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说课教案模板(精选多篇).docx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66233451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6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小学说课教案模板(精选多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2023年小学说课教案模板(精选多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小学说课教案模板(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说课教案模板(精选多篇).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小学说课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是来应聘小学数学教师的考生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数的加法与减法,以下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首先,我对教材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小数加法与减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版)五年级上册第+页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已经学过了小数的性质以及整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学习这部分内容做好了有力的知识支

2、撑。学好这部分内容,为学习后面的相关内容积累了知识经验,并且在今后的生活和进一步的学习中有广泛的运用。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材提供的素材,是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小数加法与减法这一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教学

3、重点是理解掌握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的道理。 二、接下来说说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有效地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他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主观性和能动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且他们开始有意识的主动的去探索周围未知的世界,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写一些关于学生的特征)根据他们的这些特征,我设计了创设情景法、自主探索法、合作交流法等数学教学方法,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具体的情境中亲自体验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过

4、程。 新课标指出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此,本课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验证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面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三、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其他的都差不多,就是说教法那里要加上学情的分析,还有就是有一些新理念好的。 在这一过程中,我将探究知识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达到会学习、能学习、爱学习的目的。 有一些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的,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

5、主人。在这个环节中,我力求体现由扶到放的思想,让学生通过等学习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能力。 归纳总结方面,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再次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巩固,突出本课的重点,构建了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并且通过学生自己回答,让他们学会自我评价,体现了新课标评价的多样性,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 最后关于探索方面的,入第二个环节是自主探索,感悟新知,你可以借用这句话,布鲁纳提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倡导探索性的学,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理念。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

6、年级上册第100页的“用计算器计算”及相关练习。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计算器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给人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计算问题带来了方便,同时为探索数学问题,揭示数学规律带来了便利。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学生或多或少地接触和使用了计算器。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子计算机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的编排突出以下三个特点:注重计算器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生活经历及学生的学情发展方面出发,我拟定本课教学目

7、标为: 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计算功能。 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在计算中体会计算器的优点,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 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4、教学重、难点 为了更好地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按主次轻重处理好教学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重点:初步了解计算器的计算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熟练地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

8、,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三、说教法、学法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新的教学理念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这一总体目标,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观察,勤于动手操作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从小能博采众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使之初步建立起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本节课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课始时多媒体课件情境引入。教师根据课件加以叙述,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开展

9、学习活动。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使学生自觉进入学习佳境。 2、动手操作,互动合作法。 让学生在“试一试”“想想做做”等活动中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从中体会到计算器的优点。还让学生在“找一找”的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找出规律。这些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良好习惯和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3、激趣法。 根据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本课设计了“比一比”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我设计了下面四个

10、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逛过超市吗?(生答)咱们今天再去逛一下金江的百惠超市,好吗? 2、出示收银情境。师:这位收银员是小丽阿姨,她每天要收上千人的购物款。你们看小明买了4支铅笔。(出示小明拿了4支铅笔,并标明每支2元),谁能帮小丽阿姨口算一下,小明应付多少钱?指名回答后,一位叔叔买了一部电视机2859元,一台电冰箱2507元,一个消毒柜628元)师问:谁又能口算出这位叔叔应付多少钱呢?(让学生稍做思考,体会口算时的困难。)师紧接着导入新课: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板书:用计算器计算) (以上导入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老师

11、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出生动的画面,从而把学生带入到生活的情境中,这样既能吸引了学生,又能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认识、使用计算器。 1、师:大家认识计算器吗?你们知道计算器面板上有什么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情况,适当小结:计算器面板上有显示器和键盘) 2、师: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键盘上各个按键是做什么用的?(学生介绍后教师和学生一起重点认识:开机、关机、清除、数字、运算符号等按键。) 3、师:你们知道计算器有什么作用吗?会使用它进行计算吗? (三)梯级练习,巩固提高 1、“试一试” 765+469 3028

12、-2965 58976 41600128 765+469-296 8166827 然后说一说: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准确、快捷)。 (这一活动,放手让学生单独练习,使他们在操作中熟悉键盘,在操作中养成技巧,并从中体会到计算器在计算中的优点,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小就有使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意识。) 2、比一比:课文第101页的第32题 (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防止学生情绪冷却和学习疲劳,又达到逐步熟练使用计算器的目的)。 3、找一找。 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式子。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 小组讨论

