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G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5G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5G具有超高速率、超大连接、超低时延等特性,是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为深入贯彻关于加快5G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省加快5G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要求,加快培育壮大我市5G产业,深入推进5G赋能千行百业,为我市锻造硬核力量、唱好“双城记”、当好模范生、加快建设现代大都市和共同富裕先行市注入新动能,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一)发展现状产业基础较为夯实。在5G关键材料、关键器件等产业链核心领域,我市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攻克了一批5G关键技术,研制生产了
2、一批5G新材料新产品,涌现出一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打造了5G关键材料5G关键器件5G应用软件5G智能终端产业链。在5G关键材料领域,我市企业在5G散热材料、PCB板材、LCP薄膜等材料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在5G关键器件领域,我市企业在滤波器、射频前端、光模块、光纤连接器、适配器等关键器件领域拥有较强的研发及制造能力,自主开发的滤波器平台实现量产,光纤连接器和适配器占全球产能的近一半;在5G应用软件领域,我市企业研发了5G消息平台、基于5G通讯的智能远程控车系统、供水管网在线预警系统等应用软件;在5G智能终端领域,开发了5G车载终端设备、5G智能安防机器人等5G智能产品。场景应用日趋丰富。在5G+
3、工业互联网、5G+智能港航等重点领域,我市探索了一批典型应用场景,4家企业列入2020年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数量居全省第一,在全国率先打造“5G+工业互联网”模式。其中,汽车零配件数字化工厂、5G智能工厂入选了“5G+工业互联网”内网改造集成创新应用类项目,“5G+MOM”平台入选了平台集成创新类应用。在5G+智能港航领域,实现首个5G网络切片港口应用;在5G+交通领域,地铁打造了国内领先的“5G智慧地铁”样板点;在5G+能源电力领域,国网落地全国首个5G智能配电房;在5G+融合媒体领域,推进5G+4K+AI全媒体智能实验室项目。网络设施加速推进。以“一城一港一湾”为重点,持续推进5G
4、网络设施建设。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建成5G基站10852个,市区内重要商圈100%信号覆盖,并入选中国移动全国十大5G网络优秀城市。5G产业发展基础日益夯实,但也面临着问题与挑战:一是缺乏5G领军企业,核心产业规模偏小。我市5G相关企业大部分处于产业链上游的5G关键材料、5G关键器件等细分领域,与其他省市5G链主型企业相比,产业带动作用有限。二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5G产业应用种类繁多,需求差异较大,但我市5G产业领域的科研院所较少,尚不能满足产业快速发展和规模化应用的需求。三是5G应用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在5G+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案例较为集中,但其他领域的应用场景还需进一步挖掘。四是重点
5、区域网络建设有待优化,尤其是工业园区5G网络覆盖力度有待加强。(二)机遇与挑战5G国家政策加速落地。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演进,5G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先导领域,更将5G视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创新的新动能、振兴实体经济的新机遇。2020年以来,5G已成为“新基建”的核心领域之一,是未来国家战略的重点方向。“十四五”时期,5G新基建将进一步加速,为我国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发展5G产业是我市贯彻落实国家5G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对推动数字经济提质扩量具有重要意义。5G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
6、、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我国5G关键核心技术有待提升,部分核心器件仍需进口。从“十四五”规划可以看出,我国对发展5G技术十分重视。加快5G技术创新将推动加速融入全球技术创新网络,引导创新资源、高端人才、产业基金等高端要素加速集聚。先进地区纷纷抢占“5G+工业互联网”高地。2019年11月,工信部印发“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在产业各方共同努力下,“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已超过1500 个,覆盖20余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多个地方出台政策大力引导“5G+工业互联网”发展,开展“5G+工业互联网”专项行动,谋
