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与大学教育革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社会与大学教育革新.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信息社会与大学教育革新一、信息社会的基本标志什么是信息社会?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假如把信息的获得视为对“不确定性的消除1,那么,广义概念的学问,包括事实、原理、思想观念等,对于“预先不知道2的人来说就是信息。据此,我们可以对信息社会的基本标志作如下定性描述:1.学问的高速增长、高速传播与高速转化这是信息社会的第一个标志,也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我们面对的社会是否如此呢?回答是确定的。如今全世界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急剧增长,人类的科技学问每3至5年就增加1倍3。可见,学问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与此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进展,特殊是电子计算机及其网络化的最新成就,学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和扩大,
2、人类获取学问的途径和机遇大大增加了。“信息高速公路的提出只不过是几年前的事,转瞬之间,e-mail已走进很多家庭。由于生产水平特殊是制造技术的提高,新学问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了,以致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其中,微电子领域的成就独领风骚,信息技术几乎渗透到人们的社会活动和个人生活的一切领域;生命科学的进展成就也叫人目不暇接,特殊是遗传学的很多突破与克隆技术的问世,脑科学与生态学的最新成果,预示着生命科学一个一个高峰的来临。这一切将把21世纪的人类生活推动到一个新的水平。2.学问的快速普及与学习社会的到来这是信息社会的第二个标志,也是社会信息化的必备条件。我们面对的社会是否如此呢?
3、虽然进展程度很不相同,然而这一答案也是确定的。我国正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稳步进展高等教育;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实现高等教育的群众化乃至普及化;克林顿第二次当选美国总统后在1997年2月1日的演说中便提出了让每个18岁的学生必需能进入大专院校,每个成年美国人必需能够终身学习的目标;1994年至1997年,世界已经召开了两次终身学习会议,会议强调,“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类的生存概念4。这一切预示着一个学习社会的即将到来。人类已经剧烈地感到了不学习的危机。把“终身学习提到“生存概念和“生活方式的高度,是人类对信息社会的主动响应。这意味着学习观念将作某种根本性的转变,要把学习从单纯接受学历教育的
4、学习中解脱出来,并从少数人的学习扩展到全部的人,从作为学习阶段的学习扩展到终身。这是一场伴随信息社会而来的学习革命。也就是说,学历、文凭这些概念在学习社会中将有所淡化,而终身学习的概念则被强化。学习革命将把人们带到一个新的境界,学习首先不是为了文凭,而是为了适应和驾驭将来的社会。信息社会推动着学习社会的形成,学习社会支撑着信息社会的运转。3.学问及人的素养在国民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起确定作用这是信息社会的第三个标志,也是社会信息化的关键。我们面对的社会是否如此呢?虽然进展很不平衡,然而只要国际上一旦出现这种趋势,只要国家处在开放之中,它就不分国界。这一标志最显著的表现是:信息作为社会三
5、大资源之一,与材料、能源相提并论;产业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学问、技术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成为社会的主导;学问经济快速兴起,且呈现巨大的进展势头。也就是说,在以往的社会里,学问、信息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资源,如今却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正如李衍达所说:“在信息时代,学问将成为进展国民经济的核心因素,智力资本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5特殊是学问经济的兴起,说明学问不再仅以无形资产的形式和某种经济的附庸出现,而是以一种有形资产的形式独立地登上经济舞台,成为一种学问产业。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国的微软公司。这种产业的出现将波及很多方面,不仅带来产业的重大改变,还将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安排方式。正是上述标志,构成
6、了以学问信息为基础的、快节奏运转改变的信息社会。二、面对信息社会的大学走向面对这样一个以学问为基础的信息社会,大学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社会已经信息化了,处处可以学到所要学到的东西,大学不再有它存在的价值,以所谓“虚拟学校取而代之;一是把信息社会作为进展自己、超越自己、提高自己的前所未有的新机遇,让大学进一步适应和引导社会,完成它在新时期应有的别的任何机构不行替代的使命。笔者认为,历史的进展将是后者而不是前者。1.面对信息社会,大学将更加开放这是大学进展自己的极好方式。长期以来,大学固守一隅,把自己封闭起来,视野变得愈来愈窄,胸怀变得愈来愈小,总以为自己是最高学府,不行一世,使大学成为一个小小的
