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循环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循环系统.ppt(1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掌握:、掌握:心肌生物电活动的特点及其形成机制;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及影响因素;心脏的泵血过程和心输出量的调节;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心血管活动的调节。2、熟悉:、熟悉:循环系统的组成;心的位置、外形,形态,心内各腔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肝门静脉的组成和主要属支;微循环的组成及功能特点;冠状动脉循环的特点。3、了解:、了解:全身浅静脉名称及其位置;静脉血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心肌生物电活动的特点及其形成机制;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及影响因素。2、血管生理、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3、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教学难点
2、教学难点】1、心肌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2、心脏的泵血过程和心输出量的调节。3、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定义:定义:血液循环是指血液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的舒缩活动作用下,在心脏的舒缩活动作用下,沿着心血管系统在全身周沿着心血管系统在全身周而复始的运行过程。而复始的运行过程。组成:组成:循循环环系系统统 心血管系心血管系 淋巴系淋巴系 心脏心脏 动脉动脉 静脉静脉 毛细血管毛细血管 血管血管 淋巴管淋巴管 淋巴结淋巴结 脾等脾等作用:作用:心脏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动脉动脉是心脏将血液输送是心脏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器官的血管,到全身各器官的血管,静脉静脉是引导血液流回心是引导血液流回心
3、脏的血管,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血液与组织是血液与组织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物质交换的场所。淋巴系淋巴系是血液循环的辅是血液循环的辅助系统。助系统。血血液液循循环环体循环体循环肺循环肺循环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循环的途径第一节第一节 循环系统的结构循环系统的结构一、一、心心、心的位置、外形及构造心的位置、外形及构造、位置、位置:心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外心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外面裹以心包。面裹以心包。前方平对胸骨体和第前方平对胸骨体和第2 6肋软骨,肋软骨,后方平对第后方平对第3 8胸椎。胸椎。约约2/3在正中线左侧,在正中线左侧,1/3在正中线右侧。在正中线
4、右侧。2、外形、外形 心的外形为前心的外形为前后略扁似倒置圆锥体。后略扁似倒置圆锥体。外形包括外形包括一尖一尖、一底一底、两面两面(胸肋面、膈面)、(胸肋面、膈面)、三缘三缘(左缘、右缘、下(左缘、右缘、下缘)和缘)和三条沟三条沟(冠状态(冠状态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沟)。3、构造、构造、心内膜、心内膜、心肌层、心肌层 内纵、中环、内纵、中环、外斜外斜3层层、以外膜、以外膜、心腔、心腔房室口的边缘附有瓣膜,房室口的边缘附有瓣膜,为为房室瓣。房室瓣。左房室之间为二尖瓣,右房室之间为左房室之间为二尖瓣,右房室之间为三尖瓣。三尖瓣。在在肺肺动动脉脉和和主主动动脉脉起起始始部部
5、的的内内面面,都都有有3个个袋袋状状瓣瓣膜膜为为半月瓣,分别称为半月瓣,分别称为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右心房右心房 右心室右心室 左心房左心房 左心室左心室、心的传导系统、心的传导系统组组成成窦房结:窦房结:是心正常的起博点。是心正常的起博点。房室结:房室结:是将窦房结传来的冲动传向心室。是将窦房结传来的冲动传向心室。房室束及其分支:房室束及其分支:在室间隔膜部上缘处分为左、右脚。在室间隔膜部上缘处分为左、右脚。浦肯野纤维网:浦肯野纤维网:最后与心肌纤维相连接。最后与心肌纤维相连接。三三型型细细胞胞 起博细胞(起博细胞(P细胞)细胞)移行细胞移行细胞 浦肯野纤维浦肯野纤维、营养
