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高效复习教案设计参考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高效复习教案设计参考五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册高效复习教案设计参考五篇老师应该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教案,书写一节课的教学思想,它起着指导和统帅教学的六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六年级语文教案1月光曲教学目的1、将音乐融入语文课堂,借助音乐形象解决语言文字。抓重点词句,感受课文描绘的美好意境,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美读训练。2、尝试探究性、创造性阅读,激发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的兴趣。3、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引起的联想。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月光曲的情境。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堂1、同学们,大家好!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共渡这短暂的四
2、十分钟。今天,老师带来一件礼物送给你们,请同学们静静地欣赏。(播放:月光曲)2、听了这首曲子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这首曲子叫作月光曲。点击课件传说它是贝多芬先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即兴创作的。3、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第26课月光曲。请同学们找出描写月光曲情景的段落。二、直视课题,重点研读第9自然段。(读中悟,读中体会)1、学生自读,体会其中的意境。2、指名学生读。现在,老师请一名同学来读这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3、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悟。(1)现在,请听老师朗读,大家一边听一边体味其中情景的变化。(2)学生汇报:先是月亮升起,海面呈现一片微波粼粼的景象,再是月亮升高,穿过了微云,最后是月亮
3、照耀在海面上,海面上风起浪涌。(3)这些变化情景源于什么?(源于贝多芬所弹奏的曲子的曲调的变化。)(4)你能通过自己的理解谈谈曲调的变化吗?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屏幕,自己领悟曲调的变化。3、教师指导朗读根据曲调的变化,在朗读的时候,前面的部分可以读得徐缓、抒情些,随着音乐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节奏越来越快,这时语调就应该慢慢高昂起来。4、学生朗读(1)请同学们根据你理解自由地练习朗读。(教师巡视并指导)(2)请同学们齐读该段。要求:读出情景的变化,意境的美。5、你们读得真棒,听着你们的朗读我已经陶醉了。看来贝多芬先生弹的这首曲子真的很美妙。难怪,皮鞋匠在听着贝多芬先生的琴声时,眼前会出现这样
4、的画面(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的妹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光汹涌的大海。)6、请同学们再听第9自然的朗读,思考.三、回读全文,探究贝多芬的创作情感。1.过渡:这么美妙的曲子,让人陶醉,学到这儿,我不禁产生了疑问:贝多芬为什么会弹出这么美妙的曲子,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创作出这么美妙的乐曲呢?请大家再次把课文读读,从文中的重点语句中找出来。2.创造性地阅读。(要求:先自读自悟,再前后桌4人一小组进行讨论。)3.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随机调整,随机点拨。)四、作业布置1、背诵第9自然段,抄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2、收集并欣赏贝多芬的
5、音乐作品。3、有条件的,听一听月光奏鸣曲。五、结束六年级语文教案2一面教学目的一、认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关心他人,助人为乐。二、理解本文抓住外貌特征写人的方法;体会文中的饱含感情的语言;了解本文的时间顺序。教学设想一、鲁迅的肖像描写和他对“我”的影响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以对比、衬托手法来表现鲁迅先生崇高品质和对“我”的鼓舞是本文的教学难点。二、本文语言生动,饱蘸感情,而且意境集中。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思考、练习以及旁注,引导学生阅读、思考、领悟、自得。三、补充有关背景,以便分析课文。四、教学时数:两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教学要点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二、课内预习;三、研习第一部
6、分。教学内容和步骤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鲁迅逝世的前四年,也就是1932年,他怀着“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的坚定信善良的灵魂、辛酸和挣扎。”在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下,鲁迅先生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却说:“危险令人紧张,紧张令人觉得自己的生命力。”他认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因此特别关心进步青年的成长。书,下同)二、指导预习1.给下列词语中黑字注音,依据拼音写汉字。憎恶()虐()待摩su()jing()相抖擞()颓()唐chuch()不能自y()2.口头回答“理解分析”中的第一、三题。提示:第一题见课文;第三题(C)。三、研习课文第一部分1-8节1.根据“揣摩运用”中的第四题,阅读有关内容,并在书上作标
