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动能定理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动能定理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1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动能定理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第四节 动能 动能定理 本节教材分析 动能定理研究的是质点的功能关系,是本章的重点. 本节在讲述动能和动能定理时,没有把二者分开讲述,而是以功能关系为线索,同时引入了动能的定义式和动能定理,这样叙述,思路简明,能充分体现功能关系这一线索,同时考虑到初中已经学过动能的概念,这样叙述,学生容易接受. 通过本节的学习,应使学生理解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清楚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体会到应用动能定理解题较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公式解题的不同点:即运用动能定理解题由于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因此
2、用它来处理问题有时比较方便.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动能的概念. 2.知道动能的定义式,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3.理解动能定理及其推导过程,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 二、能力目标 1.运用演绎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动能定理的演绎推导,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教学重点 1.动能的概念.2.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教学难点 对动能定理的理解.教学方法 推理归纳法、讲授法、电教法.教学用具 投影片、CAI课件、导轨、物块(或小球两个).教学过程 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动能的概念,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3、2.理解动能定理及其推导过程. 3.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会用动能定理进行计算.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一、引入新课 1.问:什么是物体的动能?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2.学生答: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系.3.引入 那么,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质量速度有什么关系呢?本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动能、动能定理 二、新课教学 (一)1.演示实验:(可利用媒体资料中的动画) 介绍实验装置:让滑块A从光滑的导轨上滑下,与木块B相碰,推动木块做功.演示并观察现象 a.让同一滑块从不同的高度滑下,可以看到:高度大时滑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 b.
4、让质量不同的滑块从同一高度滑下,可以看到:质量大的滑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 从功能关系定性分析得到: 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那么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呢? (二)1.用投影片出示下列思考题: 一架飞机在牵引力的作用下(不计阻力),在起飞跑道上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问: 飞机的动能如何变化?为什么? 飞机的动能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牵引力对飞机所做的功与飞机动能的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2.学生讨论并回答 在起飞过程中,飞机的动能越来越大,因为飞机的速度在不断增大. 由于牵引力对飞机做功,导致飞机的动能不断增大. 据功能关系:牵引力做了多少功,飞机的
5、动能就增大多少. 3.渗透研究方法:由于牵引力所做的功和动能变化之间的等量关系,我们可以根据做功的多少,来定量地确定动能. 4.出示思考题二: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的质量为,初速度为,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s,速度增大到 2 ,则: 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多大?(WFs) 物体的加速度多大?a 物体的初速、末速、位移之间有什么关系? 结合上述三式你能综合推导得到什么样的式子? 在学生推导的过程中挑选并在实物投影仪上评析: 针对学生推理得到的表达式,教师分析概括:合力F所做的功等于 这个物理量的变化;又据功能关系,F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所以在物理学中就用 讲述动能的有关问
6、题: a.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与物体速度的二次方的乘积的一半. 这个量表示物体的动能. b.公式E c.动能是标量 .动能的单位:焦(J) (三)动能定理 1.我们用E 来表示物体的动能,那么刚才得到的表达式可以改写为:WE 2 E 1 2.学生叙述上式中各个字母所表示的物理量: 体的末动能; 物体的初动能. 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物 3.请学生用语言把上式表达式叙述出来.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4.教师总结 通过刚才的分析讨论:我们知道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这个结论叫做动能定理. 5.讨论 当合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动能如何变化? 当合力对物体做负功时,物体动能如
