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内容是不是概念内容?——胡塞尔充实理论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知内容是不是概念内容?——胡塞尔充实理论探究.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南 开 大 学本 科 生 学 年 论 文 题目:感知内容是不是概念内容?胡塞尔充实理论探究摘 要感官通过获得经验来表象世界得到内容。但感知经验是概念内容或非概念内容一直存在争议。其中非概念论者埃文斯与概念论者麦克道尔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争论,麦克道尔提出的重要问题就是,非概念的感知无法对信念形成有效的辩护。胡塞尔研究学者霍普认为,胡塞尔的充实理论证明作为非概念感觉材料的感知可以进行辩护。本文通过考察感知内容的原初争论,对于胡塞尔逻辑研究的文本进行分析,从三方面对霍普进行反驳:一直观充实内容不等同于麦克道尔的非概念内容;二认知充实中感知与概念不能分离;三视域在充实行为中具有概念。并且本文认为对于感知
2、,胡塞尔描述中具有的矛盾性不能忽视,因此我们只可以在认识论的语境中得出肯定的结论,即胡塞尔的感知是意向性行为,其中包含作为概念内容的质料,感知具有概念内容。质料在对于信念的辩护起着决定作用,感觉材料限制着质料。 关键词:感知;充实;概念;意向性;认识论 AbstractThe senses acquire content by acquiring experience to represent the world. However, there has always been controversy over whether there is conceptual or non-concept
3、ual content in perceptual experience. The non-conceptualist Evans and the conceptualist McDowell argued over the issue. The problem that McDowell had aroused is that non-conceptual perception does not effectively justify beliefs. Husserl researcher Hopp assumed Husserls fulfillment theory proves tha
4、t perception as a non-conceptual sensory material which can be justified. By examining the original controversy of perceptual cont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xt of Husserls Logic investigation and refutes Hopp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content of intuitive fulfillment is not equal to McDowel
5、ls non-conceptual content; second, perception and concept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epistemic fulfillment; third, horizon has a concept in fulfillment. Besides,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the contradiction in Husserls description cannot be ignored. Therefore, we can only draw a definite conclusion in t
6、he epistemology, that is, Husserls perception is intentional behavior, which contains the material as the conceptual content. So perception has conceptual content. Material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justifying beliefs, and sensory material limits them.Keyword:perception; fulfillment; concept; intenti
