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培训是给有经验或无经验的受训者传授其完成某种行为必需的思维认知、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以下面是我整理的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希望能帮助到你。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一为了进一步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力度,使骨干教师迅速成长,根据校园教师培养的要求,以让教师与校园一齐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为校园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制定本学期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如下:一培养目标:使骨干教师成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具有必须教育教学、科研潜力,在本校范围
2、内乃至全区具有指导、带头作用,县级优秀教师2-3名。1.建设一支真才实学,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队伍。2.使本来确定的校园骨干教师向高层次发展,如市级骨干教师或名教师,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3、教师努力目标:学生尊敬的人,家长放心的人,群体认可的人,实绩突出的人。(1)由理解型转变为开拓型,教师应主动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主动迎接新科技的挑战,主动开拓自己发展领域。(2)由单一型转变为复合型,教师从只会一门学科转到熟悉多种课程。(3)由经验型转变为科研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法,掌握科研方法,对先进的教育策略有研究、选取、运用的潜力。(4)由同类型转变为特色型,教师应改变统一的教学风格
3、,应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自我,构成独特的教学特色,构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2、教师发展方向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名牌教师,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方面能为人师(起榜样作用);教学方面一专多能(起示范作用);教育方面造诣较深(起咨询作用);教育科研方面成果突出(起带头作用),有必须的专业水平,能操作现代化教育技术,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竞争意识、自信自尊、尊重他人、讲究效率,有乐观向上的健康人格。二、培养方式:1、校园学科带头人在工作4年以上(含5年)具备本科和中级以上教师职称。校园骨干教师从事教师工作23年(含4年)的年轻教师中评选并培养。2、工作职责:贯
4、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勇于创新,出色地做好本职作。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能,了解本学科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构成个人风格,成为学科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带头人。坚持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承担示范课、观摩课等公开教学任务,促进校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开展教改和课题研究,善于总结经验,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根据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承担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的工作,用心参加各类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承担支援相对薄弱学科等工作任务。3、具体措施:(1)培训课教师每月1-2次、课程
5、展示。在资料上突出时代性和科研性、探索性,构成教师学习的课程化。(2)、抓自培力度,促整体提高(3)实行教研组组长带教制度。校内能者为师,提高带教的水平,并落实到位,职责到人。在2-3年内带出一批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4)加强课题研究,从中培养师资队伍。结合新一轮课改实验工作,围绕县级总课题,让教师设计子课题,做到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并把备课、上课、评课与科研结合,每学期组织一次论文评选,把培训、科研、教研一体化。在科研实践研究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潜力。(5)实行校本培训,对有培养前途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参与校园和教研组的管理,在教学实践中打开思路,学会协调,提高解决问题的潜
6、力。(6)倡导自我培训,以求提高发展,在教师中构成自学提高,自培提升的意识。每周带给必须的时间,带给丰富的资料,引导教师自读、自悟、以及观看光盘,把现代技术作为必修资料,上校园网,教育信息网,远程教育网学习。(7)提倡教师一专多能,三、相应的待遇:为在培养范围内的教师带给参加高层学术交流、高效培训和外出学习、考察、研究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国际、国内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掌握学科教育发展的新动态、新知识、新技能。同时,各级各类的评先、评优、职称晋升将优先思考培养对象。1、校园中青年骨干教师:每月津贴200元。每1年组织外出参观学习考察1-2次。2、校园教坛新秀一次性奖励200元。3、
7、校园中青年骨干教师推荐参加县中青年骨干教师评选。四、培养措施及管理办法: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与师德教育,教育并督促教师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鼓励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乐于奉献,构成过硬的思想作风和师德修养。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安排他们班主任、辅导员或行政管理工作,以提高组织、管理潜力,增长才干。2.加强校本培训学习。校园是骨干教师培养的主阵地。校本培训具有针对性强、实效性高、受训面大等特点。因此,校本研修是骨干教师培养的主要形式。充分利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按照研培结合,以研促培的工
