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七章知识要点(共9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625873 上传时间:2022-02-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第七章知识要点(共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学第七章知识要点(共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第七章知识要点(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第七章知识要点(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七章技能的形成1、技能、操作技能、心智技能的概念。2、操作技能、心智技能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阶段、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3、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4、操作技能、心智技能的培养。尤其是技能的分类,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形成的分阶段理论和现实应用问题。第一节技能的一般概述一、技能的含义及其特点 (一)技能的含义 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二)技能的特点 第一,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技能是在后天的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研究发现,在学习的最初阶段,练习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不断地

2、练习,进步速度逐渐减慢,但仍有进步。 第二,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知识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对活动起定向作用。技能是控制动作执行的工具,要解决的问题是动作能否做出来,会不会做,熟练不熟练。技能的学习要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 第三,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习惯是自然习得的,它既可能符合规律,也可能不符合法则;而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动作经验的不断内化而形成的。 (三)技能与能力的关系1、区别:(1)从性质上来看,技能指顺利完成一定任务的活动方式,

3、活动方式属于具体的操作程序;能力则是顺利完成活动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心理特征属于个体表现的倾向性。(2)从范围上来看,技能的活动方式有特定性,某种活动方式只能适用于某类活动的效率中并影响着活动;而个性心理特征具有普遍性,它表现在各种活动中并影响着活动的效率。2、联系:(1)技能的形成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形成过程中体现着个体能力发展的水平和个别差异。(2)技能的形成促进能力的发展。要形成和提高能力,必须掌握与之相对应的基本技能。二、技能的种类 (一)操作技能 1操作技能含义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操作技能的特点 除技能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如

4、下特点:首先,就动作的对象而言,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其次,就动作的进行而言,操作动作的执行是通过肌体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最后,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3操作技能的分类 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以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与粗放型操作技能。前者指主要靠小肌肉群的运动来完成;后者主要是靠大肌肉群来完成。 根据动作的连贯与否可以分为连续型操作技能与断续型操作技能,前者技能主要由一系列的连续的动作构成;后者技能主要是由一系列不连续的动作构成构成技能的各个动作在操作过程中彼此间可以相互独立。 根据动

5、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合性操作技能与开放性操作技能。前者技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依赖机体自身的内部反馈信息进行运动。后者技能大多数情况下主要依赖外界反馈信息进行活动。 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与器械型操作技能。前者通过身体的协调运动来完成的,无须操纵各种器械或仪器;后者的完成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器械来进行的。 (二)心智技能 1心智技能的含义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2心智技能的特点 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对象具有观念性。心智活动的对象是客体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是知识、信

6、息。第二,执行具有内潜性。心智活动的执行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内部默默地进行的,只能通过其作用对象的变化而判断其存在。第三,结构具有简缩性。心智活动是不完全的、片断的,是高度省略和简化的。 3心智技能与认知策略的关系 根据加涅的观点,心智技能与学习策略都属于程序性知识的范畴,其区别在于前者的作用是对外办事,后者用于对内调控。我们可以把受意识明显控制的程序性知识,界定为认知策略;而把以程序性知识为基础,经过学习和训练能达到高度自动化的认知活动,界定为心智技能。 三、技能的作用 (一)技能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它可以控制动作的执行顺序和执行方式,从而可以使个体的活动表现出稳定性、灵活性,能够适

7、应各种变化的情境。 (二)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三)影响学习者的个性品质第二节操作技能的形成一、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一)操作的定向 1操作定向的含义 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2操作定向的作用操作定向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操作活动的自我调控机制。3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像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有关操作动作本身的各种信息,包括对操作活动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的认识和对操作活动方式的认识等;二是与操作技能学习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定向映像的建立,是通过如下心理活动完成的。首先,

8、通过对教师示范动作的直接感知而形成动作表象。然后,通过教师的进一步讲解,学生在头脑中正确区分动作的内部特性,建立有关动作的基本概念,掌握动作要领。 (二)操作的模仿1操作模仿的含义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2模仿的实质模仿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像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模仿是形成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模仿可以检验已形成的动作定向映像。二是可以加强个体的动觉感受。3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1)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相互衔接不连贯,常有多余动作产生。(3)动作控制。主要靠视

9、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4)动作效能。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三)操作的整合1操作整合的含义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2操作整合的作用只有通过整合,各动作成分之间才能协调联系动作结构才逐步趋于合理,动作的初步概括化才得以实现。因此,整合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是从模仿到熟练的一个过渡阶段也为熟练的活动方式的形成打下基础。3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1)动作品质。外界条件保持不变时,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

