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总结.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5404509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总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总结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工作计划为依据,订计划总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总结的写作过程,既是对自身社会实践活动的回顾过程,又是人们思想认识提高的过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2021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总结,供大家参考选择。 2021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总结 按照市委农办和要求,结合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现将一年来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整改落实。根据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四查四补常态化问题排查整改工作,认真梳理并制定了整

2、改落实台账,明确了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和责任单位,按时将进展情况报市乡村振兴局。截至目前,存在问题已完成整改并长期坚持。 (二)严格工作作风,强化帮扶效果。完成了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重新选派工作,选派了三名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干部进驻沙坡头区东园镇金沙村、兴仁镇高庄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指导联系帮扶村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根据中共中卫市委组织部、中卫市乡村振兴局(卫乡振发20211号)和中共中卫市委员会办公室(卫党办发202118号)要求,研究制定了,进一步明确工作内容和领导责任,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各项任务。主要领导定期听取驻村工作队工作进展情况,到帮扶村调研指导工作,针

3、对存在问题积极协调解决。向东园镇金沙村、兴仁镇高庄村各划拨1万元用于驻村工作队开展日常工作,为东园镇金沙村驻村工作队购买电冰箱、粮油等价值1300余元的生活物资,为兴仁镇高庄村驻村工作队购买了价值1000余元的生活物资。全年共向社会各界捐赠图书2190册,其中向兴仁镇高庄村捐赠400册。 (三)深入基层一线,履行帮扶职责。结合四查四补工作,积极配合驻村工作队深入贫困户家中,通过与党员干部、广大群众面对面交流,及时征求、收集整理了村情民意、政策执行、生产生活、村集体经济社会发展、旅游扶贫和对旅游业发展的良策及意见建议。填写上报了,从宣传政策、查实情、讲卫生、抓监测、谋计划5个方面详细了解两不愁、

4、三保障、政策贷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协调解决困难。 (四)加快项目建设,注重产业扶贫。指导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分别编制了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了,并在规划内对万亩枸杞观光园、丰安屯旅游区、黄羊古落、舟塔枸杞特色小镇、永康苹果小镇、海原希望小镇、盖牌特色旅游村、天都老庄生态康养旅游村等进行了总体规划。大力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改造提升工程。打造了沙坡头旅游新镇、沙坡头水镇、向阳步行街等特色街区和黄河宿集精品民宿,实施了沙坡头区迎水镇沙坡头村农家乐提质工程、黄羊古落、石空枣林、贺堡流域百年梨园项目;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北长滩村、沙坡头村、中宁县倪丁村、太平村、张台村被评定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培

5、育了功夫驴农庄、童家园名俗屯2个五星级乡村旅游点。 (五)开发文创产品,打造特色品牌。大力培育宁夏微元素、宁夏江南好、丝路艺达、沙坡头草方格、海原剪纸刺绣等6家文创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开发了沙石画、大漠风情系列桌灯、驼绒画、滩羊绒画、沙雕、皮筏、黄河石刻、剪纸、刺绣等50余种文创旅游商品,并在全国、全区的旅游商品大赛中获得2次金奖、5次银奖、18次铜奖。整合全市优质文旅资源,形成了瀚海大漠追星游、寻根黄河野奢游、休闲度假康养游、红色教育研学游、城市休闲观光游等10条中卫旅游精品线路,运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大力营销宣传精品乡村旅游点,统筹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六)强化阵地建设,丰富文化

6、供给。大力推行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建民营公助管理运行模式,采取政府免费提供活动场地、设施设备、资金补贴和业务指导,民间文艺团体按要求提供文化产品、开展文化活动、接受监督考核的方式,激发了民间文艺团体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设施设备利用率。全市已建成4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并实现公建民营公助全覆盖。建成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48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1个、农民文化大院115个。各市、县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对外免费开放。全年开展文化大篷车基层文艺演出780场次,广场文艺演出117次,送戏下乡惠民文艺演出160场次,累计完成农村数字电影放映7247场次,中卫道情小戏完

