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组织管理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暗伤 文档编号:6608861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政府组织管理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非政府组织管理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政府组织管理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政府组织管理复习重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非政府组织管理复习重点汇总第一章 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概述1.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具备法人资格,以公共服务为使命,享有免税优待,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盈余不分配给内部成员,并具有民间独立性质的组织。2. 非营利组织存在的必要性:一,历史原因;二,市场失灵; 三,政府失灵; 四,社会的多元需求;五,团结一致。3. 非营利组织的特征:(1) 设立目的在于服务大众,促进社会进步,推动改革与创新;(2) 组织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捐款人的捐助以及部分的服务收费;(3)非营利组织活动以使命为出发点,组织众多具有共同理想的志愿者来实现使命;(4)提供的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的劳务付出。4. 非营利组织区分为四种类型;1

2、 捐赠互助型;2 捐赠创业型;3 商业互助型;4 商业创业型。5. 非营利组织进行营销活动的注意事项:第一,提供最好的服务;第二,尊重个人隐私权;第三,合法明确的基金用途;第四,加强与社会大众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五,避免竞争。6. 非营利组织募款管理要重视三个问题:1 误用或滥用捐款人的捐款;2 侵犯捐款人的隐私; 3 募款人员的薪酬制度。7 非营利组织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一,目标衡量问题;二,组织权责问题;三, 成本控制问题;四,财政短缺问题;五,职员激励问题;六,服务绩效评估困难。8 非营利组织的演进有三种环境因素:政府预算支出方式的改变;慈善捐款金额的改变经济环境的改变。9 非营利组织管理

3、的内容:非营利组织的营销管理;非营利组织的募款管理;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第二章 非营利组织的生成与发展的基础1 欲求包括经济欲求和社会欲求。2 交换主体、对象及制度等要素构成一个交换系统。3 交换系统的特征:成员在内部整合的基础上,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创10第 23 页共 13 页建出内外交换关系的秩序,进而依据交换制度进行各种内外交换活动,来满足内部成员的各种欲求。4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1 忽视价值规律;2 滞后性;3 刚性;4 集权性。5 非营利组织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是:一,非营利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非营利组织科缩减市场竞争的风险;非营利组织可抑制市场的盲目性;非营利

4、组织可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二,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互补;三,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互补:非营利组织弥补政府行为的不足;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支援;四,市场、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互补共生”6 非营利组织的优势:一,创新的优势;二,深入社会基层,贴近弱势群体的优势;三,承受风险的优势;四,社会沟通的优势;五,灵活调整的优势。7 市场、 企业、社会之间的互补:作为交换系统的市场和社会;市场与社会的互补和背离;作为市场和社会的中间系统的企业。8 市场对经济和社会具有两面性:市场经济通过竞争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盲目竞争造成资源浪费。9 政府失灵:凯恩斯主义与“福利国家病”。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是有效需求理论。计划

5、经济的问题。第三章 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1 非营利组织使命的特征:使命多元化;使命的筹资作用;使命的凝聚作用。2 非营利组织使命陈述的要素:一,顾客;二,产品或服务;三,市场;四,技术;五,对生存或增长的关切;六,观念;七,自我认识(最主要的);八,对公共事业的关心;九,对职员的关心。3 非营利组织战略环境分析包括:一,外部分析:一般环境分析。(PESTN 分析) P 指政治与法律环境;E 指经济环境;S 指社会与文化环境;T 指技术环境;N 指自然环境。利益相关者分析:1 出资者;2 职员;3 服务对象;4 社区;5 政府。二,内部分析;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行业标准比较法。4 非营利

6、组织的战略分析工具:SWOT 矩阵,即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矩阵。BCG 矩阵。麦克米兰矩阵:1 符合使命;2 竞争地位;3 吸引潜在资源和加强现有的方案;4 选择范围。5 非营利组织的常用战略:一,借力发展战略;二,兼并战略;三,联盟战略。6 战略计划体系具备以下属性:1 采用文献的程度;2 组织的程度;3 标准化程度;4 完整程度;5 明确程度;6 协调程度。7 战略实施包括:1 制定政策;2 设置年度目标;3 配置资源。8 配置资源包括:1 财力资源;2 设施资源;3 人力资源;4 技术资源。9 非营利组织战略计划实施的制约条件包括: 1 非营利组织的授权更为复杂;2 非营利组织更强调对外关系

