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临摹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临摹精选课件.ppt(8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书法临摹第一页,本课件共有84页一、前期准备v明确了汉字与书法的关系,在书写实践中,应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目的在实用与艺术之间作出抉择。v学习书法有两个层次:一曰写字,“求工于一笔之内”,建立书学的基础;二曰书法,“寄情于点画之间”,追求书法的抒情性和表现力。第二页,本课件共有84页1、写字一定要弄清基本笔画v首先,这是识字的需要,有许多汉字是大同小异的,稍不留意,就会写错。v其次,正确掌握笔画,才能准确计算字的笔画数量。v这里应当注意,要求正确掌握笔画,主要指现今通用的正楷简化字体而言,其他字体如篆、隶、草等,不属于规范实用字体,不能用楷体的标准笔画去衡量。但应当看到,即使是正楷,在古体字
2、于今体字、繁体字与简体字,正体字与异体字之间也有一些差别。第三页,本课件共有84页汉字笔画名称表汉字笔画名称表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84页2、汉字的笔顺规则、汉字的笔顺规则v汉字的笔顺,是经约定俗成的合乎人的生理特点和思维习惯顺手贯气,有利于点画之间的呼应联络,使书写规范、美观、并能提高书写的速度。v横竖交叉的笔画要先横后竖:十、于、丰、干、丁等。含上述字或部首的字,如木、芋、艳、刊、花、羊等,也是如此。v有撇有捺的字要先撇后捺:人、八、入、木、文、会等。含上述字或部首的字,如大、分、树、艾等,也是如此。由于汉字中没有捺起笔的字,所以撇与捺不论是相交、相离、相接,书写时都是先撇后捺。v上下结构及
3、上中下结构的字,先上后下:二、丁、立、李、昌、亨等。部分独体字和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的字一般也遵从此规则。v 左右结构及左中右结构的字先左后右:川、州、旧、构、部、树、衍、樊(上部)等。第五页,本课件共有84页汉字的笔顺规则汉字的笔顺规则v 不封口的字,先外后内:月、母、同、凤、凡、用、叉、厅、历、虱、氢、勉、毯、赴、旭等。v(6)两边笔画对称的挟中结构字,按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写,如小、水、办、永、承;这里要注意的是“火”、“肃”,它们的笔顺不是先中间后两边,而是相反。v全包围的字,按从外到里后封口的笔顺规则写,如:日、目、田、回、园、团等。v左上半包围结构的字,按从外到里笔顺写,如:原(厂
4、原)、庄(广庄)、尾(尸尾)、扁(户扁)、病(疒病)。v 走之儿,建之儿部首的字,按先里后外的顺序写,如:进、延。v左三包的字,从上到下写,最后一笔是竖折,如:医、巨、臣。v底下无挡笔的竖笔最后写,如:干(二干)、羊(兰羊)、半。其它如午、牛、平、丰、年、中、串等字亦然。v以上规则是汉字笔顺的常见规则,但还不能覆盖所有规则。其实,较为复杂的汉字的笔顺往往是这些规则的综合运用,第六页,本课件共有84页3 3、学习书法应当是把练字与识字、用字分开。、学习书法应当是把练字与识字、用字分开。v通常练字使用的范本,大多是古代碑帖,其中有不少繁体字、异体字和古体字,还有书写者随意增损笔画的字,这些字的笔形
