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组成教学设计共3篇(水的组成教学设计优质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组成教学设计共3篇(水的组成教学设计优质课).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水组成教学设计共3篇(水的组成教学设计优质课)下面是我共享的水组成教学设计共3篇(水的组成教学设计优质课),以供借鉴。水组成教学设计共1水的组成水是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东西,但它原委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首先我们来学习水的物理性质。板书:一.水的物理性质 老师活动:展示一瓶蒸馏水。学生活动:视察后描述一下水的颜色、状态,利用所学过的学问概括一下水的物理性质。总结板书: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并且,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lg/cm3,水结冰时密度减小,体积膨胀。讲解:那么水是单质还是化合物?下面我们就通过试验来探讨一下水的元素组成。 板
2、书:二.水的组成试验:演示试验31:电解水试验,留意提示学生视察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 总结板书:(一)电解水试验现象:1.正负极都产生无色气体。2.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讲解:那么正负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试验:演示试验32:用燃着的木棒点燃负极产生的气体; 用带火星的木棒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 总结板书:(二)验证明验现象:1.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2.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火柴复燃。1.正极产生氧气;结论: 2.负极产生氢气。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通电方程式:水 氢气 + 氧气讲解并描述:通过刚才我们电解水试验我们已经知道了水是
3、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但到此为止我们还不能确定水的化学式。在科学探讨中确定某物质的化学式都是须要通过精密的试验和精确的计算的。下面我们就通过计算来确定水的化学式。板书:已知:水电解后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氢气的密度为/L;氧气的密度为/L。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l;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计算: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 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 (2):(1)=1:8则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1 8: = 1:2 1 16总结:水分子中氢和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1,水的化学式为H2O。讲解:水在通电条件下一个水分子首先分解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于再结合成
4、一个氢分子;同样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氢气分子聚集成氢气,大量的氧气分子聚集成氧气。副板书: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讲解并描述:所以水电解的反应用化学式表示为:板书: 通电H2O H2 + O2讲解:这个反应也证明白这样一个理论: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改变中的最小微粒。练习:第49页第l题。 (四)总结、扩展本节我们主要探讨了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以及水的化学式的确定。通过学习同学们不仅要了解这些学问,更重要的是要从学习中体会到要想驾驭一门科学学问,必需有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学习看法,更要有实事求是勇于探究的精神。教学设计组成8和9的组成教学设计水教
5、学设计落水教学设计水乡教学设计水组成教学设计共2“水的组成”教学设计1 设计思路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从学生熟识的水对生命的重要性引入。学生对水的最直观的相识是水的物理性质,老师与学生共同回顾生活中水的应用和水的物理性质,在探究中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去相识水,强化化学用语和表达规范等相关学问,理解多方面、多角度相识事物的方法,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试验探究,明确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让学生相识到试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2 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氢气(H2)的制取与物理、化学性质,理解水的组成及其化学式的确定。 过程与方法:通过H2的制取与燃烧、电解水等探究试验,让学生感知
6、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体验通过科学探究获得科学结论的过程。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学生在试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了试验是化学探究的基础,明白化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 3 教学重点: H2燃烧的现象及其产物,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试验,进一步探究水的组成,通过试验产物的体积比是V(H2):V(O2)=2:1,进一步理解水的化学式H2O。 4 教学难点:H2燃烧,推断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理论上的推断,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试验充分证明了推断是正确的,探讨并确定了水的化学式。5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主题 老师(出示
