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测试的理论基础.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65251035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47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测试的理论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语言测试的理论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测试的理论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测试的理论基础.ppt(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英语学科教育测量与评价第二章第二章 语言测试的理论基础语言测试的理论基础前言o语言测试伴随着语言教学出现,并且测试理论与模式的发展与教学法的发展一脉相承,指导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语言学、语言教学法和学习论;指导语言测试的理论基础,除了语言学、语言教学法、学习论外,还有心理测量理论。o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教学法直接受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的指导和支配,而语言测试的内容和形式又直接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o语言测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变化时期:(1)科学前时期(2)心理测量结构主义时期(3)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时期(4)交际语言测试时期。1.科学前语言测试阶段(The pre-scient

2、ific language testing)o目前人们把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语言测试统称为科学前语言测试。o在这个时期,语言教师对于什么是语言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没有科学的认识,只是把语言当作一门包括语法、词法、语音语法、词法、语音的知识体系去教。教学基本上是凭经验、遵循传统,主要采用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approach)。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侧重在系统地讲解语言知识,练习形式主要有背诵、听写、造句、回答问题、翻译等;强调死记硬背,语言训练是单技能的,脱离上下文语境的;使用的材料以语码为纲。o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语言测试也就考察学习者对这三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

3、试题常包括短文写作、翻译、试题常包括短文写作、翻译、语法分析。语法分析。听力、口语被认为是额外的、绝不是大纲或测试的组成部分。总的说来,该阶段的语言教总的说来,该阶段的语言教学和测试完全以教师和命题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学和测试完全以教师和命题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来确定,以孤立的语言点为主,基本谈不上有什么来确定,以孤立的语言点为主,基本谈不上有什么科学依据科学依据。o把语言看成是一套知识,是这一代外语教学和测试体系的语言关内涵。2.心理测量-结构主义语言测试(the psychometric-structuralist approach)o20世纪70年代以前,语言测试界占主导地位的是分析法(

4、analytic approach),称为心理测量结构主义时期(psychometric-structuralist era)。心理测量结构主义语言测试是建立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采用心理学领域的测量学为科学方法而形成的。o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 n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一个系统,这一系统是可以分解的。语言中的语音、词汇、语法是一个有限的集合,而由这些有限集合的成分却可以构成无限集合的句子。所谓掌握一门语言就是掌握语言中的这些元素并用来生成和理解无限数量的句子的能力。因此,语言考试也可以从听、说、读、写,以及音素、单词、句子等

5、方面分别加以考核。n分离式测试 o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n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任何复杂的学习行为都可以分解成最基本的单元:“刺激反应”(SR)的联结。学习实际上是建立“刺激反应”的联结。五十年代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斯金纳提出SR的联结是通过强化(reinforcement)实现的。他把学习过程归纳为“刺激反应强化”(S R-S)。o例如,父母教孩子学说话,父母教的话是一种刺激,孩子的模仿是一种反应,父母对孩子的模仿或表扬或纠正,这就是强化。儿童学会正确地使用语言就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这样的过程实现的。n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语言是由无数行为构成的,是个体语言行为(或言语习惯)的一

6、个集合体。o听说教学法:听说教学法:n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听说教学法。其基本原则是:听说领先;反复实践,形成习惯;以句型为中心;排斥或限制母语;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观点;及时纠正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和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听说法所依据的这些理论在外语测试中也得到了反映。语言是一种习惯在测试中至少有两个含义。首先,应用语言的速度应是外语测试中的一个被测要素,因为一个人只有能对自然的语言环境做出快速、自动的反应,才能认为他真正掌握了一门语言。其次,掌握一门外语也就意味着掌握了另一套语言习惯,因此通过两种语言差异的对比能最有效地测试出考生的外语水

7、平。n听说教学法认为“语言是口语而非文字”,体现在外语测试中就是要加强听、说在语言考核中的地位,对于初学者更是如此。n听说教学法认为“语言是本族人说的话”,这意味着在外语测试中应使用地道的语言材料。n听说教学法认为“教语言是教会人学会使用语言而不是教语言知识”,这一原则在考试中就成了“考语言使用,而不是考有关语言方面的知识”。n听说教学法认为“语言和语言之间是有差异的”,则意味着通常在外语测试中翻译只能起有限的作用。o心理测量学的影响心理测量学的影响n从心理测量的角度来说任何测试只可能是一种随机采样,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对构成语言的全部元素逐一进行测验,而只可能、也只需要进行随机采样,即通过随

