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二轮语文(江苏版)训练试卷:古诗词鉴赏专题卷1.doc

上传人:景云 文档编号:647782 上传时间:2019-05-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二轮语文(江苏版)训练试卷:古诗词鉴赏专题卷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版二轮语文(江苏版)训练试卷:古诗词鉴赏专题卷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二轮语文(江苏版)训练试卷:古诗词鉴赏专题卷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二轮语文(江苏版)训练试卷:古诗词鉴赏专题卷1.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诗词鉴赏专题卷古诗词鉴赏专题卷( (一一) )(对应学生用书第 112 页)(建议用时:40 分钟)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11 分)山亭柳赠歌者晏 殊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注】 本词为作者知永兴军时所作,当时年已衰老,政治失意。赌:与人竞赛。花柳:借指歌舞技艺。1词的上阕是如何表现歌者技艺的?请简要赏析。(5 分)_【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对诗歌的理解是诗歌鉴赏的基础,也

2、是关键。古代诗人表现歌者的技艺,多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比如琵琶行并序 李凭箜篌引 。上阕开头是歌女的介绍和自夸, “花柳上,斗尖新”正面夸耀自己的多才多艺和艺术追求。 “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是具体形象地夸述自己的歌唱才能。这都是正面描写。 “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是说观众赠予她的财帛数量庞大,借所获赠的财物,侧面表现歌女的技艺高超。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十分形象地表现了歌女非凡的技艺。【答案】 词的上阕从正面描写了歌女的多才多艺、对歌舞技艺的追求以及高亢嘹亮的歌声,又从侧面描写了歌女受人追捧的情景,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歌女的技艺高超。(正面描写 1 分

3、,侧面描写 1分;简要分析 3 分)2全词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_【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词的上阕描写歌女年轻时的盛况,下阕描写歌女年老时的凄凉。两相对比,反衬出歌女年老时的失意凄惨。下阕描写歌女年老色衰后所遭逢的冷遇,词人对照自身的凄惨遭遇,抒发对歌女的无限同情。作者由歌女之悲哀,引起了自身遭贬受逐,客居外乡的悲伤,心中不平之气难以抑制。纵观下阕内容,读者可以看出作者借歌女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的寓意,词人自己仕途失意、壮志难酬,满腹才华无人赏识的情感也就呼之欲出了。【答案】 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1 分)作者将歌女曾经

4、的自负得意与如今四处奔波、知音难觅的前后际遇相对照,(2 分)既表达了对歌女的欣赏与同情,也借此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壮志难酬以及无人赏识的感伤之情。(3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诗歌鉴赏】 这首词从内容上看,反映了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歌女的不幸命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这与作者被贬官的境遇有关,表面是写歌女,但读者仍可以看出作者借歌女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的寓意。上阕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歌女技艺的高超。下阕首句“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 ,是失意后凄凉冷落境遇的写照。 “衷肠事” ,这里是指终生相托的大事。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仍

5、是以歌女的口气自述:假如有一个知我心的人接纳我,那么我将唱尽高雅美好的曲子,把一切最美好的东西都奉献给他。可是知音难觅,所以结果只能是“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了。歌女在酒筵前唱歌,想起当年的满堂喝彩声,眼下却这样凄清冷落,不禁流下了眼泪。作者由歌女之悲哀,引起了自身遭贬受逐、客居外乡的悲伤。 “重掩”是屡次流泪,强作笑颜,其悲哀就更为深重了。全词看似纯为客观叙述,但字里行间无处不包含着作者的身世感慨,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作品更加忧郁深沉。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11 分)杨柳枝词刘禹锡其 一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枝残柳不胜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其 二扬子江头烟景迷,隋

6、家宫树拂金堤。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3赏析第一首诗“数枝残柳不胜春”一句中“数”和“残”两个字的妙处。(5分)_【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隋宫,距刘禹锡生活的时代,已有很多年历史了,其衰败可想而知。此时,往日的繁华全然不见,唯见数枝残柳在风中摇曳。 “数”与“残” ,都渲染了隋宫的衰败,是作者愁情的触发点。答题时要将“数”与“残”置入句子描写的景象与画面中,分析其表现的情思和隐含的情感。【答案】 “数”说明数量之少,已不再是当年成林成片的样子;“残”写出了杨柳残败不堪,已不再是当年郁郁葱葱、浓荫蔽日的样子。(2 分)“数” “残”从数量和状态两方面,写出了隋宫外面的