13、找出式子的规律。 (以上题目,让学生通过利用计算器算出得数,然后比较得数找规律填第六个式子。既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来参与学习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扩展延伸。 回到情境引入的最后一道题(多媒体展示) 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用计算器帮小丽阿姨算一下,买电视机、电冰箱、消毒柜的这位叔叔应付多少钱?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明白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体会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也回应了开头的引入。) (四)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 (这样的总结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的能力。

14、) 五、说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 显示器 例题:3827和3018 面板构成 开机键(ON) 关机键(OFF) 键盘 清除键(CE) 数字键 运算键 优点:准确、快捷 (这样的板书设计让人一目了然,耳目一新。) 总的来说,这堂课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并通过反复的操作使学生逐步熟练掌握计算器的操作,整节课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我在学生学习时只是给予适可的帮助,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本节课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发挥,进行表现,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使学生学而不厌,体验学数学的乐趣,体验学数学的美。 推荐第2篇:小学科学说课教案 小

15、学科学课程教案 (模板) 课题:* 教学内容:*版小学*年级*册第*单元第*课 授课班级:*学校* 班 教学环境(授课地点): 授课教师:* 设计理念:“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本课力图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摆弄和思考,形成完整形象,从中感悟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和过程,培养科学的创造性思维,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设计理念:有效的课堂交流对于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整体把握师生有效交流的对策,做到:课前精心准备问题,制定问题列表,确定关键问题;实施提问时的等

16、待时间把握、随机抽取学生回答;回应时的倾听和追问;运用良好的组织方式,将极大地提升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材简析: 学习者特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2、*。 科学能力: 1、*。 2、*。 科学态度: 1、*。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策略与方法: 教学准备: 1、演示活动材料:* 2、小组活动材料:* 3、活动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2、* 设计意图: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本环节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安排了*的情境,满足学生获得新知识经验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以饱满愉快的情绪进入学习。 二、组

17、织讨论,设计方案: 1、* 2、*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事先要做到有计划、有安排,要使学生在活动中“活”有所“长”,“动”有所“获”。故本环节让学生讨论交流活动方案,制订出具体详实的实施计划,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探究活动: 1、* 2、* 设计意图:小学生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而抽象思维需要有感性材 料为基础。科学教学尤为如此。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探索、发现未知,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比较和思索,才能真正对所学知识达到领悟、理解和掌握。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 2、* 设计意图:课堂随机评价,有

18、利于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正确适时的评价,有还能促使学生及时更正自己的错误、发扬优点。 板书设计: 作业: 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 【教学内容】 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单元第1课。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一课。本课是“电”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将对身边的静电现象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来认识到电荷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切物质中的。知道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电荷转移而形成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从而使学生对电的本质有一个初步

19、的认识,为学生后面学习电的其他知识打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 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 【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 【教学准备】 小组:一把塑料梳子、吹塑纸、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羊毛制品 教师:吹塑纸卡通人、课件。 【教学过程】 一、悬念导入 1、今天这节课老师邀请了一位好朋友和我们一起上课

20、。出示吹塑纸福娃图片,谈话:你们喜欢它吗?哪位同学有什么办法让它站在黑板上呢? 2、学生尝试直接贴图片。(未成功,教师把福娃摩擦衣服后贴在黑板上)。 3、老师为什么能把这张福娃贴在黑板上,想知道这里的秘密吗?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二、学生探究活动 第一部分:体验静电现象: 1、体验活动。 (1)出示梳子、吹塑纸、纸屑。你们能使梳子、吹塑纸吸引纸屑或头发吗?学生尝试。 (2)学生汇报,说说是怎么做的。 (3)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学生交流后汇报。 (4)这就是静电现象。生活中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板书: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5)让梳子、吹塑纸产生静电都有一个相

21、同的做法,是什么呢?(摩擦)(板书:摩擦产生静电 ) 2、交流更多的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还有很多,你知道的还有哪些? (学生演示交流生活中发现的静电现象,并试着对这些现象进行解释。) (2)出示课件拓展其他的静电现象。 看来静电现象随处可见,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中,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第二部分,认识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1、认识电荷 我们找到、也看到了这么多静电现象,同学们不觉得奇怪么?既然静电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中带有静电呢? (1)出示课件:正电荷和负电荷 讲解:物质同时带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

22、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质呈中性。当物质受到外力作用(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出了电性。 (2)出示课件:用塑料木梳梳头发 讲解:当用塑料木梳梳头发时,木梳和头发摩擦,头发上的负电荷发生了转移,跑到木梳上,由于木梳上有了多余的负电荷,所以木梳就带正电,头发缺少了负电荷就带上了正电。 2、认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实验了解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不同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1)活动一:用羊毛制品摩擦充气气球后,再用这个气球的摩擦面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吗? 整理和分析:如果气球和头发摩擦后,气球带负电荷,头发应该带什么电荷?

