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年级端午节活动教案精选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一年级端午节活动教案精选5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一年级端午节活动教案精选5篇一年级端午节活动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3.通过图文结合,理解“箬竹叶、糯米、裹着”等词语,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红红的枣”等词语。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了解端午节习俗和来历。德育目标了解传统节日和习俗。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教学难点课后生字的书写。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
2、总结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生:端午节。师:端午节都做什么?生:吃粽子,赛龙舟。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新文章。(板书课题:端午粽)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文章讲了什么事情?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指名读。(2)开火车读
3、,小组竞赛读,评出认字小组。2.写字。(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指名认读、领读。(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书写要领:“分”上面八字要延展,下面是“刀”不是“力”。“午”最后一竖不要写出头。(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那粽子如何包啊?需要我们提前准备什么材料啊?(学生自由回答)师:下面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和。1.教师范读。学生可以轻声跟读。2.学生分小组读。3.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什么?小组之间互相说说
4、,教师抽查一个小组汇报。三、深入理解课文。1.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四个自然段)2.师:读文章第二段,说一说包粽子前要准备什么材料?生:箬竹叶、糯米、红枣、线。师:下面我们来观看一下包粽子的过程吧。(播放视频)3.师:同学们,平时吃过什么馅的粽子啊?生:红枣、蜜枣、豆沙?师:那外婆给“我们”煮的什么馅的粽子啊?生:红枣、红豆、鲜肉。4.师:同学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师:谁能给大家讲讲屈原的故事?(学生可以试讲,教师补充)屈原的故事屈原,名平,战国时代楚国人,他是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早先很受楚王的器重,但他革新政治,推行强国的主张,遭到了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地在楚怀王
5、面前讲屈原的坏话。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的八座城池。看,这里就是秦国,这里是楚国。秦国攻占了楚国的八座城池后,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他知道秦国的议和是假的,是骗人的。秦国要灭掉楚国才是真的。屈原冒死进谏,叫楚怀王不要去议和。你们看,这是屈原,这是楚怀王。可是楚怀王不但不听屈原的劝告,反而将屈原赶出了楚国的都城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大家再猜猜会是什么结果呢?对,楚怀王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了。他悔恨交加,忧郁成病,三年后就客死在秦国了。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了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被攻破的噩
6、耗后,万念俱灰,他所有的救国救民的理想都破灭了,富国强民更是不可能了,屈原仰天长叹一声,抱着大石头投入了滚滚的汩罗江。师:同学们,听了故事以后,你能说说屈原是个怎样的人吗?生:屈原是个忧国忧民的人,爱国的诗人,和祖国共存亡的人。师:屈原投江以后,老百姓又是怎么做的呢?生: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四、课外拓展。师:同学们,人们为了纪念屈原,除了吃棕子还干什么?生:赛龙舟、挂香包等。师:为什么吃粽子?为什么赛龙舟?(学生可能不知或不完整)师:因为人们为了防止鱼虾伤害屈原的尸体,就用粽叶包上糯米投入江中。后来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因为人们为了防止水怪伤害屈原,就把小船装扮成龙的
7、形象,水怪以为是龙王来了,就会被吓跑。这就形成了赛龙舟。五、总结全文。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饮雄黄酒、游百病、悬钟馗像等。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给我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我们要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业设计1.把这篇课文读给家长听,要求熟读。2.有条件的学生和家长共同体验包粽子。3.搜集端午节其他地方的习俗。板书设计10端午粽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爱国之情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资料袋端午食鸭蛋:高邮的端午较为特殊,有系百索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习俗,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就是挑好看的鸭蛋装在彩线结成的络子中,挂在胸前。一年级端
