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ppt(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汇报人:张彭 尚晓梅指导老师:梁友嘉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评价研究目录区 域 资 源 环 境 承 载 力 内 涵区 域 资 源 环 境 承 载 力 内 涵0101国 内 外 研 究 前 沿国 内 外 研 究 前 沿0202案 例 分 析案 例 分 析0404总 结 与 思 考总 结 与 思 考0505区 域 资 源 环 境 承 载 力 评 价 方 法区 域 资 源 环 境 承 载 力 评 价 方 法03030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所谓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资源结构符合持续发展需要区域环境
2、功能仍具有维持其稳态效应能力的条件下,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分析,实质上就是寻求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对区域资源环境进行深入研究,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表征区域资源环境系统对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目前人类所依存的有两个系统,一个是资源系统,一个是环境系统,资源环境承载力就是这两种系统的复合承载力。资源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内容Z自然资源变量社会条件变量环境资源变量资源维度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开发量社会经济维度工业产值、能源、人口、交通、通讯等生态环境维度水、气、土壤的自净能力02国内外研究前沿国内外研究前沿资源及环境综合
3、承载力研究的主要方向综合研究方法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空动态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与人地关系的调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扩张及综合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扩展及综合性目前,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研究中指标体系包含内容愈加广泛。根据承载对象的不同,研究者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条件等方面进行不同目标层或要素层的设定。针对大型煤矿矿区,吴良兴(2009)以综合评价法为手段,通过分析研究区的资源环境现状,构建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林业资源、旅游资源、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8个方面;并选取了储采比、人均煤炭资源占有量、人均耕地面积占有
4、量、森林覆盖率、单位面积年客流量、CO 2 年排放总量、COD排放总量、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等20个主要评价指标,评价其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针对近海环境,Lin等(2011)在中国转型发展迅速的环渤海地区的13个城市,选取水资源、大气、地表水和近海环境四大要素,通过整合的综合指数来定量表征资源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与人地关系的调适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交互是人地关系的典型表现形式。近年来,城市发展的超承载力问题已呈蔓延趋势,如何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生活环境,合理的对人地关系进行调适已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案例举例人工堤防清淤污废水排除家畜生产氨氮排放河流径流Wang S P等(2017)
5、建立了沿海地区污染源、汇、运移及转换等自然关系的综合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21个控制因素中的5个高级别控制因子研究揭示了青岛资源环境的超载现象,并提出未来缓解人地矛盾的环境修复任务扩大公共污水处理系统增加污水处理量调整产业结构自然海岸线修复废水处理 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研究方法进展综合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兴起,推动了资源环境承载力模型研究的发展。目前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DPSIR(驱动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等分析框架和概念模型在文献中使用频率较高。综合的定量评价方法包括:生态足迹法、能值分析法、系统动态模型等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方法: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信息论等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时空动态研究当
6、前,综合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动态研究呈现出长期监测结果与多因子预测相融合的研究趋势。采用基于时间序列的因子分析方法表明:不同区域的综合承载力呈现出动态变化区域及空间分异特征。举例:2012年Liu等对长江三角洲16座城市不同时期的城市聚集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在空间上呈显著的梯度变化:上海、苏州、杭州、宁波等发达城市面临较高的承载力压力在时间维度,变异系数呈明显扩大趋势:2000年到2008年,土地及水资源承载力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关键因素。03评价方法概述评价方法概述主要评价方法人口论系列人口论系列01040302生态足迹系列生态足迹系列初级资产账户系列初级资产账户
