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手册7-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手册7-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4.3.2具有相关校验证书,并在本公司从事校验工作满三个月,试用合格者,可具备计量员资格. 4.3.3有3年以上相关校验工作经验,在本公司从事计量校验工作满三个月,可具备计量员资格. 4.4测量设备的选择: 4.4.1当需增购监测设备时,由需求部门以?联络单?形式向品管部提出,由品管部决定自制或外购意见: 4.4.1.1决定自制:由品管部或技术部设计自制方案, 经品管经理批准后,可外发加工或内部制造. 4.4.1.2决定外购:由计量员依统计后的需求数量、规格,型号等,开出?购置物资申请单?,经品管经理批准后,由指定人员采购. 4.4.2增购的监测设备应符合以下要求: 4
2、.4.2.1所需监测设备测量要求要在?购置物资申请单?中明确规定. 4.4.2.2精确度应与被测参数的允许误差相匹配,即V=T/10 V监测设备测量精度 T被检测对象的公差 4.4.3在办理购入手续中,可要求供给商提供原厂校验证明或相关证明资料. 4.5监测设备的验收: 4.5.1监测设备购回,办理入库后由计量员领出,并依据监测设备说明书或合同规定,或校验相关指示,对量测设备进行验收作业: 4.5.1.1先确认说明书、数据技术资料、辅件清单等是否齐备,再开始功能性的校验验收. 功能性验收对于主要验收工程(如:精确度,平面度等)由计量员实施内校或申请外 校,确认合格与否,假设其已具有可追溯到国家
3、或国际标准的校验证明或原厂校验证明,且在外校机构或原厂校验周期内,那么可以合格检收. 4.5.1.3验收合格,由计量员依4.6进行建档管理,验收不合格,用联络单形式通知办理人员退回供方或更换. 4.6监测设备的建档: 4.6.1验收合格的设备,由计量员进行编码标识,标识方法如下: 监测设备代号 种类代号 校验代号 流水号 监测设备代号:用Z表示 种类代号: 01-游标卡尺 ,02-千分尺 ,03-深度尺,04-高度尺 ,05-百分千分表,测厚规,06-卡规, 07-R规, 08-厚薄规, 09-G螺纹塞规, 10-G螺纹环规, 11-M螺纹塞规, 12-M螺纹环规 , 13-其它螺纹塞规 ,
4、14-其它螺纹环规 ,15-投影仪 ,16-角尺 , 17-粗糙度测量仪, 18镀层测厚仪 ,19-物理性能测试仪器扭力计、拉力计、冲击试验机、硬度仪、盐雾试验机等,20-各式水压,气压设备(水表、气表等), 21-光谱分析仪普仪,22-电气性能测试仪器万用表,电流表等,23-称重计(磅称、电子称、天平、杆称等) ,24-标准件(标准量块、标准法码等) ,25-放大或显微镜 , 26-自制量具 ,27-辅助量具(表座、表架、平行块、平板、V型铁等) , 28至99-其它监测设备校正类別: A內校 B外校 C内外校 D免校 流水号:001-999 4.6.2编码后的监测设备,由计量员记录于?监测
5、设备台帐?内,并建立该监测设备对应的?监测设备履历表?,凡属于标准件的监测设备,应在履历表上注明用于检验何种仪器,除校正外不得作其它用途. 4.6.3完成以上4.6.1、4.6.2两项后,即可粘上“校验合格标签,并通知需求单位领用,领用及归还在?监测设备台帐?中登记. 4.6.4凡为顾客提供之监测设备,应在各记录表单和校验标签上注明“顾客财产. 4.7.1监测设备处于以下状态时需进行校验 4.7.1.1新购监测设备首次投入使用. 4.7.1.2设备偏离校验状态时. 4.7.1.3监测设备经过维修时. 4.7.1.4校验合格有效期限已到时. 4.7.2校验环境要求: 4.7.2.1原那么上应在实