6、心脏的血管、营养心脏的血管动脉动脉静脉系统静脉系统左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 前室间支前室间支 旋支旋支 冠状窦及其属支冠状窦及其属支 心前静脉心前静脉 心最小静脉心最小静脉 冠脉循环的解剖特点:冠脉循环的解剖特点:、心脏的血液供应来自左、右冠状动脉。、心脏的血液供应来自左、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的主干走行于心脏表面,其小分支以垂、冠状动脉的主干走行于心脏表面,其小分支以垂直于心脏表面的方向穿入心脏。直于心脏表面的方向穿入心脏。、正常心脏的冠脉侧支较细小,血流量很少。、正常心脏的冠脉侧支较细小,血流量很少。二、血管二、血管血血管管壁壁 内膜:内膜:管壁的最内层,由内管壁的最内层
7、,由内 皮和内皮下层组成。皮和内皮下层组成。中膜:中膜:位于内膜和外膜之间。位于内膜和外膜之间。外膜:外膜: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动脉动脉毛细血管毛细血管静脉静脉动脉和静脉又分为动脉和静脉又分为大、中、小和微动、静脉四级大、中、小和微动、静脉四级 1 1、动脉、动脉动动脉脉 大动脉:包括主动脉、无名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大动脉:包括主动脉、无名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 动脉、椎动脉和髂总动脉等。又称动脉、椎动脉和髂总动脉等。又称弹性动脉。弹性动脉。中动脉:除大动脉外,其余凡在解剖学中有名称的动中动脉:除大动脉外,其余凡在解剖学中有名称的动 脉大多属于中动脉。又名脉大多属于中动脉
8、。又名肌性动脉。肌性动脉。小动脉:管径小动脉:管径1mm以下至以下至0.3mm以上的动脉称为小以上的动脉称为小 动脉。也属动脉。也属肌性动脉。肌性动脉。微动脉:管径在微动脉:管径在0.3mm以下的动脉。内膜无内弹性以下的动脉。内膜无内弹性 膜,中膜由膜,中膜由12层平滑肌组成,外膜较薄。层平滑肌组成,外膜较薄。2 2、静脉、静脉静脉是血液由全身各器官流回心脏时所经过的血管。静脉是血液由全身各器官流回心脏时所经过的血管。毛细血管汇合成微静脉和小静脉。毛细血管汇合成微静脉和小静脉。较大的静脉具有由内膜向内折叠而形成瓣膜,防止血较大的静脉具有由内膜向内折叠而形成瓣膜,防止血液倒流。液倒流。静脉的主要
9、作用是调节血管系统容量,收集血液返回静脉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血管系统容量,收集血液返回心房。心房。静脉有浅、深之分,浅静脉互相连通,深静脉通常与静脉有浅、深之分,浅静脉互相连通,深静脉通常与同名动脉伴行。同名动脉伴行。体循环静脉可分为体循环静脉可分为3大系统大系统 体体循循环环静静脉脉 上腔静脉系:上腔静脉系:收集头部、上肢和胸背部等处静脉血返回收集头部、上肢和胸背部等处静脉血返回 心脏的管道。心脏的管道。下腔静脉:下腔静脉:收集腹部、盆部、收集腹部、盆部、下肢静脉血回心的下肢静脉血回心的 一系列管道。一系列管道。心静脉系:心静脉系:收集心脏静脉血的收集心脏静脉血的 管道。管道。3 3、毛细血管、
10、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体内分布毛细血管是体内分布最广、口径最小的血最广、口径最小的血管,许多毛细血管分管,许多毛细血管分支在组织间吻合成网。支在组织间吻合成网。是血液与组织液之间是血液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血管分布的主要规律是:血管分布的主要规律是:身体左右对称部分的血管分布通常也具有对称性;身体左右对称部分的血管分布通常也具有对称性;血管分市与机能相适应;血管分市与机能相适应;血管走行多与长轴并行,常与神经一起被结缔组织血管走行多与长轴并行,常与神经一起被结缔组织包裹成血管神经束,血管神经束一般位于关节屈侧;包裹成血管神经束,血管神经束一般位于关节屈侧;在容易受到牵
11、引或挤压的地方在容易受到牵引或挤压的地方(如关节周围如关节周围)以及经以及经常变换形状的器官常变换形状的器官(胃、肠胃、肠)处,血管大多吻合成网或处,血管大多吻合成网或弓。弓。三、淋巴系统三、淋巴系统组成组成淋巴管道淋巴管道 淋巴器管淋巴器管 淋巴组织淋巴组织 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淋巴管 淋巴干淋巴干 淋巴导管淋巴导管 淋巴结淋巴结 脾和胸腺等脾和胸腺等、淋巴管道、淋巴管道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淋巴管 淋巴干(淋巴干(9条条)右淋巴导管和胸导管右淋巴导管和胸导管 左、右静脉角左、右静脉角 淋巴结淋巴结、淋巴结、淋巴结形态: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结构,为圆形或椭圆形结构,大小不一。大
12、小不一。功能:功能:产生淋巴细胞、浆细产生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抗体以及滤过淋巴液。胞和抗体以及滤过淋巴液。在体表极易摸到的淋巴结群在体表极易摸到的淋巴结群有有头颈部淋巴结群、腋窝淋头颈部淋巴结群、腋窝淋巴结群、腹股沟淋巴结群。巴结群、腹股沟淋巴结群。、脾、脾位置:位置:位于左季肋部位于左季肋部第第9-11肋间,其长轴与肋间,其长轴与第第10肋走向一致。肋走向一致。功能:功能:、造血功能、造血功能 。、贮血、贮血、血液滤过、血液滤过第二节第二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心脏的生物电活动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A、根据组织学和电生理学特点,可将心肌细胞分为:、根据组织学和电生理学特点
