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武汉市城市管理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616049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武汉市城市管理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23年武汉市城市管理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武汉市城市管理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武汉市城市管理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武汉市城市管理发展“十四五”规划 100 预期性 15 燃气平安应急处置率(%) 100 100 约束性 16 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全过程信息化监管率 (%) 100 预期性 17 城市综合管理检查考核覆盖率(%) 100 100 预期性 18 城市综合管理重大事项协调督办落实率(%) 100 100 预期性 19 门前三包责任落实率(%) 80 ≥90 预期性 20 城市管理类市民投诉件 按时办结率(%) ≥9 6 预期性 注:2023年指标 值为的指标为十四五规划新增指标。 第三章 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一、聚焦协同高效,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 根据以区为主、市区联动、精细

2、高效的原则,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指挥调度机制、创新大城管考评机制、强化城市综合管理协调机制,形成指挥调度顺畅、考评监督有力、管理协调高效的城市综合治理新格局。 (一)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 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以各社区(村)网格为基础单元,综合运用基层网格治理资源,完善网格员队伍,负责辖区内城市精细化管理问题的发觉、上报、处置工作。强化快速处置,发觉问题第一时间明确责任部门和整改期限,推动刚好处置,快速整改。 (二)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指挥调度机制 充分发挥城综委跨区域、跨部门综合协调指挥调度实力,根据全市一盘棋的思路,构建市、区整体推动,职能部门整体联动,齐抓共管、共治共享的城市综合治理

3、格局。健全完善城市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会商研判;建立问题通报制度,发觉问题刚好通报,限期整改到位。 (三)完善部门协作机制 以文明委、城综委、爱卫会、环委会四位一体工作新机制为依托,强化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协调职能,整合工作资源,完善部门协作,刚好探讨解决边界不清、职能交叉或跨区域的城市管理重难点问题。深化规建管一体化机制,强化城市管理工作顶层设计、事前规范、过程监管,形成权责明确、分工协作、高效务实的城市综合管理运行体系,做到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整体推动。 (四)创新大城管考评机制 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以区为主、街为基础的城市管理机制,实现层级考核,突出区对街的综合考核,夯

4、实市直部门的专业考核,完善对权属单位的考核。完善考核监督服务平台(逐步实现人工检查与科技手段相结合),严格落实考评机制,确保考核公开、透亮、有效。不断优化考核评价巡查频次和范围,优化考评考评内容,聚焦群众关注热点和城市管理短板, 增加考核的导向性、多面性和针对性。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成果与绩效目标挂钩,实现部门考核结果互通互用,提高考核权威性。 二、聚焦精细管理,改善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一)提高环卫精细化管理水平 持续推动精致环卫,完善精细化作业模式,实行早晚错峰普扫、定时定点收运、人性化清洗,规范垃圾收运设施管理,建立清洗消杀、管养维护、油饰更新、淘汰升级、执法管控等常态化管理机制,生活

5、垃圾收运车辆密闭化作业率保持100%。落实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加强环境卫生行业监管力度,刚好协调督办责任单位落实老旧小区、未交付道路、高架匝道等区域的环境卫生责任制,削减管理真空。强化环卫执法队伍建设,健全环境卫生违法违规问题线索发觉机制,逐步形成市、区、街三级执法链条。提高应急作业实力,进一步健全疫情防控、重污染天气等突发公共事务下的环境卫生应急保障机制。 (二)增加环卫设施设备配置 实施环卫车辆逐年淘汰更新,适当提高隔音屏清洗车、垃圾桶清洗车等好用新车型比例,整车质量8吨及以下的新购环卫车辆优先选用新能源车型,确保全市环卫车辆满意精细作业须要,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全市建成区主次干道机械

6、化率达到98%以上。更新垃圾收集容器,逐步淘汰、停用钩臂箱。增设环卫工人作息点,充分调动社会资源,采纳多种形式增设一批环卫工人作息点。进一步健立完善水域市容环卫设施建设与管理体系,适当增加水面保洁设备的配置。 (三)提高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构建城乡一体化、处理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管理常态化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完善和规范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街转运、区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相连接的收运网络,升级改造农村垃圾转运站,全面取缔临时露天转运点,全面普及密闭运输车辆。试行垃圾处理农户缴费。推动农村保洁市场化运作,建立多维度督导考核机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覆盖率保持100%,农村