7、烧杯盛装的水)说出水的重要性,你们对水的了解有多少?学生回答。老师这是从那个角度对水的相识?学生这是从物理性质的角度相识。老师导入新课:水的组成。 H2的仪器介绍和制取原理 老师在了解如何制取氢气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我手中的这套仪器-启普发生器,(讲启普发生器的作用)。试验室是用锌片和稀硫酸反映制取,现在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为什么不用稀HCl来制取氢气。学生沟通探讨结果老师大家总结的很好。不用稀HCl的缘由正是同学们分析得到的结论,因为HCl有挥发性,制得的H2中会混有HCl气体而是氢气不纯。(将锌粒和稀H2SO4装入启普发生器中,打算制取H2)。 H2的爆炸试验 老师(试验)大家视察看到了什么?学
8、生肥皂泡快速上升。老师这说明什么。学生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老师(将导管插入水槽中,有大量气泡冒出)这说明什么?学生说明H2难溶于水。老师你们总结的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且难溶于水是氢气的什么性质呢?学生是物理性质。老师氢气还具有可燃性,现在我就将氢气点燃,请同学们视察。我点燃H2的结果与课本上的结果一样吗,为会么?怎样才能让H2宁静的燃烧呢?学生思索探讨点燃前要对氢气进行验纯,而老师在点燃氢气前没有进行验纯,所以发生了爆炸。 H2的验纯 老师氢气如何验纯呢,如何推断氢气是否纯净呢?学生依据课本描述H2验纯试验的操作过程。老师(按试验要求进行验纯试验)依据同学的描述,大家推断现在氢气是否纯净,是
9、否可以点燃了。学生爆鸣声小,说明氢气纯净度高,可以点燃了。老师请同学们思索,点燃其他可燃气体时是否须要验纯?学生须要,点燃可燃气体时都须要进行验纯。老师那么点燃可燃气体在什么状况下会发生爆炸呢?我们须要知道另一个名词-爆炸极限。(说明)我们现在已知氢气的爆炸极限是%-74%(体积分数) H2的平安点燃 老师(点燃导管口的氢气)同学们视察火焰的颜色。学生火焰的颜色是淡黄色的,与课本上描述的不一样,为什么呢?老师释疑。 H2燃烧的实质 老师(在燃烧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而冷的烧杯)请同学们视察有什么现象。学生烧杯上有水雾生成。老师这说明什么呢?学生说明H2燃烧产生了水,发生了化学改变。老师这正好说明水
10、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大家能否写出H2与O2通过燃烧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表达式呢。学生(板书)氢气+氧气 燃烧 水老师用元素符号如何表示这个化学反应的表达式呢?(在下面写出) 电解水试验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电解水试验)让学生视察。学生沟通视察到的现象。老师请大家思索一下,这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的是什么气体,并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们的猜想。学生沟通。老师总结。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新物质氢气和氧气,这是一个物理改变的还是化学改变?学生是化学改变,老师在这个化学改变中参与反应的元素在反应前后有没有发生改变?学生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没有发生改变。老师通过水的电解试验,同学们还得出什么结论?学
11、生电解水的表达式是H2O电解 H2 + O2老师(总结)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老师从上面的试验和发生的化学反应可以说明,水中含有氢(H)氧(O)两种元素。这种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我们知道的化合物还有哪些?学生学生举例。老师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上面同学们指出的化合物中哪里些是氧化物?学生学生举例。老师我们在试验中还接触到象H2、O2这样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我们把它们叫做单质。同学们总结一下单质的定义。学生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6 教学反思: 本课为自然节的水一章的第一节“水的组成”,课程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相识了水的组成。
12、改版前的课程中将氢气的燃烧做为选学内容,相识水干脆从电解水入手,改版后将氢气的燃烧改为必学内容,让学生从水的生成和水的分解两方面去相识水的组成。我认为是这样设置更科学,更合理,学生可以更全面地接受学问。 引导学生探讨液化气、自然气运用中的平安防范学问,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常识结合起来,用理论去指导生活实践,体现了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理念,培育了学生酷爱生命,酷爱生活的情感和价值观。水组成教学设计共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相识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及其它初步学问;通过对水组成的分析试验,巩固和提高基本试验操作实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电解水试验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相识
13、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并非臆造而是依据试验结果所得。 3.情感看法价值观:通过对熟识的水进行科学的相识和探讨,培育科学、严谨的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据电解水的试验确定水的组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理解化学改变的实质。 2.难点:电解水试验及其对试验结论的理解。试验打算 课本第48页试验3-1试验3-2 教学用品 水槽、试管、直流电源、带电极的导线、烧杯;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小黑板出示) (提问)1、下列符号的意义:(追问2的意义) H_,2H_,H2_,2H2_,H2O_,2H2O_。2.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氢、氧元素的质
14、量分数各是多少?二、引入新课 (引言)我们已学了水的化学式H2O,通过第2 题 的练习,知道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也会计算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8,但事实是否如此? 三、新课讲授 1.水的物质性质 (视察)展示一杯纯净的水。引导学生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依次相识论述水的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第47页水的物理性质。(小结)(1)常温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2)凝固点:0,沸点:100; (3)1标准大气压下,4时密度最大为1g/mL。 (4)冰的密度比水小。2.水的组成 (试验)课本试验3-1 (视察)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出现。 (探讨)正、负两极管内分别为什么气体?如何检验?
