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下册三年级语文教案参考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下册三年级语文教案参考样本.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下册三年级语文教案参考样本人教版下册三年级语文教案1她是我的朋友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复杂而矛盾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精神品质。2、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并体会重点词语和句子。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阮恒复杂的内心活动,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2、指导学生体验并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初读,切入重点,感知人物外在表现1、快速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题目中的“她”和“我”分别指谁?这篇课文讲述了“她”与“我”之间的一件什么事?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描写阮恒在献血时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划出来。3、师生交流。4、自由朗读并思考:这些句子中,阮恒的哪些动作是相近或是相同的。
2、(板书:哭、掩)二、再读,突出重点,体验人物内心活动1、自由朗读描写阮恒“哭”的句子,边读边体会,阮恒每次都是怎么在哭?(板书:怎么?)2、引导学生从“啜泣”、“呜咽”、“持续不断”等词语理解并体会阮恒哭得很伤心。3、指导学生边读边比较阮恒哭的程度是越来越伤心。4、指导朗读并体验阮恒内心的痛苦。5、出示课件,激发学生想象:以为自己快要死了的阮恒想到了些什么?6、再次鼓励学生体验朗读。三、精读,强化重点,感情人物精神品质1、自由朗读描写阮恒掩盖痛苦的句子,边读边思考,阮恒是怎么在掩盖自己的痛苦?他为什么要掩盖自己的痛苦?2、小组合作学习。3、师生交流。阮恒是怎么在掩盖自己的痛苦?指导学生从“捂”
3、、“掩盖”、“竭力”等词语体会阮恒是在竭尽全力地不让自己哭,并指导朗读。阮恒为什么掩盖自己的痛苦?A、小组再次讨论。B、引导学生想象,阮恒担心别人会怎么劝他?体会阮恒复杂的内心活动。3、展示课件,激发学生想象,阮恒为了朋友能活下去,为了鼓励自己为小姑娘献血,他会不断地对自己说什么?4、指导朗读,再次体验阮恒复杂而矛盾的内心活动。四、品读,回归重点,升华学生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在阮恒“怕失去生命”和“怕失去朋友”两句话中间加一个字,来表现在阮恒的心中朋友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2、引导学生体会并朗读阮恒在输血过程中“哭”和“掩”的句子,体会阮恒真实、朴实、感人的精神品质。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
4、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和帮助自己的朋友。人教版下册三年级语文教案2火烧云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确良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确良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火烧云、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4、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事物,运用丰富想象描绘景物变化的方法。教学准备:鼓励学生观察朝霞、晚霞或云彩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并根据云彩的形状给它们起个好听的名字。自读课文,每
5、人画一副火烧云的画。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课前谈观察感受,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1、第一遍读,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1)通过多种形式检查学生是否能把生字的字音读准确。(2)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并把自己的记字方法和同学们交流。(3)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学生自己读生字,观察每个字的字形结构提出自己认为比较难写的生字。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难写的字做重点指导。练写生字。2、第二遍读,要求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和句子,想办法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解决。3、第三遍读,要求边
6、读边思考:课文哪些地方写霞光?哪些地方写火烧云?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火烧云的?三、学习写“霞光”的部分(第一自然段)1、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对不明白的或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地方多读几遍,然后和同学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或自己认为哪些句子写得特别美,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2、师生读议解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或多媒体的展示明确霞光和火烧云的关系。3、指导朗读。4、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背诵第一自然段二、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学习课文第二至第六自然段1、自读课文,找出第二至第六自然段中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再读一读。2、和小组同学交流这些句子美有哪里。3、全班交流:自己认为哪些句子写得美
7、为什么?小组同学或其他同学可以互相补充。(1)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他们有读中想象火烧云的形状多样、变化极快的影象,体会句子的意思。如:“这些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这一句,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极多”、“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等词语,体会火烧云颜色多、变化快的特点。“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不见了。”这一句引导学生想象火烧云变成小狗的样子,体会火烧云变化的有趣和作者丰富的想象力(2)抓住学生认为写得美的句子或段落指导朗读,让学生边想边读,把火烧云
