各种方法,让他们能在园林中对着花烹茶煮酒;芸娘是豪气的,不拘小节,扮作男子,与夫君一起遍处游玩,却也见机行事。 由此看来,的确像翻译者说的,沈复看起来,真的有点“配不上他
39、妻子”,甚至有点渣。这男子的形象,跟现如今的许多守寡式婚姻、丧偶式育儿中的丈夫形象何其相像。既调和不了父母与妻子之间的误会冲突,也无法为下一代供应良好的教化生活环境,就连一日三餐也无以为继,须要妻子到处节约精打细算。等妻子染上重病,也无钱医治和养息。而略微出去挣得一星半点,不是想着把钱抓紧拿回来上缴财政,反而在广州这花花世界一呆就是半年,日日沉醉在烟花之地。这沈复究竟是有些什么好?值得芸娘倾心付出,甚至操劳为丈夫寻找一知心小妾,不复得而郁郁寡欢病死。 这充溢了侠气的女子,怎生就嫁与了沈复,并在无尽的穷苦中消耗掉最好的时间,最终抱憾而逝。 看这浮生六记,让人恨不得钻到书里,提起沈复的耳朵,指引他
40、怎么去赚钱,或者怎么去挣得一官半职,给家里和妻儿挣够生活费用,而不是日日赋闲在家,净顾得吹牛,让妻子为缝补破旧的衣服花尽了心思。 可是,我突然不想说这男儿究竟应当如何顶天立地,女子在古代又如何为传统思想禁锢空有一身本领而照旧须要倚仗夫君的。 就是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假如沈复不过这样的生活,他还是沈复吗?还能写出浮生六记吗? 这世界不缺一生追逐名和利,追求富有无忧生活的人啊。在沈复生活的年头,应当有许多类似他一样,学识不错,家境还可以的子弟,我信任,确定也有许多,谋得钱财或官职,太太在家中富养,还可以养几个像样的小妾,一堆仆人,有个大宅子,不用自己费心去修葺门前庭院,用废旧的材料修修补补。 但是,
41、能有几人,能像沈复一样,生活琐事记录,能流传到百年之后,仍有人兴致勃勃地阅读,品尝,再来探讨? 昨天看了李银河的一篇文章,只有审美的生活才值得一过。深以为然。而沈复所过的生活,不正是这个意思吗? 实现生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后,追求艺术的美妙,赐予人最大的满意感,远胜于追逐俗世间的名利金钱所得到的快感。这不正是我们这一代新爸妈给孩子们引导的吗?我们带着孩子学钢琴、学舞蹈、学绘画、学棋、学国学,不是为了让他们真的就去当音乐家、画家、艺术家,只是为他们把艺术的大门打开,让他们能领会到艺术之美,领会到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即使在以后不进入这一行业,但也能在平凡一生中,有自己自得的一隅,有所寄予,得以给
42、寂寥或嘈杂的生活一点点不一样的色调。 李银河提到,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艺术.给予心灵以最宝贵的财宝,即自由。因此,没有别的任何人能够比艺术家更开心。” 浮生六记里,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华丽辞藻,只是平实地描述感情、生活、旅行与景色,可你却能在这只字片言里,发觉作者眼里的艺术之美,并且跟着作者一起,体会夫妻之情,体会山水之景,体会友聚之乐,体会小物之趣。 不禁想起现在的社会,有人挣钱多了,望见另一些人沉迷于爱好中生活清苦,不仅不认同,还嗤之以鼻,大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意。 可人生原来就有千种不同,无所谓谁笑话谁,谁又过得比谁更加高级? 只是,假如能自己找寻到一条自己喜爱的路,将生活过成诗,把柴米油盐谱成曲子,聊以安慰寂寥的人生,这不就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