7、成创排并开展下基层巡演7场次。 (七)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结合承办第十六届全区运动会,加快场馆建设改造。争取自治区专项资金1549.83万元,市财政配套4000万元,新建场馆4个,改造提升场馆12个。在两县一区建成健身步道8公里,多功能运动场3个,拼装游泳池1个、儿童多功能运动场1个、全民健身联系站点12个。已建成的体育公园、多功能运动场、足球场、全民健身工程等室外场地设施全部免费对外开放。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等室内场馆实行免费低收费开放政策,保证每年开放330天,每天开放12小时以上,开放期间每年举办全民健身活动近80余次,参与人次达19万人次,进一步提高了体育人口占比。 二、存

8、在的问题 虽然我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旅游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市委、市政府的标准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乡村旅游发展要素相对匮乏,缺人才缺资金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二是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力度不大,投资意识与创新意识有待加强;三是乡村文化体育设施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经常性管理工作仍需进一步增强,旅游基础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三、下一步任务和举措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增强部门协作。按照和中的空间和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指导各县区根据实际,制定出台各自,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建立由旅游文化、农业、自然资源、水利、建设、发改、财政等部门组成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9、领导组织,协调处理乡村旅游发展中涉及全局性、政策性的问题,推动各县区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二是实施康养+模式,拓宽发展思路。根据中卫市康养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区域条件和特色资源,整合乡村旅游资源,确定一区两县发展方向。沙坡头区构建以沙漠、富硒、乡村旅游和现有商业街区资源为依托的康养旅游核心城市;中宁县依托枸杞、红枣,打造独具特色的枸杞康养旅游产业区;海原县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山林、农产品资源,打造山林生态康养和中央厨房康养产业区。 三是加大支持力度,凝聚发展合力。以十百千万工程为依托,持续加大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力度。组织全市乡村旅游点和农家乐负责人赴外省进行实地观摩

10、学习,同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与全域旅游发展政策及有关业务知识,邀请专家开展专题培训,通过内育外引为我市全域旅游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智力支撑。积极落实(卫党发201615号)文件精神,对新评定的星级农家乐、休闲农庄给予一次性奖励,对新建、改造的A级旅游厕所予以资金支持。 2021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总结 我镇在区委、区府坚强领导下,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我镇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立足镇情,精准发力,全力推进经济、生态、人文、幸福四个高坪特色乡镇创建,现将该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围绕五个方面,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一定

11、的成绩。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五位一体的全面振兴,我镇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成立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江洪同志任组长,镇长欧建、人大主席江振声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在农办负责乡村振兴日常工作。确保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一)抓特色产业发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不断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1. 产业布局不断完善,把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全力推进玄顶村花椒基地1400亩、瓦店村中药材基地500亩、高峰村李子园300亩、月台村和冒咕村粮油基地500亩、冒咕村柑

12、橘和桃子等水果300亩以及新兴村竹鼠生态养殖。 2. 多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实施三变改革,实现青山绿水为金山银山,冒咕村在2021年被评为三变试点村、市绿色新村,实现生态优美、农户增收,推进冒咕村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提质增效; 成立冒咕村、高峰村综合服务社,实现了农业、服务业的融合; 小川东道提档升级,投入资金100余万元,新修文化墙2堵,休闲亭、茶铺、商铺等4个,修复古道石板2000米,安装移动公厕3座。沿途栽植行道树、风景树、果树等树苗8000株,形成集采摘、休闲、娱乐、饮食于一体的乡村游发展典范。 3. 耕地利用效益提升,实施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200亩,水稻保险500亩,全镇家庭农场及专

13、业合作社达到26个,其中区级龙头企业1个,农业经营主体69个。 4. 加速生态建设,2021年全镇在原森林覆盖率48%的基础上新增退耕还林2021年2800亩,2021年2150亩、农村四旁植树800亩、农田林网和特色经济林新造250亩、农田林网和特色经济林改造400亩。共实施营造林6400亩,目前森林覆盖率达56.6%。生态河长制工作有序进行,狠抓了污染源清理、入河排污口普查活动,开展工业、生活、农业农村面源、河道内源四大污染集中整治,制定了一河一策,责任明确,治理到位。 (二)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1. 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协助开展大安公路高坪段9公里

