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正极材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模板.docx

上传人:ma****y 文档编号:6481711 上传时间:2022-02-04 格式:DOCX 页数:128 大小:12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华正极材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金华正极材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华正极材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华正极材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模板.docx(1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MACRO.泓域咨询 /金华正极材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金华正极材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9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9二、 项目建设地点9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9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10五、 建设背景、规模11六、 项目建设进度12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12八、 环境影响13九、 建设投资估算13十、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4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4十一、 主要结论及建议16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17一、 行业上下游关系17二、 锂电子电池行业发展情况17第三章 行业、市场分析19一、 行业市场竞争19二、 行业壁垒19三、 新能源汽车发展未达预期20第四章

2、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21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21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21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22第五章 选址方案23一、 项目选址原则23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3三、 创新驱动发展29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30五、 产业发展方向33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5第六章 建筑工程方案分析37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37二、 建设方案39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40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41第七章 法人治理结构42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42二、 董事45三、 高级管理人员51四、 监事53第八章 发展规划分析56一、 公司发展规划56二、 保障措施57第九章 运营模式分析60一、 公司经营宗旨6

3、0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60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61四、 财务会计制度65第十章 节能可行性分析68一、 项目节能概述68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69能耗分析一览表69三、 项目节能措施70四、 节能综合评价71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评价72一、 编制依据72二、 防范措施74三、 预期效果评价77第十二章 工艺技术方案78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78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81三、 质量管理82四、 项目技术流程83五、 设备选型方案85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86第十三章 投资方案分析87一、 编制说明87二、 建设投资87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88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89建设投资估算表90三、 建

4、设期利息91建设期利息估算表9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92四、 流动资金93流动资金估算表93五、 项目总投资9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95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9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96第十四章 经济效益分析97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97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9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9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1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0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3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04五、 偿债能力分析104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6六、 经济评价结论106第十五章 风险评估分析107一、 项目风险分析107二、 项目风险对策109第十六章 项

5、目招标、投标分析112一、 项目招标依据112二、 项目招标范围112三、 招标要求112四、 招标组织方式113五、 招标信息发布113第十七章 项目总结分析114第十八章 补充表格11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16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6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17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18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1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9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21建设投资估算表121建设投资估算表12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22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23流动资金估算表12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6报告说明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于新能源产业大力扶持、实施

6、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国家战略,国内电动汽车产业及动力电池产业得到迅猛发展,需求激增。整个市场对下游产业链,尤其是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核心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需求迅速增长。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6493.6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475.4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32%;建设期利息70.7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9%;流动资金947.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59%。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110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9138.81万元,净利润1356.8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5.48%,财务净现值664.73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23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

7、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第一章 项目概况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金华正极材料项目项目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占地面积约14.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

8、本期项目建设。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有关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以及项目承办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项目的建设要求,对项目的实施在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研究、分析和预测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与建设规模,并提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项目能否实施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确定建设条件与项目选址。2、确定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3、项目实施进度建议。4、分析技术、经济、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情况。5、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国民经济评价。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一)编制依据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

9、;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相关财务制度、会计制度;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5、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6、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7、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二)技术原则1、政策符合性原则:报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行业规划。2、循环经济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节约型社会。以当地的资源优势为基础,通过对本项目的工艺技术方案、产品方案、建设规模进行合理规划,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延长生产技术链,减少生产过程

10、的污染排放,走出一条有市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实现可持续发展。3、工艺先进性原则:按照“工艺先进、技术成熟、装置可靠、经济运行合理”的原则,积极应用当今的各项先进工艺技术、环境技术和安全技术,能耗低、三废排放少、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明显。4、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则:近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切实达到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工厂定员、保证安全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5、产品差异化原则:认真分析市场需求、了解市场的区域性差别、针对产品的差异化要求、区异化的特点,来设计不同品种、不同的规格、不同质量的产品以满足不