5、和笔画与现今通用字有一定的差异。v练字主要是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的造型技巧,结构规律以及篇章布置等,应侧重于字的形态塑造,作为认识、运用,虽然也牵涉字的形态,但更应注意量的掌握,即笔画的多少、长短等。v基本笔画弄清楚了,各种笔画的粗细、曲直、结体的疏密、开合、笔画之间的联络映带等关系,则属于造形方面的问题,正是我们临习古帖应着重考虑的。第七页,本课件共有84页二、碑帖的选择v对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选择一个好的碑帖为范本很重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学习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人所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是很有道理的。v碑帖是古代书家优秀传世作品的通称,凡前代书法(包括当代)有
6、高超水平、足以成为书法取法对象者,以一定形制编辑成册行世,均可称为字帖或书帖、碑帖。历代名家书法,因历史的长期认同,一直为人奉为法式,故称“法书”或“法帖”。v碑和帖碑和帖在书法史上原属两个不同的书法形式体系。碑碑是石刻文字,帖帖最早指书写在帛或纸上的墨迹原作。二者因载体、用途不同,在书法风格倾向上也各有所取。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彼此都形成了较稳定的风格特色。第八页,本课件共有84页1碑、帖的区别碑、帖的区别v1.从制作目的不同看,最初的碑没有文字,后来为托顽金之坚以期永垂后世,在碑上增加了文字,并且从最初的随意刻画到庄重严整、一丝不苟,其主要目的是追述世系、记叙生平、歌功颂德,而不是传扬书法
7、,所以书者可以是名家,也可以不是名家。唐以前的碑多不署书者姓名,可以看出碑是重内容而轻书唐以前的碑多不署书者姓名,可以看出碑是重内容而轻书写的。写的。刻帖的目的是传播书法,为后人提供历代名家法书的刻帖的目的是传播书法,为后人提供历代名家法书的复制品,所以书法的优劣是它的选择标准。复制品,所以书法的优劣是它的选择标准。v2.从书体不同看,碑的历史悠久,碑的历史悠久,所用书体在隋以前都是庄重肃穆的篆、隶、楷书。直至唐太宗御笔亲洒,才开始有行书入碑。草书刻碑除升天太子碑外,绝少有。而刻帖一事始自赵宋,多数是诗文简札,所以行、草书及小楷居多。v3.从形制不同看,碑是竖立在地面上的石刻,多数是长方形,也
8、有圆顶、尖顶的,虽然有一面字的,但也有两面以至于四面刻字的。丰碑巨碣动辄丈余高,气势宏伟。帖因为多取材于简札、书信、手卷,故高度一般在一尺上下,长则一尺至三四尺,呈横式,多为石板状,只在正面刻字。另外,帖有木刻的,碑则绝少。第九页,本课件共有84页v4.从制作方法不同看,v南朝梁以前,碑一般是书丹上石,即由书写者用朱笔直接把字写在磨平的碑石上,再经镌刻。刻碑者往往可以因循刀法的方便而使字的笔画有风格上的变化,即与原书丹之字略有出入,还有的碑刻甚至未经书丹而直接奏刀。其字融入了刻工的艺术情趣,有极浓的金石味道,非毛笔书写所能体现,实际上是书者与刻者的共同创造。而刻帖都是摹勒上石,就是先将墨迹上的
9、字用透明的纸以墨摹下来,然后用朱色从背面依字勾勒;再拓印上石,最后刻,比碑多出两道工序。虽然程序复杂,但刻帖要求忠于原作,尽力毕肖,每道工序均不得搀入己意,所以精品帖本可以达到乱真的水平。第十页,本课件共有84页2碑、帖的特点碑、帖的特点v“碑”和“帖”都是古代书法的形式,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规范。其风格境界,应该说各擅其美,难分轩轾。v“碑”系书法因为特殊场合的限制,书体多用正体(如汉碑隶书、魏碑正书),且为典重起见,风格多浑厚朴拙。故此发展而出“碑派”(碑学),其书则着意追求笔墨的“金石味”。而北魏碑刻因受其地域文化的熏陶,书法体势雄强;复经刀刻及自然残蚀的“加
