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西日报社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山西日报社论.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山西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2023年以来党中央连续第八年制定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这个一号文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出的新的重大部署,顺应了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系统谋划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含金量高,指导性强,必将对我国水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主要江河防洪能力不断提升,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水利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水利
2、投入强度明显不够,建设进度明显滞后,保障水平明显偏低。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去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多数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严重山洪泥石流,再次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刻不容缓。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农业发展形势最好、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之一,是“三农”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但是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困难很多,挑战空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7个中央一号
3、文件已经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系统部署,“三农”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今后要在不断强化和完善现有政策的同时,选取影响全局的薄弱环节和重大问题逐个加以突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为主题,就是要紧紧抓住水利这个薄弱环节,解除水利这个瓶颈制约,夯实农田水利这个重要基础,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一号文件对新形势下水资源的重要作用和水利的战略地位进行了全新的阐释: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
4、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我们要认真领会一号文件提出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坚持民生优先,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人水和谐,坚持政府主导,坚持改革创新;按照一号文件的部署,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继续推进农村
5、饮水安全建设,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当前水利改革正处在攻坚克难阶段,必须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破解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转变水利发展模式,为水利良性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党全社会统一认识,形成治水兴水合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加强水利工作,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把中央出台的政策措施切实落实到位,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6、。 让我们共同迎接水利事业的春天,迎接“三农”发展的新的黄金期。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努力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社论:再创农业农村发展新辉煌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刻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形势,精心谋划“十二五”农业农村发展,全面部署明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研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继续保持农业农村发展良好势头,为“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今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三农”工作历尽艰辛、再创佳绩的一年。自然灾害极为严重,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外部环境非常复杂,面对一系列严峻挑战,党中央
7、、国务院科学判断、沉着应对,全国人民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农村干部群众吃大苦、出大力,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在极其困难之年取得了极不寻常的成就: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实现“七连增”;农民收入年增长再创新高,实现“七连快”;农村民生加速改善,农村改革深入推进,抗灾救灾有力有效,为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为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十一五”圆满收官做出了重大贡献。 过去的年,是农业发展最好、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之一。完全可以自豪地说,“十一五”时期是“三农”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应当清
8、醒地看到,农业农村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结构中最大的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收入分配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产业发展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毫不动摇地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明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仍面临复杂形势,影响“三农”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连年增产增收的高基数背后,各种支撑力量已经绷得很紧。大好形势之下,往往潜伏着危机。明年在高起点上延续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难度很大,挑战空前,我们不能有丝毫
9、懈怠。强农惠农的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减弱,强农惠农的政策 1 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导向要明确,措施要过硬,行动要坚决。 实践一再证明,越是宏观环境复杂,越是经济发展遇到难处,越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稳增长、控通胀、调结构,哪一样离得开农业、农村、农民?在我们这样一个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农业有好收成,农民有好收入,农村有好局面,经济社会发展才有底气、有基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整盘棋才能活起来。 做好明年农业农村工作,要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突出重点,瞄准难点,力争在关键环节上取得