8、机采样对全部构成元素的一部分进行测验,然后推断对构成元素全体的掌握程度。n由于采用离散题,每题只考核一个语言点,在有限的答题时间内考生有可能做大量题目,因此增加了采样的覆盖面。采样量大,信度就高。另外,采用多项选择题评分具有客观性,这进一步提高了语言测试的信度。n语言测试发展的这一时期开发了一系列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对试题难易度、区分度、整卷信度等等的定量分析方法,使语言测试成为一门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成熟的测量统计方法的学科。o拉多拉多(R Lado)在他的在他的语言测试语言测试一书中全面总结了美国的结一书中全面总结了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在语言测试领域中的观点。这些观点对外语测试也产构主义

9、语言学派在语言测试领域中的观点。这些观点对外语测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拉多认为:生了很大的影响。拉多认为:n 由于个人的语言技能发展是不平衡的,语言测试可以从听、说、读、由于个人的语言技能发展是不平衡的,语言测试可以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分写四个方面分 别进行,以了解个人在多方面的现有水平。别进行,以了解个人在多方面的现有水平。n 语言是有结构并按层次构成的,测试可按层次由低到高进行。例如对语言是有结构并按层次构成的,测试可按层次由低到高进行。例如对听能的测试就听能的测试就 可以分为:可以分为:1)音素音素(元音、辅音、语调、重音等元音、辅音、语调、重音等),2)词词汇,汇,3)句子,句子,

10、4)小段对话或短文等等。小段对话或短文等等。n 语言情景是无限的,而语言成份是有限的,因此测试语言成份更有效。语言情景是无限的,而语言成份是有限的,因此测试语言成份更有效。根据这一观根据这一观 点,这类题目的测试往往是孤立的,没有上下文联系的语言点,这类题目的测试往往是孤立的,没有上下文联系的语言成份。成份。n 母语与外语在相互转换时,两者在形式、结构和意义等方面有一定的母语与外语在相互转换时,两者在形式、结构和意义等方面有一定的不同之处,这不同之处,这 些不同之处是需要通过学习掌握的,因此也是语言测试的些不同之处是需要通过学习掌握的,因此也是语言测试的重点。重点。n 语言是一门科学,试题要精

11、确、客观、可靠和科学。因此,考试结果语言是一门科学,试题要精确、客观、可靠和科学。因此,考试结果要运用统计学要运用统计学 原理对试题的各项指标原理对试题的各项指标(如难度区分度等如难度区分度等)进行分析。进行分析。n 试题要采用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题型如正误判断、多项选择题等,以试题要采用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题型如正误判断、多项选择题等,以保证试题的客保证试题的客 观性与科学性。观性与科学性。n 评分采用客观打分的方法,任何人阅卷结果都一致。评分采用客观打分的方法,任何人阅卷结果都一致。o心理测量-结构主义语言测试体系的语言观内涵是:语言是一套形式系统。所学和所考的就是操作这套形式的技能。3.心理

12、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测试psycholinguistic-sociolinguistic erao随着人们对语言的认识逐渐深入,结构主义语言观受到了挑战。nChomsky在1965年提出了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语言行为(linguistic performance)的概念。相对技能的概念来说这是一个质的飞跃。n以Hymes为代表的社会语言学家指出,语言的运用涉及到一系列的社会文化因素,认为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nHalliday提出了语言的功能作用,即同一句话,在不同的场合下,会有各种不同的意思,同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o“语用期待语法语用期待语法”假设假设 n美

13、国语言学家奥勒(John W Oller)针对分离式测试认为语言能力可分的观点,提出了整体语用能力的假说,他认为“语言水平的构成也许更像一种粘性物质,而不像一部机器,可以很容易地被拆成一个个部件。”他反对分离式测试把完整的语言分解成很小的语言单位,然后分别加以测试。他认为这种脱离语境、孤立地测试语言成份的做法,不能测出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n奥勒认为在通常的语言交际过程中,语境或称上下文(context),对于确定句子中模棱两可的语音或词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境中确定语音和词义的能力远比在无语境的孤立语言材料中辨认语音或词义的能力来得重要。奥勒把在语境中进行语言加工的能力,称之为“

14、语用期待语法(规则)”。n奥勒认为正是有了这种能力才使我们能够理解和表达语言,因此“语用期待语法”在奥勒看来是语言测试的最适宜的目标。他把能测定这种能力的考试(如,完型填空、听写等)称之为“语用测试”。o格式塔心理学与综合性测试格式塔心理学与综合性测试n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或称完形心理学,是一种反对用元素分析的方法研究心理,而强调整体组织的心理学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语言是一种行为,语言学习就是通过反复“刺激反应”最终形成一套语言习惯。n格式塔心理学则强调感知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是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n综合性测试强调语