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加强乡村环境卫生监督和治理,提高行业乡村振兴帮扶水平。 (四)强化垃圾处置运行监管 构建 市统筹调度、区监管运营、街协调协作的工作格局,理顺处理费用支付机制,科学制定生活垃圾调配安排,保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力争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率达到90%。 (五)强化环卫行业基础管理 加快推动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力争2025年全市环卫作业市场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实施环卫作业服务资质审批告知承诺、武汉市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服务合同书示范文本、环卫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等监管措施,形成宽进严管的市场监管机制。提高环卫管理经费整体投入,提升环卫管理经费标准,力争2025年

8、全市环卫管理经费整体规模较2023年增长20%以上。加强环卫工人保障,落实环卫工人平均工资不低于本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30%,并建立与物价和社平工资增幅相适应的增长机制。优化生活垃圾收费管理机制,出台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制度,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相匹配的差异化收费模式。 (六)高标准推动公厕建设与管理 巩固厕所革命成果,提倡公共厕所和大型综合开发项目规划建设三同时的原则,根据数量足够、分布合理的要求,十四五期间,全市新改扩建二类以上公共厕所300座。进一步提升公厕精细化管理维护水平,实施规范化清洗保洁、消毒杀菌、硬件维护作业,保障无障碍、通风除臭、便民服务等设施功能完备, 确保专人负责、服务完善

9、、硬件达标、干净无味的如厕环境。 三、聚焦功能完善,构建超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体系 着力构建与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超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实现生活垃圾处置实力稳步提升;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和全过程管理,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化发展,形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武汉模式。 (一)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 强化宣扬发动,开展分类督导,健全法规政策体系,加强执法保障,形成垃圾分类人人知晓、单位和居民共同参加的良好局面。至2025年底,全市公共机构及相关企业、社区居民和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全覆盖。坚持党建引领,示范引路,探究不同的分类模式和运行管理方式,形成

10、具有武汉特色的分类模式,规划期末,全市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2 60个、示范小区400个、示范村280个。 (二)多措并举提升分类投放质量 督促落实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职责,规范合理设置分类收集容器和配套设施,实行宣扬、指导、监督、纠错等方式,提升分类品质。在具备条件的小区逐步推行定时定点投放,强化投放和收运连接。加快推动两网融合,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完善可回收物物流连接,力争实现可回收物应收尽收 ,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及资源化产业发展。建立更加科学、覆盖面更广的分类投放激励机制,提升分类绿色账户吸引力和影响力,有效提升分类投放质量。 (三)严格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 明确各类垃圾收运主体和收运模

11、式,配齐分类收运车辆,规范颜色标识, 补齐分类收运体系短板。严格实行分类收运,严禁混装混运。加强分类收运监管,逐步推行不分类不收运倒逼机制。完善分类转运系统,在具备条件的状况下,新建和现有转运站升级改造后,应具备转运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功能。实行规模以上餐饮企业安装油水分别装置、具备条件的农贸市场和居民小区安装厨余垃圾生化处理设施等措施,推动厨余垃圾源头减量和就近处理。 (四)建设高效能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根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坚持绿色、环保、节能理念,以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基地为重点,以焚烧为主、生化处理为辅、协同补充的垃圾处理格局,建成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推动生活垃圾

12、收运设施建设,新改扩建一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以及一批含环卫车辆停保、垃圾分拣、大件垃圾破裂等功能的高标准转运站,提升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水平。 四、聚焦难点攻坚,提升建筑垃圾处置管理水平 根据以区为主,市、区分级管理原则,建立源头控管有力、运输监管严密、执法查处严格、消纳处置有序的建筑垃圾长效管理工作机制。 推动建筑弃土有序消纳和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率达标工作,以及装修垃圾全监管、全收集、全申报、全处置工作,实现建筑垃圾处置全周期管理模式。 (一)推动建筑弃土消纳场建设 实行山体修复、土地复耕、基坑回填、场地预平整、堤 防护坡修复、园林绿化、源头资源化、异地调剂等方式并举进行建筑弃土消纳。在

13、提升现有消纳场受纳实力的同时,适时在汉口、汉阳、武昌三个片区新改扩建2-4个建筑弃土集中消纳场(含异地消纳场)。会同相关部门编制建设安排,各区人民政府建设和运行管理。加强协调服务,杜绝区域壁垒现象,畅通跨区过境消纳渠道。 (二)提升建筑弃料处置实力 坚持减量排放、规范清运、有效利用、平安处置和建筑弃料不出区的原则,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加、行业主管、属地管理的建筑弃料治理体系,着力构建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体系,不断规范建筑弃料处置,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和治理体系。 十四五期间,全市新改扩建3个弃料综合处理厂(含装修垃圾处理)推动建筑弃料与