11、同用户的不同要求,以此来扩大市场占有率,寻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五、 建设背景、规模(一)项目背景电池按工作性质可以分为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一次电池是指不可以循环使用的电池,如碱锰电池、锌锰电池等。二次电池指可以多次充放电、循环使用的电池,如先后商业化应用的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其中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为先进的绿色二次电池。跟传统电池比较,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如下优势: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重量轻、体积小、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无污染、不含毒性材料、绿色环保。自1992年索尼公司开发出可以商业化应用的锂离子电池以来,锂离子电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

12、步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便携式电子产品、新能源交通工具及储能设备等领域。(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该项目总占地面积9333.00(折合约14.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6372.95。其中:生产工程8910.41,仓储工程4278.82,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1698.65,公共工程1485.07。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x吨正极材料的生产能力。六、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一)项目主要

13、原辅材料该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包括硫酸钴、 硫酸镍、 硫酸锰、 氨水、 氢氧化钠、 硫酸。(二)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包括:回转窑、混料机、螺带混合机、自动装钵机、轨道窑炉、粗破碎机、振动筛、细粉碎设备、反应釜、乳化罐、包覆液罐、真空干燥机、超声波振动筛、电磁除铁机、自动包装机、空气过滤器、空气压缩机、空冷塔、水冷塔。八、 环境影响拟建项目的建设满足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项目选址合理。项目建成所有污染物达标排放后,周围环境质量基本能够维持现状。经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后,“三废”产生量较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本项目从环保的角度看,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九、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

14、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6493.6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475.4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32%;建设期利息70.7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9%;流动资金947.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59%。(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5475.44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4757.7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67.73万元,预备费149.97万元。十、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110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9138.81万元,纳税总额938.

15、03万元,净利润1356.8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5.48%,财务净现值664.73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23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9333.00约14.00亩1.1总建筑面积16372.951.2基底面积5599.8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76.162总投资万元6493.682.1建设投资万元5475.442.1.1工程费用万元4757.742.1.2其他费用万元567.732.1.3预备费万元149.972.2建设期利息万元70.762.3流动资金万元947.483资金筹措万元6493.683.1自筹资金万元3605.323.2

16、银行贷款万元2888.364营业收入万元110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9138.816利润总额万元1809.157净利润万元1356.868所得税万元452.299增值税万元433.7010税金及附加万元52.0411纳税总额万元938.0312工业增加值万元3299.5213盈亏平衡点万元4947.92产值14回收期年6.2315内部收益率15.48%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664.73所得税后十一、 主要结论及建议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行业技术进步要求,符合市场要求,受到国家技术经济政策的保护和扶持,适应本地区及临近地区的相关产品日益发展的要求。项目的各项外部条件齐备

17、,交通运输及水电供应均有充分保证,有优越的建设条件。,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能实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项目建设所采用的技术装备先进,成熟可靠,可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一、 行业上下游关系锂离子电池行业具有较长的产业链(包括上游、中游、下游应用领域)。锂离子电池行业的上游为钴矿、锂矿和石墨矿等原材料,中游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四大电芯核心材料及电芯制造和PACK封装,下游为应用行业。根据应用领域可分为消费电子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具体使用产品为:电动车、不间断电源系统(UPS)、小型化便携式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

18、穿戴设备、大电流如电动工具、电子烟、航模、无人机等等。二、 锂电子电池行业发展情况电池按工作性质可以分为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一次电池是指不可以循环使用的电池,如碱锰电池、锌锰电池等。二次电池指可以多次充放电、循环使用的电池,如先后商业化应用的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其中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为先进的绿色二次电池。跟传统电池比较,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如下优势: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重量轻、体积小、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无污染、不含毒性材料、绿色环保。自1992年索尼公司开发出可以商业化应用的锂离子电池以来,锂离子电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如便携式电子产品、新能源交通工具及储能设备等领域。第三章 行业、市场分析一、 行业市场竞争随着国家政策逐步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以及动力汽车市场的逐渐兴起,作为关键材料之一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也受到多方投资机构的关注。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了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业务的投入力度,市场竞争或将日益加剧。二、 行业壁垒1、技术与人才壁垒为保证产品质量的安全和稳定性,生产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专业的生产装备并经过较长时间的生产实践。此外,锂离子电池产品使用的地区、环境、用途差别很大,与之配套使用的各类设备本身往往也差异较大,从而要求生产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在产品的创新、开发能力、个性化设计方面做出