7、天地,成为少数人的栖息之所。这种观念每到历史进展的关键时刻,都要受到一次大的冲击。然而,冲击过后除了某些方面有所调整外,多数状况还是故态复萌。面对信息社会,大学将遇到前所未有的最大冲击,继续如此则难以为继。因此,大学应当总结历史教训,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调整自己,向社会作更大程度的开放,向国际作更大程度的开放,向更多的人们开放。不是有信息网吗?大学应主动进入网络,成为信息网络的中心:一方面承当起讨论的重任,作为信息源不断向网络提供新的信息;一方面承当起大学选择与传递文化的责任,有选择地将网络信息扩大出去。与此同时,大学还应不断地去除网上垃圾,让信息网健康地进展、运行。在社会进展过程中,大学既然能从
8、社会的边缘渐渐走向社会的中心,那么,在这以学问为基础的信息社会里,大学将更加发挥其作用,让社会的信息化成为大学进展的新机遇。2.面对信息社会,大学将更加社会化大学同人一样,其成长也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原来,大学是应社会之所需而产生的,然而在它成长的道路上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成为远离社会的“象牙塔。面对信息社会,大学再不能如此孤芳自赏了。社会是比大学更大的学校,离开了社会,大学将失去养分。因此,信息社会下的大学必需“更加社会化6,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向民众学习,那种靠一本书、一个课堂、一位教师的“三中心的教育思想应当从根本上加以转变。只有这样,大学才能超越自己,改造自己。社会是大学具
9、有无穷生命力的源泉。3.面对信息社会,大学将更加坚决自己的理想社会之所以需要大学,当然是为了培育高级人才。但是,大学依靠什么培育高级人才呢?不仅靠它的学术,而且靠它的精神,靠它那种探究学术、追求理想、永不满足的精神。正因为如此,才有学者荟萃,大师云集,学子憧憬,否则要大学干什么?然而,今日之大学,由于教育的职业化、学术的市场化、道德的物化,经常只剩下了技术,缺少了精神,以致使不少莘莘学子也埋头于具体的学问而不能驾驭,沉迷于功利而难以自拔,缺乏激情,缺乏活力,缺乏理想。值得指出的是,大学一向以“精神殿堂著称于世,因此,精神的平凡乃大学之大忌。纽曼在其大学的理想中指出:大学并不满于培育出评论家、科
10、学试验者、经济学家或工程师,尽管大学需要培育这样的人才;但是,大学训练是到达一种宏大而平凡的目的的宏大而又平凡的手段,它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风格,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纯净国民的情趣,为群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为群众的志向提供确定的目标。7面对信息社会,大学假如还想生存下去,它必需更加坚决自己的理想,这是大学生命力的象征。只有这样,大学才能继续引导社会,才能进一步云集天下大师,广纳天下英才。而这正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立足任何社会包括信息社会的根本所在。三、社会信息化趋势下大学教育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在这么大量的学问面前,在这么快变的信息社会,大学教育内容与方法将怎样变革呢?这是大学在更加开放、更加社
11、会化、更加坚决自己理想的前提下进一步考虑的问题。基本的思路是:加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提高教学内容的起点,以学问的质的提高来应对学问的量的激增;拓宽学科的面向,凝视学问的前沿,以扩大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驾驭学问的能力;活化教学的方法,进展学生的独特,以激励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这些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只是因为教学的惯性和改革的难度,至今没有取得大的实质性的进展,而如今到了时不我待的地步。1.加强基础,更新内容提高学问的质量长期以来,我们也提加强基础,然而这种加强是以过强、过窄的专业教育为前提的。也就是说,从本质上讲,指导大学教育的根本是一种狭隘的教育观。这种思想在肯定程度上强化了专业,淡化了基础,特殊
12、是对一个人成长十分重要的通识基础被忽视了;由此出发,我们在课程的设计上,实行的是一种“倒推式8的设计方法,即先专业课,后专业基础课,最终是基础课,这在肯定程度上使十分重要的基础课成了后续课程的“帮助课程9;即使在专业课教学上,我们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教育的重心,往往是教师讲了不少,而基本内容却未能被学生坚固把握,如此等等。这在一种急用人才的社会背景下,在一个改变缓慢的社会里,还可以存在,其所造成的问题经常简单被掩盖。但是,面对信息化的社会,由此引起的矛盾将十分突出。到底如何提高学问的质量,让学生学得好一些?到底如何使学生所学内容内化为他们的身心品质?这一系列问题摆在了大学教育者的面前。为此,有
13、必要进一步加以探讨:1加强基础在现代社会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其一,基础学问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学问的生成结构来分析,它包括源与流两部分:源是根本的,相对稳定,犹如一棵树的根;流是派生的,相对改变,犹如一棵树的枝叶。随着学问的激增,新学问层出不穷,在科技领域显得非常明显。但是,相比之下,基础的或带根本性的学问却并不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它们相对稳定而长久,在学问体系中显得特殊厚重。其二,基础学问具有相对的重要性。从学问的功能结构来分析,学问经常分为基本的和非基本的两部分:基本学问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相对重要,是学问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思路;非基本的学问则是其基本内容的展开、发散或迁移。
