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素质培养与学校教育的负向功能刍议_王珏.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525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素质培养与学校教育的负向功能刍议_王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创新素质培养与学校教育的负向功能刍议_王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素质培养与学校教育的负向功能刍议_王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素质培养与学校教育的负向功能刍议_王珏.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年第 $ 期(总第 $#% 期 ) 教育探索 &()*+,-. &/01-2*+,-. !# $ %& 创新素质培养与学校教育的负向功能刍议 王 珏 摘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学校的积极作用是不可 否认的。但有必要以一 种更为全面的学校功能 的分 析框架,重新审视学校教育 在创新素质培养中可能存 在的负向功能。梳理这方 面已有的研究成果,可提 醒我们 必须在理论与实践上进一步探索这一问题。 关键词:学校教育功能;负向功能;创新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 +,& *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2、 * &$, * &0 1 一、教育现象引发的思考 世纪交替的这几年,中国教育界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 词可能就是“创新”。在普遍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意义之后,当 日本教育家柴野昌山以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的功能理论 前最为关注的话题是学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教育理论工 为基础,提出了关于学校教育功能的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 作者、教育实践工作者纷纷从制度、文化、课程、教学、管理、 有两个维度,一是按学校教育的客观结果是 “贡献性”的还 师生关系等不同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虽然研究的 是 “损害性”的而划分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两种;二是以 角度不同、方法不同,但都基于一个共同 的前提:培养创新 客观结果是否

3、在主观意料之中而划分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 型人才,学校责无旁贷,学校教育应该也能够培养创新型人 能两种。据此,学校教育的功能就被分为四大类,即显性正 才。 向功能、隐性正向功能和隐性负向功能、显性负向功能。 学校教育果真能培养创新型人才吗 2 人的创新素质发 这 一框架 客观地 展示了 教育 功能系 统的自 身逻辑 结 展与所受的学校教育是正相关关系吗 2 构,它为各种教育功能现象的存在示明了理论依据,因而是 反思复杂的教育现象,教育者一般都坚信学校在人的 比较合理的。柴野昌山举例说明了这四类功能现象的存在。譬 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然而,至少有两种教育现 如,在他看来,考试及成绩报告单

4、作为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象使我们感到有必要重 新审视学校在育人方面的成效。一 和强化学生学习欲望的工具,具有显性正向功能;但若教师仅 个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现象。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许多杰 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便会导致学生产生书呆子型成就中 出人物并没有完成学校教育,或虽受到学校教育但却遭到 心的偏向,此可谓隐性负向功能。又如,学校中的表扬制度及 当时学校教育的排斥,然而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比许多接受 晨会之类的仪式性活动的本来目的只是为了帮助学生区分正 过完整学校教育的人所取得的成就更多、更大。这种情况很 误,但作为副产品,也可能会出现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意识 多,爱迪生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这位

5、世界著名发明大王曾被 和促进群体整合之预料外的结果,这种结果便 是隐性正向功 学校判定为不可救药的坏学生而被逐出校门。也许正是历 能。至于显性负向功能 由学生群体的反学校、反教师的亚 史的误会造就了爱迪生 如果被迫在那所学校学习,爱 文化而导致的各种不良行为或越轨行为,学校从一开始就竭 迪生还能成为发明大王吗 2 另一种情况是学生成才的“十名 力予以避免。运用这一分析框架,可以对前面提及的教育现象 现象”。我国有教师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通过调查发现了一 作出合理解释:历史上有创造天分的人在青少年时代之所以 种奇怪的现象:当年在 班级中并不冒尖、排名总在第十左右 与学校格格不入,往往就是因为学校教

6、育的负向功能在作祟; 的学生,日后成才的比 例明显高于当年在班上数一数二的 我们学校中的优秀生进入社会后却不具备创新素质,说明当 学生。为什么学校的尖子倒不一定是社会所倚重的人才呢 2 前学校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存在隐性负向功能;而当年在 这两种现象虽不能用来论证学校教育的是非功过,但它却 学校中并不冒尖的学生日后竟在社会上大有作为,又说明 能启发我们对学校的育人功能这个看似已有肯定答案的问 学校 教育的 某些方 面对创 新型人才 的培养 有隐性 正向功 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考察: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特别是个体 能。 创新素质发展中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2 除了积极作用外,是否 对照此框架,当前我国在

7、学校教育功能的研究中,往往 存在消极作用呢 2 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完善我们的学校 只论教育的正向功能而不论负向功能,只论教育的显性功 教育功能观,否则,无法对上述教育现象作出令人满意的解 能而 不论隐 性功能 ,因而 其对教育 功能的 理解是 不全面 研究。 $3 释。 3$4 的。这种片面的教育功能观容易蒙蔽我们对当前教育现实 作者简介:王珏( ),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师范学校讲 的清醒认识。如果缺乏对学校教育负向功能的认识,可能会 师,南京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生, 从事教育基本原理、教育社会学 使我们满足于创新教育活动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而看不到 ()*+,-./ 012.3+,-./ !#

