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系列丛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英语教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系列丛书.doc(20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学英语教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系列丛书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理论与实践系列主编:严明主编:王瑞目 录前言第一章概论听力和听力理解听力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听力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听力从心理过程分析听力从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分析听力听力理解听力教学及其重要性现行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听力教学改革第二章理论基础认知理论 元认知理论 理论概述 元认知理论与听力教学 图示理论 理论概述 图式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 图示理论与听力教学 记忆理论 理论概述 记忆理论与听力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 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理论与听力教学 词块理论 理论概述 词块理论与听力教学 语用学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 理论概述 言语行为理论与听力教学 会话含
2、义理论会话含义理论概述 会话含义的特征与会话含义相关的原则及理论会话含义理论与听力教学 预设理论 理论概述 预设理论与听力教学 关联理论理论概述关联理论与听力教学 语境理论语境理论概述语境框架中的三个层面语境理论与听力教学 语篇分析理论 衔接和连贯 会话分析理论 主述位理论 二语习得理论语言输入假设和输出假设理论 理论概述语言输入假设和输出假设理论与听力教学情感过滤假设理论理论概述情感过滤假设理论与听力教学 跨文化交际理论 理论概述 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听力教学 自我效能理论 理论概述自我效能的概念自我效能的作用方式自我效能的来源 自我效能理论与听力教学第三章 英语听力教学法 教学法的学理思考 教
3、学法概念溯源 教学法的本质特点 视听教学法与听力教学 视听教学法内容概要 视听教学法的兴起 视听教学法定义简述 视听法听力教学的理论基础 语言学理论基础 心理学理论基础 视听法听力教学的实施形式与基本特点 视听法听力教学的实施形式 视听法听力教学的基本特点 视听法听力教学的评析 视听法听力教学的优点 视听法听力教学的缺点 认知主义教学法与听力教学 认知主义教学法内容概要 认知主义教学法的兴起 认知主义教学法定义简述 认知法听力教学的理论基础 语言学理论基础 心理学理论基础 教育学理论基础 认知法听力教学的实施形式与基本特点 认知法听力教学的实施形式 认知法听力教学的基本特点 认知法听力教学的评
4、析 认知法听力教学的优点 认知法听力教学的缺点 交际教学法与听力教学 交际教学法内容概要 交际教学法的兴起 交际教学法定义简述 交际听力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语言学理论基础 心理学理论基础 交际听力教学法的实施形式与基本特点 交际听力教学法的实施形式 交际听力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交际听力教学法的评价 交际听力教学法的优点 交际听力教学法的缺点任务型教学法与听力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内容概要 任务型教学法的兴起 任务型教学法定义简述 任务型听力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中介语理论 输入假说、输出假说、互动假说 任务型听力教学法的实施形式与基本特点 任务型听力教学法的实施形式 任务型听力教学的特点 任务型听力教学法
5、的评价 任务型听力教学法的优点 任务型听力教学法的缺点 交互式教学法与听力教学 交互式教学法内容概要 交互式教学法的兴起 交互式教学法定义简述 交互式听力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二语习得的输入输出理论 认知理论 情感因素的作用 交互式听力教学法的实施形式与基本特点 交互式听力教学法的实施形式 交互式听力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交互式听力教学法的评价 交互式听力教学法的优点 交互式听力教学法的缺点 四位一体教学法与听力教学 四位一体教学法内容概要 四位一体教学法的兴起 四位一体教学法定义简述 四位一体听力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素质教育论 英语外语教学论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四位一体听力教学法的实施形式与教学原则