7、划打造“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现已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目标任务,其中“5G+工业互联网”是重要内容,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将为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建设提供重要支撑。5G加速赋能千行百业。5G将开启一个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联的智能世界,可满足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电商物流、社交互动、公共事业等领域海量设备的信息传输需要,将涌现云VR/AR、车联网、云端控制的智能制造、智慧能源、具备力反馈的远程诊断、超高清8K视频、云游戏、联网无人机、全景直播等创新应用场景。应抢抓5G产业发展机遇,积极打造5G产业生态,培育一批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平台型龙头型企业,深入推进5G赋能千行
8、百业,培育壮大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争先进位的目标定位,以培育壮大5G核心产业为目标,以5G技术创新为动力,以5G优质企业梯队建设为抓手,以5G融合应用为牵引,以5G网络建设为基础,以优化5G产业生态为支撑,将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5G创新应用和产业发展示范区,为实现数字经济提质扩量、打造数字中国示范城市、全面推进数字化创新提供新动能。(二)基本原则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遵循5G产业发展规律,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应用场景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创新驱动
9、,重点突破。集中力量突破一批5G关键技术和关键器件,积极开展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创新,培育壮大一批5G产业链关键环节龙头骨干企业,着力提升5G核心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应用牵引,融合发展。围绕数字化创新等重大需求,加大示范应用与规模化推广复制,以应用带动5G产业发展。深入推进5G赋能千行百业,推动5G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统筹推进,优化生态。在5G网络建设、关键技术创新、融合应用推广等领域加大统筹力度,引育创新人才,推动产业合作,构建开放共赢的5G产业生态。(三)发展目标5G关键技术加速突破。到2025年,形成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5G关键材料、5G关键器件和5G创新应用解决方案,
10、力争建成4个融合应用创新中心,全市5G技术研发能力和产业化能力显著提升。5G相关产业不断壮大。到2025年,全市5G企业实力显著增强,5G产业链关键环节具有较强国际国内影响力和竞争力,全市培育具有国内影响力的5G产业链“链主”企业1家,5G产业链细分领域的优质企业5家,5G相关产业业务收入突破1800亿元。5G产业融合成效显著。到2025年,5G融合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在分行业分领域择优选树一批5G样板应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积极争创5G应用创新示范区。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打造20个以上5G全连接标杆工厂,建设“5G+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200个,在5G+车联网、5G+智能港航等重点
11、领域,遴选100项5G应用标杆。5G网络建设全国领先。到2025年,建成5G基站超4万个,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过85%、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过75%,实现全大市5G信号全覆盖和规模商用,孵化带动一批新兴产业发展。三、主要任务(一)重点产业提升行动1.突破5G关键材料发挥高端研发资源优势,联合新材料优势企业,围绕5G关键器件大规模集成化、高频高速等要求,重点推动液晶聚合物(LCP)、微波介质陶瓷、聚四氟乙烯(PTFE)、高频高速覆铜板等关键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开发面向高频基板、介质滤波器、天线、热管理等5G细分领域的关键材料。积极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加快推进碳化硅衬底及外延片、碳化硅基氮化镓
