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课教案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课教案6篇.docx(6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课教案6篇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必需要学会如何写教案,制定教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提高教学质量,我今日就为您带来了七年级下册历史其次课教案6篇,信任肯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七年级历史教案1 教学目标 驾驭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学问,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通过“火的运用”、“原始人的生活”等问题,让学生充分绽开想象,激发学生思索,培育学生的视察力、想象力以及独立思索和进行比较的实力。 让学生了解中国是人类远古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民族骄傲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培育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
2、人的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就出现在地球上,并成为万物的主宰,关于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古今中外有着很多神话传闻,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一讲你所知道的故事呢? 生:女娲造人、亚当夏娃等故事 展示:女娲造人的图片 师:这位同学讲的太好了,大家掌声激励一下。(学生鼓掌)这些神话传闻反映出人类对自身来源的困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知道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21教化名师原创作品 展示:古猿图片 师:在漫长的岁月过程中,古猿通过劳动,逐步演化、进化成人。那么,在远古时期,我国境内有哪些远古居民呢?学完今日这一课,大家就会了解啦。
3、板书:课题 (二) 老师引导,自学探究: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小节,找出我国最早的远古居民,以及他们的相关信息。 生:(阅读课本后答)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师:同学们都很会读书,找的特别的精确。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我们的科学家们是通过什么推断出他们的生活时期的呢? 展示:元谋人牙齿化石图片 生:化石(假如学生不知道,师可以干脆为学生拓展) 展示:【社会广角】化石是埋藏在地层里的古代生物的遗物。在化石中含有肯定量的14C,随着时间的消逝,14C的量也以肯定的比例削减,所以通过测出化石中14C削减的程度,就可以推算出化石的年头。(假如学生知道相关学问可干脆由学
4、生讲解并描述) 师:在原始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劳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会制造工具,会劳动,是人类和动物的根本区分。漫长的岁月时间中,原始人类在不断的劳动,也在不断的进化,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另一远古居民北京人。 展示:播放视频资料剪辑发觉北京人 师:同学们可以从视频中获得北京人的哪些信息呢?(可先在小组里相互沟通,合作归纳) 生:北京周口店,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群居生活,用火 师:同学们视察的非常细致,并且能够彼此间合作互助,特别好,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接着保持。 展示:北京人头骨、北京人复原像、老师的个人照片 师:学习要有张有弛,下面我们来做个活动。对比一下,北京人和老师的图像,或是和身
5、边的同学做比较,看一看远古居民和现代人在相貌上都有哪些区分? 生:(小组合作探究)眉骨突出、颧骨突出、嘴巴突出、下巴不明显等。 师: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和更久远的元谋人相比较他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并且他们已经学会运用自然火。 展示:【集思广益】猜一猜,远古居民有可能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到火的? 生:(小组探讨)雷电森林起火、草木自燃、偶然磨蹭起火、露天煤炭自燃(这一状况学生很少知道,可结合本地煤炭资源拓展)。 师:大家的想象力都特别丰富,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张开合志向象的翅膀,才能够在学问的海洋中翱翔。(结合实况点评学生) 师:远古居民在没有火之前是如何生活的?有
6、了火之后会给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生:(如须要可探讨)没有火之前茹毛饮血,特别艰苦;有了火之后,可以吃熟食、照明、防寒、驱兽等。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火的运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师:远古居民在不断的演化、进化,我们今日所驾驭的远古居民的信息,除了通过化石探讨,还和考古工作者们辛勤的科研考察密不行分。比如北京人的发觉。 展示: 【历史典故】 192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工作起先了。经过两年的艰苦发掘,在1929年的一个冬日,工作人员发觉了一个小洞,洞口的裂隙窄得只容一人出入。为了探明虚实,裴文中来到洞里,细致一看,兴奋极了,原来在这里意外地发觉了很多动物化石。他顾不得寒冷,确
7、定把挖掘工作接着下去。到12月2日下午四点,已经日落西山,洞外天色慢慢暗下来,咆哮的寒风在山野吹着,洞里觉得更冷了,但人们照旧在昏黄的蜡烛光下全神贯注地工作。- 突然,裴文中兴奋地喊叫起来:“是猿人!”大家围拢过来,果真发觉一个猿人的头盖骨,一半已露出地面,另一半还埋在硬土里。人们兴奋极了,聚精会神地盯着。这时天色越来越黑了,但大家的心情已经急不行耐。裴文中毅然确定,接着挖下去,始终到把这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完全出土为止。(发觉北京人的小故事假如有学生知道可干脆由学生讲解并描述) 师:正是由于考古工作者的努力,才使更多的远古居民为我们所了解,比如山顶洞人。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结合投影展示的山