6、四位一体听力教学法的实施形式 四位一体听力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四位一体听力教学法的评价 四位一体听力教学法的优点 四位一体听力教学法的缺点第四章 听力教学策略听力教学中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定义及分类基于学习策略的训练策略训练的重要性听力策略听力策略的定义和分类 听力策略研究的必要性 关于听力策略相关方面的研究 听力策略的可教性 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的分类 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及其解决方法 影响学习者听力理解的因素 听力教学中指导性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听力影响因素的对策 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基础 心理因素是听力理解的助推器 听力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第五节课堂听力教学 课堂听力教学原则 课堂听力活动设
7、计 精听 整体听写 拼图听写 挑错其它听写方式选择倾听交互听听力过程中的语法学习 多媒体听力意识的培训心理过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听力图式 听力主题听专业课 听力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听力教学中学生的作用听力材料第六章听力测试与评估英语听力测试的意义考试内容规范英语听力评价活动的设计原则听力测试信度和效度的保证听力测试信度的保证听力测试效度的保证听力测试的命题听力测试方法听力能力评价活动举例信息辨认能力的评价对信息转述能力的评价 听力测试题的审题听力测试的预测与分析听力测试阅卷信度控制1考后报告 2 听力测试教学策略 6121听力测试的组织安排 612测试意识和策略的培养 612学生在测试中需要牢
8、记什么3各类测试中听力测试特点 3国外测试题 3.雅思听力测试题题型及特点分析 3新托福听力测试题题型及特点分析 3国内测试 3CET听力测试题题型及特点分析 3TEM听力测试题题型及特点分析附件1.教育部英语听力分级标准2. 国外测试考试内容规范:MTELP考试内容规范前 言听力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虽然听力课是在20世纪70年代托福考试传入我国之后才悄然兴起的,但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听力教学研究已经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在课程设置、教学的性质与模式、听力训练技巧探索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开创性的成绩。对听力教学理论
9、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无疑将进一步巩固已有的成果,拓展研究空间,把听力教学研究推向深入。本书为大学英语教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系列丛书之一,汇集的是近几年的教学研究成果,总共分为六个章节,分别为概论、听力教学理论基础、英语听力教学法、听力教学策略、课堂听力教学和听力测试与评估。我们在概论中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听力和听力理解的基本概念,并针对目前大学听力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提出改革的若干建议。在研究听力理解的实质及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中,学者们吸取了认知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领域的理论,分析了影响听力理解的各种因素并用以指导教学。因此,在第二章中,我们全面介绍了用以指导听力教学
10、的理论基础。很多时候我们关于语言教学的讨论大都集中在教学方法上。在第三章中,我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归纳了一些对外语听力教学很有影响的主要教学流派,并探讨如何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渗透对我国学生来说是行之有效的语言教学理念,以期对外语教师有所启示,从而有效实施听力教学。无论人们推崇何种教学理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使学习者掌握和运用语言。因此,我们在第四章中详细论述了听力教学中的学习策略、听力策略和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及其解决方法。我们认为,对于教师来说,最关注的还是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希望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得到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在第五章中,我们用相当的篇幅介绍听力的课堂教学过程,希望给读