7、onality; epistemology引 言人们通过感官对于世界进行感知,我们对外界世界的感知经验,可以证明我们对外界世界所持有的信念的正确性。直观是对于信念的一种重要辩护方式,分析哲学学者埃文斯与麦克道尔等人对于感知中是否包含概念展开争论,重点在于一个真信念必须通过概念、或是只需要非概念就可以达成辩护成为知识。这个争论引起了胡塞尔研究学者的注意,受到这种争论的启发而开始重新探讨胡塞尔关于感知的理论。感知在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研究中具有基础性的行为,是现象学研究分析的范例。对于感知的分析在过去多局限于在意向理论的角度剖析 在意向理论的角度,学者们关注于感知是否具有意义,即是否是意向行为。穆尼
8、甘(Mulligan)认为感知不具有意义,当指代名称不具有概念的特定指向意义,就不能被称为概念。麦金泰尔(McIntyre)与史密斯(Smith)在胡塞尔与意向性:思想、意义与语言的研究中区分了不同语境下对于感知的运用,认为在物理的情况下,感知是非概念的;但在胡塞尔的意向性语境下,感知具有概念。对于这个问题同样是充满争论,并且在不断地进行论证的。在近几年,众多国外学者开始将胡塞尔的感知理论置于认识论的视角下进行研究。感知在逻辑研究的第一卷和第二卷的第五研究和第六研究 胡塞尔早期对于感知的探讨主要集中于逻辑研究的第五研究和第六研究,本文对感知内容的理解主要参考这两部分,后文简称第五研究、第六研究
9、。第五研究的理解主要集中于静态意向行为的研究,第六研究则集中于动态意向行为的研究。中被深层次探讨。在胡塞尔看来,感知经验具有的代现性内容(representation content),为我们提供了判断我们所具有信念的正当理由 Johannes.Roessler: Perceptual Experience and Perceptual Knowledge,Mind,2009.10,p1013。“充实”是胡塞尔早期在逻辑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是指“被展示的内容(质料)与展示性的内容(充盈)相符合。” 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2,第1版,第145页这种早期理论被部
10、分学者认为可以证明感知是非概念的。其中霍普(Walter Hopp)将胡塞尔所提出的充实理论(fulfillment)置于认识论中进行分析,试论证直观经验中所包含的内容为非概念性的,以此来对于麦克道尔的概念论进行反驳。霍普在感知与知识一书中,认为具有两种不同的充实,即认知充实与直观充实,但胡塞尔将其混为一体。认知充实需要概念,但不完全属于感知层次;直观充实是纯粹的感知,是可以不包含概念的 Walter.Hopp:Perception and KnowledgeA phenomenological Accou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p208。维拉德(
11、Willard)同样认为:“行为(或者有意义的语词)通过其意义与相应直觉的同一性,实际上是依附于意义的。” Willard,Dallas:Logic and the objectivity of knowledge,Ohio:Ohio University,1984,p152 维拉德认为他指出普遍的认识论最优行为本质上要求其客体的存在。充实只有具有自我意识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在某种程度上,在思想中的东西会以被认为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出来,间接指出了认知的充实与直观充实的不一致性。基于心理内容具有不用层次的理论,部分学者不同意将胡塞尔的感知与概念做出完全脱离的解释。巴伯(Barber)不同意霍普对于充
12、实的两种划分,不认为据此可以得出直观可以脱离概念的结论,他认为胡塞尔不考虑低维度和高维度感知的不同区分,这意味着基本的静态一种不涉及有意识地参与主体的最低意义也永远不可能与概念活动完全分开 Michael D.Barber:”Holism and Horizon:Husserl and McDowell on Non-conceptual content”,Husserl Stud,2008,24.p95。穆尼(Mooney)针对后期胡塞尔理论的解读,他认为静态直观是我们曾经不得不经历的,但我们在成年后就会被抛在脑后的。这意味着胡塞尔所描述的那种静态合成过程实际上是抽象的,因为在现实中,它们以
13、麦克道尔的方式背负着大量的概念 T. Mooney,:Understanding and Simple Seeing in Husserl, Husserl Studies, 26, p48。 基于逻辑研究中对于代现性内容的定义和后期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 第一卷用质素取代代现性内容的转向,马兹克(Mazijk)则持一种中立的立场,认为不必要分辨出感知究竟应该归属于概念内容还是非概念内容,因为胡塞尔前期与后期的研究方向的不同,使其中的意义有一定的变化与分裂 Corijn van Mazijk:Kant,Husserl,McDowell:The Non-conceptual