8、顶洞人的相关图片信息,看一看,和北京人相比较,山顶洞人的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 展示:山顶洞人复原头像、骨针、装饰品 生:(可从形态方面、工具方面、生活方面归纳) 师:正如恩格斯所说“劳动创建了人”,从简洁的打制石器到困难的磨制石器,通过劳动,原始人类不断进化,社会在不断的进步。 师:我们今日一天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远古时期的原始居民们,他们一天的生活会是怎样呢?绽开你想象的翅膀,穿越历史时空,再现原始人的生活吧。 展示:【历史再现】原始人采集图、原始人捕猎图、原始人生活图 生:(依据展示图提示,选取某一角度,可用多种形式再现场景) 师:(依据学生的再现实况,师生共评) (三) 课堂小结,提炼
9、升华: 师:我们这节课介绍了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了解了远古居民的生活信息,除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之外,我国还有很多远古居民。 展示:中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 师:我国是世界上发觉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这是一笔珍贵的财宝。我们为此感到骄傲,也更应当珍惜和爱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 七年级历史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实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驾驭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学问。 2.过程与方法 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育学生的历史想象实力和分析实力。 3.情感看法价值观 通过学习是学生相识到中国是远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0、,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骄傲感。 【教学重点】 元谋人、北京人的特点。 【教学难点】 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驾驭本课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沟通 【课前打算】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支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自从有了人类,就起先了人类历史。人类社会经验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那么,最早的人类产生在什么地方,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今日就来探讨人类的奇妙。 二、新课学习 (一)元谋人 老师:俗话说的好,树是有根的,水是有源的。那么,同样道理,我们人类的老祖先是怎样出现在地球上的呢?关于人类的出现你知
11、道有哪些说法吗? 学生:中国有女娲抟土造人说。 学生:西方有上帝造人说。 多媒体展示 老师: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的神话有一个共同的观点,人是神创建的。我们人类果真是“神”创建的的吗?那么我们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展示祖国境内远古人类遗址图) 老师:元谋人产生的时间在什么时候? 学生: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老师:考古学家在哪里发觉的元谋人踪迹。 学生:云南元谋县 老师:那元谋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怎么样? 学生: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老师:元谋人的社会地位如何? 学生: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老师:早在1965年5月1日,新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在云南省元谋县
12、发觉两颗牙齿和一些粗糙的石器,经科学家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物,距今约有170万年,我们称他们为元谋人(多媒体展示) 北京人的发觉 老师: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遗址积累层厚40多米,遗址最先于1921年被发觉,后来人类学家依据在遗址中发觉的3枚牙齿,将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老师:结合文章内容找出重点。 老师:北京人在什么时期出现的? 学生: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老师:北京人在哪里发觉的呢? 学生: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 老师:北京人具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老师:北京人的发觉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最先于
13、1921年被发觉。后来人类学家依据在遗址中发觉的3枚牙齿,将它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学生: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觉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同年又发觉用火遗迹。 学生:1936年,在同一地点发掘出土3个北京猿人头盖骨。此后,这一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 老师:北京人发觉有什么作用? 学生:为科学家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作出了重要的证据。 问题思索: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探讨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 学生: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化石是埋藏在地层里的古代生物的遗物。最常见的化石是由牙齿和骨骼形成