8、午节活动教案【篇2】教学目标1、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3、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4、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教学重点: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复习导入1、游戏复习词语(摘苹果)。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二、美文赏析1、学习第一自然段,选学生读。2、赏析“盼着”。3、用“盼着”说一句话,体会“外婆盼着我们回家的心情”。4、学习第2,3自然段,选学生读。5、粽子是怎么做成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6、用“一就”说一
9、句话。8、再读2,3自然段,体会文中流露出的快乐与怀念之情。9、学习第4自然段,激发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三、指导朗读。长句子的断句。学习儿歌:遇到长句不要慌。逗号换口气,句号停一停。四、课文小结。这节课有哪些收获?作业设计1、你喜欢过那个节日,为什么?写一写一年级端午节活动教案【篇3】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立”“米”“失”。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立”“米”“失”。教学难点:1.读好长句子。2.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
10、热爱。2.揭题: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粽子有关的文章:端午粽。(板书课题:10、端午粽)这个题目里藏了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两个生字,分别是“端”和“粽”。有小朋友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记住这两个字的吗?你用了什么识字方法?(熟字换偏旁认识“端”,把“瑞”字的王字旁换成了立字旁就成了“端”。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粽”字,“米”加上“宗”就成了“粽”。一般米字旁的字都和粮食有关,比如“粮”、“粽”、“糟糠”“籽”等。)3.读了这个题目,你的小脑瓜里都产生了哪些问号?过渡:那我们就带着这些小问号一起走进课文。二、探秘方法,科学识字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的时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自然段标出来。
11、2.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文中的词语宝宝忍不住要和你们见面了,你们认识他们么?(指名读一遍)(1)象形字识字。这些字有两个刚刚我们已经认识了,还有两个是象形字,你能找出来吗?就是“米”字和“豆”字。这两个字是从古代的实物演变而来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的演变过程。首先来看“米”字,它的甲骨文就像是六粒米从中间被上下分开,逐渐的中间两粒米相连,慢慢又演变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米”字。再来看“豆”字,甲骨文的“豆”字就像是把一颗豆子细分了,种皮、胚根等都有,后来又慢慢简化为现在我们所熟悉的“豆”字,这两个字你记住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2)心字底识字。还有两个字是心字底的字,分别是“总”和“念”。
12、这两个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倒八字头加上口和心字底就成了“总”。今加上心字底就成了“念”,心中有所忆,口中有所吟,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3)加一加识字。还有些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比如“节”、“间”、“分”、“知”、“据”、“带”。首先来看“节”字,草字头加上两笔(横折钩和竖)就可以了,可以组词节日。门字框里面加上一个“日”就成了“间”,可以组词时间。“八”字加上一个“刀”就成了“分”,可以组词十分。“矢”字加上一个“口”就成了知,可以组词知道。提手旁加上一个“居”就成了“据”,可以组词据说。“卅”字加上秃宝盖再加一个巾字就成了“带”字,可以组词皮带。这几个字你认识了吗?我们一起来带上
13、拼音读一读。(4)巧用字谜识字。猜谜:一人在内,打一字。谜底就是肉字。“内”字里面再加一个“人”就成了“肉”。齐读。带拼音齐读生字去掉拼音齐读、指读、开火车读接下来,我们把生字请到词语中来读一读。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情1.生字词掌握了之后,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介绍了端午粽哪些方面的内容?(整体感知课文)课文主要介绍了端午粽的用材、花样以及为什么要在端午吃粽子的由来。接下来,请拿起你的书,静静的听老师读,我们一起走进端午粽这篇课文。2.朗读感悟。四、逐段分析(一)学习第一段。1.过渡:听完后,谁能告诉老师,作者一到端午节总是去谁家?(外婆家)2.每一年的端午节,外婆都会煮好一锅
14、粽子,盼望着“我们”回家吃,说明外婆非常希望“我们”回家,一家人团聚,开心地过节。3.指名读,读出外婆的期盼。4.齐读。你们读得可真棒啊,老师也想去外婆家吃粽子了。(二)学习第二段。1.过渡:每年端午节“我们”都去外婆家吃粽子,那粽子到底是用什么做的呢?谁来告诉大家?(指名读第二自然段)2.(1)我们来看“青青的箬竹叶”这个词组,“箬竹叶”就是我们平常吃的粽子的皮,颜色是青色。那我们还可以说青青的()?如青青的草地,青青的豌豆等。(2)再来看“白白的糯米”这个词组,包粽子要用糯米而不是大米,这样包出来的粽子才会吃起来黏黏的。糯米是白色的,可以说“白白的糯米”。那小朋友们还能说出白白的()?如白
15、白的棉花,白白的雪花。(3)最后来看“红红的枣”,你还能说出红红的()?(4)同学们,你们“青青的箬竹叶”和“青的箬竹叶”哪个更顺口呢?那“白白的糯米”和“白的糯米”呢?“红红的枣”和“红的枣”呢?这类词语都是用颜色来形容事物,并且所用表示颜色的字是重复的,这样更符合我们的表达习惯。这类的词语搭配你们掌握住了吗?3.粽子是用箬竹叶、糯米、红枣包成的,那作者喜欢吃粽子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指名读第二段的第二、三句话)(1)我们一起来看第二段的第二句话,句子比较长,先听老师读一遍,看看老师是怎么把长句子缩短读的。(范读时停顿时读的明显一些)谁能来试一试?这位同学已经抓住老师范读的精髓了,比老师读
