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4学时第二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4学时第二节.ppt(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茶树病虫害茶树病虫害 DiseaseDiseases s and Pest and Pests s of Tea Plant of Tea Plant洪永聪洪永聪 茶与食品学院茶与食品学院理论学时分配计划(24学时)绪论2学时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6学时第二章 茶树害虫6学时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4学时第四章 茶树病害4学时第五章 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与茶叶安全生产2学时第六章 茶树病虫研究的基本方法自学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4学时)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症状与病原(2学时)第二节 传染性
2、病害的侵染与流行(2学时)第二节 传染性病害的侵染与流行(2学时)o一、传染性病害的侵染n(一)传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二)传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o二、传染性病害的流行n(一)传染性病害的流行规律;(二)传染性病害流行的预测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一、传染性病害的侵染o(一)传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o(二)传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一)传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o病害的侵染过程(病害的侵染过程(infection processinfect
3、ion process):):是指从病原物同寄主植物接触开始,到寄主呈现症状的整个过程;也叫侵染程序或病程;包括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等四个阶段。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 1、接触期o接触期(接触期(encounter stageencounter stage):):是指病原物的繁殖体和寄主植物的感病部位接触的时期;病原物的繁殖体,如真菌的孢子、细菌的细胞、病毒的粒体、线虫的幼虫,必须先和寄主植物的感病部位接触,才有可能侵入;因此,避免或减少病原物与寄主植物接触的措施,是防病的重要手段。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4、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2、侵入期o侵入期(侵入期(penetration periodpenetration period):):是指病原物接触植物后,从侵入植物到和寄主建立寄生关系为止的一段时间;植物病原物除极少数是外寄生的以外,几乎都是内寄生的,所以病害的发生都是从侵入开始的。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1)侵入途径o直接侵入:直接侵入:是指病原物直接穿透寄主的角质层和细胞壁而侵入寄主组织;如多数真菌。o自然孔口侵入:自然孔口侵入:是指病原物通过气孔、皮孔、柱头、蜜腺等
5、自然孔口侵入寄主组织;如多数细菌和部分真菌。o伤口侵入:伤口侵入:是指病原物通过虫伤、冻伤、风雨损伤等机械损伤侵入寄主组织;如大多细菌和病毒。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2)影响侵入的环境因素o湿度:湿度:湿度对侵入的影响最大,湿度越高,对侵入越有利。o温度:温度:温度主要影响病原菌孢子萌发的速度和侵入的速度。o光照和酸碱度:光照和酸碱度:少数真菌孢子的萌发需要光的剌激;许多真菌孢子在pH38的范围内都能萌发。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3、潜育期o潜育
6、期(潜育期(incubation periodincubation period):):是指从病原物和寄生关系开始到表现明显症状为止的时期;潜育期是病原物在寄主体内吸收水分和养分,不断扩展、蔓延的时期,也是植物体对病原物的扩展产生一系列抵抗反应的时期。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1)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o局部性侵染(局部性侵染(local infectionlocal infection):):有的病原物仅局限在寄主侵入点附近,扩展范围较小;如许多引起叶斑的真菌和细菌,其引起的病害潜育期较短,只需几天或十几天。o系统性侵
7、染(系统性侵染(systemic infectionsystemic infection):):有的病原物则从寄主侵入点向各个部分发展甚至扩展到全株;如大多数病毒,引起枯萎病的真菌或细菌,其引起的病害潜育期较长,长达几个月至1年。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2)影响潜育期的环境因素o温度:温度:对潜育期的影响最大;在最适温度范围内,病原物生长发育速度最快,潜育期也最短;若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限制其发育,则潜育期将延长或终止。o湿度:湿度:对潜育期的影响较小;有些病原物在外界湿度大、寄主组织充水的情况下扩展迅速,潜育期将缩短
8、。o寄主抗性:寄主抗性:寄主的不同发育阶段其抗性不同,潜育期长短也有差异;如黄瓜枯萎病菌在黄瓜幼苗上,潜育期为5-7d,而在成株上达10-15d。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4、发病期o发病期(发病期(symptom appearance periodsymptom appearance period):):是指植物的症状开始出现以后的时期;症状出现以后,症状的严重程度不断加深;许多真菌和细菌病害随着症状的发展,在病部产生各种霉、粉、粒、丝、脓状物等,成为再侵染或下一次侵染的来源。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