13、,可将心肌细胞分为:B、根据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去极相速度的快慢及其不同、根据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去极相速度的快慢及其不同产生机制,又可将心肌细胞分成:产生机制,又可将心肌细胞分成:普通的心肌细胞普通的心肌细胞(工作细胞工作细胞):心房肌、心室肌细胞。心房肌、心室肌细胞。快反应细胞:快反应细胞:心房肌细胞、心室肌细胞、浦肯野细胞等。心房肌细胞、心室肌细胞、浦肯野细胞等。慢反应细胞:慢反应细胞:窦房结窦房结P细胞和房室结细胞等。细胞和房室结细胞等。特殊心肌细胞特殊心肌细胞(自律细胞自律细胞):窦房结细胞、浦肯野细胞等。窦房结细胞、浦肯野细胞等。、静息电位及其形成机制静息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定义:定义:心肌细
14、胞在静息状态下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心肌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呈极化状态。这种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称为呈极化状态。这种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称为静静息电位。息电位。自律性细胞如窦房结细胞和浦肯野细胞的静息电位不自律性细胞如窦房结细胞和浦肯野细胞的静息电位不稳定,称为稳定,称为舒张期电位。舒张期电位。心肌细胞静息电位产生主要是由于心肌细胞静息电位产生主要是由于K+外流所形成。外流所形成。、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主要特征:主要特征:复极过程比较复杂,持续时间长,动作电复极过程比较复杂,持续时间长,动作电位升支与降支不对称。位升支与降支不对称。快、慢反应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点快、慢反应细
15、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点细种细种胞类胞类去极去极速度速度振振幅幅 复极复极 过程过程兴奋兴奋传导传导快细快细反胞反胞应应 快快 大大缓慢并可缓慢并可分几个时分几个时相(期)相(期)快快慢细慢细反胞反胞应应 慢慢 小小缓慢且无缓慢且无明显的时明显的时相区分相区分 慢慢1 1、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快反应细胞的动作电位可分为快反应细胞的动作电位可分为五个时相(期)。五个时相(期)。0期:期:膜内电位迅速由静息状态的膜内电位迅速由静息状态的-80-90mV 迅迅速上升到速上升到0电位,并继续上升到电位,并继续上升到+30mV 左右,形成左右,形成动作电位的升支。动作
16、电位的升支。快反应细胞快反应细胞0 期去极与期去极与Na+快速内流有关。快速内流有关。当膜电位由当膜电位由-90mV 升升至至-70mV 时,更多的时,更多的Na+通道被激活而开放,通道被激活而开放,此电位水平即称为此电位水平即称为阈阈电位。电位。0期去极化速度快,动作电位升支陡峭。这种期去极化速度快,动作电位升支陡峭。这种0期去极期去极化过程由快化过程由快Na+通道开放而出现的电位变化称为通道开放而出现的电位变化称为快反快反应电位。应电位。故具有这种特性的心肌细胞称为故具有这种特性的心肌细胞称为快反细胞。快反细胞。1期:期:膜电位膜电位迅速由迅速由+30mV 下下降到降到0mV 左右。左右。
17、K+跨膜外流是引跨膜外流是引起起1期复极化的主期复极化的主要外向电流。要外向电流。2期:期:在在1期复极达期复极达0mV 左右后,复极速度极为缓左右后,复极速度极为缓慢,记录的动作电位图形较平坦,故又称慢,记录的动作电位图形较平坦,故又称平台期。平台期。平台期是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平台期是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 2期主要是期主要是Ca2+的的缓慢内流和少量缓慢内流和少量K+外流所形成。外流所形成。3 期:期:膜内电位由膜内电位由0 mV 左右较快下降至静息电位左右较快下降至静息电位或舒张电位水平,完成复极化过程。或舒张电位水平,完成复极化过程。3 期的形成主要期的形成主要K+外流。外
18、流。从从0期去极化开始到期去极化开始到3期复极化完毕的这段时间,称期复极化完毕的这段时间,称为为动作电位时程。动作电位时程。4期:期:是动作电位是动作电位复极完毕后的时期。复极完毕后的时期。在非自律细胞如心房在非自律细胞如心房肌,心室肌细胞肌,心室肌细胞4 期期内膜电位稳定于静息内膜电位稳定于静息电位,称为电位,称为静息期。静息期。在自律细胞在自律细胞4 期内膜电位不稳定,有自发的缓慢去极期内膜电位不稳定,有自发的缓慢去极倾向称为倾向称为舒张除极。舒张除极。在在4 期内,期内,Na+-K+泵把泵把Na+、Ca2+排出细胞外,把外排出细胞外,把外流出去的流出去的K+摄取回细胞内。摄取回细胞内。快
19、反应自律细胞,在快反应自律细胞,在4 期内膜电位不稳定,期内膜电位不稳定,主要是主要是Na+随时间推随时间推移而渐增的内向流动移而渐增的内向流动所引起所引起。2 2、慢反应细胞动作电位的特征及形成机制、慢反应细胞动作电位的特征及形成机制慢反应细胞电位具有以下特点:慢反应细胞电位具有以下特点:、静息电位和阈电位、静息电位和阈电位比快反应电位低。比快反应电位低。、0 期去极化速度慢,期去极化速度慢,振幅也低。振幅也低。、动作电位不出现明、动作电位不出现明显的显的1 期和平台期。期和平台期。、引起、引起0 期的内向正期的内向正离子也与快反应电位不离子也与快反应电位不同。同。慢反应细胞慢反应细胞0 期