8、颜色多、变化快而又十分有趣的样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3)学生拿出自己课前画的火烧云的画,仿照课文第三至第六自然段中画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先自己练习说,再找同学或朋友互相交流。(4)拓展练习。学生结合自己课前观察到的云彩变化和颜色的变化,想象火烧云还会变成什么颜色和形状?然后根据“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样的顺序,展开丰富的想象,用其他的动物、植物或建筑物等来形容火烧云的形状。要求先和同桌或好朋友交流讨论,再在全班交流。三、学习最后一自段重点体会火烧云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特点。四、背诵课文,积累语言1、练习背诵课文。老师可以适当指导一些背诵方法,但不要强求学生一定要用这样的方法,应鼓励学生采用更适
9、合自己的背诵方法。2、摘抄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读一读,也可以和同学交流。3、互相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描写云霞的好词佳句。人教版下册三年级语文教案3肥皂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六个生字,正确书写十一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儿”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3、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儿”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4、联系自己的游戏体验,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进行口语交际及小练笔的练习,提高综合语文素养。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儿”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2、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
10、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儿”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预习要求:1、熟读课文,把文章中的生字划出来并标上音;划出文中的多音字。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搅拌、溶化、玲珑、零乱、玉簪、仄长。3、熟读课文,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4、同学们拿上自己亲自调配的泡泡水,一手拿着吹泡泡的小管子,自己吹一吹肥皂泡儿。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见过肥皂泡吗?吹过肥皂泡吗?你觉得怎么样?(泡泡很美妙,吹肥皂泡很有意思!)2、可是,你亲自做过泡泡水吗?(做过!)效果怎么样?(抽生回答)A(很好、还可以)你怎么做的?泡泡从小管子的那一头冒出来了,你的心情肯定跟买泡泡水吹的孩子不一样!能告诉大家你当时的心
11、情吗?(快乐、骄傲、自豪)B(不好!)你分析过原因吗?如果学生摇头,说没有分析过,就告诉学生:撒手了,放弃了,哎!快乐也就从你身边溜走了!如果学生说他分析原因了,就问他原因何在,并告诉他:再小的事,哪怕是玩,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做,仔细地去琢磨,就能长见识,就能有收获,就可以变得能干起来。(没有做过。)太可惜了!做泡泡水可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冰心奶奶的肥皂泡二、展示目标:学会生字,理解生词,感知课文内容出示自学指导1、打开书60页,自己读一读,请大家在读的过程中勾出自己的重点词。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学生按自学指导自学课
12、文四、交流汇报1、指名学生读文,读后学生评价。2、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并组词,交流识字方法。3、学习词语,正音,练习读,(黑板上的词语可不容易读好,会读吗?谁来试一试)学生练一练,然后齐读。4、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五、质疑答疑六、专训抄写课后生字并组词七、小结说说本课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八、谈学习收获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回顾上节学习内容,引出本节教学,板书课题二、展示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的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出示自学指导细读课文,勾画出重点词语,小组内互相交流研讨。三、按自学指导自学课文四、小组汇报,1、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说。理解“和弄”一
13、词。2、读读2、3自然段,同学们一定能够把他找出来。理解“黏稠”一词。3、读3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说。4、读4、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的呢?标出写泡泡样子的词语。抽学生说,教师展示课件,然后让学生读。黑板上的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老师告诉学生:用嘴巴是很难讲清楚的,凭空想象也很难,但是只要你亲自去吹一吹肥皂泡,你就能从那奇妙的泡泡身上找到这些词语。五、质疑答疑:你还有疑问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六、专项训练1、抄课文中的词语,每个两遍,抄完之后,再摘录你自己的重点词。摘录完的同学,拿起书,读一读你喜欢的段落。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七、谈学习收获八、小练笔你也
14、吹过肥皂泡吗?你吹的肥皂泡和冰心奶奶笔下的肥皂泡一样吗?写一写。人教版下册三年级语文教案4剃头大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本课“剃、执”等10个字,会写“表?胆”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和感受。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分析总结“我”和老剃头师傅剃头的不同之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我”给小沙剃头的内心感受。重点难点1、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2、分析总结“剃头大师”指的是谁。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剃
15、、执”等10个字,会写“表、胆”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和感受。【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出示理发图片。2、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理发吗?今天,我们来见识一位“剃头大师”,看看他是怎么给别人理发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剃头大师)。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1)为什么以“剃头大师”为题目?(2)“剃头大师”剃出的头很好看吗?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
