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碱急性中毒患者的心电图临床特点及解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头碱急性中毒患者的心电图临床特点及解释.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乌头碱急性中毒患者的心电图临床特点及解释摘要:目的:探讨乌头碱急性中毒患者的心电图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 年6月收治乌头碱中毒患者75例临床资料。方法:中毒患者除按常规治疗、洗胃、导泻、输液外,均给予阿托品对抗药物毒性作用并使用利多卡因纠正严重心律失常。结果:67例异常心电图患者中64例心电图恢复正常窦性心律,3例尚遗留有异常心电图改变。1例患者因室颤死亡。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应严密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予心电、血压监护,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适量补充液体,避免恶性心律失常以及长时间的休克状态。关键词:乌头碱急性中毒;心电图;异常乌头碱中毒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重度乌头碱
2、中毒常可引起多种心律失常, 本院 2009年6月2011 年6月收治乌头碱中毒患者75例,现就其心电图及救治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5例均为本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急性乌头碱中毒的患者,其中,男40例,女35例。 服用川乌26例,草乌23例,附片20例,一枝蒿6例。 服药至发病时间15 min5h不等。 临床表现:口唇、肢体麻木75例,胸闷、心悸75例,恶心、呕吐43例,头昏29例,腹痛、腹泻19例,意识障碍8例,抽搐5例,休克5例。 根据心律失常严重程度、休克、昏迷、呼吸抑制将其分为轻度中毒、重度中毒及极重度中毒。1.2方法1.2.1心电图记录采用美国百胜
3、P80型或日本光电9130P型心电图仪采集12导联同步心电图,并加长V1导联。由高年资心电图专科医师进行复核确认。1.2.2治疗方法中毒患者除按常规治疗、洗胃、导泻、输液外,均给予阿托品对抗药物毒性作用并使用利多卡因纠正严重心律失常。用法:阿托品一般0.51.0 m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1530 min重复一次直至症状缓解。危重者25 m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每30 min重复1次。对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加用利多卡因100 mg缓慢iv,1530 min重复1次。0.5 h内可用至300 mg,3次无效可改用苯妥英钠250 mg静脉滴注,30 min重复1次,室性心律失常控制后给予利多卡因30
4、0500 mg加入10%GS 500 ml,静脉滴注(12 mgmin-1)以防止复发。对于血压低着给予多巴胺、间羟胺维持血压。室颤患者给予电除颤处理。2结果2.1心电图异常情况本组75例中毒患者中67例(89.3%)心电图异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有42例(56.0%),其中室性早搏25例,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并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3例,尖端扭转型室速3例,心室颤动1例。室上性心律失常15例(20.0%),窦性心动过缓4例,频发房性早搏、房速7例,心房颤动3例,结性逸搏伴室内差传1例。房室传导阻滞10例(13.3%),其中度房室阻滞6例,度型房室阻滞3例,交界性逸搏1例。ST-T改变10例(
5、13.3%)。有36例(48.0%)同时出现2种及2种以上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伴室性心律失常和(或)ST-T改变。2.2转归经37 d抢救治疗, 75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白细胞总数、心肌酶谱恢复正常。67例异常心电图患者中64例心电图恢复正常窦性心律,3例尚遗留有异常心电图改变。1例患者因室颤死亡。3讨论乌头碱为剧毒的双萜类、双酯型生物碱,毒理作用主要是先兴奋后麻痹感觉神经和中枢神经。兴奋麻痹胆碱能神经和呼吸中枢,出现一系列胆碱能神经M样症状和N样症状。特别对延髓的迷走神经作用强,并直接作用心脏,因而导致心率变慢、心率不齐、血压下降,最后则由于呼吸麻痹和中枢抑制而死
6、亡。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乌头碱对迷走神经有兴奋作用,能降低和抑制窦房结、房室结的兴奋性;直接作用于心肌,使心肌细胞Na+通道开放,加速Na+内流,促使细胞膜去极化,提高自律组织快反应细胞的自律性,导致心律失常。其中毒机制是抑制心肌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的氧化磷酸化作用,使心肌有氧代谢障碍,导致心肌细胞死亡,用凋亡细胞检测技术得以证明,最后发生心律紊乱。对中枢和末稍神经先兴奋后抑制,可改血管运动中枢受抑制,引起血压下降。药理学试验表明,内服乌头碱0.2mg可引起中毒,致死量为24mg。中毒的病因常有:直接服用生药汤剂;泡制的药酒生物碱含量过高;煎药和浸泡药酒的时间过短;服用量大;药物配伍不当;长期服
7、用,年老体弱及肝、肾功能差者易中毒;误服药酒;生药直接外敷。乌头碱毒性致使心肌损害,引起心律失常,临床上心电图异常率达80%,呈多型性改变。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表现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期前收缩(室早),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房颤)。严重者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者频发多源性室早,其中并发多型性室速,单纯性室速或尖端扭转型室速,甚至室颤。缓慢型心律失常也比较常见,如窦缓、房室传导阻滞(A V B )等,还可以表现为ST-T变化和QT间期延长。近来国内许多经验证明,应用大量阿托品对乌头碱类药物中毒引起的异位节律可以迅速消除,恢复窦性心律,对75例患者均给予阿托品治疗。利多卡因可直接有效抑制乌头碱对心肌的毒性,迅速降低心肌应激性,减慢心肌局部传导而控制室性心律失常,并对抗乌头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防止肌肉强直、抽搐导致的窒息及呼吸衰竭,改善预后,进一步降低病死率, 42例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均给予利多卡因治疗。1例心房颤动及1例室性早搏患者半年、1年后复查心电图尚未恢复窦性心律,因无中毒前心电图对照,有可能中毒前已存在心律失常。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严密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予心电、血压监护,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适量补充液体,避免恶性心律失常以及长时间的休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