11、者一点启发。在第六章中,我们主要探讨了听力测试与评估的方法和内容问题。此章作为本书的收关之笔,并非不重要。听力测试与评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专家们的重视。希望本章会对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启示。在附录中,我们选登了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英语听力分级标准和国外测试考试内容规范MTELP考试内容规范。希望说明的是,本书引用的观点尽量详尽地注明出处。这样尊重原作者的思想及学术成果。同时,这也是为了方便其他研究者对文献查询,可以寻其名而搜其著。在行文方面,我们不用或少用冷僻、晦涩的词语,尽量使用教师熟悉的语言,以便浅显易懂。但是,对有些英语原著的引文,即使搜索枯肠也难以译得文从字顺,由于时间紧,
12、写作比较仓促,加之教学任务中,还因为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和错误之处,肯请评论、斧正。第一章概 论本章作为本书的概论章节,围绕着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展开论述,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听力和听力理解的基本概念。在这部分中,笔者主要从语言学、语用学、心理过程、二语习得等角度解析了什么是听力,这些分析将有助于读者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更好地理解听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笔者在第二部分简述了听力教学及其重要性。在第三部分中主要例举了现行听力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第四部分从听力教学改革的角度、在教学手段、考核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11听力和听力理解111听
13、力 听和说是人类信息交流的基本形式,而“听”则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中心环节。关于人类听的主要目的和种类Jeremy Harme (2008: 10)进行了如下总结:Listening for gistThis refers to the occasions when we want to know the general idea of what is being said, as well as who is speaking to whom and why, and how successful they are in communicating their po
14、int.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This refers to the occasions when we dont need to understand everything, but only a very specific part. For example, while listening to a list of delayed trains, we are only interested in hearing news about one particular trainthe one we want to catchand so we l
15、isten selectively for this specific information. We ignore everything else.Listening in detailThis refers to the type of listening we do when, for example, we need to find errors or determine differences between one passage and another. We cannot afford to ignore anything because, unlike listening t
16、o a list of delayed trains, we dont know exactly what information will help us to achieve our task.Inferential listeningThis refers to the type of listening we do when we wish to know how the speaker feels. It may involve inferring.那么,人们到底是如何听懂他人的话语的呢?听本族语和外语的理解机制是否一样呢?这的确令人费解。现代信息论表明,语言的口头表达,同其他人类社
17、会所特有的文字、图形、手势等一样,均为信息的载体。信息的概念和种类是广泛的,但所有各种信息要成为有效信息,从其形成、传递到利用,从根本上讲就是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听力就是一个接受、理解声音信息的过程,是听者对说者所传来的编码信息进行解码的过程。这一过程发端于言语声波在学习者的耳蜗里转变为一种可供听觉神经系统使用的密码,再由听觉神经把密码讯号传到听觉语言中枢而引起这一区域的思维活动,也就是对收到的密码信号进行分析、辨别、归类。学习者要从这密码中分辨出音素、由音素构成的音节、由音节构成的独立的意义单位,接着运用大脑里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结构知识对这些独立的意义单位进行注释,经注释后的信息就有了意义。