12、外延片等项目建设。优化金属引线的加工制造工艺,提升塑封材料质量稳定性、粘附性、吸潮性等性能。加快石墨烯创新研发,开发适用于5G领域的石墨烯散热材料。2.发展5G关键器件积极打造5G关键器件产业高地。围绕5G接入网和传输网,布局射频滤波器、基站天线、功率放大器、PCB等关键核心器件,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优化成熟制程工艺,扩大优势产能。在5G射频模组领域,提升5G滤波器、射频开关、低噪声放大器、调谐器等核心关键器件的研发生产,打造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异质集成射频前端模组产业基地。在5G芯片领域,积极引进建设5G车用通信芯片和模组项目。大力发展搭载5G模块的智能仪器仪表、智能装备、智能可穿戴等产品,推
13、动传统产品的智能化升级迭代。开发面向5G传输网的光器件、光线光缆、光通信设备等产品。3.优化5G应用软件紧抓数字化创新和创建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机遇,开发面向5G优化的软件产品,支撑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等数字化创新重点应用。聚焦5G+工业互联网,增强核心工业软件、嵌入式工业软件供给能力,开发远程控制软件、智能检测、运维诊断等工业应用软件。面向数字社会、数字生活的特定场景,鼓励企业发展智能车载系统、远程诊疗、远程教学、高清影视等5G行业应用软件。加大行业云资源建设,构建形成面向5G应用的“云网边端”服务体系。4.壮大5G智能终端加大5G智能终端产品创新力度,大力发展基于5G的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
14、智能仪器仪表、智能家电(家居)、智能信息终端等5G智能终端。大力发展5G智能网联汽车,支持5G C-V2X等无线通信网络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推动5G+高精地图+北斗等融合创新,建设5G全场景智能网联汽车试车场。大力发展5G智能制造装备,研制开发智能装备5G模块,实现嵌入5G模块的智能制造装备、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规模化生产。提升数据采集和传输、远程调度与协调控制、多系统高速互联等技术,发展搭载5G模块的智能电表、智能水表、智能燃气表等智能仪器仪表。大力发展5G智能家电(家居),开发基于5G互联技术的电视、冰洗空、厨房家电、小家电等家电(家居)产品,构建泛连接、泛家居与泛智能的家电家居产品体
15、系。鼓励5G智能手机的研制和生产,加大出货量。结合具体业务场景,鼓励电信运营商自研5G模组,支持5G关键器件企业为各行业企业提供定制化的5G模组,大力孵化具备5G能力、可落地应用的5G行业终端产品,加速5G智能终端产业化步伐。把握5G基站大规模建设机遇,加快谋划布局5G小微型基站设备,着力提升小基站及配套设备的研发制造集成能力,重点发展具备多阵列天线、AI优化等特性的5G小型、微型基站设备。(二)产业创新攻坚行动1.突破5G关键核心技术鼓励企业加大高频高速材料、射频前端器件、光器件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提升产业基础支撑能力。支持骨干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级5G创新项目,密
16、切跟踪行业发展前沿趋势,迭代升级5G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推动IT(信息技术)、CT(通信技术)、OT(运营技术)深度融合。鼓励企业、电信运营商、设备商、行业用户围绕具备大规模5G行业应用前景的智能网联、编解码、边缘计算、边云调度、网络遥测等技术,加快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持续优化5G无线网络虚拟化、新型组网、机器类通信、高密度小区覆盖、多小区切换等技术。加快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所需的网络切片、5G LAN等技术研发。引导5G行业骨干企业积极参与6G等前沿研究和技术储备。专栏1 5G重点技术科研专项提升5G关键技术创新能力,紧跟5G网络建设、终端设备、应用场景发展趋势,在高频高速材料、射频前端器件、
17、光器件等5G关键领域设立重大科研专项,支持5G重点技术研发,突破5G新型终端及行业模组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智能网联、编解码、边缘计算、边云调度、网络遥测等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优化升级5G无线网络虚拟化、新型组网、机器类通信、高密度小区覆盖、多小区切换等技术。2.打造一流产业创新载体依托创新实验室,集聚5G材料领域的领军人才,加大5G关键材料攻关,打造5G关键材料研发中心,补齐5G关键材料短板。高水平建设大学未来无线研究院,持续推进面向新型微波、毫米波等材料及器件的研发,开展传感器芯片、射频以及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支持西电研究院,整合通信、微电子、天线等领域资源优势,推动本地化的技术研究和科
18、技成果转化。鼓励电信运营商与本市5G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建设一批5G融合应用创新中心。鼓励5G创新创业企业以“中试基地+产业基地”模式,加快推动5G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支持电信运营商开放5G创新资源,打造面向5G产业的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专栏2 大学未来无线研究院研究领域主要涵盖无线数据通信、无线参量传感和无线能量集输三大研究方向,面向电路、天线与系统等领域的理论与分析、建模与设计、制作与测试进行布局,构建未来无线技术的设计、制作、测试三大平台,进行跨领域、多学科原创性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打造电磁及光电测量、天线暗室、PCB电路制作、微组装及机械加工、环境测试、
