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文言文句式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句式文言文句式讲.ppt(1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专题辅导高考专题辅导专题:文言句式风侨讲课专题:文言句式风侨讲课 古古代代汉汉语语和和现现代代汉汉语语的的句句法法大大致致相相同同,由由于于语语言言的的发发展展和和演演变变,也也存存在在一一些些差差异异。掌掌握握有有别别于于现现代代汉汉语语的的常常见见文文言言句句式式,是是文文言言文文阅阅读读所所必必需需的的能能力力。这这里里主主要要掌掌握握判判断断句句、被被动动句句、倒倒装装(变变式式)句句、省省略略句句四四种种,另另外外,古古汉汉语语的的疑疑问问句句和和固固定定句句式式也也要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引起我们的重视。考纲要求考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理解与现代汉语 不同的句式不同的句式 。题型:
2、翻译题题型:翻译题 选择题选择题翻译的程序翻译的程序、先、先读懂原文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翻译句子。下文翻译句子。、分析原文、分析原文句式句式的特点。的特点。、进行初步的、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的翻译,特别注意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对文句中一些、对文句中一些特殊情况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文如各种修辞、文化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的处理。化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的处理。、按照、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将文言句子准确表达出来。表达出来。7、下列各句中的、下列各句中
3、的“之之”,属于代词作前,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置宾语的一项是(3分)(分)(2008广东)广东)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B(“之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代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语,宾语前置。)例2:2008年高考江西卷13(2)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夫亦愈知治矣。(4分分)【答案】【答案】我喜欢他,不会背叛我的。让我喜欢他,不会背
4、叛我的。让他去学着治理,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他去学着治理,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采分点】【采分点】“不吾叛不吾叛”倒装,倒装,“焉焉”、“治治”各各1分,大意分,大意1分分例3:2008年高考浙江卷1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览(其)诗卷及览(其)诗卷B流闻流闻(于)禁中(于)禁中C(老妪)问解则录(老妪)问解则录D伪者伪者(国相)即能辨之(国相)即能辨之解析解析:正确的省略成分补全应是:正确的省略成分补全应是:(公)问(妪(公)问(妪)解(公)则录,意思白居易每次向老婆婆请)解(公)则录,意思白居易每次向老婆婆请教,凡是
5、老婆婆能理解的,他才抄录下来。教,凡是老婆婆能理解的,他才抄录下来。C05重庆重庆12下列各句中,与下列各句中,与“唯巫言是用唯巫言是用”句式相同的一项是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B一日自远归,家以窭告一日自远归,家以窭告C言于大府诛之言于大府诛之D夫晋,何厌之有夫晋,何厌之有考查对文言句式的掌握。能力层级为考查对文言句式的掌握。能力层级为B级。答案为级。答案为D。“唯巫唯巫言是用”的句式特点是以点是以“是是”或或“之之”等提宾标志提等提宾标志提宾的提宾句。宾的提宾句。D句是以句是以“之之”字提宾。字提宾。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1 1、亚父者、亚父
6、者,范增也。范增也。2 2、沛公军霸上。、沛公军霸上。3 3、沛公安在?、沛公安在?4 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判断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宾语前置被动句被动句 省略句省略句 判判断断句句是是对对事事物物的的性性质质、情情况况、事事物物间间的的关关系系作作出出肯肯定定或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否定判断的句子。文文言言文文中中表表判判断断的的常常见见句句式式有如下几种类型:有如下几种类型:一、判断句:一、判断句:1 1、用、用“者者”、“也也”表判断。表判断。“者者”表停顿,表停顿,“也也”表判断。表判断。(1 1)“者者”也(3 3)者,者,。(4 4)者也者也(2 2),也廉颇者
7、,赵之良将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魏魏公公子子无无忌忌者者,魏魏昭昭王王少少子子,而魏安而魏安釐釐王异母弟也。王异母弟也。夫战,勇气也。夫战,勇气也。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粟者,民之所种。粟者,民之所种。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莲莲,花花之之君君子子者者也也,菊菊,花花之之隐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臣乃市井鼓刀屠者。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梁父即楚将项燕。梁父即楚将项燕。环滁皆山也。环滁皆山也。
8、此亡秦之续耳。此亡秦之续耳。2、用用副副词词“乃乃”“则则”“即即”“皆皆”“耳耳”表判断。表判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此后典籍皆为版本。此后典籍皆为版本。问今是何世。问今是何世。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3动动词词“为为”“是是”表表判判断断(注注意意和代词和代词“是是”的区别)的区别)荀卿,赵人。刘备天下枭雄。4、主谓直接表判断的。予本非文人画士予本非文人画士有有司司、博博士士为为之之师师,未未有有问问而而不不告告,求求而不得者也