20、快速反应。企业需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与研发能力,并长期对行业内新技术、客户新需求进行跟踪与吸收,才能形成满足市场及未来发展的要求。因此,专业技术缺失对新进入者构成障碍。2、资金壁垒锂离子电池行业具有资金密集型特点。从行业性质来看,锂离子电池行业具有较高技术要求,相应所需研发投入较大,特别是对于新进行业者,进入行业前期所需生产厂房及专业生产设备的投入较大,开展生产所需原材料采购量与产品销售经营过程的库存量均需保持一定规模,对新进行业者而言形成了资金壁垒。三、 新能源汽车发展未达预期磷酸铁锂电池由于其安全性及使用寿命的明显优势,成为目前国内电动乘用车,尤其是公共领域汽车电池较受欢迎的正极材料,但是电

21、动汽车尚处于推广的初期,受政策拉动影响较大,如果国家对电动汽车的鼓励政策不能及时落地或是不能持续推出,将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到上游产业电池材料行业的盈利能力,从而使行业面临销售收入减少的风险。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一)项目场地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9333.00(折合约14.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6372.95。(二)产能规模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xx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xxx吨正极材料,预计年营业收入11000.00万元。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

22、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中,市场容量最大、附加值最高的是正极材料,占锂离子电池成本的30%以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市场可以细分为钴酸锂、三元材料、锰酸锂、磷酸铁锂材料,从性能方面看,钴酸锂循环次数较低,且晶体结构热稳定性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只适宜做小型电池,钴酸锂在全球市场的新建、拟建项目逐年降低,市场占有率有所下滑。而磷酸

23、铁锂具有价格低廉、无毒环保、循环次数高的优势,三元材料和锰酸锂在性能方面也优于钴酸锂。当前锰酸锂和三元材料、磷酸铁锂是目前全球动力电池领域和超大容量电源的主流技术方向。国内锂离子电池厂商比亚迪以磷酸铁锂材料作为正极,以可嵌入锂离子的材料作为负极,使用锂离子作为导电离子的电解质的二次充电电池,生产出的锂离子电池拥有高安全性、长寿命和低成本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储能电站等领域。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序号产品(服务)名称单位单价(元)年设计产量产值1正极材料吨xxx2正极材料吨xxx3正极材料吨xxx4.吨5.吨6.吨合计xxx11000.00第五章 选址方案一、 项目选址原则1、符合城乡规划和

24、相关标准规范的原则。2、符合产业政策、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3、有利于产业发展、城乡功能完善和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的原则。4、保障公共利益、改善人居环境的原则。5、保证城乡公共安全和项目建设安全的原则。6、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互协调的原则。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为省辖地级市,以境内金华山得名。界于东经119141204630,北纬28322941。东邻台州,南毗丽水,西连衢州,北接绍兴、杭州。南北跨度129公里,东西跨度151公里,土地面积10942平方公里。市区位于东阳江、武义江和金华江交汇处,面积204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4.3平方

25、公里。金华地处金衢盆地东段,为浙中丘陵盆地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是金华地貌的基本特征。境内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08座。位于武义与遂昌交界处的牛头山主峰,海拔1560.2米,为全市最高峰。境内山地以5001000米低山为主,分布在南北两侧,山地内侧散布起伏相对和缓的丘陵,市境的中部,以金衢盆地东段为主体,四周镶嵌着武义盆地、永康盆地等山间小盆地,整个大盆地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大小盆地内浅丘起伏,海拔在5025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到100米。盆地底部是宽阔不一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上游东阳江自东而西流经东阳、义乌、金东区,在婺江汇合武义江而成金华江,其北流在兰溪城区