14、的。古代动物死后,尸体的内脏、肌肉等松软的组织很快便会腐烂,牙齿和骨骼因为有机质较少,无机质较多,却能保存较长的时间。 学生:化石的发觉对我们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环境供应了重要证据。 老师:北京人的发觉具有怎样的社会地位? 学生: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1987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三)北京人的特征 老师:北京人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头部像猿人。前眉脊骨粗大,颧骨高突,嘴巴前伸,没有明显的下颌。 学生:手脚分工明显会制造和运用工具像人。 老师: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通过比较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学生: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多媒体展
15、示图片) 老师:北京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怎样? 学生:生活状况: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为食,会运用火来烧烤食物、照明、驱寒。 学生:运用工具:石器、骨器、木棒、鹿角等。 老师:在遗址中,还发觉了虎、豹、熊、鹿、野猪等很多兽骨化石,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只靠单个人的力气,无法生活下去。因此,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共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的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多媒体展示) 老师: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韩非子为什么这样说? 学生:猛兽出没、险恶异样。 学生:打制石器、简易木棒。 学生:团结就是力气。他们想到的方法是群居。 学生:所以就形成早期的原始
16、社会。 思索:北京人的火是怎么来的? 学生:煤的自燃 学生:雷电生火 学生:偶然碰撞生火 学生:森林自燃生火 (多媒体展示有关火的图片) 老师:即使没有猛烈野兽,一个人也难生活,找寻食物成了难题。只有群居,男女分工狩猎和采集才能维持生存。所以北京人实行了群居生活,这就是早期的原始社会。 老师:请问:他们用火做什么呢? 学生:烧烤食物 学生:驱逐野兽 学生:照明御寒 老师:思索我长得很像猿,却叫我北京人,你看我是人吗? 学生:你长得的确很像猿,但你手脚分工明显,还会运用自然火啦,最重要的是你会制造和运用工具了,所以你真的是人了! 老师: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北京人过群居生活,
17、是由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和环境的险恶所确定的。 老师:北京人发觉的意义 学生:北京人的发觉对探讨古人类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世界迄今所知发觉的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学生: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课堂总结 本课我们除了学习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之外,后来我们通过考古我们又发觉了蓝田人、丁村人等等许多的远古人遗址,因此我国成了世界上发觉古人类遗址最丰富的国家,这是中华民族的傲慢,这说明我们脚下这块土地是一方沃土,我们为之傲慢和骄傲。 四、课堂练习 1.探讨历史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C) A.神话传闻 B.史书记载 C.考古发掘 D.学者推断 2.在从
18、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A) A.劳动 B.火的运用 C.直立行走 D.制造和运用工具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学问点 2.做练习册 七年级历史教案3 教学目标: 一、学问实力:了解秦的暴政,识记大泽乡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与楚汉之争的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秦始皇,为巩固同意实行的措施引入新课;通过分析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的关系,及陈胜吴广起义与秦灭亡的关系,学习因果关系的方法。驾驭农夫起义的动态图。 三、情感、看法、价值观:通过本科的学习,让学生相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夫抗拒和秦灭亡的主要缘由,确定和赞扬陈胜吴广起义的首创精神及推翻暴政的历史功绩;相识
19、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秦的暴政2、大泽乡起义 难点:1、秦朝暴政对农夫起义的影响 2、项羽刘邦反秦活动的作用 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秦王嬴政横扫六国后,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为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建立了一套什么样的制度,并且为了巩固统一实行了哪些措施?当时的秦帝国强大无比,那么为什么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几年就灭亡了? 生:略。 师: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课的内容,信任同学们在学习了本节课之后会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一个清楚的相识. 生:略 师:请同学们齐读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PPT 首先,咱们一起来看本节课的第一部分,秦的暴