14、相比之下,前者显得更为重要。当然,这里的基础学问,不等同于基础课,每一门学科都有一个基础的问题。其三,基础学问具有相对的简约性。从学问获得的过程看,总是由简到繁,由繁到简的。然而,就其实质,任何一门学科的学问不管如何纷繁庞杂,其基础的内容却是简约的。这是我们能够从冗杂的学科学问体系中抽象、提炼、升华的客观基础。2在加强基础的同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起点。我们在强调基础的重要性时,特殊强调了这种重要性是相对的,而不是肯定的。在节奏改变如此之快的现代社会,更要留意这点。虽然我们多次进行教学改革,然而教学内容陈旧的状况并没有从整体上加以改善。相反,从课程体系到某些课程的内容都严重地存在着几十年
15、不变的状况,即使转变也往往是修修补补的当然,部分课程例外。因此,我们的任务是双重的:既要降低重心、加强基础,又要提高起点、更新内容,要对我们的教学内容从总体上进行一次推陈出新的清理和重新的组合。3这个基础既包括做学问的基础,又包括做人的基础。就学问体系而言,应包括通识基础、专业基础和“临床基础,而将这些基础适当扩展,其相应的教育则称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临床教育,这就是笔者曾经提出过的“一般教育专业教育临床教育一体化模式10。正是上述基础的相对稳定性、重要性和简约性,面对信息社会,需要降低重心,削枝强干,把基础性的学问传授给学生;正是在加强基础的同时提高教学的起点,才能适应改变多端的社会;正
16、是把加强基础的范围从做学问扩大到做人,从专业基础扩大到通识基础与“临床基础,我们才能把握加强基础的实质。上述三方面的综合,就学问体系而言,将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学问选择的质量;而就培育人而言,则从根本上进行着提高人的素养的教育。2.拓宽面向,了解前沿扩大学生的眼界学问无疑是重要的,在大量学问面前,我们选择了至关重要的基础学问,并随时代的进展而不断提高这种选择的起点。然而需要作两点补充:一是学问只有内化后才能转化为人的素养,这种内化的过程不仅需要学习,而且还要思索和实践;二是学问是死的,人是活的,人不仅要有学问,还要有驾驭学问的能力。否则它们就会使你窒息。你的学问越多,负担也就越重。11提高驾驭学问
17、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要扩大眼界。人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就不会被仅有的学问所束缚。1从前苏联的模式中真正跳出来。首先,需要说明一下,前苏联模式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们引进这种模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前苏联还有许多好的模式,我们并未予以重视。这里所要讲的是,我们在相当长一个时期被所引进的苏联模式束缚住了,对其潜在的问题,没有能准时调整。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留意到了这点,很多学者也不断呼吁,然而,我们的动作仍旧缓慢而困难。这种模式的问题突出表如今:大学与科研机构分设的体制,文理工分家的大学设置,对口而狭窄的专业教育等。如今,通过“共建、联合、调整、合并等措施,大学学科分割的现
18、状有所好转;通过文化素养教育的开展与专业的调整,专业教育狭窄的状况有所缓和;通过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大学与科研机构分设的弊端也在肯定程度上减轻。这是好的一面。但问题在于,我们经常重形式而不太重内容。比方,专业虽然削减了,但换汤不换药的状况依旧存在。又如,教学打算虽然一而再、再而三地调整,而变动范围却是极其有限的。问题的实质在于惯性,在于旧模式下培育出来的人。要把这一问题扭转过来,在肯定程度上需要一批新人来动作。所以,还需要时间。但是,无论如何,这一步必需真正地而不是口头地跳出来。否则,我们难以做到拓宽学科的面向。2转变学问传播中过分“原子化的状态。长期以来,我们所教的学问太微小、太零碎。要把
19、教学过程中讲解并描述学问的这种“原子化的状态转变过来,必需提高所教学问的宏观层次。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学时,而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眼界,使之不被过于微观的内容遮盖了他们洞察更大问题的视线。我们改革中碰到的一个难点就是学问激增与学时有限的矛盾。也就是说,学海无涯,人生有涯。假如我们能有效地提高学问的宏观层面,这一矛盾也可在肯定程度上得到一些缓和。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一是转变那种认为只有教师讲了学生才学的观念,事实上,假如我们转变那种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的“三中心教育思想,就可激励学生的自学;二是提高教师本身的学术水平,这将有助于教师对宏观问题的把握。3让学生对学科进展的前沿有所了解。我们不