14、in experience,Diametros,2014,p99。综上可见,感知作为胡塞尔现象学研究的起点,是众多学者所关注的重点研究问题。笔者认为以逻辑研究为基点来分析可以证明,感知是一种赋义行为,在充实行为中是具有概念来为信念做辩护的。其中是具有概念的质料起到决定作用。因此本文就要从概念论与非概念论的讨论出发,进入认识论的语境来理解逻辑研究中对于感知的分析。在探讨感知具有的成分内容的过程中,印证感知中的概念内容对于信念辩护是有决定作用的。 V目 录一、概念论与非概念论之争.1(一)争论焦点:感知是否具有概念内容.1(二)霍普对于概念论的驳斥.5 二、充实理论.8 (一)意向行为的划分.9(
15、二)充实行为模式. 10(三)充实行为与感知的划分.12三、感知在认识论中的地位.13(一)回应霍普对于胡塞尔充实理论的论证.13(二)胡塞尔对于感知的定位.17四、结语.19VI一、概念论与非概念论之争 麦克道尔在1994年正式提出概念论,在认识论领域开始了这场关于感知经验内容的争论。概念论是相对于埃文斯的非概念论提出。概念论与非概念论争论的焦点即是感知内容是否具有概念性内容,提出的问题就是认识主体如何理解感官对于世界表象的方式,人们是否能够正确解读这种方式。非概念论一方以埃文斯为主,继承英国传统经验主义,将感知经验理解为未被加工的原始材料,是非概念性的。概念论学者麦克道尔、布鲁尔等人后提出
16、概念论对此理论予以反驳,认为感知经验的内容是概念性的,其主要原因就是直观经验对于信念起到的辩护作用,真信念能够成为知识,则辩护中必然包括概念。麦克道尔指出:“我们可以一致地将经验与理性关系归功于判断和信念,但前提是我们认为自发性已经包含在接受性中,也就是说,只有当我们认为经验具有概念内容时,我们才能这样做。” 美约翰.麦克道尔:心灵与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刘叶涛译,第162页双方的争论点即在于信念如何得到辩护。霍普等胡塞尔研究学者将胡塞尔的充实理论看作是对于非概念论的证明与支持,能够对于埃文斯理论的不足进行有力补充,并可以给予麦克道尔理论以批评。本文因此对于概念论与非概念论的原始争论
17、进行阐述,并分析霍普对于胡塞尔理论的非概念论说明,使得能够更好理解胡塞尔对于感知行为的定义。(一)争论焦点:感知是否具有概念内容概念内容与非概念内容首先牵扯到对于“概念”与“内容”两个名词的定义。“内容”的定义在过去有关感知、意向性或心灵哲学的著作中被多次讨论涉及,但“内容”的具体定义一直是模糊并不明确的。在当代心灵哲学的探讨范围内,内容具有特殊的用法,它并非与形式相对,而是可由that从句给出的东西 王华平,丛杭青:“概念内容与非概念内容”,哲学研究,2009,第9期,第95页。概念的定义在康德之后,成为认识论、心灵哲学探究的焦点,康德将概念划分为两个维度,内涵与外延。内涵即是含义的内在内容
18、,所要解释对象是什么;外延指被指称的对象。弗雷格运用了类似的划分,用含义代表内涵内容,意谓代表所指称的对象。基于命题逻辑,弗雷格将数学语言的法则带入自然语言,与将函数作为意义的载体不同,他将“概念”理解为其值总是真值的函数 德 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戈特洛布弗雷格:弗雷格哲学论著选集,王璐译,2006,第66页 。前域中的每个元素在后域中有唯一的相对应元素。由于函数的不饱和不完整性,概念同样是不完整的。埃文斯作为新弗雷格主义的代表人物,进一步发展了弗雷格的语义学理论。在埃文斯看来,由于概念具有的确定对应性,因此我们的经验的丰富性要超过概念。例如,通过视觉进行感知一枚树叶,我们会描述这是绿色的椭圆形
19、的树叶,但我们的感知经验中包含着更多的,已经具有特定意义的信息。在感知的过程中我们无法得到更确切的概念。因此埃文斯认为视觉经验的内容是非概念的,感知是一种信息处理系统。知觉者所搜集的信息是原始材料。非概念内容输入“有思想、有应用概念和推理的系统” Evans,G,. The varieties of referenc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2,p104 之后,才能构成经验。所以埃文斯认为主体在感知世界时不具有概念能力,这种概念是在将知觉经验概念化时产生的,即是在感知接收到信息后,在认知过程中进行分辨产生的。 埃文斯通过两个例子来支持自己的理论。一是颜色的区
20、分。因为“除非我们的概念足够的丰富,那么通过运用概念来解释我们所处于的信息状态到底是什么,将是不可能的。.我们真的能够理解那样一种说法,即我们具有我们可以通过感官所能区分出那么多的关于颜色的概念吗” Evans,G,. The varieties of referenc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2,p229我们不得不承认通过感知,我们能够做到区分颜色的差别,但无法立刻说出所有颜色的名称。二是人与动物感知的相似性。动物不具有语言能力所以不具有概念能力,也就是动物的经验状态是非概念的,因为人在做出判断之前与动物共享经验能力,所以人的感知经验也是非概念的。埃文斯提
21、出这种最初的感知所收集的信息是非概念的。非概念者认为感性经验中不包含概念,只是一个吸收信息的过程,之后在认知过程中将信息转化为概念。麦克道尔提出的概念论与之相反,他认为感性经验本身即是概念能力的实施,主体感知的过程即是接受概念的过程。麦克道尔认为在现实应用中,康德的理论依然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康德提出经验的三个本源的来源:感官、想象力和统觉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第85页。他认为我们获得知识毫无疑问来源于经验,所有的知识都需要感受性(receptivity)和自发性(spontaneity)。在经验的参与中,接受性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属性,是我们对于外界表象的“接受”,是当