19、高性能电磁计算等多个不同功能区的实验室,成为集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和产业应用“五位一体”的创新载体。3.完善5G公共服务体系发展5G产品认证、质量检测、入网检测、应用测试、试验外场、标准推广等公共服务,着力支撑5G产业创新。围绕5G核心产业发展需要,谋划建设5G测试认证实验室,为5G企业提供认证检测、计量检定校准、委托检测、产品选型检测、成果鉴定检测等服务。围绕5G应用场景建设需要,谋划建设5G应用测试实验室,构建适应不同应用需求的测试验证环境和测试设备,为应用测试验证提供服务支撑。专栏3 中国电信物联网联合开放实验室()打造成中国电信物联网联合开放实验室体系中的明星节点及5
20、G创新应用基地。实验室节点将成为中国电信物联网联合开放实验室的第11个节点,是实体化运营的研发型实验室中的第1个节点。通过实验室认证的产品将同时受华为实验室、泰尔实验室、爱立信实验室认可,形成一点认证,全面认可。实验室将积极引导地区内以智能制造、物联网为核心产业的研发端、测试端、生产端企业按需导入,共享实验室设施设备。(三)优质企业引培行动1.引进培育5G“链主”企业密切关注各类5G行业权威榜单、5G论坛嘉宾企业、5G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团队,主动对接国内外5G行业领军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围绕5G关键材料、5G关键器件、5G智能终端,大力引进对5G产业链上下游具有垂直一体化整合能力的产业链“链主”
21、企业,打通5G产业链关键环节。支持本市5G行业骨干企业深入实施“四上”行动,扩大有效投资,加大技术创新,开展股份制改造,发展成为规模大、实力强、带动性强的“大优强”企业。2.全力打造5G优质企业深入实施聚焦关键核心技术 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行动方案,支持本地5G核心产业企业进入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聚焦5G关键材料、5G射频前端、5G智能终端产品等细分领域,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水平,扩大市场占有率,全面提升企业品牌标准质量水平,以培育5G领域的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为目标,全力打造一批5G优质企业。鼓励现有智能水表、智能电表、独立式报警器等优质产品增加5G模组,开展5G技术改造,
22、巩固行业地位及市场份额,保持行业领先优势。3.加快集聚5G创新创业企业动态跟踪5G投融资、专利申请、新企业注册等信息,围绕5G基带芯片、光通信芯片、射频前端器件等产业链关键和缺失环节,精准引进掌握5G核心技术的创新创业企业。每年组织公布一批5G应用场景和试点示范项目,为国内外5G创新创业团队落地提供市场机会。鼓励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载体加大对5G创新创业企业和团队的支持。4.大力培育5G解决方案供应商支持电信运营商、优秀软件企业、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等结合自身优势,面向5G+工业互联网等应用场景建设,加大对本行业本领域5G应用的深度开发,形成标准化、可订制、可复制的行业
23、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提供5G系统集成服务或专业服务。迭代优化5G解决方案,鼓励5G解决方案供应商开展“项目产品平台”模式创新,缩短5G解决方案交付周期、降低建设成本。鼓励5G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云端服务,形成5G“云网边端”服务体系。(四)融合应用深化行动1.5G+工业互联网加快实施智能制造2.0,推动工业企业加快网络升级改造,夯实5G+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深入实施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以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为主线,重点推动5G在远程设备操控、设备协同作业、现场辅助装配、机器视觉质检、设备故障诊断、厂区智能物流、无人智能巡检、生产现场检测等典型应用。树立一批试点示范标杆,
24、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典型案例,打造20个以上5G全连接标杆工厂,建设“5G+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200个以上。2.5G+信息消费开发基于5G技术的智能家电、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监控、智能音箱、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产品,不断丰富5G消费级新产品。基于5G普遍商用,加快推动5G与生活服务融合应用创新,促进生活服务业上线上云,增强数字生活服务供给。利用5G技术丰富数字创意、短视频等新应用新模式,拉动新型数字内容消费。鼓励发展5G+智能零售等新业态,利用5G技术推动商业综合体、特色街区等消费载体的智能化升级改造,支持新型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建设,促进新型体验类消费发展。3.5G+车联网开展基于5G+车联