10、工”,更增添浑莽之气,因而被习碑者尊为碑学正宗。v“帖”系书法书体以行草书为主,风格自由活泼,故有此发展而形成的艺术流派“帖派”(亦称“帖学”),风格以研雅秀美为主。“书圣”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晋人书法,是行草字体由“古”向“今”变化飞跃的一个高峰;其书法作品,也自然成为了古代“书帖”的渊源所出。清新秀美的书风成为“帖派”书法的标准,王羲之也就被推为“帖派”之祖。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84页3选帖选帖v学书法从帖还是从碑,完全依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必同他人而随大流。因为只有选取自己喜欢的佳作为范本,临习起来才会感到亲切有趣,易于理解、记忆,易于上手、得法。一般主张一般主张学书以唐楷入手,学书以唐楷
11、入手,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这是因为中国书法艺术实在太丰富了,风格太多样化了,笔法各成体系,一律以唐楷打基础,未必都合适宜。v另外,在选择好的范本的同时,还应注重墨迹注重墨迹。这一点很重要,碑刻拓本再好,终是刀凿痕迹,书家的笔墨韵味已被剔除。只有古人的墨迹(尤其是真迹)则完全是原来的本像。v墨迹中书家行笔的起止转折、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可得一目了然;点画的勾连呼应、用墨的浓淡枯润,都毫芒可辨,清晰能察;气韵神采,依然如故。古人认为,能或名家真迹十数字,便可得其笔法。就在于此。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84页 唐 欧阳询 刚劲峻拔 方润整齐 开朗爽健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84页欧欧阳阳询询严严整整端端正正1
12、2014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84页 唐 颜真卿 清劲丰肥 严整茂密 结构端和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84页颜颜真真卿卿沉沉着着浑浑厚厚12016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84页 唐 柳公权 清劲峻拔 结构严谨 疏朗开阔 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84页柳柳公公权权秀秀劲劲挺挺拔拔12018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84页 元 赵孟頫 圆润清秀 端正谨严 流利娟秀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84页褚遂良褚遂良清俊飘逸清俊飘逸12020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84页钟钟繇繇朴朴拙拙含含蓄蓄12021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84页王王羲羲之之妍妍美美流流便便12022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84页王王献献之之神神彩彩飘飘逸逸12023第
13、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84页4碑帖临摹碑帖临摹v书法是我国传统的民族艺术,它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学书必须从临摹入手,这是古往今来学书的通规。v v在历代名碑法帖中,蕴藏着书法美的基本规律。而要学习和掌握书法规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向古代名碑法书学习。v v学书法,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首先是思想上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书必须从临摹入手。学书必须从临摹入手。然后按照一定的方法步骤,循序渐进。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84页二、临摹的步骤二、临摹的步骤v临摹的步骤,一般分为读帖读帖临摹(摹书临摹(摹书对临对临背临背临意意临)临)。“读帖”是临摹的准备阶段。“读帖”就是学书者一个研究、品味、摸索书法笔法
