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范文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假如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范文5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假如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范文5篇假如小学语文教案篇一教材分析: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结束,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教学目标:1、认识“良、缩”等生字,会写8个生字中的4个。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在朗读过程中,注意诗歌的节奏性。教学重点、难点: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在朗
2、读过程中,注意诗歌的节奏性。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你知道那枝神笔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吗?2、马良用这枝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实现了他心中的愿望。你们想拥有这样的神笔吗?有一位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非常渴望拥有马良的神笔,因为她想用马良的神笔做许多许多的事,她把自己的心愿写成了一首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假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识字1、请小朋友听一听课文录音,比比看谁听得最认真。(播放视频)2、刚才大家听录音时专注的神情,老师看出了你们也非常喜欢这篇课文。请小朋友们轻轻把书翻到108页,在读书之前,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个温馨小提示:(大屏幕出示)自由
3、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向老师或周围的同学请教把圈出的生词多读几遍,用心记一记3、学生自由读文4、检查识字(1)课文中藏了好多淘气的生字宝宝,现在它们连着词语从课文中跳了出来,你能在拼音宝宝的帮助下叫出它们吗?(自由练习后指名领读)(2)没有拼音宝宝的帮助,你还能正确地叫出它们吗?(同桌互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顽皮的生字宝宝又单独跳到小朋友们的面前,谁能当小老师来领读、男女生比赛读(4)交流识字方法(5)巩固识字:摘苹果的游戏5、检查读文三、再读理解1、小声再读课文,思考:(大屏幕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假如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4、文中的小作者都想做什么?找出来读一读。2、指名汇报,板书3、再读小作者的三个愿望4、小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下节课我们再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四、写字1、出示生字2、认读、组词3、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容易写错的地方提醒大家4、指导书写“哭、食”5、练习书写假如小学语文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有关爱他人、爱护环境的愿望。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明白道理。教学用具:生字卡、软件、贴图、课件。马良的笔神奇吗?这只神奇的笔帮助马良实现了好多愿望。你们想要一支这样的笔吗?想实现什么样的愿望呢?(自由发言)你们
5、的愿望真多啊!老师认识一位小朋友,他像你们一样,也有很多的愿望,他把愿望都写了下来,写成了这首诗。板书:课题咱们一块去看看他都有哪些愿望吧!二、初读课文,学习我会认的生字1.自由朗读,借助小树叶把字音读准。2.书后我会认的生字,你们认识吗?自己记一记前后俩人互考。3.巩固: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词语,其他人跟读。4.正音:自由读课文,标出小节号指名读,一人一小节。三.解析课文1.默读课文,想一想小作者都有哪些愿望?用画一画。2.小组讨论:小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些愿望呢?3.有了神笔,小作者想怎么做呢?(回答读课文)往黑板上贴图片:/article/你读得越有感情,远望就越能实现,谁来读读?读得好的上
6、台贴图片。4.如果给你一支神笔,你会怎么做,跟他一样吗?不一样的话,还能怎么办?四.回读全文(比赛读)五.背诵课文1.看着黑板上的帖图,试着说说课文的内容。2.自己试着背诵课文前后两人互相背各小组看着黑板背集体背。(第二课时)一.复习出示生字卡上的词语指名读其他学生跟读。二.学习我会写的8个生字1.看一看其中有哪些生字以前学过,描红仿写,比比看谁写得好!2.展一本写得好的评展一本有问题的一起发现、解决问题。3.总结别人的优缺点,/soft/再写一遍组词。4.用超人学汉字软件,学习剩下的生字。步骤:读音结构部首笔顺用什么办法记住他?注意哪笔才能写漂亮?组词描红、仿写。三、作业1.写生字、写词。2
7、.背诵课文。板书设计:23假如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假如,假如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假如小学语文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认知技能:了解普希金及写作背景;理解诗意,明白这首诗以说理取得巨大成功;培养鉴赏能力。2、情感态度:感受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趣。领悟做人道理。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歌哲理。难点:引导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教学方法:说、读、品、悟。课前准备:掌握生字词,收集普希金资料;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能说出为什么喜欢;质疑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当朋友失恋时,你会劝慰他“天涯何处无芳草”;当朋友为流言蜚语所苦时