8、 $ %& 教育探索 !# 年第 $ 期(总第 $#% 期 ) 任何潜在的危机。另外,学校教育的负向功能常常具有隐蔽 性与延时性的特征,而人才培养的周期又长,如果教育者对 学校的负向功能认 识不深的话,就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贻 误许多人成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再者,根据默顿的观点, 一个事项在具有某种正向功能的同时,通常也就存在着发 生负向功能的可能性;一个事项对某些个人或群体可能具 有正向功能,而对另一些个人或群体则可能会产生负向功 能。比如学校所具有的集体主义价值倾向,既可能培养学生 的合作精神,也可能使学生趋于顺从,丧失创造性;学校鼓 励各种各样的竞争,这可能激发某些人的进取心与创造性, 但

9、对其他一些人则可能造成紧张、焦虑从而压抑创造性。 三、已有的研究成果 ( 一 教育学家的观点 ) 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 学会 生存一书中明确指出,“教育具有培养创造精神和压抑创 造精神的双重力量”。该书较早地对教育的负向功能进行了 分析,阐述了教育若干方面的封闭性和保守性:( $)从教育 的基本功能看,教育主要是重复地把上一代从祖先那里继 承下来的知识传给下一代,它倾向于构成一种时间上和空 % 育的任务就是在为一种刻板的职能、固定的情境、一时的生 存、一种特殊行业或特定的职位作准备。教育执行着公民训 练和意识训练的职责,这种训练很容易导致对个人的控制 及独立思考和敏锐判断

10、能力的丧失。( )在教育结构中,等 级制的痕迹十分明显, 英才教育“ ”的倾向使学校往往只重 视“杰出人才 ,由此而来的筛选作用是消极的,使很多人被” 排斥;这种制度奖励强者、幸运者和顺从者,而责备和惩罚 不幸者、迟钝者、不能适应环境者,当然也包括那些与众不 同的人。几乎没有证据可以证明选拔的程序能够正确地预 测一个人是否具有某种特殊职业所需要的才能。 , 教学过() 分地依赖理论和记忆,并给予传统的、书面的和复述的表述 方式以特殊的地位,从而损害了口语的表达能力、自发精神 和创造性的培养。 -()旧的课程计划很难 启发科学活动中的 创造性、直观性以及想像、激动与怀疑的态度。 代 表 一 种

11、激 进 的 教 育 理 论 思 潮 的 美 国 人 伊 里 奇 ( .# ./012 )提出了著名的“学校消亡论”。在其代表作非学校 化社会( $34&)一书中,他对现代学校制度的种种弊端进行 了猛烈抨击,号召人们从根本上废除学校,开展普适性的教 育,赋予社会所有的机构以教育意义,建立非学校化的社 会。 新 马 克 思 主义 教 育 社 会 学的 主 要 代 表 人物 鲍 尔 斯 ;# 0: 的学校教育 ($34?) 中认为, 教育系统 通过它的社会“ 关系与经济生活关系的对应 服务于经济不平等的再生 产和人的发展的扭曲 ,在学校,学生难以支配自己的教育,” 激发学习动机的是等级和其他外部奖励

12、而不是学习与学习 过程,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被异化了,这种异化本身就是经 济领域中异化关系的反映。用他们的话说,学校是打着 英“ 才教育”的幌子把对不平等的阶级结构的复制合法化。 著 名教育学专家, 国际教 育百科全书的 主编托斯 顿 胡森 ( # ;A:9= 认为,学校的) “英才教育”倾向愈来愈严 重 ,这种倾向是我们社会不得不支付的代价,它势必加剧教育 中的竞争,使升学压力对小学也产生很大影响。另外,它也深 刻地影响着课堂教学,使学生倾向于为外部报偿而学习,产生 浅薄的程式主义而损害对真正的教育价值的追求。 ( 二 心理学家的观点 ) 学校低年级的那些有创造力的儿童,在他们的同伴群 体当中

13、往往以有愚蠢和顽皮的想法而著名,他们还会被老 师当成野孩子。到小学三年级时,他们会学会在别人面前隐 瞒自己的想法,因为这些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因而不受社会 激励。在以后的学校生活中, 他们多少会学会服从惯例。实 际上,社会是以很野蛮的态度来对待有创造力的思想家的, 尤其是当他们年轻的时候。 (B# C# 7DDE=19 $3?% $3?, , ) 学校中,教师喜欢的是智商高的学生而不是创造力强 的学生,因为这些创造力强的学生不具有教师喜爱的个人 特征,他们往往精力过剩,独立性强,性情倔强或情绪外 露,兴趣不合传统,因而喜好去探究那些不符合课程要求 的领域。这些特征,会令忙碌不堪的老 师感到苦恼,

