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预拌干混砂浆项目申请报告(模板范文).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6585939 上传时间:2022-02-06 格式:DOCX 页数:128 大小:12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预拌干混砂浆项目申请报告(模板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郑州预拌干混砂浆项目申请报告(模板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郑州预拌干混砂浆项目申请报告(模板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预拌干混砂浆项目申请报告(模板范文).docx(1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 /郑州预拌干混砂浆项目申请报告郑州预拌干混砂浆项目申请报告xxx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行业发展分析9一、 影响预拌砂浆行业市场规模9二、 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0第二章 总论14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14二、 项目建设地点14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14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14五、 建设背景、规模16六、 项目建设进度16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17八、 环境影响17九、 建设投资估算17十、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8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8十一、 主要结论及建议20第三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一、 行业生命周期21二、 行业进入壁垒23三、 行业市场规模24第四章 项目选址方案26一、 项

2、目选址原则26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6三、 创新驱动发展31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32五、 产业发展方向33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6第五章 建筑工程技术方案38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38二、 建设方案38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41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42第六章 运营管理43一、 公司经营宗旨43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43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44四、 财务会计制度47第七章 发展规划分析55一、 公司发展规划55二、 保障措施56第八章 劳动安全生产58一、 编制依据58二、 防范措施60三、 预期效果评价63第九章 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分析64一、 人力资源配置64劳动定员一览表64二

3、、 员工技能培训64第十章 工艺技术方案分析67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67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69三、 质量管理71四、 项目技术流程72五、 设备选型方案73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73第十一章 环保方案分析75一、 编制依据75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76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76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76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77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78七、 营运期环境影响78八、 环境管理分析80九、 结论及建议81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83一、 编制说明83二、 建设投资83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84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85建设投资估算表86三、 建设期利息87建设期利

4、息估算表87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88四、 流动资金89流动资金估算表89五、 项目总投资9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91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91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92第十三章 项目经济效益93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9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93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4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95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9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97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9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0三、 偿债能力分析10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2第十四章 项目风险评估104一、 项目风险分析104二、 项目风险对策106第十五章 项目招标方案109一、 项目招标依据109二、 项目招

5、标范围109三、 招标要求109四、 招标组织方式112五、 招标信息发布113第十六章 项目总结114第十七章 附表附件116建设投资估算表116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17流动资金估算表118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19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0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1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22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2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3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4报告说明目前预拌砂浆产品的增值税为17%,而同品质的预拌混凝土执行3%的税率。高额的流转税增加了产品的销售成本,加重企业的经营负担,建筑施工单位对价格偏高产

6、品的弹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拌砂浆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8416.1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2587.3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49%;建设期利息565.8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9%;流动资金5262.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52%。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502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40115.40万元,净利润7370.4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9.53%,财务净现值8424.65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09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前瞻性;项目产品技术及工艺成熟,

7、达到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且项目产品性能优越,是推广型产品;项目产品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工艺技术方案;项目设施对环境的影响经评价分析是可行的;根据项目财务评价分析,经济效益好,在财务方面是充分可行的。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第一章 行业发展分析一、 影响预拌砂浆行业市场规模1、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预拌砂浆主要应用市场之一是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预拌砂浆行业的市场规模。从国内房地产行业发展情况看,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前景依然看好,三、四线城市

8、面临库存居高不下的风险。因此,不同地区的预拌砂浆企业面临的风险也不尽相同,但从总体上讲,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前景直接影响到预拌砂浆的产能利用率,从而影响其市场规模。2、国家政策的支持预拌砂浆是用于建设工程中的各种砂浆混合物,是把现场搅拌砂浆变成工厂化生产的预拌砂浆,在生产流程中严格选材、合理配比、准确计量,是我国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用其代替传统的现场搅拌砂浆是提高文明施工、减少扬尘污染、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的重要途径之一。禁止砂浆的现场搅拌,实现砂浆的商品化,是促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节能减排等多方面共赢的有力举措。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能够直接影响到预拌砂浆行业的发展,比如出台一些支

9、持性政策会带动对预拌砂浆的需求,从而提高其市场规模。随着国家对绿色环保建材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市场对预拌砂浆的需求也呈现不断上升之势,行业市场规模也不断走高。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重叠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趋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力推进,整个预拌砂浆行业市场需求出现了下滑。根据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相关统计数据预测,2017-2021年我国预拌砂浆行业市场规模增速仍处于相对低位状态,预计该期间我国预拌砂浆行业市场规模增速为12%,到2021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05亿元。近前来,国家出台了较多有利