7、系列其它评价方法其它评价方法标 题人口论系列人口论系列研究采用资源环境所能支撑的最大人口量表征承载力,即人口承载力。人口论的鼻祖Malthus认为,人口以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以算术级数增加,人口增长必然超过生活资料增长,人口过剩和食物匮乏是必然。马氏理论包含有三个基本假设:1: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并且是人口增长的唯一限制因素;2:人口以指数级速度增长3:食物生产只能线性速度增长。Malthus理论中人口的增长只会受到自然资源的限制,进行分析时需要剥离出社会经济系统对本地资源环境的影响,而这正是目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回答的问题。生态足迹系列任何已知人口(个人、国家或地区)的生态足迹是
8、生产这些人口消费的所有资源及吸纳这些人口产生废弃物所必需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和水域面积的总和优点:生态足迹是提供了一个资源利用清算工具,用于计算特定的人口使用了多少的生态生产性土地和水域面积,而不论其发生在地球的哪里。生态足迹可用于计算特定区域生态盈余和生态赤字,在计算全球生态环境承载力、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负债情况以及比较不同人群的生态消耗方面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不足该方法存在区域尺度问题,由于涉及跨区占用问题,未能反映本地生态环境的承载状态(对当地的压力)。例如一个高收入的城市或国家的生态足迹会超出其自身的土地或水域面积,但其当地的资源环境可能并未超载。初级资产账户系列Peter 等学者从生
9、物学角度提出初级净产出(NPP)(或称初级资产账户)概念,用于度量人类对地球生物圈层的影响。NPP是生物(通常为植物)吸收太阳能减去其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而剩下的能量。优点:将NPP看作是区域的能量输入,而把人类的消耗看作是输出,并在全球尺度开展了研究。如果将地球看作一个封闭的系统,除了其储备的能源,其能源来源只有太阳能。从这个角度而言,若人类消耗的地球能量的速度高过了NPP,地球能量储备肯定是会逐渐减少的,并最终枯竭。因此NPP为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工具。不足:该方法评价人类活动对地球资源的消耗情况,可用于比较不同地区的能值消耗,但对于区域当地资源环境的承压状态未作关注。由于地区的开放性
10、,其消耗资源可能来自于其他地区,即压力不在本地,因此该方法难以直接应用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其他评价方法除了上述视角外,学者还提出其它诸多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常用的包括综合指数法、比较法。综合指数法,具体包括数学模型处理法和指标加权法。选取一系列指标,通过数学处理或直接加权得出一个综合指数,表征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法得出的评价结果通常为一个无量纲的表征值。物理意义不明确,导致分级阈值的率定缺乏说服力,对政策具体指导意义不强。比较法,首先选定一个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合理的区域,然后将研究区域的各项指标与其对比,评价研究区的承载情况。但承载状态合理的区域难以选定,且没有回答承载力是多少的问
11、题。04案例分析中国欠发达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以宁夏西海固地区和云南怒江州为例案例背景怒江州地区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地带,是中国僳族、怒族和独龙族等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域,也是中国特有物种最为富集的地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西海固地区地处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荒漠区的过渡地带,是中国旱灾发生最频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区各县均属资源环境综合约束型,主要体现在水资源和生态地质环境组合约束。案例背景 两个案例区分别属于南北方南北方欠发达的典型区域,均被纳入国家划定的连片特困地区连片特困地区。区内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水平整体偏低偏低,政府财政收支严重失衡失衡,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远
12、低于收入远低于全省水平,财政支出额度远高于地方财政支付能力:表1 2011年怒江州与西海固地区基本概况 欠发达地区空间分布格局与资源环境空间耦合特征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欠发达地区受受资资源源环环境境承承载载力力制制约约十分显显著著,其分布格局与资源环境要素约束具有较较强强空空间间耦耦合合性性。这些区域地地理理条条件件复复杂杂、生生态态环环境境脆脆弱弱,资源环境本底对社会经济格局的影响影响更加直接直接和深刻深刻。故通过对欠发达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客观认识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条件,重塑地域保护和开发空间结构及总体布局方
13、案显得十分重要。图1 国家级贫困县资源环境约束类型分布 图2 国家级贫困县资源环境约束类型分布1.区域总体承载力较弱区域总体承载力较弱中国欠发达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资源环境要素的空间匹配状态欠佳,承载力受 短板要素制约的同时,空间分异特征十分显著。5.5.超载后修复代价巨大超载后修复代价巨大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演化呈现了演替速度快、预警期短、超载后修复 难度大周期长的特点。2.资源环境负荷超载资源环境负荷超载 人口快速增长过程给欠发达地区本来就较低的承载力带来巨大压力,目前,欠发达 地区资源环境超载问题日趋严重,部分地区人口总量已超出人口合理容量的最大阈值。4.承载力提升潜力受限承载力提升潜力