22、对象与我们的思维相互作用时,思维心灵所产生对于物体的展示能力。“自发性”与实践方面的自主性密切相关,即是当我们接受对象后,要具备的通过这些表象了解事物的能力。感知的主体通过感性直观的方式接受对象的表象,之后表象通过知性概念进入我们的思维进行思考。麦克道尔认为:“康德是在把经验知识表征为感受性与自发性以及感性与知性的合作的结果这一过程中提出他关于直观与概念的观点的。” 美约翰.麦克道尔:心灵与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刘叶涛译,第5页麦克道尔继承了康德对于经验的理论,认为经验来源于自发性能力的运用,所以经验本身已经表现出了概念性美约翰.麦克道尔:心灵与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刘叶涛
23、译,译者前言第5页,自发性因为其具有的自由性,而没有边界,可以与外界世界相连。不会因为知觉之幕而使被感知对象和经验本身隔绝。人类的概念能力由于自发性得以实施,主体获得的经验内容可以对显现出的命题内容进行判断,进而为信念做出辩护苏英伟:”概念论与经验的辩护作用”,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第1页。 麦克道尔对于埃文斯的论证进行了反驳。一是他否认埃文斯认为的动物与人类感知内容的相似性,人类作为拥有智力的高级生物,和动物所共享的并非知觉的内容,而是对于周遭环境的知觉敏感性。二是麦克道尔承认我们没有与我们能在感觉上加以区分的颜色色调一样多的颜色概念美约翰.麦克道尔:心灵与世界,北京:
2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刘叶涛译,第58页,但我们的经验是细致的,在对于“绿色”“红色”加以更加细致的概念区分前,可以用“这个颜色”或“那个颜色”的指示代词来表征。但这种论证是无法让人所信服的,指示代词的模糊性让人无法将其理解为概念。非概念论者也据此提出进一步的质疑。英国哲学家皮考克(C. Peacocke)指出三层应用来描述一个形状物体自身:(1)存在着那个特殊的形状自身。(2)存在着那个形状在经验中所予的方式。(3)对于那些拥有概念以使用他们所拥有的一般概念的感知者来说,存在着一些指示概念(demonstrative concepts),这些指示概念是有那种形状在知觉中的特殊的所予方式而成为可
25、能的,并且是在判断中得到使用的英C.皮考克:“为非概念内容辩护”,世界哲学,2002,第3期,田平译,第9页, 原载: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Vol. LVIII, No.2, 1998。但概念论者将第二层与第三层混为一体理解,指示代词的“这种颜色”和“这种深红色”可以指代的同一种内容,当指示代词不能如同概念一样对经验进行辨别,就失去了麦克道尔所希望的作用。麦克道尔更加关注的是非概念与辩护的问题。他指出非概念论无法证明直观经验对信念形成的辩护,因为非概念内容无法对于信念提供解释。信念的辩护是认识论中老生常谈的问题。柏拉图否定将知识定
26、义为感觉,感觉是零散的,且伴随着幻觉。在泰阿泰德篇中,柏拉图将知识定义为得到确证的真信念 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第737页。休谟将信念看作来替代知识作为有关人类经验认识的核心概念 陈嘉明:“信念、知识与行为”,哲学动态,2007第10期,第53页,或者可以说,知识是一种特定类型的心理状态,如果一个人不具有相关的信念就不能够具备相应的知识。但信念在成为知识前需要得到对于这个信念提出相应的解释,即我们不仅要确认这个信念是真的,且需要将其进行辩护。 反对非概念论的学者塞拉斯将传统经验论中洛克、休谟、蒯因所提出的概念理论都视为是外界对于感官的一种给予物(the gi
27、ven),即他们将非概念性的单纯直观直接作为知识的来源,而这种来源无法被证明,也就是无法得到辩护,所以会陷入循环论证,即塞拉斯所提出的“所予的神话”。戴维森同意塞拉斯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融贯论的解决方式,抛弃在过去哲学家们常使用的图式-内容二元论。他认为经验与信念只有因果关系而不具有理性关系,信念要得到辩护必须是在信念系统内由其他信念提供理由 王增幅:“经验、概念与自然麦克道尔哲学研究”,南京大学,第26页。戴维森指出验证一个信念是否是正确的,就需要另一个具有概念命题的信念来对其进行辩护。从弗雷格的概念定义出发,麦克道尔的概念论是在同意塞拉斯对于非概念论“所予的神话”的反驳的基础上,基于康德