14、装修垃圾的资源综合利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营造高效规范、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运行模式,实行固定加移动、定点加调剂的方式,实现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 (三)规范装修垃圾处置模式 实行每个小区物业(社区)建密闭式收集点、每个区设集中处置点的方式, 推动装修垃圾收运和处置工作。加大对装修垃圾监管执法力度,健全以区为主、任务明晰、流程规范的工作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装修垃圾全申报、全收集、全处置、全监管的治理体系。 (四)严格落实建筑垃圾专项执法督察 以问题为导向,狠抓突出问题,落实主题执法,督导各区落实并开展净车 密闭、前四后八车辆违规运输、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污染路

15、面、车容车貌整治提升等专项执法,深化推动环境卫生执法督察,以执法促管理,以执法促长效,做到细心组织支配,常抓不懈。 五、聚焦规范有序,持续提升城市容貌治理水平 坚持规范、协调、有序原则,强化顶层设计、规划指引,推动市容秩序综合整治, 进一步扮靓城市容貌,提升城市形象,形成与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市新面貌。 (一)加强广告招牌规划管理 根据武汉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方法等 法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划全市户外广告布局。根据美观、协调、规范、平安的原则,持续推动户外广告专项整治从中心城区向新城区延长,从主次干道向背街小巷延长,从天上(楼顶)向地下(地铁广告)延长,提高广告

16、执法办案率、管事率,实现违法广告发觉处置率达98%以上、破损广告刚好修复率达98%以上。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推动户外广告招牌设施平安检测,强化户外LED电子显示屏的网络平安监管工作,完善户外广告综合监管平台。 (二)加强路政监督管理 强化路政统筹调度,推动制定武汉市城市道路路政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及相关政策文件,推动占道挖掘安排管理,建成市政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占道挖掘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建立井 盖发觉处置联动机制,推广六防井盖,实施方改圆试点,推动智能井盖试点应用,持续推动井盖问题整治和改造提升,每年井盖整治提升不少于1万个。提升架空管线容貌标准,重点整治路口飞线,实现重要道路飞线清零。开展城市

17、道路沿线箱柜彩绘美化提升专项行动,实现全市中心城区主次干道箱柜美化全覆盖。 (三)持续加大拆控违力度 优化查处违法建设智能监管平台,接着落实每周拆违攻坚日制度,每周开展集中攻坚行动、每周讲评通报、每月考核排名,基本清除存量违法建设,严控新增违法建设。建立违法建设联合惩戒机制,探究追缴违法建设当事人强拆费用制度、对不能拆除的违法建设予以没收机制以及将违法建设当事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提高违建成本。深化无违法建设街道、无违法建设社区创建活动。 (四)推动市容环境综合整治 加强占道管理,坚持主次干道严禁、背街小巷严控、特色街区规范有序,对流淌摊贩、出店经营等严格执法。实行共享单车划线停放、超量转移,确

18、保停放规范有序。加强薄弱区域环境整治,持续推动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铁路沿线、城市进出口路等薄弱区域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治理环境脏乱差,提升环卫基础设施水平,确保全时全域干干净净、路见本色,整体提升市容环境质量。加大三乱违法行为综合治理,完善园林、油烟、噪声及渣土、治超专项执法保障,进一步规范市容环境秩序。 (五)规范道路停车收费管理 推动武汉市机动车道路临时停放管理方法的修订工作,提升道路停车秩序。 六、聚焦品质提升,提升城市景观灯光管理水平 (一)提升景观灯光夜景品质 依据 限制总量,因地制宜,精细管理,确保平安原则,根据一流标准优化完善城市景观照明专项规划,严格限制景

19、观照明总体规模,实施查漏补缺和盲区提升,完善景观灯光夜景层次,提升城市人居品质,确保长江灯光秀优势品牌。 (二)提高景观灯光管理水平 遵循绿色、环保、节能理念,根据标准精细化、监管专业化和运维市场化的要求,梳理完善相关标准规范,优化全市景观照明电子档案,细化工作质量标准和管理流程,强化管理实际效果, 确保设施有序运行。完善提升市级景观照明智能监控平台功能,优化视频监控智能化水平,高速高效反馈景观照明设施实时状况,提高实时预警和快速处理实力,确保网络和设施平安运行。 (三)做好重大节日氛围营造工作 健全完善节日氛围营造工作机制,围绕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活动,利用长江灯光秀、现有其他景观照明设施及

