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学第一章.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6574901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子物理学第一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原子物理学第一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子物理学第一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物理学第一章.ppt(3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绪论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原子是物质结构的微小单元,原子物理学研究的是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及其有关内容,是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一门学科。2发展简史(1)原始的原子学说(2)科学原子学说的发展a.是近二三百年内才发展起来的,对其发展作出贡献的内容是:(a):气体分子运动论,如1827年,布朗运动;(b):化学,如道耳顿阐明的定比定律和倍比定律,开辟了原子学说的门径;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c):光谱的发现与大量的观察为原子物理学的建立提

2、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光谱是牛顿在1666年发现的)b.原子物理学的阔步发展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物理学建立了完整的三大理论体系,是力学,热力学,电动力学当时认为物理学的发展已到了尽头,已经非常完备,以后的进展只是次要问题的补充,但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如:冶金,内燃机,蒸汽机等的采用,促进了科学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提出了新的科学问题,另一方面也为科学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因此,物理学在这个时期以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光谱资料的大量积累许多重大发现产生1885年巴耳末发现光谱线规律。1887年赫兹发现光电效应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

3、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1897年汤姆逊证明电子的存在.1911年卢瑟福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许多理论被提出1900年普朗克从研究黑体辐射出发提出了量子论1913年玻尔的氢原子理论被提出来。1925年由海森堡、薛定谔等人提出了关于描述微观体系的新理论量子力学建立,为物理学的发展起了巨大推进作用。3.原子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原子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1)地位:a是关于物质结构的科学,是深入认识物质结构的中继站。b它是一门基础学科本身能解释许多物理问题,发展新知识它的发展影响到物理学的全部领域它与其它科学有相当大的联系:如,化学、天文物

4、理(用光谱知识)、矿物学、冶金学、生物科学。(2)应用:a既广且深,有许多方面的应用基本的应用是材料科学研究方面,如,电子发射材料,金属,磁性材料,半导体,导体,绝缘体,发光体等都需要原子物理方面的知识总之,原子物理学与现代生产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b对原子物理学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也可以用在其它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4学习上应注意的几点学习上应注意的几点总之,一定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问题,具体来说是:(1)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或者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自然界中,生产过程中,科学实验中观察到的一些事实,事实“加工”,分析,归纳,推理,从已有知识提出假设。如果假设与事实或过一步实验符合,再

5、推测其它实践情形下的结果,于是再进行实践检验理论的下确性()原子物理是逐步发展起来的研究对象是原子、分子等微观物体,不能直接观察,原子的结构和运动的研究要从反映这些情景的宏观宏观现象中去推究,这样需要反复地进行实验和理论验证因此,在原子物理的逐步发展过种中,认识往往不完备,只是近似的,但是逐步深入的进而完善的不能期望原子物理学在发展过程中提出的理论一定十分完整周密 (3)原子是微观体系,不能要求都按宏观规律来描述a微观体系无直观性,不能想象出一幅清楚的图象b要冲破经典物理的束缚.c.微观体系要用量子力学规律来描述d原子物理学中并没有完全否定经典规律,不少经典规律在微观物理中用五几点要求:五几点

6、要求:a.按时上课,认真听讲;按时上课,认真听讲;b.多看书,并提出问题;多看书,并提出问题;c.独立做作业,敢于质疑。独立做作业,敢于质疑。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第一章第一章 原子的基本状况原子的基本状况本章主要讲原子的一般情况,如原子的质量,大小,核式结构其中核式结构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体会其中的内涵1.1原子的质量和大小原子的质量和大小原子质量原子质量1.相对质量原子量把碳在自然界中最丰富的一种同位素12C的质量定为12.0个单位作为原子质量的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同其相比较,定出质量值,这个数值称为原子量

7、例,:1.0079O:15.999Cu:63.54原子量可以用化学方法测得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2.原子质量的绝对值原子质量的绝对值阿伏伽得罗定律:阿伏伽得罗定律:mol 原子的物质中,不论哪种元素,含原子的物质中,不论哪种元素,含有相同数量的原子个数有相同数量的原子个数 ,又若原子的原子量为,则,又若原子的原子量为,则mol该原子的绝对质量为克,一个原子的绝对质量可以该原子的绝对质量为克,一个原子的绝对质量可以表示为表示为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