6、验室内环境中进行校验作业, 实验室环境要求参见相关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校检指示. 4.7.2.2大型监测设备不能搬入实验室的,或必须在现场环境条件下才具备校验要求的,可在现场环境条件下执行校验. 4.7.3校验方案: 4.7.3.1校验周期原那么: a外校件依外校单位建议,或有效日期决定,但不得超过一年; b内校件依本公司量具实际使用情况自订; c内外校件中,内校周期内部自订,外校周期不得超过一年; 4.7.3.2“允许误差(即校验工程的标准要求)原那么: a 监测设备允许误差原那么依国家或国际计量标准执行. b 特殊监测设备依监测设备使用说明书,或有资格外校单位建议执行. 4.7.3.3计量员依
7、4.7.3.1、4.7.3.2之原那么要求,及自校能力区分监测设备是否需内校、外校或内外校,必须在当年12月之内完成下一年度的测量设备校验方案,并统计入?监测设 备台帐?内. 4.7.4校验作业: 4.7.4.1外校: a 外校监测设备到校验期限时,由计量员填写?联络单?申请外校,经品管经理批准后,可向采购联络办理外校效劳,选择的外校机构,必须获得ISO/IEC17025:1999导那么认证或国家资格认可. b计量员负责取得相应外校证明和外校标签,并将外校结果统计入?监测设备履厉表?中. 4.7.4.2内校: a 计量员应于每月20-25日内,将下月要到校验周期的监测设备进行统计后,通知各部门
8、做好校验准备。 b 计量员依校验方案及对应?校验规程?执行监测设备的校验,并将校验结果填入?校验报告?内,采用比对校法时,致少有一件该监测设备是经外校或内校研判合格的,标准件必须是外校合格件。 4.7.4.3在校验中如发现监测设备的使用人员,使用不标准的操作方法测量,应通知到监测设备的使用单位加以纠正,必要时向使用单位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置单?. 4.7.5校验后状态标识: 校验合格:贴上“校验合格标签 校验不合格:贴上“暂停使用标签 免校:贴上“免校标签 4.7.6监测设备的失效处理: 4.7.6.1经校验不合格的测量设备,由计量员填写?监测设备失效评估表?, 报品管部经理评估,重要监测设
9、备需由设备科及技术部进行确认,决定是否内修外修或报废或其它处理方式: a如评估结果为内修:由计量员完成. b如评估结果为外修:由计量员以?联络单?联络采购进行外修办理. c如评估结果为报废:由计量填写?报废单?批准后可移交仓库报废. 4.7.6.2监测设备一经研判失效,计量员应在发现当时,将失效结论通知现场使用单位,失效不合格的监测设备,未校验发现之前测量的产品,使用部门及品管部应复检确认,假设产品已送致客户处,由销售部通知顾客采取措施。 4.7.6.3客户财产之监测设备评估有结果后,应通知销售部联系顾客来公司处理或送顾客处理. 4.7.6.4 监测设备有意外发生,如:摔过、损伤等应由使用部门
10、通知计量员重新校验 4.8 监测设备的日常保养及检查 4.8.1 各单位监测设备的现场使用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对监测设备进行日常的保养维护. 4.8.2计量员每月应定期检查,监测设备的日常保养状况,指导使用人员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4.9本程序所产生记录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5 支持性文件: ?校验规程?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台秤操作指导?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6 质量记录: 6.1 监测设备台帐 6.2 监测设备履厉表 6.3 校验报告 6.4检测设备领用表 6.5 监测设备失效评估表 6.6 校验合格Q/FS 4 07.