16、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3、试着读课文。(课件出示)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课件出示)剃头执木尺否则骂人仇人习惯受刑厘米摸耳朵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翘舌音“受、仇、执”,前鼻音“惯”。5、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表胆鬼理夺骂仇差付倍虽件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平舌音“虽”,翘舌音“差、仇”,前鼻音“胆、件”。(2)
17、学生写生字。A、识记生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胆理骂仇倍(2)熟字比较。如:麦一表兔一鬼奇一夺着一差(3)组词扩展:虽然一件文件付钱付出B、链接前置性学习,反馈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小组内评价书写。C、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D、依据小组长的汇报,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表”上面的竖压住竖中线,下面别漏掉一撇。“鬼”第六笔的撇从口中而出,第七笔是竖折弯勾,第八笔是撇折。“虽”的第八笔是提。E、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F、展示学生作品。6、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轻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
18、下文理解词义。(用生字卡片检查)(课件出示)噩梦:做内容恐怖的梦,并引起焦虑恐惧为主要表现的睡眠障碍。监督:察看并加以管理。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冤家:一般指仇人,或者死对头的意思。耿耿于怀:有心事的样子。不能忘怀,牵萦于心。时髦:新颖符合时势潮流。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并思考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件出示)第一部分(1自然段)表弟小沙胆小,什么都怕,尤其是怕剃头。第二部分(26自然段)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情况。第三部分(718自然段)“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板书:小沙怕剃头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过程“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
19、识了10个会认的字,会写了12个字,了解了“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分析总结“我”和老剃头师傅剃头的不同之处。【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课件出示)剃头执木尺否则骂人仇人习惯受刑厘米摸耳朵表弟胆小鬼理发眼神差付钱双倍虽然一件2、谈话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给小沙剃头的事情,现在,我们继续探究“我”是怎么当“剃头大师”的。二、朗读课文,重点感悟1、自由读文,看看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从文中找出来,和
20、同学交流。(1)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课件出示)“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跟受刑一样。”老师傅剃头,小沙的感受是?(跟受刑一样。)为什么会这样?预设:因为老师傅的老掉牙的推剪,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预设: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板书:害人精:小沙吃尽苦头受刑一样)(2)“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课件出示)“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
21、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剃头老师傅还熟练。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我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短的只剩下一厘米。”“我剪掉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2、“我”和剃头师傅谁剃得好?预设:当然剃头师傅剃得好,因为“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预设:而我剃完头发之后,小沙“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板书:剃头大师:熟练随意乱剪见了鬼)3、“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预设:在小沙的嘴里,“害人精”是剃头的师傅,因为小沙害怕理发,他们
22、给他理发,弄疼他,让他很不舒服。预设:“剃头大师”是我对自己的称呼,以为自己能理发,特像“剃头大师”的架势。4、其实谁才是真正的“剃头大师”,谁才是个“害人精”?(老剃头师傅是“剃头大师”,“我”不会乱剪才是“害人精”。)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自由读文,读出感情。2、题目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为题目?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预设:这里有些自嘲的成分,嘲笑自己不懂装懂,硬冒充“剃头大师”,结果把小沙的头发剪得不成样子。预设:通过这件事,是在回忆童年的趣事,表达对童年的怀念。人教版下册三年级语文教案5安徒生公园1、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0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23、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通过阅读,搜集整理材料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安徒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查找资料使学生深入了解安徒生这个人。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流,读中感悟。学生准备:查找的资料,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里几篇安徒生童话大师的作品,我们都由衷的敬仰他,他为世界人民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为了纪念他,人们在他的故乡欧登塞,建了一个美丽的公园安徒生公园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小公园到底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打开书142页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学