9、而不得者也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5 用用“非非”“未未”“弗弗”“无无”“莫莫”“毋毋”等等否定词否定词表示判断。表示判断。练习一练习一、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项是(、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项是()、刘豫州,王室之胄。、刘豫州,王室之胄。、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下面、下面“是是”表判断的句子是(表判断的句子是()、是
10、吾剑之所从坠。、是吾剑之所从坠。、海瑞言俱是。、海瑞言俱是。、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是年谢庄办团练。、是年谢庄办团练。CC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常见的有以下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几种形式:1、用介词、用介词“于于”“受受于于”表示被表示被动,动,“于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君幸君幸于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于时,学于余。时,学于余。翻译下面句子翻译下面句子:吾不能举全吴之地
11、,十万之众,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受制制于于人人。2、用、用“为为”“”“为为所所”(“为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为所”表示被动。表示被动。而身死国灭,而身死国灭,为为天下笑。天下笑。吾属今吾属今为为之虏矣。之虏矣。注意下面句子注意下面句子:不者,若属皆且不者,若属皆且为所为所虏。虏。重重为为乡党乡党所所笑。笑。wiwi3 3、用、用“见见”“”“见见于于”表表被动被动(“(“于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引进动作的主动者)。秦城恐不可得,徒秦城恐不可得,徒见见欺。欺。信而信而见见疑疑臣诚恐臣诚恐见见欺欺于于王而负赵。王而负赵。翻译下面句子翻译下面句子:“见见”有一种特殊
12、用法和表被动的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见”的的形式很相近,但它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不表被动,它,它放在动词前,表放在动词前,表示示“对自己怎么样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可译为“我我”。如:如:1 1、府吏、府吏见见丁宁(丁宁(我我)2 2、生孩六月,慈父、生孩六月,慈父见见背(背(我我)1 1、诚请、诚请见见教。教。2 2、望、望见见谅。谅。3 3、请勿、请勿见见笑。笑。翻译下列句子:翻译下列句子:诚挚地请求教导诚挚地请求教导我我。希望原谅希望原谅我。我。请不要讥笑请不要讥笑我我。予犹记周公之予犹记周公之被被逮逮风流总风流总被被雨打风吹去雨打风吹去戍卒叫,函谷戍卒叫,函谷举举屈原屈原放逐
13、放逐,乃赋离骚,乃赋离骚城陷而城陷而虏虏4 4、用介词、用介词“被被”表被动表被动 5、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5 5、意念被动句、意念被动句(无标志无标志)锲而不舍,锲而不舍,金石金石可镂可镂人马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烧溺死者甚众。洎洎牧牧以谗诛,邯郸为郡以谗诛,邯郸为郡狡狡兔兔死死,走走狗狗烹烹;飞飞鸟鸟尽尽,良良弓弓藏。藏。龙逢龙逢斩,斩,比干比干剖。剖。被动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被动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 1、用介词用介词“于于”“”“受受于于”表示被表示被动,动,“于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2 2、用、用“为为”“”“为为所所”(“
14、为为”引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为所”表示被表示被动。动。3 3、用、用“见见”“”“见见于于”表被动表被动(“(“于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引出动作的主动者)。4 4、用介词、用介词“被被”表被动。表被动。5 5、动词、动词本身本身表被动。表被动。于于。见(见(+动)。动)。见见于于+对象对象(受(受于)于)4、而君幸于赵王。、而君幸于赵王。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被被5、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为为所所(或(或为所为所)6、兔不可复得,而身为
15、、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宋国笑。为为7、人马烧溺死者甚众、人马烧溺死者甚众无标志无标志选出下列各组中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不是被动句的一项的一项1 1、(、()A A、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禹、汤被之矣 B B、今不速往,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恐为操所先C C、帝感其诚帝感其诚D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2、(、()A A、同舍生皆被绮绣、同舍生皆被绮绣B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 C、忠而被谤、忠而被谤DD、受制于人、受制于人AA3 3、(、()A A、行将为人所并、行将为人所并B 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旦日飨士
16、卒,为击破沛公军C C、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D D、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选出下列各组中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不是被动句的一项的一项4、翻译下面的句子。、翻译下面的句子。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2005年广东高考)年广东高考)答:朱晖在做官时很刚正,被上司忌恨,答:朱晖在做官时很刚正,被上司忌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四、省略句:四、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成份的现象,古代汉成份的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的有以下几种:1 1