7、何变化? 学生答: 当合力对物体做正功时,末动能大于初动能,动能增加; 当合力对物体做负功时,末动能小于初动能,动能减少. 6.教师讲解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 动能定理既适合于恒力做功,也适合于变力做功,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四)动能定理的应用 1.用多媒体出示下列例题,并用CAI课件模拟题中的物理情景: 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5103 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的路程为s5.3102时,达到起飞速度60/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0.02),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 注意:不要限制学生的解题思路 2.学生解答上述问题 3.抽查有代表性的解法在实物投影仪
8、上展示: 解法一:以飞机为研究对象,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和阻力作用. 解法二:以飞机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和阻力作用,这四个力做的功分别为W ,W 支 ,W 牵 Fs,W 阻 s.据动能定理得:Fs-kmgs= 据,解得F1.910 4 代入数 4.教师讲:上边两种解法分别是:解法一是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求解的,而解法二是用动能定理求解的,那么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呢? 5.学生讨论比较后得到: 解法一采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求解,要假定牵引力是恒力,而实际中牵引力不一定是恒力. 解法二采用动能定理求解.因为动能
9、定理适用于变力,用它可以处理牵引力是变力的情况.而且运用动能定理解题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因为用它来处理问题时比较方便. 6.学生阅读课文例题的解答过程,概括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学生:确定研究对象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明确各个力是否做功,做正功还是做负功,进而明确合外力的功. 明确物体在始末状态的动能. 根据动能定理列方程求解. 三、巩固练习 1.改变汽车的质量和速度,都能使汽车的动能发生改变,在下列情况下,汽车的动能各是原来的几倍. a.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b.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 c.质量减半,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 .速度减半,质量增大到原
10、来的4倍. 2.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分别向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抛出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抛出时两个物体的动能是否相同?动量是否相同? 3.质量10 ,以0.8 km/s飞行的子弹,质量60 kg,以10 /s的速度奔跑的运动员,二者相比,哪一个的动能大?哪一个的动量大? 参考答案: 1.a.动能是原来的4倍. b.动能是原来的2倍. c.动能是原来的8倍. .动能等于原来的动能. 2.动能相同,动量不相同. 3.子弹的动能大,运动员的动量大 四、小结 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动能可用E 来表示,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速度的二次方的乘积的一半( 2.动能是标量,状态量. ) 3.动能定
11、理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a和运动学公式 推导出来的. 4.动能定理中所说的外力,既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也可以是任何其他的力,动能定理中的W是指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的合力的功. 5.动能定理的表达式虽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但对于外力是变力,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同样适用.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习题精选 测试一 1、一个人站在阳台上,从阳台边缘以相同的速率v 0 分别把三个质量相同的球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三球抛出时的动能( ) A、上抛球最大 B、下抛球最大 C、平抛球最大 D、三球一样大 2、在光滑的地板上,用水平拉力分别使两个物块由静止
12、获得相同的动能,那么可以肯定 ( ) A、水平拉力相等 B、两物块质量相等 C、两物块速度变化相等 D、水平拉力对两物块做功相等 3、两个物体A、B的质量之比为m A :m B =2 :1,二者动能相同,它们和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二者在桌面上滑行到停止经过的距离之比为( ) A、s A :s B =2 :1 B、s A :s B =1 :2 C、s A :s B =4 :1 D、s A :s B =1 :4 4、一质量为1kg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升1m,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m/s,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2( )g取10m/s A、手对物体做功12J;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12J; C
13、、合外力对物体做功2J; 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J、 5、质量为 m的物体,在沿斜面方向恒力F 的作用下,沿粗糙的斜面匀速地由A点运动到B点,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 ,如图所示,则运动过程中( ) A、物体所受各力的合力做功为零 B、物体所受合力做功为mgh C、恒力F与摩擦力的合力做功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运动的物体动能不变,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 B、运动的物体动能不变,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C、物体做变速运动,其动能必变化 D、物体做变速运动,其动能可能不变 7、从地面竖直上抛一质量为0、4kg的球,若不计空气阻力,球经4s落回地面,则抛