16、的都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停顿,把长句子读短。(2)接着我们一起来看“又黏又甜”这个词语,粽子吃起来既是黏黏的,又是甜甜的。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如又大又圆、又细又长、又快又好)。4.“我”喜不喜欢吃外婆包的粽子啊?谁能把你对粽子的喜爱给读出来?(指名读、男生女生赛读、齐读)(三)学习第三段1.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粽子是用什么做的了,那除了红枣粽,还有什么粽?(指名读第三自然段)2.你能用“除了还”说一句话吗?(我除了会唱歌,还会画画)3.从这一段中,你能体会到“我”对端午粽有什么样的感情?(喜爱)你从哪体会出来的?(指名读第三段第三句)这一句话也比较长,你会像刚
17、才那样断句吗?谁来试一试?“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我们一起来试试吧!看看谁最喜欢吃外婆包的粽子。(四)学习第四段1.过渡: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吃粽子啊。2.那你知道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吗?(指名读第四段)3.这一句话也是一个长句子,那应该怎么读好呢?谁来给大家提个醒?“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男生女生赛读)4.端午节是几月几日?你还知道哪些端午节的风俗?五、认真观察、指导书写1.呈现“午、叶、真、豆、节、米、分”7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7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2.教师整体范写
18、,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午”的第二笔横写在上半格,第三笔横写在横中线上,并且比第一横长。“叶”是左右结构,写的时候要左窄右宽第四笔横短一些,写在横中线上方一点点,第五笔竖写在右半格。注意“真”字里面有三横。“节”字第四笔横折钩从横中线开始起笔,第五笔竖写在竖中线上。“米”字第一笔点和第二笔撇分别写在左上格和右上格,第三笔横写在横中线上,第四笔竖写在竖中线上。“分”字要注意上面是个八,一撇和一捺要分开。学生跟笔书空。3.学生在书上先描红再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4.班级展示。一年级端午节活动教案【篇4】教学目标:1、多种形式巩固生字和词语,会写“真、节”2个生字。2、通过
19、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自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写“真、节”2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用中国传统节日导入新课。农历八月十五、正月十五、腊月初八、五月初五分别是什么节?有什么习俗?板书
20、课题:端午粽【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拓展孩子的知识面,让孩子对我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的了解。】二、复习字词。1、复习词语。孩子们你们坐得直,听得认真,我可喜欢你们了,那让我们一起玩个“赛龙舟”的游戏出示词语:中间分给带回知道纪念据说端午节粽子2、句子中复习字词。端午节我们总会吃粽子,粽子里面有糯米、红豆、红枣,还有大肉,据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3、欣赏赛龙舟图片,感受端午节热闹的场面。【设计意图:创设“赛龙舟”的游戏,将静态的生字动态化,把字融入词中、句子中再现,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用游戏的方式复习生字,为课堂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愉快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
21、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出示粽子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并说一说。(粽子、糯米、红枣)2、文中是如何描写粽子的?让我们赶快读读课文的第二段,在第二段中找一找吧。多种形式读文。(1)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不能添字少字。(2)师范读,学生评价。(3)学生齐读正音。(白白的、红红的、青青的、绿绿的、黄黄的、黑黑的)4、看到有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这些颜色,你猜一下这个粽子味道怎么样?(好吃、香、想吃)心情如何?那请你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一句话。5、外婆包的粽子味道到底怎么样呢?让我们赶紧去看看吧!(1)生读课文,学生评价。(2)师范读课文。学生做动作,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6、请你说一
22、说又什么又什么的词语。【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孩子感受独处也是一种快乐】。三、学习第三自然段外婆包了哪些花样的粽子?你喜欢吃哪种味道?吃了粽子心情如何?用“美滋滋”说一句话,体会美滋滋地意思。外婆把粽子让我们带回家分给邻居吃。你觉得外婆是怎样的一个人?【设计意图:减少无效的讲解,增加有效阅读,使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语感。】五、学习第四小节。读第四自然段,从中你知道了什么?你知道屈原是什么人?人们为什么要纪念他?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5月5日这天,屈