20、去极化主要与期去极化主要与Ca2+内流有关。内流有关。窦房结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如下:窦房结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如下:当膜电位由最大复极电位自动除极达到阈电位水平时,当膜电位由最大复极电位自动除极达到阈电位水平时,激活膜上钙通道激活膜上钙通道 引起引起Ca2+内流而导致内流而导致0 期除极。随后,钙通道期除极。随后,钙通道逐渐失活,逐渐失活,Ca2+内流逐内流逐渐减少,同时膜上一种渐减少,同时膜上一种钾通道被激活,出现钾通道被激活,出现K+外流,由于外流,由于Ca2+内流减内流减少,少,K+外流逐渐增多而外流逐渐增多而出现复极化。出现复极化。、慢反应细胞的、慢反应细胞的4 期缓慢除去的发生机理也与
21、快反期缓慢除去的发生机理也与快反应细胞不同。应细胞不同。慢反应电位的慢反应电位的4 期缓慢去极主要由期缓慢去极主要由K+外流的进行性外流的进行性减衰和以减衰和以Na+为主的缓慢内流所引起。为主的缓慢内流所引起。心肌细胞快、慢反应电位比较表心肌细胞快、慢反应电位比较表电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 快反应电位快反应电位 慢反应电位慢反应电位激活与失活激活与失活 快快 慢慢离子活动(除极)离子活动(除极)钠钠 钙钙静息电位静息电位 -80-95mV -40-70mV阈电位阈电位 -60-70mV -30-40mV除极速度除极速度 200 1000V/S 1 10V/S除极幅度除极幅度 100 130mV 3
22、5 75mV传导速度传导速度 0.5 30m/s 0.01 0.1m/s二、心肌的生理特性二、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兴奋性自律性自律性传导性传导性电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收缩性收缩性机械特性机械特性、兴奋性、兴奋性心肌属于可兴奋组织,在受到适当刺激时可产生动作心肌属于可兴奋组织,在受到适当刺激时可产生动作电位,即具有兴奋性。电位,即具有兴奋性。1 1、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心肌细胞发生兴奋时,从动作电心肌细胞发生兴奋时,从动作电位的位的 0期到期到3期复极达期复极达 -55mv这一期间内,任这一期间内,任 何强的刺激都不能产生何强的刺激都不能产生 去极化反应
23、,这个时期去极化反应,这个时期 称为称为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由于从由于从0期开始到期开始到3期膜电位恢复到期膜电位恢复到到到-60mV这段时这段时间内,心肌不能产间内,心肌不能产生新的动作电位,生新的动作电位,因此这段时间称为因此这段时间称为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在在3期复极化膜电位由期复极化膜电位由-55mV继续恢复到约继续恢复到约-60mV的的这段时间内,如果给予一个足够强的刺激,肌膜可产这段时间内,如果给予一个足够强的刺激,肌膜可产生局部的去极化反应,但仍不能发生动作电位,这一生局部的去极化反应,但仍不能发生动作电位,这一时期称为时期称为局部反应期。局部反应期。、相对不应期、相对不
24、应期 相当于膜电位从相当于膜电位从-60mV复极至复极至-80mV的时期。此期内只有给予大于阈强度的刺激,的时期。此期内只有给予大于阈强度的刺激,才能产生动作电位,这段时间称才能产生动作电位,这段时间称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超常期 相当于膜电位从相当于膜电位从-80mV复极至复极至-90mV的的时期。这期间给予低于正常阈强度的刺激即能引起动时期。这期间给予低于正常阈强度的刺激即能引起动作电位。可见,此期作电位。可见,此期 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心肌细胞的兴奋性高于正常,故称高于正常,故称超超常期。常期。超常期后,膜复极超常期后,膜复极完毕达静息电位,完毕达静息电位,兴奋性恢复正常。兴奋性
25、恢复正常。2 2、影响兴奋性的因素影响兴奋性的因素 、静息电位或最、静息电位或最大复极电位水平:大复极电位水平:、阈电位水平:、阈电位水平:、引起、引起0期去极化期去极化的离子通道性状:的离子通道性状:3 3、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收缩活动的关系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收缩活动的关系 心肌不会像骨骼骨那样发生完全强直收缩心肌不会像骨骼骨那样发生完全强直收缩 如果在心室肌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如果在心室肌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达前,心室受到一次外来刺激,则可提前产生一次兴达前,心室受到一次外来刺激,则可提前产生一次兴奋和收缩,分别称为奋和收缩,分别称为期前兴奋和期前收缩。期前兴