14、与笔墨情致的心理投入过程。在通过细心“阅读”、仔细品味原帖精神、趣味的基础上建立对书帖的笔法特征基本印象。这是学书的最基本步骤。v临摹分为两大部分,一为一为“临临”。另一为。另一为“摹摹”。南宋美夔续书谱称:“初学书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又称:“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84页2 2临摹的步骤临摹的步骤v摹摹临临背背拟拟12026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84页1 摹 帖 学写必先模仿,不得古人形质,无自得其性情也。故欲临帖,必先使之模仿数百过,使转运立笔尽肖,然后可以临帖。康有为
15、摹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循序渐进的方法:第二十七页,本课件共有84页(1)(1)摹摹v学书必须摹仿,不得古人形质,无自得性情也。学书必须摹仿,不得古人形质,无自得性情也。(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康有为广艺舟双楫)12028第二十八页,本课件共有84页(1)写仿影 用透明的纸,蒙在范字或字帖上,照着纸上显露出来的字迹仿写。要一笔一画地认真仿写,不使走样,尽量符合笔画顺序规则和间架结构要求。第二十九页,本课件共有84页(2)单 钩 用薄纸蒙在字帖上,只钩出字的点画的中锋线,然后按照钩出的中锋线自己运笔书写。此法简便有效,能迅速将帖上的结构记入心里。第三十页,本课件共有84页第三十一页,本课件共有84页(3)
16、双 钩 将薄纸蒙在字帖上,用极细的线条将字的外形轮廓钩出空心字来,勿使丝毫失真。在传世的王羲之兰亭序墨迹中,以唐人冯承素的双钩廓填本为最好。第三十二页,本课件共有84页第三十三页,本课件共有84页(4)填 实 对已钩出的“空心字”,用墨填写。注意要一笔完成,既不能有空隙,也不能写出双钩轮廓之外,不然就会破坏字形。要完全跟着帖走,以求近真。第三十四页,本课件共有84页第三十五页,本课件共有84页v对临v背临v意临2“临帖”的三种形式第三十六页,本课件共有84页v“对临”是对照范本临写,细考其笔画特殊、笔法渊源、理清其笔路,尽可能接近地临写。处在这一阶段,细心与耐心非常重要。一个书家对所临法书名帖
17、的理解、领悟达到什么层次、吸收多少,全凭此阶段所下的功夫。欧阳询的“细详缓临”和孙过庭“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都是对“对临”的最深刻的诠释。对临第三十七页,本课件共有84页(1)格 临 取一薄玻璃片或透明的涤纶片,照着帖字的大小画上九宫格或米字格,把这画有格子的薄玻璃片或透明的涤纶片放在帖字的上面,然后在所有九宫格或米字格的现成的练习本上照式临写。第三十八页,本课件共有84页 临时先看清帖字哪一笔在格子的哪个部位上,然后对照着将这一笔也写在同样的部位上,这样便不致走样。不然的话,字虽还是这个字,可笔画和间架的位置跟帖字不相同了,那就是“抄帖”而不是“临帖”。“抄帖”是初学者最易犯的毛病,必须
