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一、问题缘起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布带来了我国音乐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也给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但在当前普通学校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由于音乐学科的课程知识为非结构性,音乐教材的编制又主要是基于人文主题来组织作品,教师难以把握教材中自然单元的教学逻辑和教学内容重点,难以理顺并组织起结构化的单元教学内容;加之课堂上教师教学的关注点仍然停留在如何传递、怎么讲解,缺少对学生学习目标的聚焦,学习历程的规划,学习目标达成的评价,故而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结构不当”和“逻辑缺失”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备课过程中
2、,教师往往习惯于围绕所教音乐作品,从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细节性的手段流程着手,目标意识薄弱,课与课之间缺乏必要的关联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音乐学习效果的评价比较随意,缺乏目的性,还有些教师课堂极力追求形式和花样,忽视了教学目标的高质量完成,甚至偏离教学内容。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上“热闹非凡”“互动不断”,但教学设计游离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之外,课后发现学生获得的音乐知识是碎片化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难以在课堂上获得真正的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呼唤音乐课堂教学进行变革,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成为课堂教学必然的发展趋势。这一理念确立了“整体结构”和“目标导向”两个意识和策略
3、,即以“单元统整”的视角开展教学的整体设计,通过“教学评一致性”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评价任务和教学过程的协调统一,形成突出重点、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那该如何将大单元设计融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在课时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一致性”,从而实现音乐核心素养的落地?笔者尝试基于音乐学科特点与实践,对结构化的单元教学设计、目标导向下的教学设计策略、“教学评一致性”的落实等环节展开研究,探索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初步思考和实践路径。二、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何为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具有“结构化”特征和“
4、一致性”特征的教学设计理念。该理念需要突破单课教学的窄小视角,基于音乐课标理念进行单元整体规划,提炼单元主旨,明确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建立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的结构联系;同时,单元内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都要以问题链的设计保障教学活动指向目标并体现结构化,通过“目标导向”“评价前置”,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实现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的“教学评一致性”,达成整个单元的内在一致。以音乐学科基本概念“民歌”的学习为例,由于初中音乐教材以“人文主题”作为组织教材的线索,“民歌”的相关内容分属初中各年级多个单元,总体看,教材中与“民歌”相关的学习内容是丰富而分散的。这些作品中既有不同体裁不同地区的汉族民歌,也
5、有不同民族风格的少数民族民歌;既有传统的民歌,也有具有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还有根据民歌素材为主题创作的西洋管弦乐作品、民族管弦乐作品、乐队合奏等不同表现形式的音乐作品。针对这样的情况,南京市秦淮区音乐学科教研团队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研发了主题为“民歌”的单元。这是一个跨年级的大学习单元,可以在七年级、八年级分别设计下属单元多彩的汉族民歌独特的少数民族民歌和民歌的魅力。为进一步阐释重构后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法,笔者尝试以多彩的汉族民歌单元作为一个单元组织案例进行叙述。(一)立足课程标准,挖掘单元主旨音乐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内容标准承载着学科立德树人和素养导向的价值观念,是规划和实施初中音乐
6、课程大单元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前提。立足课程标准,需要教师“在实施以人文主题为线索的教材自然单元时,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科主题内容及其要求融入教材单元”,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进行单元教学规划。在此基础上提炼单元主旨,需要教师深入分析、挖掘单元内作品的内涵,找到作品之间表现特征的关联性,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和能力,确定契合课标要求、体现教材特点的学习重点,帮助学生通过一首作品建立一类作品的学习、实践经验,促进音乐学习理解和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多彩的汉族民歌单元为例,该单元教学内容体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学科核心内容“通过系统地学习母语音乐文化
7、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中,民歌是一个重要的门类。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不仅要求学生辨听民歌的民族风格和情感,更要求学生每学年背唱一首中国民歌,体现了“民歌”作为核心知识的重要性。汉族民歌是民歌的一个种类,它有三种重要体裁:山歌、号子和小调,在全国各地分布广泛,是初中学生有必要通过亲身感受、体验和学习的基本内容。本单元多彩的汉族民歌通过基本概念“汉族民歌的体裁”为线索展开,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学习要求
8、和单元作品分析,确定了单元教学的主旨,即为促进音乐学习理解而设计、提出的一个基本问题:了解汉族民歌三种体裁的音乐风格和特点。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知识结构的相互关联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确定了单元学习内容的学习顺序。第一课时“民歌风情”统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了解有关民歌体裁分类及民族五声调式音阶的相关知识,通过演唱初步感受民歌;第二课时“小调集萃”通过演唱小调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第三课时“劳动之声”重点学习劳动号子;第四课时“山野放歌”重点欣赏山歌,并对本单元学习内容做概括性的梳理总结。整合之后的单元学习体现了单元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关联性、递进性。图1 多彩的汉族民歌单元 基本问题和设计思路图1体
9、现了多彩的汉族民歌单元基本问题和设计思路。通过对“民歌”核心概念线索的梳理,以单元基本问题的方式确定了单元主题主旨,并以明确的主旨内涵组织和统领教学内容,解决“为何而教”和“教什么”的问题,有利于促进音乐学习理解。(二)明确单元目标,分解课时目标“教学评一致性”的落实关键在于教学目标要基于课程标准并能精准指导课堂教学。制定明确、清晰的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需要教师在对音乐课程标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对学生的总体期望,将概括化的课程目标逐级分解为具体的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这种“具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具体化,主要体现在将学科基本概念拆分为更具体的内容,如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通