8、作思路,透过举办讲座,上研究课、观摩课,开展竞赛活动、专题活动及常规教研活动,采取实践反思、同伴互助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培训工作。3.在分配教学任务、承担科研课题、安排参加学术活动和社会活动方面,应优先思考重点培养对象,为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条件,给他们压担子,提要求。4.结对带徒,促进成长为了加快校园培养骨干教师的力度,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我校选派思想素质高、业务潜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参加工作的教师结对,指导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听课学习、观摩研讨、反思总结等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潜力,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5.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物色、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并根据他们
9、的实际水平和潜力,及时提升相应教师职称或提拔到适宜的领导岗位上来,以适应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需要。6.校园在骨干教师的培养期间,用心鼓励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活动,用心鼓励他们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骨干教师进行进修、学习、科研等活动的经费由校园支付,学历进修的费用按教育局相关文件执行外,校园还给予必须的补贴。7.校园定期召开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座谈会和经验交流会,并对做出较大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和表彰五、推荐各校园:(1)成就激励,让教师在教学、教育工作上创特色,每年进行上课、写论文、设计教案等评比,优秀课堂教学拍摄录像,搞个人专集,好的文章、论文推荐到报刊杂志,每年出专辑(包括学生作品专
10、辑)。(2)荣誉激励,每年评出若干名各单项用心分子。(3)物质奖励,根据获奖状况设置各类奖项。(4)情感激励,在日常调研中给以个性关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联络感情,密切关系。六、问题与思考1、骨干教师在自我发展中,如何将理念自觉地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并在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上构成自己的特色。2、如何进一步发挥县级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在横向联系的基础上形构成群体的发展效应。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二学科带头人是校园优质教育的支撑,是课改的领头羊,他们的专业发展决定着一所校园的未来,决定着校园质量提升的进程,对于培养人才,对于校园内求高质外树形象好处深远。本学期我们将坚持面向全体,培养青年,发展骨干,推出名师
11、的工作思路,以定点定向培养,课题加压,专业引领为举措,切实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建设,以取得带一班优一群的成效,故制定此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一、指导思想:以*理论为指导,秉着让教师与校园一齐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学科带头人培养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学科带头人队伍,为校园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养目标:面提升培养对象的专业素养,促使他们成为课程改革的真正带头人。使他们成为用心参与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学科建设规划、教学和科研计划,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教学研讨交流活动,搜集和掌握本学科的各种前沿信息的引领者。1、学科带头人应
12、发挥的作用:(1)中小学课程改革坚定的促进派和用心的实践者。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导向,坚定不移地参与和推进中学课程改革,大胆探索,勇于进取,敢当课改的领头雁。(2)中小学课程行动研究的先行者和课程校本化的建设者。在课程改革中,以研究者的形象出现,把每一间教室都转成新课程的实验室。把实践与研究、课程与教学溶为一体,透过反思性教学,改善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水平,重建新的职业生活方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努力构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和风格,用心开发语文校本课程,有效组织综合实践活动。(3)在全校具有必须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能够在中小学新课程的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用心主动地帮忙年轻教师,在
13、全校同行中产生用心导向。2、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素养:(1)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深切的人文情怀;(2)较系统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先进的教育观念;(3)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和鲜明的教学个性;(4)富有教育智慧和教育机智;(5)丰厚的文学素养和人文学科知识;(6)具有必须的行动研究潜力。三、培养原则:1.通识与学科相结合2.集中与分散相结合3.全面学习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四、培养过程:理论研修行动研究反思总结(循环往复)五、培养方式:1.理论研修与学术沙龙2.课例研究与现场学术观摩3.反思性教学与行动研究4.论题答辩与专题汇报六、制度保障1、内在制度保障:(1)建立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旨在反映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