18、然而,经解释后的信息的意义不一定符合说话者的原意。听力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和动力源泉, 是表达功能的前提。根据美国Paul Rankin教授的统计,人在社会日常生活中,语言的使用实际情况是:听占,说占,读占,写占。由此可见,培养听力在语言学习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中国传统的英语教育却背离了这一根本,这是客观事实。我们一时还没法改变这一事实,只能据此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 王 军,2007)。对于听的过程,我们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作出更加具体的分析。1111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听力20 世纪60年代,Chomsky 定义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注重形式,包括语言系统知识内的
19、语音,语法和词汇系统知识,反映到听力教学上就是把重点放在语言、单词和句子等上。70年代功能语言学兴起,以Haliday 为代表的一批功能语言学家强调对语言的语篇功能和施为功能的研究,同时Hymes 等社会语言学家开始考虑使用语言语境的重要性,认识到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动态交际过程,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的概念。此时听力教学开始注重语言的社会功能。80年代,Canale 及Swain 提出“交际能力模式(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model)”。90年代,Bachman 提出了交际能力观点,并提出了交际策略(commun
20、icative strategy)的运用(孔燕平等,2001)。反映到听力教学上,自然就是注重准确理解听力内容的语言的社会交际含义,总结以上理论,我们可以把听力过程理解为以下相应的过程。一、单词识别语流中的单词识别是口语理解的基础。在单词识别中听者的两个主要任务是确认单词并激活有关词义的知识。识别单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正如Cutler(1997)所说,在听一个连续的语句中,没有一个可以信赖的线索可以界定单词,单词识别在听力中常常是最有争议的过程。另外,如果一个听者识别出了一个单词,但他对这个词的基本意思一无所知,那么整个识别过程也会被推翻,他必须求助于理解的补偿机制。在话语中对单词的误解或不理
21、解,是否是由于对单词界线的错误辨认还是对单词意义的基本知识的了解,都是语言理解混乱尤其是第二语言理解的主要来源。假设一个听者的词汇知识十分丰富,那么他在单词意义的识别的过程中也同时有其它因素的识别过程参与进来:1. 单词的识别是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感知到的声音与单词相似性知识之间的互动实现的。2. 话语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识别单词要达到两个目的:(1) 确定即将听到的单词的节首;(2) 它对所要识别的单词提供句法或语义方面的限制;3. 单词识别可通过多种线索:(1) 单词的首音;(2) 词的重音;4. 一个单词的识别就是通过分析其声学结构排除所有可能,只剩下一个可能,也就是当听
22、者确认了最有可能相关的词。在话语中,认识到在单词识别过程的每个独立的过程都可能产生错误的识别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口语理解中即使没有辨别出所有的词也能成功的继续下去,因为听者可以通过其他信息去理解它。因为一个人的正常的说话频率是每两三秒说八个词,单词识别在口语理解中必须非常快。要达到这个速度,在单词识别中可以接受使用其它多种信息,听者以一种可能的方式整合了所有这些信息以识别单词。二、运用语法规则语言过程需要将输入的语言映射到语言的语法模式上。由于在语言的理解过程中有很多交际的冗余,这种映射在理解中也是多余的。事实上,从功能角度看,由于听者的听力过程资源的有限性,他主要的目的就是交流,所以
23、没有必要去理解语言表达的形式。但只有在极慢的语速下,听者才能完全将听到的语句中的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弄清楚。但是,在正常的语速下,听者只需要利用一些语法线索来达到听懂的目的,主要用的语法线索包括词序,主谓一致、时态一致、词的屈折形式等。此外为了达到理解的目的,也可选择使用一些语用线索及语义线索来帮助理解。1112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听力一、 推断说话人意图正如人们所见,听者能注意到不同的语言层次。听者不仅理解听到的“语言”,同时能够联系语境来理解话语含义。语境意义包括社会环境(social status)和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说话人的意图在语境中得
24、以应用。这里我们将阐述语用学中的语境意义对理解所起的作用。 语用学强调在语境中使用语言,同样也适用于听力理解。人们通常在真实背景中使用语言,话语意义产生于真实的场景中。从语用角度看,听的过程是一种意向用以完成交际。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听者从在场者和译者之间转换身份(Verchueren,1999)。只有在语境中,听者才会根据他所掌握的语言资源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和词汇知识才得以激活。听者和说话人为了在特定的语境中交流,应遵守合作和协调原则,来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但必须注意到这种合作是不完善的,无法保证合作一定成功,双方能互相推断彼此的意图。有四个语用概念有助于听力的理解:指别(deixis)、