23、原投汨罗_。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食物。年复一年,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逢端午节那天便用竹叶把糯米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划着龙船到汨罗江,投到江里祭祀屈原,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船的来历。六、书写汉字“真、节”1、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注意这两个字的笔画顺序。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4、学生在书中描红,然后写一写。5、展示书写,讲评。【设计意图:认识汉字书写的规律与变化。感受汉字的结构美。】七、作业:1、推荐阅读课外书一朵花的童话中婆婆路的片段。2、给家人讲一讲关于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设计意图:本单元围绕“家人”的题材展开描述,
24、推荐阅读婆婆路让孩子再次感受家人在一起的快乐,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一年级端午节活动教案【篇5】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新偏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午”“豆”“节”。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读好长句子。3、感受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氛围和浓浓的亲情。教学重难点:1、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按笔顺正确书写3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游戏:小汤圆、圆又圆元宵节!吃月饼、赏明月中秋节!再过些日子就是端午节了!反过来考考你们,端午节吃什么?(粽子)也叫端午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2、读题:端午粽。(1)课题里
25、有两个新偏旁,谁认识?(2)粽子吃过了吧,想一想:粽为什么是米字旁?3、伸出小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设计意图:揭题小游戏,创设“节日与美食”的情境,不仅为课文的学习做了铺垫,而且在语境中学习了生字“午”,认识本课两个新偏旁。二、学习生字感知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2、检查字音。(1)指名读生字,相机正音。出示: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2)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3)开火车读。(4)赛跑齐读:生字全躲到粽子里了,快把它们叫出来!3、学写生字“豆”。(1)你还知道哪些豆?老师也带来几种豆,认识吗?蚕豆红豆毛豆豇豆(2)小豆子大变身,变成了什么?(3)读儿歌,记住“
26、豆”。毛豆短,蚕豆扁,红豆圆圆像两点,豇豆长长托上面。(4)师边说儿歌边范写“豆”,学生书空。设计意图:生字“豆”的教学从学生生活中来,通过各种豆的巧妙组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识记字形。4、咱们快去听这个故事,一起走进端午节。5、指名分段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6、我们读着读着,脑海里一定还留下了温暖的画面:(出示三幅图)师: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生:煮好一锅粽子师:我迫不及待剥开粽叶生:咬一口粽子师:临走时还生:装一小篮粽子设计意图:统编教材对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能找出课文中的信息。针对这条建议设计此环节,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整体感知。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端午节到了,外婆
27、包粽子的食材有哪些?指名回答。出示:箬竹叶糯米枣(1)箬竹叶你见过了吗?老师带来了,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什么样的箬竹叶?(2)加上颜色读: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3)老师和你们一起读。生:青青的箬竹叶师:箬竹叶青青的生:白白的糯米师:糯米白白的生:红红的枣师:枣红红的设计意图:本课叠词很有特点,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正着读、反着读,回环复沓,既积累了叠词,也为读好长句子做了铺垫。(4)一张箬竹叶、一小把米、一大颗枣,在外婆的手里就变成一个好看的粽子啰!读句子。设计意图:读好长句子是本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设计了由词到短语,再送到句子里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读慢
28、慢学会长句子的停顿,掌握读好长句的方法。2、想看一看包粽子吗?3、粽子包好了,也煮熟了,流口水了吗?(1)引读:师:外婆一掀开锅盖,生: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生: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2)指导学生朗读。4、读着读着,老师想起自己小时候过端午节,我的奶奶也忙着包粽子,奶奶包着我看着、奶奶煮着我等着,你想到了什么呢?小结:青青粽叶香,浓浓端午情,外婆还给我讲端午节的故事,告诉我永远要纪念的人,想知道的小朋友们也可以把端午节的故事找来读一读。设计意图: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老师讲述儿时端午节的记忆,唤起学生的记忆,想起自己过端午的情景,亲情、传统佳节的传承在回忆中渐渐清晰。四、学写生字1、出示:午豆节,相同的笔画:长横。2、观察长横的位置。节字长横盖下方,午字长横摆稳当,豆字长横托上方。3、书写生字,反馈评价。设计意图:读好书、写好字是第一学段的主要任务,本课三个生字“午”“豆”“节”有一个共同的笔画“长横”,寻找汉字书写的规律,学会一类字的写法,从而习得写好字的要领,贯彻落实课标的写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