20、政,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秦的暴政 1.秦朝赋税、兵役、徭役繁重 师:首先同学们来看一首歌谣,然后告知老师,你从这则歌谣里得到了什么信息。同学们主要卡老师用红色标出来的字。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聚;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生:略 师:对,通俗的说就是吃不饱穿不暖,那么咱们换句话说这是什么现象?对,赋税很重,还有什么?看关键字,修长城,守边关,这些活是给谁干的?对,国家,那么咱们可以说是什么?很好,徭役、兵役繁重。 2.刑法残酷 材料二:当时在秦国的市场,有一种惊奇的现象:鞋子没有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21、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惊奇的现象呢?PPT(出示秦朝的刑具)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思索。 生:看书思索秦朝的刑法残酷,犯法者即使免于处死,也逃不脱割鼻、断腿、挖膝盖的刑罚。所以买鞋的人少,买拐杖的人多。 二、总结,手段野蛮残暴,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文化,阻碍教化的发展,同时也激化了秦朝学问分子与朝廷的冲突。等等 过度:秦始皇采纳这种野蛮残暴的方式加强思想限制,学问分子只能根据皇帝的要求去想事情,不能有多余的想法,即使有不满足的地方,也不敢说出来。人们思想更加压抑,更加憎恨秦始皇。秦朝人思想压抑、赋税、兵役、徭役繁重、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忍受严酷的刑罚。他们对秦始皇的统治剧烈不满。渴望着变更。最终公元前2
22、10年,秦始皇死在了出巡的途中。人们期盼着残暴的秦始皇死后,生活能轻松一些。人们的愿望实现了没有? 三、楚汉之争(自主学习) 师:自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以后,出现了两个霸主? 生:项羽和刘邦 师: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此后项羽和刘邦之间绽开了长达五年的争夺,史称“楚汉之争”,接下来同学们自主完成老师所给的表格。结合课本50页的材料研读。 师:总结,初期项羽实力强大,有楚霸王之称,封刘邦为汉王,他们之间的争夺故称为“楚汉之争”!后来刘邦擅长用人,爱戴百姓,与公元前202年取得这场争夺的成功,建立汉朝,刘邦就是汉高祖。以上就是这节课的全部内容。 课堂小结:首先同学们合上课本,我们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
23、了哪些内容。秦始皇所期望的万世流传的帝国基业,只存在了15个年头,便在历史上消逝了。席卷六国的强大秦朝,只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它给了我们什么深刻启示?缘由:秦朝对人民实行暴政。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四、课堂练习。 七年级历史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实力目标: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的发觉与距今的年头,北京人的发觉、地点与距今年头,北京人运用石器和自然火以及北京人的群居生活:山顶洞人的距今年头、发觉地点,山顶洞人的石器、磨制技术和人工取火;山顶洞人过着氏族生活。 2、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1)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觉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2)通过认
24、清劳动创建世界和人类本身这一真理,培育学生酷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教学难点 相识劳动在人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及预见性问题方法与措施 一、自学探讨,预习提纲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 2、“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运用工具”依据这一材料,请你推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 3、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起到确定性作用的是() a、食物b、四肢的进化 c、大脑的进化d、劳动 4、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
25、正确的是() a、几十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某人在一片原始森林中设下陷井捕获野兽 c、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群居在洞窟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逐野兽和照明 5、有关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面貌还保留着一些猿的特征 b已运用磨制石器,并能制作骨针 c集体居住在山洞里 d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6、山顶洞人是比北京人更进步的远古人类,是因为:() a手脚有明显分工 b距今年头比北京人近 c懂得人工取火 d过着群居生活 7、北京人与元谋人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a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b人工取火御寒 c过着群居生活 d运用打制石器 8、山顶洞人抵挡野兽的攻击,最可能运用的武器不包括()
26、 石器木棒火把弓箭 9、在同一地点发觉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北京人 b、北京人山顶洞人 c、山顶洞人半坡原始人类 d、河姆渡原始人类半坡原始人类 1a2b3d4d5a6c7b8d9b 二、分组沟通,展示提升。 10、右图是什么人?距今约多少年,位于哪条河的流域? 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黄河流域 图中人物运用的工具是什么? 石器和木棒 图中人物的体质特征有何特点? 北京人能直立行走,上肢与现代人相像,但头部还保留着猿类的一些特征。 图中人物取火方式是什么?“火”的运用对人类有何意义? 自然火火的运用大大提高了人类的体质,增加了与大自然斗争的实力。 合作探究学习 11、考古学家对北京人遗