26、奋和期前收缩。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会出现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会出现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期,称为代偿性间歇。代偿性间歇。、自动节律性、自动节律性1、心肌自动节律性及窦房结在心脏活动中的作用、心肌自动节律性及窦房结在心脏活动中的作用 自律性:自律性: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组织细胞能够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组织细胞能够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简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称自律性。窦房结:约窦房结:约100 次次/分分房室交界:房室交界:4060 次次/分分心室末梢浦肯野纤维:心室末梢浦肯野纤维:2040 次次/分分正常起搏
27、点:正常起搏点: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的部位,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的部位,故称之为正常起搏点,或正常起步点。故称之为正常起搏点,或正常起步点。窦性心律:窦性心律:由窦房结所控制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由窦房结所控制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正常心率:正常心率:正常人体窦房结的自动节律性活动受迷走正常人体窦房结的自动节律性活动受迷走神经的抑制作用,因而每分钟仅为神经的抑制作用,因而每分钟仅为6080 次。次。潜在起搏点:潜在起搏点:正常情况下其它部位的自律细胞都受窦正常情况下其它部位的自律细胞都受窦房结的控制,并不表现出它们的自动节律性,它们只房结的控制,并不表现出它们的自动节律性,它们只是起着兴奋
28、传导作用,称之为潜在起搏点。是起着兴奋传导作用,称之为潜在起搏点。异位起搏点:异位起搏点:在异常情况下,如窦房结以外的特殊传在异常情况下,如窦房结以外的特殊传导组织自律性升高或窦房结的兴奋传导阻滞而不能控导组织自律性升高或窦房结的兴奋传导阻滞而不能控制其它自律组织,这些自律组织也能发生自律性兴奋制其它自律组织,这些自律组织也能发生自律性兴奋而控制心脏的活动,这些异常的起搏点称之为异位起而控制心脏的活动,这些异常的起搏点称之为异位起搏点。搏点。异位节律:异位节律:由异位起搏点兴奋所引起心脏节律性跳动由异位起搏点兴奋所引起心脏节律性跳动称之为异位节律。称之为异位节律。窦房结控制潜在起搏点的机制是通
29、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窦房结控制潜在起搏点的机制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的。现的。、抢先占领:、抢先占领:所谓抢先占领是指由于窦房结的自律所谓抢先占领是指由于窦房结的自律性高于潜在起搏点,所以潜在起搏点的性高于潜在起搏点,所以潜在起搏点的4 期自动去极期自动去极化尚未达到阈电位水平之前,它们已经受到窦房结发化尚未达到阈电位水平之前,它们已经受到窦房结发出并依次传布而来的兴奋激动作用而产生了动作电位,出并依次传布而来的兴奋激动作用而产生了动作电位,因之其自身的兴奋就不可能出现。因之其自身的兴奋就不可能出现。、超速压抑或称超速驱动压抑:、超速压抑或称超速驱动压抑:当自律细胞在受到当自律细胞在受到高于其固有
30、频率的刺激时,就按外加刺激的频率发生高于其固有频率的刺激时,就按外加刺激的频率发生兴奋,称为兴奋,称为超速驱动。超速驱动。在外来的超速驱动刺激停止后,自律细胞不能立即呈在外来的超速驱动刺激停止后,自律细胞不能立即呈现其固有的自律性活动,需经一段静止期后才逐渐恢现其固有的自律性活动,需经一段静止期后才逐渐恢复其自律性,这种现象称为复其自律性,这种现象称为超速驱动压抑。超速驱动压抑。2 2、影响自律性的因素影响自律性的因素、4 期自动去极化速率:期自动去极化速率:、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之间差距:、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之间差距:、传导性、传导性1、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和特点、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和特
31、点 心肌细胞具有传导兴奋的能力,称为心肌细胞具有传导兴奋的能力,称为传导性。传导性。、途径途径房室延搁:房室延搁:房室交界是正常兴奋由心房进入心室的唯房室交界是正常兴奋由心房进入心室的唯一通道,其传导速度又最慢,故兴奋通过房室交界时一通道,其传导速度又最慢,故兴奋通过房室交界时会产生约会产生约0.05-0.1s的延搁,称的延搁,称房室延搁房室延搁。、特点、特点:“两头快中间慢两头快中间慢”。窦房结窦房结心房肌心房肌优势传优势传导通路导通路 房室交界房室交界 房室束及房室束及左、右束支左、右束支 浦肯野浦肯野纤维纤维 心室肌心室肌(延搁)(延搁)房室延搁具有重要意义:房室延搁具有重要意义:它可能
32、保证心房收缩完毕后它可能保证心房收缩完毕后心室才收缩,有利于心房、心室各自完成它们的功能。心室才收缩,有利于心房、心室各自完成它们的功能。2 2、影响传导性的因素、影响传导性的因素 、与心肌纤维直径有关。与心肌纤维直径有关。、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邻近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对兴奋的传导也有明显影邻近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对兴奋的传导也有明显影响。响。传导阻滞:传导阻滞:兴奋在心脏内的传播主要靠特殊传导系统,兴奋在心脏内的传播主要靠特殊传导系统,同时也需要心房肌、心室肌参与,若上述某一环节出同时也需要心房肌、心室肌参与,若上述某一环节出现异常,使源于窦房结的兴奋不能正常有序传播,而