11、09-07 监测设备编号监测设备名称/型号校验日期/计量员下次校验日期6.7 暂停使用 Q/FS 4 07.09-08 监测设备编号监测设备名称/型号校验日期/计量员不合格描述6.8 免校Q/FS4 07.09-09 监测设备编号监测设备名称/型号标识日期/计量员6.9 年度监测设备校验方案表 6.10月份监测设备校验清单 目的标准效劳提供及时有效处理顾客反应的信息,并对顾客满意程度进行测量和评价。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顾客提供效劳,和顾客满意程度的测量和监视及改良工作。 3.职责 3.1销售部负责效劳的提供,和顾客满意度的测量工作。 3.2 外贸员负责组织对客户投诉的调查和处理。 3.3 管理
12、者代表监督顾客满意度测量工作。 4.工作程序 4.1 效劳内容 4.1.1 售前、售中效劳的内容 a、销售部利用订货会、展览会及派发各种宣传资料、寄样等形式,向顾客介绍本公司产品,为用户了解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效劳等有关信息; b、通过主动拜访顾客,询问、咨询等工作,了解顾客的需要及时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c、按?产品的要求确定及合同/订单评审控制程序?,要求做好合同/订单及其修订的处理工作; d、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准时将产品交付给客户。 4.1.2 售后效劳的内容 a、处理有关产品质量的来函、来电、来访; b、对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负责包换、包退; c、做好顾客对产品,和效劳质量的信息收集和反应
13、工作等。 4.1.3 对顾客反应的各种信息包括投诉,营销部应及时在“信息反应单中进行陈述,经相关业务员转相关责任部门解决。有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时,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4.2 顾客满意的测量 4.2.1 销售部负责至少每年一次在适当时机,组织对顾客满意度进行调查。 效劳和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 4.2.2 调查的方式可以是 调查、走访、问卷调查。 4.2.3 调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产品质量性能、功能、外观; b、交付期; c、效劳及时性、效劳态度; d、沟通和信誉。 4.2.4 调查有代表性的顾客的数量不低于总顾客数的60%。 4.2.5 因顾客原因而未有结果回复的,可依据
14、该客户投诉、交付期、退货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测量。 4.2.6 调查完成后,销售部对调查结果形成结论,填写?顾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及分析报告?。 4.3 结果分析和改良 4.3.1 根据顾客调查的最终结果,管理者代表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分析,针对顾客不满意的工程向责任部门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置单?要求其作出改善或改良,并提交管理评审。 5.支持性文件 5.1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记录 6.1 客户档案 6.2 顾客满意度调查表 6.3 顾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及分析报告 6.4 顾客投诉处理单 1.目的 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管理和产品实现的筹划,是否符合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是否得到有
15、效的保持、实施和改良。 2.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区域和所有要求的内部审核及其后续的跟踪验证。 3 .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组织和协调内部审核工作。 3.2 内审组具体负责内审工作。 内审组长: 编制实施本次内审方案, 编写内审报告。 3.3 办公室组织协调内审活动的开展。 3.4 各部门配合做好内审工作,对内审中提出的不合格项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4.程序 4.1 管理者代表按年度对公司的内审活动作出统筹方案,编制年度审核方案,明确审核的准那么、范围、频次和审核方法等,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2 审核时机和频次 4.2.1 在刚建立体系试运行一段时间或进行第三方审核前,
16、至少对所有部门或要素审核一次。 4.2.2 每年度至少进行一次内部审核,覆盖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部条款和区域范围。 4.2.3 遇以下情况可安排临时 a、发生了严重的质量问题或客户有严重投诉时; b、第二方提出审核要求时; c、总经理根据工作需要认为有必要进行时; d、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 4.3 参加内审活动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具有内审员资格证书,且与被审核活动无直接责任。 4.4 审核准备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4.4.1 根据审核实际情况,由管理者代表确定内审组成员并指定内审组长。 4.4.2 内审组长编制“内部审核方案。内审方案内容一般包括:内审目的;内审范围要素或区域;内审依