8、材 可以利用法拉第电解常数可以利用法拉第电解常数F=96486.70库仑库仑/摩尔求得摩尔求得:=一摩尔的原子数分解一摩尔原子的物质所需的电量一摩尔的原子数分解一摩尔原子的物质所需的电量除以一个离子所带的电量除以一个离子所带的电量nF/ne=F/e按照上述方法,可以求得原子的质量为按照上述方法,可以求得原子的质量为:1.67367 10-24g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二、原子的大小二、原子的大小原子的大小:大概的量级在在10-10m范围内。范围内。估算方法如下:1设原子的半径为r,在晶体中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晶体的密度为,

9、原子量为A,1mol原子的体积为: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2从气体分子运动论可以估计原子的大小气体的平均自由程:测出,N,求出r,其中n是单位体积中的分子数。3从范德瓦尔斯方程测定原子的大小其中,定出,可算出,是气体体积,V0为分子所占体积。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1.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的核式结构一一.汤姆逊原子结构模型(汤姆逊原子结构模型(.J.Thomsonmodel)1电子的发现电子的发现a.法拉第电解定律:任何一摩尔单价离子,永远带有相同的电量

10、F,F称为法拉第常数,。b.阿伏伽德罗定律:一摩尔任何原子的数目都是,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每个单价离子所带的电荷为都是相同的,这应当是电的最小单位“电的原子”电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1897年,由英国著名物理学家J.J.汤姆逊(Thomson,1856-1940)真正从实验上确认电子的存在。加电场E后,射线偏转,阴极射线带负电。再加磁场B后,射线不偏转,。去掉电场E后,射线成一圆形轨迹,求出荷质比。微粒的荷质比是氢离子荷质比的千倍以上阴阴极极射射线线质质量量只只有有氢原子质量的千分之一还不到氢原子质量的千分之一还不

11、到 电子电子 汤姆逊模型:认为原子的汤姆逊模型:认为原子的 带正电部分是一个原子那么大带正电部分是一个原子那么大的的,具有弹性的具有弹性的,冻胶状的实体球冻胶状的实体球,正电荷均匀分布着正电荷均匀分布着,在球内或球在球内或球上有电子嵌着上有电子嵌着,认为电子可以在认为电子可以在平衡位置震动平衡位置震动 成功之处:汤姆逊模型能解释当时有关的原子成功之处:汤姆逊模型能解释当时有关的原子所发的各种频率的光谱所发的各种频率的光谱 困难之处:困难之处:a1903年后,勒纳特在做电子在金属膜上的散射年后,勒纳特在做电子在金属膜上的散射实验时发现,速度较高的电子很容易穿透原子,实验时发现,速度较高的电子很容

12、易穿透原子,从实验上很难说明原子是在从实验上很难说明原子是在10-10m 的量级那样的的量级那样的实球体实球体 b也不能解释粒子的散射实验结果也不能解释粒子的散射实验结果 二、二、粒子散射实验粒子散射实验粒子:放射性元素发射出的高速带电粒子,其速度约为光速的千分之几,带+2e的电荷,质量约为4MH。散射:一个运动粒子受到另一个粒子的作用而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的现象。粒子受到散射时,它的出射方向与原入射方向之间的夹角叫做散射角。(a)侧视图(b)俯视图。R:放射源;F:散射箔;S:闪烁屏;B:金属匣 1实验结果实验结果1909年,在卢瑟福的指导下,盖革和马斯登第一次观测到粒子束透过金属薄膜后在各方

13、向上散射分布的情况。实验结果:大大多多数数散散射射角角很很小小,约约1/8000散散射射角角大大于于90;极个别的散射角等于;极个别的散射角等于180。这是我一生中从未有过的最难以置信的事件,它的难以置信好比你对一张白纸射出一发15英寸的炮弹,结果却被顶了回来打在自己身上卢瑟福。卢瑟福。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2汤姆逊模型的困难汤姆逊模型的困难假设有一个符合汤姆逊的带电球体,即均匀带电。那么当粒子射向它时,其所受作用力F(r)=对于汤姆逊模型而言,只有掠射(r=R)时,入射粒子受力最大,设为Fmax,我们来看看此条件下粒