14、、瓦莫路5.3公里、茨玄路7公里、升级改造。推动新建和升级改造灌火路、堰黄路、李白路和天唐路农村四好公路12公里。 2.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位于新兴村的重点水源建设工程麻柳冲小一型水库项目已开工建设,实现自来水主管网全覆盖。为保障群众饮水安全,解决群众吃水难的问题,瓦厂沟水厂、青龙水厂现已移交鑫发集团,麻柳冲水库现已开工,瓦厂沟水厂启动户户通二期工程、青龙水厂户户通三期工程正在实施,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统筹。 3. 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环保、市政、公路、河长制多部门通力合作,统一管理,避免了管理上的推诿、扯皮现象,形成了户清扫、专人保洁、镇集中处理的环卫模式,制定村民普遍接受和遵

15、守的村规民约,使村庄环境管理走上规范化、长效化轨道,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改观。 4. 加大镇容镇貌综合整治,乱搭乱建彩钢蓬、遮阳伞,车辆乱停乱放、摊点乱摆乱放等顽疾得到明显改善,修建青龙、冒咕公厕3个,统一规范天宝场店招店牌,实施天宝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持续推进青龙场镇农贸市场、停车场、文化广场和休闲步道建设。新添置路灯89盏,安装公路沿线栅栏5.6公里,确保场镇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 5. 农村综合环境明显改善。新修泥结路4公里、便民路4公里、实施玄顶村产业路3.5公里,推进冒咕村美丽乡村、绿色新村建设,实施高峰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 (三)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 加大了招商引资,

16、不断培育壮大超市、商贸等协同发展,着力繁荣城乡市场。 2. 加大农贸市场基础建设和污染整治; 3.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发展邮政、中通、顺丰等物流站点3家。 4. 实现电商、金融、超市三进村,成立电子商务便民点8个,打造市级电商2个。在确保市场秩序稳定、规范有序前提下,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 (四)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1. 大力推进精准脱贫工作,今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48户、437人,实施危房改造C级 12户、D级57户,投入扶贫资金86余万元,解决85户建卡贫困户的四配套问题。 2. 农业惠民资金、社会福利资金精准落实到人到户,民生救助资金,应救必救,应保尽保。农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48余万元

17、,水库移民直补资金8余万元,生态效益、退耕还林资金254.8余万元。发放城乡低保金335余万元,残疾补贴、临时救助、特困供养救金67余万元,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150余万元,合作医疗保险参保11652人。 3. 农村承包地确权工作正在顺利实施中,依法依规、化解矛盾纠纷,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度,现已完成前期指界、勘验、绘图工作。 4. 强化扶持引导,现有家庭农场10个、专业合作社16个。 (五)生态美村建设开始启动建设。 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断完善农村水电气路讯房等设施升级改造,今年在全镇投放837户卫生厕所指标,统一免费实施,引导农民开展公厕革命,实现农村

18、生活垃圾社投放、村收集、镇转运。持续开展退耕还林和国土绿化行动,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实施村级公路沿线植树造林,现我镇的冒咕村评为市级绿色新村,切实筑牢生态屏障。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 市政、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2. 贫困面大,因病因残因智贫困人口多,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产业弱、人才缺。 3.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面广、管理人员少,设备设施简陋,需进一步加大投入。 4. 出台奖励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人才和资金投入到乡村振兴中来。 5. 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的带头辐射作用有待提高。 2021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总结 按照中我站承担的工作任务,我们以

19、绿满郾城建设为工作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兴旺和宜居宜业两大目标任务,大力实施环城防护林、生态廊道、农田林网、村镇绿化美化、林业产业发展等五大工程,有序推进了年度工作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科学制定工作方案。 为充分发挥林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我们结合省级有关文件精神,通过走访调查、借鉴学习等,制定了。该方案以增林扩绿、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为发展思路,重点抓好庭院、街道、休闲绿地、村内闲置土地、农田林网、围村林等六个区域的绿化建设,并对树种、苗木质量、栽植和管护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要求。我们将依照该方案开展绿化示范村、森林乡村等创建工作,推动村庄绿化美化建设步伐,助力乡村振兴