14、老师 在职业生活中一般表现出这样一种行为倾向:他们力图全 面控制教育情境,进而压制 学生创造才能的表现与运用。 ( F# G# H9/:IC# G# FE1J:7=, $3?%) 研究证明,有两个普遍条件有利于创造活动,即 “心 理安全”和 “心理自由”。然而,在一般的社会文化中, “心理安全”和 “心理自由”恰恰可能是有创造力的年轻 人被剥 夺的东西 之一; 当对个 人的承 认是以 顺从为 条件 时,有创造力的人不会受到重视,他们的异常思想也因而 受到压抑。( K# L# L7M9D: $3-3, ) 儿童在一个与别人不同就会招致焦虑,顺从就会万事 大吉的社会情境里,就可能产生一个模 仿别人

15、公认的行为 模式的趋向。( F# N# 5E8D9OIK# G# 9/P7DQ $34, )而与此相关 的另一结论是,从众心理会导致人在认识上的独立思考能 力下降,行动上的自我控制能力减弱,循规蹈矩,创新意识 淡薄,创造动机降低 ,创造力变弱。(董奇, $33) 高度 创造性活动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通过使用 一套特别教育手段来培养的。创造性活动是由儿童生活的社 F# N# 5E8D9OIK# G# 9/P7DQ $34 ( 三 )中国学者的观点 在创新教育的讨论中,很多学者都论及了以应试 为特 征的我国传统学校教育对创新素质培养的束缚,比较有代 表性的观点如侯定凯在 学会创造 知识经济背景

16、下的 中国教育一文中指出的: 学生们一方面难以承受应试教“ 育带来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又觉得如 果没有了考试的压 力,他们的学习会找不着北。看来学生在依赖一种他们讨厌 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生存状态,其最大的弊端 在于对教师和学生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扼杀。” 他列举了 若干例证: $()考试中的失败导致自信心、生活激情的下降; ( %)考试的标准化导致批判求异精神的匮乏;( )考试内容的 封闭 性导致创新视野的限制;( ,)考试目标的单一性 (智育 ) 导 致情感体验单一、苍白,个性丧失;( -)考试的功利性导致知识 结构的失衡,缺乏对知识自主选择的机会;( ?)考试带来的紧 张生活,

17、导致过度焦虑,缺乏创造思维应有的放松心态,过度 的竞争压力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缺乏交往中的智慧碰撞。 上述理论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学校教育的负向功能进 行了分析,呈现出不同的研究风格:教育学家的论述具有批 判的力量,让人反省;心理学家的论述显示出科学的严谨,让 $& * + () ( ) * + !# 年第 $ 期(总第 $#% 期 ) 教育探索 * &()*+,-. &/01-2*+,-. !# $ %& + 人信服;我国学者的论述表现出对现实的关切,让人警醒。 设计 如政府的决策或某一种教育观 决定的,而是通过全 起步于 %& 世纪 (& 年代末 、 )& 年代初的学校教育负向 功能的研究,用

18、一种独特的视角对世界学校教育的发展进 行了深刻反省,但当前我国教育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显然 还不够,特别是在全社会高度重视学校教育,对学校教育有 着高度期望的时候,很容易导致学校教育的急功近利和盲 目乐观。现在,培养创新型人 才已被提到我国社会发展的战 略高度,这就更需要我们冷静分析学校教育的作用,切实消 除学校教育的弊端。但就手边的资料来看,针对学校教育与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相关关系的理论认识还不全面,实证研究 也还不多,在实践中存在着有的学校越搞所谓的创新教育, 反而越偏离了创新教育培养目标的现象。因此,加强对学校 教育负向功能的认识和研究,可以使我们避免陷入这种怪 圈。这也是因为加强对学校教

19、育负向功能的认识和研究为学 校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一种必要的反向思路。 四、进一步探索 (一)理性分析学校教育的功能 在理论上深入全面地研究学校教育的功能,需要注意 这样两点:首先是以客观的态度,对当前学校教育的功能状 况作中肯的分析。功能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但以往我们的教 育功能观普遍带有正面的价值判断倾向,认为教育总是积 极的,这使我们对学校教育可能存在的 消极性缺乏足够 的 认识。其次是科学的方法。以往我们对教育功能的研究偏向 哲学思辨,这容易让人把教育功能理解成为某种社会期待 或主观愿望,而实际上功能是就客观结果而言的。因此应尽 快开展一些 教育病理学 的研究,这可以弥补研究观点、方