27、址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为我们供应了北京人的生活状况。现在我们知道的北京人化石材料有: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下颌骨、牙齿、肢骨碎片、胫骨等,分属40多个不同年龄的个体。同时还有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的灰烬,其中兽骨化石除犀牛、羚羊、斑鹿、牛、虎、豹、狼外,还有已经灭亡了的剑齿虎、肿骨鹿等 (1)请依据有关资料,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 一天中的劳动:妇女和儿童等采集果实,男子打渔,集体捕猎野兽,获得食物; 一天中的学习:长者要教幼者一些打猎的本事和生活的阅历; 一天中的消遣:晚上有盛大的篝火晚会,竞技竞赛等; 重要提示:晚上肯定要有专人负责看管火
28、种; 其它:可以绽开合理的想象; 三、阅读巩固。 原始人类名称生活地点距今年头体质特征工具制造观念用火状况 元谋人云南约170万年会制造工具和运用火运用自然火 北京人北京约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等运用自然火 山顶洞人北京约180XX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起先驾驭磨光和钻孔技术,从事采集、渔猎等活动懂得爱美人工取火 四、抽测达标。 导入新课 展示远古人类的头部模型。设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人类头部模型?那时侯,我国境内有哪些远古人群?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阅读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课堂组织学生自学课文,完成学案 学生充分展示后老师总结 对本课内容的
29、小结,老师可采纳表格或其它方式予以归纳,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问,并作为学习资料保存。 七年级历史教案5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标记,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进步作用。 二、实力与方法:通过学习科举制,相识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统治者限制人才,又为隋唐的旺盛供应了人才,培育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实力和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古今考试制度,培育学生的比较分析实力。 三、情感看法价值观:通过了解科举考试制度是促进唐朝旺盛的缘由之一,相识符合社会发展的考试制度的进步性,从而理解我国当今改革考试制度的正确性;通过了解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加学生的民族骄傲
30、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 二、难点:唐朝科举制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解、探讨、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唐诗一首孟郊登科后:从前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此诗反映了古代读书人登科之后的巨大改变,今日我们一起来了解隋唐朝的科举制的历史话题。 二、讲授新课: (一)、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产生的背景: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应须要,很多地主学问分子要求参加政权,隋朝统一全国后须要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2、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记及其产生的作用?科举制的创立从地主学问分子中选拔了大量的人才,缓和了地主阶级内部的冲突,扩大了统
31、治基础。隋文帝下令“分科举人”。 3、科举制创立的意义:改革了封建选官制度,使科举制在后世发挥了主动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隋朝在选官制度的改革方面功不行没。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给学生供应阅读提纲: 1、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哪两大类?其下设的科目有哪些? 2、你怎样理解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3、唐代的科举考场有哪些规定? 师生共同归纳基础学问: 唐朝科举制度:常科(明经、进士等)和制举 明经:重在考查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省试合格后录用。 进士:重在考核诗赋、时务策写作,考中很不简单。 制举:为皇帝选拔“特别之人”而设,科目繁多,生源比常科更广。不
32、再经“省试”干脆录用。活动探讨:古今考试制度比较 相同点:公允竞争使有实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起先成果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 不同点: 同学们对我们现在的考试及考试制度有何建议呢?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先由学生自主学习,然后老师概括讲解。 1、让学生感悟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加学生的民族骄傲感。 2、正确相识科举制,科举制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但隋唐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限制人才巩固其统治。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的弊端和危害也越来越突出。 三、巩固小结:老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四、学习与探究:P17了解曲江盛会与雁塔题名 五、课堂作业:学习辅导该节