10、突破。 大兴水利强基础,就是要针对水旱灾害频发、水利建设滞后的瓶颈制约,大幅度增加投入,大规模开展建设,大力度推进改革。当前更要突出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着力夯实水利这个最重要的基础,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 狠抓生产保供给,就是要针对农产品总体供给偏紧、部分品种短缺的紧迫问题,毫不放松粮食生产,落实扶持政策,强化领导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加强科技支撑,搞好高产创建,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努力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 力促增收惠民生,就是要针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的严峻局面,努力开辟就业门路,努力拓宽增收渠道,努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推动农村低保、新农合、新农保、扶贫开发等
11、取得较大突破,多为农民办好事谋福利。 着眼统筹添活力,就是要针对城乡二元体制制约依然明显的突出矛盾,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促进公共教育、医疗和文化资源等更多向农村倾斜,不断增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明年农业农村发展大政方针已定,任务非常艰巨,工作极为繁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担负起领导农业农村发展的责任,确保力量不削弱、工作不放松,舍得真金白银,拿出真招实策,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再创“十二五”农业农村发展新辉煌。 人民日报社论:统筹城乡发展 夯实农业基础 辞旧迎新之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胜利闭幕。这次
12、会议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中央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农业农村形势,全面部署了明年“三农”工作,围绕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主题,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对于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三农”工作攻坚克难、奋发前行的一年。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多年不遇的自然灾害以及各种挑战接踵而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经受了严峻考验。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沉着应对,及时采取加强“
13、三农”的重大举措。全国上下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民生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三农”发展的巨大成就,为党和国家战胜困难、应对冲击赢得了战略主动,提供了基础支撑,做出了重大贡献。 好成绩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制约因素尚未根除,新的矛盾问题又不断显现,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基础设施脆弱、比较效益下降、科技创新滞后、农民转移就业困难、资源要素流失等瓶颈制约,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较快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切实防止忽视和放松“三
14、农”工作的倾向,努力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 明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新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新的贡献。 应当深刻认识到,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是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基本国情。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重视农业,支持农村,关心农民。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功实践再次告诫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看待“三农”问题。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才有稳固支撑;农
15、民购买力不断提高,保增长、扩内需才有持久动力;农村面貌日新月异,整个国家才能安定和谐。 当前,农业农村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党中央强调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根本原因在于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衡量城乡统筹发展的成效,关键要看农业基础是否不断加强,国民收入分配是否真正向农村倾斜,公共事业发展的重点是否切实向农村倾斜,改善民生的举措是否更多惠及农民。归根结底,要看立足点是否真正放在加强“三农”上。决不能以牺牲农业农村为代价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决不能借统筹城乡之名削弱农业农村、
16、损害农民利益。 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基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花气力、下功夫。 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信号不能变、支持不能减。完善农业补贴制度,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加强和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不断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 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将政府的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农村,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
17、农村聚集,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最急需、农民要求最迫切的饮水、用电、教育、医疗等问题,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 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更加注重城乡联动、协调推进,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作为城乡改革联动的突破口。 明年农业农村发展的大政方针已定,任务艰巨,工作繁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抓“三农”工作精力不转
