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树.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65709486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树.ppt(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说课标说课标说教材说教材说建议说建议奈曼旗大镇四小学区中心校奈曼旗大镇四小学区中心校马立新马立新 说说课课材材料料说课标说课标课程总目标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学段目标说教材说教材说建议说建议本册教学目标本册教学目标 学段目标学段目标课程总目标课程总目标说说课课标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教学思考教学思考 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情感态度 数与运算数与运算 空间与图形空间与图形 实践与综合应用实践与综合应用本册教学目标本册教学目标10个目标个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够等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够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

2、技能。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得信息的过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得信息的过程,通过教具、学具认识时间和解程,通过教具、学具认识时间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决日常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简单实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际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思考:教学思考

3、:体会代数表示运算和几何直观体会代数表示运算和几何直观等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等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发展形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了解数据和随机现象,体会统了解数据和随机现象,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和随机观念。和随机观念。在参与观察、实验、采样、证在参与观察、实验、采样、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4、本思想和思维方式。问题解决:问题解决: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展创新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识。情感态度: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对数学有好奇心和

5、求知欲。知欲。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心。体会数学的特点,了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解数学的价值。养成勇于质疑的习惯,养成勇于质疑的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二年级属于义务教育第一学段,这一册教二年级属于义务教育第一学段,这一册教材与前两册教材相同,都是以材与前两册教材相同,都是以数学课程数学课程标准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教

6、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中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材中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本学段中的知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本学段中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识与技能、数学思考

7、、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具体表现在:度具体表现在:数与运算:数与运算: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系。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应重视流的作用,初

8、步建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算理”。空间与图形空间与图形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认识米和厘米、角的初认识米和厘米、角的初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总不同平面图形,感受总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在教学中,应注重。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生在观察、操

9、作等活动中,中,获得对简单几何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验。实践与综合应用:实践与综合应用:在本学段中,学生通过实践在本学段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时,应首先关注学生参教学时,应首先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引导学生积与活动的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使学生增积极与他人交流,使学生增进运用数

10、学解决简单实际问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同时意识到自己题的信心,同时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在集体中的作用。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知道1米米=100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2.掌握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3.初步认识线段,会亮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知道交的初步认识线段,会亮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知道交的各部分名称;初步

11、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一个角各部分名称;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是不是直角;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乘法口诀,熟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乘法口诀,熟练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练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分,知道珍惜时间。7.通过观察、猜测、实践活动,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12、和组合数,通过观察、猜测、实践活动,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序地、全面地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序地、全面地思考的意识。思考的意识。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说说教教材材数与运算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实践与综合应用。第二单元第二单元10

13、0以内的加法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和减法。第六单元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表内乘法(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一)第一单元第一单元长度单位长度单位第三单元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第五单元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观察物体(一)第七单元第七单元认识时间认识时间第八单元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学广角这册教材共包括八个单元,主要框架结构包括三方面这册教材共包括八个单元,主要框架结构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一)数与运算(一)数与运算数与运算所涵盖的单元有第二单元:数与运算所涵盖的单元有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

14、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四单元:减法、第四单元:26的乘法口诀、第六单元:的乘法口诀、第六单元:79的乘法口诀的表内乘法。表内除法没有结合表内乘法的乘法口诀的表内乘法。表内除法没有结合表内乘法在本册出现,而是放到二年级下册出现,主要目的是在本册出现,而是放到二年级下册出现,主要目的是分散难点。分散难点。(二)空间与图形(二)空间与图形空间与图形所涵盖的单元有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认空间与图形所涵盖的单元有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和米)这里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一的长度单位识厘米和米)这里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一的长度单位的过程、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五单元:观察的过程、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五单

15、元: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三)实践与综合应用(三)实践与综合应用具体包括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具体包括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这是新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一些(排列与组合),这是新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简单的数学思想。第一学段主要是通过模拟现实与数学游戏,巩固所学第一学段主要是通过模拟现实与数学游戏,巩固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二学段的第二学段的“综合应用综合应用”重点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重点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课题研究。的知识,进行