14、出时人对球做的功为 ( ) A、80J B、160J C、40J D、120J 8、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使一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第一次用斜向上的拉力,第二次用斜向下的推力,两次的作用力大小相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也相等、物体的位移也相等、则,这两种情况下:( ) A、拉力和推力做功相等,物体末速度相等 B、拉力和推力做功相等,物体末速度不等 C、拉力和推力做功不等,物体末动能相等 D、拉力和推力做功不等,物体末动能不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时( ) A、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质量大的物体动能大 B、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质量大的物体动能小 C、动能相同的两个物体,质量大的物体动量大 D、动能相同的两个
15、物体,质量大的物体动量小 10、水平面上的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一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位移s后撤去F,又经过位移2s后物体停了下来,则物体受到的阻力大小应是( ) A、 B、2F C、 D、3F 11、一个物体静置在光滑水平面上,在一个恒力作用下物体沿直线运动、如图各图象中能正确描述这个过程的可能是 ( ) 12、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在高为h的跳台上以速度v 1 跳起,落入水时的速度为v 2 ,则跳水运动员跳起时做的功为_,入水前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 . 13、质量为 的物体由 圆弧轨道顶端从静止开始释放,如图所示, A为轨道最低点,A与圆心O ,求此在同一竖直
16、线上,已知圆弧轨道半径为R,运动到A点时,物体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2、5 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提示:此过程重力做功为mgR) 14、木块在水平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出发前进了距离s,随即撤去F,木块沿原方向前进了2s而停止、设木块在全程路面上运动情况相同,求木块在上述运动全过程中的最大动能等于多少、(用分数表示) 15、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泥塘高H处由静止落下,不计空气阻力,落在泥塘上又深入泥塘 如图所示 ,求小球在泥塘中运动时所受平均阻力多大? 后停止, 测试一参考答案 1、D 2、D 3、B 4、B 5、A 6、D 7、A 8、B 、B C 10、C 11、C D
17、12、 13、 14、测试二 15、 1、一质量为kg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升,这时物体的速度是2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对物体做功12J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12 J 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2 J 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 J 2、质点在恒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则此质点任一时刻的动能 A.与它通过的位移s成正比 B.与它通过的位移的平方成正比 C.与它运动的时间成正比 D.与它运动的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3、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产生位移s,而获得速度,若水平面不光滑,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F/(是大于1的常数),仍要使物体由静止出发通过位移s而获得速
18、度,则水平力为 A. B. C.nF D.(n+1)F 4、物体在水平恒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当位移为s时撤去F,物体继续前进3 s后停止运动,若路面情况相同,则物体的摩擦力和最大动能是 A. B. C. D. 5、.用竖直向上的恒力将一个质量为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向上提起,经过时间物体上升到,经过时间 2 物体上升到 2 ,那么 A.恒力F在(t2t 1 )时间内平均功率为 B.恒力F在t 2 时间内做功为 C.物体在(t 2 t 1 )时间内动能改变了 D.物体在t 2 时间内动能改变了 6.汽车在拱型桥上由A匀速率地运动到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牵引力与摩擦力做的功相等 B
19、.牵引力和重力做的功大于摩擦力做的功 C.合外力对汽车不做功 D.重力做功的功率不变 7、动量大小相等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之比为2:3,则其动能之比为( ) A2:3 B3:4 C4:9 D9:4 8、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v匀速运动,现将质量为m的小木块竖直向下轻轻地放在木板的P处已知物块m与木板间的摩擦系数为 ,为保持木板的速度不变,从物块m放到木板上到它相对木板静止的过程中,对木板施一水平向右的作用力F,力F要对木板做功,做功的数值可能为( ) A B C D2 9、如图所示,在一块水平放置的光滑板面中心开一小孔O,穿过一根细绳,细绳的一端用力F向下拉,另一端系一小
20、球,现在开始缓慢增大拉力F,使小球运动半径逐渐减小,若已知拉力变为8F,小球运动半径恰好减为 ,在此过程中,绳拉力对小球所做的功为( ) A4Fr B C D 10、一质量为m的小球系在一根长为L的细绳的一端,在细绳的作用下,沿着竖直平面做圆周运动,球在最高点,细绳的拉力为 为 ;球在最低点时,细绳的拉力为 ;则球在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动能分别 11、如图所示,A、B是位于水平桌面上的两个质量相等的小木块,高墙壁的距离分别为L和l,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分别为 和 ,今给A以某一初速度,使之从桌面的右端向左运动,假定A、B之间、B与墙壁之间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中无动能损失,若要使木块A最终不会从桌面上