17、省主语省主语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草木,尽死。沛沛公公谓谓张张良良曰曰:“度度我我至至军军中中,公乃入。公乃入。曰曰:“独独乐乐乐乐,与与人人乐乐乐乐,孰孰乐乐?”曰:曰:“不若与人。不若与人。”承前省略承前省略 蒙后省略蒙后省略 对话省略对话省略 省略句省略句蛇蛇蛇蛇草木草木草木草木公公独乐独乐乐2 2省谓语省谓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杨子之邻人亡羊,即率其党(家人)杨子之邻人亡羊,即率其党(家人)又请杨子之竖(童仆)追之。又请杨子之竖(童仆)追之。鼓鼓鼓鼓
18、守守追追3 3省宾语省宾语(1 1)际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际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2 2)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秦王不怿,为一击缻(3 3)竖子不足与谋。)竖子不足与谋。权权之之之之4 4省介词省介词今以钟磬置水中。今以钟磬置水中。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于于于于于于对话中省略对话中省略承前省略承前省略蒙后省略蒙后省略1、(、()曰:)曰:”独乐乐,与人乐乐,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孰乐?”()曰:)曰:“不若与人不若与人”2、孟子孟子省略介词省略介词5、今以钟罄置(、今以钟罄置()水中。)水中。于于王王3、一鼓作气,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衰,三()而竭。)而竭。
19、鼓鼓鼓鼓4、沛公谓张良曰: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欲呼张良与(欲呼张良与()俱去。)俱去。之之公公五、疑问句:文言文中借疑问代词或否定词能文言文中借疑问代词或否定词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一般要用疑问代词“谁、何、盍谁、何、盍曷、胡、安、孰、焉曷、胡、安、孰、焉”或疑问语或疑问语气词气词“乎、欤、耶、哉乎、欤、耶、哉”虎虎兕兕出出于于柙柙,龟龟玉玉毁毁于于椟椟中中,是是谁谁之之过过与与?项项王王按按剑剑而而跽跽曰曰:“客客何何为为者者?”吾吾君君在前,叱者何也?在前,叱者何也?蹈死不顾,亦曷故哉?蹈死不顾,亦曷故
20、哉?楚王叱曰楚王叱曰“胡不下?胡不下?”沛公曰: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君安与项伯有故?”且焉置土石?且焉置土石?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四海之大,有几人欤?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姊邪?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而此独以钟名,何哉?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宾语前置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 主谓倒置主谓倒置现代汉语的句
21、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定)中心词中心词“主主状状谓谓(定定)中心词中心词“宾宾”,但在文言文中,在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判断句判断句倒装句倒装句被动句被动句省略句省略句宾语宾语前置前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主谓倒置文言文句式文言文句式:倒装句语法公
22、式倒装句语法公式:(定语)(定语)主语主语 状语状语 谓语谓语补语补语(定语)(定语)宾语宾语定语后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主谓倒置主谓倒置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大王来何操?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沛公安在?客何为者客何为者?“何操何操”“操何操何”“安在安在”“在安在安”“何为何为”“为何为何”句子的特点:句子的特点:1 1、都是疑问句,、都是疑问句,2 2、疑问代词分别是、疑问代词分别是“何何”“”“安安”“”“何何”,它们分,它们分别作别作“操操”“”“在在”“”“为为”的宾语。的宾语。3 3、宾语都前置。、宾语都前置。规
23、律一: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1 1、下列句子中,、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 A、豫州今欲何至?、豫州今欲何至?B B、童子何知?、童子何知?C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D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E 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臣实不才,又敢谁怨?C疑问代词有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何、谁、孰、胡、曷、恶、安、焉、奚安、焉、奚”等。等。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忌不自信。忌不自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余欺也!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不自信不自信”“不信自不信自”“未之有未之有”“未有之未有之”“不余欺不余欺”“不欺余不欺余”“未之闻未之闻”“未闻之未闻之”句子的特点:句子的特点:1 1、都是否定句、都是否定句,2 2、代词分别是、代词分别是“自自”“”“之之”“”“余余”“”“之之”,它,它们分别作们分别作“信信”“”“有有”“”“欺欺”“”“闻闻”的宾语的宾语,3 3、宾语都前置、宾语都前置。规律二规律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常见的否定词:常见的否定词:不、莫、勿、弗、