14、研究轨迹和成长历程。资料有:个性化教案课后小结与札记教学案例教学随笔专题研究文读书笔记.(2)建立教师个人图书馆和资料库。资料有:精读若干著作订阅重要专业杂志(报纸)按兴趣和专题分门别类收集和整理专业资料.2、外在制度保障:(1)保证教师的研究时间(推荐减免教师三分之一的教学工作量).(2)保证教师的研究经费(推荐校园以课题项目方式划拔经费).(3)给教师带给发挥带头作用的平台.七、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及其作用1、组织建立由校级领导、教务处、教研组长和各备课组组长组成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学海副组长:崔文祥、周杰、赵英异、周兆杰成员:路继明、朱兴国、王亚迪、解小丽、王英、
15、冯燕玲、周展、王玉宝2、作用:专业引领作用督促检查作用指导帮忙作用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三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校园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个性是教育创新思维潜力、学科知识拓展潜力、信息技术运用潜力和教育科学研究潜力的构成,使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成为现代型优秀教师。结合我校实际,现就我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提出如下实施计划:二、培养对象小学青年教师:李丹(综合实践活动)张东香(语文)史会艳(数学)三、培养目标:使培养对象树立现代教育理念,透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信息技术运用、教育科学研究及专家指导等形式,提高培养对象的教育创
16、新思维潜力、学科知识拓展潜力、信息技术运用潜力和教育科学研究潜力。促进他们构成学科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使他们在各方面尽快到达区名师和区学科带头人等评选规定的条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力争做到。具体目标如下:(一)师德:培养教师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依法执教,使全体教师具有五种精神:终身从教的献身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二)教育观念: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成为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具有较为扎实的现代教育理论个性是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理论基础,并能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教育实践
17、。(三)教育教学潜力:具有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基础,娴熟的教学基本功,较好的教学业绩,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潜力,用心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独立撰写具有相当价值的论文。(四)反思与自我发展:有自我发展目标与计划,并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我反思、改善和提高,自我发展意识强。四、培养策略及具体安排:我校将根据教育局的相关要求和规定,从师德建设、理论学习、教育教学潜力、教育教学特色、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落实培养资料,为他们创造条件、带给机会、营造氛围,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与师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水平、专业水平、课程改革实验潜力、教育技术应用潜力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潜力,让他们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培养方式:根据注重
18、潜力、讲求实效、更新观念、发展自我、构成特色的原则安排培养计划。主要采用专家进行讲授,指导;教师之间进行观摩和研讨学习、外出听优质课,参与交流研讨;透过专题网站进行交流学习;教师自身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等方式。(一)校园培养1、校园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创造参与各级各种学习、进修、研究和实践的条件和机会,为其成长带给舞台。参加活动后要求其写出体会和收获,并在全校范围内举行讲座或上示范汇报课。2、校园用心安排并督促培养对象参加校级以上公开教学、学科竞赛和课题研究等活动,并给予悉心指导,促使他们尽快成长。3、校园定期组织对培养对象的评价活动,对培养对象的发展状况做出评价,总结表彰先进
19、,提出进一步发展目标,同时针对薄弱环节,对培养对象提出要求,明确目标。4、校园用心向上一级教科研部门推荐校园的骨干培训对象,鼓励和推动其参加各级学科教研比武等活动,并在各种知识活动中,对其中优秀者予以优先思考。(二)自我提高1、要求每位培养对象对照相应评审标准,自我分析、找出差距,针对个人实际状况,分阶段制定个人提升计划并进行自我对照和反思。2、加强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论学习,每学年订阅2份以上与自己所教学科相符的书刊杂志,阅读2部教育专著,撰写6000字以上的读书摘记。3、每学期至少开设一堂公开研究课或示范课,逐步构成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特点。4、自觉主动地拜师学艺,每学期向指导教师汇报自己研习状况并理解指导,阶段性成果向指导教师汇报,每学期互相听评课5节以上。5、每学期进行一次书面总结,对照评选条件自我反思,查漏补缺,同时将本人的教育教学及科研成果及时带给给教务处或校长室存入个人成长档案夹。五、保障措施l、提高认识。切实把建设骨干教师队伍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上,把对骨干教师的培养看成校园发展的关键来抓,进一步增强实施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的自觉性和职责感。2、明确职责。校园明确一把手校长总负责,教导主任具体负责培养工程的实施工作。3、保障经费。校园将设立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专项资金,切实保证各项培养任务的完成。为他们创造继续学习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