28、式的经验与知识理论的探索。虽然他的理论不同于戴维森融贯论,但麦克道尔赞同戴维森对于信念才能对另一个信念进行辩护的定义。不在同一个系统内的非概念内容,无法解释信念。综上,通过对于概念论与非概念论争论的简要梳理,我们可以了解对于知觉经验内容的争论焦点。埃文斯等人所持的观点是,非概念内容是一种原始的感性材料,范围要超过概念可以论述的范畴,所以存在人通过感官无法分辨的概念。麦克道尔则认为经验本身具有概念性,所以才能保证直观可以对信念做出辩护。他驳斥的是埃文斯等人所认为的辩护不需要概念,因为只有信念才能对另一个信念进行辩护。因此,非概念的支持者就需要回答,如何在承认感知是非概念内容的基础上,回避麦克道尔
29、提出的困境。霍普所给出的解答方式就是胡塞尔的充实理论。 (二)霍普对于概念论的驳斥胡塞尔理论学者霍普将胡塞尔的充实理论引入认识论的视角,试图解决麦克道尔所提出的难题,即非概念论无法证明直观经验不包含概念的情况下,对于信念达成了辩护。霍普认为,感知必须有非概念的内容,因为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发挥认知实现的作用,而仅仅是思想所不能做到的 Corijn van Mazijk:Kant,Husserl,McDowell:The Non-conceptual in experience,Diametros,2014,p107。概念本身是空的;然而,感知可以提供一种独特的盈余,因此必须是非概念性的。首先,霍
30、普指出我们应该区分心理行为与对象的不同,因为行为的内容可能是不存在的,就像一个小孩子期望圣诞老人 Walter Hopp:”How to think about nonconceptual content”, The yearbook for phenomenology and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Routledge,2015,p2。并且相同的对象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感知和思想不是靠精准的细度来区分的,而是依靠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差别。霍普所强调的行为的内容,即是胡塞尔所说的意向行为的质料,指不论行为变化,所具有的不变的内容 Walter.Hopp:Perce
31、ption and KnowledgeA phenomenological Accou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p30。霍普认为行为内容与实际感知对象的差异,是麦克道尔没有注重的。麦克道尔指出:事情是如此这般(that things are thus and so)的就是经验的内容,而它也可以作为判断的内容:如果主体决定对经验信以为真,它就变成了判断的内容。 美约翰.麦克道尔:心灵与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刘叶涛译,第28页依据胡塞尔的质料与对象的区分,意向行为是对于世界的一种表征,而不能将其与世界看作完全的同一。但麦克道尔将感知与外在世界混
32、为一体。 据此霍普认为胡塞尔在意向行为中对于行为内容和对象的区分,可以回避“所予的神话”。因为通过精确的行为内容和对象的定义,就可以确定什么样的事情可能是在概念空间。而排除麦克道尔所认为的其他可能的经验内容是盲目的、原始的或是“中性”的感官内容或东西 Walter.Hopp:Perception and KnowledgeA phenomenological Accou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p91。其次,霍普批评概念论者都预设了一个可分离原则:C只有当是一个可分离内容时才是一个概念内容,因此,对于C来说,作为一个与对象、性质、和/或事态相关的心理
33、状态M的内容有可能,在感知和直觉上C都不存在于M中 Walter.Hopp:Perception and KnowledgeA phenomenological Accou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p105 。这是基于胡塞尔充实理论的分析。主体需要对知觉的物体进行更加清晰的观察,确认这个物体,也就是对感知进行了“充实” 德胡塞尔:逻辑研究(修订版).第二卷.第二部分,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第684页。胡塞尔的充实理论意味着含义意向以充实的方式与直观达成一致倪梁康:现象学的始基对胡塞尔的理解与思考,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34、.10,第204页。在逻辑研究的第六研究中被等同于一种狭义上的认识 德胡塞尔:逻辑研究(修订版).第二卷.第二部分,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第38页。直观中所呈现的内容要与行为中所意指的对象达成动态的一致。我们的意指一个事物,首先会通过语言等表达成为一种符号行为,然后需要一个直观来证实这种符号行为。例如,我们意指表达“下雨”,然后需要进行感知:我们去看天,是否真的在下雨。这就完成了一个认识的过程。在概念论的语境中,我们的符号行为与直观行为具有一样的内容,而因为完全是一致的内容,所以就是可分的。霍普承认广泛的概念内容是可分离的,因为可分离的,是我们能够接受与当前经验脱节的内