8、,你会劝慰他“身正不怕影子斜”;当你也处于逆境中对着一个不幸的人你又会说什么呢?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下不幸的普希金是怎么做的。二、说普希金-生平及写作背景。(看挂图)1、学生畅所欲言2、师强调普希金的不幸和不屈不挠的抗争,抗争的背后是他的坚定信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相信光明必来。这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人生观。这是一首赠诗,写于他被流放的日子。我们一起倾听普希金对她说了些什么。三、听课文录音引导学生发现这首诗与一般的诗歌不同:这是一首说理的诗,没有具体的形象,不在于抒发感情,而是以劝告的口吻与你做平等交流,因此这首诗成为很多人激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四、读课文并思考问题1、可读出不同的味道,先让
9、全班一起吟诵,再由语感较好的同学用劝说的口吻来读。2、问题:“生活欺骗了你”指什么?诗人对此表现出怎样人生态度?根据是什么?问题由学生解决五、品课文(结合体验来研讨)1、学生质疑提出的问题先由学生解决,教师引导补充完整2、教师提问:面对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六、迁移问:当你的朋友、家人身处逆境中,你会对他说什么呢?(交流,名句板书)当你自己身处逆境,会不会对自己说这些呢。朋友,学会象劝别人那样劝慰自己吧,你会生活得比现在好七、结束语教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普希金,获得克服困难得勇气信心,请课后阅读普
10、希金诗集。八、作业1、背诵全文2、仿写前两句3、背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名句九、板书设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普希金:积极乐观1、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2、没有辛苦,何来成功3、每一次的失败,是走上成功的一阶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假如小学语文教案篇四设计理念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充分展开师生对话,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延伸课文内涵,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使之逐
11、步形成识字能力。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会认6个生字,规范书写8个汉字。3.能展开个性化的阅读,体会作者关爱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感,并能拓展课文内容,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望。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入题同学们,假如你有一个有求必应的潘多拉的盒子,你希望用它变出什么呢?假如你有一张神奇的飞毯,你想到哪儿去?假如你有一盏阿拉丁神灯,你想用它来实现什么愿望?假如我们拥有这些神奇的法宝,我们会让梦想飞扬,看来想像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假如吧。(板书课题:10、假如)二、初读课文,识字读词1.初读课文,用言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提问
12、学生:你们平时是怎样把一篇课文读熟的?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有的句子一下子读不通顺怎么办?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3.这首诗共有三小节,指名学生每人读一小节,读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教师也相机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4.指导识字。(1)学生圈画生字,自己初读,并想办法记忆字形。(2)出示课件1,学生认读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老师及时评价并给予帮助。(3)同桌之间利用生字卡片互相检查识字效果。5.出示词语卡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认读词语。三、再读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想想作者要用马良的神笔画些什么。2.出示课件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我想
13、给画,让它们;我想给画,让它们;我想给画,让他。四、个性化阅读,体验情感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老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小节多读几遍,想想自己为什么喜欢。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说自己的阅读体会,师生对话交流。第一节,让学生体会小树在冬天面临的寒冷,作者要给小树画上一个金色的太阳,这样小树就不怕寒冷的袭击,能安然地渡过冬天,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绿化我们的地球,说明作者爱护树木。第二节,小鸟是地球上可爱的精灵,找不到食物时会饿死的,作者要给小鸟画上一些米粒,这样小鸟就能快乐地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欢乐。第三节,西西是残疾人,没有腿他内心一定很痛苦,作者想给他画上一双腿,这样他就