10、于绿色建材的政策文件,根据“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预拌砂浆属于7节能环保产业下属的7.1.7绿色建筑材料,属于高效节能新型墙体材料。预拌砂浆使用的原料包括河道淤沙、建筑垃圾、粉煤灰等,这些原材料的利用还属于7.3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下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以及建筑废弃物无害化利用。二、 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1)城镇化持续推进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编写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显示,从1978年到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约1个百分点,城镇常

11、住人口由1.7亿人增加到7.5亿人,城市数量由19个增加到653个,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81年的0.7万平方公里增加到2015年的4.9万平方公里。城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到2015年,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到56.1%。城镇人口的不断增长将进一步拉动房地产包括砂浆在内的市场需求。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并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完善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作为深化改革重点目标之一,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的推进将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的发展,进而增强了对预拌砂浆的市场需求。(2)国家产业政策支持预拌砂浆作为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得到

12、国家和地方的积极鼓励和大力推广,200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利用无毒无害的固体废物生产建筑材料,鼓励使用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质检总局、环保总局等六部委发布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要求工程中使用预拌砂浆(含干拌砂浆和湿拌砂浆)。2016年,预拌砂浆被列入国家新型墙体材料目录(财税【2016】11号)。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法规政策,为我国预拌砂浆生产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国内预拌砂浆产业的快速发展。(3)原材料的资源优势预拌砂浆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水泥及

13、尾矿、建筑垃圾、和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废。目前,我国这些原材料市场货源充足,供应渠道畅通,这为预拌砂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上游产业支撑。(4)日益紧迫的环保压力建筑扬尘是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有效治理PM2.5,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质检总局、环保总局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北京市等127个城市从2007年9月1日起,分三年时间、先后分三批分别实施禁止在施工现场搅拌砂浆。常态化的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及2018年1月1日即将实施的环保税法等环保政策压力也为预拌砂浆替代现场搅拌提供了市场空间。2、不利因素(1)物流成本的制约预拌砂浆的推

14、广使用需要专用物流设施装备的配套。目前,预拌砂浆生产企业不仅要投资建设生产线,还要投入大量资金配备物流装备,这就加大了企业投资的成本,增加了投资风险。较高的物流成本将企业预拌砂浆推广的地域限制在周边约150公里,成为制约预拌砂浆推广的重要不利因素。(2)税负成本的制约目前预拌砂浆产品的增值税为17%,而同品质的预拌混凝土执行3%的税率。高额的流转税增加了产品的销售成本,加重企业的经营负担,建筑施工单位对价格偏高产品的弹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拌砂浆行业的市场竞争力。第二章 总论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郑州预拌干混砂浆项目项目单位:xxx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

15、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60.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本报告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及概况、市场需求预测和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计划、环境保护与消防安全、项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为有关部门对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和准确的依据。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一)编制依据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相关财务制度、会计制度;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

16、南;5、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6、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7、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二)技术原则1、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法规,认真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2、选择成熟、可靠、略带前瞻性的工艺技术路线,提高项目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3、设备的布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用地;4、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积极推进“安全文明清洁”生产工艺,做到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消防设施和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运行,注意可持续发展要求,具

17、有可操作弹性;5、形成以人为本、美观的生产环境,体现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6、满足项目业主对项目功能、盈利性等投资方面的要求;7、充分估计工程各类风险,采取规避措施,满足工程可靠性要求。五、 建设背景、规模(一)项目背景按照传统现场拌制砂浆的生产方式,从原材料准备到生产都使用人工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而且生产劳动条件恶劣,大量粉尘弥漫作业现场,有害气体严重影响劳动者身心健康。使用预拌砂浆后,从生产到流通的全过程几乎都是在密闭状态下机械化操作,极大程度减少了对劳动者的健康危害,其大量使用有助于降低建筑工地扬尘,对减少城市雾霾有显著作用。近几年,我国中北部地区雾霾持续加重,因此控制道路运输

18、及工地扬尘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就预拌砂浆本身来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该项目总占地面积40000.00(折合约60.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79597.80。其中:生产工程50526.72,仓储工程13260.8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9144.04,公共工程6666.24。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吨预拌干混砂浆的生产能力。六、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一)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该项目

19、主要原辅材料包括钢筋、水泥、水、砂子、石子、粉煤灰、脱模剂。(二)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包括:桁车吊、燃气锅炉、搅拌机、装载机、导向轮、驱动轮、感应防撞装置、模台横移车、鱼雷罐、堆垛机、立体养护窑、布料机。八、 环境影响项目建设拟定的环境保护方案、生产建设中采用的环保设施、设备等,符合项目建设内容要求和国家、省、市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项目建成后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本项目没有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处理后,均能达标排放,符合清洁生产理念。九、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

