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发展趋势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发展趋势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发展趋势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联运、制造、贸易、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度推进,以及电子商务、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与物流的深度融合,物流业的发展越来越有活力,在生产制造、贸易流通和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经济的各个部门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1、社会物流需求进入到中高速发展阶段 社会物流需求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但
2、增速有所趋缓,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从规模总量看,2019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98.0万亿元,从增速看,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可比增长5.9%,增速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从年内走势看,一季度、上半年增速仍维持6%以上,前三季度回落至6%以内,年底两个月小幅回升。2012-2019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万亿元) 从“十三五”时期来看,2016-2018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速均高于6.0%,保持在6.1-6.7%之间,2019年回落至6%以内。与同期GDP相比,十三五以来社会物流总额已连续多年低于GDP增长,显示当前经济增长方式已从物化劳动为主向服务化活劳动为主转变。2010-2019年社会物流总额与G
3、DP可比增长对比(单位:%) 2、物流需求结构优化调整,消费物流新动能不断壮大 从2019年变化趋势看,工业物流需求贡献率进一步趋缓,内需对物流需求增长的拉动继续增强,进口、消费相关等新动能物流需求贡献率继续提升,转型升级态势持续发展。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动能正在快速集聚,持续发展壮大,成为支撑物流需求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单位与居民物流总额保持较快增长,新业态新模式仍是重要引擎。2019年消费相关物流需求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6.1%,增速比社会物流总额高出10.2个百分点。其中新业态新模式仍是拉动增长的重要引擎。2019年,直播电商、社交电商
4、、生鲜电商等新业态快速壮大,相关物流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5%,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11.5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贡献率超过45%。快递业务量完成630亿件,同比增长24%。 全球产业链地位继续巩固,进口物流量质齐升。2019年我国货物贸易规模迈上新台阶,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1.5万亿元,增长3.4%,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稳步提升,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增速比全球高2.8个百分点,国际市场份额比2018年提高0.3个百分点至13.1%。在此背景下,我国全球产业链的地位继续巩固,进口物流需求形势总体良好,逐季回升,特别是12月进口总值更是创下
5、月度历史峰值。部分原材料和能源产品进口持续增加。2019年,我国进口铁矿砂10.7亿吨,增长0.5%;进口原油5.06亿吨,增长9.5%;进口天然气9656万吨,增长6.9%;进口大豆8851万吨,增长0.5%。此外,消费品、医药品进口分别增长19%和25.8%。2018-2019年进口物流量及增长情况 工业品物流总额增速放缓,但仍是物流需求的主要力量。全年工业物流需求基本平稳,但增速比上年同期均有所回落;从年内走势看,二、三季度下行压力较大,四季度明显回升,全年工业品物流总额比上年增长5.7%。从需求结构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优化态势进
6、一步显现。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物流需求增长8.4%,增速高于工业品物流总额2.7个百分点。高端制造业物流需求比上年增长8.8%,增速高于工业品物流总额3.1个百分点。高端制造业占比达到14.4%,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3、物流市场主体规模扩大,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 物流单位数快速增长,企业规模持续扩大。2018年末全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企业法人单位54.0万个,比2013年末增长126.2%,增速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增速26个百分点。物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物流业总收入10.3万亿元,同比增长9.0%。 物流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从业人员快速增长。物流相关行
7、业从业人员数由2016年的1000万人增至2018年1100万人。其中,快递业从业人员数达31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0.7%,年均增长12%,高于同期城镇就业人员增长10个百分点。2019年上半年物流从业人员水平有所趋缓,但三季度以来指数持续回升,行业吸纳就业能力持续回暖。12月,物流业景气指数中的从业人员指数为50.4%,中国仓储指数中的企业员工指数为52.0%,均保持在扩张区间,显示物流从业人员保持增长,行业吸纳就业力度依然较强。 4、物流景气保持活跃,企业盈利能力增强 2019年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平均为53.5%,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中国仓储指数平均为52.5%,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8、两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显示物流活动总体较为活跃,企业业务量水平均保持较好增长。2018-2019年物流业景气指数、中国仓储指数业务量指数走势 物流供需趋平衡,物流服务价格企稳。2019年物流业景气指数中的物流服务价格指数平均为50%,比上年略有回升。从年内走势看,价格指数呈现逐步回暖,年末逐步回升至年内最高水平。各环节价格均有不同程度回升。其中,运输环节中公路物流价格指数98.3点,比上年回升0.59%;仓储环节中收费价格指数为51.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2018-2019年物流业景气指数、中国仓储指数、中国公路物流价格指数走势 物流企业经营状况向好,效益稳中趋升。2019年12月物