10、过欣赏音乐分辨不同的体裁和形式”拆分为单元目标“了解汉族民歌的分类及不同体裁民歌的风格特点”;二是“结果”的具体化,主要体现在学习结果行为的具体、清晰、可测,如采用行为表现、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的要素具体描述学习行为。在多彩的汉族民歌这一单元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确定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的:1.领会课程标准内涵,叙写单元目标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汉族民歌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特点。结合这些学习内容,可在课标中选取相关内容标准。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单元主旨和学情,如图2所示,通过内容标准的具体化,拆分并叙写单元目标。图2 课标分解单元目标的示意图2.以单元学习目标为依据,按四要素叙写课时目标“课
11、时学习目标的设计需围绕单元目标进行更为具体化的描述,从而清晰地回答谁学、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到什么程度四个问题。这样就构成了目标的四个要素:行为主体(一般省略)、行为表现、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制定目标时,需要将第一步骤中基于课标解析得到的具体教学内容与要求,按照目标四要素进行分析、梳理,从而叙写出行为清晰、结果明确的学习目标。下表以本单元第三课时“劳动之声”为例,呈现了怎样分析目标构成要素的案例。图3 多彩的汉族民歌第三课时“劳动之声”学习目标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最终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第一,欣赏川江船夫号子黄河船夫曲两首汉族民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劳动号子,感受劳动者勤劳质朴乐观的音乐形象,进而对劳
12、动号子产生兴趣。第二,在川江船夫号子的聆听体验活动中,尝试用“一领众和”的方式,用合适的速度力度与准确的节奏,表现川江船夫号子中拼命号子片段,了解劳动号子的演唱形式;在比较聆听中准确辨别平水号子和上滩号子,感受音乐要素和情绪的变化,探索这些变化与船夫劳动的联系,能说出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和功能。第三,有韵味地学唱黄河船夫曲,初步感受北方民歌粗犷豪放的民歌风格,在风格对比中了解地域环境和方言对民歌风格的影响作用,感悟号子的艺术价值。基于课程标准所作的教材学情分析,为制定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我尽量把笼统的语言用具体的行为动词进行分解,变成学生的直接认知和行动,即通过
13、什么教学材料,用什么方法,探究什么问题,都在目标中写出来,使教学目标符合具体性、可操作性、可评价性的要求。(三)聚焦单元重点,设计结构化“问题链”根据普通学校日常课时安排,音乐课的课时量和时长都是非常有限的。在一节课的有限的时间里,如果对作品方方面面的特点进行面面俱到的讲解,课堂教学势必浮于表面而难以深入。这需要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把握单元主旨和基本问题,结合教材特点,将“基本问题”分解为有助于理解的若干课时关键问题,继而以课时关键问题为线索设计教学结构、关键环节与关键设问。这种“单元基本问题课时关键问题关键环节设问”的“问题链”设置,把整个单元的学习聚焦于单元内容重点,从而有效落实各级学
14、习目标。图4多彩的汉族民歌单元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中的“问题链”及教学结构图图4呈现的“课时关键问题”提炼自课时学习目标和课时重难点,而教学环节的“关键设问”正是根据“课时关键问题”具体分解而来,每一个“关键设问”均对应着一个主要教学环节,体现目标导向、围绕重点的教学结构。结构化“问题链”的设置,把单元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关联性、递进性,落实于单元具体课时的课堂教学中,有助于教师对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和重难点的落实进行合理的整体思考,进一步确保教学环节的设计聚焦于单元重点,确保学习目标的落实,明确“如何教”和“教到什么程度”。(四)依据学习目标,前置评价设计评价是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促进学生有
15、效学习、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和调整教师教学的最佳途径。音乐学科日常教学的评价存在的常见问题有:教师对学生音乐学习效果的评价比较随意,缺乏目的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或者告一段落时进行的,教师无法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就无法根据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这种评价与目标的不一致,使得课堂教学时常陷入“我教了你不会”的尴尬境地。“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表现为教学目标、评价任务和教学过程的协调统一。其中目标指引学习方向,教学过程主要指向学生怎么传达教学信息,实现教学目标,评价标准则鉴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指标。评价是为了改进学习,这意味着评价任务的设计应该依据教学目标而定,前置于教学设计,使评价内容与学习内容保
16、持统一;评价任务需要融入教学过程,成为改进和完善学习、评估学习效果并反拨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从而导向“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以第三课时“劳动之歌”部分评价任务为例,具体评价方案如图5)图5 多彩的汉族民歌单元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中的评价设计从以上几项评价任务的设计中,可以看出:每一个评价任务的设计都与相关的教学目标相对应。可以是一项任务检测一个教学目标,也可以是一项任务检测几个教学目标,还可以是多个任务检测一个目标;评价任务的形式多样,既有体验活动的展示,也有课堂习题的讨论,更有课后练习的反馈。无论哪一种形式的评价任务,与目标匹配的关键就是一致性。同时,评价任务融于教育过程,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学生
17、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和指导性的评价,用评价促进学习的深入。三、结语通过对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以单元为单位的整体教学设计,打破了传统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立足于音乐课程标准,根据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内容的难易、知识结构的关联规划单元,通过“单元统整、结构化设计”和“目标导向、具体化分析”,使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得以明确,确保学习过程及其结果体现“教学评一致性”。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给我们带来了理念的变革,从关注单一的知识点、单节课时转变为有结构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从关注教师的“教会”到关注学生“学会、明白”,从重“教”轻“学”“评”到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在实践中我们能感受到,音乐教师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化知识积累的欠缺,明显地制约了单元结构化的教学设计和单元主旨目标的提炼,阻碍了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音乐课堂教学变革对音乐教师的教学素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需直面不足,在持续不断的“学习研究实践改进”的过程中,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学研究和课堂实践中不断深入探索,让课堂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