25、网示范应用,加快提升C-V2X通信模块的车载渗透率,支持重点汽车企业利用5G技术研发具有语音导航、自动驾驶、自动泊车、人机交互等功能的车载电子、车载互联网产品。推动5G在智慧高速公路、车联网试验场等区域部署,推进基于5G的城市自动驾驶与智慧出行示范区建设。加快“5G+车联网”协同发展,积极参与相关标准制定及研发验证,加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互认合作,积极打造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4.5G+智能港航研制适用于港口集装箱作业环境的5G辅助定位、5G无人集卡、5G智能理货等产品,推广5G在远程桥吊、远程龙门吊、智能监控、港口设备故障诊断预测、智能引航、智能调度等场景应用。利用5G技术加快自动化码头数字化改
26、造和建设,推动智慧港口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实现港口运行全过程、全周期数字化。5.5G+交通物流推动5G在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交通违法监测记录系统、交通信号灯等交通基础设施中的示范应用。推动5G多媒体终端在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等公共出行领域的覆盖,丰富刷脸支付、刷脸进站等5G应用。加速基于5G的现代物流数据计入、计算和应用平台建设。促进5G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推动自动驾驶、自动控制、智慧车站、智能运维等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动5G在无人车快递运输、智能分拣、无人仓储、智能佩戴、智能识别等场景应用落地。推进端边云协同的物流自动化智能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实现物流行业自动化运输、智
27、能仓储和全流程监控。6.5G+能源电力紧扣“双碳”目标,积极贯彻落实能源领域5G应用实施方案,建设一批行业专网或虚拟专网,围绕智能电厂、智能油气、智能炼厂、智能管输、智能电网等领域,建设智能巡检、智能运维、安全应急、输变配电运行监视、配网保护与控制、新能源及储能并网、分布式能源管理等应用场景,推动5G+量子保密通信等创新技术在电力安全保障领域的应用,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有力支撑。7.5G+文化旅游支持报业集团、广电集团,联合电信运营商,运用5G+4K/8K等技术,开展超高清视频内容制作,丰富教育、传媒、娱乐等领域的5G+4K/8K、5G+VR/AR等新型多媒体内容源,推动5G
28、技术在文旅活动、体育赛事、大型演出等领域应用。依托影视城、影视基地等载体,谋划建设“5G+影视制作示范基地”,打造覆盖影视创意、制作、出品、衍生作品等全生命周期的创新链和服务链。加快提升4A级以上景区、主题公园等文化旅游景区的5G网络部署,建成一批5G+智慧景区、5G智慧文化场馆示范单位。8.5G+社会治理结合数字化创新,利用5G技术开展城市管理、环境保护、未来社区等社会治理相关的数据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决策服务,让城市监测、应急处置、管理执法和科学决策更加高效。充分利用铁塔高位资源,构建高低结合、立体化、全天候的监控预警系统。开展基于5G的智慧安防试点示范,提供实时精准的安全防控服务。构
29、建5G网络环境下的移动警务系统,快速、实时、准确地反映现场状况,提升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9.5G+教育学习加快研发5G教学终端设备,建设一批5G智慧教室、5G智慧校园。推动5G网络进校园,推动5G技术对教育专网的支撑。利用5G创新教学手段和模式,开展“5G+全息互动教学”“5G+AR/VR虚拟仿真课堂/实验室”等智慧教育试点项目,探索互动型、沉浸式、现场级的跨区域多点远程教学模式,促进校区间、地域间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10.5G+医疗养老推动电信运营商与云医院、重点医院合作,加强5G医疗健康网络建设,谋划打造多维度5G急救协同指挥平台,重点推广5G在超高清远程手术示教、远程影像阅片、远程
30、会诊、实时医疗监控、移动急救、移动医护等场景应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医疗资源共享水平。研制开发健康监测、康复理疗、安全防护等5G智能终端产品,推进5G在智慧养老领域应用,探索远程居家照护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智能语音交互、超高清视频通话和远程监测等服务。11.5G+农业水利推动5G技术在农业生产、水利建设、环境监测、种养殖无人作业管理、病虫害预警防控等领域的应用,结合北斗定位、人工智能、遥感、边缘计算等技术,全面提高农业水利自动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探索5G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业应急指挥等领域的应用。利用5G环保无人船、5G智慧排口等创新技术,加大在水质分流排放、排污负荷调节