14、子的最大偏转角多大?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粒子受原子作用后动量发生变化:粒子受原子作用后动量发生变化:最大散射角最大散射角:大大角角散散射射不不可可能能在在汤汤姆姆逊逊模模型型中中发发生生,散散射射角角大大于于3的的比比1%少少得多;如果考虑多次小角散射合成,得多;如果考虑多次小角散射合成,散射角大于散射角大于90的概率约为的概率约为10-3500.必须重必须重新寻找原子的结构模型。新寻找原子的结构模型。困难:作用力F太小,不能发生大角散射。解决方法:解决方法:减少带正电部分的半径减少带正电部分的半径R,使作用力增大。高

15、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3卢瑟福的核式模型卢瑟福的核式模型*1911年,卢瑟福受“大宇宙与小宇宙相似”的启发,把太阳系和原子结构进行类比,提出了著名的原子有核模型的假设:原子序数为原子序数为Z的原子的中心的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电荷的核(原子核原子核),它所带的正电量它所带的正电量Ze,它的体积极小但质量很大它的体积极小但质量很大,几乎等于整几乎等于整个原子的质量个原子的质量,正常情况下核外有正常情况下核外有Z个电个电子围绕它运动子围绕它运动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16、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定性地解释:定性地解释:由于原子核很小,绝大部分粒子并不能瞄准原子核入射,而只是从原子核周围穿过,所以原子核的作用力仍然不大,因此偏转也很小,但有少数粒子有可能从原子核附近通过,这时,较小,受的作用力较大,就会有较大的偏转,而极少数正对原子核入射的粒子,由于很小,受的作用力很大,就有可能反弹回来。所以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能定性地解释粒子散射实验。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二、卢瑟福散射公式二、卢瑟福散射公式1库仑散射公式库仑散射公式粒子与原子核之间是平方反比的斥力,根据理论力学,其运动轨迹

17、是双曲线的一支,Ze为其一焦点。瞄准距离瞄准距离b:粒子开始时的运动路径的延长线离原子核的垂直距离,它反应了粒子对核的瞄准程度。可以想象,和之间的对应关系应该是越小,瞄得越准,越大,偏转就越大;反之,越大,瞄得越不准,就越小,偏转就越小。和之间的依赖关系,可以经过严密的推导求出来:库仑散射公式库仑散射公式一目了然的反应出和的对应关系。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P.8例例l:,Z=79 10-1010-1110-1210-1310-1410-150.019 0.191.716.9112172.3可见,要得到大角散射,正电荷必

18、须集中在很小的范围内,粒子必须在离正电荷很近处通过。问问题题:是微观量,至今还不可控制,在实验中也无法测量,所以这个公式还不可能和实验值直接比较。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2卢瑟福散射公式卢瑟福散射公式通过圆环形面积的粒子,必定散射到之间的一个空心圆锥体中。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问题:问题:环形面积和空心圆锥体的立体角之间有何关系呢?环形面积:空心锥体的立体角:与的对应关系:卢瑟福散射公式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

19、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公式的物理意义:公式的物理意义:被每个原子散射到之间的空心立体角内的粒子,必定打在之间的这个环形带上。亦即,只有打在之间的这个环形带上的粒子,才能被薄膜中的原子散射在之间的空心立体角内,所以称称为为有有效效散散射射截截面面(膜中每个原子的)。又因为它以微分形式表示,故又称为微分截面微分截面。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问问题题:卢瑟福公式的上述表达形式仍不能和可以观测的值联系起来,还须进一步向下推导:设有一薄膜,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为N,则薄膜中的总原子数是:A是薄膜表面积,t是薄膜厚度。近近

20、似似:设薄膜很薄,薄膜内的原子核对射来的粒子前后不互相覆盖。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每个原子把粒子散射到中的有效散射截面为,则个原子把粒子散射到中的总有效散射截面为:一个原子来说,散射到之间的粒子必定打在面积;而对N个原子来说,散射到之间的粒子必定打在面积上。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设有个粒子打在薄膜的全部面积A上,其中个散射到之间的立体角中,那么这个粒子必定打在面积上,则:所以也代表了粒子散射到之间的几率的大小,故微分截面也称做几率,这就是的物理意