35、容是传播和保存知识的必要条件 Walter Hopp:”How to think about nonconceptual content”, The yearbook for phenomenology and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Routledge,2015,p5。但他否认感知行为是一个可分离的内容。 霍普认为在胡塞尔的充实理论预设下,我们的直观是由想象与感知组成,在未得到感觉材料充实之前,我们的行为都是空洞的,即没有与直观对象一致。正如他所说:“很明显,我们的许多思想都是空洞的;比如,我们读到和听到的大部分东西,都不是通过感知或者准感知展现给我们的。”
36、Walter.Hopp:Perception and KnowledgeA phenomenological Accou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p105充实理论中,感知中的直观和符号或图像不可分离,即只有得到代现性内容的充实,一个意向行为才是完整的。两种行为不是独立的可区分的。且每一个充实行为中都具有不可分离的视域(horizon horizon:“视域”horizon概念是胡塞尔构造现象学的核心概念,在德文中与地平线同义,胡塞尔本人也将其与等同于“晕”或“背景”。因为视域不仅与生理物理的“看”有关,也与精神的“观”的场所有关,在哲学概念中也可以被
37、翻译为“场”。本文沿用倪梁康在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中的翻译,将horizon在下文中称为视域。)。例如,我们模模糊糊地看到一个水杯的正面是红色的,离近了仔细观察将我们对于这个水杯的符号进行充实。水杯的背面没有被我们观察到,就有可能是其他颜色,也就是一个符号未被充实的部分即是视域。但我们不能认为水杯的背面和正面是两个可分离的部分。因为感知行为的不可分离性,所以不是麦克道尔所说的概念内容。霍普谈到过要区分两种充实概念,一种是认知充实(epistemic fulfillment)一种是直观充实(intuitive fulfillment),他认为这两种是不一样的,而胡塞尔在表达中却将两种行为做了统一
38、 Walter.Hopp:Perception and KnowledgeA phenomenological Accou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p105。霍普认为的认知充实虽然本质上上涉及感知,但不能等同于感知 Walter.Hopp:Perception and KnowledgeA phenomenological Accou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p192。举例解释认知充实,例如我认为外面下雨了,出门发现了雨。认知充实是感知对象的一致,而不是概念论所强调的符号内容与直观内容的一致。在概念论中,充
39、实意味着一个直观行为去充实一个具有相同内容的符号行为。在概念论的语境下谈论下雨的例子,我们说下雨了,看到下雨这个事实,用直观内容验证了符号内容。霍普认为认知充实既不是建立在符号行为也不是直观行为之上,而是建立在这两个行为的一个综合行为之上的。实际上是一种高阶的行为,是符号行为和直观行为的对象同一。他指出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才可以进行充实: (1)直观的条件:物体A必须被感知或以其他方式直观地呈现;(2)概念条件:A必须设想、判断或以其他方式概念化表示;(3)合成条件:感知和认知的直觉行为和概念行为必须有适当的合成 Walter.Hopp:Perception and KnowledgeA phe
40、nomenological Accou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p192。霍普在此强调,认知充实的对象并不是为它奠基的符号行为直观行为的对象,而是两个对象的同一性。这是要回避概念论的解释所要导致的困难。认知充实作为一个合成的高阶行为,虽然在感知中不包含概念,但在合成中获得了概念。霍普因此承认了对于信念的辩护需要概念的参与,这个概念不来自于直观的给予,而来自于感知主体自身的能力。因此借助充实理论霍普就规避了麦克道尔所提出的难题。 直观充实相比较认知充实就缺少了对未来或是未感知事物的一种理智的预见性,霍普认为不同于认知充实这种高阶行为,它是一个实现(或挫
41、折)的过程,是发生在感知本身的层面上。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属于感知结构的空洞内容让位于呈现相同对象的直观内容 Walter Hopp:”How to think about nonconceptual content”, The yearbook for phenomenology and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Routledge,2015,p19。这个内容即是直观充实。例如,当我即将摔倒时,我本能地、而不是理智地预见到即将到来的痛苦。我并不认为我即将受伤,而是以某种奇怪的方式,我感觉到了我即将到来的痛苦。我们可以理解霍普所强调的直观充实更多是感知主体