25、意图(intensition)、策略应用(strategic use )、 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meaning)。1. 指别交际中使用的语言是在真实的情景中发生的。听者和说话人会随着交际的进行而不断改变他们的所指时间(那时,现在,今天)地点(那里,这里,回来)对象(那个,它,那些)人称(他,她,我们,他们)等等。这些要素只能在话语产生的情景中才会被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理解在语境中进行听力活动。Hymes (1964)列举具有语境特征的因素:说话人(说话人或话语的作者),听者(有意获取话语信息的人),观众(无意中听到话语的人)话题(大家谈论的内容)场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26、代码(话语的语言特征)途径(通过何种方式进行交际演讲,写作,图像等等)活动(影响双方进行交际的社会准则)信息形式:(演讲活动的对话种类)关键点(事件的评估)目的(事件最终要达到的结果)Table1:Hymes 1964 Hymes的这份列表可使交际活动的关注者得以描述会话参与者的语言浅层意思。从听者角度看, Lewis(1972 )列出一份更加有用的列表(如下表)。这份列表的目录包括为了使听者破解话语的含义而必须在内的相关因素。听者举例可能世界说明当前正在发生的和可能发生情景的状态:我们目前的情况非常严峻,不可能迅速有好转。时间为了解释话语含义而使用状语和时态:我下周将会去看你。地点描述指别话
27、语。例如:我找到它了。它在这儿。说话人描述所指人称代词:请把它给我。观众描述话语的指向:这是你的作业。请完成。所指对象描述所指对象:是右边的房间。说过的话语描述谈论过的要素:我跟你提过的那个家伙布置任务描述顺序:第二个选择更好。2. 意图 Berlo)(1960)认为,交际的目的通常是“故意去影响对交际中的对方人们”。因此,处于某种语境的言语演讲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其客观真实性和说话者的意图。所以说话者试图在每一次的讲话中都能对听话者产生影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跟上句话有关系吗?)奥斯汀(Austin)(1962)是第一个在言语演讲中区分“表达功能(constatives)”和“施为功能(
28、performatives)”的人。表达功能是就演讲行为“客观真实性”这一方面来说的。例如,“我昨天寄了一封信”这句话可以被认为是真话或几乎是真话或是假话。施为功能是就演讲行为的“措辞”这一方面来说的。例如,同样是“我昨天寄了一封信”这句话。按措辞的角度来看,就是“为什么你还没有邮信?”的回答。Austin奥斯汀后来用一个三层对比标准区分了将“表达功能施为功能”的区别替换掉:1).言内行为(locutions):所说的话是真实的行为(例如,“我昨天邮了一封信。”)2) .言外行为(illocutions):说话时的行为(例如,我没有否认指控。)3) .言后行为(perlocutions):因为
29、说了某事而去做的行为(例如,说话者让是听话者认为指控是假的。)(3)3. 策略应用(以下是合作原则还是策略应用?策略和合作有什么关系?)说话者通过应用语言习惯和标准,或是旧时谚语或格言来创造语意(格莱斯格瑞斯Grice,1969)。(这句话和下句有什么关系)根据Grice这个理论我们知道听话者通过运用交谈中合作原则来评估说话者的话语,进而明白说话者的意思。以下是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s)的具体内容: (1) 量的标准:确保你交谈的内容信息量尽可能的充足。不要使你的话有太多的信息,使听话者不能全部接收。(2) 质的标准:不要说,你认为什么事有可能是假的。不要没有充足
30、的证据就对此妄加 评论。(3) 关联的标准:说话有联系性。只说有关某一情景的事情。(4) 表达方式的标准:避免含糊的表达。避免摸棱两可的表述。(避免不必要的罗嗦)。有顺序的表达。然而,说话者也可以通过策略性的忽略这些标准来使其所说的话有细微的差别。事实上,在某些特殊的语境中,尤其是那些说话者感觉和他或她与的对话者之间存在较量的语境中,礼貌原则通常就不被崇尚了双方就不推崇礼貌的合作原则,说话者会故意忽略交谈的合作原准则( McCornack,1997)。说话者通过这样做感觉到他或她可能获得特别的战术性的优势:(1) 通过忽略量的标准,说话者可以避免其对话者对他主张或目的的反驳。(2) 通过忽略质
31、的标准,说话者无须为其主张提供充足的论据,就可以获得权威的认可。(3) 通过忽略关联的标准,说话者可以让其对话者跑题。(4) 通过忽略表达方式的标准并创造摸棱两可的语境,说话者可以利用这种不确切的语意并将其转化成为理想的结果。尽管忽略交谈原则标准的方法可用于欺骗或竞争的目的,更多的忽略则是为了保住颜面,使交谈更为融洽。托马斯 Thomas(1995)是这样陈述这些典型的故意忽略合作原则标准的方法规则的:(1)1. 忽略规则(Flouting a maxim):故意不提供信息或提供错误信息的行为。这通常是因为两者都想要忽略标准而起的冲突或是为了保住颜面。以下来自于Thomas(1995:66)的