16、简单的课题研究。实实践践与与综综合合应应用用数数与与运运算算空空间间与与图图形形连加连加连减连减和和加减加减混合混合实践活实践活动动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测测 量量认识认识米和米和厘米厘米用刻度尺测用刻度尺测量和画线段量和画线段估量长度估量长度建立长度概念建立长度概念从不同位置观察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简单物体的形状图图形形与与位置位置观观察察物物体体用推理解决用推理解决简单的问题简单的问题从不同位置看到的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简单几何体的形状数学广角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简单的排列简单的组合简单的组合角角的的初初步步认认识识图图形形的的认识认识数的运算数的运算数的认识数的认识表内乘法表

17、内乘法100以内以内的加法的加法和减法和减法两位数两位数加加两位数两位数两位数两位数减减两位数两位数估算估算乘法乘法的的初步初步认识认识29的的乘法乘法口诀口诀用用数数学学乘加乘加乘减乘减认识角认识角,知道角知道角的各部的各部分名称分名称认识直角认识直角用尺用尺画角画角用三角板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判断直角并画直角并画直角上上册册知知识识体体系系小小学学二二年年级级数数学学认识时间认识时间认识认识“分分”认识几时几分认识几时几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例例2 2.例例3.3.认识厘米,认识厘米,用厘米量。用厘米量。例例6.例例7.认识线段认识线段量、画线段。量、画线段。例例1.1.统一长统一长 度单位度单

18、位例例4.4.认识米认识米第第一一单单元元长长度度单单位位教学时分两步:教学时分两步:1.用不同的用不同的物品做标准量同一长度。物品做标准量同一长度。2.用不同的物品做标准量用不同的物品做标准量不同的长度。不同的长度。1.什么是线段及特点。什么是线段及特点。2.画线段。画线段。3.量线段。量线段。1.发明尺子的原因和作用。发明尺子的原因和作用。2.建立建立1厘米的表象。厘米的表象。3.用厘米量和测量方法。用厘米量和测量方法。1.建立米的观念。建立米的观念。2.厘米和米的进率。厘米和米的进率。3.测量方法。测量方法。例例5.5.厘米和厘米和米的关系米的关系用米和厘米用米和厘米进行测进行测量量用米

19、和厘米用米和厘米进行测进行测量量例例8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日常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生活问题第一单元教学建议:第一单元教学建议:1、注意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注意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统一长度单位,教材是从两种情况来说明的。统一长度单位,教材是从两种情况来说明的。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从一种情况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从一种情况来说明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论哪一种情况,来说明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论哪一种情况,都确实要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来感受统一长都确实要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来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度单位的必要性。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

20、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现。正确表现。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厘米、厘米、1米大致有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过去线段是从过去线段是从“线段是直线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是直线上任意两点间的一段一段”来教学的,现在教材根据学生的接受来教学的,现在教材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改变了教材。因此教学时,不应再从线能力改变了教材。因此教学时,不应再从线段与直线的关系来教学,而应采取直接描述段与直线的关系来教学,

21、而应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的方式。第二单元第二单元100以内的以内的加法和加法和减法减法(二)(二)两位数加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减两位数两位数连加连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混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连续两问)(连续两问)不进位加不进位加例例1.着重解决着重解决笔算加法写竖式时笔算加法写竖式时如何对位的问题如何对位的问题例例2.着重解决从着重解决从个位加起的计算个位加起的计算顺序的问题顺序的问题进位加进位加例例3.解决解决两个问题,两个问题,一是个位上一是个位上的数相加的数相加满十如何向满十如何向十位进位的十位进位的问题,二是问题,二是笔算两位数笔算两位数加法计算加法计算方法的方法的总结。

22、总结。不退位减不退位减退位减退位减例例1.着重解决如何着重解决如何对位和计算顺序对位和计算顺序的问题的问题.例例2.解决为什么要解决为什么要退位和怎样退位的退位和怎样退位的问题。问题。例例3.被减数的个被减数的个位是位是0如何退位,如何退位,个位该怎么办,个位该怎么办,总结方法。总结方法。例例4.解决问题完成解决问题完成退位减的学习退位减的学习例例1例例4.巩固加减法,着重巩固加减法,着重教学连加连减和混合运算中教学连加连减和混合运算中需要用竖式计算。需要用竖式计算。例例5.用第一个问题的结用第一个问题的结果做第二个问题的已知果做第二个问题的已知信息信息。第二单元的教学建议:第二单元的教学建议