9、流业景气指数中的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回升0.8个百分点,至52.6%;仓储指数中的业务利润指数回升3.1个百分点,至54.5%。 5、物流成本增势趋缓,物流效率有所改善 2019年社会物流总费用比上年增长7.3%,增速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比年初回落1.2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7%,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运输物流效率持续改善。物流运输系统更为高效,铁路、管道运输费用占比均有提高,相对费率较高的道路运输比率有所下降,显示当前运输费用结构更趋合理。各种交通方式向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铁水、公铁、公水、空陆等联运发展迅速,多式联运及运输代理等高
10、效连接方式占比提高1.1个百分点。 但从近年走势来看,物流成本由快速下降期转而进入平台期。2017年之前,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连续下降,2018-2019年则有所提高。在未来一段时期,这一比率仍可能在14-15%的区间波动。2018-2019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及与GDP的比率 6、物流政策更趋完善,营商环境趋好 2019年物流业政策引领行业发展,顺应行业需求,政策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持续提升,政策体系更趋完善。从政策数量看,2019年物流相关政策近60条,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对物流高质量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从政策分布看,政策聚焦物流领域降本增效、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农村农业物流等一系列
11、重点问题,既与往年相比具有较好的延续性,又突出了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有助于行业更好实现转型升级,帮助物流企业健康、良性发展。2018-2019年物流相关政策数量 与此同时,“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物流运行的营商环境区域改善。我国营商环境排名跃升至第三十一位,上升15位。 二、当前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及后期预判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新冠肺炎疫情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冲击全球经济,发展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1、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增大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遏制,除部分地区外正在全面复工复产,市场信心稳步恢复,但疫情对消费、投资和生产形成广泛冲击,在经济结构
12、性和周期性因素之外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从国际上看,疫情在全球高度扩散带来跨境贸易停摆、金融期货动荡、国际物流人流受阻,重创全球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疫情持续时间、扩散程度和各国应对措施有效性相互影响,对国际经济、物流运行和企业发展带来的更大不稳定因素,总体来看经济运行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2、需求变化和成本压力不容忽视 近两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长呈现波动中趋缓的走势,社会物流总额由2018年2月的7.7%,逐步回落到今年的6%以内。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物流需求规模也在由单一的规模化、数量化转向系统化、多样化。 在需求放缓的同时,物流行业业务量有所回落,企业运行成本持续上涨,部分领域盈利能力偏弱的
13、问题依然突出。2019年物流业景气指数比上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全年均值50.1%,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显示物流企业运行成本持续上涨,盈利能力偏弱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行业发展的困难与压力依然较大。 3、物流运行中库存中转环节效率偏低 经济运行中的资金周转水平持续偏低。2019年,工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03左右,与上年基本持平,但比2017年下降了0.1次。工业企业资金周转次数下降导致运转的必要货币需求量有所增加,企业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压力也有所增加,直接导致物流运行中的资金周转效率下降。2016-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流动资产情况 库存周转趋缓,社会库存有所上
14、升。经济环境趋于复杂,实体经济困难的状况有所加剧,企业产成品库存增加,库存周转放缓。12月末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16.9天,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从长期趋势来看,与2017、2016年相比库存周转速度有所放缓,社会库存有所上升。2019年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存货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为11.1%,与2017、2016年相比显著提高。由此也带来仓储物流成本的持续增加,2019年仓储相关物流成本增长10.6%,占保管费用比例提高0.9个百分点。2016-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存货情况 总体上看,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阶段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趋势,当今我国物质基础更加雄厚,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更加强
15、大,市场规模优势更加明显,内需市场更具韧性,为疫后自我修复奠定了较好基础。同时也要注意到,国际疫情持续蔓延,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三、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产业,将面临从追求规模速度增长向追求质量效益提升的转变,做优存量、推动行业提质增效的要求使得信息化、智能化、平台化、一体化、自动化成为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网络信息技术升级带动行业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随着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不断发展并在物流业得到广泛运用,