20、“ ” 法及研究资料上的缺陷。 (二)重新构筑育人的理想 对学校教育的功能、终身教育思想和后现代主义教育 理论要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和相对清醒的认识,它有助于我 们重新构筑学校育人的理想。 毫无疑义,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但这并 不意味着中小学校教育就要“培养出 创新型人 才。终身教” 育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学校教育不是整个教育的全部,而只 是其中的一部分;教育的过程不是随着学校学习的结束而 结束,而应该是贯穿于人的一生。据此,中小学教育应以促 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为目标,为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脱 颖而出奠定基础,而不是立即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如果中小 学片面追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只可能导致学

21、校为追求教 育的表面成效而损害对教育本质精神的追求,这样做的另 一种结果则可能使学校放弃教育民主而变成“英才教育”的 实践者。 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人。它 对此进行了质疑 。认为从完人教育的角度来对待教育会导 致这样的倾向,即对于每一种活动来说都存在着正确的程 序或方法。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被一种规范化的过程所侵 蚀。在教育中,这种过程的实施是一开始就用“正确的 方式” 来指导和规范学生,这种方式是理想化的进程的一种延伸, 它将一种对生活进行整体化的要求强加到我们身上,尽管 这些要求是以 “自主性 、 和谐” “ ”等动人的字句出现的。因 此,后现代主义对学校教育采取较宽

22、泛的态度,认为学校教 育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学校教育的目的,不是由一种宏大的 $3 校教师的热情参与和考虑到众多的具体因素来决定的,其 中,偶然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教育仍可注重学生的各方面 的发展,但并不强求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 全面发展 ,教育“ ” 也可以培养 “片面发展”的人,即符合学生自己的特质和他 生活中的特殊性的人 。 (三)保持“教育双重力量”的平衡 “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制创造精神的力 量。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它复杂的任务。这些任务有:保持一 个人有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 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 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 天才、能力和个人

23、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 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立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 动。” 学会生存 中的这段话,指出了学校教育的最高艺术 是保持 “教育双重力量”的平衡,教育者必须特别谨慎地掌握 好手中的这把 双刃剑 。“ ”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大力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可以从两 方面着手:一是养成教育反思的习惯,二是开展一些行动研 究。这样做的好处是,使教育者对“教育双重力量”的把握更 具有理性的力量,而不是仅仅凭经验和悟性行事。 (四)减少 教育负向 功能 的影响“ ” 努力减少学校教育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负面影响,必须 提倡教育创新。世界信息产业界的奇才比尔 盖茨的教育 经历中的两件事

24、一是他从大学退学进行创业,二是他在小 * 学里的一段经历 + ,恰好可以给我们两方面的启发。第一, 必须有制度创新。包括构建终身教育的体系、多元化的考试 制度、真正的学分制式的“三明治”学制 * 工作一段时间再回 到学校来 +,大学没有入学年龄限制,鼓励大学生制定创业 计划等等。制度创新的实质是对教育自身结构进行调整,没 有制度的创新,教育结构得不到完善,教 育负向功能的消极 影响就可能增加。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才有可能削弱教育的 负向功能。第二,关键在教师创新。教师必须是具有创新素 质的教师,才可能理解学生的与众不同,才能鼓励、引导学 生 的奇思 妙想, 并通过 自己的教 育创造 做学生 创新

25、的 榜 样。一个缺乏宽容心、幽默感、些许冒险精神和不会营造让 学生“心理安全 、心灵自由 的教学气氛的教师,只会增加”“ ” 教育的负向功能。 参考文献: ,$ .吴康宁 # 教育社会学 ,/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001# 1% 2 1(# ,% .石鸥 # 教学病理学 ,/ .#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0003 4- 2 -# , . 杨至宝,于伟 3 创新素质培养与教育文化氛围 ,5. # 人大复 印 资料中小学教育 ,6.# %&$7 *$& +8 1 2 0# ,4 .侯 定凯 # 学会创造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中国教育 ,5.# 丁钢 # 创 新 :新 世 纪 的 教 育 使 命 , 6. # 北 京 :教 育 科 学 出 版 社 , %&$# $ 2 $4# ,- . 张文军 #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目的观的批判 ,9 . # 外国教 育 资料 7 $0017 * +8 ()#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 学会生存 教育 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 / .#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 $00(# $11# ,) .青博 # 藏有亿万美元秘密的小男孩 ,5. # 陈敬朴 # 基础教育 概 论 ,6 .#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 社, %&# $)&# 责任编辑:孙喜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