26、汇入兰江。兰江北流至将军岩入建德市境。将军岩海拔23米,为全市最低点。金华史称“小邹鲁”,素有“历史文化之邦、名人荟萃之地、文风鼎盛之城、山清水秀之乡”的美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后学得先贤之风范,世代相传而名人辈出。有文坛巨匠、丹青大师、爱国志士、民族英雄、专家学者。如:“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五代诗僧、书画家贯休,宋代抗金名将宗泽,南宋“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吕祖谦、陈亮,金元四大名医之一的朱丹溪,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明清之际东渡扶桑传经授艺、被日本尊为“篆刻之开祖”的东皋心越禅师,清初戏剧家、人称中国莎士比亚的李渔。近现代,有国画大师黄宾虹、张书旗、吴茀之、张振铎,新闻学家、一代报

27、人邵飘萍,史学家、教育家何炳松,现代思想家、文学家陈望道,文坛理论家冯雪峰,历史学家吴晗,著名诗人潘漠华、艾青,音乐家施光南,当代摄影大师郎静山,杰出科学家严济慈、蔡希陶等。他们的功绩、成就,彪炳于史,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财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预计达到73059元,均较2015年增长20%以上,财政总收入44.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9亿元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1.1亿元,第三产业占比达到7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300亿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创新动能全力提速。金华科技城共建有序推进,县府里全球科创中

28、心建成启用,建成上海、杭州两大科创飞地;科技创新指数跨入全省第二梯队,提升位次全省第二;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GDP占比达到2.1%,位于全市前列;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件,增速达到51.57%;浙江婺城经济开发区获批。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扩面提质,政府职能部门“八统一”事项标准化工作全面完成,“无证明城市”改革扎实推进,高标准建成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金华市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中心落户婺城,跨境网络零售额排名全省第12。城市能级不断提升。常住人口超78万人,占市区常住人口总量78%以上,完成全省规模最大的二七区块棚户区改造,老城区迈入高铁新城时代,新城区踏上“二次出发”

29、征程,以优异成绩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和美金华花满婺城”品牌越来越响,“亲爱的婺城,亲爱的你”城市主题不断彰显,“闻着花香回故乡”的乡贤文化、“婺城一家亲”的家文化和“担当赶超、婺城图强”的图强文化成为推动婺城蝶变的磅礴力量。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婺城两夺“大禹鼎”,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白沙溪三十六堰”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文体事业繁荣发展。“花满婺城幸福生活”休闲文化旅游年系列活动参与超200万人次,“山水四项”“中国门球挑战赛”“全国休闲气排球交流赛”“全国钓鱼人运动会”等国家级品牌赛事落户婺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成功创建“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

30、”“浙江省学习型城市”,召开全区教育发展大会、卫生健康大会,举办教育节、护士节,基础教育重点县顺利摘帽、医疗社保全面覆盖,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9.6%,实现困难群体医保参保率100%、困难群体医保补偿到位率100%,疫情防控有力有效,民生保障全面加强。平安婺城、法治婺城、清廉婺城建设全面深化。平安指数走在全省前列,夺得全省首批星级平安金鼎,婺警执法质量连续16年获评“省优”,“七五”普法深入实施,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不断浓厚;依法行政工作走在全市前列,率先启动“四清单”“两档案”“两报告”工作,净化政治生态大数据平台荣获“全省基层清廉建设十大创新经验”创新奖,金茶花区乡一体不见面交易系统获市纪

31、委点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加快实现期,在加快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大背景下,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加深布局,浙江自贸区金义片区、金义新区、义甬舟大通道西延、浙中科创大走廊等重大战略落地金华,婺城正处于实现更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关键突破期。以都市区为主体的区域中心化、产业梯度化、城市民本化、治理系统化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为婺城“双城”战略迭代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区域中心化格局加快形成,婺城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打造现代化都市城区发展机遇。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加深布局,城市群成为高水平参与全球化主平台,有

32、利于积极发挥婺城作为金义都市区核心地位,推进回归主城和拥江发展空间战略,不断强化要素吸引力,从更大范围无缝融入杭州、上海1小时经济圈,更好吸引高层次人才跨区域合作交流,成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重要节点。二是产业梯度化格局加快形成,以创新、消费为导向撬动城市经济壮大发展机遇。婺城依托便捷交通、科教人才等资源优势,有利于支撑联动浙中科创大走廊、浙江自贸区金义片区、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西延等重大战略,突出创新驱动、数字引领、智能制造、大众消费等引领优势,积极构建浙中西部中心消费商圈,打造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重要节点,深度参与国际国内双循环竞争格局。三是城市民本化格局加快形成,以品质提升、文化赋能带动