7、;3 技术权威和业务职业化制约。10 制定政策的作用:提高战略实施的可能性;为管理控制活动提供了基础;提高效率;适当分权。11 设置年度目标的重要性:它是合理有效分配资源的基础;是评估管理者的主要尺度;是控制运作的过程;突出组织及各部门的工作重点。12 资源分配包括:财力资源;设施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13 非营利组织战略的控制:检查战略基础;度量组织绩效;采取纠正措施;非营利组织战略控制的制约条件A 激励机制的局限性;B 重在控制投入而不是产出。第四章 非营利组织领导1 非营利组织领导特点:1 价值导向的领导;2 弹性化领导;3 全员领导。2 非营利组织领导的趋势:1 非营利组织领导的系

8、统化;2 非营利组织的专业化;3 非营利组织领导的类政府。3 非营利组织领导技能:一领导素质:1 坚守道德;2 积极进取;3 以人为本;4 精于工作。二领导角色:促进者;评估者;预测者;指导者;最终帮助者;三领导权力:奖酬权;强制权;法定权;专家权;参照权;四领导风格:1 任务导向型领导;2 人际关系导向型;3 贫乏型领导;4 中庸型领导; 5 团队型领导。4 适合非营利组织的典型领导模型:一路径目标模型:1 四项基本任务:设定目标、说明路径、清除障碍、提供支持。2 四种领导风格:指导型、支持型、分享型、成就导向型领导。3 影响领导风格的权变因素:员工特征、工作特征。4 路径目标理论实践是:满

9、足扶助培养。二转化型领导模型:1 巴斯把转化型领导的主要特征概括为 4 个 I,即理想化影响力、个别关怀、精神鼓励、智力激发。2 转化型领导的 6 种行为:提供远见卓识、智力激励、寄予厚望、树立榜样、促进合作、提供个人支持。3 转化型领导者的特质:愿景塑造、重价值、有道德、关心相信人、授权赋能、教练、持续学习、变革代理、富有勇气、适应动荡。三仆从式领导模型:1 仆从式领导的作用:提升整体绩效、促进个体发展、改善领导关系、有助于建设学习型组织。2 仆从式领导的行为特质:内在感召、倾听、移情、治疗、觉悟、说服、槪构力、远见、服务员精神、致力于人的成长、创建共同体。5 非营利组织领导的定义:决定非营

10、利组织使命和目标,促进组织资源之运作, 并引导组织持续、维持、创造和发展的一种动态历程。6 领导可分为强制性领导和凝聚性领导。7 非营利组织的领导机构:一非营利组织的董事会;二非营利组织的总裁:非营利组织总裁的独特性;非营利组织总裁的领导功能:A 领导力的发挥;B 领导权的分享。8 非营利组织的领导决策:一非营利组织领导决策的模式:组织首脑决策; 高层团队决策;中层团队决策;中基层人员参与决策。二非营利组织领导决策的误区:学者型的非营利组织专业人员不看重金钱,易造成非营利组织陷入经济困境;过分世俗所熏染的非营利组织领导者会干扰非营利组织使命的贯彻。三非营利组织决策的多元影响因素。9 领导者的仆

11、从角色主要表现在两方面:是为所领导的人服务;是为组织的目标和使命服务。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治理1 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一决策机制的空洞化与失衡性;二信息披露制度和外部监督制度虚化;三低效率;四多头领导弊端;五地区垄断和限制特征;六深度行政干预与寻租行为;七身份错位。2 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特点:1 所有者缺位;2 出资与受益角色的分离;3 更广泛的利害相关者;4 治理环境千差万别;3 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包括:1 协调机制;2 决策机制;3 监督机制;4 激励机制。4 非营利组织理事会职能:1 决定组织的宗旨和使命;2 选择和评估执行主席;3 决定战略规划;4 审核和监督;5 筹集资金;6 协调公众关