18、避免。第三十九页,本课件共有84页v在摹写的基础上,进一步照着(不是印着)字在摹写的基础上,进一步照着(不是印着)字帖上的字来写,一方面可以检验帖上的字来写,一方面可以检验“摹摹”的成效,的成效,另一方面可以掌握字的姿致、神态,这是从形另一方面可以掌握字的姿致、神态,这是从形似的基础上提高到神似的境界的重要一步。似的基础上提高到神似的境界的重要一步。12040第四十页,本课件共有84页(2)对 临 经过“格临”若干遍之后,熟悉了帖字的笔画和间架,就可以进入“对临”了。不再用格子,而是直接对着帖临写,临写的字宜比贴字大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这时就不宜看一笔写一笔,而要看一字写一字,最好能看一行写一
19、行。意在笔先,笔居心后,预想字形第四十一页,本课件共有84页v宋姜夔:宋姜夔:“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不经意也。摹书易忘,经意不经意也。”(”(续书谱续书谱)12042第四十二页,本课件共有84页背临v“背临”,是指学书者在不看帖的情况下把所临法帖“背”写下来这是学书过程中很艰难的一个阶段。一般说来,单个的字背熟几个并不难,难的是整行、整篇,包括用笔、墨色、结构、章法。这就要求学书者在对临阶段,细详缓临,从局部到整体,反复研究、仔细揣摩,熟练掌握。
20、至于精熟,自然至于“背临”。这一步所达到的境界直接影响着其下一步的发展。第四十三页,本课件共有84页 背帖也叫“读帖”,就是把帖收起,凭记忆默写。要多读熟记,经常翻阅字帖,反复揣摩,牢记在心。观察其形,体味其意,提高鉴别和欣赏能力。从头到尾地反复默写,达到精熟的地步,使写出来的字尽量跟字帖一样。运笔自如 心手相应第四十四页,本课件共有84页意临v“意临”这是临摹的高级阶段。登上了此颠,转入了意临,实际上学习已开始由第二阶段“临摹”向第三阶段“创作”阶段转移。即临摹已不要求酷似,可以摆脱形似上的羁绊,追求神似。这是一种对原碑帖字形造型的“提纯”与摹拟,重在得其“神韵”,笔画形态、位置则不必亦步亦
21、趋。或取笔法,或取墨法,或取章法,或取风格,或取意境。如沈颖画谨所说,全在神会,“目意所结,一尘不入。似而不似,不似而似。”这里,学书者的主观灵活性增加了,而客观再现性则大大减少了。而且在“意”的再现、表现中,临书者对字形构造可以按自己的理解作一些调整处理。因此“意临”实际上已带有很多主观创造成分;在“意”的再现过程中,学书者的主观感受已开始融入其中。当作者表现主观感受的力度加大,临摹变得很主观化,此时的“意临”已经非常自然地融入到创作之中了。所以,即使是很有成就的书家,也常常要通过意临,不断吸取前人的精粹以充实自己的创作。第四十五页,本课件共有84页v通过学书者“入帖”到“出帖”,实际上“意
22、临”是个过渡、衔接阶段。临摹的前期工作做得好,基本功扎实,那么变化成家就水到渠成。第四十六页,本课件共有84页v就是根据某种字体的结构、精神特点,拟造就是根据某种字体的结构、精神特点,拟造出字帖上所没有的字来,而又做到风格与该出字帖上所没有的字来,而又做到风格与该种字体一致。种字体一致。12047拟临第四十七页,本课件共有84页三三、树立正确的临摹观、树立正确的临摹观v古代字体、书体的基本规范,蕴藏于古代法书名帖中。临摹古法书,目的是掌握书法基本规范,而不是复制、重复古人。因此不能一味临古,食古不化,必须要有一个进入与退出的过程。v 临摹法帖,重点在于探求笔法,而不是刻画外形。优秀的书法作品都
23、具有特殊的个性,这些个性是通过作品中点画的仪态、结字的技巧、通篇的章法等要素而表现出来的。临摹的目的是弄清其笔法规律、所致之由,由个别而掌握一般规律的过程,而不是机械描摹其形状。v临摹要反对不讲方法的亦步亦趋,要坚持在正确方法指导的前提下的形神毕肖。第四十八页,本课件共有84页四、姿态v坐姿坐姿v站姿站姿第四十九页,本课件共有84页座位:座位:座位适当,姿势自然易于正确,大致是以身体各座位适当,姿势自然易于正确,大致是以身体各部安置舒适,且易于书写为准。其要点如下:部安置舒适,且易于书写为准。其要点如下:座椅需正对桌面,不宜偏斜。座椅需正对桌面,不宜偏斜。座椅高度,约与膝同,作时能两脚及地踏稳