23、当气球再去接触头发时,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同时完成示意图。(板书:带不同电荷的物体互相吸引) (2)活动二:让两个都用羊毛制品摩擦过的充气气球相互靠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这样? 整理和分析:两个都和羊毛制品摩擦后的气球带什么电荷?当它们相互靠近后,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独立完成示意图,并结合示意图对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板书:带相同电荷的物体互相排斥) (3)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第三部分:认识电流的形成 1、刚才大家的梳子是不是都与头发摩擦过,都能吸起碎纸片

24、。(是) 2、师演示:借用同学的梳子,将梳子靠近碎纸片,纸片没有被吸起来。现在梳子为什么不能吸起小纸片了?(现在没有与头发摩擦了。) 3、如果让梳子与头发不停地摩擦,就可以让电荷发生移动吗? 4、这种持续的摩擦其实是给电荷运动起来的动力,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电源作为动力。除了电源,让电荷能持续地流动,还需要有一个让电荷流动的通路,叫电路。 5、举例:生活中的电器如电灯、电冰箱等,都是借助电源、电路也正常工作的。 6、演示动画:电荷的流动。 三、汇报总结 1、刚才上课时候,老师能把福娃贴在黑板上,这其中的秘密你们解开了吗?谁再来试一试? 2、今天这节课大家一定有不少的收获,说说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

25、么疑问? 四、拓展延伸 关于静电还有许多问题等着我们去探究,课后大家可以去查找一些有关静电的资料,还可以继续做实验研究静电现象,了解电的奥秘!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正电荷、负电荷 电荷能流动起来 推荐第3篇:数学说课教案 相交线 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相交线 第一课时。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顶角、邻补角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下面,我将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结构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背景分析 (一)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

26、和角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的位置和数量关系,为今后学习几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证明几何题提供了一个示范作用,本节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推动作用,同时“对顶角相等”是今后证明其他命题成立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课教学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但是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对知识迁移能力不强,推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因此本节课教学难点:写出规范的推理过程和对对顶角相等的探索。 教法:采用

27、“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 学法:采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从图中辨别对顶角和邻补角。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3)理解“对顶角相等”的说理过程。 2、数学思考目标 (1)经历探究对顶角、邻补角的位置关系的过程,建立空间观念。 (2)通过分析具体图形得到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问题解决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等活动经历得出对顶角相等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

28、力 4、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乐趣,增强学习兴趣;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中充满着探索和创造。 三、课堂结构设计 教学活动流程图 活动1:找出图形中的相交线 活动2: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 活动3:探究对顶角相等 活动4:对顶角性质的运用 活动5:巩固练习 活动6小结和布置作业 四、教学媒体设计 为了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我采用了直观的教具演示和多媒体、以及黑板相结合辅助教学。 教师准备:课件、长方形纸片、剪刀、自制相交线模型。学生准备:长方形纸片、剪刀。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

29、新课 多媒体显示立交桥、棋盘。 设问:从这些图片得出什么几何图形?学生会指出:相交线。从而引出了课题:相交线。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几何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建立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 (二)新课探讨 1、对顶角、邻补角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用已备好的剪刀剪纸片、向他们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一把张开的剪刀能联想出什么几何图形?说一说,剪刀剪开纸片的过程中有关角的变化? 学生观察,很容易把剪刀的构造想象成两条相交直线。在剪刀剪纸片的过程中,把手和刀刃之间的夹角不断发生变化,但是这些角之间存在着不变的位置和数量关系。 通过生活中的情景抽象出几何图形,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问题2:任

30、意两条相交的直线在形成的4个角中,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各对角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 学生以事先分好的小组(四人为一组)为单位,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并填好表格中的内容。接着我加以适当启发引导,让他们归纳出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以及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判定方法。然后让学生依据这些判定方法找出图中的对顶角和邻补角。有些同学可能概括得不太好,我将肯定他们探讨的热情和发言的勇气。同时,帮助他们进行纠正。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不抛弃,不放弃,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这样,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以至解决问题,体现了新型的课改精神。 2、对顶角的大小关系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肯定邻补角互补,也可以猜到对

