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社会心理学绝对复习总结重点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社会心理学绝对复习总结重点笔记.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节节书四五六第第第社会动机与社会情绪 态度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一节 概述第七节社会影响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社会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之间的边缘性学科。* 1908年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门独立的学科的诞生。*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是以群体社会的心理学为基础研究社会相互作用的科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
2、为规律的科学。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一)社会行为1、定义:是人的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行为。2、决定社会行为的因素:个体及其所处的情境。勒温著名公式:B = f (P, E)(二)社会心理1、定义: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2、作用: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社会影响一社会心理一社会行为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分为四个层面:1、个体层面一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等。2、人际层面一人际沟通、人际关系。3、群体层面一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社会影响等。4、社会层面一风俗、时尚、阶层、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霍
3、兰德(美国学者1976年)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一、哲学思辨阶段(公元前30019世纪上半叶)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二、经验描述阶段(19世纪中叶一20世纪初)在观察的基础上,对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三、实证分析阶段(20世纪20年代一)从用实验的方法加强了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描述一实证定性一定量纯理论研究一应用性研究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遵循的原则(一)价值中立原则(客观公正)(二)系统性原则(在系统中考察、动态、整体、有序)(三)伦理原则:1、评估道德可接受性;2、尊重被试者的知情权;3、研究这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4
4、、被试者有退出研究的自由:5、保密,若要公开,必须经被试者同意;6、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以外的关系。第一单元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一、沟通的概念*沟通一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人际沟通一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大众沟通一也叫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如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信息交流过程。二、沟通的结构1、信息源(具有信息并试图沟通的个体)2、信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他人的观念和情感)3、通道(沟通过程的信息载体)4、信息接受者(沟通的另一方)5、反馈(双方都不断把信息回馈给对方的过程)6、障碍(阻碍人际沟通的因素)7、背景(沟通
5、发生时的情境,包括心理、物理、社会和文化背景)三、沟通的功能.沟通是获取信息的手段;1 .沟通是思想交流与感情分享的工具;.沟通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2 .沟通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3 .沟通能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四、人际沟通的分类1、按组织系统分: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2、按信息流动方向分: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3、按信息源及接受者的位置关系分: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4、按沟通形式分: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5、按对角色的把握程度分: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五、沟通网络*人际沟通往往有群体背景,群体成员间的沟通模式组合起来形成沟通网络。*沟通网络分
6、为:正式沟通网络一在正式群体中,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递的结构。非正式沟通网络一在非正式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递的结构。第二单元体语沟通一、目光与面部表情二、身体运动和触摸(身体运动是个体最易发现的一种体语,触摸是人际沟通有力方式)三、姿势与装饰(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动作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服饰和化装透露个人信息)四、人际距离(沟通与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包括公众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影响空间距离的因素*亲疏关系* 文化背景社会地位* 性别差异谈话内容第三单元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特点一1、,
7、个体性:人际交往时社会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是否喜欢对方这个人成为主要问题。2、直接性:人际关系是人们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3、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二、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阶段一般来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要经过四个阶段。1、定向阶段2、情感探索阶段3、情感交流阶段4、稳定交往阶段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自我暴露就是把自己的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自我暴露分为四级水平:1、情趣爱好方面:如饮食习惯、偏好;2、态度:如对政府和时事的评价;3、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如和家人的关系、自己的自卑情绪;4、隐私方面:如个体不为社会