24、,不至座椅高度,约与膝同,作时能两脚及地踏稳,不至于悬脚虚浮。桌面高度,随人而定。太高太低皆不好。于悬脚虚浮。桌面高度,随人而定。太高太低皆不好。桌椅之距离,以能挺直体干为度,所谓桌椅零距桌椅之距离,以能挺直体干为度,所谓桌椅零距离即桌椅之距离为零,乃最理想者。离即桌椅之距离为零,乃最理想者。坐姿坐姿第五十页,本课件共有84页 两脚张开与肩同宽,着地踏稳,上半身略为前倾。两脚张开与肩同宽,着地踏稳,上半身略为前倾。腰背伸直,稍向前俯,不可弯曲。胸部挺起,距桌腰背伸直,稍向前俯,不可弯曲。胸部挺起,距桌缘约五公分。腹部微缩。左手按纸,稳定躯体。缘约五公分。腹部微缩。左手按纸,稳定躯体。右手执笔,
25、或枕腕、提腕、悬腕,各依执笔要领行右手执笔,或枕腕、提腕、悬腕,各依执笔要领行之。之。头部正而略为前俯,两眼正视,不宜偏斜。头部正而略为前俯,两眼正视,不宜偏斜。此外,需放轻松、自然,全神贯注,然后完全发挥此外,需放轻松、自然,全神贯注,然后完全发挥书写最大功能。书写最大功能。姿势要领:姿势要领:第五十一页,本课件共有84页 部份较大之书法字乃需站立书写。姿势与坐姿相近,要领部份较大之书法字乃需站立书写。姿势与坐姿相近,要领如下:如下:站立书写不用座椅,桌之高度以使上半身微俯为标准,约站立书写不用座椅,桌之高度以使上半身微俯为标准,约在腰上下,过高过低均不宜。在腰上下,过高过低均不宜。两脚张开
26、,与肩同宽,不可平立,右脚需踏前一步站稳。两脚张开,与肩同宽,不可平立,右脚需踏前一步站稳。右手执笔,左手按纸并稳定躯体。右手执笔,左手按纸并稳定躯体。上半身略为前俯,不可弯曲,藉右脚左手,使其平稳。上半身略为前俯,不可弯曲,藉右脚左手,使其平稳。头部亦随上半身自然微俯,两眼正视,不可偏斜。头部亦随上半身自然微俯,两眼正视,不可偏斜。心情轻松自然,精神尤须贯注。心情轻松自然,精神尤须贯注。立姿立姿第五十二页,本课件共有84页五、基本笔法五、基本笔法1.1.执笔方法执笔方法2.2.运笔方法运笔方法9153第五十三页,本课件共有84页1.1.执笔方法执笔方法“凡学书字,先学执笔凡学书字,先学执笔”
27、9154第五十四页,本课件共有84页五字执笔法五字执笔法9155第五十五页,本课件共有84页执笔时手需注意:执笔时手需注意:一要一要稳稳,二要,二要松松,时紧时,时紧时松,只要各个手指不死聚在一松,只要各个手指不死聚在一起,不扣住掌心,是得运用时起,不扣住掌心,是得运用时灵活自然灵活自然就可以了。就可以了。第五十六页,本课件共有84页执笔原则执笔原则v笔杆垂直笔杆垂直v指实掌虚指实掌虚v自然放松自然放松9157第五十七页,本课件共有84页执笔部位执笔部位v写小字及楷书时,执笔部位可偏下。写小字及楷书时,执笔部位可偏下。v写大字或行、草书时,执笔部位可偏上一些。写大字或行、草书时,执笔部位可偏上
28、一些。9158第五十八页,本课件共有84页 运笔是书法的根基,若不得其要领,则再怎么写运笔是书法的根基,若不得其要领,则再怎么写也没用。所以书法以此为重。运笔的方法有三种:也没用。所以书法以此为重。运笔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指运法,一是指运法,二是腕运法,二是腕运法,三是肘运法三是肘运法运笔方法运笔方法第五十九页,本课件共有84页指运法指运法:指运法是运笔的其中一个持法,做法是将左手垫于右手之指运法是运笔的其中一个持法,做法是将左手垫于右手之下。通称枕腕式。亦可放一重厚物于右手腕之下代替,而这样下。通称枕腕式。亦可放一重厚物于右手腕之下代替,而这样做,腕部就固定了,只剩下手掌手指部份可动,因此只能
29、书写做,腕部就固定了,只剩下手掌手指部份可动,因此只能书写细短的笔画,适合用于小字。但若书写草书的小字时,也不适细短的笔画,适合用于小字。但若书写草书的小字时,也不适合使用枕腕式。因为此法较不灵活,写时会缺乏一股流动之气合使用枕腕式。因为此法较不灵活,写时会缺乏一股流动之气,无法表现其气概。,无法表现其气概。第六十页,本课件共有84页腕运法:腕运法:腕运法就是固定肘部,将腕部提起,一般通称提腕式。腕运法就是固定肘部,将腕部提起,一般通称提腕式。而此法将腕部提起,活动范围就较枕腕式大,可以书写较大而此法将腕部提起,活动范围就较枕腕式大,可以书写较大的中字。但也不适合书写于大字,因为肘部仍着地,活