24、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如:“白桦”、“毛茸茸”、“铜雕”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如:“疏疏落落”、“幻想”、“描绘”、“请悠”、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4、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三、品读文本,感悟文本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印象或看法。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A:你认为欧登塞美吗?从文中的语句中找
25、出来?(引导学生用美的感情读出来)B:小公园里有那些事物与安徒生有联系?从文中的语句去找,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C:读完文本的最后一段谈谈你的感想?学生交流。4、整体回顾全文,美读中品位始终所蕴涵的情感。四、拓展延伸,资料整理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又了解了安徒生作品之外的很多知识,有关这位大师的资料很多,同学们课下搜集了许多资料,下面我们分组进行一下整理、展示、讲解好不好?板块一:安徒生的剪纸:出示丰富人生的剪纸画面。引导学生根据每幅剪纸画面,进行童话想象或命题,让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补充,并进行讨论研究。板块二:学生根据资料,总结、展示安徒生的长篇小说、诗
26、歌。板块三:学生根据资料,总结、展示安徒生的长篇游记。最后谈谈写一写我心中的安徒生我最崇敬的人回家以后给父母讲一讲安徒生的故事。人教版下册三年级语文教案6妈妈的葡萄教学要求:1、会写8个字,学会8个新词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妈妈的爱是伟大的,学会用行动回报父母的爱。4、复述课文。想象狐狸妈妈被猎人追赶的情景。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使学生体会狐狸妈妈的爱。教学难点:复述课文,想象狐狸妈妈被猎人追赶的情景。教学设想:这篇课文要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感悟中体会狐狸妈妈对小狐狸无私伟大的爱。理解时围绕课后思考题“山洞附近树下的葡萄是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充分讨论,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复
27、述课文,培养理解能力及想像能力。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爱吃葡萄吗?想吃葡萄的时候怎么办?有一只小狐狸它特别想吃葡萄,该怎么办呢?二、初步感知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教师范读3、抽读生词卡片狐狸饥饿采摘附近冒险山洞一颗嗓子4、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5、思考:(1)为什么课题是妈妈的葡萄(2)妈妈采摘葡萄容易吗?找出相关词句。体会:A翻过一座山,翻过两座山,又翻过第三座山,狐狸妈妈终于来到了长着葡萄的村庄。B狐狸妈妈实在跑不动了,把葡萄放在一棵树下,打算歇一会。(3)听到猎狗的叫声,狐狸妈妈是怎么做的?谁来试着读读这
28、句话,注意读出妈妈焦急的心情。(4)为什么小狐狸能逃脱猎狗的追踪?狐狸妈妈哪去了?(5)请你们想象一下狐狸妈妈被猎狗追赶时的情景。(6)山洞附近的葡萄是从哪里来的?小狐狸是怎么知道的?谁来读读妈妈说的话。(7)如果你是小狐狸,此时你会怎么想?请你读读小狐狸的话。(8)让我们带着对狐狸妈妈的敬意,再来读读这篇课文。三、拓展1、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2、想象狐狸妈妈被猎人追赶的情景,续写一段话。猎人带着狗追来了,怎么办?狐狸妈妈大声喊:“呜-危险!快逃呀!”这时()第二课时一、齐读课文。二、学习要求会写的字(1)用旧字换偏旁的方法学习:狐狸饿险洞(2)组词狐:狐狸狐步狐仙狸:狐狸狸猫狸子饿:饥
29、饿饿了饿虎扑食险:危险保险冒险洞:山洞洞口洞穴重点指导:摘:里面是个古,不要写成“”。颗:颗是量词,用作颗粒状的物品。只有和“棵”的用法区别开。“棵”跟植物有关。嗓:右面是三个“又”,不要写成三个“口”。对比“噪”和“嗓”三、写字1、观察生字在田子格中的位置2、写字。注意把字写端正。人教版下册三年级语文教案7小蓝裙的故事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借助批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由很小的改变开始的道理,并善于从生活中去感受、发现美。3、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重点难点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2、绘声绘色讲故事。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
30、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1、(板书: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都曾听过哪些故事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读一个故事。师板书完课题,生齐读。2、看到了这个题目,你们会有哪些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借助旁批看看哪些问题通过我们自己读书就能解决,再看看我们在读中又会产生哪些新问题。二、初读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三、课
31、堂小结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布置预习内容。四、布置作业1、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2、学会绘声绘色地讲故事。3、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重点难点绘声绘色讲故事。教学过程一、查检复习1、指名认读生字。2、朗读课文。二、精读理解,绘声绘色讲故事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比如“脏兮兮”“协调”“焕然一新”等词语的意思,以及问题:“街道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的变化?”、“小姑娘的蓝裙子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变化呢?”2、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去找出问题的答案。3、学生汇报自己的体会。4、都是小结:所有这一切的改变,只是因为大家的一认识:与美的事物不协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要求自己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的话,我们就能创造美,我们的本身就是美了。5、教方法指导学生讲故事。(1)指导学生抓住三“不协调”和三“不对劲”来记住这个故事。(2)指导学生在讲故事时注意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做到绘声绘色。(3)学生小组内讲故事,互相评议,比一比谁讲得好。(4)自愿者讲给全班听。6、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