33、现异常,使源于窦房结的兴奋不能正常有序传播,而在某一处出现停滞,叫在某一处出现停滞,叫传导阻滞。传导阻滞。、收缩性收缩性 1、心肌收缩的特点、心肌收缩的特点:、同步收缩、同步收缩(全或无式收缩全或无式收缩):心房肌或心室肌细胞不兴奋则已,一旦发生兴奋,兴奋便很快地在心房或心室内扩布,致使全部心房肌或心室肌细胞几乎同时发生兴奋和收缩,称为同步收缩或同步收缩或“全或无全或无”式收缩式收缩。、不发生强直收缩:、不发生强直收缩:、对细胞外、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的依赖性:2、影响心肌收缩的因素、影响心肌收缩的因素 凡能影响搏出量的因素,都能影响心肌的收缩。三、体表心电图三、体表心电图、心电图、心电
34、图 将测量电极置于人体表的一定部位,即可引导出心脏将测量电极置于人体表的一定部位,即可引导出心脏兴奋过程中所发生的电变化,这种电变化经一定处理兴奋过程中所发生的电变化,这种电变化经一定处理后并记录于特殊的记录纸上,便成为后并记录于特殊的记录纸上,便成为心电图(心电图(ECG)。)。心电图反映整个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心电图反映整个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而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则无直接关的生物电变化,而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则无直接关系。系。、心电图的引导方法、心电图的引导方法心电图的引导方法,即导线联接方法,称为心电图的引导方法,即导线联接方法,称为导联。导联。常
35、常用的导联有三种:用的导联有三种:1、双极导联、双极导联 为最早应用的导联,它包括以下三个导为最早应用的导联,它包括以下三个导联:联:导联导联 右臂右臂左臂左臂 导联导联 左臂左臂左足左足 导导联联 左臂左臂左足左足2、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把上述单极肢导联中的探查把上述单极肢导联中的探查电极分别放在左臂、右臂、左足,将负极连接另两电极分别放在左臂、右臂、左足,将负极连接另两个肢体,即成个肢体,即成aVL、aVR、aVF 三种加压单极肢体三种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导联。3、单极胸导联、单极胸导联 把中心电站和仪器的负极相连,作为把中心电站和仪器的负极相连,作为无关电极。另一个电极与仪
36、器的正极相连,作为探查无关电极。另一个电极与仪器的正极相连,作为探查电极。将它放在心前胸壁的不同部位,分别称为电极。将它放在心前胸壁的不同部位,分别称为V1、V2、V3、V4、V5、V6 共共6 个单极胸导联。个单极胸导联。V1 胸骨右缘胸骨右缘/第四肋间第四肋间V2 胸骨左缘胸骨左缘/第四肋间第四肋间V3 V2 与与V4 连线的中点连线的中点V4 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V5 左腋前线,与左腋前线,与V4 同一同一水平水平V6 左腋中线,与左腋中线,与V4 同一同一水平水平、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和间期的形态及意义、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和间期的形态及意义心电图记录纸上有由横线和纵线画出
37、的长和宽均为心电图记录纸上有由横线和纵线画出的长和宽均为1mm的小方格。的小方格。通常心电图机的灵敏度和走纸速度分别设置为通常心电图机的灵敏度和走纸速度分别设置为1mV/cm和和25mm/s,故纵向每一小格相当于,故纵向每一小格相当于0.1mV,横向每小,横向每小格相当于格相当于0.04s。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波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波形:形:包括包括P、QRS和和T波,有时波,有时T波后,波后,还现一个还现一个U波。波。1、P波波 代表左、右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代表左、右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波形小们圆钝,其宽度反映去极化波整个心房传播波形小们圆钝,其宽度反映去极化波整个心房传播所需的时间。所需的时间。
38、历时历时0.080.11s,波幅不超过,波幅不超过0.25mV。2、QRS波群波群 反映左、右两个心室的去化过程。反映左、右两个心室的去化过程。典型典型QRS的波群,包括第一个是向下的的波群,包括第一个是向下的Q波,第二个波,第二个是向上的高而尖的是向上的高而尖的R波,第三个是向下的波,第三个是向下的S波。波。正常的正常的QRS波群历时波群历时0.060.10s,代表兴奋在心室,代表兴奋在心室内传播所需的时间。内传播所需的时间。3、T波波 反映心室的复极化过程。反映心室的复极化过程。正常时正常时T波的方向与波的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同。波群主波方向相同。历时历时0.050.25s,波幅不超