33、作业 教学后记: 第四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吐蕃的统一及其与唐朝的联姻,并受到唐朝的深远影响;南诏的发展及其与唐朝的关系;回纥的发展及其与唐的友好关系。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缘由。 二、实力与方法:回纥、南诏、吐蕃等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对祖国边疆的开发做出过重大的贡献,都有过绚丽的文化。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开放的政策、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文化,唐朝吸引着各族人民与之交往,与唐朝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沟通,中原的技术与文化传播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其中,吐蕃与唐朝的关系更是与唐“和同为一家”。 三、情感看法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中华民族是
34、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通过分析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缘由,使学生相识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民族团结、祥和的重要前提。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唐朝与土蕃的关系 二、难点: 1、对各族人民都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和、观点的理解 2、唐朝时汉族与少数民族快速发展的缘由。 教学方法:谈话、讲解、阅读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你对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知道多少?或朗诵有关文成公主的配乐诗,由此导入新课。除了政治上统治时间长、经济发展水平高和文化旺盛以外,也体现在和周边少数民族的相处中,有亲密的沟通,推动了他们的发展。不过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汉朝又有很大的区分,原委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日要
35、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展示唐朝时期边疆各族分布图弄清晰唐朝主要边疆民族的名称与分布。 (一)、唐朝与土蕃的关系 唐朝时期,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高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吐蕃东临中国,西临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国,南临印度戒日王朝和尼婆罗(尼泊尔),北临突厥。为了进行统治,把战略位置重要的逻些作为都城,就是现在的拉萨。(显示吐蕃的政权和经济) 松赞干布热心地接受四周各族的先进文化,派贵族子弟到天竺留学,招揽了天竺的学者、尼婆罗的技师、大食的医生。全部这些国家中,以中国的文明程度最高,松赞干布特别仰慕中原文明,决心要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公元634年,第一批吐蕃使臣来到了长安。(显示松赞干布像和
36、吐蕃赞普图) 唐朝很快派使者到吐蕃,松赞干布见到唐朝使者的礼物,更增加了他对中原文化的无限憧憬,两次向唐朝皇家求婚。尤其是其次次,派宰相禄东赞携带大量珍宝到长安。(显示步辇图) 唐太宗相识到吐蕃是西部疆域重要的力气,要保证安静,与吐蕃建立友好关系是必要的,打算答应松赞干布的恳求。但是几位年龄合适的公主都胆怯到吐蕃吃苦,太宗很犯难。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儿得知以后,很观赏大宗讲的“一桩婚姻顶得上十万雄兵”这句话,自愿前去。但是又怕边远地区的人是不是太粗俗?因此她出了三个难题,假如使臣能够答上,她就自愿嫁到吐蕃。太宗特别兴奋,封她为文成公主(显示文成公主像);禄东赞也接受了挑战,不仅顺当地解答了难题,还
37、在公主面前展示了吐蕃人的机灵和能歌善舞。经过了充分的打算,一支浩大的送亲队伍动身了。下面请几位同学来讲一讲文成公主嫁吐蕃的故事。(经过打算的三位学生分别讲解并描述下面的故事) 学生甲:公主带着乳娘、宫女、乐队、工匠,加上江夏王率领的3000羽林军,组成一支浩大的队伍。他们带着华贵而丰富的妆奁。其中有金银、珍宝、绸帛,显示了唐朝国力的充足:有经史、诗文、佛经、佛像以及种树、工艺、医药、历法等书籍,送去了中原文化的精英;他们还带着种子、工具等物,成为传播中原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的队伍。 学生乙:一行人浩浩荡荡出了长安,长安城的居民纷纷赶来送行。大路两旁有几十万人,排出二十里长的队伍。人们挥动着香花
38、和彩带,祝福他们的“女儿”一路平安。先向西,后向南,穿过青海到达西藏。因为青海的吐谷浑首领早已接受了唐朝的册封,娶了唐朝的公主,所以热情欢迎文成公主的到来。他们在事先建好的“行馆”里休息了三个月,以适应高原的气候和吐蕃的风俗习惯。接着行进中,公主看到青海的土地平坦,河流纵横,但是居民只会种植疏朗的青稞,于是让随行的工匠教他们种植大麦和燕麦,还为他们装上水磨。当地人为了纪念公主,在山上树立了一尊公主的石刻像。 思索: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唐与南诏的关系 1、六诏是南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名称。公元8世纪蒙舍诏统一六诏更名为南诏。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提问“唐与南诏的友好关
39、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利用有关史料介绍大理崇圣寺三塔并看图。 (三)、唐与回纥的关系 到了唐朝后期,北方又兴起了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回纥。回纥兴起于色楞格河一带,和突 厥有很多相像之处。在突厥向西迁移以后,首领骨力裴罗统一各部,建立回纥汗国。回纥人与其他北方少数民族最大的不同就是,看到突厥的兴衰,明白南下侵扰短暂能得到一些好处,但是不能许久。于是回纥吸取匈奴和突厥失败的教训,知道和平对自己有利,主动与唐朝交往,是与中原王朝保持和好关系时间比较长的北方少数民族。唐朝也不把回纥列为敌人,唐玄宗还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共有12位可汗接受唐朝的册封。两国边疆安静无事,出现历史上罕见的和好关系。在唐朝发生“安史之乱”时,回纥出兵帮助唐朝收复洛阳和西安。 三、巩固小结: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多数是友好的。由于开明的民族政策、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文化,唐朝吸引着各族人民与之交往;在交往中与唐朝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沟通,中原的技术与文化传播到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