9、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二)传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o病害的侵染循环(病害的侵染循环(infection cycleinfection cycle):):是指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全部过程;侵染过程是侵染循环的一个环节;侵染循环主要包括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病原物的传播、初侵染和再侵染等三个阶段。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1、病原物的越冬越夏o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病原物的越冬越夏(overwintering&overwintering&oversummeringove
10、rsummering):):当寄主成熟收获或进入休眠期后,病原物也随之进行休眠的现象;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就是下一生长季节病害发生的初次侵染源;因此,了解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形态及其场所,并及时消灭这些病原物,对减轻下一生长季节病害的严重发生具有很大的意义。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1)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o田间病株或其他野生寄主:田间病株或其他野生寄主:大多数病原物都能在感病寄主(或野生寄主)的枝干、根部、鳞芽及叶片等组织内潜伏越冬,称为下一生长季节的初侵染源,如茶云纹叶枯病菌、茶枝梢黑点病菌、茶根结线虫等。o种苗或其他
11、繁殖材料:种苗或其他繁殖材料:不少病原物可以潜伏在苗木、接穗或其他繁殖材料内或附着在其表面越冬,随着苗木调运而传入新区,如柑橘黄龙病菌。o土壤或肥料:土壤或肥料:田间病株或病残体上的病原物容易掉入土壤里,在土壤内病原物进行越冬,称为下一生长季节的初侵染源,如马铃薯疫霉菌;不少病原物可随病残体或休眠组织进入各类肥料中越冬,随着肥料施入田间,成为初侵染源,如小麦黑穗病菌。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2)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形态o真菌:真菌:主要以菌核、菌索、子座等休眠菌丝体或产生各种类型的有性孢子或休眠孢子,留存在病部或土壤内越冬
12、。o细菌:细菌:主要以其菌体越冬,在病部内越冬。o线虫:线虫:主要以老熟幼虫、成虫或卵(囊)在病部或土壤内越冬。o病毒:病毒:主要以其病毒粒体在活寄主内或其传播介体内越冬。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2、病原物的传播o病原物的传播(病原物的传播(spreadspread):):是指病原物在经过越冬越夏或在寄主感病部位产生各类繁殖体后,都必须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方式使其达到新感病点的过程,是联系病害侵染循环中各个环节的纽带;可分为主动传播和被动传播。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
13、物病理学基础知识(1)主动传播o主动传播(主动传播(initiative spreadinitiative spread):):是病原物通过自身活动而进行的传播方式;如有些真菌具有强烈放射孢子的能力,真菌菌丝和菌索在土壤中或在寄主体表生长蔓延,游动孢子和具鞭毛细菌可在水中游动,线虫可在土壤或寄主体表进行蠕动,菟丝子可通过茎蔓的生长而蔓延;这些都是病原物所具有的生物学特性,传播的范围有限。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2)被动传播o被动传播(被动传播(passive spreadpassive spread):):绝大多数病原
14、物的传播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进行传播,作用远远大于病原物的主动传播;包括气流传播,如真菌产生的孢子个体小、数量大,遇空气流动就被传播到远处;雨水传播,如细菌和真菌孢子可由雨水或随雨滴飞溅而传播;昆虫传播,如大多数病毒、菌原体可通过刺吸式昆虫取食而传播;人为传播,如带病原的种苗通过调运而传入新区,农事操作在田间传播病害。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3、病原物的初侵染与再侵染o病原物的初侵染(病原物的初侵染(primary infectionprimary infection):):经过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开始生长后第一次侵
15、染寄主的现象。o病原物的再侵染(病原物的再侵染(secondary infectionsecondary infection):):病原物初侵染后形成的孢子或其它繁殖体经过传播又引起的侵染。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o单病程(单循环)病害(单病程(单循环)病害(monocyclic diseasemonocyclic disease):):指一个生长季节只有一次侵染过程的病害;其侵染期短而潜育期长,一般在生长季节不会扩大蔓延,发病平稳,不易造成大流行;只要能消灭其初侵染源,就能有效地防治。o多病程(多循环)病害(多病程(多
16、循环)病害(polycyclic diseasepolycyclic disease):):指一个生长季节中,除了发生初次侵染,还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其侵染期长,潜育期短,环境条件越适合,再侵染的次数越多,蔓延迅速,易造成大流行;除需要防治初侵染外,还要解决再侵染问题,再侵染次数越多,需要防治的次数也越多。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真真 菌菌细细 菌菌病病 毒毒线线 虫虫寄生性植物寄生性植物侵入方式侵入方式直接侵入直接侵入自然孔口、自然孔口、伤口侵入伤口侵入微伤口侵入微伤口侵入口针口针穿刺侵入穿刺侵入吸器吸器直接侵入直接
17、侵入体体内内扩扩展展组织组织间间胞间菌丝胞间菌丝胞间增殖胞间增殖胞间连丝胞间连丝/远距远距离离导管导管导管导管韧皮部韧皮部营养方式营养方式活体或死体活体或死体营养营养死体营养死体营养活体营养活体营养活体营养活体营养活体营养活体营养越冬方式越冬方式种苗、病残种苗、病残体、土壤体、土壤种苗、病残种苗、病残体、土壤体、土壤种苗、病株、种苗、病株、昆虫昆虫种苗、病残种苗、病残体、土壤体、土壤种苗、土壤种苗、土壤被动传播被动传播方式方式气流传播气流传播雨水传播雨水传播昆虫传播昆虫传播土肥传播土肥传播土肥传播土肥传播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