16、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货物运输过程的自动化运作和高效化管理,提高物流行业的智能化,降低成本、减少自然资源和市场资源的消耗、实现智能物流,成为行业的普遍共识。 物流行业服务不断向供应链两端延伸,逐渐与制造业建立深度合作。物流企业从最初只承担简单的第三方物流,逐步拓展到全面介入企业的生产、销售阶段,并通过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信息,优化企业各阶段的产销决策,物流企业专业化服务水平和效益显著提高。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更多物流企业向提供供应链服务方向延伸发展。 因此,未来综合物流将结合信息化、智能化、平台化、一体化、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新兴信息技术、进一步加深综合物流与制造业的
17、良性互动。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经济增长奠定物流市场的稳定发展的基础 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情况良好,GDP保持了良好的增长速度。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亦会带动物流行业的需求量上升。同时,GDP的增长带动我国贸易进出口总值稳定增长,进一步拉动物流行业需求。 (2)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 物流行业的发展方向与政策和经济环境有密切关系。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物流业,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与落实为引导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监管环境。2016年11月,商务部等10部委印发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
18、划,提出推进实体商业创新转型、提升流通供给水平、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提高流通信息化水平、加强流通标准化建设、促进流通集约化发展、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对外开放合作、营造法制化营商环境这九项主要任务,并推出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加强财政金融支持、调整优化税费政策、优化土地要素支撑、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统计监测体系以及落实规划推进机制七项保障措施。这为物流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信息化发展与新技术应用给予行业全新机遇 移动计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智能信息管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扩展,以及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智能标签等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均为供应链管
19、理服务企业提升仓储管理、装卸运输、配送发运的自动化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此外,物联网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物流运输、货物配送环节的可视化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构建全程监控和可追溯的物流信息技术系统平台,收集并且监控产品全程产生的物流信息等方面。相关配套技术的不断发展,构成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 (4)基础设施完普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国内交通运输业的持续发展为物流行业奠定坚实基础。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公路总里程484.65万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71万公里,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3,919个,颁证民用航空机场235个。2018年全国
20、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43.5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51亿集装箱量,分别比上年增长2.4%和5.3%,全国完成铁路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32,235亿元。基础交通的逐步完善,可以进-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5)电子信息行业企业的物流外包需求不断增长 电子信息产品具有价值高、精密度高、结构复杂、品种繁多、定制化等特征,加大了该领域供应链管理的难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生产、销售和消费,电子信息产品的物流活动日益庞大和复杂;同时,电子产品具有更新换代周期短,市场价格变化快的特点,对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和适应行业激烈竞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信息产品品牌商、
21、制造商或零部件供应商也面临客户数量多、货物品类广、运输路线分散和仓储条件较为复杂的现状。基于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考虑,越来越多的电子信息产品厂商主动选择把不属于核心业务的物流活动外包出去,为专业服务于电子信息产品领域的物流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2、不利因素 (1)物流运营成本高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土地价格以及仓库等租金价格快速上涨,汽柴油价格高位波动,使得物流企业的业务运营成本不断上升。 (2)物流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仍按照传统的物流体系运作,信息化水平较低、设备较为落后,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也有待提升,专业化程度较低未能达到现代物流的标准,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专业化、定制化物流需求。我国物流行业还存在布局不合理、业务分散、无法形成规模经济等问题,物流运行效率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3)专业人才匮乏 现代综合物流业务的发展需要具备综合能力的专业人才的指导和推动。然而我国物流行业处于发展阶段,对专业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培养相对缺乏。而通过企业内部培育物流及供应链管理人才,时间周期长、花费成本高。因此,我国现代物流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面临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