32、例子讲的就是B通过给出不充足的信息来忽略交谈标准的。A:他好吗? B:她似乎很喜欢他。A:他好吗? B:她似乎很喜欢他。 (2). 违反规则(Violating a maxim):故意提供错误信息,通常是为了颜面(避免被嘲笑)。(下面是例子,用方框 框起来)妈妈:昨天半夜两点之前你去哪了?小儿子:我在Richard家看录象。忘了时间了。违反规则也可用于讽刺,正如来自电影SPLASH的例子(托马斯引用,1995:63):(B无意间把自己锁在房子外面了。现在是冬天的午夜,她几乎没穿什么衣服。A沿着街走过来。)A:你想要一件衣服吗?B:不,我就是想不穿衣服站在这寒冷的风中。同样地,一个说话者也可以因
33、为运用讽刺传达和字面意义恰恰相反的意思而违反规则。A:Alics让我在城里迷了路,我不得不乘出租车回来。B:哇,他真是一个“好”朋友啊! 妈妈:昨天半夜两点之前你去哪了?小儿子:我在查德家看录象。忘了时间了。违反规则也可用于讽刺,正如来自电影SPLASH的例子(托马斯引用,1995:63):(B无意间把自己锁在房子外面了。现在是冬天的午夜,她几乎没穿什么衣服。A沿着街走过来。)A:你想要一件衣服吗?B:不,我就是想不穿衣服站在这寒冷的风中。同样地,一个说话者也可以因为运用讽刺传达和字面意义恰恰相反的意思而违反规则。A:艾类客斯让我在城里迷了路,我不得不乘出租车回来。B:哇,他真是一个“好”朋友
34、啊! 正如Sperber和 Wilson(1986:200)指出的,像这样的情景,听话者必须使用已经提供的信息(天很冷,你却没有穿衣服或你必须乘出租车)来证实说话者违反了真实的原则并且暗示出说话者希望创造一个特殊的交互意思(在这里,很可能是:当然,我想要一件衣服。为什么问我这样愚蠢的问题!或听到这个我很难过,我很同情艾类客斯)(3) 不遵守规则(Inferinging a maxim):一个说话者可能因为无意识的欺骗或保住颜面而忽略了规则。不遵守规则通常是由于人的语言能力缺乏,像小孩或者是非母语的听话者,或者是暂时性的语言不足,例如紧张、醉酒、或是兴奋而引起的。 爸爸:(对他五岁的孩子)Tom
35、,过来。这是我的老板,David。 老板:海,Tom。 孩子:我爸爸说你是他所有老板中最奇怪的人。(一个母语是英语的木匠, 问母语不是英语的K他想用什么样的木头打柜子。)木匠:我不知道你想用什么样的木头打柜子。K:是的,我想用木头打柜子。(摘自 Rost, 2005:44) 爸爸:(对他五岁的孩子)蓝恩,过来。这是我的老板,大卫开蒙。 老板:海,蓝恩。 孩子:我爸爸说你是他所有老板中最奇怪的人。(一个母语是英语的木匠, 问母语不是英语的K他想用什么样的木头打柜子。)木匠:我不知道你想用什么样的木头打柜子。K:是的,我想用木头打柜子。(4) 放弃规则(Suspending or opting o
36、ur of a maxim):(这三个规则在哪里体现的?)也许是因为政治、法律、文化、或道德等因素,故意不配合的给出最贴切的、最被期望的回答。A:总理先生,面对这些控告,您没有考虑过辞职吗?B:我无话可说。A:我们什么时候能一起喝一杯?B:我必须得走了。A:再给我讲一讲有关你们家的事吧。B:噢,我没什么可说的了。(摘自Rost,2005:45)A:总理先生,面对这些控告,您没有考虑过辞职吗?B:我无话可说。A:我们什么时候能一起喝一杯?B:我必须得走了。A:再给我讲一讲有关你们家的事吧。B:噢,我没什么可说的了。4. 会话含义对话意义?(是会话意义吗)尽管语言的形式包括某种程度的“潜在意义”,
37、但交谈意义或是交互意义来自于上下文的联系而不是之前就已经确定了的。在交际中,背景知识(也就是所谓的常识、,常见的背景或是相互都知道的知识)等这种不用表达出来的信息,听话者必须自己还原出来。概念1.1.2.1 交谈的普遍性 尽管交谈在不同的社会人群中有不同的形式,但他们还是存在一些共同点的。社会学家伊宁卡夫曼(1974)列出了以下交谈中的普遍原理:1 开始:一切社会都有开始对话的惯常方式。2 顺序:一切组织都有微妙的系统来决定谁该说话。3 结束:一切社会都有结束对话的惯常方式。4 信息反馈:我们都有言语交际系统和非言语交际系统,以此听话者可以反馈信息给说话者。5 修复系统:当不能理解对话时,一切
38、社会组织都有方法来修复对话。在对话中的意义表达是相互的,是通过说话者和听话者共同建立的。这种交谈的自然属性发生在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是很重要的,因为很多信息都存在于于表达相关的假设并达到相互都能接受的意义相互能够接受的意义当中。这种交互结构产生于交互行为,实现于顺序系统。他们有很多种顺序:(1)得到发言席位的方法(自选和他选);(2)中断和重叠;(3)倒叙;(4)插入片段;(5)补充。有效的听力过程是听话者积极参与和说话者的交流。听话者必须注意细节,、说话者的意图,、暗示的含义和所应用的策略。此外,有效的听力还将包括注意社交的合作,因为社交中会有意义的监控和协商。概念1.1.2.2可提供给听话
39、者的意义的语用学是什么?(这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说话者对于他所说话的态度。说话者对于语言习惯的遵循或违反。说话者的战术。例如,间接表达。说话者的方言和暗示说话者个人背景的语域。二、求助于社会框架所有真正的语言都是这样被定义的:语言是被真正的说话者用来表达有意义的目的,而且使用者希望听话者对他的语言做出有意义的回答。所以,要理解真正的语言需要依靠“上下文”:即各种各样的说话者,、目的,、背景、,相关联的事情( 引用自Malinowski,1923),事先的行为。根据语言的这方面的特点,语言的特殊的意义就被认为是它发生的上下文的情景和文化的功能。斯坦雷费石Stanley Fish(1994)提出主张所有的语言理解都是通过你所属于的所有的语言理解都是通过说话者所属于的“解释社区(interpretive community)”来过滤的。“解释社区(不要重写)”指的就是任何一个分享相同的语境上下文和经验的组织或群体。在任何一个要求理解的复杂情景中,例如,看政治辩论,听话者从来都是对他或她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