18、移,劲头不减弱,工作不松懈,再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新佳绩。 循环经济是资源的高端利用形式,也是资源资本在更高层次融合互动的有效载体。山西作为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地区,面临着巨大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意义。我们要抓住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省的机遇,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发展的新动力(310328,基金吧)、新模式,贯穿于转型跨越发展全过程,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一、山西发展循环经济任务紧迫、潜力巨大 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类发展认识的一次新飞跃。循环经济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19、要求,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模式,通过“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达到了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目的。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好”与“快”的辩证统一,还蕴含着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模式的创新和提升,可以说循环化是科学化的重要特征,是清洁化、低碳化、绿色化的重要基础。 循环经济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和国际竞争不断深化,资源约束日益强化,环境压力持续增大。我国以往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以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亟待转变。作为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更为迫切。山西每开采1吨煤炭,要损耗2.48吨水资
20、源,并连带78吨煤炭及伴生矿产资源,全省万元GDP能耗达全国的2倍。煤炭资源经过几十年的高强度开采,浅层煤炭资源、优质资源、整装资源越来越少,一些矿区的服务年限仅够维持1520年,以区域生态承载和环境代价换发展的路子难以为继,“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发展方式亟待改变。如果不加快走循环经济的路子,资源难以承受,环境难以承载,发展的代价就会越来越大,发展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发展的道路就会越走越艰难。(作者为中共山西省委书记 袁纯清) 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从现代科技的角度看,废弃物仅仅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只要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置,废弃物的利用潜力和空间将难以估量。山西
21、每年因煤炭开采排放的6亿多吨矿井水,可供10000万KW新式发电机组使用;每年炼焦排放的150亿立方米煤气和挖煤排放的13万亿立方米煤层气,相当于一个“西气东输”工程;现存的10多亿吨煤矸石,可产生等同于3亿多吨优质动力煤的热能。由此可见,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可以降低能耗、控制污染、提高效益,而且可以催生新的产业,创造发展机遇;不仅是传统产业优化提升的推动力,也是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催化剂。顺着循环经济的路径走下去,可以有效激发废弃物资源化的潜能和特质,实现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将一种资源优势放大和扩展成几种资源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和产业支撑。 二、把循环化和高端化结合起来,走以煤为
22、基、多元发展的路子 山西要以全局循环、高端循环为着力点,着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和城乡生态化,探索一条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清洁发展、低碳发展的转型跨越之路。 全循环、抓高端,着力推进工业新型化。我们要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工业新型化,明确各个行业的循环经济引导模式,努力实现由单一煤电“基地”向立体能源“中心”的转变,实现由煤炭大省向以煤为基的现代产业大省的跨越,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煤炭产业的基石是集约安全发展。山西的优势在煤,潜力也在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首先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要在整合、提升、改造中形成一批特大型、大型高产、高效和质量标准化矿井。推广先进工艺,实施安全开采、绿
23、色开采、保水式开采,合理开发和保护有限的煤炭资源。提高煤炭洗选率,加大煤炭资源深加工力度,依托煤炭精深加工形成一系列产业链,做好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瓦斯气、矿井水及煤矸石等综合利用,大力推进煤系高岭土深加工等综合利用项目。传统产业的关键是清洁优化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产业生态化的过程,我们要以煤层气、焦炉煤气、劣质煤为重点,发展新型、节水型煤化工产业,使之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在焦化、冶金、电力等行业,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加速主要工艺设备的更新换代,安装高温废气回收及余热发电、废水闭环处理等循环装置,加大废渣的综合利用率和废钢、废铜等的回收利用力度,全程实现清洁生产。特别是要在焦炉煤气制甲醇制烯烃,煤
24、矸石发电,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白炭黑,氧化铝到电解铝,到铝材、铝制品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大的突破。新兴产业的重点是高端快速发展。要着眼传统产业的清洁生产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依托煤 3 层气、太阳能和铝镁合金、不锈钢、钕铁硼等优势,发展多晶硅、光伏产业、不锈钢加工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要围绕节能环保和循环发展的重点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引进高端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提升循环经济的科技含量。 全循环、抓高效,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延长生态链和产业链,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链接起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构建生态、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体系。推进农业副产物高
25、效循环利用。把种植业、养殖业副产物的循环利用作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切入点,推广完善“养殖沼气种植”、“农林牧”、“种养加互动”等循环农业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综合产出效率。推进优质、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以促进资源节约为导向,以节地、节肥、节药、节种、节能为重点,把农业投入品减量化、无害化和农业废弃物循环综合利用放在首位,实现农产品优质、绿色、安全生产。推进特色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要以运城、晋中、大同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依托,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聚集度,形成大规模种植养殖基地。延伸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扶优扶强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对核桃、红枣、苹果特色优势农产品要制定专项发展规划,实现
26、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使农业产业化走上良性循环发展路子。 全循环、抓集约,着力推进市域城镇化。山西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加快期、关键期,要准确把握城镇化演进规律,以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三规合一”为引领,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始终,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实现区域经济集约、高效、协调发展。构筑城镇组群间循环共生网络。山西将以组群发展的理念,以太原都市圈为核心、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节点、以大县城为重点,形成以“一核一圈三群”为主体的城镇空间布局。着力促进中心城市、城镇群、经济圈的良性互促互动,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循环。各组群要将自身纳入全域循环体系,以提