20、墙面大型LED电子显示屏播放节日主题动感画面,在重点路段、商圈和景区张挂国旗、灯笼等装饰物,营造祥和、喜庆、深厚的节日氛围。 七、聚焦改革创新,完善城管综合执法体系 坚持法治化、规范化,持续推动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创新,完善城管法制体系、标准体系、执法监督体系,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 (一)完善城管法制体系 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管理工作,修编城市管理执法好用性手册。完善城市管理执法程序制度,制定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全过程记录、执法记录仪运用管理、执法记录仪信息采集工作站运用管理等配套制度,探究推行城管行政强制自由裁量权标准化,完善法律文书、执法行为、执法办案监督等标准,建立完善的城管执

21、法规范标准体系。加强城市管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完善城管法律顾问制度;深化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加大对区城管部门的执法指导。加强城管普法宣扬,加大对市容环境卫生、油烟噪声污染、占绿毁绿、占道经营、违法建设等方面的城管法律法规普及力度,提高市民城管法制意识。 (二)完善城管标准体系 立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际大都市目标,坚持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理念,探讨推动环境卫生、燃气管理、城管执法、才智城管标准建设,形成严谨、规范、精细、长效的城管标准体系。重点围绕环卫作业、垃圾处理、燃气监管、市政设施监管、城管执法、才智城管等领域 ,刚好组织相关标准制订修订工作,提高标准编制和标准化规范

22、化管理水平。推动标准宣扬实施,以标准指导城市管理工作,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三)提升城管执法效能 创新执法模式,接着探究推行综合性集约化执法、非现场执法,提高执法效率。进一步拓展城管执法监督平台功能,利用物联网、AI技术、5G,构建智能感知、智能推送、智能核实的城市管理24小时巡查系统,一个网络、一个平台、一张图整合分析的执法信息系统,推动城市管理执法由信息化向精细化、高智能化方向发展。 (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顺应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做好源头监管、业务培训和执法监督等工作,协作建立市、区职能部门与街道综合执法指导协调机制。开展 城管执法队伍形象塑造专项行动,规范队伍管理,实施系统培训工程,强化

23、监督考核,加强作风督查,提升执法队伍整体形象。 (五)优化行政许可服务体系 深化放管服改革,接着推动四办工作向纵深发展,切实落实各项改革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上升质量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好权威、规范、可信、统一的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和网上寄送等基础应用系统。抓好环节优化和流程再造,根据四办改革总体要求,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接着开展政务服务事项对标优化,推动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次数,优化拓宽办理服务方式。 八、聚焦智能高效,全面提升城管科学治理服务水平 紧紧围绕数治城管,智惠江城的建设理念,以数字赋能超大城市创新治理为目标,紧密对接我市才

24、智城市大脑建设,根据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要求,全面整合城市管理领域信息资源,一体化打造纵横贯穿、市区联动的才智城管业务应用体系和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加快构建适应超大城市治理须要的数治+智治+共治才智城管工作模式。 (一)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全市政务云建设,接着采纳购买云服务的方式,做大做强才智城管云平台,加强云资源集约化整合和集成化管理,形成即需即取、弹性扩展、平安牢靠的云计算支撑环境。以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升级为契机,推动城市管理基层队、站、所政务外网全接入,实现政务网络全覆盖。充分运用5G技术和全市统一物联网平台,推动桥梁、燃气、环卫、景观亮化等城市管理设施设备物联成网。 (二)

25、完善才智城管大数据资源湖 建立城市管理全口径数据资源书目,完善数据汇聚和共享机制,强化城市管理基础数据采集、治理、建库与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升级数据交换系统,建设业务数据协同平台,按需推动跨部门、跨层级数据的互通共享,加快建成城管大数据资源湖。 (三)深化才智城管五大功能中心建设 1 .健全城市管理民情民意中心。推动民意云平台与全市民呼我应平台深度对接,升级12319呼叫中心,推动城市管理类投诉件才智化管理,实现话务服务质量智能化监督与审计,投诉件办理流程自动化跟踪和智能化办结,群众投诉热点智能化分析研判,提高民意问题处理效率。主动加强窗口服务规范化建设,深化探究服务管理新模式,优化接诉即办