23、: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让学生详细说一说画面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让学生详细说一说画面上的内容,以此一方面让学生切实感受这些画面中有两位数加两位上的内容,以此一方面让学生切实感受这些画面中有两位数加两位数或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两位数加、减法计算数或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两位数加、减法计算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另一方面让学生全面熟悉情境图中的内容,为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另一方面让学生全面熟悉情境图中的内容,为后面的加减法计算的学习提供丰富的实际背景。后面的加减法计算的学习提供丰富的实际背景。

24、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4、关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关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如在退位减法教学中,面对如在退位减法教学中,面对56-18”的计算任务,首先让学生认真的计算任务,首先让学生认真思考思考“个位上个位上6减减8不够减,怎么办不够减,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引导他们结合摆小棒的操作过程揭示其退位的方法,并冲突。然后引导他们结合摆小棒的操作过程揭

25、示其退位的方法,并在竖式上将退位的过程发映出来,由此让学生切实理解在竖式上将退位的过程发映出来,由此让学生切实理解“为什么要为什么要退位退位”和和“怎样退怎样退”两大核心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标志着学两大核心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标志着学生对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过程的全面理解。生对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过程的全面理解。5、沟通口算、笔算、估算的联系。、沟通口算、笔算、估算的联系。6、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生活中的小数 例例2.画角画角例例3.认识直角认识直角例例4.判断直角,判断直角,画直角。画直角。例例1.认识角认识角角角的的初初步步认认识识第第三三单单元元教学什么叫角?教

26、学什么叫角?角有几条边,几个顶点?角有几条边,几个顶点?角的大小和谁有关,角的大小和谁有关,和谁无关。和谁无关。方法是:从一个点起,方法是: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条线,就画成一个角。什么是直角?什么是直角?注意直角符号?注意直角符号?判断直角的方法判断直角的方法和画法。和画法。例例5.认识锐角、钝角认识锐角、钝角例例6.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直角、锐角加深对直角、锐角钝角的理解钝角的理解用三角尺上的直角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实物上的角比实物上的角第三单元的教学建议:第三单元的教学建议:1、注意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注意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指教,正

27、确把握教学要求。和指教,正确把握教学要求。如认识角,只要通过折一折、如认识角,只要通过折一折、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对角和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对角和直角有些感性认识,知道什直角有些感性认识,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角;他有一个么样的图形是角;他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画角就可顶点,两条边;会画角就可以了。以了。2、在教学中注意科学性。、在教学中注意科学性。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内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内容虽然浅显,但教师在教学容虽然浅显,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必须是科学的、中使用的语言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准确的。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直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直角、锐角、钝角的认识和理角、锐角、钝角的

28、认识和理解。解。表表内内乘乘法法(一一)第第四四单单元元乘法的初乘法的初步认识步认识5的乘法的乘法口诀口诀2、3、4、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的乘法口诀口诀例例1.乘法的意义,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读法、认识乘号,读法、写法。写法。例例2.同数相加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和乘法的关系,乘法各部分的乘法各部分的名称。名称。例例2.2的乘法口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诀的来源和意义。例例3.3的乘法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口诀的来源和意义。和意义。例例4.4的乘法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口诀的来源和意义。和意义。例例1.5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的来源、意义,的来源、意义,熟记口诀熟记口诀。用数学用数学例例5.乘加乘

29、减乘加乘减例例6.乘法应用题乘法应用题例例7.用不同的方式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解决问题26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第四单元的教学建议:第四单元的教学建议: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切实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基础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基础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本单元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等都是本单元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等都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必须切实教好学好。重要的基础知识,必须切实教好学好。2组织好练习,使学生熟记组织好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练习,是学生熟记乘法口诀的基本途练习,是学生熟记乘法口诀的基本途径。要注意选择好的练习形式,激发径。要注意选择好的练习形式,激发学

30、生的练习兴趣,同时使每个学生都学生的练习兴趣,同时使每个学生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有较多的练习机会。3认真抓好认真抓好“用数学用数学”的教学。的教学。教学中,注意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事教学中,注意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例,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逐步增强学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逐步增强学好数学的内驱力和逐步发展学生的应好数学的内驱力和逐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用意识。辨认从辨认从不同位不同位置看到置看到的简单的简单物体物体的的形状。形状。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的