7、记,准备口述以下问题。(1)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书店的全景”、“书架一角近景”“一本书的特写”。提示:全景:门外,细雨烟似地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谈笑。近景: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特写: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在内山书店,作者与鲁迅先生相遇,对鲁迅的外貌作了突出的描写。读,教师作适当讲解。提示:中景:“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腾起一阵一阵烟雾。”教师讲解:因为在暗处看,距离又远,只是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体态(瘦)、年龄、衣着;句中的“模糊”、“火光”、“烟雾”则是对远而暗的揭示。近景:引导学生朗读第19节。教师讲解:鲁迅从店后面走出来,距作者较近,观
8、察较细,描写也就进了一层:先写面地再现了鲁迅外形消瘦精神抖擞的形象,从而由形入神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啊!”引导学生读出写外貌的语句:第32节“黄里带黑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面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教师讲解:鲁迅先生以极低的价格把两本好书卖给了一个“被人轻视的工人”。“我”外部特征,连同对“手”的描写,表明了“他”的健康“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灭了”的现实,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3)作者写鲁迅先生外貌时抓住了什么特征?(用一个字表达)描写这一特征有什么作用?提示:“瘦”。“瘦”是鲁迅先生顽强
9、战斗忘我工作的结果。全文共六次写“瘦”: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这样反复描写,不仅使鲁迅的形象深印在读者心里,而且构成了一条内在线索,把全文联成有机的整体。(4)作者写内山书店和鲁迅外貌的观察特点是什么?提示:观察特点是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局部。2.提问:“我”与鲁迅见面时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开始“我”只是模糊地辨出一个人的轮廓;当老人从里面走出来时,“我”感到这老人瘦而有精神;看到老人慈祥的眼光,“我”感到父亲般的爱;当他为“我”荐书并赠书时,“我”感到惊异、感激;当“我”认出老人是
10、鲁迅以后,爱戴、敬仰、狂喜之情喷涌而出,连用了五个称呼,从共同的目标、平易的态度、慈爱的关怀、引导和帮助以及卓越的斗争,高度赞扬“我(们)”与鲁迅先生之间平凡而高尚的关系(同志、朋友、父亲、师傅和战士)。3.小结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完整记叙了“我”与鲁迅先生相见一面的情景。鲁迅先生荐书、赠书给一个素不相识的普通青年工人,正体现了鲁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而鲁迅先生那“瘦得叫人担心”的身体,正反映了他已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为革命鞠躬尽瘁。鲁迅先生的品格是崇高的,精神是伟大的,这令人难忘的一面,将会给“我”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四、布置作业1.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完成“揣摩运
11、用”中的第五题。2.预习第二部分,划分层次。第二教时教学要点一、检查旧课作业;二、研习课文第二部分;三、总结课文;四、讨论练习题。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检查旧课检查“揣摩运用”中第五题的完成情况,先由学生交流,然后教师做适当讲解或提示。二、研习课文第二部分1.集体有表情地朗读课文。2.指导学生给第二部分划分层次,概括大意。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小结:第一层:(“这事到现在我就更加坚强起来。”)写“一面”给“我”的鼓舞-“我”更加坚强起来。第二层:(“现在继续前进。”)写对鲁迅先生的悼念-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第三层:(最后一节)写作本文的缘由-“我”不能自己。3.阅读讨论。(1)“我”为什么能
12、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着头”?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有关部分,然后发言讨论,最后教师明确: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它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我”更加坚强起来。(2)“历尽”、“受尽”、“咬紧”、“昂着”这一系列动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一系列动词,表现了“我”在种种艰苦和虐待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充分显示了“一面”给“我”的巨大力量。(3)文中说:“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意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讨论、小结:对先生的逝世沉浸在悲痛之中是不够的,一定要化悲痛为力
13、量,这才是对先生的悼念。“不是时候”是指当时社会太黑暗,要赶快投入顽强的战斗,继续先生未竟的事业。(4)最后一节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不能自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讨论、归纳:既点明写作缘由,收束全文,又通过议论抒情,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崇远影响。三、朗读、背诵第二部分方法:先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然后让全班同学自由朗读,要求当堂能背诵,最后检查背诵情况。四、总结课文1.师生共同归纳中心思想。明确:本文叙写“我”偶然见鲁迅先生一面的往事,赞颂了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踏着鲁迅足迹继续前进的革命意志。2.教师归纳写作方法。(1)成功的外貌描写,突出了文章中心。例如