21、掉下来,则A的初速度最大不能超过_ 12、一颗子弹速度为时,刚好打穿一块钢板,那么速度为2时,可打穿_块同样的钢板,要打穿块同样的钢板,子弹速度应为_.参考答案 1、ACD 2、AD 3、A 4、D 5、D 6、C 7、B 8、C 9、B 10、 11、 12、4; 推荐第2篇: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探究动能变化跟做功的关系(教学设计) 讲课人:赵争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动能的概念. 2.知道动能的定义式,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3.理解动能定理及其推导过程,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 二、能力目标 1.运用演绎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
22、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动能定理的演绎推导,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教学重点 1.动能的概念. 2.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教学难点 对动能定理的理解.教学方法 推理归纳法、讲授法、电教法.教学用具 PPT 教学过程 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动能的概念,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2.理解动能定理及其推导过程. 3.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会用动能定理进行计算.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一、引入新课 1.问:什么是物体的动能?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2.学生答: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系. 3.引入 :那么,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质量速度有什么关系
23、呢?本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动能、动能定理 二、新课教学 (一)1.演示实验:(可利用媒体资料中的动画) 介绍实验装置:让滑块A从光滑的导轨上滑下,与木块B相碰,推动木块做功. 演示并观察现象 a.让同一滑块从不同的高度滑下,可以看到:高度大时滑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 b.让质量不同的滑块从同一高度滑下,可以看到:质量大的滑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 从功能关系定性分析得到: 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那么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呢? (二)1.用投影片出示下列思考题: 一架飞机在牵引力的作用下(不计阻力),在起飞跑道上加速运动,速
24、度越来越大,问: 飞机的动能如何变化?为什么? 飞机的动能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牵引力对飞机所做的功与飞机动能的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2.学生讨论并回答 在起飞过程中,飞机的动能越来越大,因为飞机的速度在不断增大. 由于牵引力对飞机做功,导致飞机的动能不断增大. 据功能关系:牵引力做了多少功,飞机的动能就增大多少. 3.渗透研究方法:由于牵引力所做的功和动能变化之间的等量关系,我们可以根据做功的多少,来定量地确定动能. 4.出示思考题二: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的质量为,初速度为,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s,速度增大到 2 ,则: 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多大?(WFs) 物体的加速度
25、多大?a 物体的初速、末速、位移之间有什么关系? 结合上述三式你能综合推导得到什么样的式子? 在学生推导的过程中挑选并在实物投影仪上评析: 针对学生推理得到的表达式,教师分析概括:合力F所做的功等于 这个物理量的变化;又据功能关系,F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所以在物理学中就用 这个量表示物体的动能. 讲述动能的有关问题: a.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与物体速度的二次方的乘积的一半. b.公式E c.动能是标量 .动能的单位:焦(J) (三)动能定理 1.我们用E 来表示物体的动能,那么刚才得到的表达式可以改写为:WE 2 E 1 2.学生叙述上式中各个字母所表示的物理量: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26、物体的末动能;物体的初动能. 3.请学生用语言把上式表达式叙述出来: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4.教师总结 通过刚才的分析讨论:我们知道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这个结论叫做动能定理. 5.讨论 当合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动能如何变化? 当合力对物体做负功时,物体动能如何变化? 学生答: 当合力对物体做正功时,末动能大于初动能,动能增加; 当合力对物体做负功时,末动能小于初动能,动能减少. 6.教师讲解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 动能定理既适合于恒力做功,也适合于变力做功,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四)动能定理的应用 1.用多媒体出示下列例题,并用CAI课件模拟题中的物
27、理情景: 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510 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的路程为s25.310时,达到起飞速度60/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0.02),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 注意:不要限制学生的解题思路 2.学生解答上述问题 3.抽查有代表性的解法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解法一:以飞机为研究对象,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和阻力作用. 3 解法二:以飞机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和阻力作用,这四个力做的功分别为W ,W 支 ,W 牵 Fs,W 阻 s.据动能定理得:Fs-kmgs= 代入数据,解得F1.910 4.教师讲:上边两种解法分别是