31、顶角相等,但不是很肯定。为了让学生的猜想得于肯定,在综合了学生讨论的结果后我的做法如下: (1)我演示教具(自己制作),也给学生操做。 (2)让学生通过量角器测量。 (3)让学生把画好的对顶角剪下来,进行翻折。 (4)引导学生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来推导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引导他们写出推理过程后,我在黑板上板出规范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自己写的和老师写的有哪些异同点。 学生的自主学习应接受老师的指导与引导,这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新型师生关系,即教师是合作者,引导者。通过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学生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三)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对顶角相等的

32、例子 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性交流、思考、发表见解。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对顶角相等的例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对顶角的性质,体会生活中的对顶角,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打破了他们一直误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这一观念。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例题解析 例 如图,直线a, b相交, 1=40,求2, 3, 4的度数。 引导学生先寻找已知角和未知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再寻找已知角和未知角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具体问题再次强化对顶角的概念及性质,并培养学生的说理习惯,发展符号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用几何语言交流的能力。 此题难度不大,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学一起来批改。 (五)习题

33、反馈 为了再次强化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及对顶角性质的理解,加强对本节所学知识的巩固,实现重难点的落实.我设计了如下练习,对于习题,循序渐进提高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于提高,同时学生的思路得于拓展。 (六)课堂小结 1、这节课学了哪些概念和性质? 2、你还有什么疑惑?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围绕三个问题,师生以谈话交流的形式,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将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进一步培养他们归纳、总结能力。 (七)布置作业 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我布置了必做题和选做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反思学习过程的

34、习惯。 六、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渐进认知规律,以启发探究式学习为主导,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为情景引入课题,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增强对相交线的生活原型的认识,从而建立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 在教学程序设计上,强调自主学习,注重交流合作,让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合作在探究过程中进行,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性质,并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探究、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推荐第4篇:小学数学说课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版 01 尊敬的各位领导: 早上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35、是小学数学新人教版第 册第 单元 第 节的内容。这一节课的学习的平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为过度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学好这节课的知识,对今后进一步学习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 在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结合 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我从以下三个角度制定教学目标: 一是知识目标:结合生活实例, 二是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操作, 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合作、探究等思维能力。 三是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在提升自我的同时,尊重他人;在表现自我的同时,心中有他人的情感。 本节课的重点是: 难点是:

36、 教学策略是: 1、把数学生活化,把生活数学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 2、对中下层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要不断的教育,直到绝望为止。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将一匹马牵到河边,但是你决不可能按着马头让它饮水。”这句话也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灵魂在于主体探究。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紧紧扣住生活实例采用合作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快乐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结合,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

37、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在我的课堂上,我一直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结合教学策略,教法和学法,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课的一开始,我设计了 这一情境: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从而使教材与学生之间建立相互包容、相互激发

38、的关系。让学生既认识了自身,又大胆而自然地提出猜想。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 活动一: 设计意图:数学是现实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探索解决数学问题。 活动二: 设计意图: 活动三: 设计意图: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本环节,我主要围绕着如何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这两方面来进行设计,根据学生的好胜心强、喜欢竞争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一套五星级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解答,使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享受到成功和快乐。 一星级题目

39、和二星级题目:(课本) 设计意图:以基础为主,主要激发中下层生的学习兴趣。 三星级题目:(课本)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的实例为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星级题目和五星级题目:(课外,投影) 设计意图:此题是给中上层的学生做的,从而达到培优的效果;在培优方面,我鼓励他们多提问题,培养他们成为“问题”少年。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培优补差在课堂中同样可以落实。以上的练习我采用开放评价,不仅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放手让学生互评,引起共鸣与争论。 四、总结回顾,扩展延伸。在这一环节里,让学生说自己在这节课的收获,说说学了这节课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何帮助,让学生联系生

40、活实际,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五、说板书设计(直接投影:这是我对这节课的板书设计)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推荐第5篇:小学数学说课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所讲的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章第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对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学习奠定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本节课非常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以及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认识、掌握 能力

41、目标:能熟练运用,通过对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能力。 情感目标:树立思想,培养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心理特点,以及现有的认知水平,从而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境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对的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课堂的主要内容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如故事情境,游戏情境

42、,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改变过去“教师教、学生听”的传统模式。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讲故事(做游戏、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引入今天的新课 (二)自主探究、得出新知 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1) (2) (3) 在我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总结,得出本节课的重点 (三)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1)出示课本例题,让学生先自己练习,再讨论分析,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并对出现的典型问题加以指正,引起学生警觉。 (2)结合课本内容,创设现实情境,让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能真正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理解生活中的问题。 例: (四)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