15、境,强调语言环境和语言外环境的对应关系,正是受了格式塔心理学的感知整体性思想的影响。我们在使用语言时是离不开语境的。如果我们把完整的语言分解成互不关联的句子,甚至分解成音素,然后进行考核。那么把各部分结果机械的相加也不能代表一个人的整体能力。o综合性测试的形式综合性测试的形式n综合性测试的主要形式是完形填空和听写。这是最常用的测试方法。此外,综合性测试还包括短文改错、翻译、写作和口试等。o综合性测试的特点综合性测试的特点n综合性测试与分立式测试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长处。n首先,综合性测试往往把听、说、读、写等技能混合在一起测试,从而能比较准确地测出考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n其次,综合性测试十分强

16、调语境在语言使用中的作用,这类考试始终在语境中测试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测试结果比分离式测试更接近于考生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o需要指出的是,上下文环境在综合性测试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需要指出的是,上下文环境在综合性测试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用环境,只是辅助测试语言知识。的语用环境,只是辅助测试语言知识。4.交际语言测试(Communicative Testing)o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发展,交际法语言测试(communicative testing)受到了愈来愈多的重视。从交际法的角度来看,所谓掌握一门语言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学生能够使用所学的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交流思想感情,达

17、到相互沟通的目的。那么所谓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指的是什么呢?对于这一理论问题并没有一致的看法。o1972年,美国的人类学教授、社会语言学家Hymes(1972)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概念,认为使用语言不但要能够按照语法规则产出形式合格的句子,而且还应具有在不同的语境中合理使用这些句子的能力,即语言使用涉及社会文化因素。oHymes(1972)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四个社会文化因素:n(1)可能性程度(degree of possibility)。某一语言系统中可能存在的东西,如语音、语法、句法、词汇、语义、语用等

18、方面的知识。n(2)可行性程度(degree of feasibility)。语言使用者个人心理方面的语言容量,如个人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n(3)合适性程度(degree of appropriateness)。在交际中言语行为的表达是否得体,如对交际背景、目的、常规、参加者等因素的合理考虑。n(4)出现性程度(degree of performance)。言语行为能否发生。o20世纪80年代,Canale和Swain(1980年)对Hymes(1972)提出的交际能力概念进行了补充和发展。认为语言交际能力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n语法能力(也有称语言能力的,即linguistic compete

19、nce,指掌握有关词汇和语法规则的知识)、n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即关于语用方面的知识,使语言运用得体)n语篇能力(discoursal competence,即掌握和组织连贯的话语而不是孤立的句子的能力)n会话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即运用言语的和非言语的手段进行有效语言交际的能力)o缺陷:它没有明确指出这四种能力之间的关系。o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应用语言学家Bachman借鉴和发展了Halliday(1973)、Hymes(1972)等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新的交际语言能力测试模式,在语言测试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0、,被认为是“语言测试史上的里程碑”(Skehan 1992:15)。o该模式认为交际能力是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的场景特征结合起来,创造并解释意义的能力,它主要由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机制三部分组成(Bachman&Palmer 1996;Bachman 1999)。语言的交际不只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发生在情景(situation)、语言使用者(language user)和语篇(discourse)之间的动态交互(dynamic interaction)。语言测试应测量包括语法、语篇、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在内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时它还应该以真实为准则。o交际测试特点:n1.考试内设计“

21、信息沟”,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已馈入的信息来获得未知信息。n2.考试任务或项目之间存在关联性,即后一项目基于前一项目完成之上。n3.考试强调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设计考试内容。n4.侧重更广泛地测试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知识、语言功能、语言使用的合适性等。n5.考试材料和项目贴近现实语境;要求提供语境和具有真实性。n6.考试采用描述性评估方式,作为量化评估方式的补充。5.Bachman的语言测试模式oBachman的交际语言能力测试模式主要包括两部分:语言交际能力和测试方法。语言交际能力由语言知识和一系列元认识策略组成。测试方法则涉及到测试的环境、测试说明、材料的输入方式及答题方式等因素。他还提出

22、在设计、开发及评价一项考试时要考虑到情景真实性和交际真实性这两条标准。o5.1 语言交际能力n语言能力由一系列具体的语言知识组成;n策略能力指在具体的语言交际时,运用各种语言知识的心理能力(mental capacity),它是语言能力通向现实世界的桥梁,是将语言知识运用于交际目的的手段;n心理生理机制指把语言交际看作一种物理现象,运用语言交际时所牵涉到的神经和心理过程。o5.1.1 语言能力/语言知识nBachman认为语言能力由语言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 competence)和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组成。o语言组织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指在生成或辨