25、未不、莫、勿、弗、未常见的代词:常见的代词:之、余、吾、已、自、汝、尔之、余、吾、已、自、汝、尔2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不同的是:()A A、城中皆不之觉城中皆不之觉B B、时人莫之许也、时人莫之许也C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D、未之多见也未之多见也C规律三:规律三:用用“是是”或或“之之”把把宾语提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是”或或“之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没有什么实在意义。用用“是是”或或“之之”作为提宾标作为提宾标志。志。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翻
26、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1 1、句读、句读之之不知,惑不知,惑之之不解。不解。2 2、何陋、何陋之之有?有?3 3、无乃尔无乃尔是是过矣?过矣?4、唯利唯利是是图。图。1 1、(、()A A 子何恃而往?子何恃而往?B B 虽我之死,有子存虽我之死,有子存焉。焉。C C 唯才是举。唯才是举。D D 尔何知?尔何知?B选出下列各组中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的句子1 1、何以何以战战?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3 3、项王项伯、项王项伯东东向坐;亚父向坐;亚父南南向坐。向坐。“何
27、以何以”“以何以何”“谁与谁与”“与谁与谁”2、微斯人,吾、微斯人,吾谁与谁与归?归?“东向东向”“向东向东”一是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时,宾语前置。二是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提前。三是三是用用“之之”或或“是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这时的“之之”“”“是是”只是宾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四是四是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也放在介词的前面。,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宾语前置有以
28、下几种情况。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吾已失恩义,会不吾已失恩义,会不相相从许(孔雀东从许(孔雀东南飞)南飞)勤心养公姥,好自勤心养公姥,好自相相扶将(孔雀东扶将(孔雀东南飞)南飞)儿童儿童相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回乡偶书)译文: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答应你”译文: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译文: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小孩子看见了我却
29、不认识我”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6】“见见”字解释为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时,可解释为“我我”,这时,这时“见见”是作宾语放是作宾语放在动词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府吏府吏见见丁宁(孔雀东南飞)丁宁(孔雀东南飞)生孩六月,慈父生孩六月,慈父见见背(项脊轩志)背(项脊轩志)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教我的
30、);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译文: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译文: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时也前置亚父亚父南向南向坐坐(鸿门宴(鸿门宴译文: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至于北海,至于北海,东面东面而视,不见水端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文:(秋水)译文:“到达北海,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选出下列各组中选出下列各
31、组中不是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宾语前置的句子1 1、(、()A A 之二虫又何知?之二虫又何知?B B 卿欲何言?卿欲何言?C C 安得广厦千万间。安得广厦千万间。D D 与言皇上无权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君未之信。C(06年高考题年高考题:)下列各句,与)下列各句,与“何何为而至于此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3分分)A君何以知燕王君何以知燕王B夫子何哂由也夫子何哂由也C夫晋,何厌之有夫晋,何厌之有D何故而至此何故而至此(选(选A,此题考了介词宾语前置与,此题考了介词宾语前置与动词宾语前置。)动词宾语前置。)(0606年广东卷)年广东卷)下列各句,与下列各句,与“何为
32、而至于此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一致的一句是 A A、君何以知燕王?、君何以知燕王?B B、夫子何哂由也?、夫子何哂由也?C C、夫晋,何厌之有?、夫晋,何厌之有?D D、何故而至此?、何故而至此?A(0606全国卷一)翻译句子:全国卷一)翻译句子:自县为近畿大郡,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近代未之有也。答案:答案:自县令升为靠近京都的大郡长自县令升为靠近京都的大郡长官,官,是近代未有的过的事。是近代未有的过的事。找出宾语前置句并翻译:找出宾语前置句并翻译: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
33、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禺页异焉。玄谓操曰:玄、南阳何禺页异焉。玄谓操曰:“天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者,其在君乎?”所以世人并没有认为他有什么奇所以世人并没有认为他有什么奇特的地方特的地方(否定句中宾语前置)(否定句中宾语前置)能够安定天下的,大概就是先生吧能够安定天下的,大概就是先生吧 师旷撞晋平公师旷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莫乐为人君君!惟其言而莫之违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师旷侍坐于前,援,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公