18、基础知识二、传染性病害的流行o植物病害的流行(植物病害的流行(plant disease epidemicplant disease epidemic):):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病害在植物群体中大量发生,发病率高而且严重,能引起农作物严重减产,即“病害大发生”;经常引起流行的病害,叫流行性病害(epidemic diseases)。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一)传染性病害的流行规律o积年流行病害(积年流行病害(polyetic diseasepolyetic disease):):指病原物需要经连续几年的菌量积累,才能
19、引起不同程度流行为害的病害;度量病害流行时间尺度一般以“年”为单位,多为单循环病害,如作物枯萎病类、根腐病类、果树病毒病类等。o单年流行病害(单年流行病害(monoetic diseasemonoetic disease):):指在作物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条件适宜,菌量能不断积累、流行成灾的病害;度量病害流行进展的时间尺度,一般以“天”为单位,多为多循环病害,如作物锈病类、霜霉病类、炭疽病类等。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1、病害流行的基本因素o大量的感病寄主:大量的感病寄主: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特别是单
20、一化的感病品种,当条件适宜时,有些病害可以大流行。o致病力强的病原物:致病力强的病原物:病害流行的必备条件;病原物的致病力强,越冬或越夏后的数量大,侵染发生早或多次发生,潜育期短,都有利于病害流行。o适于发病的环境条件:适于发病的环境条件: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环境条件不但有利于病原物的繁殖、传播和侵入,也会削弱寄主植物的抗病性。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2、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o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按动态变化特点可分为季节流行动态(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害数量的逐日变化)和逐年流行动态(流行程度的年度间变化)。
21、o流行速率曲线:流行速率曲线:即病情变化的速率,可用各种不同的数学模型加以描述;如以时间为横坐标、病害数量为纵坐标,单年循环病害的季节变化呈“S型”的流行曲线。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3、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o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病害流行过程呈现由点及面、由局部到全田的逐步传播过程;最初发生于田间局部点片的少量病斑(或病株)便成为其后传染四周无病植株的“发病中心”;传播后,新生病斑(株)的分布距中心越远则密度越低,呈现一定的病害传播梯度。o病害的传播距离:病害的传播距离:决定于病原的生物学特性、传播介体
22、数量和有关传播的环境条件;在流行过程中,随着菌量的近似等比级数的累积,传播距离也因之迅速加大。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二)传染性病害流行的预测o植物病害的流行预测(植物病害的流行预测(epidemic predictionepidemic prediction):):是根据病害发生发展规律,通过必要的病情调查,掌握有关环境因素资料,经过综合分析研究,对病害的发生时期、发展趋势、流行程度等作出预测,并及时发出预报,为制定防治计划,掌握防治有利时期等提供依据。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
23、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1、病害预测的类型o按预测的有效期限:按预测的有效期限:可分为长期预测和短期预测;长期预测主要用于种苗、土壤、病残体等传播或只有初侵染的病害,短期预测主要用于气流传播或有再侵染的病害。o按预测的内容:按预测的内容:可分为病害发生期的预测、病情发展趋势的预测、病害流行程度的预测。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2、病害预测的依据o病害流行的规律:病害流行的规律:包括寄主植物和病原物的状况;病害侵染过程和侵染循环特点;病害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等。o病害流行的历史资料:病害流行的历史资料:包括当地逐年累
24、积的病情消长资料、气象预报资料等。o病害流行的数理统计:病害流行的数理统计:以上观测数据,需要采用恰当的数理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复习思考题o名词解释:名词解释:植物病害、传染性病害、非传染性病害、病原、非生物病原、生物病原、病害三角关系、症状、病状、病征、菌丝体、菌落、吸器、菌核、子座、无性孢子、有性孢子、真菌的生活史、稀释限点、钝化温度、体外保毒期、半寄生、全寄生、病原物的寄生性、病原物的致病性、毒素、植物的抗病性、侵染过程、侵染循环、植物病害的流行、积年流行病害、单年流
25、行病害、植物病害流行的预测。o1 1、什么是植物病害?植物病害与机械损伤有何区别?o2 2、传染性病害和非传染性病害在发生特点上有何区别?o3 3、简述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点?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o4 4、植物病原真菌如何分类,其分类依据是什么?如何命名?o5 5、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主要包括哪些生物?了解其主要生物学特点和分类进展。o6 6、了解植物病毒的主要化学组分和其生物学特点。o7 7、理解寄生性、致病性和抗病性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之。o8 8、浅谈植物病原菌的致病机制。o9 9、浅谈植物的抗病机制。o1010、植物侵染行病害的“侵染过程”和“侵染循环”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o1111、试析影响植物病害流行的基本因素。何谓“主导因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