17、据;内审组成员及分工;内审时间、日程安排。 4.4.3 内审的编制时间安排应考虑审核活动的状况和重要性。 4.4.4 “内部审核方案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内审组长前十天通知被审核部门及内审有关人员,要求做好准备。 4.4.5 内审员根据审核方案的分工,准备内部质量审核检查表,受审核部门充分准备本部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记录的整理。 4.5 审核实施 4.5.1 首次会议 a、内审组长主持召开首次会议,声明本次审核的目的、范围,介绍审核的具体内容及方法,协调、澄清有关问题, 并由行政部保存会议记录。 b、参加人员:内审组成员、受审部门负责人及主要工作人员、管理者代表、副总经理、总经理必要时。 4.5
18、.2 通过询问被审核人员、查阅文件资料和记录、现场观察、验证等方式进行现场审核,并做好现场审核记录,尤其应详细记录审核发现的不符合现象。 4.5.3 内审员审核中发现不符合项时,填写?内审不合格项报告?。所有认为不符合的事实都应有证实的证据,并得到受审部门确实认。以保证不合格能够完全被理解,有利于纠正措施的落实。 4.5.4 末次会议: 内审组长主持召开末次会议,重申审核目的,宣布?内部审核报告?及?不合格项报告?。由行政部发放?内部审核报告?到各相关部门。其内审结果要作为一项输入提交企业管理评审。 4.6 审核报告: 4.6.1 内容包括: a、受审核部门或区域,审核目的、依据、范围、日期;
19、 b、审核概述; C、审核结论或评价; d、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符合性结论及今后改良的地方。 、附件:不合格项报告等。 4.6.2 审核报告由内审组长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批准。 4.6.3 经批准的审核报告由办公室部归档、保管和发放。 4.7 审核跟踪 4.7.1 受审部门负责人接到不合格项报告后,及时召集有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析,落实 纠正措施及预计完成期限。 4.7.2 纠正措施完成后,受审部门组织人员对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将结果报内审组长。 4.7.3 内审组长组织内审员,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作出评价并记录。 4.7.4 已采取了纠正措施,但验证无效的
20、,要求再次进行跟踪审核,或由责任部门实施再纠正;对有效的纠正措施引起文件的更改,那么审核组长要通知管理部实施文件更改。这种更改应符合?文件控制程序?要求。 4.8 内部审核记录,由办公室收集保管,提交管理评审。 5 . 支持性文件 5.1 ?文件控制程序? 5.2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5.3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 .质量记录 6.1 内部审核方案 6.2 内审检查表 6.3 内审不合格项报告 6.4 不合格项统计分布表 6.5 内部审核报告 6.6 会议记录表 6.7 会议签到表 1 .目的 规定进料、制程、最终及出货检验和试验的管理方式,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2 . 范围 适用
21、于对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满足其预定目的的能力进行确认;对生产所用原材料、半成品、在制品和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 3. 职责 3.1 品管部:负责对物品的检验和试验; 3.2 仓 库:进料物品的报检及对检验后物品的仓储管理; 3.4 生产车间:在制品的自检和报检,纠正及预防措施的实施; 4.工作程序 4.1 进货检验: 4.1.1 对于需检验的进料,仓库依相关仓储管理规定存入待检区后可向质检员报检. 4.1.2 负责进料质检员应对提交的报检单据?报检单?送货单?进行审核,确认是否在进料检验范围及检验职责范围内.如无异,负责进料质检员应按?进货检验规程?要求对待检区物料进行检验作业. 4.1.3 免检
22、管理: 4.1.3.1以下情況下的进料物品可予以免检: a无检验能力的进货物品(如:原材料等), 必须要求供给商提供出货相关的检验报告,如是原材料,必须附供“材质证明书,那么可予以免检. b客戶指定免检的进料物品,可予以免检. c如为生产急用的进货物品,因检验时间太长等原因,由生产部以?联络单?形式提出免检,品质主管/经理签字后,可予以免检. 4.1.3.2免检的进料物品必须清楚标识.如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异常不良时, 生产人员应即刻通知质检员,由质检员复检确认,确认属实,由生产单位办理退料手续,质检签认后可退回仓库. 4.1.3.3免检的进料物品在检验记录中,必须注明清晰.属原材料类的免检品,须注明清楚“材质证明书的编号,以便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