20、。 二是扎实开展绿满行动。 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镇(办)及交通、水利、城建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全区2018年造林任务为0.77万亩,实际完成营造林面积1.7万亩,占区定目标任务的127%。其中,生态造林0.77万亩,优质林果发展面积0.7万亩,花卉苗木发展面积0.7万亩,中幼林抚育0.7万亩。 1.环城防护林带快速推进。在石武高铁两侧打造1000亩的生态围城林带,按照单侧不低于100米宽的标准,采用3米*3米的栽植密度,选用慈孝竹、楸树、白蜡、楝树和银杏等五个兼具生态防护功能和景观功能树种,绿化长度2.6公里;在龙江路以北(幸福渠五台山路之间)高压走廊两侧,建设600亩的生态围城

21、林带,栽植玉兰、海棠、樱花等观花苗木10万余株,五颜六色的鲜花次第开放,形成市民游览观赏的花海;在幸福渠、六支渠沿线建设2000亩的防护林基地。基地建设总体采用高大乔木、搭配花灌木及地被植物,以达到四季有绿、四季有花。主要栽植有黄连木、三角枫、元宝枫等20多个品种14万余株,分为楸枫特色林、银杏特色林、玉兰春色林、榆梓特色林、阔叶用材林、果园特色林、针叶用材林、连榆混交林、樟枫混交林9大特色种植区。 2.生态廊道建设全面提质。对107国道两侧绿化提升档次,形成乔灌花结合、落叶与常绿相搭配的通道绿化景观。在沙河、颍河、吴公渠、幸福渠等4条河流两侧退耕还林,完成水源涵养林1000亩。龙城镇在坡大线

22、单侧不低于50米宽的防护林带500亩。 3.农田防护林建设因地制宜。结合土地整理、千亿斤粮食、美丽乡村道路及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等项目,以区级道路、环乡道路、沟渠、田间已硬化生产路为重点,按照一路(沟)两行树标准,提升完善了农田林网防护功能。 4.镇村绿化美化有序铺开。以创建市级园林式乡镇、市级绿化示范村为目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积极绿化美化政府所在地及四周环境,并择优选择3个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行政村开展绿化造林工作。其中7邓村在村庄周围营造生态观光林基地850亩,栽植水杉、青桐、雪松等16个品种6万多株;7和龙城镇7村被评为市级绿化示范村,市政府各奖励1万元资金。 5.林业产业稳步发展。

23、依托区位优势及资源优势,增扩猕猴桃、葡萄等特色经济林种植基地,建设和提升乡土树种及珍稀名贵树种培育基地,做优、做强林业产业品牌,实现林业产业精品化、规模化、基地化。新发展经济林面积1000亩,主要集中在7等镇;如7佳程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龙城镇幸福村增扩猕猴桃种植面积400亩,李集镇李集、老集等村新发展猕猴桃255亩。新发展苗木花卉面积2000亩,主要集中在新店、商桥、裴城等镇;如7等村新种植复叶槭、玉兰苗木400亩,旺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裴城镇胡刘村增扩白蜡、北美枫香等苗木培育面积220亩。 7月份,我站牵头,组织全区36户苗木花卉经营主体成立了郾城区花卉苗木产业技术联盟。组织联盟单位外出

24、考察学习,建立微信群,积极搭建各种信息平台。目前正在筹备郾城花木网站,开展专业性生产服务和市场信息服务,积极推进互联网+林业建设。联盟的成立,为培育壮大我区特色林业产业奠定了基础。 三、2019年工作计划 1.工作思路。 以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为抓手,以大绿化、大生态为发展理念,以廊道绿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围村林,建设森林乡村,打造森林特色小镇。 2.工作打算。 完成造林面积1.65万亩。其中:廊道绿化规划面积1.53万亩。重点打造石武高铁、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孟平铁路、G107、S238、S220等7条省级以上道路,坡大线、后魏线等8条县乡道路,沙河、颍河等7条河渠两侧防护林带。 围村林规划面积0.12万亩。每个农业镇按照集中连片新发展面积100亩以上的要求,至少在2个行政村村庄外围建设围村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