8、接受的一些想法和行为。* 一般来说,关系越密切,自我暴露越广泛、深刻,但虚拟沟通是特例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1、相互性原则:彼此相互重视与支持2、交换性原则:对自己有价值的交换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避免自我价值受到贬低4、平等原则:各种交往资源对等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心理学家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的理论,称为基本人际关系取向理论(-)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一支配一情感一(二)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三)对于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满足方式。这样,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加上主动与被 动的满足方式,就构成六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取向(四)六种人际关系取向1、
9、主动包容式2、被动包容式3、主动支配式4、被动支配式5、主动情感式6、被动情感式(五)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以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其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1、包容需要:2、支配需要:3、情感需要第四单元 人际吸引一、人际吸引的概念*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使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程度,分为亲合(低层次)、喜欢(中等程度)、爱情(最强烈)。 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熟悉和邻近2相似性3互补4外貌5才能6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安德森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第五单元 人际
10、互动一、人际互动的概念*人际互动就是人际相互作用,印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往、交流。* 人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信息、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交流,也可能是行为动作的交流。* 互动是一个过程,由自我互动、人际互动与社会互动构成。二、人际互动的形式人际互动的主要形式:合作与竞争(一)合作及其基本条件合作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 基本条件:1、目标的一致;2、共识与规范;3、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竞争及其基本条件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 基本条件:1、目标较为难得,且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2、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也可能双赢
11、;3、竞争是有理性的,按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三)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是由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提出的解释竞争和合作的理论。* 个体行为的目标或手段与他人行为目标与手段间如存在相关或依赖关系,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相互作用。* 当不同个体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关系时,是合作关系,反之,是竞争关系。第七节 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指在他人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一、从众二、社会促进与社会情化三、模仿、暗示与社会感染第一单元 从众一、概念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二、功能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和价值观;个体功能:个体适
12、应社会生活工三、类型1、真从众(行为与认知一致)2、权宜从众(行为一致但认知不一致)3、反从众(认知一致只是迫于原因行为不一致)四、从众的原因1、寻求行为参照(相信他人心理)2、对偏离的恐惧(寻求安全心理)3、群体凝聚力 (忠于集体心理)五、影响从众的因素(-)群体因素1、群体的一致性2、群体的凝聚力3、群体的规模(临界值3-4A)(二)个体因素1、自我评价(反比关系)2、自信心(反比关系)(三)刺激情境的明确性(反比关系)1、刺激模糊 (从众增加)2、刺激明确 (从众减少)第二单元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一、社会促进社会促进(助长):个体在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1、结伴效
13、应2、观众效应社会干扰(抑制):个体在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减低了绩效的现象。二、优势反应强化说扎荣克(美国学者1965)提出优势反应强化理论。* 他人在场,个体动机水平将会提高,其优势反应易于表现,而弱势反应会受到抑制。三、社会情化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主要原因:1、责任意识降低2、被评价的焦虑减弱。第三单元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模仿着眼于行为;暗示着眼于观念;感染着眼于情绪一、模仿(-)概念*在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自愿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或相似。* 1、无意识模仿2、有意识模仿(-)模仿的意义1、是学习的基础
14、2、适应社会3、促进群体形成(三)模仿的发展无意一有意 游戏,生活实践 外部特征一内部实质(四)塔尔德的模仿律法国社会学家在1890年提出三个模仿律:1、下降律:下层阶级模仿上层阶级的倾向。2、几何级数律:在没有干扰的理想状态下,模仿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3、先内后外律:先模仿本土文化与行为方式,再模仿外来文化与行为方式。(地球村、全球化削弱了该定律)二、暗示(-)概念:在非对抗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以及符号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到暗示者的意见和 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二)分类:1、他人暗示与自我喑示(信息来源)2、宜接暗示与间接暗示(双方接触关系)3、有意
15、暗示与无意暗示(目的)4、暗不与反暗不(无意反暗示和有意反暗不)(三)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1、暗示者的权利、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2、被暗示者的独立性;3、被暗示者所处情境。(危难、缺乏社会支持)三、社会感染(一)概念*通春某种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实质 上是信息与情绪的传递交流。*特点:1、双向性2、爆发性3、接受的迅速性(二)分类1、个体间的感染(最常见)2、大众传媒的感染3、大型开放人群中的感染(循环反应)第八节爱情第、婚姻与家庭第一单元爱情一、爱情的概念*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特点:1、相异性2、成熟性3、
16、高级性4、生理性5、利他性二、爱情与喜欢区别于三个方面:1、依恋2、利他3、亲密三、爱情的发展阶段:(一)取样评估(二)互惠(三)承诺(四)制度化四、爱情的形式:1、浪漫式2、好朋友式3、游戏式4、占有式5、实用式6、利他式 五、爱情的三角形理论斯坦伯格(美国耶鲁大学教授1988年)认为爱情是由三因素构成。1、亲密一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2、激情一魅力与性吸引;3、承诺一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第二单元 婚姻 一、婚姻概念婚姻是男女双方结为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是按照一定的法律、伦理和习俗规定而建立的。 二、夫妻关系的类型】、爱情型 2、功利型 3、平等合作与分工型4、建设