42、的一种感受性。直观充实在霍普看来完全存在于感知层面,是非理智的,不具有概念性。最后,霍普通过视域理论论证感知内容的非概念性。他认为一个知觉经验的内容无法通过概念得到完全地定义,例如一个知觉经验A,A与一个直观的事实是相连的,知觉经验是一个非常直接的表现,是与特定的,明确的空洞的视域相连的(也就是空洞的意向性),在这个视域中隐含着A Walter.Hopp:Perception and KnowledgeA phenomenological Accou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p147。胡塞尔这样定义视域,没有一种感知经验只包括直觉或者自给自足的内容德
43、胡塞尔:逻辑研究(修订版).第二卷.第一部分,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第44页。因此,任何一种经验都具有没有看到或者没有定义的空的意图的部分和感知到的事物的部分。视域实际上是感知不能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可以证明感知是非概念的。霍普对于麦克道尔的反驳主要基于充实理论,因此为理解胡塞尔对于感知地位的确立,在下文中就重点分析在逻辑研究中对于感知的理解与分析。二、 充实理论胡塞尔对于充实理论的分析主要集中于逻辑研究第五研究与第六研究。在第五研究的现象学意向分析中,主要涉及意识行为之间的奠基关系,是从静态的角度探讨代现性内容与质料的关系倪梁康:现象学的始基对胡塞尔的理解与思考,广东:广东
44、人民出版社,2004,第195页。在第六研究中,是从动态的角度探究充实理论。第六研究与第五研究一直是充满争议的,他在动态研究中将未被直观所感知的“符号”,代替静态中所提出的“纯粹直观”,令部分学者感到自相矛盾。但第五研究与第六研究代表了胡塞尔早期对于感知的全面的认识与解读。文本基于对第五研究与第六研究的梳理,分析胡塞尔对于感知的认知。并据此转回到概念论与非概念论的争论中,即在胡塞尔文本中,究竟是如何定义感知所包含的内容的。 (一)意向行为的划分对现象学有最直接影响的是布伦塔诺的“意向性”概念。“意向性”并非是布伦塔诺创造的,而是来源于中世纪经院哲学,我们所思所想的对象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即是我们
45、的意向性。布伦塔诺在此基础上对意向性进行了独创性的阐述,他区分了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倪梁康:自识与反思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第231页。他肯定心理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内感觉”,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描述纯粹的“内感觉”。全部心理学活动的意义就在于“意识总是针对于某个对象的意识(意向性)”。布伦塔诺将心理现象划分为“表象”、“判断”和“情感活动”,是我们在进行心理活动时对感知对象间接把握的方式。但布伦塔诺在物理现象与心理现象的划分上存在着模糊不清的地方。例如,人们感知一个物理实体的颜色、气味,这种表象是人的心理体验,而不只是物理现象。所以他将物理现象等同于非意向性现象就存在
46、了问题。因此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舍弃了物理现象与心理现象的划分,而使用“意识体验”这个说法。“意向的”这个定语所指称的是必须被划界的体验所具有的共同本质特征,是意向的特性,是以表象的方式或以某个类似的方式与一个对象之物发生的关系德胡塞尔:逻辑研究(修订版).第二卷.第一部分,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第445页。因此在习惯用语的意义上胡塞尔使用“行为(act)”一词来表示。关于意向性,我们的认识结构呈现出是从意向主体到意向行为再到意向相关项的发展。意向主体可从不同的角度和用不同的方式来意识到一个对象,这个对象也就是被各种行为所赋予的意向意义所构建,即是通过意向相关项而指向其对象。
47、意向相关项是在本质上研究“对某物问题”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哲学的观念 第1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李幼蒸译,第170页。得到的,本身不属于意向活动,是超越于意向体验的。用弗雷格望远镜的比喻,可以认为意向相关项就是我们通过望远镜观察一个对象,在眼前呈现的一个意向。一个具体完整的意向行为由三部分组成:质性、质料和代现性内容。不同的行为具有不同的代现性内容,是内在于行为的感性材料。质性与质料是一个意向行为的本质,质性就是当将一个体验称之为判断,将它和愿望、希望等其他类型行为相区分的必然是它所具有的一种内部规定性德胡塞尔:逻辑研究(修订版).第二卷.第一部分,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第5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