14、受限 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貌结构,通常为江河流域的分水岭和源地,远离社会经济较先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这种边缘性和封闭性阻碍了区外物质与能量输入,对资源环境本底高度依赖,承载力提升潜力受限,加剧了区域资源紧缺和环境退化。3.3.要素间变化响应敏感要素间变化响应敏感 资源环境承载力各构成要素间联系紧密,人口发展、经济增长、污染物排放等承载对象的压力,易触发区域生态系统、地质环境、环境容量等承载体的响应,造成生态环境退化、人地关系失调。2资源环境负荷超载 1区域总体承载力弱在怒江州,山地面积山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98%以上,受怒江、澜沧江及其支流切割支流切割,境内平坝、阶地和河漫滩等可利用土地稀缺可利用
15、土地稀缺,且分布零散分布零散、地块较小地块较小。除地形限制外,怒江州土地资源还受制于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梯级电站开发淹没梯级电站开发淹没区等因素。西海固地区虽土地资源未受地形条件显著约束,但土壤贫瘠土壤贫瘠、蒸发强烈蒸发强烈、水资源稀水资源稀 缺缺,北部干旱区资源型、水质型缺水并存,降水降水稀少稀少、苦咸水分布广泛苦咸水分布广泛,而南部山区资源型、工程型缺水工程型缺水突出,水量较为丰富的泾河由于六盘山山脉相隔且缺乏大型调水工程缺乏大型调水工程,使本来量少质差的水资源可利用量更少。人均水人均水资源源占有量占有量耕地耕地亩均占均占有水量有水量西海固地区380m3108m3全国(平均)1000m3(重
16、度缺水区)864m3注 适宜建设用地空间范围测算公式:适宜建设用地(地形坡度海拔高度)河湖库等水域各类保护 区优质耕地梯级电站开发淹没区。表2 怒江州适宜建设用地规模与比重 2资源环境负荷超载 同时,通过水资源承载指数测算,西海固地区水资源负载指数为18.07,表示水资源利用程度很高、开发潜力极低。人 口增长的压力集中反映在了资资源环境负荷上,怒江州人均适宜建设用地仅441.81 m3/人,而现状人均建设用地达447.29 m3/人,表明怒江州的用地发展空间已经超出可承载规模。图3 1960年以来怒江州与西海固地区人口 密度变动情况 注 水资源负载指数测算公式:水资源负载指数=K 人口GDP
17、水资源总量K为与降水有关的系数。3要素间变化响应敏感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居民劳动技能偏低,大部分人口被束缚在当地进行粗放式农业生粗放式农业生产产,由此导致区域发展陷入“人口增长人口增长贫困加剧贫困加剧生态退化生态退化”的恶性循环(如图4)。以怒江州为例,州内人口分布与重点生态功能区在空间上部分重叠,人类活动的轻微扰动就可能对保护区生态系统造成显著影响。其中,能源消费需求过剩带来的区域生态环境响应具有很强的典型性。长期以来,怒江州能源结构单一,主要靠砍伐树木来满足基本的燃料需求,对当地森林植被和生态系统造成明显破坏。图4 欠发达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要素响应示意图 相关标题文字以
18、水资源为例,西海固地区水资源利用结构同宁夏其他区域相似,以灌溉农业为主,农业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重均在90%以上,但西海固地区主要供水来源为本地水。从水资源开发利用设施来看,西海固147座中小型水库中,绝大部分建于20世纪50年代 后期和70年代初期,运行年久、淤积严 重,总库容以每年1000万m3逐年减少,水库蓄水能力 由20世纪80年代的1亿m3下降到2009年 的0.31亿m3,而灌溉水利用系数仅0.47,缺水又浪费水的问题并存,技术与设备投入 不足显著制约了稀缺性资源的利用潜力。4承载力提升潜力受限 4承载力提升潜力受限 5超载后修复代价巨大图6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演化特征对比承载力从
19、富余向饱和再向超载状态更迭迅速,对人地关系的响应极为敏感,且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预警区间(Eu-Ou)较之发达地区为短,在此期间,若错失主动转型时机(Iu)直至达到临界点(Ou),将导致资源环境系统衰退风险大增,需要支付更高额的成本代价才能出现资源环境压力缓解的拐点(Pu),甚至对生态类地区造成不可逆地破坏性影响影响欠发达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超超载载人口流人口流动动与与迁移迁移 区域生区域生态环态环境境综综合治理合治理资资源源环环境要素区境要素区际际交互交互大规模工程建设大规模工程建设过程过程自然灾害突发与自然灾害突发与气候变暖气候变暖05总结与思考总结与思考随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家扶贫
20、攻坚战略深化,影响欠发达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在形态和内容形态和内容上都进一步扩展扩展,除水土条件、生态环境、资源赋存等传统地理环境传统地理环境要素要素外,科技进步、区际要素交流、制度与政策安排以及自然灾害等不确定性因素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逐渐显现逐渐显现,政策引导政策引导:引导人口适度集聚适度集聚;增强条件较好的城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集聚功能,提升县城和中心城镇基础 设施和市政配套建设水平;加快农村超载人口和剩余劳动力向外地转转移移,促进人口外出就业外出就业与农民留守增收留守增收同步;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路径调整发展路径调整、生活方式与消活方式与消费水平变化费水平变化等因素会对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产生影响。例如,今后怒江州怒江州产业结构从传统农业主导向为水电开发服务水电开发服务的现代产业和生态旅生态旅游业游业主导转变过程。生态指导生态指导:建立资源产业资源产业和生态经济生态经济的扶持政策和长效机制,规模化发展绿色产业绿色产业;以生态林业建设和经营管理为抓手,加大退耕还林工程投入力度,开拓生态建设与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就业岗位保护的就业岗位。ACBD请老师批评指正汇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