12、系;7 自我评估。5 理事会类型:1 权威型理事会;2 咨询型理事会;3 管理型理事会;4 橡皮章型理事会。6 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的运作要素:一,理事会的规模;二,理事会会议;三,监督职能;四,独立理事;五,理事会与管理层关系。7 信息披露对非营利组织的意义:第一,直接作用于不当行为产生的根源;第二, 是其他一切约束机制实施的前提和基础;第三,对于非营利组织的持续资金供给尤为重要;第四,相对于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尤为重要。8 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制度框架:1 信息生成制度;2 信息复核制度;3 信息公开制度;4 信息使用制度;5 违规惩罚制度。9 组织信息披露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律

13、层面的强制性信息披露,另一种是组织自律性信息披露。10 中国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现状分析:一,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1 社会团体强制性信息披露;2 基金会强制性信息披露;3 事业单位强制性信息披露;4 民办非企业单位强制性信息披露。二,自律性信息披露制度。11 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原则:一公开性原则;二层次性原则;三充分性原则; 四及时性原则;五,最佳成本原则。12 非营利组织治理的涵义:从机制角度看,非营利组织治理是其用以设定长期方向并维持组织整合的机制;从外部治理角度看,非营利组织是自下而上的决策参与过程;从内部治理角度看,它与目标、基本的组织活动、决策、参与者以及环境有关;从治理者行为角度看,

14、治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治理者们负责组织的整个方向;从决策角度看,非营利组织治理中决策需要法律环境的存在。13 非营利组织理事会是非营利组织治理的核心机构。14 美国非营利组织治理:美国非营利组织的注册分为联邦和州两个层次,其理事会具有较高的独立性。15 英国非营利组织治理:英国的非营利组织分为注册登记和未登记两大类。16 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治理: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最大的特征在于其与政府的关系形成了这一种良性的合作。17 日本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日本的非营利组织可以分为如下几种形态:公益法人;社会福利法人;学校法人;宗教法人;医疗法人;特殊法人;公益信托基金;市民社团。日本非营利组织对政府的政策依

15、赖和资金依赖非常强,自 1998 年通过的非营利组织法使日本非营利组织面临的外部环境宽松起来。18 中国不同类型非营利组织治理:社会团体治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治理:基金会管理条例;事业单位治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发放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治理:发放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合伙、个体)登记证书。19 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结构:理事会的规模:主要集中于10 至 50 人之间不等;次级委员会的设置:A 执行委员会;B 审计委员会;C 提名委员会;D 筹资委员会;E 财务与投资委员会。20 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制度:是指将反映其运营状况的主要信息,如所提供服务状况、筹资进展、财务

16、与投资报告、治理结构变动、年度重大事项等信息,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向出资人、政府、受益人及其他利害相关者予以公开的过程。第六章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运作1 国外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有:私人付费、公共部门、民间慈善捐赠。2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运作原则:一依法核算与严格监督原则;二以收度支与量入为出协调原则;三勤俭理财与厉行节约结合原则;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原则;五国家、非营利组织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兼顾原则。3 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核算与监督:一,非营利组织交换交易收入的核算与监督:非营利组织在确认交换交易收入时,应注意其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A 从性质上看,交换交易收入是非营利组织在专业业务活动

17、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B 交换交易收入是非独立核算单位开展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非营利组织交换交易收入核算与监督要求:A 正确处理主营业务与附营业务的关系;B 划清交换事业收入与交易收入的界限;C 交换交易收入要纳入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D 向有关部门申请领取营业执照;E 按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报批手续;二,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的核算与监督:非营利组织的其他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捐赠收入;投资收益;三,募款途径、成功募款秘诀及捐赠的会计处理;四,捐赠、受托代理业务、固定资产折旧、文物文化资产的会计处理;五,民间非营利组织资产减值会计、净资产的分类与列报。4

18、 国外非营利组织募款的常见捐赠方式:1 现金捐赠;2 不动产或不动产所有权捐赠;3 有形资产捐赠;4 增值证劵捐赠;5 延展捐赠;6 寿险捐赠;7 信托捐赠。5 非营利组织支出及成本费用的核算与监督:一,交换交易支出的核算与监督; 二,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和上缴上级支出的核算与监督;三,非营利组织成本费用的核算与监督。6 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特点:关于会计目标;关于会计核算基础: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关于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关于会计计量基础:坚持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交易事项,如捐赠、政府补助等,引入了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基础;关于净资产的核算和列报:分为限