20、资28416.1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2587.3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49%;建设期利息565.8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9%;流动资金5262.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52%。(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2587.32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9732.2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361.25万元,预备费493.81万元。十、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502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40115.40万元,纳税总额4858.67万元,净利润7370.4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21、19.53%,财务净现值8424.65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09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40000.00约60.00亩1.1总建筑面积79597.801.2基底面积25600.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66.662总投资万元28416.142.1建设投资万元22587.322.1.1工程费用万元19732.262.1.2其他费用万元2361.252.1.3预备费万元493.812.2建设期利息万元565.892.3流动资金万元5262.933资金筹措万元28416.143.1自筹资金万元16867.223.2银行贷款万元11548.92

22、4营业收入万元502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40115.406利润总额万元9827.257净利润万元7370.448所得税万元2456.819增值税万元2144.5110税金及附加万元257.3511纳税总额万元4858.6712工业增加值万元16442.3513盈亏平衡点万元20678.13产值14回收期年6.0915内部收益率19.53%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8424.65所得税后十一、 主要结论及建议综上所述,该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的项目,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客观,项目的投产将改善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第三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 行业生命周期废弃资源

23、综合利用体系建设是发掘资源潜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有效措施。固废领域随相关政策的连续出台,固废处理市场逐步打开。随着经济总量达到相应的程度和社会各界对生活环境改善需求的提高,同时产业扶持政策不断加码固废领域,我国在随后的几年将会使固废处理处置产业出现跳跃式的发展。新常态下固废处理领域正面临重要的机遇期和发展期产品扶持政策不断加码固废领域。固废领域随着近年来相关政策的连续出台,固废处理市场逐步打开。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

24、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等政策法规强有力推动了固废相关领域的发展。市场关注度持续上升。固废行业由于所在领域细分板块众多,可挖掘空间大且具备一定联动性,受到上市公司的格外青睐。在环保企业全产业链乃至大生态系统的构建进程中,相较于水务和大气污染治理具有更深市场维度的固废处理行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时期,市场关注度持续向上。从国家对环保三大板块的投入来看,固废板块所占比例一路向上,从“十五”期间的14%上升至“十二五”期间的35%。绿色发展成为国际潮流。近年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发达国家纷纷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将其作为推进

25、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重要途径,一些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制造绿色壁垒。在新一轮经济科技的竞争中,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是必然的选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国际潮流。无论是从国内能源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看,还是从全球发展趋势和温室气体排放空间看,我国都无法继续靠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推进现代化进程。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机遇期,必须积极创造有利条件,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从源头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模式,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伴

26、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同时对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规范和强制转型,对小散乱污企业的大力整治,市场对新型、绿色、节能、环保产品的需求会呈现跳跃式增长。综合上述,行业的生命周期目前为快速增长期。二、 行业进入壁垒1、技术壁垒进入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需具备该行业相关的核心技术,并根据市场的需求做不断调整。核心技术团队人员需通过深入上游工业企业,了解原材料的产出、产量及成分含量,参与各个阶段测试等方式检验产品性能,不断改进工艺、配方进行产品成果创新,在国内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标准尚不健全的条件下,通过不断积累,才能在产品稳定性和适用性上沉宝贵的行业经验,并不断开

27、拓创新,开发新的产品,从而不断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技术壁垒一般在企业成立之初即融入到原材料检验、产品、技术研发、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甚至经营理念之中,很难简单复制。2、下游优质客户进入门槛壁垒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下游为房地产建筑业、道路、室内外装饰等,行业下游在我国已呈现出分布与地域分散、大城市产能较为集中的特点。此外,从各细分建筑材料市场上看,行业龙头业已形成,龙头企业较同类新型墙体材料企业优势明显。目前河南省房地产龙头企业如正商、建业、万达、恒大等都已经与公司达成合作。因此,对行业潜在进入者来说,下游优质客户进入门槛较高。3、人才壁垒进入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除了拥有行业资深的营

28、销及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是拥有一支核心的技术研发团队。行业中优秀的技术人才需具备材料、化学、高分子、无机物、规划设计、机械设计、互联网通信以及建筑施工相关知识等跨学科领域的综合技能。上述人才所要求具备的综合素质,通常不能仅仅通过直接学习院校深造等人力资源投资来满足的。因此,拥有丰富行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已经形成先发优势,对新进入者将形成壁垒。三、 行业市场规模“十二五”期间,我国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以及财政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税收优惠政策的倾斜,行业投资踊跃、市场活力增强,产业规模保持了快速的发展。根据预计,2017年中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销售收入将达到4,140亿元