21、义。将卢瑟福散射公式代入并整理得:这就是卢瑟福散射公式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式中: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1):荧光屏单位立体角内所记录的粒子数,可以测量。(2)与粒子源有关的量:、M、,三个量均可测或可知。(3)与散射物有关的量:N、t、Z,三个量均可测或可知。所以,这个公式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可以与实验结果相比较的公式,它是否正确,就看其与实验结果的符合情况。问题:问题:(l)的物理意义?(2)库仑散射公式为什么不能直接检验?(3)如果粒子以一定的瞄准距离b接近原子核时,以90o角散射,当粒子以更小的瞄准距离接近原子核时,散

22、射角的范围是什么?(4)卢瑟福依据什么提出他的原子模型?(5)卢瑟福模型与汤姆逊模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三、卢瑟福散射公式的实验验证三、卢瑟福散射公式的实验验证从卢瑟福公式,可以看到以下四种关系(是确定的):1同一粒子源(一定),同一散射物(一定)的情况下:2同一粒子源(一定),同一种材料的散射物(一定),同一散射角(一定)的情况下:3同一散射物(一定),同一散射角(一定)的情况下:4同一粒子源(一定),同一散射角(一定),同一的情况下: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23、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结论结论1的实验验证:的实验验证:实验结果P.13表所示1)角在的范围内,实验与理论基本相符。2)时,实验与理论有明显偏差,为什么?(多次散射)为什么?(多次散射)表中显示,小时,粒子数多;大时,粒子数少。不同的,粒子数相差很多,但却基本上是常数。结论结论2的实验验证:的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任一元素来说,单位时间内在一定角度散射的粒子数与箔片的厚度成正比。结论结论3的实验验证:的实验验证: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实验结果下表所示。表:粒子散射与其初速度的关系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

24、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结论结论4的实验验证:的实验验证:用卢瑟福公式测出的原子的核电荷数Z,与从其它角度对原子结构所做的考虑相比较,来决定它的合理性,若相符合,那么也应验证了卢瑟福公式所表达的散射与Z2的关系了。1920年,查德威克设计了一个很准确地测定Z的实验装置,他分别用铜、铝、铂等进行了验,结果如P.13页表所示。这个结果不仅测出了原子的核电荷数,还指明某元素的核电荷数Z刚好等于该元素的原子序数。这些结果与其他完全不同的方法所得的结果完全相符合,因此也就验证了卢瑟福公式的正确性。总而言之,卢瑟福的散射公式是经得起实验验证的。至此我们也完成

25、了一个循环中的所有步骤。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以下部分讨论)(以下部分讨论)实验事实和现象: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特别是其中的大角散射。假设: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它能简单地解释粒子散射实验。理论:从假设出发推出了较为深入的卢瑟福散射理论。实验验证:实验的结果证实了理论的正确性,也就证实了假设的正确性。因此理论和假设就可以被肯定下,作为下一步工作的基础和依据,科学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向前发展的。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四、原子核大小的估计四、原子核大小的

26、估计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具有一定能量的粒子,接近原子核,我们可以进一步计算粒子可能达到的离原子中心的最小距离,由此可以估计原子核的大小。设粒子在离原子核很远时的速度为,达到离原子核最小距离处的速度为,则有:能量守恒:角动量守恒: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由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的表达式消去,并代入库仑散射公式中的b得:这就是散射角为时,粒子距原子核的最小距离。小大小粒子距原子核越近;0180o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学校试用教材这就是粒子所能达到的最小距离,由此我们就可以估计原子核的大小,其数量级就为的数量级。经实验测定,这个数量级为10-15-10-14m,和后来从其它实验测出的原子核的数量级相符。利用卢瑟福公式来推测原子核的大小,也是卢瑟福理论的贡献之一,它更进一步完善了原子核式结构的假设。最后我们再对整个研究过程做一点讨论。在推导卢瑟福公式的过程中,曾做过一些假设:1薄膜中的原子核前后不互相覆盖。2只发生一次散射。3核外电子的作用可以忽略。4靶核不动。5只有库仑斥力作用。这些假设体现在何处?讨论这些假设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