14、,对鲁迅外貌进行三次集中的描写,突出地表现了鲁迅先生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2)对比和衬托的运用,抒情和议论的结合,也有力地表达了中心思想。例如,“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与见到鲁迅先生“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的对比;用工描写,来反衬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怀。五、练习当堂完成“记忆联想”中的第九题。方法:先由学生独立书面作答,然后通过学生口头交流检查完成情况,最后教师明确。六、布置作业1.课外书面完成“揣摩运用”中的第七题。2.预习一件珍贵的衬衫。六年级语文教案3老人与海鸥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2、抓住重点词句,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15、的。3、在领悟品味的过程中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容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感悟语言、品味语言,领悟语言背后所藏的深意,并能通过读、写、说表达出来。2、抓住重点词句领悟海鸥的灵性。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初读文,了解海鸥灵性1.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老人与海鸥这个真实的故事。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2.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概括老人与海鸥之间的关系,你会用什么词?理解“亲人”。二、送老人,感悟海鸥灵性1.背景介绍老人有关情况。2.默读课文第15至17自然段,想想在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感受深的地方可以在旁边写下批注。3、学生交流。(
16、1)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a、此时大不一样的叫声会是什么样的?b、大不一样的姿势是什么样的?c、为什么与平时大不一样?指导读。a、你从哪个词能体会到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理解“瞻仰”b、从“急速”你能看出什么?c、指导读。(3)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a、“站成两行、肃立不动”这情形仿佛和生活中什么样的场景类似?b、深情地再读这句话。(4)当我们最后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
17、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a、“炸了营似的扑过来”这是怎样的一种场面哪?b、从两个“扑”看出什么?c、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是指什么?如果你就是这“白色旋涡”中的一只小海鸥,面对老人的遗像,你想说些什么?(5)齐读第15至17自然段。(6)师小结。三、识老人,体会海鸥灵性1、你从哪儿能感受到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爱?你又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海鸥有灵性呢?快速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相关句子。2、学生交流。(1)老人把饼干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海鸥呼唤。立刻便有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a、从这个片断中你读出了什么?指名读b、把第3句
18、话想像成一幅活的画,你看到什么了?c、创设情境读。(2)在海鸥的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肚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3)理解“生动”“企盼”。(4)课文是怎样来描写他的呢?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六年级语文教案4跑进家来的松鼠【设计理念】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指导同学通过自学,重点体会人物与动物之间的情同学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读读记记“储藏、干脆、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哭笑不得”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2、过程性目标: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9、。【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教学流程】一、谜语导入,激趣释题1、尾短像熊,颜面似猫,它容姿美丽,毛色奇特,头和身躯有乳白色,但四肢和肩膀那竖起的圆圆的黑耳朵,像戴一顶“风雪帽”;四肢衣着黑绒的大“皮靴”,肩上披着匀称联结的黑“披肩”,真是神气十足,令人瞩目。(出示图:憨态可爱的熊猫。)2、在路上啄食,频频地点着头,咕咕咕呼唤着,文静地挪动着脚步,它们不怕人,只面落下。(鸽子)3、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松鼠)4、我们认识一只跑进家来的松鼠。(板题)5、课件:一只松鼠跑进我们
20、家来,很快就跟我们相熟了。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一样东西。(谈谈自身的感受?)6、读了课题,你很想知道什么?二、快速浏览,梳理课文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松鼠来到我家都发生了什么事?并用简练的词语进行概括。(偷备方糖、晾晒蘑菇、冬眠垫窝。)2、谈谈自身的感受。3、再仔细读读课文,你觉得哪件事有意思,还可以化出感兴趣的句子。4、交流: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抓住一连串动词体会)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藏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藏冬粮。这是松鼠的天