23、认语法正确的句子、理解其主题内容并将其排列成篇章时,控制语言结构的能力。o语用能力语用能力指话语或句子、意图和语境是怎样联系起来并构成意义的能力。决定词是怎样组成话语或句子的。决定话语或句子是怎样连接起来形成语篇的。决定话语或句子是怎样表达命题内容的。决定句子是怎样使用语言来表达使用者意图的。决定话语或句子是怎样与语言使用的场景特征相联系的。o5.1.2 策略能力n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到对一定语境中相关信息的判断、取舍和语言使用者对语义的协商等。各种知识和心理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Bachman 吸收了前人研究成果的积极因素,并试图建立一个较为宽泛的交际策略能力模式。

24、他认为策略能力能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评价策略,确定目标策略,制定计划策略,执行计划策略。o评价策略完成以下三种功能:n评价场景的特征,即找出与某一特定交际目标有关的语言使用场景特征,以便确定实现这一交际目标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在某一特定场景下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哪些知识;n评价自己是否具备完成上述交际目标所需的知识;n评价交际目的实现的程度。oBachman指出,在完成上述功能时,评价策略要使用上面谈到的各种知识和图式。就评价策略的第三种功能而言,如果我们发现交际目标没有达到,就要从这几个方面找原因:n1.语法错误太多;n2.没有正确理解说话者的意图;n3.说出的话与语境不相符;n4.知识图式使用

25、不当或匾乏;n5.由于测试任务太难或其它方面的干扰,感到力不从心,不去积极地完成任务。o前三条原因属于语言知识范畴,后两条则分别属于知识图式范畴和情感图式范畴。o确定目标策略n确定目标策略主要是决定你要做什么,对考生来讲,需要完成以下任务:o1.确定一系列可能的交际目标;o2.从这些可能的目标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目标;o3.决定是否想达到上述目标。n对试题命制人员来讲,则意味着:o1.选择语言能力的一个或几个方面;o2.确定所要测量的语言能力的水平;o3.选择合适的测试任务。o制定计划策略n它的主要功能是:o1.选择有关的语言知识、知识图式和情感图式来完成特定的交际目标;o2.制订计划以完成在说出

26、或理解某一话语时所需的知识或图式。o执行计划策略n其功能是:通过适当的心理生理(psycophysiological)机制把上述计划付诸实施。如在接受性(receptive)语言使用过程中,要使用听觉和视觉技能等。n语言是用来交际的,使用语言,将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或理解别人说的话,不仅涉及到命题内容、功能目的、还涉及到情景的得体性,因此,“这就需要所有语言策略和语言知识的各个方面同时相互作用。即,上述三种策略都要与语言知识的各个方面相互作用”。此外,Bachman进一步指出,这几种策略之间也相互作用。o上述语言能力模式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人和人之间的语言能力有一定差别是由这两个因素引起的。n首先

27、,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所掌握语言知识的多寡及程度不一样;n其次,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元认知策略掌握的程度也不一样。即使同一个人在完成某一特定的测试任务时,可能对某些策略使用得更有效些,而对其他策略可能使用得就不够充。o5.1.3 心理生理机制n心理生理机制本质上指语言使用的实施阶段所牵制的神经的和生理的过程。n在接收性的语言使用中,我们使用听和看的技能;而在输出性的语言使用中,我们使用神经肌肉技能(如发音器官和手指)。Backman的语言使用模式的语言使用模式o5.2 语言测试的真实性问题n什么是语言测试的真实性?o直接性:即不通过语言能力的中介表现就能测量考生的语言能力。实际上,语言能力是

28、不能直接考察出来的,因为大脑神经的活动过程无法用试卷来测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有的语言测试都是间接测试;o与现实生活的相似程度:由于现实生活中语言的使用变化很大,我们不知道哪种语言任务可以作为真实性的标准。o等同于测试的表面效度:这一定义也有问题,因为测试的表面效度完全是由评估者主观决定的。oBachman提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定义测试的真实性:n情景真实性o所谓情景真实性,就是指测试方法特征与将来某一特定目的语使用的情景特征相关的程度。也就是说,我们在命制考题时,考试任务的特征必须与将来目的语使用的情景特征相一致,做到了这一点,考试任务才算具有了情景真实性。n交际真实性o它指的是考生在完

