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从读中来.docx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6625582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从读中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从读中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从读中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从读中来.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从读中来 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石“读” 内容提要:这篇文章重在说明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读通课文,读懂课文,读活课文,一步步深入最后能发挥创意,开拓到课外的阅读。 关键词:读通课文 读懂课文 读活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一、读通课文 所谓读通课文,就是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破词,不破句,不添字,不落字。读通课文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对小学生来说,读通课

2、文并非易事,不经过反复的读是不能实现的。读通课文,我们不能让学生机械的一遍又一遍去读而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读的积极性,调动学生读的主动性。 1、审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 有些文章的题目,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的欲望去读书。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时,学生一读课题,疑惑之心顿生:恐龙为什么会飞上蓝天?怎样飞上蓝天?学习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学生会问:那匹马 为什么会饿坏?怎么没人管?这些问题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会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主动性。 2、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渴望去读 对那些文质兼美、以境取胜的文章,我们可以运用现

3、代教育媒体,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用生动的情境打动学生、吸引学生,激发他们走近课文的愿望,诱发他们接触课文的渴望。我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时,先让学生通过录相直接感受恐龙,吸引着学生走近课文。 3、师范读,吸引着学生主动地去读 对于那些形象生动的文章,教师可以通过范读的方式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我在教学两只小狮子一文时,把两只小狮子读得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学生怎能不愿意去读课文呢?说到此处,就想到了备课,备课不只是“写”,还有重要的一环是“读”。曾记得我实习时指导老师在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时说:“我每次备课都是先埋头读课文,读呀,想呀,读呀,什么时候读出门道来了,什么时候兴奋起来了,什么时候才罢休。

4、只要我读得有一种兴奋的感觉,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那就意味着教学的成功。”由此看来,读不仅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教师备课的基本方法与重要任务。 4、尊重学生,让学生按自己的方式去读 学生读书,可以让他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可以默读,可以小声读,可以放声朗读,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读。学生读有所得,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进去了,自然而然地读书的兴趣就来了,有了兴趣,就不愁读不好书了。如我在教学中华少年时,我让学生分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课文。各小组非常主动,积极性很高,这一课书也学得很快。 二、读懂课文 所谓“读懂课文”,追求的并不是对课文的正确而唯一的解读,而是让

5、学生去自主地探究,让他们主动地发现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读懂并不意味着把所有的问题全部在课堂上解决。把学生教得没有了问题,正是我们教育的最大弊端,如果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走进广阔的社会,去主动地探究,才是教育的成功。 学生不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服务者,而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应当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读书,而应当让他们自己去积极地发现问题,主动地解决问题。学生读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文本进行同构的过程,是学生与作者进行思想碰撞、情感交流与融合的过程。随着学生认识的不断深化,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这正体现了课堂

6、学习动态的生成性特点。以读促思,以疑促读,读思结合,在读的过程中伴随着已有问题的解决与新的问题的不断地生成,学生的认识在发展,体验在加深,个性在张扬,思维活起来,语言活起来,想像飞起来。经历了这样自主的学习过程,学生获得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发现的喜悦,探究的兴趣,顿悟的惊喜,思考的快乐。这样的过程是学生学会学习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 三、读活课文 在“读懂”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也渐渐地进入课文,在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认识作者描绘的事物的特点,感受作者的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与作者形成情感的共鸣。所谓读活课文,就是置身于课文之中,融入作者营造的情境之中,赋予文本中描绘的人、景、物以自己的情感,通

7、过自己的朗读,使他们活起来、动起来,使自己如目睹其形,耳闻其声,如亲历其境。在教学杨子荣借题发挥时,让学生找出描写杨子荣心理活动的句子,看他心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从这些心理活动描写中,可以感受到杨子荣是一个怎样的人。就这样,既让学生读活了课文,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 四、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读 陶行知曾经告诫当老师的人,切不可摧残儿童的创造性,他说:“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不是旧时代的继承者。”不少课文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在教小白兔和小灰兔一文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说说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之后,会怎样做了呢?又如在教小猴子下山一文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说说“假如我是小猴子,我会_。像

8、这样的创造性的超越课文的阅读,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能激发学生的想像,最能张扬学生的个性。 五、引导学生拓展性地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凭几本教材是不够的,应致力于建设“校内外沟通、课内外结合、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教育体系。对课文的拓展性阅读,就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如学习完猴王出世之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读西游记。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以后,可以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水浒传书或电影了解梁山好汉的事迹;学习完古诗词三首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收集描写山水方面的古诗词。 从以上所述,在“以读为本”的语文课堂实施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既可促进学生的发展,又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1、 语文新课程标准 2、 教育学 3、以读为本的课堂实施策略 从读中来 进步从学习中来 音乐教学从“趣”中来 绿从春中来随笔 从读中领悟内涵 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 读从外星来的孩子有感800字 读从战争中走来随感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优秀) 坚持从职工中来 到职工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