26、服务流程,努力提升市民群众对城管工作的满足度。整合武汉城管顺手拍、垃圾费征收等市民服务资源,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武汉城管网站建设一站式为民服务平台,实现城市管理便民服务一站汇聚、一网通办。 2 .完善城市管理才智监管中心。完善才智监管平台及相应专业监管系统,提高动态监管、精细维护和主动服务实力。升级景观亮化管控平台,提高系统平安防护和管理水平。新建路政管理系统,实现对全市城市道路附属设施信息化管理、占道挖掘行为的有效监管。建设才智环卫管理系统,构建生活垃圾全流程管理平台。建设才智公厕系统,激励各区进行才智化公厕改造。完成才智桥梁三期建设,实现全市330多座自管城市桥梁健康监测全覆盖,推动

27、桥梁才智管理系统升级及结构分析提升优化,提升桥梁平安预警与评估的科学性。续建才智燃气综合监督平台,完成全市约150万只钢瓶标识码制作安装,实现钢瓶全生命周期动态监管;建设武汉市获得用气一网通办管理平台,推动互联网+供气服务。 3 .优化城市管理执法监督中心。顺应街道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升级执法监督平台,实现对全市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状态、执法过程、办理结果的全员、全程、全时监管。加强物联网、AI、5G等技术在执法平台的应用,主动探究推行非现场执法与督察模式。推动查违控违、建筑垃圾、油烟噪声、户外广告、园林绿化等专项执法系统建设,实现违法行为早发觉、早处理,提升执法实效。 4 .建立城市管理指挥调

28、度中心。建设城管应急管理系统,实现对日常调度及融雪防冻等突发事务等应急场景下的有效指挥、灵敏调度和高效处置。完善城管指挥体系,强化市、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功能,打通城管市、区、街、队员四级指挥调度业务信息渠道,加强对各区城管部门、城市综合管理相关部门、服务单位的统一协调调度,确保信息即时交换、服务即时跟进、问题即时解决。 5 .完善城市管理考核监督中心。升级才智城管服务监督平台,推动采集员评分、专项检查等子系统拓展,建成才智城管综合评价指标库,优化各类评价模型,量化相关考核数据,促进城市管理服务全面升级。根据国家、省、市三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统一架构,完成市级平台建设,纵向对接国家平台、省级平

29、台,横向整合或共享城市管理相关部门数据资源,进一步增加城市管理统筹协调实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 (四)夯实才智城管三大体系 1.加强 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全市才智城管平台建设管理及数据采集、数据交换、系统对接、系统平安等信息化基础标准,制定执法装备、环卫、桥梁、燃气等业务信息化规范,推动部分业务标准上升为地方标准。 2.筑牢网络平安体系。 落实网络平安等级爱护制度,健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平安管理制度,推动政务信息系统密码应用与平安性评估工作,开展网络平安监测、态势感知和攻防演练,持续加强才智城管信息平安技术保障实力。 3.健全运行维护体系。 统筹云网基础设施、大数据资源湖运维,开展业

30、务应用系统集约化运维试点,整合城管系统运维资源,加强系统应用推广和培训工作,确保才智城管各类应用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九、聚焦平安稳定,持续提升桥梁燃气运行保障水平 以城市运行和市民生活须要为动身点,增加新形势下桥梁燃气平安运行、稳定供应与高效服务水平,保障城市平安高效运行。 (一)持续优化燃气服务与平安监管 1 .进一步提升供应平安保障实力。加快城镇燃气输配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大型LNG储气库、高压外环线联络线等重点项目,提升全市城市燃气应急调峰和供应输配实力;完善全市自然气统一调控平台,推动全市燃气企业资源整合,协作理顺价格机制,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形成调度统一、输配有序、保障有力的燃气平安供

31、应保障体系。 2 .不断优化行业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和完善特许经营管理体制,指导企业持续提升服务水平。推动燃气企业用户服务标准化进程,规范服务流程,实施企业才智管理和互联网+服务,实现用户报装服务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整合共享、动态分析,政务服务手续一网通办。 3 .持续加强行业平安监管。压实企业平安主体责任和属地平安监管责任,推动监管重心进一步下移,建立完善市、区、企业三级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和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充分利用北斗、5G、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实现场站、管网、用户实时监管全覆盖,设施隐患、平安风险早发觉,应急处置、抢险救灾高效能。强化燃气领域执法,刚好查处市管燃气工程建设、燃