21、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从中又体会到什么?)引导:为了这件事,小朋友们一个星期不允许吃糖,家人责怪松鼠吗?想象松鼠忙了一个早晨,把蘑菇晾得家里都是,家里人会说些什么呢?化身于奶奶会怎样说?5、在我们看来松鼠做的都是荒唐事,它终究给我们家制造了不少麻烦,家里人会责怪它吗?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三、对比阅读,感受写法1、通过阅读,你是通过什么感受到我们全家人对松鼠的喜爱?2、出示布封松鼠,比较与本文的不同?四、延伸课外,优秀阅读斑羚飞渡。【教学反思】这节课我在大南关小学进行了教学,受到了教好的效果。一、谜语导入,激发同学浓厚的学习兴趣针对六年级的特点,谜面设计为描写动物特点的语句,提高谜
22、语难度,调动同学积极性。二、读书有层次初读培养同学阅读的速度,提高同学浏览课文的能力。深入读有感受,边读边画认为有趣的句子,目标明确。三、有新意在处置第二件事时,采用想象的手法,让同学化身于家里人,充沛抒发情感。小朋友们真实感受谈得教好。四、对比同题材的文章,感受写法的不同引入布封的松鼠,比较两篇文章的不同。缺乏:应掌握略读课文的特点,再放手些,给同学的发挥空间再大些。今后,我还将继续研究,继续钻研,对文本有自身的理解和感受,在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上多下功夫,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六年级语文教案5最后一头战象【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凝重、焦躁不安、横遭倒
23、霉、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身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小朋友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协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最后一头战象)。二、速度课文,了解大意齐读课题。屏幕出示,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作者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那么,作者给我们写了哪
24、些事呢?请打开课本带着问题快速阅读:1、这头战象是怎么来的?2、本课写了关于这头战象的那些事情?可在书上进行勾画。同学阅读后解决问题,并随着同学的回答进行板书:战象衰老重披象鞍回到战场埋葬自身(板书可以随同学回答灵活应变,也可以板书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身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身的体会。2、生提出自身不懂的字词,小组之间讨论或者借助工具书理解。(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3、交流自身喜欢的句子,比一比谁读得最棒。四、课堂作业1、继续朗读课文。2、誊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还有喜欢的句子。第二课时一、再
25、读课文,说印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根据自身的理解一起解决了问题。学到这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勇”等,根据同学的回答,老师可以做简单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目标。)二、研读语句,细细感悟1、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同学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同学的自主学习。)2、集体交流,感情朗读,加深感悟。可以根据学情,重点抓住以下几处关于嘎羧行为、神态的描写进行朗读感悟:嘎羧再次见到象鞍时的举动与神情:“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恬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
26、,鼻尖久久地在上读出感动。引导同学体会到战象对象鞍的珍爱,读出它对过去的留恋与回味。(这段话体现出战象怀旧、善良。)“26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这句话通过对象鞍与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出战象英勇。)嘎羧在打洛江畔的感人行为:“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地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引导同学联系上下文想象,嘎羧久久地凝望着,它可能看到怎样的景象呢?在它的吼叫声里,嘎羧在呼唤什么呢?然后采用扮演朗
27、读的形式,把战象对战友的怀念,对过去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局面无比留恋的悲壮深情读出来。(这段话也体现出战象的怀旧、善良。)嘎羧在为自身挖掘坟墓的壮举:“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嘎羧从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终于挖出了一个椭圆形的浅坑。”“太阳落山了,月亮升起来了,它仍在埋头挖着。”“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引导同学想象:这头战象那么费劲地挖坟墓,是为了什么?它的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是在告诉人们什么?强、忠诚。)课文里还有使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吗?找出来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吧!三、拓展延伸,促升华1、此时,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嘎羧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请写下你最深刻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