39、过,波幅不超过0.10.8mV,在,在R波波波幅较高的导联中不低于波幅较高的导联中不低于R波的波的1/10。4、U波波 有时出现,有时出现,方向一般与方向一般与T波一波一致,意义和成因致,意义和成因尚不清楚。尚不清楚。5、P-R间期间期 是指从是指从P波起点到波起点到QRS波起点之间的时波起点之间的时程,一般为程,一般为0.120.20s。P-R间期代表由窦房结产生的兴奋经由心房、房室交间期代表由窦房结产生的兴奋经由心房、房室交界和房室束达到心室,并引起心室肌开始兴奋所需要界和房室束达到心室,并引起心室肌开始兴奋所需要的时间,故也称为的时间,故也称为房室传导时间。房室传导时间。6、QT间期间期
40、 是指从是指从QRS波起点到波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程,波终点的时程,代表心室肌开始去极化到完全复极化所经历的时间。代表心室肌开始去极化到完全复极化所经历的时间。7、ST段段 是指从是指从QRS波群终点到波群终点到T波起点之间的线段。波起点之间的线段。主要代表心室除极结束到心室复极开始的这一短暂时主要代表心室除极结束到心室复极开始的这一短暂时间。间。此时心室肌处于此时心室肌处于除极化状态,并除极化状态,并无电位变化,因无电位变化,因而呈等电位线。而呈等电位线。第三节、心脏的泵血功能第三节、心脏的泵血功能一、心动周期一、心动周期 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41、,称为一个心动周期。械活动周期,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它包括它包括心房收缩,心房舒张,心室收缩和心室舒张心房收缩,心房舒张,心室收缩和心室舒张四四个过程。个过程。全心舒张期:全心舒张期:在在一个心动周期中,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心室共同心房、心室共同舒张的时间称为舒张的时间称为全心舒张期。全心舒张期。二、心脏的射(泵)二、心脏的射(泵)血过程血过程、心房收缩期、心房收缩期、心室收缩期、心室收缩期 1 1、等容收缩期等容收缩期2 2、快速射血期快速射血期 3 3、减慢射血期减慢射血期、心室舒张期、心室舒张期 1 1、等容舒张期等容舒张期 2 2、快速充盈期快速充盈期 3 3、减慢充盈期减慢充盈期 三
42、、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三、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 、心输出量、心输出量 每博输出量:每博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搏动所输出的血量,称为一侧心室每次搏动所输出的血量,称为每博输出量。每博输出量。心输出量:心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称为每分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等于每博输出量乘以心率。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等于每博输出量乘以心率。健康成人在静息状态下,心输出量为健康成人在静息状态下,心输出量为4.56.0L/min,女性比同体重男性约低女性比同体重男性约低10%。心力贮备:心力贮备:心脏能适应机体需要而提高心输出量的能心脏能适应机体需要而提高心输出量的
43、能力,称力,称“心力贮备心力贮备”。健康成人的心力贮备约健康成人的心力贮备约25L/min。、心指数、心指数 为了比较不同个体之间的心输出量,为了比较不同个体之间的心输出量,习惯上把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分输出量称心指数。习惯上把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分输出量称心指数。一般身材的成年人,体表而积为一般身材的成年人,体表而积为1.61.7m2,心指,心指数为数为3.03.5L/minm2。、射血分数、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数称为射血分数。百分数称为射血分数。健康成人的射血分数为健康成人的射血分数为55%65%。四、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四、心脏泵血功能
44、的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随不同生理情况的需要而改变。最终心脏的泵血功能随不同生理情况的需要而改变。最终是通过改变搏出量和心率来调节心输出量的。是通过改变搏出量和心率来调节心输出量的。、每搏输出量的调节、每搏输出量的调节博出量的多少则决定于博出量的多少则决定于前负荷、后负荷前负荷、后负荷和和心肌收缩能心肌收缩能力力等。等。1、前负荷对搏出量的调节前负荷对搏出量的调节异长自身调节异长自身调节 心室的前负荷:心室的前负荷:心室肌的初长度决定于心室舒张末期心室肌的初长度决定于心室舒张末期的血液充盈量,换言之,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相当于心的血液充盈量,换言之,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相当于心室的前负荷。室的前负荷。异长