33、城市人口集聚、能级提升发展机遇。人力资源竞争将成为城市竞争的基础前提,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增强生态人文价值为路径,有利于发挥婺城优越的教育、医疗、商业、文化配套环境,为市民提供稳定的就业、较高的收入和平等的发展权利,加快中心城区人口集聚,成为金义都市区打造和美宜居福地的重要承载。四是治理系统化格局加快形成,数字赋能推动改革深化、整体智治发展机遇。以绿色、人本、智慧为导向、运用数字化管理手段建设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加速现代化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以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化体制改革深化推进,最大程度激活基层发展活力、提升区域营商环境。同时也应该

34、看到,尽管都市经济创新城已经开局破题,但高质量发展态势还未形成,产业层次不高、现代产业体系还没有形成,核心区首位度仍然不高、经济总量不大、创新能力不足等短板问题仍然突出;美好生活幸福城建设已经扬帆启航,但与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高品质的城乡形态还没有形成,民生基础投入不足,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全、能力不够强,环境质量还有待提升,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党建统领的整体智治体系还有待完善,现代化治理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升,抓深落实的运行体系不够顺畅。要深刻认识当前的发展形势,增强“窗口”意识、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全面把握两个大局,保持战略定力,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找准婺城的新方

35、位,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三、 创新驱动发展展望2035年,婺城区推动“都市经济创新城、美好生活幸福城”“双城”战略不断迭代升级,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高品质生活体系、高效能治理体系,以排头兵的姿态,奋力建成“文化名城”“创新名城”“数字名城”“生态名城”“幸福名城”为主要内容的“五大名城”,成为“重要窗口”建设“浙中崛起”的重要板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城市经济升级,成为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城区。综合实力更强、创新活力更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较2020年翻一番以上,力争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以数

36、字变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形成现代化都市经济产业体系,科技创新实力和特色领域创新走在金华前列,建成高水平创新型城区。 都市能级更高,城乡发展更协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0万元,居民人均收入与人均生产总值之比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公共服务更健全,百姓生活更幸福。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等,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卫生健康现代化,建成体育强区,“人文婺城”“优学婺城”“健康婺城”“平安婺城”“花满婺城”等幸福城品牌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更和美,文化发展更繁

37、荣。“村村有花海、乡乡有花道、处处是花园”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化,以全域大花园建设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争创建立。以独特文化魅力彰显文化自信,世界级国家级金名片不断涌现,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锚定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唱响“奋进十四五 图强新婺城”的主旋律,深入对接金华“九市建设”任务,推动婺城“双城”战略迭代升级,抓深落实“五大名城”建设,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排头兵。到2025年,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各项指标全市占比逐年提高,GDP增速超全省全市平均水平,总量达到5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10万元,

38、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0%左右。文化名城。把“文化赋能”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以“人文婺城幸福城”建设为统领,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婺文化的金名片,充分解码、保护和传承婺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构建新时代婺文化发展体系;不断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塑造婺城大地新风尚,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先行区;加强基层公共文化供给,大力发展现代化文化产业,不断提升婺城文化软实力,形成更多的世界级、国家级文化品牌,打造浙中文化新高地。数字名城。把“数字赋能”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深度融合,加大数字新基建力度、拓展数字化场景应用、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数字赋能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县

39、域治理、深化改革、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打造数字经济2.0与数字治理2.0版,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数字新引擎,建设智慧城市引领、智能制造示范、数字产业集聚、全域智治先行的新时代数字名城,加快发展数字贸易、数字新生活等婺城数字经济优势领域,数字经济产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全区网络零售额实现翻番。创新名城。把“创新赋能”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紧紧围绕思维创新、产业创新、科技人才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大力发展战略型未来产业,构建产业创新融合的发展体系,调结构、优布局,全方位推进婺城高质量发展,打造科技创新示范区与人才生态最优区。规上工业总产值、上市企业数实现倍增。R&D投入占比