7、杨柳残败的样子,从而映衬出隋宫破败、倾圮、荒芜的景象。(3 分)4历代评论家都认为这两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试从“异曲同工”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6 分)_【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异曲同工”即有异有同。在表达技巧与表达效果上,两首诗歌都以写景为主,都是借景抒情,但在景与情的关系上有区别,一首诗中景象凋零,一首诗中景象葱茏,而对历史沧桑的哀叹却又是一致的。【答案】 第一首诗中作者极力渲染隋宫外杨柳残败衰颓的样子,借以衬托隋宫的破败,以哀景写哀情;而第二首诗中,作者极写宫树的葱郁茂盛、景色迷人,以宫树的葱郁茂盛来反衬隋宫的破败荒芜,以乐景写哀情。(

8、3 分)这两首诗都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同样是写树,虽一残败衰颓,一葱郁茂盛,但都渲染了隋宫的破败荒芜,都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兴衰之叹。(3 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11 分) 【导学号:76934055】浪淘沙九日会饮分得雁字赵 鼎霜露日凄凉。北雁南翔。惊风吹起不成行。吊影苍波何限恨,日暮天长。 为尔惜流光。还是重阳。故人何处舣危樯。寄我相思千点泪,直过潇湘。【注】 九日会饮分得雁字:指在重阳节宴饮时写诗分到了“雁”的题目。赵鼎(10851147):字元镇,南宋中兴贤相。这首词是作者南渡后所作。舣:停船靠岸。5作者在上阕中是怎样描写“雁”的?请简要赏析。(6 分)_【解析】

9、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上阕中描写“雁”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中“南翔” “不成行” “吊影苍波”属于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展示了一只内心悲苦的孤雁形象。间接描写主要是用写景加以烘托,如“霜露日凄凉” “惊风” “日暮天长”等,营造一种凄凉的秋天的氛围,烘托出雁的孤寂、凄凉、冷落。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上阕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何限恨” ,赋予“雁”以人的情感,直接表达“雁”的无限感伤的形象。【答案】 直接描写动作和神态,写了大雁的“南翔” “不成行” “吊影苍波”的动作、形态,形象而有韵味;烘托手法,用“霜露” “惊风”“日暮天长”等烘托大雁的孤寂、凄凉、零落;

10、拟人修辞,说雁“何限恨” ,把雁人格化,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每点 3 分,答出两点即可)6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 分)_【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惜流光”表面是替“雁”感到惋惜,实则是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还是重阳”的意思是“又到重阳” ,其中包含着时光的流逝,也包含着自己南渡又是一年,表达对国破家亡的悲伤之情。同时,重阳在古代是“佳节” ,是亲人们的日子, “每逢佳节倍思亲” ,作者想到的是故人,想到他们此时不知漂泊在何处,就借“雁”带去自己的相思之情。下阕把“雁”作为信使,让它带去自己的相思。【答案】 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11、对亲友的思念,对国家残破的痛惜。光阴逝去,佳节又至,故人不知在何处漂泊,请大雁给漂泊在潇湘的故人们带去无尽的思念。(分析 2 分,情感 3 分。意思对即可)【诗歌鉴赏】 开篇写景描写秋天到来,天气一天天变凉,给全词奠定“凄凉”的情感基调。接着点题,在秋天一天天变凉时,北雁开始南飞。“惊风吹起不成行”是描写雁在中途休息的时候,忽然刮起一阵狂风,惊起了正在休息的群雁,由于受到惊吓,不再是原先的成群成行了,有些雁落了单。接下来描绘的就是落单之雁的形象,它通过广阔的水面看到自己的倒影,形影相吊,孤独、落寞、孤苦之情无法忍受,更何况现在又到日暮时分,前面的路途还很长。上阕重在描绘孤雁的形象,作者南渡不也