34、曰:“太师太师谁撞谁撞?”师旷曰: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故撞之。之。”公曰:公曰:“寡人也寡人也。”师旷曰:师旷曰:“哑!哑!是非君是非君人者人者之言也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左右请除之。公曰:。公曰:“释之,释之,以为寡人戒。以为寡人戒。”注:注:选自韩非子选自韩非子莫乐为人君莫乐为人君没有比做人君没有比做人君再快乐的了。再快乐的了。莫之违莫之违没有人敢违背他。没有人敢违背他。师旷侍师旷侍坐于前坐于前师旷(名乐师)陪坐在前面。师旷(名乐师)陪坐在前面。琴坏于壁琴坏于壁琴在壁上撞坏。琴在壁上撞坏。太师太师师旷。谁撞,即撞谁。师旷。谁撞,即撞谁。言侧言侧于侧言。于侧言。是
35、非君人者是非君人者这不是统治者。这不是统治者。除之除之除掉他。除掉他。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得意地说得意地说:“:“哈哈哈哈!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著名音乐师师旷正在旁著名音乐师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在墙壁上撞坏了。琴在墙壁上撞坏了。晋平公说晋平公说:“:“太师,太师,您撞谁呀您撞谁呀?”?”师旷故意答道:师旷故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刚才有个小人
36、在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因此我气得要撞他。”晋平公说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说话的是我嘛。嘛。”师旷说师旷说:“:“哟!哟!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说公说:“:“放了他吧,我要以此作为鉴戒。放了他吧,我要以此作为鉴戒。”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心词之后。蚓无蚓无爪牙爪牙之之利利,筋骨筋骨之之强强(劝学劝学)蚯蚓没有蚯蚓没有锋利锋利的的爪牙爪牙,强劲
37、强劲的的筋骨筋骨。蚓蚓 无无 利利 之爪牙,强之爪牙,强 之之 筋骨。筋骨。中心词中心词+定语定语+者者式结构式结构求求人人可使报秦可使报秦者者,末得。,末得。(廉)(廉)寻找寻找能够出使回复秦国能够出使回复秦国的的人人亦亦雁荡雁荡具体而微具体而微者者。(雁荡山)(雁荡山)也是也是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的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的雁荡山雁荡山中心词中心词+之之+定语定语+者者式结构式结构率谢庄少年率谢庄少年之之精技击精技击者者百人百人率领谢庄率领谢庄精通武艺善于格斗精通武艺善于格斗的的少年少年马马之之千里千里者者(廉)(廉)能日行千里的能日行千里的马马中心词中心词+之之+定语定语式结构式结构蚓无爪牙蚓无
38、爪牙之之利利,筋骨,筋骨之之强强(劝学)(劝学)蚯蚓没有蚯蚓没有锋利锋利的爪牙,的爪牙,强劲强劲的筋骨的筋骨带长铗带长铗之之陆离陆离兮,冠切云兮,冠切云之之崔嵬崔嵬(涉江)(涉江)佩带着佩带着长长长长的长剑,的长剑,戴着高高的帽子戴着高高的帽子中心词中心词+而而+定语定语+者者式结构式结构缙绅缙绅而而能不易其志能不易其志者者,天下之大,天下之大,有几人欤?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五人墓碑记)能不改变自己志节能不改变自己志节的的做官人做官人,中心词中心词+数(量)词数(量)词式结构式结构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粟一石一石。一顿有时(就)吃掉一顿有时(就)吃掉一石一石的的粮食粮
39、食。铸以为铸以为金人金人十二十二。用它铸成了用它铸成了十二个十二个金人金人。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求人可使报秦如:求人可使报秦者者,未得。,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亦雁荡具体而微亦雁荡具体而微者者。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的形式。如:如:“石之铿然有声石之铿然有声者者,所在皆是也。,所在皆是也。”(苏轼(苏轼石钟山记)石钟山记)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如:如:蚓无爪牙蚓无爪牙之之利,筋骨利,筋骨之之强,强,1 1、居、居庙堂庙堂之之高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 2、四
40、海四海之之大大,有几人欤,有几人欤 。用用“之之”使定语后置。使定语后置。3 3、马马之之千里千里者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食或尽粟一石 。4 4、石石之之铿然有声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者,所在皆是也。用用“之之者者”的后置。的后置。6 6、我持、我持白璧白璧一双,欲献项王;一双,欲献项王;玉斗玉斗一双,一双,欲与亚父。欲与亚父。、中心词中心词+数量词数量词 5 5、求、求人人可使报秦者可使报秦者,未得。未得。用用“者者”1 1、选出下列句中不含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定语后置的一项的一项A A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B B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C
41、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以送之。D D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B一一 试试身身 手手 A A 疆土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B B 村中村中少年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好事者驯养一虫。C C 今今战士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D D 贤于己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者,忌之而不愿问焉。D2 2、选出下列句中不含、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定语后置的一项的一项翻译下列句子:翻译下列句子:青,取之青,取之于于蓝蓝,而青而青于于蓝蓝。上大夫短屈原上大夫短屈原于于顷襄王顷襄王。具