17、型 5、悟性型 6、失望型 7、一体型第三单元离婚依法解除夫妻关系一、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一)需求不满(二)价值观不一致 (三)远离的自我二、离婚的原因(社会心理学角度)1、结婚年龄低2、未婚先孕3、短时相识4、父母曾离婚5、有婚前性经验6、夫妻角色不平等1、性生活不满意第四单元 家庭1、家庭的概念家庭是由调姻关系、血缘关系及收养关系构成的。二、家庭的结构1、结构要素(数量、代际、夫妻数量)2、结构模式(核心、主干、联合家庭等)三、家庭功能1、经济2、性3、生育4、抚养与赠养5、教育6、情感交流7、休闲与娱乐 四、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1、社会与环境2、家庭成员的素质3、家庭成员间的人际距离三
18、、家庭的生命周期:形成一扩展一稳定一收缩一空巢一解体* 美国学者人口问题的研究结果;适用于核心家庭;* 婚姻、生育、死亡都发生在家庭,对个体心理健康有明显影响;二、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1、自然观察2、参与观察(-)调查法:1、访谈法(信任、目的、提纲、技巧)2、问卷法(设计、构成、设计原则、)(三)档案法:调查报告、事件纪录、出版物、历史文献、(咨询中的产品分析、个人既往史、成长经历)一只成年猩狸的手即将拂摸珍妮古道尔的头发。珍妮古道尔是一位誉满全球的动物学家,1960年中学刚毕业便 来到坦桑尼亚的冈比河白然保护区,开始了观察野生黑猩猩的冒险生涯。三、如何看待研究结果:1、把握结果的局限性
19、;2、把握结果的适用范围;3、努力增强研究结果的解释力;4、不能任意夸大研究结论的应用范围。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目的:描述现象、解释事实、探求规律、预测行为、指导实践。一、社会学习论*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变化。*基本要点: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二、社会交换论从经济学的投入和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基本要点: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 霍曼斯(1961)的五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名题三、符合互动论是从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日常情境中研究个人行为和活动的理论。*基本要点: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语
20、言、文字、记号、个体姿等情境)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四、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有决定作用的理论。(二)荣格分析心理学:“集体潜意识”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整个精神性的遗传,注入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它和 影响社会行为。(三)新精神分析论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第一单元 社会化一、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是个体I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再社会化:对个人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1、生活,、生产的能力;2、社会规范;3、生活目标,人生理想:4、社会角色。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1、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2、遗传的因素
21、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四、社会化的我体:1、家庭:2、学校:3、大众传媒:4、参照群体。五、社会化分类:1、语言社会化2、性别角色社会化(性、性别、性别角色)3、道德社会化(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 德行为)4、政治社会化(接受和采用现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第二单元社会角色及其理论一、社会角色的概念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角色理论:是按照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身份研究和解释个体的行为及其规律的理论。二、社会角色的分类:1、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2、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3、功利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4、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三、角色扮演:1、角色期待(他人)
22、2、角色领悟(自己)3、角色实践(表现)四、角色失调:1、角色冲突(同一角色,不同期待)2、角色不清(对角色认识不清)3、角色中断(中途间断)4、角色失败(不得不退出角色)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与自尊一、自我(一)自我的概念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或称自我意识、自我概念(包括对自己生理、心理、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的认知I) 主我:认识的主体,观察者。是自我的动力部分。客我:认识的对象,被观察者。客我制约主我的活动。镜我:由他人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自我意识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二)自我的结构:1、物质自我2、心理自我3、社会自我4、理想自我5、反思自我(三)自我
23、概念的功能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2、解释经验3、决定期待(四)形成和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生理自我一社会自我一心理自我(8月-3岁)(3T3岁)(13-成年)(五)自我概念的测量6-7分种内写出15个“我是谁”二、身份:(一)定义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二)特点1、客观性(地位是公众认可的)2、主观性(自我是身份的主要表现形式)3、多重性(身份和处境都是一个以上)4、稳定性(某些身份终身不变)5、契约性(是一种社会契约,个体要履行权利和义务)三、自尊(一)自尊的概念*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需要:是高级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1、对成就、优势与自
24、信的需要;2、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需要。满足一自信、有价值、有力量、有地位; 没有满足无能、弱小、自卑、丧失自信心。*詹姆斯的自尊公式:(1890年)自尊=成功/抱负即:成功t抱负I一自尊t(二)影响自尊的因素:1、家庭中亲子关系(培养高自尊一尊重、慈爱、有兴趣、参与、自由);2、行为表现的反馈;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4、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三)自尊的测量罗森伯格的自尊量表是对自尊单维测验。“每一条路都是为它开的!”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第一单元社会知觉 一、基本概念】、社会知觉:以各种社会信息为对象所形成的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2、社会知觉的范围:包括整