10、点都有所降低。(2)动作结构。动作的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3)动作控制。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4)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心理能量的不必要的消耗减少,但没有完全消除。(四)操作的熟练1操作熟练的含义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2操作熟练的作用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由操作技能转化为能力的关键环节,各种技术能力的形成都是以操作的熟练为基础的。3操作熟练阶

11、段的动作特点(1)动作品质。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顺利完成动作。(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之间的二F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3)动作控制。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视觉注意范围扩大,能准确地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整动作方式。二、操作技能的培训(一)准确地示范与讲解1、作用:示范可以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言语讲解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2、影响示范有效性的因素(1)示范者的身份;(2)示范的准确性;(3)何时给予示范。3、讲解注意事项:(1)要注意言语的简洁、概括与形象化;(2)不仅要讲解动作的结构与

12、具体要求也要讲解动作所包含的基本啄理;(3)不仅要讲解动作的物理特性也要指导学生注意、体验执行动作时的肌肉运动知觉。(二)必要而适当的练习1练习曲线可看出练习的共同点:第一,开始进步快;第二,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第三,后期进步较慢;第四,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高原现象的原因:(1)提高成绩需要采用新的结构和新的方法。(2)经过长时间练习后,学生的练习兴趣有所下降,注意力分散,甚至产生厌倦情绪,或者出现身体疲劳,学习的动机下降。(3)在个人知识方面,知识基础不牢的学生告退 容易遇到高原现象。2影响练习的因素:(1)练习量。过度学习是必要的,但并非过度学习的量

13、越大越好。(2)练习方式。练习方式有多种,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有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有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根据练习途径的不同有模拟练习、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等等。练习方式的选择决定于学习任务的性质。(3)练习曲线:练习进步先快后慢,练习进步先慢后快,练习进步前后一致。(三)充分而有效的反馈1反馈的来源一般来讲,反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它是个体通过自身的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获取的反馈信息,尤其是动觉反馈信息最有代表性。二是外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是教师、教练、示范者、录像、计算机等

14、外部信息源对学习者的操作结果及其操作过程的反馈。2反馈的作用反馈在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其中结果反馈的作用尤为明显。准确的结果反馈可以引导学生矫正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并鼓励学生努力改善其操作。3影响反馈效果的因素 (1)反馈的内容;(2)反馈的频率;(3)反馈的方式。(四)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动觉是复杂的内部运动知觉,它反映的主要是身体运动时的各种肌肉活动的特性,如紧张、放松等,而不是外界事物的特性。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动觉训练,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清晰性,充分发挥动觉在技能学习中的作用。第三节心智技能的形成一、心智技能形威的有关理论 (一)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 对心智技

15、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他于1959年系统总结了有关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加里培林认为。心智技能是由一系列的心智动作构成的。心智动作是外部的实践动作的反映,心智动作是通过实践动作的“内化”而实现的。心智动作的形成要经过一系列的阶段,在每一阶段,心智活动的性质与水平都发生相应的变化。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五个阶段:一是活动定向阶段,是智慧技能形成的准备阶段,了解做什么和怎么做。二是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该阶段借助实物或模型、图表等进行学习,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各种各样的表象。三是有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这是外部的物质与物质化的活动向智慧活动转化的

16、开始。四是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该阶段特点是智慧活动以不出声的“外部”言语进行。五是内部言语活动阶段,主要特点是智慧技能活动的简略、压缩和自动化。(二)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1认知阶段:认知阶段任务是要r解问题的结构,即起始状态、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所需要的步骤、算子。2联结阶段:这一阶段学习者应用具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把某一领域的描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这种转化即程序化的过程。在该阶段,个体逐渐产生一些新的产生式法则,以解决具体的问题。3自动化阶段:在自动化阶段,个

17、体获得了大量的法则并完善这些法则,操作某一技能所需的认知投入较小,且不易受到干扰。二、心智技能原型的模拟(一)确立心智技能操作原型的方法及步骤确立心智技能操作原型可用心理模拟法,用心理模拟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经过两个步骤,创拟确立模型和检验修正模型。(二)创拟确立模型的步骤首先必须对活动进行系统分析。包括动能分析和结构分析,并将功能分析与结构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创拟模式的基本方法。其次,实践模式中的基本操作要依据操作系统的性质及学生的能力水平而确定,以能为学生理解并执行为原则。(三)检验修正模型的方法1教学心理实验。2通过计算机将过程分解细,分解到机器可以执行为止。(四)心智技能的