30、动范的中字。但也不适合书写于大字,因为肘部仍着地,活动范围仍受限制。围仍受限制。第六十一页,本课件共有84页运腕的方式运腕的方式v“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主执。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主执。”9162第六十二页,本课件共有84页肘运法是连肘部一起悬空,以肘运法是连肘部一起悬空,以肘部来运笔,一般通称悬腕式。而肘部来运笔,一般通称悬腕式。而此法以肩膀为中心,腕肘均不放于此法以肩膀为中心,腕肘均不放于案上,所以最为灵活,活动范围最案上,所以最为灵活,活动范围最大,挥洒自如,易于表现笔力。适大,挥洒自如,易于表现笔力。适用于大楷、行草等书体。总之,悬用于大楷、行草等书体。总之,
31、悬腕式是运笔的极致用法,如欲尽善腕式是运笔的极致用法,如欲尽善尽美,此法非熟练不可,不然大字尽美,此法非熟练不可,不然大字无法逞其雄势,行草不得其纵逸,无法逞其雄势,行草不得其纵逸,各不得要领是也。各不得要领是也。肘运法:肘运法:第六十三页,本课件共有84页枕枕肘肘枕枕腕腕9164第六十四页,本课件共有84页枕枕肘肘悬悬腕腕9165第六十五页,本课件共有84页悬悬肘肘悬悬腕腕9166第六十六页,本课件共有84页2.2.运笔方法运笔方法v“书法之妙,全在运笔。书法之妙,全在运笔。”v所谓运笔,就是充分利用毛笔的可塑性,塑所谓运笔,就是充分利用毛笔的可塑性,塑造出预期的优美笔画来。造出预期的优美笔
32、画来。v(1 1)行笔用力的基本动作)行笔用力的基本动作v(2 2)笔锋运行的主要方式)笔锋运行的主要方式v(3 3)用笔的两大基本风格)用笔的两大基本风格v(4 4)笔位)笔位9167第六十七页,本课件共有84页行笔用力的基本动作行笔用力的基本动作v起笔起笔的顺、逆、截的顺、逆、截v行笔行笔的按、顿、提的按、顿、提v转折转折的翻、挫、绞的翻、挫、绞v收笔收笔的踢、拖、抹、回的踢、拖、抹、回9168第六十八页,本课件共有84页 落笔时如何做各种笔画,表现各异书风,其间变化多端,落笔时如何做各种笔画,表现各异书风,其间变化多端,还有像落笔与起笔之方式,行笔之轻重缓急,笔画或字之间还有像落笔与起笔
33、之方式,行笔之轻重缓急,笔画或字之间的连与断,以及转折之方式,笔锋之运用等,皆需注意。但的连与断,以及转折之方式,笔锋之运用等,皆需注意。但多虽多,还是有一定的法度可寻,大约分成几点,略概分类多虽多,还是有一定的法度可寻,大约分成几点,略概分类叙述:叙述:运笔的要领运笔的要领第六十九页,本课件共有84页当你在写作时,一个字完成的过程是由提笔与顿当你在写作时,一个字完成的过程是由提笔与顿笔交互而形成的,笔交互而形成的,顿是将笔下压顿是将笔下压,屈笔锋而将力,屈笔锋而将力道使于纸上。道使于纸上。提,则是将笔提起或半提起以继续行提,则是将笔提起或半提起以继续行笔笔。大体上,顿笔后需提笔才能行笔,而提
34、笔后又需顿笔,。大体上,顿笔后需提笔才能行笔,而提笔后又需顿笔,使笔画成形,或接连着下一笔的笔画。终使字成形。所以才使笔画成形,或接连着下一笔的笔画。终使字成形。所以才说说书法写作是提与顿的交替过程书法写作是提与顿的交替过程。提笔与顿笔:提笔与顿笔:第七十页,本课件共有84页中锋中锋是指笔在运行过程中其是指笔在运行过程中其主锋(笔头最尖的那一部分)始主锋(笔头最尖的那一部分)始终处于笔画的中心线,不偏向任终处于笔画的中心线,不偏向任何一侧。何一侧。侧锋侧锋是指笔在运行过程中其是指笔在运行过程中其主锋偏于笔画的一侧,不能保持主锋偏于笔画的一侧,不能保持在笔画的中心线。在笔画的中心线。中锋与侧锋:
35、中锋与侧锋:第七十一页,本课件共有84页在书写在书写圆笔圆笔时起、收,提、时起、收,提、顿、转、折,放慢些许速度,使顿、转、折,放慢些许速度,使运笔较更稳定,在起止及转弯处,运笔较更稳定,在起止及转弯处,笔画中等,使整体看起来圆润。笔画中等,使整体看起来圆润。而而方笔方笔则是在上述各要点中,则是在上述各要点中,突显笔画的骨气,让整体架构明突显笔画的骨气,让整体架构明瞭,直方而不失轻巧,凝整沈着,瞭,直方而不失轻巧,凝整沈着,苍劲挺拔。苍劲挺拔。圆笔与方笔:圆笔与方笔:第七十二页,本课件共有84页逆锋入笔与顺锋入笔是起笔逆锋入笔与顺锋入笔是起笔是的两种方法,是的两种方法,写字时点画从空写字时点画