31、、水质实时监测、管网实时数据处理等领域应用,探索形成立体化的城镇流域治理综合解决方案。12.5G+融合媒体开展5G超高清摄像机、5G转播车、5G背包等设备的使用推广,利用5G技术加快传统媒体制作、采访、编辑、播报等环节智能化升级。积极推广高新视频服务,加快5G新空口(NR)广播电视落地应用,提供广播电视和应急广播等业务。开展5G+8K直播、5G+全景式交互化视音频业务,培育360度观赛体验。结合亚运会赛场、世界数字经济大会等重大活动,推动5G在大型赛事活动中的应用普及。(五)5G网络强基行动1.加快建设5G网络设施继续贯彻落实市区5G基站布局规划,大力推进5G公网建设,扩大5G网络城乡覆盖,强
32、化室内场景、地下空间等5G网络深度覆盖,加快5G独立组网建设,推动5G网络运行能力进入全国前列。积极推进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支持重大产业园区部署5G行业虚拟专网,支撑5G+工业互联网等行业共性需求。顺应5G时代多样化的算力需求,部署通用、灵活、安全、支持多生态业务的分布式边缘计算网络。谋划建设智算中心,优化布局大型云数据中心。建设5G+北斗一体化网络基础设施,推进地面5G移动通信系统与卫星互联网深度融合,构建完善“5G千兆光网智慧专网卫星网物联网”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体系。专栏4 加快5G网络建设加快高质量精品网络部署,加快推进5G网络深度覆盖,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场景下的差异化应用需求,建成5
33、G高品质体验区和先行区。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技术,推进5G网络智能化应用,提升5G网络整体性能以及维护和运营效率。改造优化全市重点工业区域的企业内外网络基础设施,加快部署5G行业专网,支撑5G+工业互联网等场景应用。在数据量大、时延要求高的应用场景集中区域部署一批5G边缘计算设施。2.加大5G网络统筹共建推进5G基站建设“一件事”集成创新,简化5G建设行政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实现“一次性规划、一平台受理、一次性踏勘、一揽子审批”。鼓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共机构等所属公共设施资源以及城市道路(含高架、大桥、隧道、城市轨道交通)、绿化带、公共绿地、公园广场、公交站台等场所和设施
34、免费开放。推广应用集智慧照明、视频监控、交通管理、环境监测、5G通信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智慧杆塔”。落实建设工程配建5G移动通信基础设施技术标准,确保建设工程配建5G移动通信基础设施与建设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降低5G基站用电成本,支持开展直供电改造。纠正转供电主体违规加价等行为,禁止在5G网络建设、运行、维护过程中违规收取进场费等不合理费用。3.提升5G应用安全水平统筹5G网络建设与安全规划,推动5G网络建设与网络安全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建立健全5G网络安全维护管理制度,构建5G应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机制。加强5G网络安全防护、融合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技术和产品的
35、研发,提升5G网络切片、边缘计算平台、网络功能虚拟化单元等新型网络单元和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加强5G典型应用场景安全保障能力,研发标准化、模块化、可复制、易推广的5G应用安全解决方案,推广使用商用密码,谋划建设5G应用安全创新示范中心。强化5G网络数据和行业应用数据安全保护,开展数据安全技术手段云化部署,提升监测、溯源和处置等技术能力。围绕数据分类分级、数据脱敏、权限管理、备份恢复等领域,提高数据安全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专栏5 5G应用安全示范推广工程加大5G应用安全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发展内生安全、零信任安全、动态隔离等关键安全产品,创新开展风险识别、态势感知、安全评测、网络身份信任管理等5
36、G应用安全服务,提升基于服务的5G应用安全保障能力。推动5G网络安全技术率先在重点行业、典型场景的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支持相关企业打造一批5G应用安全创新示范中心,开展安全方案协同研发、展示推广、试验测试、人员培训等工作。(六)产业生态优化行动1.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以全域产业综合治理和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为契机,重点发展一批与5G相关的集成电路、光学电子等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的5G产业基地,积极谋划打造5G产业先导区。依托软件园,大力引进5G芯片、关键器件、通信设备、高端测试、终端研发等优质企业,形成5G创新研发产业基地。依托北仑“芯港小镇”,集聚一批领军人才,打造国内5G射频前端、5G关键材料研
