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师用书:第二单元-核心素养提升-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师用书:第二单元-核心素养提升-Word版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核心素养提升把握和评价作品思想内容与作者的观点态度文言文的思想内容指的是文中所写的人、事、时、地、理、情等信息。作者的观点态度,是作者表达的主张、见解、意图、情感、价值取向,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等。把握和评价作品思想内容与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能够对文言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或者答出某个论点的依据、某一事件发生的原因等。具体考查内容有:(1)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2)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3)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才智的信息;(4)某件事件发生的原因的信息等。课文回扣规律总结作者写文章,在材料的选择、叙述的角度、句子的
2、语气上,都可能表现出自己的观点态度。因此要学会搜集观点态度比较直接的语句,还应学会分析概括作者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透露出来的看法。高考试题常常以指出错误选项的形式来设置,因而探究命题人错项陷阱设置的技巧,对提高考生的辨别能力,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出文意理解的正误,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文言文综合分析题错误设计类型(1)无中生有。(2)曲解句意。(3)强拉硬扯。(4)篡改事实。(5)时序颠倒。(6)错推因果。(7)张冠李戴。(8)已然未然错换。(9)官职错位。(10)混淆是非。【思维路径】1.读懂文章。依据时空变化划分层次,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官职。2.读题干,明是非。3.读选项,勾易错
3、。4.回到原文,对位区分。无论命题人设置什么样的陷阱,做题时只要读懂了文章,把提供的选项和原文仔细比照,辨细察微,就能发现它的破绽,作出正确的选择。5.均衡选项,定答案。(1)挑选错误的,要找有明显硬伤的;差距最大的。(2)挑选正确的,要寻找差距最小,最接近原文的。典例探究迁移运用(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
4、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
5、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审美鉴赏与运用把握和评价思想内容与作者的观点态度1.文章重点叙述了商鞅的哪些事迹?答:_【明确】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旁征博引,说服秦孝公变法。任左庶长,开始变法。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讨伐魏国,魏国被迫迁都。2.概括商鞅的性格作风。答: _【明确】富
6、有远见,勇于改革,执法严明。实践演练素养提升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解析】选B。综合四个选项,“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必杀之
7、/无令出境/”的停顿是一样的,这样大体了解文意,减少断句阻力。接着A项断句为“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B、C、D三项均为“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公孙鞅年虽少”意为“公孙鞅年纪虽轻”,句意完整,排除A项。B、C、D三项的比较关键在于“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之”“鞅”“之”三个指的都是“商鞅”,后面应该断开,排除C项。“愿王举国而听之”句意完整,中间不可断,排除D项。然后代入,再通读检查一遍。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
8、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做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解析】选B。汤武是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B.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的必要,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
9、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D.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解析】选C。“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错误,原文为“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当太子犯法,是对他的老师施加刑法。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译文:_(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译文: _【解析】(1)关键词:“苟”“法”“故”“利”“循”;(2)关键词:“期年”
10、“都”“便”。参考答案:(1)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2)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附【译文】商君,是卫国国君姬的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本来姓姬。公孙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侍奉魏国国相公叔座。公叔座知道他贤能,还没来得及向魏王推荐。正赶上公叔座得了病,魏惠王亲自去看望他。公叔座说:“公孙鞅年纪虽轻,却有奇才,希望大王能把国政全部交给他,由他去治理。大王假如不任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走出国境。”公叔座死后不久,公孙鞅听说秦孝公下令在全国寻访有才能的人,要重整秦穆公时代的霸业,向东收复失地
11、,他就西去秦国,通过孝公的宠臣景监求见孝公。孝公跟他谈得非常投机,谈了好几天都不觉得厌倦。景监说:“您凭什么能合上大王的心意呢?我们国君高兴极了。”卫鞅回答说:“我用富国强兵的办法劝说他,他才特别高兴。”孝公任用卫鞅后不久,打算变更法度,又恐怕天下人议论自己。卫鞅说:“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搞出名堂,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孝公说:“好。”(卫鞅说:)“治理社会不止一条道路,有利于国家的事情不必效法古代。所以商汤、周武王不循古道而缔造王业,夏桀、商纣不改礼制而亡国。违反古道的不可以否定,而因循旧礼的不值得赞美。”孝公说:“好
12、。”于是任命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制定了变更成法的命令。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正当这时,太子触犯了新法。卫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推行,是因为上层人触犯它。”将依新法处罚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又不能施以刑罚,于是就处罚了监督他行为的老师公子虔,以墨刑处罚了给他传授知识的老师公孙贾。第二天,秦国人就都遵照新法执行了。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拾别人丢的东西为己有,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充足。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不敢为私利争斗,乡村、城镇社会秩序安定。于是卫鞅被任命为大良造。经过五年,秦人国富兵强。孝公令卫鞅率领着军队围攻魏国。卫鞅埋伏下的士兵突然袭击并俘虏了魏公子卬,趁机攻打他的军队,彻底打垮了魏军后班师回国。魏惠王的军队多次被齐、秦击溃,国内空虚,一天比一天消弱,害怕了,就派使者割让河西地区献给秦国以求和解。魏国就离开安邑,迁都大梁。惠王后悔地说:“我真后悔当初没采纳公叔座的意见啊。”卫鞅打败魏军回来以后,秦孝公把於、商十五个邑封给了他,封号叫作商君。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