12、是从北方而来吗?词中的“雁”不就是词人的化身吗?描写“雁”的孤独、凄凉不就是在表达自己的心情吗?由此可知词人形象特点。下阕首先过渡,写替雁惋惜时光流逝,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写又到重阳佳节,这与上文的“时光流逝”暗接。重阳节本是亲朋相聚赏菊饮酒的日子,但此时故人在哪里呢?作者想象故人此时可能正将船停泊在某处,想起故人产生了思念之情,思念是沉痛的,以至于“千点泪” ,此时就让南飞的雁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带给漂泊在潇湘的朋友。“千点泪”中应不仅仅是思念之情,也还包含着国破家亡而同时漂泊异乡的悲痛之情。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11 分)浪淘沙中秋雨萧汉杰【注】愁似晚天云,醉亦无凭

13、。秋光此夕属何人?贫得今年无月看,留滞江城。 夜起候檐声,似雨还晴。旧家谁信此时情。惟有桂香时入梦,勾引诗成。【注】 萧汉杰:号吟所,吉水(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人。南宋末遗民词人。7 “旧家谁信此时情”中的“情”具体指的是什么情感?这种情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5 分)_【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句“愁”字点明诗歌情感。 “贫得今年无月看”点明词人生活贫困,中秋佳节却无月可看,倍添愁绪。词人“留滞江城” ,漂泊异乡,孤独寂寞,愁上加愁。注释中交代词人为南宋末遗民,因此又添亡国之痛,愁上加愁。【答案】 “情”具体指的是“愁” 。(1 分)产生“愁”的原因:中秋夜雨,无月可赏;

14、贫穷无助,漂泊在外;孤独寂寞,无人理解,无人诉说;国家灭亡,内心伤感。(每点 2 分,答对两点即可)8有评论者说, “贫得今年无月看”违背常理,但却是“愈无理愈佳” 。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6 分)_【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先表明自己的观点,既可从月亮永远不会消失的角度分析“无月看”违背常理,也可以从雨天不能见月的角度分析“无月看”符合常理。但分析观点时都要从词的主题入手,重点赏析词人中秋佳节无月可赏、漂泊异乡、贫苦孤独、亡国失家的深沉悲愁。【答案】 示例一:同意这种说法。(1 分)今年不可能无月看,月亮自有它运行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5、也不因人的境况而变化;有月或无月不因贫富而有别,所以这句词违背了常理。(从为什么违背常理的角度分析,2 分)这一句“无理之语”更深刻地表现了词人内心的情感:飘零在外、孤独寂寞、贫穷无助、失国失家、愁绪满怀,把握不了自己的生活甚至人生。让人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词人内心的真情。(从更强烈地表达情感的角度分析,3 分)示例二:不同意这种说法。(1 分)“今年无月看” ,因为今夜中秋有雨,确实无月可赏,符合自然常理。加上词人此时情绪低落,无心赏月,符合人之常情。(从为什么符合常理的角度分析,2 分)这一句“贫得今年无月看” ,深刻写出词人生活困窘、贫穷无助,飘零在外、孤独寂寞,失国失家、愁绪满怀,连自己的

16、生活都把握不住,何来赏月之心绪?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这句词符合常理,让人更真切地感受到词人当时的境遇与忧愁。(从表达情感的角度分析,3 分)【诗歌鉴赏】 词人历经家国巨变,心中块垒郁积,随遇而发。中秋佳节本应赏月赏花,企盼团圆,祈求幸福,但词人于此佳节无月无花,更无幸福可言。上阕起句直抒胸臆以愁言情,个人的愁绪像那雨夜乌云,阴暗低沉。词人愁绪无可排遣,尝试借酒消愁却发现事与愿违,人可醉,愁难遣。中秋佳节正是赏月的好时候,但在词人看来,月光再美好,也属于别人,与己无关,自己好像只剩下了满腔愁苦。境遇日渐窘迫,这让词人将贫困与赏月联想到一起,贫困的人连月亮都看不到,可见生活之艰难。更不幸的是词人在象征团圆的中秋节却滞留江城,漂泊异乡的孤独寂寞岂是外人能够体会?下阕“夜起”句侧面写出词人愁绪。站在窗前,词人的愁心如细雨一般似断实续,连绵不绝,今夜注定孤枕难眠。回忆过往,当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想到自己会有失国失家的一天,更不会想到此时是多么愁苦。明月隐于雨夜,本应佳节盛放的桂花于雨中凋零,八月桂花香的情境也只能出现在梦中,词人成了天地一孤人,于是种种悲愁出于心而落于笔端,佳作乃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升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