14、能和正常人一样奔跑了,表现了作者对残疾人的关爱。4.在学生谈阅读感受之后,让他们带着情感把喜欢的那一节再读一读,读后师生共同评价,评价后再读或配乐朗读,以求达到最佳的朗读效果,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5.小结,激发情感。作者希望用马良的神笔画一个太阳温暖冬目的小树,想画一些米粒喂养饥饿的小鸟,想画出一双腿让残疾的西西能快乐地奔跑,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啊,你想对作者说一句什么话呢?五、拓展课文内容,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1.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让学生和着音乐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2.启发学生: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想画些什么?送给谁?帮他解决什么困难?(学生思考,放柔和的轻音乐)3.学生自由表
15、达,老师适时地从学生的语言、价值观、情感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评价。4.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两节诗句,写后让学生配上音乐读一读,欣赏自己的作品。六、指导写字1.出示课件3,观察“击、叹、泣、粒、腿、燕、幸、哭”等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着重指导写法。例:“击”字写在田字格中间,上面一竖要出头;“叹”、“泣”、“粒”三个字是左右结构,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腿”字部件多,写时既不能分开,又要互相避让;“燕”字笔画多,要注意书写笔顺,教师先示范,再让学生书空;“幸”、“哭”两个字是上下结构,注意上窄下宽。2.学生书写汉字,教师巡回指导。3.展示学生作品,评析假如小学语文教案篇五教材简析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
16、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教学过程一、听故事1.故事导入。有一个故事,妈妈小时候听过,奶奶小时候听过,奶奶的奶奶小时候也听过,你们想听吗?听老师讲故事(选择神笔马良中马良帮助穷人的片段)。2.说话训练。马良用神笔给穷人画了什么?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想干什么?3.板书课题。有个小女孩,她和你们一样,
17、也梦想着有一枝神笔,她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了一首诗,题目是假如(板书课题)。(1)认读字词。缩叹息遥远寻食哭泣健康(课件辅助显示音节)(2)初读课文。认真地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做上记号,问同学、问老师。(3)抽读正音。2.读流利。(1)再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2)交流汇报。(3)指导朗读。诗中有三个长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课件辅助出示斜杠指导句子中的停顿)(4)找规律。“窗前的小树红红的太阳树上的小鸟好吃的谷粒不幸的朋友健康的身体”这几个词组有什么
18、特点?应该怎么读?(5)巩固练习。在全诗中继续寻找“()的()”的词组,读一读。(6)积累词语。摘录两个自己喜欢的词组。3.读出感情。(1)范读课文。下面我们来练习读全文,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读的。(2)学生评议。你觉得老师读得好在哪儿,还有什么不足。(3)教师引导。老师不但在用嘴读,还在用心读;不但在看字,而且在画画。想看看老师脑子里的画吗?(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动画)(4)学生练读。(5)游戏助兴:挑战自我三、练说话1.自由说话。用“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画()”说话。2.情景说话。收听几个求助电话(无家可归的老虎、饿瘪了肚子的熊猫、渴得厉害的地球妈妈、中了毒的小青蛙),用诗
19、歌的语言说话。3.朗读范文。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善良的小朋友画一对翅膀,带着你的爱,带着你的情,飞向蔚蓝的天空,飞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四、课外作业1.请学生自己布置一个回家作业。2.课外阅读不要问我为什么。设计说明语文课本首先不是教本,而是读本。读是语文教学最古老的方法,也是语文教学成功的一个显著标志。语文教学以读为主,诗歌的学习尤其如此。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渐渐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感悟理解,在读中触发情感,在读中培养学力,提升思维。本设计力求体现以下特色:1.展示读书过程。学生接触文本,总要经历从不会读到会读,读不好到读好的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创造条件,
20、引导学生先感知后理解、从默会到表达,让学生把隐藏的认识过程显现出来。2.渗透读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强化“过程和方法”,要求教师把视角中心转到学生身上。在引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把读书的方法渗透其中,创设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来运用、提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巩固。3.明确读书目标。语文课堂上的读书目的主要是学习语言。通过学习文中规范、精美、鲜活的语言,帮助学生构建新的语言范式,改造自己的口头语言,促进消极的语言向积极的语言的转变。4.提高读书质量。最理想的读书目标是超越文本、超越作者,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解读,让学生的注意中心由作者、文本转移到自己身上。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共鸣,有创作新的“假如”的欲望,教师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作为学习的伙伴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