45、自身调节异长自身调节:在一定范围内,静脉回流量增加,心在一定范围内,静脉回流量增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室舒张末期容积(即初长度即初长度)增加,则心室肌收缩力量增加,则心室肌收缩力量增强,博出量增多。这种通过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增强,博出量增多。这种通过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改变来对博出量进行调节的方式,称为异长自身调节。改变来对博出量进行调节的方式,称为异长自身调节。2、心肌收缩能力对搏出量的调节心肌收缩能力对搏出量的调节等长调节等长调节 等长调节:等长调节:在同样的充盈压下,心肌收缩能力增强可在同样的充盈压下,心肌收缩能力增强可使心搏功增大。这种心肌收缩不依赖于负荷而改变,使心搏功增大。这种心肌
46、收缩不依赖于负荷而改变,来调节搏出量的特性,称为等长调节。来调节搏出量的特性,称为等长调节。3、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 后负荷:后负荷:是指心肌开始收缩时才遇到的负荷。大动脉是指心肌开始收缩时才遇到的负荷。大动脉血压是心室收缩时所遇到的后负荷。血压是心室收缩时所遇到的后负荷。、心率对心泵功能的影响、心率对心泵功能的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心率的增加可使每分心输出量相应增在一定范围内,心率的增加可使每分心输出量相应增加。加。但当心率增加到某一临界水平,如超过但当心率增加到某一临界水平,如超过180次次/min时,时,心输出量反而下降。心输出量反而下降。心率低于心率低于40次次/mi
47、n时,心输出量下降。时,心输出量下降。第四节第四节 血管生理血管生理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从功能学的角度又可分为以下几类:从功能学的角度又可分为以下几类:、弹性储器血管、弹性储器血管是指主动脉和肺动脉主干及其最大分支。是指主动脉和肺动脉主干及其最大分支。心缩期血管被动扩张,容量增大,储存部分血液。心缩期血管被动扩张,容量增大,储存部分血液。心舒期被动扩张的血管回缩,将射血期被储存的血心舒期被动扩张的血管回缩,将射血期被储存的血液继续推向外周。液继续推向外周。、分配血管、分配血管从弹性储器血管以后到分支为小动脉前的动脉管道。从弹性储器血管以后到分支为小动脉前的动脉管道。其功
48、能是将血流输送到各器组织,故称为分配血管。其功能是将血流输送到各器组织,故称为分配血管。、毛细管前阻力血管、毛细管前阻力血管 指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管径指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管径小,血流阻力大,因而为毛细管前阻力血管。小,血流阻力大,因而为毛细管前阻力血管。、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在真毛细血管起始端常常在真毛细血管起始端常常有平滑肌细胞包绕,它的收缩或舒张可控制毛细血管有平滑肌细胞包绕,它的收缩或舒张可控制毛细血管的关闭或开放。的关闭或开放。、交换血管、交换血管 是指真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组织液是指真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毛细管后阻力血管、毛细管
49、后阻力血管 指微静脉。它的舒缩活指微静脉。它的舒缩活动决定毛细血管动决定毛细血管血压和体液在血血压和体液在血管内外的分配情管内外的分配情况。况。、容量血管、容量血管 容量血管是指静脉。容量血管是指静脉。起着血液储存库的作用,其舒缩活动可改变回心血量,起着血液储存库的作用,其舒缩活动可改变回心血量,从而影响心输出量。从而影响心输出量。、短路血管、短路血管 短路血管是指小动脉和小静脉之短路血管是指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吻合支。间吻合支。它在功能上可能与体温调节有关。它在功能上可能与体温调节有关。二、动脉血压及其形成和影响因素二、动脉血压及其形成和影响因素即主动脉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管壁的侧压力。即主
50、动脉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管壁的侧压力。动脉血压常称动脉血压常称血压。血压。、动脉血压的形成、动脉血压的形成 基本条件:基本条件:循环系统内的血液充盈、心脏射血和外循环系统内的血液充盈、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以及主动脉与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是形周阻力,以及主动脉与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基本条件。成动脉血压的基本条件。足够的血液充盈是形成血压的基础。足够的血液充盈是形成血压的基础。心室收缩射血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心室收缩射血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心脏收缩产生的动力和血流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心脏收缩产生的动力和血流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形成动脉血压的两个主要因素。形成动脉血压的两个主要因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