28、:解法一是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求解的,而解法二是用动能定理求解的,那么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呢? 5.学生讨论比较后得到: 解法一采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求解,要假定牵引力是恒力,而实际中牵引力不一定是恒力. 解法二采用动能定理求解.因为动能定理适用于变力,用它可以处理牵引力是变力的情况. 而且运用动能定理解题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因为用它来处理问题时比较方便. 6.学生阅读课文例题的解答过程,概括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学生:确定研究对象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明确各个力是否做功,做正功还是做负功,进而明确合外力的功. 明确物体在
29、始末状态的动能. 根据动能定理列方程求解. 三、巩固练习 在PPT上 四、小结 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动能可用E 来表示,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速度的二次方的乘积的一半 2.动能是标量,状态量. 3.动能定理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a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来的. 4.动能定理中所说的外力,既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也可以是任何其他的力,动能定理中的W是指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的合力的功. 5.动能定理的表达式虽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但对于外力是变力,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同样适用.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推荐第3篇:动能和动能定理 教学设计 动能和动能定理
30、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动能和动能定理主要学习一个物理概念:动能;一个物理规律:动能定理。 从知识与技能上要掌握动能表达式及其相关决定因素,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和实际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上,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恒力功知识推导动能定理,理解“定理”的意义,并深化理解第五节探究性实验中形成的结论Wv2; 通过例题的分析,理解恒力作用下利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优越于牛顿运动定律,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优化和整合上,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切实进行两种方法的相关计算,在例题后,要补充合力功和曲线运动中变力功的相关计算; 通过例题的探究,理解正负功的物理意义,初步从能量守恒与转化的角度认识功。 在态度情感与价
31、值观上,在尝试解决程序性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物理学科既是基于实验探究的一门实验性学科,同时也是严密数学语言逻辑的学科,只有两种方法体系并重,才能有效地认识自然,揭示客观世界存在的物理规律。 2.内容地位 通过初中的学习,对功和动能概念已经有了相关的认识,通过第六节的实验探究,认识到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Wv2。将本节课设计成一堂理论探究课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通过“动能定理”的学习,深入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并在解释功能关系上有着深远的意义。为此设计如下目标: 二、目标分析 1、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2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相关分析
32、与计算; 3深入理解W合的物理含义; 4知道动能定理的解题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恒力作用下动能定理的推导; 1 2体会变力作用下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状态的变化量量度复杂过程量”这一物理思想;感受数学语言对物理过程描述的简洁美;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动能公式和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通过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加深对功、能关系的认识。 教学关键点:动能定理的推导 三、教法和学法 依据物理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于问题探究的过程性体验,为此,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程序化的
33、问题,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有效的探究性学习。为此,在教学设计中重点突出三个环节:“问题驱动下学生对教材的理解”、“问题解决中对物理规律的深化理解”、“引申提高中对物理规律的深化应用”。所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成为本节课重要的教学方式,同时采取精讲释疑教学法; 学生的学法采取:任务驱动和合作探究; 选取多媒体展示、尝试练习题和“任务驱动问题” 本节课为一课时。 创设情境巡回指导指导调控精讲难点总结拓展课堂评价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任务驱动,感知教材合作探究,分享交流精讲点拨,释疑解惑典例引领,内化反思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回忆旧知自主学习讨论展示互动交流巩固应用反思总结 四、教学过程 设计成6个教学环节:
34、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任务驱动,感知教材;合作探究,分享交流;精讲点拨,释疑解惑;典例引领,内化反思;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基于旧知的复习,提出以下问题: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通过橡皮筋对小车做功,探究“功与物体速度的变化关系”,得出了Wv2,但具体的数学表达式应当是什么?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探讨这一问题。板书课题 【任务驱动,感知教材】给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并带着这些问题在学习小组内进行合作性学习,进行兵教兵,实现基本问题学生自学掌握。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不断地巡回指导个学习小组的讨论与合作性学习,以学生的身份认真积极地参与讨论。教师要收集一些问题,为释疑解惑收集素材,进行有效地点拨服
35、务。 2 时间控制在10min内。为此设计了四个程序性问题,加强学生对教材的感知与理解。 1动能EK与什么有关?等质量的两物体以相同的速率相向而行,试比较两物体的动能?如果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曲线运动呢? 已知m1=2m2,v1=v2,甲乙两物体运动状态是否相同?动能呢? 车以速度v0=4m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内的人以相对于车1m向车前进的方向走动,分别以车和地面为参照物,描述的EK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通过以上问题你得出什么结论? 2动能定理推导时,如果在实际水平面上运动,摩擦力为f,如何推导? 如果在实际水平面上F先作用一段时间,发生的位移L1,尔后撤去,再运动L2停下来,如何表述
36、W合? 3试采用牛顿运动定律方法求解教材的例题1,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 .做正功与做负功表现的现象是什么?本质上是什么?表述你的看法。 【合作探究,分享交流】讨论展示学案,时间控制在8min内; 【精讲点拨,释疑解惑】着眼于知识内容的挖掘与适当的拓展。时间控制在6min内。 W合的理解:如果物体受到多个共点力作用,同时产生同时撤销,则:W合F合l; 像例题所给出的物理场景下,运用动能定理求解合力功,通过受力分析图又可以进一步求解某一分力。同学们对教材73页“动能定理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和时间,因此用它处理问题常常比较方便”加深印象。 如果发生在多物理过程中,不同过程作用力个数不相同,则
37、:W合W1+W2+LLWn 对标量性的认识: 对“增加”一词的理解; 对状态变化量与过程量的理解: 【典例引领,内化反思】时间控制在12min内.对例题的分析与拓展: 方法体系上“引导学生分析题干中已知运动学相关物理量比较多,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受力分析,通过动能定理引导学生求解合外力,由此再求解某一分力,这是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为加强这两种方法的对比,一定要引导学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解决。 总结出利用动能定理的解题步骤; 注重同一物理场景下的变式训练:如何求解阻力?末态速度?位移?时间? 给出拓展例题: 拓展例题1:如图7-1所示,用拉力F作用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拉力 3 与水平方向成q角
38、度,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滑行l1后撤掉F,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m,求:撤掉F时,木箱的速度?木箱还能运动多远? 如果拉力的方向改为斜向下,求再滑行的位移? 如果拉力改为水平,路面不同段滑动摩擦系数是不一样的,如何表示Wf=? 该题目着重考查合力功、正交分解和最值问题。 拓展例题2:如图7-2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倾角为q,高度为h的斜面顶端A点无初速度地滑下,到达B点后速度变为v,然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滑行x0位移后停在C处, 求:1物体从A点滑到B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 3如果把物体从C点拉回到原出发点A,拉力至少要做多少功? 引申思考:物
39、体沿斜面下滑过程中,如果在B点放一挡板,且与物体碰撞无能损,以原速率返回,求最终物体停留在什么地方?物体在斜面上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该题目着重考查多方物理过程中合力功、W合的理解,以及W合=DEk在反复折线运动问题中的相关应用,属于提高性的题目。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对动能概念和计算公式再次重复强调。 2对动能定理的表述、理解、应用中采取的思维方法,以及问题类型做必要总结。 3通过动能定理,再次明确功和动能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加深对两个物理量的理解。 以上教学过程中的着墨部分:【感知教材】、【合作探究】和【释疑解惑】三部分。 作业:教材P74: 1、 2、 3、 4、5; 五、板书设计
40、 7.7 动能和动能定理 一、动能表达式的推导 1、公式推导 2、动能的理解 二、动能定理 1、W合=Ek2- Ek1 物理意义: 理解: 2、应用 例题 1、解题步骤 拓展例题 1、拓展例题 2、 六、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提出的主要问题都必须是在课前精心设计好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发展能力、学会学习,要有代表性,能使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 4 像推导动能定理的时候,必须设计程序化的问题:如何表征外力F?采取什么方法表征位移l=?如何计算恒力功W=? .提问的目的和方式要随教学进度灵活变化:复习旧课,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设疑激趣,导入新课;表演实验,列举实例,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课后结尾,总结深化,提出问题,承上启下,使学生回味无穷,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动能定理的解题步骤必须强调到位。 推荐第4篇:我的动能 动能定理 教学设计 动能 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高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