29、成某一测试任务时,其语言能力的哪些方面参与了完成该测试任务的活动,参与的程度如何。与情景真实性不同,交际真实性强调的是考生与测试任务之间的交际关系。oBachman 认为,情景真实性和交际真实性只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我们只能说某测试的真实性“高”或“低”,不能简单地说它“真实”或“不真实”。此外,考试的交际真实性通过直接观察是看不出来的,我们必须考虑考生的有关特征以及具体的语言使用场景。o语言测试的真实性这一标准对于我们开发、评价某项考试是极为有用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在设计考题时打开思路,在评估考题具有新的角度,提高测试的真实性可以提高测试的可信度。o一般来讲,提高测试的情景真实性要容易些,而提高

30、测试的交际性则要复杂些,难些。因为提高测试的交际真实性意味着提高考生在完成某一测试任务时其语言能力六要素(即上文所述的两种语言知识和四种元认知策略)的参与程度。oBachman提出了用以提高语言测试交际真实性的四项措施:n1)提出要求。在设计考题时可以具体说明考生只有使用何种策略才能完成该任务。n2)提供机会。即给考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必要的信息和工具等。n3)考试任务要得当。任务太难,会影响考生策略的应用。n4)考试任务要有趣味性。通过提高考试任务的情景真实性可以提高考试任务的趣味性。o5.3 关于语言测试的方法问题n过去十年来测试界的主要发现是:考生的测试行为不仅受其语言能力的影响,同时也受

31、到测试方法的影响。o口试的不同方式o完形填空的不同方式n语言测试方法的差异表现在不同的层面上,不同的学者对此提出的模式也不一样。o测试环境:n(l)考生对考试场地、使用的设备等是否熟悉。如果考生对考试的场地熟悉,就会有一种安全感。如果考生熟悉使用的设备(如录音机),答题效果可能比使用不熟悉的设备(如计算机)要好一些。n(2)考试涉及到的人员。如果监考人员是考生熟悉的老师等,考生一般不会感到紧张。n(3)考试时间。一般情况下,考生在早上比在午后或傍晚答题发挥得要好一些。n(4)实施考试的条件。如考场周围有无噪音,气温、湿度的高低、座位的安排、光线的强弱等对考试都有影响。o测试说明:n(1)试卷的

32、组织结构。多数考试由几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包括许多项目和问题。题目的安排一般是由易到难。n(2)时间的分配。在有些考试(如“速度测试”)中,时间安排得很紧,并非所有考生都能完成所有的题目。这样,考试的分数一部分是由考生的水平决定的,一部分则是由考生答题的速度决定的。n(3)题目要求。它是以母语还是目标语言的形式出现,用口头还是书面语的方式,或二者兼有?研究发现,题目要求不清楚或不堆确都会使考生产生焦虑感,从而影响考生的水平发挥。o考试材料的输入方式:n(1)语言材料是通过听觉还是通过视觉渠道输入的,还是两种方式都有。n(2)输入的是语言材料还是非语言材料(如看图作文)。n(3)材料是否经过改

33、写。n(4)输入材料的速度(如听力速度的快慢)。n(5)问题表达得明确与否。n(6)使用语言的性质,即语言的长度、信息的分布(紧缩的还是分散的)、信息的类型(抽象的还是具体的,事实性的还是非事实性的,肯定的还是否定的),话题,题材及其结构特征(语法,词语的连接,修辞结构)、言外之意特征和社会语言学特征。所有这些对考生的测试行为均有影响。o答题方式:n(1)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选择还是填充)。n(2)回答的方式(语言还是非语言,还是两者兼有)。n(3)使用语言的性质。o考试材料的输入及答题之间的关系:n(1)相互型:指一个考生的语言使用对另一考生产生影响。如口试中两个考生为一组进行口试时,口语好的

34、考生对口语差的考生有一定影响。n(2)非相互型:指语言使用者之间无相互影响。如在阅读考试中,考生对作者通常没有任何信息反馈。n(3)顺应型:指答题影响到试题的输人,但无反馈。在电脑顺应性测试中,电脑提供给考生的题目其难易度是由考生完成前一个题目的好坏情况决定的。oBachman语言测试模式所涉及的范围无疑超出了过去所有的模式。它充分吸收了现代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因此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值得指出的是,该模式一方面使我们对语言能力这个概念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同时也使我们看到,测试方法本身对测试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作为教师或测试人员,我们应当对此有一个清楚的、系统的了解,尽量避免它们对测试结果带来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