25、个认识过程,既有对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又有对人格特征的了解以及对其行为原因的判断与 解释。3、社会知觉的地位: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 知觉为基础的。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一)认知者的经验图式一是人脑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图式的作用:1、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2、影响记忆3、影响自我知觉4、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三)认知者的情绪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1、印象:留在个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2、印象形成: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
26、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 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3、第一印象:第一次见面形成的印象。二、印象形成的效应:(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二)光环效应(三)刻板印象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1、加法模式2、平均模式3、加权平均模式4、中心品质模式四、印象管理(-)印象管理的概念: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印象管理的作用: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符合社会期待的一种方式。(三)印象管理的策略: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府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4、投入所好第三单元 归因一、归因的概念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和判断的过程。即归结行为的原因。(“
27、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二、行为原因的分类1、内因与外因内归因一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外归因一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2、稳定性原因与与易变性原因易变原因一情绪、气候等稳定原因一人格、能力、工作难度等3、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可控一个体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希望及其后果,可对行为做变化的预测。 不可控一个体努力也无能为力,可对未来行为作出准确预测。三、控制点理论(罗特 美国心理学家)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由丁对控制源的不同解释,就产生两种归因方式。 内控者一认为控制点在个人内部,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外控者一认为控制点在个人外部,事情的结果是由外部力量决定的。 四、归因原则8 2 75 7
28、69 9 911 1德利利海凯凯(-)不变性原则(二)折扣性原则(三)协变性原则 三维理论:*个体行为的三方面的原因:1、客体2、主体3、背景。*归因是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1、特异性信息(他对其他人如此吗?)2、共同性信息(其他人也如此吗?)3、一致性信息(他经常如此吗?)五、影响归因的因素1、社会视角 2、自我价值保护(个人与他人成败的不同归因)个人成功 一 内归因(自身价值肯定)个人失败一外归因(自我防卫)他人成功f 外归因(减小自己心理压力)他人失败一 内归因(提升自身价值)3、观察位置4、时间因素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 一、社会动机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
29、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包括自然与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由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二、动机过程三、社会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社会动机激发个体产生社会行为,使个体处于活动状态,是行为的启动因素2、指向功能个体的社会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目标,社会动机使社会 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指向性3、维持与调节功能个体的社会行为在达到FI标前,社会动机起维持作用,行为受阻,起调节作用 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关系呈倒型曲线。* 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活动效率最高。第二单元主要社会动机主要社会动机:亲合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侵犯行为;利
30、他行为一、亲和动机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与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 亲合是人际吸引的最低层次,亲和需要引起亲和动机,亲和动机导致亲和行为(一)亲合的起源于.亲子间的依恋。(二),和的作用:1、富足个体上费些社会性需要2、获得信息3、减轻心理压力4、避免窘境(三)影响亲和的因素:1、情境因素2、情绪因素3、出生顺序 二、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一)重要性:1、个体发展的需要2、社会发展的需要(-)抱负水平*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和个体的成败经验有关。(三)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1、目
31、标的吸引力;2、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3、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四)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1、家长教养方式2、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高成就动机个体的特点一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麦克利兰1、寻求能发挥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工作环境;2、希望明确及时反馈工作效绩的信息;3、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4、事业心强,敢冒一定的风险,是进取的现实主义者。(蜗牛周杰伦的歌曲)三、权力动机* 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温特认为存在两种权力动机1、积极动机(竭力谋取)2、消极动机(害怕失去)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1、社会控制的需求具有安全感、取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资源2、对无能的恐惧无能自卑一追求权利-*减
32、小自卑四、侵犯行为侵犯行为:是个体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一)侵犯的构成1、伤害行为:身体和言语的伤害。2、侵犯动机:侵犯的主观意图。3、社会评价:用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准则来评价。(二)侵犯的原因1、本能论弗洛依德:* 人有生与死两种基本本能。* 死本能是个体一种向内的自我破坏的倾向。* 死本能受到生欲望的妨碍,因而转向对外部的侵犯。洛伦茨:侵犯是一种为求牛.存和发展的本能。2、挫折论多拉德:挫折这种消极的主观状态总会引起侵犯行为。米勒:挫折本身不一定引起侵犯行为,要看受挫折的个体对挫折的理解。 伯克威茨: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两种公式一挫折一情绪一侵