40、、人才总量两大指标大幅提升,科技进步创新指数力争进入全省前2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60%,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0%。生态名城。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擦亮“婺城水幸福城”金名片,建设“百园之城”,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域美丽的绿色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良性循环体系基本建立,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打造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美好家园,生态文明指数迈入全省前列。幸福名城。把共同富裕的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以“六大幸福城”建设为抓手,建设城乡融合

41、、公平正义、平安和美、美丽富裕,能实现梦想、人人向往的幸福城市。探索建立幸福指标体系,城乡人均收入比差距缩小到2以下、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平安指数始终保持全省前列,打造法治建设新高地。五、 产业发展方向推动“创新名城”全面布局,打造科技创新示范区与人才生态最优区围绕“创新名城”建设,加快人才、平台、企业等资源集聚,优化创新能力布局,主动参与浙中科创大走廊建设,打造科技创新示范区与人才生态最优区。(一)打造群英汇聚的人才洼地引进培育多层次人才。深入实施“鲲鹏行动”计划、婺城英才计划,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库,积极与海外知名高校院所开展合作,谋划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才站,支持和鼓励本地企业

42、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与合作,力争5年内实现海外高端人才引进突破50名。实施青年英才“聚婺工程”,加大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双一流本科生和硕博士引进力度,力争5年内新增就业大学生4万名,提升在金高校毕业生婺城本地就业率,力争婺城籍在金高校毕业生留婺率达到35%。推动实施“蓝领行动”,积极培育“婺城工匠”“乡土人才”,加快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百千万”企业人才培训工程,建立校企合作、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渠道,力争5年内创建区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10家以上,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点10个以上。(二)构建高能级创新创业平台科学布局重点科创平台。借势浙师大、金职院等高校资源,全域打造师大创

43、新城,共建浙中科创大走廊。谋划建设婺州现代科学城,打造城市硅巷,提升城区科创平台水平。以浙师大网络经济创业园、浙中信息产业园区等为主体,加快沿二环路两侧、人民西路西延两侧创新要素集聚,建设科技创新示范区、人工智能发展先行区。继续加大招院引所力度,完善扶持政策,引进一批“立足婺城、辐射周边”的高校院所。重点推进汽摩配智能制造和新材料等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拓展与上海交大等高校的深度合作,加快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深化与浙江工商大学金华食品产业化研究院的合作层次,在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成果转化等方面创新发展新模式。到2025年,区级及以上各类研发中心达到150家以上。(三)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注重发

44、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按照产业、企业、项目、技术、团队“五位一体”布局,推动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成长为婺城发展的“头雁”。支持高新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打造具有婺城特色的数字经济、生物健康等企业集群。支持浙江师范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区内数字经济、智造装备、新材料等行业重点企业共同组建各类研发及创新机构,支持高校专业人才到科研一线任职,为企业攻关立项提供指导,共建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和各类产学研中心。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五年行动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行动,落实好省市区科技创新政策,构建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机制。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以上,科技

45、型中小企业达280家以上。(四)建立创新创业良好生态支持建设产业创新综合体。以企业为主体,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以及专业机构参与共同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打造更具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聚焦婺城优势产业,吸引集聚一批优秀工程师,为研究成果转化、项目孵化培育、产品集中检测和技能人才培育提供平台。依托飞扬小镇,重点推进打造省级汽车零配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推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全产业链公共创新服务。全力推进婺城区变速箱及车辆齿轮等市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加速创新资源集聚,为产业发展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谋划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服务平

46、台建设,推动建设生物健康产业婺城样板。到2025年,打造2个以上产业创新综合体、5个创新创业基地(园区)、5个左右众创空间。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项目选址应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保证城乡公共安全和项目建设安全,满足项目科研、生产要求,社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互协调发展。 第六章 建筑工程方案分析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一)建筑工程采用的设计标准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4、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7、建筑地面设计规范8、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9、钢结构设计规范(二)建筑防火防爆规范本项目在建筑防火设计中从防止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