15、 (试验)课本试验3-2 (视察)用点燃的木条分别进行检验,可以视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能使点燃的木条燃烧 得更旺;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 (小结)由此可见,阳极(正极)产生氧气,阴极(负极)产生氢气。(提问)通过电解水的试验证明白什么? (分析)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然后相互探讨,最终老师总结讲解,分析过程可用投影 。(小结) (1)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生成了氢气,证明白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 (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生成氢和氧气两 种单质,证明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了分解反应,水 氢氧+氧气。 (3)依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16、2:1可进一步扒导水的化学式是H2O。 依据试验事实。 生成气体的体积比VH2:VO2=2:1 氢气的密度为/L,氧气的密度为/L。 所以,气体的质量比:H2:O2=(2):(1)=1:8 所以,水中H元素:O元素=H:O=1:8 氢的原子量为1,氧的原子量为16, 所以,H2O中原子个数比为H:O=依据试验测得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结论)(1)一个水分子只能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2)水的化学式为H2O四、巩固练习 1.巩固练习(小黑板展示) (1)通电分解水可 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试验事实证明( ) A.水的组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通电时,水发生
17、了化学反应D.通电可使水中的氢气和氧气分别E.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2)计算水中H、O元素的质量分数。 (提示:B、C H%=% O%=%) 五、典例分析 例1 依据电解水的试验结果所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又知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L,氧气的密度为/L及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通电计算确定水的化学式。 (分析)这是一道依据试验数据推断物质组成的计算题,一般状况下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步骤是: (1)确定该物质组成的无种类,例如该题中依据试验事实得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依据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及该物质的相对分发子质量确定它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3)依据各种元
18、素的原子个数比,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 (具体解题步骤见新课讲授中的最终小结中第(3)点。) 例2下图是简易的电解水的装置: (1)在图括号内标出电的正、负极; (2)与正极相连的试管里产生的是_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是_气,两 种气体的质量比为_分子个数比_。(分析)由电解水的试验现象得知: (1)负极产生的气体为H2,正极产生 的气体为O2 (2)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2:1.所以分子个数比也是2:1,因此依据氧气、氢气的密度计算出它们的质量比为:mH2:mO2=2/L:1/L=1:8 六、归纳小结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驾驭水的组成,水分子的构成。会用符号表达式表示电解的水的反应。
19、 3.通过电解水生成了氢气的和氧气的事实进一步相识化学 反应实质,理解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分。 七、作业布置1.课后习题1、2。 2.课时作业设计:第一大题。八、板书设计其次节 水的组成一、水的物理性质:见课文第47页二、水的组成:电解水的试验现象: 1.有气体生成; 2.负极产生 的气体能燃烧 ,产生 淡蓝色火焰 -H2正极产生 的气体能使 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O23.氢气与氧气的全积比为2:1 4.结论:(依据试验事实) (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 (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水 氢气+氧气; (3)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了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化学式是H2O; (4)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H2O H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