42、告具告以以事事。生生乎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乎吾吾。状语后置(也叫介词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也叫介词短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标志性词语:标志性词语:“以以”、“于于”、“乎乎”等。等。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一、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的是:一、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的是:1 1、太尉自州、太尉自州以以状白府。状白府。2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乎己。己。3 3、公幸教晞、公幸教晞以以道。道。4 4、于于其身,则耻师焉。其身,则耻师焉。5 5、得复见将军、得复见将军于于此。此。6 6、苟
43、全性命、苟全性命于于乱世,不求闻达乱世,不求闻达于于诸侯诸侯 7 7、冰,水为之,而寒、冰,水为之,而寒于于水水一一试试身身手手4 4、主谓倒装、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如:“甚矣,汝之不惠。甚矣,汝之不惠。”“美哉美哉,我少年中国。我少年中国。”不仁哉!梁惠王也不仁哉!梁惠王也 。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这种改常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这种改变语序的做法叫做变语序的做法叫做主谓倒装。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状语后置 主谓倒置主
44、谓倒置(定语)(定语)状语状语(定语)(定语)巩固练习: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 1、君何以知燕王?、君何以知燕王?2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3 3、豫州今欲何至?、豫州今欲何至?4 4、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5 5、孜孜焉唯进修是急。、孜孜焉唯进修是急。6 6、会于西河外渑池。、会于西河外渑池。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宾前宾前宾前宾前定后定后宾前宾前状后状后7 7、未之尝闻。、未之尝闻。8、以为莫己若也。、以为莫己若也。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1010、何以自托于赵。、何以自托于赵。宾前宾前宾前宾前状语后置状语
45、后置宾前宾前+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后置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心服也.(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指出这个句子有哪些特殊句式指出这个句子有哪些特殊句式被动句:被动句:被兵势所逼被兵势所逼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荆州附操之民荆州附操之民判断句:判断句:不是心里臣服不是心里臣服07年上海卷年上海卷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分)(1)游学青)游学青徐徐并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分)之。(分)连接高考:连接高考:(1)(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冀)(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一代游历求学,和(他)交朋
46、友的大多州一代游历求学,和(他)交朋友的大多认为他与众不同。认为他与众不同。(省略部分补全(省略部分补全1分;倒装句式分;倒装句式1分;分;“异异”1分)分)孟子受教免休妻孟子受教免休妻孟子受教免休妻孟子受教免休妻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向母其曰: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向母其曰: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向母其曰: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向母其曰:“妇无礼,妇无礼,妇无礼,妇无礼,请去之。请去之。请去之。请去之。”母曰:母曰:母曰:母曰:“何也?何也?何也?何也?”曰:曰:曰:曰:“踞。踞。踞。踞。”其母曰:其母曰:其母曰:其母曰:“何知之何知之何知之何知之?”孟子曰:
47、孟子曰:孟子曰:孟子曰:“我亲见之。我亲见之。我亲见之。我亲见之。”母曰:母曰:母曰: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礼不云乎?礼不云乎?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入门,问孰存将入门,问孰存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视必下。视必下。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不掩人不备也不掩人不备也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
48、,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于是孟子自责,不敢于是孟子自责,不敢于是孟子自责,不敢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去妇。去妇。去妇。引自韩诗外传引自韩诗外传引自韩诗外传引自韩诗外传 译文译文译文译文 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就向母亲说:就向母亲说: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
49、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孟母说:孟母说:孟母说:孟母说:“什么原什么原什么原什么原因?因?因?因?”孟子说:孟子说:孟子说:孟子说:“她蹲在地上。她蹲在地上。她蹲在地上。她蹲在地上。”孟母问:孟母问:孟母问: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你怎么知道的?”孟子孟子孟子孟子曰:曰:曰:曰:“我亲眼看见的。我亲眼看见的。我亲眼看见的。我亲眼看见的。”孟母说:孟母说:孟母说: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讲礼
50、仪讲礼仪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屋里谁在里面屋里谁在里面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