27、高社会总效率为导向,以资源禀赋、产业发展优势为基础,以合理布局区域内企业、园区为承载,不断提升产业集中度、增强产业关联度,形成区域大循环局面,推进城镇化走集约之路。统筹建设循环经济基础设施。着眼功能的集聚和完善,统筹城乡之间、城镇之间基础设施建设,如中水回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集中供热、供气等,降低建设成本、提高使用效率。加快建设立体交通网络,构建高速公路“一小时通达”城市圈,形成有机融合的交通圈、旅游圈、经济圈、生态圈。建立健全静脉产业一体化发展体系。“静脉产业”的实质是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对城市废弃物进行再生循环利用,实现“城市矿产”变废为宝。要以废旧物资回收为重点,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
28、段,培育壮大再生资源回收处理企业。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在理顺管理体制、规范市场秩序的前提下,建立面向城镇组群的开放式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实现静脉产业规模化、一体化、集约化发展。 全循环、抓绿色,着力推进城乡生态化。树立循环经济就是“绿色经济”的理念,加快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突出节能减排、生态治理、绿色创建等重点任务。着力推进节能减排。认清节能减排是循环经济的核心,严把循环经济准入门槛,防止高污染企业扩张,所有新建和改扩建燃煤机组必须同步建设脱硫脱硝设施,大力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强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工作,坚决关闭淘汰落后产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开发推广工农业节水技
29、术。完善土地管理使用制度,探索推广节地发展、错位发展、集约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着力推进生态治理。立足自身生态特点,以矿山生态修复、沉陷区治理为基础,实现废弃矿区土地复垦再利用。持之以恒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继续推进“蓝天碧水”工程和汾河流域、太原西山地区等重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推进绿色创建。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广植循环经济理念,传播循环经济思想,培养循环经济意识。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绿色社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等创建活动,倡导生态生产和绿色消费,使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循环之树常青。 三、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体制机制和良好氛围 小循环、企业兴,中循环、区域兴,大循环、全省兴
30、。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要着力强化规划引导、园区承载、项目带动、政策创新和科技进步,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 规划引导是前提。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要科学编制实施循环经济规划,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在转型跨越发展的全领域、各方面,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落实到重大产业耦合延链上,落实到区域发展重大布局上,落实到节能减排降耗和生态建设上,落实到静脉产业和动脉产业互补发展上,在全社会形成企业间小循环、行业间中循环和生产、流通、消费间大循环的发展格局。 项目带动是核心。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先进的理念和模式,关键是要有项目来承载、来落实。坚持将循环经济作为项
31、目建设的第一道门槛,不上不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传统产业项目,对体现“全循环、抓高端、多联产”理念的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项目大开“绿灯”,建立循环经济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实行“一对一”的全方位服务模式。建立健全专项目标考核奖惩和淘汰机制,切实抓好协调、引导、调控和考核工作,确保重点循环经济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园区承载是重点。加快推进“园区循环化、循环扩大化”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建设一批重点循环经济园区,通过产业聚集、产业耦合、产业链延伸,在园区企业之间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实现能量、物质的合理、高效转换。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对工业园区进行规划、 4 建设和改造,提出进园企业的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
32、及污染物排放等综合控制要求。依托园区核心企业的强大辐射作用和明确的功能,吸引企业填补空缺生态位置,使园区内各企业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的传递和交换,达到信息共享和基础设施共享,降低企业的物耗、能耗和产品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科技进步是动力。树立“资源有限、创造无限”理念,充分发挥大型企业集团的资源优势、资本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把技术链、产品链、资本链、利益链统一起来,构建循环经济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体系。围绕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领域,组织开发、引进和推广减量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优化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以及
33、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等,向资源转化的技术前沿进军,努力突破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瓶颈,并在重点市县、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组织一批示范工程,加快循环经济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体制创新是保障。按照“循环经济出题目、体制创新做文章”的思路,扎实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大胆先行先试,在体制机制创新和重大政策突破上多思量、多谋划、多探索。完善自然资源市场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资源型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理顺采煤采气以及煤炭和伴生资源矿权分置的管理体制,加快推进采煤采气一体化步伐。制定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和收费政策,调整水、热、电、天然气等价格政策。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研究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处理收费制度。拓展和延伸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生态恢复、破坏修复责任制度。 山西日报社论 新疆日报社论 江西日报社论 大众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