32、气供应市场、燃气器具安装修理等领域违法行为,保障燃气设施平安。 (二)进一步提升桥梁平安管理水平 1 .着力提升桥隧平安体检水平。对全市城市桥隧设施实施检测评估全覆盖,在每年不少于1次常规检测的基础上,增加重点桥隧的每季度专家会诊,对检测结果定期进行研判评估,并有针对性实施桥隧特别检测和变形监测;强力推动桥隧在线监测从自管桥梁向行业管理桥梁覆盖,从市级向区级覆盖,实现全市桥隧平安实时受控。 2 .强力推动桥隧养护及病患治理。深化桥隧养护服务市场化改革,狠抓日常巡查修理实效,强化日常病害处置刚好性,提升日常养护养早、养勤、养好的水平,防止小病拖延成大病的问题;实施重点隐患桥梁病害的根治改造,完成

33、朱家河大桥、老武黄立交等9座桥隧的修理改造,三环线9座独柱墩桥梁的加固提升,实现全市独柱墩桥梁清零。 3 .有力实施桥隧平安爱护。发挥物防技防措施,强化桥隧平安爱护区的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刚好发觉桥下堆土、开挖、打桩等违法行为,全面打击各类危害桥梁的行为;强化双桥长制桥隧管理机制,完善应急体系建设,组建应急专业队伍,提升桥隧平安应急保障实力。完善执法联动机制,加强超重超载车辆管控治理,统筹、协调各区开展跨江城市桥隧平安爱护区危害桥隧平安行为的执法工作。 4 .高品质实施桥隧环境整治。编制城市桥梁桥下空间运用规划,合理利用桥下空间资源,规范桥下空间运用,提升桥下空间环境水平;因地制宜实施桥梁外立

34、面涂装美化,形成轮廓清楚、美观靓丽的整体效果;整治桥梁栏杆、防撞墙、隔音屏等桥隧附属设施,提升桥隧整体环境品质。 十、聚焦共治共享,全面提升城管社会参加水平 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有效推动社会公众主动参加决策、参加管理,形成大城众管格局。 (一)推动门前三包管理 全面推行门前三包三长制,实行全区域道路路长实名制,建立问题上报、分派、整改、回复工作机制,推动问题刚好发觉和处置。建立门前三包信息平台和沿街商铺数据库,试点将门前三包与文明单位评比、诚信体系、零散税收等事项相挂钩,有针对性的开展联合执法与惩戒行动。 (二)加大宣扬教化力度 紧贴形势、围绕中心、紧

35、扣重点,高水平策划城管新闻主题宣扬,全面展示城管工作成效,营造正面、主动的城管工作舆论氛围。拓展新媒体宣扬阵地,做强做实城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宣扬平台,增加城管新媒体影响力。开设电视宣扬专栏节目,做好城管访谈工作,讲好武汉城管故事;加强与市民互动,营造全民城管氛围。加强城管宣扬队伍建设,培育具有新闻敏锐性和宣扬潜力的骨干力气。 (三)主动发动社会参加城市管理 坚持开门决策、科学决策,落实政务公开要求,出台重大行政决策前,实行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听取社会公众看法。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坚持城管战线周末大扫除活动,带动广阔市民参加清洁家园活动。激励市民利用城管顺手拍手机小程序举报城市管理问题

36、,扩大市民参加度,提高城市管理问题发觉率。 第四章 保障措施 本规划是指导将来五年城市管理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须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规划实施机制,提高统筹协调实力,强化项目支撑,保障规划目标如期实现,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一、加强规划连接 落实武汉市城市管理发展十四五规划,要做好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连接,城市管理相关的发展目标、重大任务应符合本规划的要求,并建立多部门协调协作机制,确保各项规划任务全面落实。 二、建设规划项目库 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发挥好重大项目对规划落实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规划项目分解及推动机制,建立规划项目库,按年度制定建设项目及重点任务安排。 三、主动落实项目资金 加大引进社会资本力度,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设,加大财政资金对非经营性项目投入力度,特殊是加大环卫管理、垃圾分类、行业平安监管、智能监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以及改革生活垃圾处置费机制。切实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严格做好审计工作,规范财政资金运用。 会同市财政局联合发文,分年度逐步实施项目资金,并将项目资金纳入区级年度财政预算,为各区十四五规划的落实供应资金保障。 四、开展规划实施评估 跟踪、督促规划项目的推动进度,驾驭规划发展目标、重点项目和主要任务的年度进展状况。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组织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进一步促进规划任务的推动与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