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改革后完善资本市场的思路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权分置改革后完善资本市场的思路与对策.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股权分置改革后完善资本市场的思路与对策 摘要自2023年4月29日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目前已进入尾声,目前股指也创出了历史新高,已基本取得了胜利。但股权分置改革不是万能的,只是健全中国资本市场最为急需和关键的基础性制度变革,随着"后股改时代"的到来,困扰我国资本市场的其他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和冲突也将随之凸显,如资本市场的定位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及市场制度建设等问题会不断提上议事日程,还须要相应的配套改革。为此,本文提出了股改后进一步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些思路与对策。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资本市场、市场定位、公司治理、制度建设一、股权分置改革的进程及意义股权分置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原罪
2、。它的存在严峻扭曲了我国资本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由此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资本陷阱,甚至已威逼到我国资本市场及相关行业的存续和发展,已到了非改不行的地步。从上个世纪末,中国证券市场就起先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尝试。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确定,明确提出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同年12月,中国嘉陵、黔轮胎等公司国有股配售试点启动。2023年6月国务院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方法,通过国有股存量发行的方式按市价减持国有股。2023年2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看法(简称国九条),明确提出主动稳妥
3、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时要敬重市场规律,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切实爱护投资者特殊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落实国九条,管理层在2023年7月和12月又先后推出以股抵债和C股市场试点,但终因对中小投资者利益仍缺乏必要爱护而告搁浅。后来经过长时间的考查和筹备,2023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并在其配套说明中首次提出了对价理论,采纳分批进行,各个击破的形式稳步推动,并抛弃了以前的国有股减持和股份全流通概念,正式借用了国九条首创的股权分置改革提法。这标记着一轮全新的股改试点正式启动,经过1年多的分期分批实施,目前只剩下100家左右上市公司等
4、待攻坚,已基本取得了股改的胜利。二、困扰我国资本市场的其他突出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及解决的指导思想然而,股权分置改革不是万能的,只是清除了股权割裂这个中国股市特有的怪胎,扫清了完善中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一个最大障碍,真正还原了证券法所给予的我国股市同股同权的原来面目,让中国股市也站在了其他国家股市建立之初就具有的正常起跑线上。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和问题仍旧许多,仅就困扰我国资本市场的历史遗留问题来讲也还远不止这一个,比如我国证券市场的正确定位问题;普遍存在的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国有企业分拆上市所遗下的上市公司与存续企业的母子公司体制问题;以及国有资产主体缺位和国资委与证监会的关系问题等等,
5、无一不是后股改时代所要面对和解决的体制上的重大问题。同时,站在股改搭建的平台上,我国资本市场仍有很多缺陷和冲突须要进一步理顺和完善,比如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投资者合法权益爱护问题;新股发行制度、退市机制、作空机制以及其他金融创新等一系列制度性建设问题,都是决策者、监管部门、专家学者所不行回避的重大课题。然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成熟和健全的资本市场也不行能一步到位,正确的指导思想应首先确立中国资本市场的科学发展观,全面理清思路,坚持中国改革20多年渐变稳定、逐步转轨的正确方法,敬重国情,实事求是,分清先行后续和轻重缓急,借鉴规范和以往的阅历教训,一步一个脚印地将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完善推向
6、纵深,这正如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九条所强调的坚持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市场可承受程度的统一,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惟有如此,中国资本市场才能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并不断走向世界、走向成熟。三、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思路与对策正如上文所述,要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仍旧许多,须要各界人士长期不懈地共同努力,在股权分置改革铺就的大道上,将资本市场的全面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本文旨在开篇破题,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不行能一次性将上述全部问题从理论上根本解决,只是从宏观的角度,针对问题的重要性和前因后果关系将上述主要问题归纳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三大
7、课题,并对其提出自己初浅的想法与对策。1、要给我国股票市场一个正确和全面的定位一个正常的股票市场应当具有三大主要功能:优化资源配置、集聚资本、价格发觉。优化资源配置是股票市场基础性的功能,只有当股票市场能调整和引导资金的合理流向及流量,从而带动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流淌,才能真正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集聚资本和价格发觉才是有意义的。由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股票市场不是自下而上自发发展起来的,而是由政府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政府对股票市场的定位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脱困服务,事实上就是为国有企业筹集廉价资金,过分强调了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忽视了其最重要和基础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由此导致上市公司质量良莠
8、不齐,大多是一些次级公司,有的甚至通过包装上市;企业改制也只是流于形式,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更是无从谈起,再加之其他配套措施跟不上,管理层也只能被动地以高溢价IPO和推迟退市的手法来维持上市公司的既得利益。这又反过来助涨了上市公司只知索取、不思回报的恶习,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本得不到保障,股票市场真正变成了上市公司竟相圈钱的场所,三公原则荡然无成。如此严峻扭曲的资本功能定位如不刚好扭转,上文提到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投资者合法权益爱护问题,新股发行制度、退市机制、以及其他金融创新等一系列制度性建设问题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有的甚至无从下手,终归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市场定位问题已经成为了后股改时代
9、必需首先解决的又一个重大历史遗留问题。随着股权分置改革接近尾声,日溢凸显的股票市场全面定位问题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解决思路应毫无疑问地把优化资源配置摆在股票市场功能的首要地位,并兼顾其他功能,真正还原股票市场的原来面目。要做到这一点,解铃还需系铃人,应主要依靠政府力气,以有形之手来扫除困扰我国资本市场的又一拦路虎。只有这样,管理层才能彻底摆脱过去股票市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脱困服务的指导思想,把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保证优质企业上市和进一步完善股票市场的制度建设上来。2、清除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三大障碍所谓公司治理结构,就是用来协调和限制公司内各参加者之间的利害关系和行为的法律、惯例和制度支配。
10、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奠定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众所周知,中国的上市公司绝大多数是由原国有企业通过分拆改制脱胎而来的,一诞生就带有深厚的安排经济体制色调,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体系在表面上早已全面确立,但大部分上市公司只是贴着股份公司的标签,在美丽的外衣掩盖下,其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仍可概括为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限制。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缘由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基础不合理,本文将其归结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并分别提出了解决的思路与对策。优化股权结构,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发达市场经济中公司运作的历史表明,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曲线是呈倒U型的,
11、说明股权过分分散或过度集中都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一方面,股权过分分散简单导致全部股东都怀着搭便车的心理,抑制股东行使权利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假如一股独大,控股股东擅权独断,小股东往往实行用脚投票的方式,起不到对大股东的有力约束和制衡。因此,必需从中国的实际动身,依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规律以敏捷多样的方式来优化股权结构,奠定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合理基础。对国家必需保持控股地位的上市公司,可将部分国有股按合理的方式转为优先股。在协议上规定只能在法人间通过协议转让,且优先考虑跨地区的国企法人。这样既能使国有资本获得相对稳定的股息收入,能保证上市公司的国有控股性质(不肯定肯定控股),同时在参加企业管理及一般股的安排等问题上减弱其决策或表决权,尽量削减一股独大的弊端,保证社会公众股(一般股)股东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