18、培养过程的含义把专家头脑中的经验“内化”为学生自己经验的过程,就是心智技能的培养过程。三、心智技能的分阶段形成(一)原型定向1原型的含义原型:心智活动的“原样”即外化了的实践模式,“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 2原型定向的含义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动作构成要素、动作执行次序和动作的执行要求),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原型定向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的“活动的定向阶段”。3原型定向阶段的任务原型定向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起进行活动的初步的自我调节机制为进行实际操

19、作提供内部控制条件。首先要确定所学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操作活动程序)其次要使这种实践模式的动作结构在头脑中得到清晰的反映。4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要求 (1)要使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即了解构成活动的各个动作要素及动作之间的执行顺序,并了解动作的执行方式。(2)要使学生了解各个动作要素、动作执行顺序和动作执行方式的各种规定的必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3)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4)教师的示范要正确,讲解要确切,动作指令要明确。5原型定向的作用通过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学生建立起了关于活动的初步的自我调节机制,从而为进行实际操作提供了内部控制条件。(二)原型操作1原型操作的含义所谓

20、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这一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及其学派的著作中称之为“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2原型操作阶段的任务该阶段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践模式进行实际操作,对动作序列要逐一执行及时检查操作是否正确、对象是否变化。执行的同时还要作口头报告促使智慧活动向言语执行水平转化。3原型操作阶段的教学要求(1)要使心智活动的所有动作以展开的方式呈现。也就是说。主体要依据心智活动的原型,把构成这一活动的所有动作系列,依次按照一定的顺序做出,不能遗漏或缺失。而且每个动作完成之后,要及时检查,考查动作的方式是否能正确完成,对象是否发生

21、了应有的变化。(2)要注意变更活动的对象,使心智活动在直觉水平上得以概括,从而形成关于活动的表象。(3)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并适时向下一阶段转化。(4)为了使活动方式顺利内化,动作的执行应注意与言语相结合,一边进行实际操作,一边用言语来标志和组织动作的执行。4原型操作的作用通过原型操作,学生不仅有了程序性知识,而且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了完备的动觉映象,这就为原型内化奠定了基础。(三)原型内化1原型内化的含义所谓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2原型内化阶段的任务该阶段开始借助于言语来对观念性对象进行加工。这是原型在学

22、习者头脑中转化为心理结构内容的过程。3原型内化包括的三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4原型内化的教学要求(1)动作的执行应遵循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顺序,不能颠倒。(2)在开始阶段,操作活动应在言语水平上完全展开即用出声或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完整地描述原型的操作过程(此时已没有实际操作)。然后,再逐渐缩减。(3)在这一阶段也要注意变换动作对象使活动方式得以进一步概括以便广泛适用于同类课题。(4)在进行由出声到不出声、由展开到压缩的转化过程中也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不能过早转化,也不宜过迟,而应适时。四、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一)对象脱离了支持物

23、(二)进程压缩(三)应用的高效率五、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一)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任何学习任务的完成均依赖于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取决于主体对学习任务的自觉需要。在培养工作中,教师应采取适当措施以激发主体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二)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所谓完备性,指对活动结构(动作的构成要素、执行顺序和字形要求)要有清楚的了解,不能模糊或缺漏。所谓独立性,指应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独立地来确定或理解活动的结构及其操作方式,而不能是教师给予学生现成的模式。所谓概括性是指要不断变更操作对象提高活动原型的概括程度,使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扩大其迁移价值。

24、在原型建立阶段,一切教学措施都要考虑到有利于建立完备、独立而具有概括性的定向映像。(三)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言语在不同的阶段上,其作用是不同的。言语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在于标志动作,并对活动的进行起组织作用。所以,这时的培养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动作本身,利用言语来标志动作,并巩固对动作的认知。在学生熟悉动作的基础上再提出言语要求。在用语言来标志动作时。用词要恰当,要注意选择表现力强而学生又能接受的词来描述动作。言语在原型内化阶段,其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动作表象,并使动作表象得以进一步概括,从而向概念性动作映像转化。这时培养的重点应放在考查言语的动作效应上。在这一阶段上,不

25、仅要注意主体的言语动作是否正确,而且要检查动作的结果是否使观念性对象发生了应有的变化。此外,要随着心智技能形成的进展程度,不断改变言语形式。(四)创设条件,提供心智技能练习、应用的机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心智技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或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的心智技能在解决问题的练习中得到锻炼。另外,教师在集体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考虑学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典型真题分析:一、选择题 1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这种现象属技能