20、仅要加强基础,还应当让学生对学科进展的前沿有所了解;当然重点在基础。这个思想有点类似我们过去在思想工作中提出的“抓两头,带中间的意思。对学科前沿了解不了解,是大不相同的。学生视野的拓宽,有许多方法,不外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就学问体系而言,一是看他具有的学问面,二是看他对学问的宏观把握程度,三是看他对进展前沿的了解。我认为三者缺一不行。如今,这三方面都肯定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大大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当然要做到对学科前沿的了解,首先教师自己要了解。这就是为什么梅贻琦先生一再强调“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12的道理。在教师状态未作根本改善之前,可实行这样的方法:邀请全国各大学的名
21、师及讨论院所的讨论员前来作报告、指教,还可请教一些大企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向他们了解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问题。当然,另一方面,就是向实践学习,向民众学习。实践将使我们从不完全的书本学问中走出来,看到一片新的天地;民众则是我们学校生活之外的向导,他们在生活中所感悟的真理有时候并非我们平常所面对的师生这个范围在校内中所能获得的。总之,扩大学生的视野是十分重要的。庄子云:“井蛙不行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行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行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13可见,要让我们学生的眼界不致如井底之蛙,见识不致如乡曲之士,在学校里尽量扩展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学问的驾驭能力,是何等重要啊!3.活化教学
22、,进展独特激励学生的思维与创新社会的信息化,不仅意味着信息量的加大,更意味着人类创造潜力的加速开发。因此,我们不仅要擅长学习,而且要擅长创造,否则,只能跟在别人后头亦步亦趋。中华民族是一个聪慧而又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中,这种精神经常表达不够。原来,小孩就不乏创造力,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创造力却被制约了。缘由是:其一,来自心理的障碍,生怕做错事让人视为无知,因此,反而怕想怕说怕做;其二,来自社会的束缚,社会总是通过各种途径规范人的行为,久而久之,使人们丧失了某种活力;其三,来自教育的负面效应,教育在给人们学问的同时,也给了人们创造力的某种程度的抑制,因为教育多半教人们已知,很
23、少教人探究未知。中国教育更值得反省,因为,多少年来,整齐划一的教育要求与呆板僵化的教育方法几乎充斥着教育领域。这种要求和方法不利于智力的培育、动机的激发、思维的活跃和独特的进展。而创造恰恰与这些因素相关极大。就思维能力的培育而言,我们也经常重视严密的、规律的、理性的思维,而轻发散的、形象的、非理性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不利于全面开发人脑的功能,特殊不利于开发右脑的功能。为此,我们的教育应当从观念到要求以至方法上作相应的改革,下面几点更为迫切。1转变过重学问而忽视全面素养提高的教育观,让学生从考试、分数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大学生们虽然摆脱了高考的压力,然而应试和追求高分的心理却由另一些导向而时起时伏
24、。考试毕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而我们却始终强化,以致使手段变成了目标。这样,人们学习学问常停留于学问的表层,智力的培育和全面素养的提高成了第二位的目标,甚至可有可无。此种状况若不转变,高水准的创造成果将失去应有的基础。转变为考试而教育的导向,还可进一步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驰骋于更大的自由空间,师生共同探究学术的风气也将进一步深厚起来。这正是激发创造的土壤。2鼓舞不同的教学风格,促进师生独特的进展与特色的发扬。或许这样,多注入、少启发的课堂状况会有所好转,求异的思维、好奇的动机与离奇的幻想将从学生的思维天地中产生。创造过程本是一个原发过程、继发过程及两者完善匹配的过程,是一个潜意识思维、
25、有意识思维及美感升华的过程。对不同教学风格的鼓舞,对独特特色的敬重将有利于这种过程的产生。3开发人的潜能,创造激发人的灵感的环境。人的潜能是巨大的,然而对它的开发却十分有限。至今为止,人类对脑功能的开发至多也不过20左右,大量的脑细胞被闲置未用。右脑更是处在一种沉睡的状态,其奇异的作用远未被人们所认识。因此,开发人的潜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原来,继承人类文化,开发人的潜能,对教育而言是同时发生的;但是,在人们的思想上却经常误认为是一种单向的外界输入。在这种观念支配下所实施的教育也只重外在而忽视内在,忘了要给予学生们以必要的有利于激发他们灵感的环境,而做任何学问,都离不开灵感。幽雅的
26、气氛,自由思维与争鸣的空间,必要的闲散状态,特别的心理感受场所等等,正是有利于激发灵感的环境。而这些,恰恰为现代社会和现代大学所少有。信息网虽然给人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却同时也简单让人们远离自然和社会中的真实环境;虽然给人类提供了更多学习的条件,却同时简单带给人们思维的惰性,因为很多答案可从那里轻而易举地获得。因此,教育者在给人们创造有利成长的外在环境的同时,还应当关心他们营造良好的内在心境。信任,在21世纪,在将来信息社会的激烈竞争中,中华民族肯定能以她超然的智慧和卓越的成就屹立于世界。当然,这需要不懈的努力和超越自我的精神。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7页 共17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