36、从空中运动到与纸接触中运动到与纸接触,叫作入笔。,叫作入笔。入笔的方向与笔画首端的运入笔的方向与笔画首端的运行方向相同,称为顺锋入笔行方向相同,称为顺锋入笔。入笔的方向与笔画首端的运入笔的方向与笔画首端的运行方向相反,称为逆锋入笔行方向相反,称为逆锋入笔。顺锋入笔又称露锋,逆锋入笔顺锋入笔又称露锋,逆锋入笔又称藏锋又称藏锋逆锋与顺锋:逆锋与顺锋:第七十三页,本课件共有84页字形、用笔、意态字形、用笔、意态造型意识造型意识12074六、观察与掌握字的形态特征第七十四页,本课件共有84页(1)(1)字形字形v长、短长、短v伸、敛伸、敛v正、侧正、侧12075第七十五页,本课件共有84页(九成宫九成
37、宫)()(玄秘塔玄秘塔)()(麻姑仙坛记麻姑仙坛记)()(还示表还示表)()(祭黄几道文祭黄几道文)12076第七十六页,本课件共有84页(颜勤礼碑颜勤礼碑)()(九成宫九成宫)()(神策军碑神策军碑)()(神策军碑神策军碑)12077第七十七页,本课件共有84页(2)(2)用笔用笔v主要是看它是方是圆,注意其起笔、收笔和转主要是看它是方是圆,注意其起笔、收笔和转折的变化。折的变化。v方圆:方圆:欧体是方笔为主的,颜体则方圆并用,欧体是方笔为主的,颜体则方圆并用,而柳体则是方圆并用而又以方笔为基调。而柳体则是方圆并用而又以方笔为基调。v起笔、收笔:起笔、收笔:欧体多有微微的斜角,而不露尖欧体多
38、有微微的斜角,而不露尖锐的锋芒,柳体却是起笔方整有势,收笔顿挫锐的锋芒,柳体却是起笔方整有势,收笔顿挫清晰的;颜体则虽然起、止的顿挫分明,仅行清晰的;颜体则虽然起、止的顿挫分明,仅行笔过程却是笔在画中,与欧体横画锋在上,竖笔过程却是笔在画中,与欧体横画锋在上,竖画锋在左者不同画锋在左者不同12078第七十八页,本课件共有84页(九成宫九成宫)()(玄秘塔玄秘塔)()(玄秘塔玄秘塔)()(颜家庙颜家庙)()(九成宫九成宫)12079第七十九页,本课件共有84页(九成宫九成宫)()(告身帖告身帖)()(神策军碑神策军碑)12080踢钩,欧体是铺毫横抹,笔毫从上下两方面向右慢慢收拢,颜体是折锋复笔平
39、踢,成缺角之状,柳体则与颜体相近,却又以回锋斜上平踢出之。第八十页,本课件共有84页 (九成宫九成宫)()(告身帖告身帖)12081捺刀,欧体是平拖而出,颜体则旋笔使成缺角,柳体是近似颜体,而缺角则比颜体短促第八十一页,本课件共有84页(3)(3)意态意态v主要是看它属于主要是看它属于气势停蓄气势停蓄的还是的还是风华外露风华外露的。的。v气势停蓄:钟繇、颜真卿等,写来便应多用藏气势停蓄:钟繇、颜真卿等,写来便应多用藏锋,隐笔慢行,重于取意,用笔唯恐其尽,每锋,隐笔慢行,重于取意,用笔唯恐其尽,每一笔都有回锋的意思。一笔都有回锋的意思。v风华横溢:王献之、褚遂良等,写来便宜多用风华横溢:王献之、褚遂良等,写来便宜多用露锋,笔锋紧利,重于取态,用笔不嫌其尽,露锋,笔锋紧利,重于取态,用笔不嫌其尽,展拓奔放,无拘束,无凝滞。展拓奔放,无拘束,无凝滞。12082第八十二页,本课件共有84页v清姚孟起字学忆参:清姚孟起字学忆参:“学汉、魏、晋、唐学汉、魏、晋、唐诸碑帖,须各各还他神情面目,不可有我在,诸碑帖,须各各还他神情面目,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迨纯熟之后,合得众长,又不可无有我便俗;迨纯熟之后,合得众长,又不可无我在,无我便杂。我在,无我便杂。”12083第八十三页,本课件共有84页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第八十四页,本课件共有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