33、犯(早期)* 挫折一情绪一理解一侵犯消除(目前)3、学习论班杜拉:个体的社会行为,包括个人的侵犯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是环境影响所造成的。(三)侵犯的影响因素:1、情绪唤起水平2、道德发展水平3、自我控制能力4、社会角色与群体5、大众传媒的影响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下降的状态。(群体活动、酒精、催眠等情境)去个性化和侵犯行为:去个性化状态使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意识,降低了对社会评价的关注,通常 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也都被削弱,从而使人的侵犯行为增加。五、利他行为利他行为: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行为。韩国天主教徒救
34、助洛南棣华麻风病人云南一对离休夫妇,默默资助陕北特殊家园的孤儿群体证严法师等等亲社会行为:一切符合社会期待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助人行为:帮助他人的行为。(-)利他行为的性质1、是一种亲社会行为;2、是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3、利他行为是由利他动机引起的,以完全有利于他人为目标。(-)利他的原因.社会生物学的观点利他并非人类特有,动物也有,是动物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和延续的一种本能。(蚂蚁聚为球状应 对水、火的灾难).社会规范论的观点利他是一种社会交换,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少(三)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1、外部因素:1自然环境2社会情境3时间压力4利他行为的特点2、利他
35、者的心理特征:1心境2内疚3人格3、利他技能第三单元社交情绪一、社交情绪的概念*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如果获得满足,就伴随枳极的情绪体验;不满足,就伴随消极的情绪体验。二、社交情绪的种类)社交焦虑二中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成长过程中经常受挫折、缺少社会支持、自我意识感强、自卑、模仿与暗示都可能强化社交焦虑。*被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是第三大危害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抑郁、酗酒)。(二)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 的复杂情绪状态。*嫉妒情绪的
36、特点:1、针对性2、持续性3、对抗性(三)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贸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 一种痛苦的体验。(四)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第五节态度态度形成;态度转变;态度测量第一单元态度的形成一、态度的概念、X速对特是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一)态度的特点内在性一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对象性一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稳定性一态度一旦形成、不易改变(二)态度的成分1、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即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2、情感成分个体在评价基础
37、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映:3、行为倾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三)态度与行为态度含有行为的倾向性,* 研究初衷,认为态度决定行为,并可以用态度预测行为。*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比较复杂,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个体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还受情境、认知因素,甚至是过去的经验与行为的影响。* 多因素的复杂关系(四)态度与价值观价值观是个体核心的信念体系,是个体评价事物与抉择的标准,是关于什么是“值得的”看法。* 价值观具有抽象、稳定和持久,不易转变和对行动有间接作用的特点。* 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个体的态度取决于这一对象的价值。价值观的类型德国哲学
38、家斯普朗格提出1、经济型一务实、追求财富,对有用的东西感兴趣。2、理论型一智慧、求知欲强、与批判和理性寻求真理。3、审美型一追求形式与和谐,以美的原则评价事物。4、社会型一热心社会活动,利他和注重人文关怀。5、政治型一追求权利、影响和声望,喜欢支配和控制他人。6、宗教型一认为统一和整体是最高价值,将自己与宇宙相连系。二、态度的功能1、工具性功能:“体倾向于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2、自我防御功能:个体倾向于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3、价值表现功能:通过表明自己的态度来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4、认知功能:态度会影响对新的情境的认识。三、态度的属性1、方向:态度的指向;(肯定、否定?)2、强度
39、:态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3、深度: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4、向中度:某种态度在个体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体系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5、外显度:个体态度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四、态度的形成美国学者凯尔曼(H.C. Kelman) , 1958年提出了态度形成的三个阶段一1、依从(外因控制):是表面和暂时的。2、认同(情感因素):自愿接受并保持一致。3、内化(认知基础):成为自己的态度。(稳定)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 是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在既有的态度背景上形成新的态度的过程。* 态度转变的本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一、态度转变模型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提出的模型的四要素:*
40、传递者 (专业性、可信性、喜爱性)* 沟通信息(差异性、唤起恐惧、攻击性)* 接受者(信念、人格、免疫性)*情境 (预先告知、分散注意)外部刺激目标对象 作用过程结果 二、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1、传递者的威信2、传递者的立场3、说服的意图4、说服者的吸引力(-)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1、信息差异2、畏惧3、信息倾向性4、信息的提供方式(三)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1、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2、人格因素:3、个体的心理倾向:(四)情境1、预先警告2、分心3、重复三、态度转变理论1、海德的平衡理论(1958)在人们的态度系统中,存在某些情感或评价因素之间趋于 一致的压力,如果出现不平衡,则倾向于朝平衡转化。2、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1957)认知失调给个体造成心理压力,个体就会通过改变态度的 某些认知成分,达到认知协调的平衡状态。3、社会交换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平衡状态P0- X 0+不平衡状态0+ X 0+ X 0海德的P-O-X模式图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量表法(单维与多维)*投射法(TAT与罗夏墨迹测验) 本行为反应测量法(测谎仪)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体语沟通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人际吸引 人际互动