37、发制造高地。依托前湾新区,大力布局5G通信芯片、5G车载芯片、5G封装等综合业务,推动5G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专栏6 5G产业先导区建设工程以高新区软件园、数字经济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园等为培育重点,择优谋划建设5G产业先导区。加快先导区5G网络建设,率先实现5G网络深度覆盖,建设一批5G独立专网、行业虚拟专网。加速5G创新要素向先导区集聚,加大招商引资统筹力度,引导全市新引进5G创新创业项目在先导区内落地,集聚5G关键材料、关键器件、测试认证、终端研发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引进建设5G产品认证、应用测试、网络性能检测、产业检测分析等5G公共服务平台,优化产业生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将先导
38、区打造成为5G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首发地,打造成为具有较大产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5G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打响5G产业品牌。2.大力引育创新人才坚持引进高层次、领军型人才与培育本地5G高素质人才相结合,打造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的人才队伍。依托全市顶尖人才集聚行动和“创新引才工程”等人才引进计划,着力引进一批5G领域的院士、海外工程师等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储备5G中高级人才,引进培育5G架构师、5G研发工程师、5G应用工程师、5G网络优化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才。深化产教融合,鼓励龙头企业联合本地院校开展定向人才培养,建设5G人才实训基地,精准培育5G技术人才和应用创新型人才。支持企业采取兼职、短期聘用、
39、担任顾问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吸引5G领域各类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3.持续加大产业合作加强供需对接,探索建立5G商机指导目录,收集企业需求情况,通过精准的商机对接,打通设备商、应用商和应用场景之间的壁垒,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加大与国家高端智库合作,研究5G产业现状趋势,分析5G产业需求与典型应用场景。结合5G产业特征,联合行业骨干企业探索5G应用新生态新模式,扩大5G应用示范效应和5G产业影响力。加强与地区重点城市开展5G产业合作,支持5G行业骨干企业深度参与主要地区的5G应用场景建设。联合行业骨干企业、电信运营商、科研院所和投资机构等组织,组建5G产业联盟,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四、保障措
40、施(一)健全工作机制由市数字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5G产业发展工作,协调解决5G产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统筹推进5G网络建设、产业发展、应用示范等各项工作。建立5G企业培育库,加强对5G产业及重点企业的跟踪,提高5G产业管理服务能力。完善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督查考核机制,总结推进落实情况,适时推广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二)强化政策要素加大对入选国家、省市5G试点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大力支持5G网络建设、技术创新、新产品产业化、企业培育、示范应用、人才培养以及5G融合应用创新中心、5G信息消费、5G特色产业园区、5G产业先导区、5G重要活动等项目。鼓励本地5G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
41、,对采购本地5G配套产品给予支持。加快政府部门5G应用,率先在城市管理、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推广。支持5G企业积极参与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认定。大力支持本地企业生产的5G关键产品和应用场景首次进入电信企业集中采购名录。引导各类产业基金加大对5G创新创业项目和企业的投资,鼓励符合条件的5G企业上市融资。积极为5G规划用地、基站设置、工程建设、环保评测、电力接引等提供绿色通道。(三)营造发展环境打造5G应用示范样板工程,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5G示范应用。支持政府部门、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产业联盟等举办具有行业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的国家级5G产业论坛、“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等高端活动,继续高水平办好世界数字经济大会、中国机器人峰会,谋划开设5G专题活动。对基于5G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审慎包容监管。引导公众积极参与5G应用创新体验,开展5G通信技术和电磁辐射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为推动5G产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