29、,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18%,2021年中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销售收入将达到5,262亿元。2012年我国预拌砂浆行业市场规模为78亿元,2013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20亿元,同比增速为53.85%,2014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80亿元,同比增速为50.00%,2015年市场规模为210亿元,同比增速为16.67%,2016年行业市场规模为230亿元,同比增速为9.52%。2012-2016年我国预拌砂浆行业市场规模年均增速为32.51%,其中2015年、2016年受国家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市场需求量放缓,影响到行业规模的增长速度。在市场方面,预拌砂浆作为继商业

30、混凝土之后的又一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由于其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实现资源再利用等方面的优良性能,已逐步被人们所认知和重视。预拌砂浆的发展不仅充分体现了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的战略方针,也是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预拌砂浆是现场加水(或配套液体)搅拌而成,因此可以根据施工进度、使用量多少灵活掌握,不受时间限制,使用方便。还可结合机械化施工提高工作效率、产品质量有保障、施工现场环保无扬尘、密闭运输无污染。因此,受环境治理、道路管制等影响较小。按照传统现场拌制砂浆的生产方式,从原材料准备到生产都使用人工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而且生产劳动条件恶劣,大量粉尘弥漫作业现场,有

31、害气体严重影响劳动者身心健康。使用预拌砂浆后,从生产到流通的全过程几乎都是在密闭状态下机械化操作,极大程度减少了对劳动者的健康危害,其大量使用有助于降低建筑工地扬尘,对减少城市雾霾有显著作用。近几年,我国中北部地区雾霾持续加重,因此控制道路运输及工地扬尘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就预拌砂浆本身来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四章 项目选址方案一、 项目选址原则项目建设区域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并且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与当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郑州,简称“郑”,古称商都,是河南省省会、特大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批复确定

32、的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21年,全市辖6区5市1县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7567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郑州市常住人口为12600574人,城镇人口987.9万人,城镇化率78.4%。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12003亿元。郑州地处中国华中地区、黄河下游、中原腹地、河南中部偏北,位于黄河中下游和伏牛山脉东北翼向黄淮平原过渡的交接地带,西部高,东部低,中部高,东北低或东南低;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郑州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拥有亚洲作业量最

33、大的货车编组站。郑州航空港区是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首家期货交易所。郑州是联勤保障部队郑州联勤保障中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驻地,也是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组成部分。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支持的六个大遗址片区之一、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郑州历史上曾五次为都,拥有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80项。“十三五”时期是郑州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

34、国际国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经过五年发展,全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2万亿元左右,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200万左右,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200亿元,进入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20强,成为全国重要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149.648.3调整为1.339.858.9,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数字化为引领的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电子信息、汽车与装备制造业等战略产业支撑力不断增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1.6%增长到2.0%以上。城乡发展内涵品质加快提升,确定了“

35、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的城市发展布局,以道路综合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城乡结合部综合改造和城市精细化管理“三项工程、一项管理”为抓手的城市有机更新全面推进,以32个核心板块开发建设为带动的城市结构优化、形态提升效果不断显现,以精品村、示范村为突破的美丽乡村建设有序实施,以轨道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206.3公里,农业路高架、四环快速化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用,市域城市建成区面积由744.77平方公里扩大至1200平方公里左右,城乡环境面貌、形态品质、承载功能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实现重大突破,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

36、州片区探索创新不断突破,国际交通枢纽门户、对外开放体系高地、参与国际合作高地“一门户、两高地”对外开放体系加快完善,郑合、郑太、郑万高铁河南段先后建成投用,“米”字形高铁网基本成型,四条“丝绸之路”不断拓展延伸,航空货邮吞吐量跃居全国机场第六位,进出口额稳居中部城市首位。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党政机构改革、企事业单位改革扎实推进,以“一网通办、一次办成”为牵引的“放管服”改革取得阶段成效,商事制度改革、土地供应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规划集中统一管理改革等有效实施,政府性资源配置更加高效良性,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得到充分释放,成为全国第8个市场主体超百万的省会城市。生态环境明显

37、改善,大力推进通道绿化、沿黄绿化,实施全域绿化主体工程,市区绿化面积增加8755万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由33%提高到35%,贾鲁河综合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建成投用,荣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始终保持污染防治高压态势,实现了沿黄区域违法建筑等“四乱”问题清零、市域散煤清零、主城区煤电清零、非电燃煤锅炉清零,PM2.5、PM10分别下降46.9%、49.7%,2020年优良天数达到230天,比2015年增加90天,空气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中退出后20名,建设用地及农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水污染、土壤污染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各项民生事业协调发展,181个贫困村96549贫