26、学习中的( )。A高原现象 B倒摄抑制 C生理极限 D及时反馈 2不同的练习者通过练习形成操作技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3吹拉弹唱属于(C)。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4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D)。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5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的第一阶段是(B)。 A联结阶段 B认知阶段 C自动化阶段 D熟练阶段 6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D)。 A.图示 B.坐标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7对于培养学生智力技能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途径是(C)。 A.独立开设思维训练课 B.培养观察力、记

27、忆力和思维力等能力 C结合教材知识教学训练学生掌握智力活动规则和课题解答程序 D在教学中侧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侧重思维的结果 8以下不属于原型定向教学要求的是(C)。 A了解活动的结构 B发挥学生主动性与独立性 C要变更活动的对象 D教师示范要正确 9(B)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A内部反馈 B外部反馈 C动觉反馈 D过程反馈 10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称为(D)。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11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

28、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称为(C)。 A原型启发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12操作技能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与(C)型操作技能。 A连续 B闭合 C粗放 D徒手 二、填空题 1.操作技能又叫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闭合性操作技能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3技能的分类中较具典型性代表的观点是将它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种。 4技能可以控制动作的执行顺序和执行方式。它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5影响练习的因素有练习量

29、和练习方式。 6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分为整体练习和部分练习。 7原型内化可划分为三个小的阶段,即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语言阶段。8我国教育心理学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三个阶段分别是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9一般来讲,反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反馈,二是外部反馈。 10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 11我国心理学界通常认为。用心理模拟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要经过的步骤为创拟确立模型和检验修正模型。 12原型操作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的物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13在操作定向

30、阶段形成的映像包括有关操作动作本身的各种信息和与操作技能学习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 14就有效的操作技能而言。模仿需要以认知基础。 15创拟确立模型首先必须对活动进行系统分析。包括功能分析和结构分析。 三、简答题 1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准确的示范与讲解有利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像进而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可以调节动作的执行。(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一般来讲,反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

31、的感觉反馈;二是外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动觉是复杂的内部运动知觉。它反映的主要是身体运动时的各种肌肉活动的特性。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动觉训练,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清晰性。充分发挥动觉在技能学习中的作用。 2简述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第一,认知阶段。了解问题的结构。即起始状态、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所需要的步骤和算子。对于复杂的问题而言,要了解问题的各个子目标及其达到了目标所需要的算子。第二,联结阶段。学习者应用具体的方法来

32、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把某一领域的描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这种转化既程序化的过程。第三,自动化阶段。个体获得了大量的法则并完善这些法则,操作某一技能所需的认知投入较小,且不易受到干扰。 3简述原型内化阶段的教学要求。 动作的执行应遵循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顺序,不能颠倒。 在开始阶段操作活动应在言语水平上完全展开,即用出声或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完整地描述原型的操作过程,然后,再逐渐缩减。 注意变换动作对象,使活动方式得以进一步概括以便广泛适用于同类课题。 在转化过程中,也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不能过早转化。也不宜过迟,而应适时。 四、论述题 1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有哪些?各

33、阶段的动作特点是怎样的? 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1)操作定向。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虽然操作技能表现为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但在形成之初,学习者必须了解做什么、怎么做的有关信息与要求,形成对动作的初步认识,即首先要掌握与动作有关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2)操作模仿。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这个阶段的动作特点是: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动作结构。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

34、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动作效能。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3)操作整合。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 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这个阶段的动作特点是:动作品质。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动作结构。动作的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动作控制。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心理能量的不必要的消耗减少但没有完

35、全消除。(4)操作熟练。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这个阶段的动作特点是:动作品质。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顺利完成动作。动作结构。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动作控制。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视觉注意范围扩大能准确地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整动作方式。动作效能。心理消耗和体力消耗降至最低。表现在紧张感、疲劳感减少动作具有轻快感。 2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任何学习任务的完成均依赖于

36、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取决于主体对学习任务的自觉需要。(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完备性是指对活动结构有清楚的了解,不能模糊或缺漏。独立性是指让学生独立地来确定或理解活动的结构及其操作方式。概括性是指要不断变更操作对象提高活动原型的概括程度,使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扩大其迁移价值。(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言语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在于标志动作,并对活动的进行起组织作用。言语在原型内化阶段,其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动作表象,并使动作表象得以进一步概括,从而向概念性动作映像转化。考点过关:技能的概念,技能的种类,技能的作用,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有关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探讨,心智技能原型的模拟,心智技能的分阶段形成,心智技能的培训要求。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