19、定性净资产和非限定性净资产两类;关于收入的确认:分为交换交易形成的收入和非交换交易形成的收入;关于费用的确认:严格区分业务活动成本和期间费用;关于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及其组成: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现金流量表三张基本表。第七章 非营利组织营销1 非营利组织的营销特点:综合参与性、目标多元化、营销社会化、注重形象与公关。2 非营利组织的公共关系:一组织形象塑造; 二公关活动;三营销沟通。3 非营利组织的内部营销与外部营销:一内部营销:1 简报;2 员工会议;3 内部刊物;4 员工集体活动;5 座谈会。二外部营销:1 产品;2 价格;3 渠道;4 推广。4 非营利组织的客户定位与市场细分包括以下几

20、个方面:非营利组织要进行准确的客户定位,应进行适当的市场细分;非营利组织要确定客户的基本特征, 包括客户的人员特征和需求特征等;非营利组织要注重客户分类和重要程度排序。5 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三种主要方式获得对组织和服务的新闻报道:发送新闻 稿给媒体;召开新闻发布会;合作设立特别报道。第八章 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1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一公共性;二服务性;三公开性;四复杂性; 五稳定性。2 非营利组织的要素构成中的人力资源:服务对象、财力与物力资源、参与者共同构成非营利组织的三大基本要素。3 志愿者与受雇的专职人员之间的区别表现在:1 工作动机不同;2 待遇不同;3 对组织的认同程度

21、;4 在组织内的职业生涯阶梯的“连续性”与“断裂性”。4 志愿者精神指:志愿者精神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5 自愿服务指:自愿服务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6 自愿者管理机构对自愿人员进行管理主要有四种模式: 1 赋予自愿者完全的自主权;2 建立自愿人员定期报告制度;3 对自愿者提供建议的管理模式;4 不赋予自愿者自主权的管理模式。7 自愿者的激励需求和满足途径主要有:1 认同需求;2 控制需求;3 工作丰富的需求

22、 4 发展的需求;5 人际需求;6 权力需求。8 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包括:一人力资源规划;二工作分析;三招聘与选用; 四培训与开发;五绩效评价;六薪酬与福利管理。9 工作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有:1 工作专业化;2 工作扩大化;3 工作轮换;4 工作丰富化。10 招聘与选用包括: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11 与专职人员不同,自愿者招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在招聘宣传和信息沟通上要求更高;2 招聘方法和应聘者来源更具社会化;3 对前来应聘者的选择标准上,更强调品德操守、基本价值观念取向、富有同情心、以及员工自身情绪的成熟度与稳定等因素。12 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基本内容包括:一,培训需求分析:组织分析、任

23、务分析、人员分析;二,培训方案设计;三,培训过程实施:培训方法有在职培训、工作指导培训、讲授、案例研究、角色扮演、商业游戏、仿真模拟;四,培训效果评价:反应效标;学习效标;行为效标;结果效标。13 绩效评价的方法按评价的对象分为:1 特性评价;2 行为评价法;3 目标管理法。14 员工利用对公平性的感知评价组织的薪资制度:1 外部公平性;2 内部公平性;3 员工的公平性;4 团队公平。15 如何提高我国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一不断完善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宏观环境:1 建立和健全自愿者的法律地位;2 提高全社会对非营利组织和自愿者的认识、关注程度;3 积极参与国际性的自愿者活动。二

24、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开发:1 组织开发;2 组织成员的职业开发。16 职业开发的内容包括:组织成员个人职业素养的提高;组织帮助成员进行职业选择,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组织的职业需求和个人职业需求要相互匹配。17 非营利组织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时,应注意: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目的 在于提高组织成员的能力;在非营利组织中,经济效益的提高不是衡量人力资源开发效果的重要标准;成人的学习特点之一是看重经验,相信能够用自身的经验解决一部分问题;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要求组织的管理层、受训者和培训人员都投入其中,需要组织上下的全体合作;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注意到来自社会上的相关培训机会。18 员工对组织的认同主要