38、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摘帽,100个政府主导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快建设,中小学午餐配餐和课后托管、诊间结算、“就医一卡通”等便民服务改革受到群众普遍欢迎,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低保标准实现一体化。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成,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央视春晚郑州分会场、金鸡百花电影节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郑州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法治郑州、平安郑州建设全面深化,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市域治理现代化加快推进,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有序。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政治生态持续优化,党的建设质量得到新的提升。“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胜利完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胜利实现,

39、为郑州开启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郑州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并存。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周期更短、迭代更快,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带来巨大变量,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产业分工格局调整和竞争加剧。从国内大势看,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全面步入生态文明时代、数字时代,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科技创新、产业层次、供给质量、流通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我们自身发展看,郑州已经发展成为经济总量上万亿、人口过千万的特大城市,区

40、位交通便利,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市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比较优势更加突出。同时,我市转型发展压力不断增大,科技创新基础薄弱、基础承载能力不足、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主体发展不充分等制约还比较突出,生态环境质量尚未根本好转,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加快推进,各级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开放意识、创新精神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区域经济极化与分化过程中,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郑州必须保持清醒、增强定力、勇往直前、奋勇争先,努力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十四五”时期,是郑州加快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把郑

41、州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使命放在“两个大局”中进行谋划,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区域竞争带来的新挑战和自身发展面临的新任务,增强赶超意识、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善于化危为机,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奋力夺取“十四五”时期郑州发展新胜利。三、 创新驱动发展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全面形成,基本实现“两化五强”建设目标。“两化”:一是现代化。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国内城市第一方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城市核心功能大幅提升,城市软实力全面增强,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率先基

42、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二是国际化。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水平大幅提升,国际交流活动更趋频繁,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引进国际组织实现重大突破,经济外向度进入全国城市先进行列,国内大循环节点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联结点地位和作用充分显现,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先行区。“五强”:一是创新强。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高度融合,成为全省创新策源地、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二是枢纽强。建成衔接国际国内的运输网络和物流体系,实现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信息港“四港”高效联动,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路”畅通全球,成

43、为辐射全国、链接世界、服务全球的国际综合枢纽。三是生态强。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广泛普及,生态环境根本好转,资源能源高效集约利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富有成效,基本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郑州。四是文旅强。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形成一批具有郑州标识的文旅品牌和文旅名片,成为古今相映生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独特魅力的黄河流域国际旅游门户,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得到广泛认同,建成具有黄河流域鲜明特征的文旅强市。五是法治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郑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更加浓厚

44、,社会更加稳定有序,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迈上大台阶,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产业体系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经济首位度、发展协调性、城市承载力持续增强,保持中高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成为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空间结构优化形成新布局。推动城市向集约型、分布式、多中心、网络化发展转变,核心板块建设基本成型,“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的城市功能布局更加完善,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人文空间精致和谐,实现城市品质内涵、形态风貌显著提升,城市建设和管

45、理水平根本性改变,新老城区之间、城乡之间、“1+4”都市圈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成为国内广泛认可、预期看好、富有竞争力的特大城市。五、 产业发展方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塑造追赶超越新动能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来打造,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科技兴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中原科技城为引领,推动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集聚,围绕产业链完善创新链,布局创新链培育产业链,打造国家极具活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一)优化城市创新格局深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创新,按照“一带引领、两翼驱动、四区支撑、多点联动”的总体布局,以增强体系能力为主线,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

46、人才队伍进一步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建设一批科创策源能力强、高端产业成长好、示范带动效应佳的区域创新载体。高质量打造中原科技城,以龙湖北部、智慧岛、科学谷三个区域为主体,协同推进科技创新、政策创新、金融创新、资本创新,重点发展数字文创、信息技术、前沿科技、生命科技、人才教育等产业,着力打造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中原地区科技创新策源地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发挥郑东新区、经开区、高新区、航空港区“四梁八柱”作用和各区县(市)核心板块、产业园区、新城等功能平台作用,建立完善各层级科技创新平台功能设施和配套政策,营造更适应科技人才、科创活动需要的场景和环境。(二)加速汇聚创新人才实行更加开放人才政策,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实施好“黄河人才计划”,推进河南省(中原科技城)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建设,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大力引进世界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强国内高科技“头部”企业、央企省企研发中心、全省一流高科技企业、国内高校研发机构和豫籍在外人才的招引力度,进一步完善以引平台、引高校、引科研机构为主攻方向的人才引育机制,把郑州打造成为一流人才的汇聚之地、培养之地和事业发展之地、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