31、简单几何体几何体的形状的形状用用推推理理解解决决简简单单问问题题例例1.观察物体观察物体例例3观察物体观察物体例例2观察物体观察物体第第五五单单元元观观察察物物体体第五单元的教学建议:第五单元的教学建议:1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知识的活动空自主探索知识的活动空间和机会。间和机会。这是空间和图形的内容这是空间和图形的内容所决定的,学生的抽象所决定的,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还不够高,必思维水平还不够高,必须借助于直观的活动,须借助于直观的活动,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2把握好教学要求。把握好教学要求。学生在表述时使用的语学生在表述时使用的语言可能不规范,不科学,言

32、可能不规范,不科学,只要大致表示出意思就只要大致表示出意思就可以了。可以了。8的乘的乘法口诀法口诀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表表内内乘乘法法(二二)第第六六单单元元7.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例例1.让学让学生经历口诀生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的编制过程,掌握口诀的掌握口诀的特征,熟记特征,熟记口诀。口诀。例例2.利用迁移学习利用迁移学习8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9的乘的乘法口诀法口诀例例3.例例5.在理解乘法意义在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的基础上解决生活中的问础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题例例4.借助数轴学习借助数轴学习9的乘的乘法口诀法口诀第六单元的教学建议:第六单元的教学建议:1、本单元的内容是在、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乘法口

33、乘法口诀学习的基础上来学习的。要充分诀学习的基础上来学习的。要充分利用学习利用学习26乘法口诀的思考方法乘法口诀的思考方法和学习经验来学习和学习经验来学习79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2、为了更好的记忆口诀,在操作或、为了更好的记忆口诀,在操作或推想出连加结果后,一定要熟记连推想出连加结果后,一定要熟记连加的结果,再写乘法算式,编口诀。加的结果,再写乘法算式,编口诀。3.在解决问题时,一方面要联系生在解决问题时,一方面要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另一方面要用学具进行操作为有条另一方面要用学具进行操作为有条理的思考提供感性材料的支持。理的思考提供感性材料的支

34、持。4.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倡合作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倡合作学习。学习。认识认识“分分”认认识识时时间间第第七七单单元元认识几时几分认识几时几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例例1.通过教具、学具通过教具、学具了解分针走一小格是了解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分钟例例2.在认、读钟面上时间在认、读钟面上时间的基础上学习几时几分的基础上学习几时几分例例3.从多角度理解从多角度理解思考解决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第七单元教学建议:第七单元教学建议:1.通过直观演示和操作(重视通过直观演示和操作(重视操作播表或动态演示)操作播表或动态演示)5分分5分的数分的数2.用不同的颜色区别时针和分用不同的颜色区别时针和分针走过的区域,

35、理解针走过的区域,理解时和分时和分的关系的关系(演示多种方法播钟)(演示多种方法播钟)进行课件动态演示进行课件动态演示3.降低难度,由易到难降低难度,由易到难认读认读结合,结合操作解决难点,结合,结合操作解决难点,整理方法整理方法4.解决问题时利用排除法解决问题时利用排除法、图示法来完成。图示法来完成。例例1.属于简单排列属于简单排列例例2.2.属于简单组合属于简单组合数数学学广广角角第第八八单单元元排列顺序不同,排列顺序不同,就表示不同的两位就表示不同的两位数是有顺序的。数是有顺序的。选定的一组事物与选定的一组事物与顺序无关。顺序无关。第八单元的教学建议:第八单元的教学建议:1注意让学生通过

36、操作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进行学习。活动进行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抽象性比较这部分内容的抽象性比较强,要通过操作活动,深强,要通过操作活动,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入浅出,化难为易。2把握好教学要求,注把握好教学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意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当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要注意因的思维能力,但要注意因材施教,不要人为的拨高材施教,不要人为的拨高要求。要求。说说建建议议教学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开发与利用建议评价建议评价建议一、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一、笔算教

37、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识。二、本册教材对于空间与图形内容二、本册教材对于空间与图形内容的编排,提供了丰富的关于空间与的编排,提供了丰富的关于空间与图形内容和素材。图形内容和素材。三、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三、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四、教材注意在有关的教学内容或四、教材注意在有关的教学内容或练习中渗透估计意识培养的内容。练习中渗透估计意识培养的内容。五、

38、五、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六、六、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学习数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学习数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特别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特别是数学学习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是数学学习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素质的基础。课程资源的开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和利用充分利用直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学生身教具、学生身边的数学、网边的数学、网络教学和多媒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开发体教学,开发学生的视野,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兴趣,提高数学成绩。学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