25、表现为: 认同组织的目标或使命;信任领导者, 相信自己的工作是对组织有价值的贡献;为成为组织的一员而自豪,以组织的目标位基准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关心组织的荣誉,为维护和提升组织的荣誉而工作。19 自愿者这一概念的基本要点:自愿者的行动是个人行为;自愿者的行为必须是自愿的;自愿者所开展的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自愿者不是孤立地开展活动,而是在组织中进行协作;自愿者的活动动机是利他的和无私的。20 人力资源规划(HRP),也称人力资源计划,是指组织根据战略发展目标与任务要求,科学地预测、分析自身在变化的环境中的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情况,制定必要的政策与措施,以确保组织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

26、各种需要的合格员工的过程。21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SHRM)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有计划的管理来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过程,是组织竞争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工作分析,也称职务分析,是指一种收集信息的系统过程,这些信息能够确定和判断组织成员顺利开展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其他能力。22 战略执行阶段的关键:对组织进行设计、对资源进行分配、确保组织获得高技能的雇员,以及建立起能够促进员工的行为与组织战略目标保持一致的报酬系统。第九章 非营利组织网络1 非营利组织网络化变革体现在两个方面:1 非营利组织内部网络; 2 非营利组织外部网络。2 非营利组织的职能网络包括:1 筹资网络;2 自愿者网络;3 服务网

27、络。3 非营利组织网络化管理战略实施阶段:1 分析非营利组织内部能力;2 进行组织关系网络分析;3 制定组织战略目标:组织核心能力战略目标和网络化战略发展目标;4 组织网络的节点选择;5 网络化管理过程:其实质是实现知识共享整合创新组织绩效提高;6 网络评价和进化。4 非营利组织内部网络变革趋势:一,传统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结构;二,网络视角下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结构:国际非营利组织的网络化结构 A 地区分部结构; B 地区办事处结构。中小型非营利组织的矩阵形网络化结构;三,非营利组织网络运作。5 非营利组织外部网络:一,社会组织网络;二,非营利组织外部网络结构;三, 非营利组织外部网络运行。6 非营

28、利组织与政府的合作模式:1 补充关系类型;2 合作互补关系类型;3 对抗关系类型。7 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模式:1 资金运作型非营利组织与其他类型非营利组织间合作;2 同领域非营利组织间合作。8 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间合作关系模式:1 公益推广合作;2 共同主题营销;3 核发许可证方式的营销。9 社会资本的分析维度包括:1 结构维度;2 关系维度;3 认知维度。10 非营利组织网络化与社会资本累积:非营利组织内部社会资本累积;非营利组织外部社会资本累积。11 非营利组织的外部网络节点包括: 政府组织、营利组织以及其他非营利组织等。节点间关系的构成包括: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组织的关系、非营利组织

29、与营利组织的关系、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关系等。12 非营利组织的筹资理念大致经历了: 产品导向阶段、推销导向阶段、顾客导向阶段。13 非营利组织的筹资对象包括:政府、基金会、联合劝募组织、企业以及个人等。14 非营利组织筹资网络内部节点是筹资委员会。筹资委员会包括三个模块: 决策模块、执行模块、支持模块。15 自愿者网络的节点关系包括两类:同质的志愿者、潜在自愿者之间的关系;非营利组织与自愿者、潜在自愿者之间的关系。16 非营利组织一般可以分为两种:资金运作型;专业型。17 Intranet,Extranet,Internert 联接起来共同构成了非营利组织的信息网络。第十章 非营利组织评估1 非

30、营利组织具有以下特点:1 顾客不是主要的资金来源;2 不存在利润指标;3 责、权、利不明确;4 所有权形式特殊。2 非营利组织评估的特点:组织性、民间性、非利润分配性、自治性、自愿性。3 非营利组织评估指标体系设置原则:1 目的性原则;2 科学性原则;3 可比性原则;4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5 整体性原则;6 可行性原则。4 我国非营利组织表现出强烈的“路径依赖”性,因此,中国非营利组织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估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内容是:1 非营利组织基本状况;2 非营利组织治理;3 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4 非营利组织资金使用;5 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6 非营利组织筹资活动。5 非营利组织评估标准:

31、一,公益性标准;二,社会需要性标准;三,非政治性和非宗教性标准。6 非营利组织评估的主体包括:中国应通过政府、公众、独立的民间评估机构和媒体等多道防线,构建多元的非营利组织评估机制,从而确保非营利组织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信度。7 非营利组织评估中指标的重要性系数的确定根据多层次评估指标体系的特点, 采用了分层处理的方法,并将主观赋值与客观赋值相结合。包括:主观赋值,德尔菲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等。客观赋值,标志变异系数法、加权平方和法、熵权系数法。8 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环境适合采用标志变异系数法。9 世界各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态度及其法规政策体系,一个共同的趋势是:从重视“入口”管理逐步转向重视“过程

32、”监督,在简化和放松对非营利组织登记注册时的必要手续的同时,加强对它们开展活动及其组织运作的动态过程的监 督、评估和控制。10 非营利组织治理的评估主要关注理事会治理。理事会治理的评估指标应该包括理事行为、理事会运作、理事薪酬和理事会组织结构四个方面。第十一章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现状和发展1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一,非政府性:1 自上而下的非营利组织;2 自下而上的非营利组织。二,非营利性:1 规制不严;2 自律艰难。三,自愿参与性:1 对自愿者缺乏应有的认识与理解;2 自愿活动的行政化倾向严重;3 自愿力量开发尚不够充分。四,多元性:1 分布领域的多元性;2 活动内容的多样性; 3 活动

33、主体的多元性;4 发展模式的多元性。2 中国非营利组织自治性的现实意义:一,非营利组织自治性的削弱或丧失将导致其在目标导向方面的偏离;二,非营利组织自主治理水平弱化的状态会严重破坏其募捐机制;三,非营利组织自主治理能力的不足会带来外部监督问责层面上的困难;四,非营利组织自我治理能力的薄弱将对其整体成长造成消极影响。 3 中国非营利组织自主治理的历史成长:一,中国事业单位在单位体制的弱化与改革中逐渐趋于自治;二,体制外的费营利组织的迅速成长加速了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自治进程;4 中国非营利组织自主治理的现实缺陷:1 直接干预;2 政策限制。5 中国非营利组织自主治理的未来发展: 1 优化行政环境;2

34、 健全法制建设;3 加强自理能力。6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进入规制现状: 一,分级登记与双重管理; 二,准入严格与法制滞后。7 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必要规制变革:一,为各种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平等的市场体制平台;二,积极鼓励非营利组织的自发性成长与发展;三,实行非营利组织进入规制与税法规制相关联。8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构想:一,纵向发展模式的阶段性: 1 填漏补缺式;2合作竞争式;3 独立自治式。二,横向发展模式的区域性:1 东南沿海地区的碳链式和二叉树发展模式;2 西南内陆地区的树形结构发展模式。9 西南内陆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重点在于两个领域:扶贫工作;民族文化宣 传工作。第十二章非营利组织的

35、发展趋势1 环境变化对非营利组织的影响: 1 预算的缩减;2 法律环境也发生了改变;3 技术的变化。2 非营利组织运行机制的改变:在新的竞争环境下,非营利组织出现了与营利组织相互渗透的趋势。3 非营利组织市场化机制的主要方式:1 实行服务收费制;2 商业化的项目合作;3 收取会员会费;4 发行彩票获取收入。4 非营利组织市场化机制的影响:1 对自愿机制的影响;2 对筹资机制的影响;3 对合作机制的影响。5 政府部门的新角色:1 积极引入私营部门;2 取得公众支持;3 提高监督能力。6 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联盟的基本条件:1 营利组织的改革和发展走向健康的道路;2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是否将营利组织

36、的利益考虑进来;3 政府的政策法规的完善,也将影响营利组织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的关系。7 联盟原则:明确合作目的;有和谐一致的使命、战略和价值;共同创造合作的价值观;连续不断的相互学习;伙伴关系的承诺。8 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建立联盟的步骤:一非营利组织对自身实力的评估;二 选择战略联盟伙伴;三战略联盟的主要形式:1 与交易关联的公益推广活动;2 共同主题营销;3 核发许可证。四非营利组织战略联盟的运作。9 具有联合国资商地位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包括三类: 1 一般资商地位;2 专门资商地位; 3 注册资商地位。10 非营利组织国际化的常见问题:1 文化差异; 2 语言差异;3 通信和产品运输问题;4 汇率问题。11 非营利组织国际化途径:1 招聘国外成员;2 出版刊物;3 举办会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